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貞宇
Chen, Chen-Yu
論文名稱: 李漁《風箏誤》研究
The Research of “The Kite Romance Caused by Mistake” of Li Yu
指導教授: 蔡孟珍
Tsai, Meng-Chen
口試委員: 蔡孟珍
Tsai, Meng-Chen
沈惠如
Shen, Hui-Ju
羅賢淑
Lo, Hsien-Shu
口試日期: 2022/05/30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22
畢業學年度: 11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3
中文關鍵詞: 李漁《風箏誤》《閒情偶寄》觀眾意識〈活虎行〉
英文關鍵詞: Li Yu, "The Kite Romance Caused by Mistake", "Occasional Enjoyment in a Free Mood", Audience Consciousness, "The Living Tiger”
研究方法: 歷史研究法文獻整理法文本分析法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200926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12下載:1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李漁《風箏誤》問世至今,約莫三百七十餘年,迄今仍在舞台上展現其特出魅力與神采。這位「中國喜劇大師」的作品自有清以來至近代,皆蒙受褒貶不一的訾議,本研究期能從劇作本身出發,佐以《閒情偶寄》之戲曲理論,予其客觀公允之歷史評價。
    本篇緒論旨在爬梳、搜索李漁及《風箏誤》海內外之相關研究,奠基於前人研究基礎,運用文獻、歷史及音像等研究法,為研究李漁戲曲藝術略盡棉力。
    本文「李漁其人及其著作」一章,藉由考察李漁生平交遊及為人處世、士商之擺盪與轉化,追溯李漁鼎革易代之心路與作品「務奇」特徵之緣由。
    至於《風箏誤》之劇本美學,除剖析其創作原委,巧合、錯誤之創作手法,從〈活虎行〉之獨悟興發而生的新奇關目,妥貼排場,雅俗兼備之文詞,及寄託遙深的主題思想等,更進一步探討《風箏誤》之用韻、曲牌聯套等音律內涵。
    李漁以賣賦為生,曾擔任戲班劇作家,後為家班主人、教習、導演時,觀摩、改編前賢劇作及自己作品實際搬演的寶貴經驗,足以完備《閒情偶寄》〈詞曲部〉及〈演習部〉創發的戲曲理論,本文試以《閒情偶寄》驗證《風箏誤》之結構、詞采、音律、賓白等在劇本中的實踐情形,兩者相互闡發,更能體察李漁曲論與劇作的精妙文心。
    《風箏誤》之所以舞台性極強,主要來自李漁專為登場而設的「觀眾意識學」。本文據《綴白裘》及《集成曲譜》等舞臺演出本,考辨後世改編劇本在舞台實踐方面出現與李漁原著的差距,並探究李漁《風箏誤》劇作風行之原因及其對後世花部劇種、現代小說、音樂、影視的影響力。
    結論則概括笠翁一生著作的紛呈面向及特色,李漁以其豐富精彩的個人生命經歷、不流於俗的出處抉擇、獨具匠心的創作風格,使得他佼佼不群、自成一家,表現在其傳奇作品中,常以圓活靈便的詞采及恠奇巧新的結構,寄託哲思妙語。本研究嘗試洞幽察微,貼近李漁創作真意,展現其不凡的思想與見解。

    關鍵詞:李漁、《風箏誤》、《閒情偶寄》、觀眾意識、〈活虎行〉

    It has been more than 370 years since Li Yu's(李漁) “The Kite Romance Caused by Mistake”(風箏誤Fengzhengwu) was first produced, and it still exhibits its unique charm and beauty on the stage. The works of this “master of Chinese comedy” have been subject to mixed reviews since the Qing Dynasty and into the modern era.
    This introductory essay aims to crawl through and search for relevant research on Li Yu and The Kite Romance Caused by Mistake,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building on the foundation of previous studies and using documentary, historical, and audiovisual research methods to make a modest contribution to the study of Li Yu's operatic art.
