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楊雅妃 Ya-Fei Yang |
---|---|
論文名稱: |
偏鄉小學教師文化樣貌之研究─ 新北市一所偏鄉學校個案 The teachers’ culture of rural area schools: A case study in New Taipei city |
指導教授: |
沈姍姍
Shen, San-San 許殷宏 Hsu, Yin-Hu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2 |
畢業學年度: | 100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42 |
中文關鍵詞: | 偏鄉小學 、教師文化 |
英文關鍵詞: | rural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 culture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99 下載:104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近十幾年來偏鄉學生的學習處境備受關注,尤其偏鄉學生學習低成就更為教育工作者擔憂,其中教師扮演關鍵的角色。因此本研究欲以偏鄉小學教師文化為核心,了解偏鄉小學教師文化的樣貌以及與偏鄉小學教師文化相關的教育問題及其啟示。
本研究以新北市一所偏鄉小學(化名為山水小學)為研究場域,採質性研究取徑,運用參與觀察、訪談和文件分析等方式,理解山水小學教師文化的樣貌。藉由參與觀察認識山水小學的日常運作、教職員人際關係,以及山水小學面臨的問題;再經由深度訪談的進行和學校內部文件的檢閱,檢證觀察所得並理解山水小學教師的觀點,進而剖析其中蘊含的價值觀與信念。
本研究結果以在地味的人事組成、層疊交錯的人際關係、無遠弗屆的工作疆域和彈性的實踐場域點出本文核心──山水小學教師文化。山水小學相當比例的在地教師是偏鄉小學少有的景象,深刻地影響山水小學的運作;交疊的人際關係與工作內容的正反效益,一直不斷地在形塑山水小學的教師文化;而彈性的實踐場域,讓政策和措施的推行都充滿可能性。其次,再逐層分析偏鄉教師共有的教師文化與全體教師共享的價值,最後反思偏鄉小學潛藏的教育問題,希望能對教育政策制訂者有實質的借鑑意義。
The education of rural area schools has been much concerned recently, especially about the low educational achievement of students. However, if the educational achievement level of students was to be raised , the quality and culture of teachers in rural area schools must be considered first. Hence the paper is exploring teachers’ culture and those relevant educational issues in a rural elementary school.
In terms of participating observation, interviewing and text-analysis, I collected research material from a ShanShui elementary school (pseudonym) in New Taipei city.
The findings are composed of localized faculty, overlapping relationship, boundless works and flexible workplace that has shaped teachers’ culture of ShanShui elementary. Above of them has made the teachers’ culture dynamic, also affecting the operation of ShanShui elementary school. Secondly, I analyze and try to narrate the teachers’ culture of rural schools and teachers’ culture of all teachers in Taiwan. At last, I reflex on the difficulties which are found in the rural schools.
The findings will contribute the practical knowledge of the daily life and operation of rural area school, especially those concerned with teachers’ life and belief. That will be helpful to come up with the resolutions of educational problems of rural area schools.
參考文獻
壹、中文文獻
中埔國小(2006)。教育優先區。2011年3月28日,取自http://163.23.113.72/sjses/classweb/menu/index.php?account=education
中華民國憲法(1947)。
方國榮(2004)。教師文化氛圍下教師專業評鑑的省思。現代教育論壇,11,62-75。
日月潭貓頭鷹工廠(無日期)。磁鐵貓頭鷹memo夾(角鴞)。2011年12月15日,取自http://www.owlwork.com/products_detail.php?pid=&cid=0&id=447
王雅玄(2006)。偏鄉之利與不利─澎湖離島的教師生涯經驗分析。發表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主辦之「偏鄉國中教育問題與相關政策檢討研討會」,臺北市。
王雅玄、陳幸仁(2007)。離島教師的偏鄉論述─教師社會學分析。高雄師大學報,23(2),67-89。
王麗雲(2006)。偏鄉地區教育機會均等政策之分析與反省。發表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主辦之「偏鄉國中教育問題與相關政策檢討研討會」,臺北市。
