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歐憶陵 OU, I-LING |
---|---|
論文名稱: |
從生態系統觀詮釋認輔志工參與學校輔導工作之研究:以臺北市國民小學為例 Interpretation of the participation of guidance volunteers in school counseling services from an ecological systems perspective : a case study of elementary schools in Taipei City |
指導教授: |
鄭勝分
Cheng, Sheng-Fe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2 |
畢業學年度: | 100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53 |
中文關鍵詞: | 生態系統 、認輔制度 、認輔志工 、學校輔導工作 |
英文關鍵詞: | ecological systems, guidance system, guidance volunteer, school counseling services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28 下載:37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究目前臺北市國小輔導工作現場輔導資源於人力在不足以應付所面對的輔導需求狀況下,因認輔制度使得學校得以運用社區中的組織與人力協助學校推動輔導校務。而經由培訓的認輔志工如何協助學校輔導工作推展?而學校與認輔志工雙方的合作方式與困難為何?雙方對彼此的期待是否又有所不同?研究者從生態系統觀詮釋探討學校與認輔志工兩微視系統對於目前國小輔導工作、認輔制度的看法與雙方合作現況。
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取向,研究場域先以電話普查全臺北市公私立152所小學,以瞭解目前臺北市國小運用認輔志工現況,最後以運用最多學校的行政區為主研究場域在由此場域中,立意取樣選取五所國小為本研究個案。主要透過深度訪談方式蒐集資料,將其訪談資料謄寫逐字稿後整理並予以分析,分別就兩微視系統對於輔導工作困境、認輔制度、及合作關係做為主要的研究結論,結論敘述:
壹、兩微視系統認為目前國小輔導工作所面臨的工作困境
一、人力資源「量」與「質」上的需求
二、輔導單位與教師間,對輔導認知與工作服務上的期待落差
三、學生輔導問題的轉變
貳、兩微視系統對於認輔制度的看法
一、認輔制度的主要精神--為學童建立擴展家庭系統外的鷹架角色
二、推動認輔制度於運作上的困難兩微系統各有不同觀點學校輔導行政人員認為(一)認輔制度的相關規範較含糊,各校的解讀和作法差異很大;(二)教師們被動參與認輔工作;(三)認輔時間上的不足;(四)認輔制度僅是一鼓勵性質的制度,未能有計劃性提升認輔教師的輔導知能;(五)家庭系統配合度不夠,影響輔導成效。而認輔志工認為認輔工作上的困難:(一)認輔組織間成員想法相異;(二)行政人員異動頻繁若與行政人員想法不同,會影響認輔工作延續性;(三)認輔志工與輔導單位的想法與期待的不同;(四)一般教師,仍不了解認輔志工工作內容。
參、兩微視系統間的關係為夥伴合作關係
因每個個案學校推動認輔方式與時間長短不同,每個個案皆各別提出可增進合作成效的方式。本研究,邀請受訪者以自評分數,針對彼此對於合作關係滿意程度以1-10分評分,1分為最不滿意,10分為最滿意,為雙方合作滿意度評分。並請雙方,對其合作方式用一句最可以代表關係的詞句做一關係上的詮釋。學校對於認輔志工皆給以滿分;認輔志工對學校7-9分不等。而各校對彼此詮釋於用字各有所不同但意義上相近。
並根據研究結論提出本研究建議。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guidance system in Taipei elementary schools, in the context of insufficiency of personnel in the field, by using the support from the organization and human resources in the community to meet the demands of counseling services. In which way the trained guidance volunteers provide support to school counseling services? What are the difficulties encountered in the cooperation by the schools and guidance volunteers? Is there any difference between the expectations from both sides.The research aims to explore from ecological systems perspective the schools and guidance volunteers as two micro- systems, and to collect their opinions in the counseling work, the guidance volunteer program and the current status of cooperation between each other.
This study is qualitative research orientated, firstly conducted a telephone survey in 152 Taipei public and private elementary schools as the field of study,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application of guidance volunteer program, then narrowed down the field of study to the districts applying the most the program, and finally sampled five schools to roll out the study. The collection of data is mainly through in depth interviews, the data is transcribed to verbatim draft after finishing the interview, and analyzed respectively the two micro-systems for difficulties in the counseling work, the application of guidance program, and the partnership between the two mirco-systems to come up with conclusion of the study.