    Fist of all, in the chapter “Li Yu and His Writings”, we examine Li Yu's life, his social activities, and the fluctuations and transformations of the scholar-officials and businessman, and trace the path of Li Yu's heart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s works.
    As for the aesthetics of the play “The Kite Romance Caused by Mistake”, in addition to analyzing its original creation, the coincidental and erroneous creative techniques, the novelty that emerged from the unique perception of “The Living Tiger”(活虎行Huohu Xing), the appropriate rehearsal, the elegant and vulgar lyrics, and the deeply held thematic ideas, we further explore the rhythmic connotations of “The Kite Romance Caused by Mistake”, such as the use of rhyme and the combination of tune sets.
    Li Yu made his living as a writer of opera, and later, when he was a master, instructor, and director of a family troupe, he gained valuable experience in observing and adapting the plays of his predecessors as well as in the actual performance of his own works, which is sufficient to complete the theories of opera developed in the “Lyrics and Music Section" and “Practice Section” of “Occasional Enjoyment in a Free Mood”(閒情偶寄Xianqingouji). In this paper, we will examine Li Yu’s theory of music and the subtlety of the play.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strong staging of “The Kite Romance Caused by Mistake” comes from Li Yu's “audience consciousness”, which is specifically designed for his appearances.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stage practice of later adaptations of Li Yu’s play and his original work, and explores the reasons for the popularity of Li Yu's “The Kite Romance Caused by Mistake” and its influence on later local operas, modern fiction, music, and film.
    The conclusion summarizes the various aspec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Li Yu's writings. Li Yu's extensive and wonderful personal life experiences, his unconventional choice of place of origin, characteristic creative style have made him distinctive and self-contained, which are often expressed in his legendary works, where his rounded and flexible diction and strange and ingenious structures are used to send philosophical thoughts. The present study attempts to get closer to the true meaning of Li Yu's creation and to show his extraordinary thoughts and insights.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相關文獻探討3 一、李漁研究相關之學術論文5 二、以《風箏誤》為主之論文7 三、海外李漁相關研究8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9 第二章 李漁其人及其著作11 第一節 生平交遊及為人處世11 一、欲「仕」而不得(1611-1643年)15 二、值戰亂隱逸避世(1644-1650年)19 第二節 士・商之擺盪與轉化25 一、杭州創作豐沛,鬻文刻書營生(1651-1657年)25 二、流寓金陵,成立家樂戲班(1658-1677年)26 三、移居杭州,安貧守志(1677-1680年)31 四、傷哉日以貧,致此皆由傲——李漁之人格爭議32 第三章 《風箏誤》劇本美學35 第一節 《風箏誤》之版本、創作原委與本事37 第二節 《風箏誤》創作美學42 一、創作手法新奇——巧合與錯誤42 二、〈活虎行〉之獨悟——關目在「奇」45 三、排場妥貼——均勞逸、新耳目51 四、文詞佳妙,雅俗得宜61 五、主題思想,寄託遙深68 第三節 《風箏誤》音律美學74 一、用韻精審75 二、音律諧美84 第四章 以《閒情偶寄》曲論驗證《風箏誤》之創作實踐89 第一節 《閒情偶寄》之〈詞曲部〉及〈演習部〉概述91 第二節 曲論於《風箏誤》之實踐93 第三節 《風箏誤》與曲論悖離之商榷103 第五章 《風箏誤》舞台美學及影響 106 第一節 專為登場而設的「觀眾意識學」106 第二節 傳統崑劇台本——以《綴白裘》、《集成曲譜》為例109 一、宮廷、民間氍毹搬演盛況110 二、《綴白裘》、 《集成曲譜》所錄《風箏誤》台本113 第三節 花部地方劇種之重構122 一、京劇:梅蘭芳《鳳還巢》、尚小雲《詹淑娟》122 二、川劇、評劇、瓊劇、雷劇等123 第四節 近現代小說、音樂、影視等改編124 結論126 參考文獻129 附錄一《風箏誤》腳色排場表138 附錄二《風箏誤》各齣用韻表140 附錄三《綴白裘》收錄《風箏誤》折子戲之書影150 附錄四《集成曲譜》收錄《風箏誤》折子戲之書影155