王麗雲、游錦雲(2005)。學童社經背景與暑期經驗──對暑期學習成就進展影響之研究。教育研究集刊,51(4),1-41。
江連君(2003)。偏鄉小學校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行動研究─以嘉義縣大湖國小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縣,未出版。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11)。人力資源與社會福利。2011年12月15日,取自http://www.cepd.gov.tw/m1.aspx?sNo=0012631
吳政達(2006)。少子化趨勢下國民中小學學校經濟規模政策之研究。教育政策論壇,9(1), 1-22。
吳清山、林天祐(2009)。教育名詞─偏鄉教育。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90,177-178。
吳紹歆、張德銳(2005)。教學輔導教師制度與教師文化的互動-以臺北市一所國小為例。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36(2),33-62。
李永展(2005)。各類型農村之永續營造模式研究。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委託專案報告。臺南市:中華民國區域科學學會。
李雪莉(2007)。別當直昇機父母。天下雜誌,368。2011年11月2日,取自http://www.lcenter.com.tw/trend/Societydetail.asp?no=135
李端明(2003)。一所山區特偏國小的組織運作與領導。教育政策論壇,6(1),147-168。
沈姍姍(2006)。貧窮與教育關係之探討:兼論我國相關之教育政策。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2(3),35-62。
周春玉(2007)。偏鄉小學推動英語教學之個案研究─以幸福國小為例。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花蓮縣,未出版。
林孟儀(2000a年9月)。澎湖大倉島去年廢校─搏海上學,誰為阿雄擺渡?。遠見雜誌,243,取自http://www.gvm.com.tw/Board/content.aspx?go=cover&ser=12315
林孟儀(2006 b年9月)。我的學校不見了,上學好難。遠見雜誌,243,取自http://www.gvm.com.tw/Board/content.aspx?go=cover&ser=12315
林孟儀、林妙玲(2006年9月)。給偏鄉小學機會:被政府遺忘,新竹縣尖石鄉司馬庫斯,愧對孩子50年,黑暗部落自己辦學。遠見雜誌,243,取自http://tw.myblog.yahoo.com/jw!2CELR3OWEQXV30m96Gz.VCSX8Q--/article?mid=50&sc=1
林明地(2002)。學校社區化在理念與實踐上的發展趨勢。教育資料集刊,27,259-280。
林家蓉(2005)。桃竹苗四縣市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文化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林清江(1991)。教育社會學新論:我國社會與教育關係之研究。臺北市:五南。
林進丁(2004)。教育變革下的國民中小學校長培訓遴選制度之評析與建議。教育資料與研究,56,41-44。
洪慧芬(譯)(2008)。Freedom Writers, & E. Gruwell著。街頭日記。臺北市:天下雜誌。
唐忠義(2005)。校長教學領導在偏鄉國小的實踐─以金竹國小為例。學校行政雙月刊,38,131-141。
家庭教育法(2010)。
徐易男(2005)。小型學校整併之可行性分析─以高雄縣為例。學校行政雙月刊,5,182-195。
張明輝(無日期)。推動九年一貫課程的學校行政理念與策略。2011年4月15日,取自http://web.ed.ntnu.edu.tw/~minfei/artical/schooladmin-21.pdf
張繼寧(2009)。臺灣偏鄉地區國民中學學生學業成就影響因素之研究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教育基本法(2005)。
教育部(1996)。公布八十六年度「教育優先區計畫指標與補助項目修正案」暨「八十六年度教育優先區計畫」。2011年4月1日,取自http://www.edu.tw/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3771
教育部(2004)。教育政策白皮書(初稿)。2011年10月28日,取自http://mail2.ylc.edu.tw/~gces.kentxchang/pipi/white.doc
教育部(2008)。97年教育部推動大學師資生實踐史懷哲精神教育服務計畫。2011年4月6日,取自http://english.moe.gov.tw/content.asp?CuItem=9568
教育部(2009)。創造偏鄉數位機會。2011年4月6日,取自http://itaiwan.moe.gov.tw/content.aspx?prog_id=1010501&ProgId=1010501
教育部(2010a)。重大教育政策發展歷程─師資培育。2011年10月27日,取自http://history.moe.gov.tw/policy.asp?id=5
教育部(2010b)。99學年度偏鄉地區國民中小學名錄。2010年11月16日,取自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b0013/faraway_old.xls
教育部(2011)。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補救教學實施方案。2011年11月8日,取自http://web.df.ks.edu.tw/school/web/index.php?dt=pub&pubid=397
教育部(無日期)。教育大事年表。2011年10月27日,取自http://history.moe.gov.tw/milestone.asp?YearStart=81&YearEnd=90http://history.moe.gov.tw/milestone.asp?YearStart=81&YearEnd=90