The conclusions are described as below:
Ι. Two micro-systems assume that the current difficulties of guidance work in elementary schools are:
First, the demand of "volume" and "quality" of human resources.
Second, the gap of expectation in terms of perception of guidance and service level between the direction of counseling service and the teacher.
Third, the evolution of students ' guidance issues.
II. Two micro-systems’ point-of-view toward guidance program
【Ι】Key concept of guidance program – the school plays a role of scaffold as an extension of family system .
【II】Different views in operational difficulties in promoting guidance program,
School counseling executives believe that:
(a) relevant regulations of guidance system are vague, the interpretation and the practices of schools vary a lot;(b) passive participation of teachers;(c) insufficient investment of time in guidance work;(d)guidance program is rather an advocacy, there is no systematic enhancement of knowledge and skills for the teachers;(e)insufficient support from family system, the effectiveness of guidance work is compromised.
Difficulties encountered by the guidance volunteer:
(a)different recognition among members of the auxiliary organizations;(b)frequent change of administrative personnel compromises the continuity of guidance work; (c)gap of recognition and expectation between guidance volunteer and school counseling unit;(d) teachers in general are not familiar with the guidance volunteer work.
III. Partnership between two micro-systems
Because of the difference in terms of period of time and approach of applying guidance program, each school in the case study give different opinions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cooperation. This study invited interviewees to self-evaluate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two parties by rating from 1 to 10, rating1 is the most dissatisfied, rating 10 is the most satisfied.The interviewees are also invited to provide a brief description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of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two parties. All the schools in this study gave rating 10 to the guidance volunteers; while the volunteers gave rating 7 to 9 to the schools. And the descriptions are different in wording but similar in meaning.
IV. Difficulties of the partnership between the two micro-systems
The service ethic of volunteers to be deepened, service ethics to be strengthened.
And to present the proposal based on the findings of the study.
中文文獻
王文秀(1999)。國小輔導相關人員對學校輔導工作者角色覺知與角色衝突之研究。中華輔導學報,7,1-30。
王貴瑛(2001)。國民小學家長參與學校事務之個案研究---以學校義工為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王聖生(1983)。國際社會福利大會志願服務世界報告。臺北市:社會局。
王麗斐(1999)。國小輔導師資培育現況之調查研究。中華輔導學報,7,161-199。
王靜惠、林萬億(2004)。學校社會工作的理論與實務模式。臺北市:五南。