    一、文獻專著
    于成鯤:《中西喜劇研究—喜劇性與笑》,上海:學林出版社出版,1992年。
    上海師大圖書館:《李漁傳記資料》,上海:上海師大圖書館,1986-1994年。
    王利器編:《李士楨李煦父子年譜》,收錄於《近代中國史料叢刊》三編,臺北:文海出版社,1985年。
    王永恩:《明清才子佳人劇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王永恩:《明末清初戲曲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研究》,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8年。
    王季思:《中國十大古典喜劇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2年。
    王季烈:《螾廬曲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1年。
    王國維:《宋元戲曲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2012 年。
    王國維、李漁著,孟澤校點:《人間詞話 笠翁曲話》,長沙:嶽麓書社,1999年。
    王運熙、顧易生主編:《中國文學批評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1年。
    中國戲曲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戲曲志・江蘇卷》,北京:中國ISBN中心,1992年。
    中國戲劇出版社編:《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全十冊,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年。
    朱偉明:《中國古典喜劇史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
    朱光潛:《文藝心理學》,臺北:臺灣開明書店,1994年。
    朱傳譽主編:《李漁傳紀資料》,全六冊,臺北:天一出版社,1981-1985年。
    杜書瀛:《評點李漁》,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10年。
    杜書瀛:《李漁美學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
    杜書瀛:《論李漁的戲劇美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2年。
    吳梅:《中國戲曲概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2000年。
    吳瓊:《湖上笠翁──清代奇閒李漁》,崑明:雲南人民出版,1996年。
    吳毓華:《戲曲美學論》,臺北:國家出版社,2005年。
    吳毓華:《古代戲曲美學史》,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4 年。
    吳毓華編著:《中國古代戲曲序跋集》,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0 年。
    李漁著,王學奇等校注:《笠翁傳奇十種校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9年。
    李漁著,王連海注釋:《閒情偶寄圖說》,全二冊,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3年。
    李漁著:《閒情偶寄》,臺北:明文書局,2002 年。
    李漁著,民輝譯:《閒情偶寄》,長沙:嶽麓書社,2000年。
    李漁著,江巨榮、盧壽榮校注:《閒情偶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年。
    李漁著,李忠實譯注:《閒情偶寄》,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年。
    李漁著,單錦珩點校:《千古奇聞》,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
    李漁著,單錦珩點校:《閒情偶寄》,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
    李漁著,單錦珩撰:《李漁年譜 李漁交游考 李漁研究資料選輯》,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
    李漁著,單錦珩撰:《現代學者論文精選 李漁研究論著索引》,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
    李漁著,戰壘點校:《笠翁一家言詩詞文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
    李漁著,張道勤、陳慶惠點校:《資治新書》,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
    李漁著:《閒情偶寄》臺北:長安出版社,1992年。
    李漁著,王翼奇點校:《笠翁一家言文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 年。
    李漁著,佐榮、陳慶惠等點校:《笠翁閱定傳奇八種》,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
