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芩竹
論文名稱: 國中國文科教學實習輔導之個案研究-以教學專業發展系統為例
指導教授: 黃純敏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15
中文關鍵詞: 國中實習教師教學輔導臨床視導中學教師教學專業發展系統
英文關鍵詞: the student teacher of high school, instructional supervision, clinical supervision (CS), The System of Professional Instruction Development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92下載: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以「中學教師教學專業發展系統」(以下簡稱發展系統),協同實習輔導教師對一位國中國文科實習教師進行教學輔導,瞭解實習教師教學專業能力成長的情形;其次亦探討發展系統應用在國中實習教師教學輔導的可行性、可能遭遇的困難及所需的配套措施,最後提出研究結論與建議。
    本研究方法以觀察、訪談為之,在七個月間,共進行八次教學觀察與回饋。研究工具有:一、發展系統的觀察工具一、工具二、工具三、工具五與工具八;二、訪談題綱。資料的處理採質性敘述,並將研究結果與實習教師、輔導教師及學生代表做交叉比對分析,獲致研究結論與建議。
    本研究結論為:一、實習教師經由發展系統循環的教學輔導模式,在掌握教學目標、活用教學策略、增進有效溝通、營造學習環境與善用評量回饋等五項教學專業能力上,都有改善與漸進成長的表現;二、發展系統具有明確的操作指引與行為指標,可以協助輔導教師有效達成輔導任務,提升輔導知能;三、發展系統具備循序漸進有彈性的優點,可作為國中教學實習輔導模式;四、學校教師視導知能不足與缺乏實質的激勵辦法是實施困難所在;五、增進教師視導知能與教學反思能力有助提升教學輔導成效。
    根據結論,本研究針對實習教師、輔導教師、學校與後續研究之建議如下:一、實習教師應積極參與教學輔導的相關研究或教學專業知能研習、勤做教學檔案與強化個人教學反思能力;二、輔導教師應培養助人即助己的工作信念,主動參與教學輔導知能研習,轉化教學輔導的心得,以增進自我反思的能力與同儕間分享教學專業成長的資源;三、學校應落實辦理視導知能研習與設置獎勵辦法,鼓勵經驗傳承並給予教學輔導教師實質的協助與尊重;四、後續研究可將研究對象擴及於代理教師、新進教師甚或資深有意願的教師;研究方法可加入量化研究,使研究層面更深廣。
    關鍵字:國中實習教師、教學輔導、臨床視導、中學教師教學專業發展系統

    Abstract
    This study explore and understand the student teachers' progress in teaching by the way of giving teaching assistance and supervising a Chinese language student teacher eight times for seven months by pre-observation conference, classroom observation and supervisory conference.
    The study results from the case are as follows:
    1. After the supervision and the assistance from the mentor teacher, the student teachers can use the teaching strategies well, have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and use multiple evaluation to give useful feedback; The teaching rules and the operative procedure of the "high school teachers' teaching in the professional system" are flexible, and they can surely improve the teaching ability.
    2. Use the observational skills to record the teaching behaviors of the student teachers observed in the classroom, and modify the flaw in the teaching.
    3. The obstacles you may encounter: the mentor teachers and the student teachers have less cognition of clinical supervision.
    The study recommendations from the case are as follows :
    1. To the student teachers: take an open-minded approach to new ideas and accept to be supervised; to seize the chance to learn more about professional teaching competence and the experience shared by the mentor teachers; increase the ability of reflection thinking in teaching.
    2. To the schools: implement the teach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the instructional supervision and put them into effect; offer rewards and encourage the teachers to attend the research conference and then give the mentor teachers useful assistance and respect.