教育部(無日期)。教育部─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方案推動計劃入口網。2011年4月6日,取自http://asap.moe.gov.tw/modules/tinyd0/index.php?id=4
教育部(無日期)。數位學伴線上課業輔導服務計畫。2011年4月6日,取自http://www.dsg.fju.edu.tw/dsg/
教育部資訊志工營運中心(無日期)。教育部資訊志工團隊計畫。2011年4月6日,取自https://ecare.moe.gov.tw/ecare/index.php
郭丁熒(1990)。從教師的角色與地位淺談教師文化。教師天地,44,23-28。
郭文瑞(2004)。偏鄉地區國小教師工作生活品質、工作壓力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以高屏地區為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屏東縣,未出版。
陳仕宗(1995)。偏鄉國小學生學業成就的社會環境因素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臺北市,未出版。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昇飛(2006)。一所偏鄉國中的學校課程發展及其教師文化特質探析。發表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主辦之「偏鄉國中教育問題與相關政策檢討研討會」,臺北市。
陳奎憙(2006)。教育與社會。載於陳奎憙(主編),現代教育社會學(頁409-421)。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珊華(2006)。偏鄉地區國中學生的文化資本與學校特色轉變之探究。發表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主辦之「偏鄉國中教育問題與相關政策檢討研討會」,臺北市。
陳美如(2006)。以關懷學生為起點的教育牽引過程:我在偏鄉地區國中的看見。教育研究月刊,152,118-127。
陳香吟(2002)。數位落差─資訊教育行政與實務問題。教育研究月刊,99,15-27。
陳祥麟(2009,2月20日)。學校供早餐,弱勢學生不再餓肚子。國語日報。2011年11月30日,取自http://www.mdnkids.com/info/news/content.asp?Serial_NO=60293
陳毓喬(2010)。教師文化之形塑:三位教師的省思與詮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未出版,臺北市。
陳麗俐(2004)。批判理論對教師文化轉化的省思。學校行政雙月刊,13,81-96。
陳麗珠(1999a)。臺灣省教育優先區計畫與實施之評估研究:問卷調查結果。高雄師大學報,10,1-23。
陳麗珠(1999b)。以德懷術(Delphi Method)評估台灣省教育優先區補助政策實施成效之研究。教育學刊,15,35-64。
曾淑芬、吳齊殷(2002)。台灣地區數位落差問題之研究。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研(編號:RDEC-RES-090-006),未出版。
游寶達、賴膺守(2010)。縮減偏鄉地區數位落差行動研究。數位學習科技期刊,2(3),61-82。
馮朝霖(1998)。教師文化的轉化。社教雙月刊,87,5-7。
黃俊傑(2007)。「小校整併」政策省思。國教之友,59(4),71-78。
黃冠翰、吳典龍(2010)。焦點三百學校教師之教學困境與因應。東海教育評論,4,127-149。
新北市政府教育局(2010)。臺北縣99學年度偏鄉地區國小名單。
楊振昇(2004)。近十年來教育組織變革對教學領導之啟示。教育政策論壇,7(2),107-130。
楊淑娟(2000)。用綿密的網路,連接偏鄉的國度。天下雜誌特刊,29。2011年4月6日,取自http://www.lcenter.com.tw/inter/germanydetail.asp?no=15
楊瑩(2006)。教育機會均等。載於陳奎憙(主編),現代教育社會學(頁269-313)。臺北市:師大書苑。
葉淑花(1998)。國民小學教師文化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班,未出版,臺北市。
甄曉蘭(2006)。偏鄉國中教育問題與相關政策檢討─從教育機會均等觀點解析之。發表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主辦之「偏鄉國中教育問題與相關政策檢討研討會」,臺北市。
甄曉蘭(2007)。偏鄉國中教育機會不均等問題與相關教育政策初探。教育研究集刊,53(3),1-35。
甄曉蘭、王麗雲(2007)。臺灣偏鄉地區教育機會均等政策模式之分析與反省。教育資料集刊,36,25-46。
翟本瑞(2002)。家庭文化資本對學校教育影響之研究:以農業縣山區小學為例。教育與社會研究,4,181-195。
臺北縣政府(2009)。臺北縣外籍配偶子女就讀國中小概況。
臺灣省政府教育廳(1984)。臺灣教育發展史料彙編。臺中市:省立臺中圖書館。
臺灣省政府教育廳(1988)。臺灣教育發展史料彙編。臺中市:省立臺中圖書館。
臺灣省政府教育廳(1998)。臺灣教育發展史料彙編。臺中市:省立臺中圖書館。
劉怡君(2006)。國民中學課程革新過程中教師文化之研究——以語文領域國文科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班,未出版,臺北市。
劉長菁(2008)。日本教委會製作,擊退怪獸家長指導手冊。親子天下,1。2011年11月2日,取自http://blog.xuite.net/niniyo/blog/19132138
劉菊珍(2008)。臺北縣偏鄉小型學校整併評估指標及配套措施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未出版。
鄭文鵬(2005)。山中猶有讀書聲-國民中學教師文化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班,未出版,臺北市。
鄭同僚、詹志禹、黃秉德(2008)。偏鄉地區小學再生之研究。教育部(編號:PG9607-0031),未出版。