    李漁著,單錦珩校點:《李漁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年。
    李漁著,單錦珩校點:《閒情偶寄》,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年。
    李漁著,李德原譯注:《李笠翁曲話譯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 年。
    李漁著:《笠翁一家言文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年。
    李漁著:《笠翁一家言詩詞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年。
    李漁著:《笠翁傳奇十種》,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年。
    李漁著:《閒情偶寄》,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年。
    李漁著:《資治新書》,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年。
    李漁著,單錦珩校點:《閒情偶寄》,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
    李漁著,徐壽凱注釋:《李笠翁曲話注釋》,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1年。
    李漁著,陳多註釋:《李笠翁曲話》,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
    李漁著:《閒情偶寄》,臺北:臺北廣文書局,1977年。
    李漁著:《笠翁劇論》,上海:上海中華書局,1940年。
    李漁著,洪為法選注:《李漁文選》,上海:北新書局,1937年。
    李漁著,曹聚仁校訂:《閒情偶寄》,上海:上海梁溪圖書館,1925年。
    李惠綿:《戲曲批評概念史考論》〔增訂本〕,臺北:國家出版社,2009年。
    李惠綿:《元明清戲曲搬演論研究——以曲牌體戲曲為範疇》,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
    李昌集:《中國古代曲學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
    沈新林:《李漁評傳》,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1997年。
    李曉:《戲曲理論史述要》,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4 年。
    呂榮華:《中國古典喜劇藝術初探——以十大古典喜劇為例》,臺北市:學海出版社,1993 年。
    周維培:《曲譜研究》,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年。
    周貽白:《中國戲曲發展史綱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祝肇年:《古典戲曲編劇六論》,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6年。
    高美華:《李漁戲曲學三論》,臺北:國家出版社,2016年。
    胡元翎:《李漁小說戲曲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胡天成:《李漁戲曲藝術論》,重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3年。
    俞為民、孫蓉蓉編:《歷代曲話彙編》明代編,合肥:黃山書社,2009年。
    俞為民:《李漁評傳》,江蘇: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2000年再版。
    俞為民等:《中國古代戲曲理論史通論》,臺北:華正書局,1998年。
    俞為民:《李漁《閒情偶寄》曲論研究》,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4年。
    姚文放:《中國戲劇美學的文化闡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6年。
    浙江古籍出版社編:《李漁全集修訂本》,全12冊,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再版(1992年第一版)。
    浙江古籍出版社編:《李漁全集》,全二十冊,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0
    年。
    徐保衛:《李漁傳》,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2年。
    馬漢茂 Martin, Helmut輯:《李漁全集》,全十五冊,臺北:成文出版社,1970年。
    秦學人、侯作卿編:《中國古典編劇理論資料匯輯》,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4年。
    陸林:《曲論與曲史——元明清戲曲釋考》,臺北:國家出版社,2014年。
    張百蓉:《李漁及其戲劇理論》,收錄自《古典文學研究輯刊》,新北市: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2年。
    張曉軍:《李漁創作論稿:藝術的商業化與商業化的藝術》,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7年。
    張清徽:《明清傳奇導論》,臺北:東方,1961年。
    郭英德:《李漁》,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99年。
    郭英德:《明清文人傳奇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2 年。
    郭英德:《明清文人傳奇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1 年。
    陳佳彬:《李漁戲曲作品及理論研究》,收錄自《古典文學研究輯刊》,新北市: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5年。
