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游欣慈
You,Xinci
論文名稱: 漢語副詞「還」之教學語法
The Pedagogical Grammar of Chinese Adverb "Hai"
指導教授: 鄧守信
Teng, Shou-Hsi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華語文教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論文出版年: 2001
畢業學年度: 8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1
中文關鍵詞: 副詞教學語法漢語語法語用學語義學第二語言教學
英文關鍵詞: Pedagogical Grammar, Chinese adverb, Chinese semantics, Chinese pragmatics, Hai, Chinese grammar,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45下載:20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主要探討要探討對外華語教學中,漢語副詞「還」的教學語法。我們想要證明的是長期以來存在於華語教學與漢語語言學之間的鴻溝,可以透過教學語法的研究來拉近它們彼此的距離,而我們所採用的是漢語中使用頻率非常高的副詞「還」。
    我們先從過去的文獻及實際的語料,以語義學及語用學的角度,來探討「還」字的語義,然後從分析結果所區分出的「還」的六個義項,應用到學習者的中介語分析。從這些分析的結果,再結合教學語法的理論,進行「還」字教學排序及語法規則的編寫,以供華語教師參考。

    第一章 導論 第二章 文獻探討 2.1 前言 2.2 王力 2.3 趙元任 2.4 屈承熹 2.5 呂叔湘 2.6 劉月華 2.7 小結 第三章 「還」的語義分類 3.1 前言 3.2 「還」的語義特徵 3.3 「還」的語義分類 3.3.1「還1」:表動作或狀態的持續 3.3.2「還2」:表主觀評價後的語氣 3.3.3「還3」:確認隱含尺規中低的一端 3.3.4「還4」:表在原有的訊息上,附加新的訊息 3.3.5「還5」:表比較後程度的遞進 3.3.6「還6」:表與主觀預期相反的驚嘆或諷刺語氣 3.4 小結 第四章 副詞「還」、「也」、「又」、「再」的對比分析 4.1 「也」、「又」、「再」的基本意義 4.1.1 「也」的基本意義 4.1.2 「又」的基本意義 4.1.3 「再」的基本意義 4.1.4 小結 4.2. 「也」、「又」、「還」、「再」的連接功能 4.2.1「也」的連接功能 4.2.2「又」的連接功能 4.2.3「再」的連接功能 4.2.4「還」的連接功能 4.2.5 「也」、「又」、「還」、「再」連接功能的分別 4.3 小結 第五章 學生中介語分析 5.1 何謂中介語? 5.2. 學生「還」的中介語分析 5.2.1 學生使用「還」的整體概況 5.2.2 學生使用「還」的正確度分析 5.2.3 各義項的中介語錯誤分析 5.2.3.1「還1」的錯誤類型 5.2.3.2「還2」的錯誤類型 5.2.3.3「還3」的錯誤類型 5.2.3.4「還4」的錯誤類型 5.2.3.5「還5」的錯誤類型 5.2.3.6「還6」的錯誤類型 5.3 小結 第六章 「還」的教學語法與排序 6.1 前言 6.2 為什麼要有教學語法 6.3 教學語法的重點 6.4 教學語法的排序 6.5 「還」的教學語法排序 6.6 華語教材的教學排序 6.7 「還」的教學語法規則 6.7.1「還1」 6.7.2「還2」 6.7.3「還3」 6.7.4「還4」 6.7.5「還5」 6.7.6「還6」 6.8 小結 第七章 總結 7.1 總述 7.2 省思 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分
    王力.1959.《中國現代語法》(上冊).香港:中華書局出版。
    北京語言學院語言教學研究所.1986.《現代漢語頻率辭典》.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
    呂叔湘. 1980.《現代漢語八百詞》.香港:商務印書館香港分館.呂叔湘.1992.(再版)《中國文法要略》.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吳中傳. 1997.〈論副詞「再」的「推延」義-兼論加強對漢語副詞的語用研究〉.於《世界漢語教學》第3期. 18-28
    屈承熹. 1991. 〈漢語副詞的篇章功能〉.於《語言教學與研究》 第2期. 64-77。
    屈承熹. 1999.《漢語認知功能語法》。台北:文鶴。
    馬真. 1984. 〈關於表示程度淺的副詞「還」〉.於《中國語文》第3期. 166-172。
    馬希文. 1985. 〈關於副詞「再」有關的幾個句式〉.於《中國語文》第2期. 105-114。
    陳美凌.1993.《漢語敘述文中「也」、「又」、「還」的連詞功能》.碩士論文. 台北:國立政治大學英國語文研究所。
    湯廷池.1994.〈連….都〉.台北: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第四屆.語言分析組。1-22.