    3. To the further research and the approach: (1) people being observed: substitute teacher, freshman, or the willing teachers of great teaching experience. (2) method: use the method of quantitative research.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6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7 第四節 名詞釋義..............................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教學輔導的內涵與模式...................11 第二節 中學教師教學專業發展系統................29 第三節 教學反思與教師專業成長..................39 第四節 實習教師教學輔導之研究..................50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架構...............................59 第二節 研究場域與研究參與者....................60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工具..........................68 第四節 資料整理與分析..........................72 第五節 研究實施流程............................73 第六節 研究的信實度............................77 第七節 研究者角色與倫理.........................78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暖身視導................................79 第二節 教學輔導歷程.............................85 第三節 實習教師專業成長........................123 第四節 發展系統的教學輔導可行性.................132 第五節 實施過程的困難與所需配套措施.............13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137 第二節 建議...................................140 後記............................................143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145 貳、西文部份...................................151 附 錄 附錄一 中學教師教學專業發展系統工具...............153 附錄二 實習教師暖身視導紀錄.....................161 附錄三 實習教師八次教學觀察與回饋紀錄............169 附錄四 訪談題綱................................211 表 次 表2-1 選擇性逐字記錄..............................19 表2-2 軼事記錄....................................23 表3-1 研究參與者基本資料表.........................63 表3-2 觀察工具一覽表..............................71 表3-3 研究資料編碼代號表..........................72 表3-4 實習教師參與教學專業發展系統契約書............74 表4-1 實習教師教學輔導彙整表.......................85 表4-2 實習教師第一次教學觀察檢核比較表.............88 表4-3 實習教師第二次教學觀察檢核比較表.............92 表4-4 實習教師第一次教學專業成長計畫表.............94 表4-5 實習教師第三次教學觀察檢核比較表.............98 表4-6 實習教師第四次教學觀察檢核比較表............101 表4-7 實習教師第五次教學觀察檢核比較表............107 表4- 8 第五次教學觀察記錄(在工作中)..............108 表4-9 實習教師第六次教學觀察檢核比較表............112 表4-10 實習教師第二次專業成長計畫表................113 表4-11 實習教師第七次教學觀察檢核比較表............117 表4-12 第七次教學觀察教室觀察者報告表............. 118 圖 次 圖2-1 語言流動.....................................20 圖2-2 在工作中.....................................21 圖2-3 移動方式.....................................22 圖2-4 教學輔導模式圖...............................28 圖2-5 中學教師教學專業發展系統運作過程.............38 圖3-1 研究架構圖...................................59 圖3-2 研究現場配置圖...............................62 圖3-3 研究實施流程圖...............................76 圖4-1 第四次教學觀察實習教師移動方式..............103

    壹、 中文部分
    丁一顧(2004)。臨床視導對國小實習教師教學效能影響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孔令泰(2004)。中等學校實習教師教育實習輔導策略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宗平(2002)。國小校長教學領導對初任教師專業成長影響之個案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妙里(2001)。反思教學中教師內省智慧的探索。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錦珍(1993)。國中實習教師社會化之俗民誌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池勝源(2004)。學校本位教學視導之研究-以一所國中二位實習教師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院教育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呂木琳(1995a)。臨床視導與教師專業成長。輯於國立教育資料館、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邁向二十一世紀的師範教育(頁263-314)。臺北市:師大書苑。