    陳再明:《湖上異人李笠翁》,臺北:漢欣文化事業公司,1995年。
    陳孝英:《喜劇美學論綱》,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
    敦睦堂:《龍門李氏宗譜》,浙江:蘭溪李氏宗譜八卷,1940年。
    黃麗貞:《李漁研究》,臺北:國家出版社,1995年。
    黃麗貞:《李漁》,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8年。
    黃麗貞:《李漁研究》,臺北:純文學,1974年。
    黃天驥、歐陽光選注:《李笠翁喜劇選》,長沙:嶽麓書社,1984年。
    黃強:《李漁考論》,臺北:國家出版社,2015年。
    黃強:《李漁研究》,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6年。
    黃春燕:《李漁戲曲敘事觀念研究》,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4年。
    黃果泉:《雅俗之間──李漁的文化人格與文學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出版社,2004年。
    單錦珩:《李漁交游考》,《李漁全集》第十九卷,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年。
    單錦珩:《李漁傳》,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1986年。
    隗芾:《中國喜劇史》,汕頭:汕頭大學出版社,1998年。
    萬晴川:《風流道學:李漁傳》,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
    董每戡:《《笠翁曲話》拔萃論釋》,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葉長海:《曲律與曲學》,臺北:學海出版社,1993 年。
    葉長海:《中國戲劇學史稿》,臺北:駱駝,1987年。
    趙文卿、李彩標編:《李漁研究》,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0年。
    趙文卿、趙肖羽編:《李漁研究麒麟集》,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0年。
    趙山林:《中國戲劇學通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
    蔡師孟珍:《曲韻與舞臺唱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8年。
    蔡毅編著:《中國古典戲曲序跋彙編》,濟南:齊魯書社,1989年。
    鄧綏甯等著:《李漁傳記資料》,全六冊,臺北:天一,1991年。
    駱兵:《李漁的通俗文學理論與創作研究》,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4年。
    錢南揚:《戲文概論》,臺北:里仁書局,2000年。
    萬晴川:《風流道學:李漁傳》,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
    蕭榮:《李漁評傳》,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1985年。(1987年再版)
    顏天佑:《閒情偶寄:藝術生活的結晶》,臺北:時報文化,1995年。
    羅麗容:《戲曲面面觀》,臺北:國家出版社,2008年。
    蘇國榮:《中國劇詩美學風格》,臺北:丹青藝術文化有限公司,1987 年。
    〔日〕青木正兒:《中國近世戲曲史》,北京:中華書局,1954年9月。
    〔法〕昂利‧柏格森著,徐繼曾譯:《笑:論滑稽的意義》,臺北市:商鼎文化出版,1992 年。
    〔法〕莫里哀著,李玉民譯:《偽君子:莫里哀戲劇經典》,北京:華夏出版,2008年。
    〔美〕包筠雅著、杜正貞、張林譯;趙世瑜校:《功過格:明清社會的道德秩序》,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
    〔美〕布羅凱特著,胡耀恆譯:《世界戲劇藝術欣賞》,臺北:志文出版社,1981年。
    二、外文書籍
    Chun-shu Chang(張春樹)、Shelley Hsueh-lun Chang(雪萊,漢名駱雪倫)(1992). Crisis and Transformation i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a:Society, Culture, and Modernity in Li Yü’s World. University of Michigan.
    Eric P. Henry. (1980). Chinese Amusement: The Lively Plays of Li Yu《中國人的娛樂:李漁的充滿生氣的演出》.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Hanan Patrick(韓南)(1988). The Invention of Li Yu《李漁的創作》.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Man, Sai-cheon(文世昌)(1970). A Study of Li Yu on Drama《李漁戲劇理論的研究》.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Libraries.
    Martin, Helmut(馬漢茂)(1966),LI YLI-WENG ÜBER DAS THEATER《李笠翁及其著作》. Thesis(Ph.D.)Ruprecht-Karls-Universität Heidelberg.
    Matsuda Shizue(馬措達)(1978),Li Yu: His Life and Moral Philosophy as Reflected in His Fiction《李漁生平及其小說中所反映的道德哲學》. Thesis(Ph.D.)Columbia University. University Microfilms International.
    Mao Nathan K.(茅國權)、Liu Ts'un-yan(柳存仁)(1970),Li Yü《李漁》.
    Twayne Publishers.