鄭景澤(2007)。一路走來,何必如一─教師異化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班,未出版,臺北市。
鄭福妹(2006)。偏鄉地區小型學校創新經營之研究─以臺北縣特色學校方案參與國小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未出版。
戴安慧(2008)。台北縣偏鄉小學實施外籍教師英語教學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兒童英語教育學碩士論文,臺北市,未出版。
簡良平(2007)。教師專業化歷程的觀察與反省:以一位偏鄉國小教師行動研究為例。課程研究,3(1),29-58。
簡良平(2010)。偏鄉地區小學教師對弱勢社區環境之覺知及其教學回應。教育實踐與研究,23(2),37-64。
譚以敬、張素偵(2005)。國內教育輿情,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65,138-142。
譚光鼎、劉美慧、游美惠(2008)(編著)。多元文化教育。臺北市:高等教育。
顧瑜君(2004)。知識經濟趨勢中邊陲地區弱勢教育工作者專業發展之策略。教育研究資訊,12(1),3-27。
貳、英文文獻
Achinstein, B. (2002). Conflict amid community: The micropolitics of teacher collaboration. Teacher College Record, 104(3), 421-455.
Acker, S. (1990). Teachers culture in an English primary school: Continuity and chang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 11(3), 257-273.
Acker, S. (1999). The realities of teachers’ work: Never a dull moment. London: Cassell.
Coleman, J. S. (1968). The concept of 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Harvard Review, 38(1), 7-22.
Entwisle, D. R., & Alexander, K. L. (1992). Race, poverty, school composition, and mathematics achievement in the first two year of school.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7, 72-84.
Esteve, J. M. (2000).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teachers’ role at the end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New challenges for the future. Educational Review, 52(2), 197-207.
Hargreaves, A. (1994). Changing teachers, changing times-teachers’ work and culture in the postmodern age. London: Cassell.
Hargreaves, A. (1997), Teaching, realities of. In L. J. Saha (Ed.),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pp.717-721). Oxford: Elsievier Science.
Hargreaves, D. H. (1978). The significance of classroom coping strategies. In L. Barton, & R. Meighan (Eds.), Sociological interpretations of schooling and classrooms.UK, Driffield: Nafferton Books.
Hargreaves, D. H. (1980). The Occupational culture of teachers. In P. Woods(Ed.), Teacher Strategies(pp.125-148). London: Croom Helm.
Hargreaves, D. H. (1995). School culture, school effectiveness and school improvement School. Effectiveness and School Improvement, 6(1) , 23-46.
Iceland, J. (2003). Poverty in Americ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rtie, D. C. (1975). Schoolteacher: A sociological stud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ewis, O. (1959). Five families: Mexican case studies in the culture of poverty. NY: Basic Books.
Maslow, A. H. (1954).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NY: Harper.
Waller, W. (1932). The sociology of teaching. NY: John Wiley & Sons.
Webb, R. B., & Ashton, P. (1987). Teacher motivation and the conditions of teaching. In S. Walker, & L. Barton(Eds.). Changing policies, changing teachers. UK, Milton Keynes: Open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