    呂木琳校訂,林春雄等譯(1995b)。教師臨床視導的技巧─職前教師及在職教師適用。Acheson, K.A. & Gall, M.(1992)著:Techniques in the Clinical Supervision of Teachers(3rd ed.)。臺北市:五南。
    呂木琳(1999)。教學視導與學校九年一貫課程規劃。課程與學季刊,2(2),31- 48。
    呂木琳(2002)。教學視導-理論與實務。臺北市:五南。
    呂憶真(1997)。國中生物實習教師教學專業成長之個案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物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珀(2000)。教學視導。臺北市:五南。
    吳林輝(1999)。臨床視導在台北市國中實習教師教學輔導之需求性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明清(1997)。我國師資培育制度現代化的展望。教育資料集刊,22,255- 267。
    吳和堂(2000)。國民中學實習教師教學反省與專業成長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吳清山(1996)。教育發展與教育改革。臺北市:心理。
    吳清山(1990)。臨床視導在教育實習上的應用。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師範教育政策與問題(頁185-200)。臺北市:師大書苑。
    吳鐵雄、李坤崇(1997)。師資培育與法令變革的省思。臺北市:師大書苑。
    林生傳(1990)。實習困擾分析與化解之道。中華民國師範學會(主編):師範教育政策與問題。臺北市:師大書苑。
    林清江(1980)。如何做一個好老師。台灣教育,359,37- 41。
    林嘉尉 (2004)。生活科技實習輔導教師教學輔導與實習教師教學效能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周淑卿(2006)。反思實踐者應有的學習經驗—兼論教學實習課程的問題。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新世紀師資培育的圖像(頁175-191)。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邱錦昌(1988)。台灣地區國民中學教學視導工作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邱錦昌(1991)。教育視導之理論與實際。臺北市:五南。
    邱錦昌(2001)。教育視導和學校效能。臺北市:元照。
    施偉隆(2002)。教師教學思考歷程之價值觀-以一位國小教師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孫維屏(2003)。國民小學實習教師教學反省之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秦夢群 (1998)。教育行政 : 實務部份。臺北市:五南。
    郭勝平(2003)。高職工業類科學校教育實習輔導教師教學輔導方式與實習教師教學效能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許子云(2007)。教學輔導互動歷程及其對教學導師專業成長影響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許正宗(2002)。國民小學初任教師臨床視導之個案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許啟耀(2003)。教學檔案製作的分享。教師天地,122,28-31。
    唐韶鈴(2001)。實習教師在不同學校社群文化與不同實習輔導理念下之專業成長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立軒(2003)。高雄市國民小學實習教師工作壓力、制握信念與專業成長需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向明(2000)。質的研究方法與社會科研究。中國北京:教育科學。
    陳向明(2002)。教師如何作質的研究。臺北市:洪葉文化。
    陳明鎮 (1998)。國民中學新舊制實習教師教育實習成效評估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信夫(2004)。台北市中等學校教學輔導教師制度試辦現況與實施成效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雪麗 (2004)。教師反省與心靈成長-省思札記應用初探。中等教育,55,116-120。
    陳雯宜 (2002)。國民中學實習教師教學實習輔導之個案研究--以公民與道德科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惠邦 (2000)。德國教育改革的理念與特色。教育研究資訊,8(1),38- 54。
    陳聖謨(1999)。國民小學教師教學反省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燕榆(2000)。臨床視導在國小實習教師教學輔導實施之接受度及其相關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麗莉(2003)。發展性教學輔導系統應用研究—一位國小實習教師教學成長歷程。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教育部(1995)。中民國教育報告書:邁向二十一世紀的教育遠景。臺北:作者。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臺北市:作者。
    黃淑玲(1997)。實習輔導教師制度之探討。研習資訊,14(2),86-96。
    黃婉萍(1999)。新實習輔導制度國小實習輔導教師角色與實習教師專業發展之探討。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單文經(2003)。國民中學教師對九年一貫課程改革的認知與態度以及研習的效應。教育研究資訊,11(3),23-46。
    畢恆達(2005)。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臺北市:學富。
    彭新維(2001)。國民小學教師教學省思之質性研究—以臺北市一所學校為例。
    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楊百世(1989)。國民小學校長教學視導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楊美伶(2004)。輔導國小數學教師發展教學反思能力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芬芬(1991)。師範生教育實習中潛在課程之人種誌研究。中等教育,55(2), P114-133。
    張德銳(1994)。教育行政研究。臺北市:五南。
    張德銳(1996)。美國教育改革。教改通訊,20,13- 17。