    十二樓(英漢雙語)(清)李渔著(美)茅國權(Nathan K. Mao) 、 (美)茅維鼎(Weiting R. Mao) 等譯

    三、 碩、博士學位論文(依作者姓氏筆畫為序)
    王佩萱:《明清家樂戲班及其表演藝術研究》,臺北:國立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
    平松圭子:《李笠翁十種曲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2年。
    朱亮潔:《李漁新論——遺民觀點的考察》,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吳淑慧:《李漁及其《十種曲》研究》,新北: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林靜如:《李漁的音律理論在《笠翁傳奇十種》中的實踐》,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林雅鈴:《李漁小說戲曲研究》,臺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年。
    林立雄:《立基於承繼的新變:李漁傳奇的編創手法及其演出考述》,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8年。
    周家守:《李漁同類型小說與戲曲比較》,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年。
    侯雲舒:《明清戲劇理論之結構概念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
    陳佳彬:《李漁戲曲作品及理論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2011年。
    陳淑萍:《李漁戲曲理論與創作實踐的遊戲概念》,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所在職專班,2013年。
    陳涵筠:《出奇以制勝——論李漁小說、戲曲之奇》,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年。
    許蕙雅:《李漁《十種曲》排場研究》,新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8年。
    張百蓉:《李漁及其戲劇理論》,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年。
    張啟超:《中國戲曲「喜劇傳統」之研究》,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1993年。
    張東炘:《李漁戲曲三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戲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張毓晏:《奇優:以李漁、曹雪芹為例的明清人物審美新論》,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學位論文,2012年。
    張碧玲:《李漁《笠翁傳奇十種》版刻插圖研究》,新北: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書畫系造形藝術碩士班論文,2016年。
    單文惠:《《笠翁十種曲》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研究所
    碩士論文,1998年。
    葉雅玲:《李漁文學理論與小說創作關係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
    楊翰:《李漁《十種曲》之喜劇理論與創作實踐》,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班博士論文,2020年。
    趙永紝:《李漁《風箏誤》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文學院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12年。
    劉幼嫻:《李漁的戲曲理論》,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年。
    鄺采芸:《明末清初傳奇多元對應關係研究--以李玉、李漁、洪昇、孔尚任為主》,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7年。
    鐘雪寧:《王驥德與李漁戲曲論著之比較初探》,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5年。
    四、期刊論文、論文集(依作者姓氏筆畫為序)
    王永敬:〈從曲論到劇論—評李漁戲曲理論的歷史意義〉,《藝術百家》,
    1996年第2期,頁50-53。
    王磊:〈論李漁戲劇結構理論〉,《大理學院學報》,2008年9月,第7卷第
    9期,頁56-60。
    王珂:〈解李漁的「別解務頭」〉,《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10年9
    月,第3期,頁126-129。
    王愛平:〈從王驥德到李漁:中國傳統戲劇理論的一條主線〉,《華僑大學學
    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4期,頁95-102。
    田子爽:〈戲曲的抒情中心到戲劇的敘事中心的轉移—淺析《曲律》與《閒情
    偶寄》之不同〉,《電影文學》,2008年,第6期,頁117-118。