王浩威(2010)。讓心向自然學習。載於生態心理學:復育地球,療育心靈(原編者:Theodore Roszak,Mary E.Gome,Allen D.Kanner)。臺北市:荒野保護協會。
內政部志願服務資訊網志願服務智庫。2012年5月30日,取自http://vol.moi.gov.tw/vol/home.jsp?serno=200805210008&mserno=200805210006&menudata=VolMenu&contlink=ap/date.jsp&level2=Y&logintype=null
公民社會(無作者、日期)。维基百科。2011年4月18日,取自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5%AC%E6%B0%91%E7%A4%BE%E4%BC%9A。
中廣新聞網。2011年4月15日,取自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10413/4339951.html
光寶認輔督導團(2004)。讓愛發『光』用心『寶』護~認輔網絡建構新模式。耕芯園,17,2-20。
光寶文教基金會。2011年5月25日,取自
http://www.liteon.com/Page.aspx?id=1b016715-9684-4b7c-b40b -f9696e1936a0&no=16。
江淑美、吳伊勻、翁士勛、劉育雯( 2000)。教育研究法專題研究報告—個案研究(Case study)。2011年4月14日,取自http://web.ed.ntnu.edu.tw/~panhu/ casestudy.pdf
全國法規資料庫。2011年4月30日,取自http://law.moj.gov.tw/LawClass/
LawAll.aspx?PCode=H0070001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2011年5月25日,取自http://www.sinica.edu.tw/
info/edu-reform/
宇沙,葉棻譯(1997)。服務的呼喚(原著者:Robert Coles)。臺北市:遠流。
何進財(2003)。整合資源、資源共享,學生輔導,85,5。
吳武典(1987)。學校輔導工作。臺北市:張老師。
吳武典(1988)。輔導原理。臺北市:心理。
吳武典(1996)。國小怎樣實施輔導工作。臺北市:心理。
吳武典(1997)。教育改革後學校輔導工作。輔導通訊,50,2-6。
吳武典(1999)。學校輔導工作。臺北市:張老師。
吳明清(1996)。台灣地區國民小學教師服務狀況之調查研究。國立教育資料館。
吳明烈(2010)。願景經營與團隊學習。2011年4月28日,取自http://colkm.ccu.edu.tw/files/32.ppt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
宋恭源(2002)。兒童教育的另一股活水。耕芯園,創刊號,2。
宋湘玲、林幸台、鄭熙彦(1985)。學校輔導工作的理論與實施。高雄市:復文。
宋麗玉(2001)。社會工作理論-處理模式與案例分析。臺北市:洪葉
李順德(2011年4月15日)。八德國中霸凌案 監察院:校長領導無方。取自 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_MAIN_ID=13?&fSUB_ID=104&f_ART_ ID=312891
李咏吟(1992)。我國國民小學輔導單位的組織和員額編制調查研究。輔導工作六年計畫專案研究報告。臺北市:教育部
李惠茹(2007)。國民小學輔導工作團隊建立歷程之研究。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李佳蓉(2006)。國民中小學認輔工作之執行阻礙因素及其激勵措施研究。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縣。
汪芸譯(2006)。修鍊的軌跡引動潛能的U型理論(原著者:Peter M.Senge,C.Otto Scharmer,Joseph Jaworski,Betty Sue Flowers)。臺北市:天下遠見。
呂麗蓉譯(1996)。同村協力(原著者:Hillary Clinton)。臺北市:遠流
周武昌(1998)。國民中學認輔制度之研究國-以四所國中為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周金玉(2006)。國民中小學實施「認輔制度」之成效評估及其阻礙因素之研究。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縣。
周海濤、李永賢、張蘅等譯(2009)。個案研究:設計與方法(原著者Yin,Rober K.)。臺北市:五南
林美珠(2000)。國小輔導工作實施需要、現況與困境之研究。中華輔導學報,8,
51-76。
林純暖(2009)。臺北縣國民小學認輔志工社會支持、心理賦權增能感與工作滿意度之關係研究。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明洲(2003)。公部門志願服務人力資源運用之探討-以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為例。
東海大學公共事務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林世慶(2006)。國民中學認輔志工方案評鑑之個案研究:彰權益能評鑑取徑。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勝義(2001a)。服務學習指導手冊。臺北市: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林勝義(2001b)。如何結合家庭、社區與學校協助學生適性發展—本會「落實人
文教育,強化校園倫理」學術研討會專題報告。教育研究,40,2,67-72。
林子雯(2006)。幼兒教師教育信念之詮釋性研究。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
版,高雄市。
林萬億(1992)。台灣地區社會意向調查。2012年3月10日,取自
https://srda.sinica.edu.tw/search/gensciitem/25
