研究生: |
胡冰清 Hu, Bing-Qing |
---|---|
論文名稱: |
「現代中國」的空間再現——南京與台北的公共建築之比較研究(1920s—1980s) A Spatial Representations of Modern China : A Comparative Study of Public Architecture in Nanjing and Taipei(1920s—1980s) |
指導教授: |
江柏煒
Chiang, Bo-Wei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東亞學系 Department of East Asian Studies |
論文出版年: | 2018 |
畢業學年度: | 106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90 |
中文關鍵詞: | 現代中國 、南京 、台北 、公共建築 、文化遺產 |
英文關鍵詞: | Modern China, Nanjing, Taipei, Public Building, Cultural Heritage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THE.NTNU.DEAS.010.2018.A06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14 下載:44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通過分析與比較1920年代至1980年代南京與台北的相關公共地標建築,希望探討出這一時期的官方與知識份子(主要是建築師)心中的「現代中國」形象,以及現今的價值與意義。
藉由1920年代至1940年代南京作為「新都」的建設與1950年代至1980年代台北的「後殖民城市」的發展,兩個階段,前後共五個建築案例的分析與比較,梳理出區域與區域間的連動方式,希望能夠回顧這一時期時人們對於西方帶來的「現代」的沖擊的回應,觀察這段時間的歷史文化脈絡和社會紋理等。
並且,當時的人們,尤其是建築師與執政者,面對「新一階段,新一形態的中國」,他們是如何想象並形塑他們心目中的「現代中國」?而建筑是如何在其中发挥作用的? 民族符号又是如何与政治治理和国族想象相融合的?兩地相同或相異的特別之處何在?對於這些建築,我們現在又該如何去看待?它們又將如何發展才能彰顯其時代與當今的意義以豐富我們的文化認知與歷史積澱? ⋯⋯在一系列的問題探討後,面對當今這些建築的處境與狀態,本研究希望能夠從文化遺產的角度出發去挖掘其「現代性」內涵,以求更好的服務於我們當今的時代。
This study is conducted via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the relevant public landmarks located in Nanjing and Taipei from the 1920s to the 1980s.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image of ‘modern China’ in the minds of the official and intellectuals (mainly architects) during that period of time in history, as well as the value and significance it holds nowadays.
It is critical to review the response of the people to the modern impact brought about by the West, and to observe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and social context during this period of time. This is done by analyzing and comparing the five architectural cases gathered from two historical phases, which are the construction of Nanjing as the‘New capital’from the 1920s to the 1940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aipei as the ‘post-colonial city’ from the 1950s to the 1980s. As a result the linkage between various regions can be reorganized and studied.
Furthermore, this study aims to discuss several issues regarding the situation and status of these architectural works, by looking into the connotation of the modern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e heritage. Ultimately, it is conducted in the hope of serving a greater purpose in our present day era. Some examples of the issues discussed in detail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ed:
1. How did the people, especially the architects and politicians at that point in the history imagine and reconstruct the image of ‘modern China ‘in their minds.
2. What kind of roles did these architectural works play in it?
3. How did these national symbols integrate with the political governance and the national imagination?
4. What is special about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se two regions (Nanjing and Taipei)?
5. How should we view these architectural works as people from the present day era?
6. How should these architectural works be developed in order to better reflect their significance back in their days and in the present? Moreover, how will this development grant us the knowledge to improve our cultural awareness of the rich history?
参考资料
專書
李乾朗,1986,《臺灣建築史》, 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劉先覺,1992,《中國近代建築總覽 南京篇》,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傅朝卿,1993,《中國古典式樣新建築: 二十世紀中國新建築官制化的歷史研究》,南天出版社。
漢寶德,1995,《建築與文化近思錄》,國立歷史博物館。
潘谷西,1995,《南京的建築》,南京出版社。
談鴻儀,1996,《南京建築志》,方志出版社。
費正清,楊品泉,劉敬坤,1998,《劍橋中國中華民國史 1912-1949》(兩卷)(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ol. 12, Republican China, 1912-1949),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唐德剛,1998,《晚清七十年》,岳麓書店。
班納迪克 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著,吳叡人譯, 1999,《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佈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時報出版社。
羅蘭巴特(RolandBarthes)著,王東亮译,1999,《符號學原理》,三聯書店。
羅玲,1999,《南京近代城市建設研究》南京大學出版社。
安東尼·吉登斯,2000年07月,《現代性的後果》,譯林出版社。
漢寶德,鄧南光 编著,2000,《臺北老地圖散步》,臺北市:大地地理。
盧海鳴,楊新華,濮小南,2001,《南京民國建築》,南京大學出版社。
王軍,2003,《城記》,生活 讀書 新知三聯書店。
楊秉德,2003,《中國近代中西建築文化交融史》,湖北教育出版社。
李海清,2004,《中國建築現代轉型》,東南大學出版社。
彼得·羅(Peter G. Rowe)(美),關晟(Seng Kuan)著,成硯譯,2004,《承傳與交融:探討中國近現代建築的本質與形式》,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Jencks, C. 2005.The iconic building: The power of enigma. London: Frances Lincoln.