    張德銳(1998)。師資培育與教育革新研究。臺北市:五南。
    張德銳(1999)。國民中學實習輔導人員臨床視導研習會手冊 。臺北市:台北市立師範學院。
    張德銳等(2000)。發展性教學輔導系統-理論與實務。臺北市:五南。
    張德銳(2003)。實習輔導的三個利器。載於實習輔導:培育明日的專業良師(頁3-22)。臺北市:師大。
    張德銳等(2004a)。中學教師教學專業發展系統。臺北市:五南。
    張德銳(2004b)。教學檔案: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臺北市:五南。
    張德銳(2006)。形成性教師評鑑系統的研發、推廣、研究與實施展望。初等教育學刊,23,1- 26。
    歐用生(1993)。反省性教學及其對師範學院教學革新的啟示。博雅教育文集,3,1-12。臺北市:國立台北師範學院。
    歐用生(1995)。加強實習教師的輔導。教育實習輔導季刊,1(3),74-77。
    歐用生(1996)。教師專業成長。臺北市:師大書苑。
    歐用生(1999)。新教育實習制度的盲點與突破:新世紀的學校。臺北市:台灣書 店。
    潘慧玲 (2003)。社會科學研究典範的流變。 教育研究資訊,11(1),115-143。
    鄧景文(1999)。國中英語科實習教師實地經驗內涵與角色定位之個案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鄭長河(2000)。一個國中數學教師專業成長個案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盧富美(1992)。師院結業生實習困擾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嘉義師院學報,6,219- 274。
    賴廷生(2002)。國小實施發展性教學輔導之研究—以二位實習教師為例。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賴政國(2001)。國小教師臨床教學視導之行動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劉春榮(1997)。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承諾之研究。教育資料集刊,22,85-94。
    謝嘉雯(2007)。基隆市國小教師臨床視導知覺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薛梨真 (1994)。國民中小學實習教師任教狀況與實習輔導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鍾瓊如(2000)。國民小學實習教師教育實習內容與實習困擾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蔡志鏗(2004)。一位實習教師的專業成長故事----臨床視導之個案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蔡若蘋(2005)。臺北市國民小學教師參與發展性教學輔導初階研習及其對教學效能影響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蕭錫錡 (1988)。美國教學輔導理論與實際的探討。教育學院學報,13,174-194
    饒見維 (1992)。從教學科技的未來展望談教學科技人員的專業教育方針。教學科技與媒體,5,14- 28。
    饒見維(1996)。教師專業發展-理論與實務。臺北市:五南
    羅清水(2000)。教學視導在教師專業發展的意義。研習資訊,17(2),1-9。
    覺丹英 ( 2002 )。國中理化科實習教師教學專業成長與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物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顧瑜君(2002)。實踐取向之教師專業成長~在職教師進修模式之變革之解析。課程 與教學季刊,5,9-14。

    貳、 英文部分
    Acheson, K. A. & Gall, M.D.(1996). Techniques in the clinical supervision of teaching: Preservice and inservice application, (4th Ed.) New.York.: Longman.
    Beach, M. & Reinhartz, J.(1989). Supervision:Focus on instruction. New York:Harper & Row.
    Cogan, M.(1973) .Clinical supervision. Boston:Houghton Mifflin.
    Dewey, J.(1933).How we think.New York: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Furlong, J. & Maynard, T. (1995). Mentoring student teachers the growth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London: Routledge.
    Glatthorn, A. A.(1984). Differentiated supervision.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April, 3-7.(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245401)
    Goldhammer, R.(1969).Clinical supervision. New York: Holt,Rinohart and Winston.
    Glickman,C.D.,Gordon,S.P.&Gordon,R.(2001).Supervision of instruction:A
    evelopmental approach(5th ed.).Boston:Allyn and Bacon.
    James M. Cooper(1982).Supervision of teachers. In H. E. Mitzel et l.(Ed.)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 Research.(5th ed.)New York: The Free Press,1982,p.67.
    Sergiovanni, T. J. & Starratt, R. J.(1988). Supervision: human perspectives.(4thed.).N.Y.: McGraw Hill Book.
    Wiles, J & Bondi, J. (1986). Supervision:A guide to practice.(2nd ed.)Columbus ,Ohio:Charles E.Merrill Publishing Company.p236.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