    朱萬曙:〈論李漁的戲劇理論體系〉,《藝術百家》,1991年第1期,頁
    37-45。
    朱東潤:〈李漁戲劇論綜述〉,《中國文學批評家與文學批評》,臺北:臺灣
    學生書局,1971年,頁489-518。
    李元貞:〈李漁的喜劇風格及其曲論的成就(上)〉,《大陸雜誌》,1989年4月,第78卷第4期,頁24-34。
    李元貞:〈李漁的喜劇風格及其曲論的成就(下)〉,《大陸雜誌》,1989年5月,第78卷第5期,頁35-46。
    呂雙燕:〈「填詞之設,專為登場」--李漁劇作論中的觀眾心理學〉,《齊魯藝苑》,1990年第3期,頁21-26。
    林鶴宜:〈清初傳奇賓白的寫實化趨向〉,《戲曲學報》,2007年6月,第1 期,頁99-122。
    俞為民:〈古代曲論中的結構論〉,《南京大學學報》,1987年,第4期,頁108-118。
    俞為民:〈古代曲論中的音律論〉,《中華戲曲》第二十五輯,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1年5月,頁34-62。
    俞為民:〈論明代戲曲的文人化特徵〉(上),《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1月,第4卷第1期,頁94-97。
    俞為民:〈論明代戲曲的文人化特徵〉(下),《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3月,第4卷第2期,頁79-84。
    姚品文:〈李漁「立主腦」論辨析〉,《江西師範大學學報》,1992年第1期,頁28-33。
    袁震宇:〈務頭考辨〉,《中國古典文學叢考》第一輯,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85年,頁246-262。
    徐大軍:〈李漁「結構第一」理論的思路與內涵新探〉,《求是學刊》,2008年3月,第35卷第2期,頁109-113。
    孫福軒:〈李漁「結構第一」新論〉,《上海戲劇學院學報》,2003年第6期,總116期,頁85-91。
    孫福軒:〈敘事為本:李漁「賓白」新論〉,《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4期,頁92-96。
    唐德勝:〈李漁劇論的觀眾立場及其貢獻〉,《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9月,第1卷第9 期,頁23-27。
    高瑞娜、仰海龍:〈《曲律》與《閒情偶寄・詞曲部》之比較〉,《消費導刊》,2008年4月,頁228。
    陸煒:〈李漁戲劇結構理論批判〉,《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6月,第33卷第3期,頁87-91。
    陳東炘:〈從「風箏誤」談李漁對賓白理論的實踐〉,《戲說・戲言》,1996年12月,第1期,頁93-112。
    陳龍:〈「整整在目,而後可施結撰」--試論《閒情偶寄》對《曲律》戲曲結構論的繼承和發展〉,《鎮江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87年第2期,頁44-48。
    陳賡平:〈論李漁對於中國戲曲理論上的貢獻〉,《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60年第1期,頁5-17。
    郭群:〈李漁對王驥德科諢理論的繼承和發展〉,《大舞臺》單月號,2009年第3期,頁22-24。
    曾永義:〈論說「歌樂之關係」〉,《戲劇研究》,第13期,2014年1月,頁1-60。
    曾永義:〈論說「戲曲歌樂」之兩大類型〉,《曲學》,第2卷,2014年10月,頁231-280。
    齊華森:〈試論明代家樂的勃興及其對戲劇發展的作用〉,《社會科學戰線》,2000年第1期,頁115-123。
    塗怡萱:〈李漁戲曲理論中的觀眾意識〉,《中極學刊》,2001年12月,第1期,頁133-158。
    楊翰:〈論《風箏誤》之喜劇因素〉,《東吳中文研究集刊》,2017年9月,第23期,頁109-126。
    楊清惠:〈論李漁「風箏誤」反映的劇場意識〉,《問學集》,1997年12月,第7期,頁83-97。
    賴慧玲:〈從李漁的「科諢論」看他的三部喜劇——「風箏誤」「蜃中樓」「奈何天」〉,《興大中文學報》,1993年1月,第6卷,頁267-282。
    賴慧玲:〈李漁喜劇「笑點」的語用前題分析——以「風箏誤」、「蜃中樓」、「奈何天」為例〉,《東海中文學報》,1994年12月,第11期,頁121-129。
    熊平德:〈「填詞之設,專為登場」--李漁戲劇理論淺議〉,《撫州師專學報》,1990年12月,27(4),頁60-67。
    蔣斌:〈李漁的劇本論〉,《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3月,5(2),頁33-38。
    劉慧珠:〈李漁文學觀中的虛實論〉,《修平學報》,2002年9月,第5期,頁87-107。
    劉曉玲:〈淺析《閒情偶寄》中的戲曲敘事理論〉,《中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23(6),頁61-64。
    鄭小平:〈王驥德與李漁戲曲理論之異同〉,《韶關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1月,35(1),頁34-38。
    蕭榮:〈李漁戲劇理論的成就和局限性〉,《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0年第4期,頁45-52。
    鐘雪寧:〈明代戲曲流派說-源流與演繹之探索〉一文,《中國文學研究》第38期,2014年7月,頁155-200。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