國都設計技術專員辦事處,2006,《首都計劃》,南京出版社。
哈羅德布魯姆著,徐文博譯,2006,《影響的焦慮》,江蘇教育出版社。
李學通,2006,《近代中國的西式建築》,人民文學出版社。
賴德霖,2006,《近代哲匠錄》,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賴德霖,2007,《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 清華大學出版社。
顧朝林,2008,《城市社會學》,東南大學出版社。
徐明松編,梁銘剛,曾光宗,蔣雅君,謝明達 著,2007,《國父紀念館建館始末-王大閎的妥協與磨難》,國父紀念館出版社編輯部。
沈福熙,孔鍵,2008,《近代建築流派演變與鑒賞》,同濟大學出版社。
齊邦媛,2009,《巨流河》,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巫鴻,2009,《中國古代藝術與建築中的紀念碑性》,上海人民出版社。
吉爾伯特·羅茲曼(Gibert Rozman)編著,2010,《中國的現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
倪錫英,2011,《都市地理小叢書 南京》,南京出版社。
葉兆言,盧海鳴 ,黃強 編著,2011,《老明信片 南京舊影》,南京出版社。
尤嘎·尤基萊托(Jukka Jokilehto),2011年,《建築保護史》,中華書局。
葉兆言編著,2012,《老明信片 南京舊影》,南京出版社。
漢寶德,2012,《建築 生活的容器》,暖暖書屋,台北。
劉先覺,2012,《劉先覺文集》,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朱蓉,2013,《城市 記憶 形態:心理學與社會學視維中的歷史文化保護與發展》,東南大學出版社。
汪曉茜,2014,《大匠築跡:民國時代的南京職業建築師》,東南大學出版社。
朱炳貴編著,2014,《老地圖·南京舊影》,南京出版社。
高名孝、林秀灃、執行主編,2014,《計劃城事:戰後台北都市發展歷程》,台北市都市更新處。
吳光庭,2015,《意外的現代性 台灣現代建築論述文集》,田園出版社,台北。
劉丹,趙鋒,2015,《民國建築》,山西教育出版社。
賴德霖,伍江,徐蘇斌,2016 「中國近代建築史」 叢書,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楊新華,楊小苑,2016,《南京民國建築圖典》(上、下卷),南京師範大學出版。
周文龍(Joseph R. Allen),2018年03月,《錯置台北城》,麥田出版。
期刊論文
陳世民,1980,〈「民族形式」與建築風格〉,《建築學報》,2,008。
李乾朗,1986,〈台灣近代建築中地方傳統與外來形式之關係〉,《世界建築》,3,021。
王世仁,1987,〈中國近代建築的民族形式〉,《古建園林技術》1,003。
陳綱倫,汪坦,1990,《從「殖民輸入」到「古典復興」——中國近代建築的歷史分期與設計思想》。
劉先覺,1991,〈中西兼融,尋找建築的民族形式─記十九世紀中葉到二十世紀中葉南京建築的思潮與風格〉,《雅砌月刊》16:49-59,65-66。
藤森照信著,張複合譯,1993,〈外廊樣式—中國近代建築的原點〉,《建築學報》, 5,33-38。
吳光庭,1993,〈兩岸四十年來複古式建築之發展與比較〉,《建築學報》,10,19-20。
劉先覺,1994,〈過度時期的建築見證——1898-1937年南京近代建築型態〉,《建築師》。
劉先覺,楊維菊,1996,〈建築技術在南京近代建築發展中的作用〉,《建築學報》,(11),40-42。
張燕,2001,〈南京近代建築藝術研究〉,《美術觀察》,9,64-67。
盧海鳴,2002,〈南京民國建築評析〉,《上海城市管理職業技術學院學報》,12(2),35-39。
楊新華, 盧海鳴, 黃繼東,2002,〈凝固的歷史——南京民國建築綜述〉,《中國古都研究 (第十九輯)——中國古都學會 2002 年年會暨長江上游城市文明起源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馮春龍,盧海鳴,2003,〈南京民國建築的價值及其保護利用〉,《南京社會科學》,12,102-107。
劉先覺,2004,〈研究中國近現代建築藝術的意義與價值〉 《新建築》1,026。
殷雙喜,2004,〈紀念碑及其作為建築藝術的公共性〉,《雕塑》第6期。
楊秉德,2005,〈關於中國近代建築史時期民族形式建築探索歷程的整體研究〉《新建築》1,015。