    曾守得.1977.〈國語與英語AND類似的對等連詞研究〉.碩士論文.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英語研究所。
    黃主俠.1998.《漢語副詞「再」與「又」之教學語法》.碩士論文. 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葉萌.1998.〈「還」字的語意探討〉.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Vol. 26.No.2 236-280。
    廖秋忠.1992.〈現代漢語篇章中的連接成份〉.於《廖秋忠文集》.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62-91.
    鄧守信.1983. “Quantifier Hierarchy in Chinese”.於湯廷池等編著之《漢語句法、語意學論集》..台北:學生出版社.241-251
    鄧守信.1984.〈功能語法與漢語信息結構〉.台北: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第一屆.語法組.165-170.
    趙元任.1968.《中國話的文法》. 台北:敦煌書局。
    葉德明主編.1996.《視聽華語》(一)(二)(三)冊.台北:師大國語中心編印。
    劉月華 .1986.《實用漢語語法》.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蔣琪、金立鑫..1997.〈「再」與「還」重複義的比較研究〉.於《中國語文》第3期. 頁187-191.
    二、英文部分
    Cruse, Alan (2000) “Meaning in Language”,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adley, Alice Omaggio. 1993. Teaching language in
    Context. Boston: Heinle & Heinle.
    Geurts, Bart. 1998. “ Presuppositions and anaphors in
    attitude contexts”. Linguistics and Philosophy21:545-601.
    Biq,Yung-O,1988. From focus in proposition to focus in
    speech situation: cai and jiu. Journal of ChineseLinguistics.16.1.P.72-108.
    Biq,Yung-O.1988. From Objectivity to Subjectivity: The
    Text-Buliding Function of You in Chinese . Studies inLanguage 12-1:99-122
    Biq,Yung-O.1989. Ye as manifested on Three Discourse
    Plane: Polysemy or Abstraction? .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Monograph. Series No.1.1-18.
    Corder, Stephen Pit.1981. Error Analysis and
    interlanguag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
    Blakemore ,Diane.1992. Understanding Utterances.Oxford:Blakewell .
    Donna Glee Williams, 1997.The Linguistic Basis for
    “Showing”: Entailment, Presupposition, and
    Implicatur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XXII :103-118.
    Grice, H.P. 1975. Logic and Conversation, in Cole. P8.
    Morgan, J.L.ed (1975), Syntax and Semantics.Vol.3. NewYork: Academic Press.
    Hoye, Leo.1993. Adverbs and Modality in English. NewYork: Longman .
    Hoye, Leo.1997. Mood and Modality. New York: Longman .
    Karttunen, Lauri and Peters, Stanley.1979.
    Conventional Implicature , in Choon-Kyu Oh & David A
    Dinneen’s .1979. Syntax and Semantics. Vol.11 . NewYork: Academic Press.
    Michaelis, Laura A.1993. Continuity within Three
    Scalar Models: The Polysemy of Adverbial Still.Journal of Semantics 10: 193-237.
    Matsumoto,Yo.1995. The Conversational Condition on
    Horn Scales. Linguistics and Philosophy 18: 21-60,1995.
    Odlin, Terence. 1994. Perspectives on Pedagogical
    Grammar.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almer, F.R. 1986. Mood and Modality.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inclair, John(ed.).1990. Collins COULD EnglishGrammar. London: Collins.
    Sperber and Wilson .1995.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
    Cognition. Second Edition. Oxford: Blackwell.
    Teng, Shou-hsin. 1997. Towards a Pedagogical Grammar
    of Chinese. JCLTA 32.2.29-39.
    Teng, Shou-hsin. 1998. Sequencing of Structures in A
    Pedagogical Grammar.. JCLTA 33.2.41-52.
    Tsao, Feng-fu. 1989. Topic and the Lian….Dou/Ye
    Construction Revisited.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Monograph. Series No.1.245-278.
    Wilson, Deirdre and Sperber, Dan.1981. “ On Grice’s
    Theory of Conversation”, in Paul Werth’s (1981)
    Conversation and Discourse. London: Croom Helm.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