邱小萍(1999)。國小級任教師輔導能力及相關因素之研究。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周美慧(2006)。從生態系統觀點探討新台灣之子的生活適應-以台中縣國小學童為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兒童局全球資訊網。臺北市:內政部。2011年4月20日,取自
http://www.cbi.gov.tw/CBI_2/internet/main/index.aspx
胡幼慧(2008)。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市:巨流。
洪櫻純(2004)。生命的蛻變與成長:服務學習。社教雙月刊,122:59-64。
徐堅璽、吳英璋(2003)。校園中輔導專業人員之角色功能。學生輔導,85,8-21。
徐宗國譯(1997)。質性研究概論(原著者:Stranss&Corbin)。臺北市:巨流。
孫莉琳(2006)。花蓮縣國中輔導工作運用社會資源之經驗研究。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郭進隆、齊若蘭譯(2010)。第五項修練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務(原著者:Peter
M.Senge)。臺北市:天下遠見。
陳美琳(2002)。運用志工從事學童認輔工作之調查----以臺北縣市國小為例。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陳其南(1998)。社區總體營造的永續發展策略。社教資料雜誌,241,5-7。
陳聰勝(2002)。人力資源開發運用的理念與實施。臺北市:五南。
陳彥貝(2003)。國民小學施行親師合作之研究---以一個實施九年一貫課程的二年級班級為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陳瑞成(1998)。國小輔導工作的癥結及其改進的途徑。諮商與輔導,150,29-32
陳武雄(2004)。志願服務理念與實務。臺北市:揚智文化。
陳千瑩(2005)。走過認輔10年。學生輔導,96,74-79。
陳萬淇(1995)。個案研究法。臺北市:華泰。
陳淑華(2002)。國民中小學輔導教師運用社區輔導資源之研究─以花蓮縣為例。
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陳祥麟(2010年12月31日)。國中小專業輔導人力兩年內補足。國語日報,2版。
陳映竹(2011年4月15日)。幼照法完成初審 幼托整合跨大步。取自http://news.sina. com.tw/article/20110413/4339951.html
陳為堅(2004)。學校憂鬱傾向學生推估及預防策略(教育部專案)。臺北市:教育部。
陳恆霖(2005)。中輟復學生生態系統觀輟學成因及歷程之質性研究。師範大學輔導與諮
商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教育部推動認輔制度實施要點。臺北市:教育部。2011年4月15日,取自
http://dropout.heart.net.tw/law2-7.htm
教育部全球資訊網教育部(無作者)。2011年4月18日,取自
http://www.edu.tw/populace.aspx?populace_sn=2
教訓輔三合一方案。國立教育資料館。2011年5月25日,取自
http://3d.nioerar.edu.tw/2d/citizan/default.asp
教育部高級中學學生輔導辦法。臺北市:教育部。2011年5月20日,取自
http://ttter.myweb.hinet.net/rule/r7.htm
馮燕(1999)。托育服務社會福利定位生態系統的分析。社會工作學刊,5,1-35
張奕華、許正妹(2010)。質化資料分析MAXQDA軟體的應用。臺北市:心理。
張木榮(2004)。國民小學認輔教師輔導困境及因應策略之調查研究。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木榮(2005)。國小認輔教師的輔導困境與因應策略。學生輔導,96,62-73。
張春興(主編)(2007)。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東華。
張英陣(2010)。志願服務的發展趨勢。魏立志(主持人),國內外志願服務發展趨
勢。林務局國家森林志願服務研討會,臺北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
張雯琦(2005)。國中認輔志工服務動機、內容及困境之探討。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張德聰、周文欽、張鐸嚴、賴惠德編著(2006)。青少年心理與輔導。臺北縣:空大
張德聰(2007)。輔導之基本概念。載於劉焜輝(主編),輔導原理與實務。臺北市:三民。
張進上(2002)。輔導理念與課程設計。臺北市:五南。
張豫偉(2009)。志工組織運作的關鍵成功因素-以光寶社區兒童認輔志工團為例。
政治大學EMBA經營管理(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英陣(2000)。社會工作研究方法。臺北市:洪葉。
第七次全國教育會議記錄。臺北市:行政院。2011年5月25日,取自
http://192.192.169.230/edu_paper/data_ image/e0000265/0n0/19940600/p0000001.pdf,
頁217-218。
曾華源、曾騰光(2003)。志願服務概論。臺北市:揚智文化。
曾華源、郭靜晃(2000)。志工人力資源的開拓與整合-以美國志工中心的做法
為借鏡。社區發展季刊,89,128-144。
曾端真(1996)。「國民小學輔導活動課程標準」評析。諮商與輔導月刊,124,32-35。
曾淑賢、劉凱、陳淑芳譯(2010)。人類生態發展學(原著者:Uric Bronfenbrenner) 。
臺北市:心理。
曾榆涵(2005)。新移民女性之子女人際關係及其相關影響因素之研究。中山大學教育學