王俊雄,2007,〈台灣當代建築之傳統概念轉化〉,《建築學系暨研究所研究報告》。
徐明松,2007,《國父紀念館──王大閎對「中國」紀念性建築的現代想像》。
阮慶岳,2008,〈單向與迂迴—台灣戰後建築的發展簡述〉,《時代建築》,5,14-19。
吳光庭,2008,〈1949 以來外籍建築師對台灣當代建築發展的影響〉,《時代建築》,5,20-25。
傅朝卿,2008,〈台灣當代建築文化主體性的建構歷程〉,《時代建築》,(5),6-13。
夏鑄九,2009,〈南京民國建築與規劃的保存〉,《建築與文化》,6,014。
鄧慶坦,2010,〈中國近,現代建築史整合研究——對中國近, 現代建築歷史的整體性審視〉,《建築學報》,(6),6-10。
李妍芬,劉正平,2010,〈南京民國建築保護與利用問題思考〉,《華中建築》28(6), 129-130。
張群,2011,〈南京民國建築〉,《檔案與建設》,4,54-58。
楊新華, 盧海鳴,2011,〈南京民國建築保護的探索與實踐〉,《中國名城》,6,27-32。
張年安,楊新華,2011,〈南京民國建築調查報告〉,《中國文化遺產》5,007。
許勇鐵,李桂文,黃源成,2012,〈從模仿到共生--戰後台灣本土建築的演替共生歷程〉,《華中建築》,30(4),28-30。
李海清,2013,「〈中央」 情結與威權架構——從中國近現代時期兩座官方建築看 「百年辛亥」之遺產〉,《新建築》,1,029。
夏鑄九,2014,〈競爭現代性——1950-1970 年代台灣現代建築的移植〉,世界建築,3,17-25。
郭承波,唐金秋,2014,〈南京民國建築的保護, 開發與創意城市建設〉,《藝術與設計: 理論版》,3,71-73。
蔣雅君,2014,〈宮殿式建築中的 「中華正統」 思路——台北 「故宮博物院」 之空間表徵研究〉,《建築學報》,9,136-141。
馮琳,2015,〈南京民國建築中的中國傳統建築元素應用〉,《大舞台》,(6),248-249。
王海英,劉志峰,2015,〈數字技術對南京民國建築景觀文化的保護與再利用研究〉,《建築與文化》,8, 113-114。
冷則剛,賴名倫,2015,〈地方治理,文化保存與文化產業發展——南京市與台北市比較研究〉,《中國城市研究》013。
蔣雅君,葉錡欣,2015,《「中國正統」的建構與解離-故宮博物院之空間表徵研究》,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第21期,頁39-68。
辛彩娜,2016,〈乔伊斯, 纪念碑与空间政治〉,《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第39期,頁140-145。
蘇明修,2016,〈基泰工程司在台灣發展的軌跡與特質〉,《新建築》,18-23。
董雅,潘俊峰,2012,〈近代中國建築面對西方技術衝擊的文化回應〉,《新美術》,6,59-61。
碩博士論文
曾翔姿,2004,《台灣建築思潮於戰後現代化過程之發展研究(1945-2000年)》,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梁宇元,2011,《台灣現代新建築發展研究--1945年以後》,博士論文,東南大學。
李佩鑫,2014,《南京民國建築的民俗學解讀》,碩士論文,南京師範大學。
周家緯,2016,《兩岸建築現代化論述的發展與比較》,碩士論文,雲林科技大。
許麗玉,2016,《移植現代性-論戰後台灣的現代建築》,博士論文,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網絡資源:
南京民國建築網http://www.njmgjz.cn 最後檢閱時間為:2018/6/15。
中華民國文化部文化資產局http://www.boch.gov.tw 最後檢閱時間為:2018/6/15。
國立故宮博物院網址: https://www.npm.gov.tw/ 最後檢閱時間為:2018/6/15。
徐明松專欄:《殞落的記憶--談早期的王大閎9 - 故宮博物院競圖計畫案》,網址:http://forgemind.net/xoops/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806 ,最後檢閱時間:2018/06/192018/6/15。
中正紀念堂管理處,網站,「古迹风华 〉 建筑之美 〉 主要建物」https://www.cksmh.gov.tw/index.php?code=list&ids=494 最後查閱時間:2018/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