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曾美鈴(2006)。以生態系統的觀點看安定期國中教師的生涯定位。師範大學輔導與諮
商學系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葉于釧(1997):談認輔教師。諮商與輔導,137,46-48。
黃惠惠(2000)。助人歷程與技巧增訂版。臺北市:張老師。
黃德祥(2009)。青少年發展與輔導。臺北市:五南。
黃宏謨(2010)。政府志願服務之推展。魏立志(主持人),國內外志願服務發展趨
勢。林務局國家森林志願服務研討會,臺北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
黃 蒂(1988 )。生命線志願工作人員工作價值與工作滿足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黃英忠(1997)。人力資源管理。臺北市:三民。
黃錦敦(2012)。陪孩子遇見美好的自己。臺北市:張老師。
黃瑞琴(1997)。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臺北市:心理。
楊惠芳(2011年4月15日)。桃縣八德霸凌案 監院糾正縣府、學校。國語日報,
1版。
楊惠芳(2011年6月22日)。專任輔導教師 五年增兩千人。國語日報,2版。
楊惠芳(2012年1月 11日)。投入教育公益 42基金會獲獎。國語日報,1版。
楊國如(2011)。專業輔導人員參與國民中小學學生輔導方案工作模式與成效。
國家教育研究院「專業輔導人員參與國民中小學學生輔導工作傳承研討會」。
2011年5月25日取自http://workshop.naer.edu.tw/9/index-1.htm
廖鳳池(1992)。落實發展小學輔導工作方案。諮商與輔導,84,18-21。
廖鳳池、王文秀、田秀蘭(2001)。兒童輔導原理。臺北市:心理。
趙瑜婷(2011年 2月16日)。兒盟調查學童被霸凌 逾半數沒求救。國語日報,2
版。
監察院於2011年4月14日通過糾正案。聯合新聞網。2011年4月15日,取
自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 f_MAIN_ID=13?&f_ SUB_ID
=104&f_ART_ID=312891。
臺北市國民小學增置輔導教師三年計畫。臺北市學生諮商中心。2011年5月
25日,取自 http://tscc.tp.edu.tw/Scripts/DataDownloadManagement/
DataDownloadManagement.aspx
臺北市100年度國民中小學駐區心理師專業服務實施計畫。2011年,5月25
日,取自http://tscc.tp.edu.tw/Scripts/DataDownloadManagement/
DataDownloadManagement.aspx
臺北市學生諮商中心中心簡介。2011年5月17日,取自http://tscc.tp.edu.tw/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運用。臺北市:心理。
劉焜輝(1995)。「屁理窟」-有關輔導的幾個歪理。諮商與輔導,117,封面裡。
劉焜輝(1997)。輔導原理與實務。臺北市:三民。
劉香梅(1997)。推展志願服務的困境與展望。社區發展,78,73-77。
蔡漢賢(1992)。志願服務論見彙編。臺北市:內政部社會司編印。
蔡錦忠(1994)。認輔制度話從頭-生命的春天是可以期待的。輔導通訊,40,
1-4。
鄭安伶(2002)。國小教師對學校輔導工作及學生輔導觀點之研究。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鄭崇趁(1995a)。認輔制度的教育價值與時代意義。學生輔導,36,12-15。
鄭崇趁(1995b)。輔導網路的理念與實務。學生輔導,38,12-19。
鄭崇趁(1996)。邁向二十一世紀的輔導工作-「青少年輔導計畫」內涵分析。學
生輔導,46,10-17。
鄭崇趁(1999)。整合導向評估模式之運用:以「教育部輔導六年工作計畫」為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鄭崇趁(2011)。教育經營學導論。臺北市:心理學。
蕭淑芳、唐濛、季靜、曾潔、王江麗 (2010)。懂得合作最可靠。臺北市:洪葉
龍玉琴(2004)。國小認輔志工參與認輔方案經驗之研究。師範學院國民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簡春安、鄒平儀(1998)。社會工作研究法。臺北市︰巨流。
羅雅莉(2008)。新移民家庭子女學校適應之個案研究。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未出版,高雄市。
英文文獻
Bronfenbrenner生態系統論(無作者)。維基百科。(2011,may, 25).Retrieved from
http://zh-tw.enc.tfode.com/Urie _Bronfenbrenner。
Gibson, R.L., & Mitahell, M.H. (1995). Introduction to counseling and guidance
(4thed).New Jersey : Prentice-Hall, Inc.
Hui,Eadaoin K.P.( 1998).Guidance in Hong Kong schools:Students’and
teachers’beliefs.British. Journal of Guidance&Counselling,26, 3, 435-449.
Hanifan,L.J.(1916).The Rural School Community Center.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67: p. 130-138.
Ilsley, P.J., (1990). Enhancing the volunteer experience.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s.
Jean Baldwin Grossman and Eileen M. Garry(1997)。Mentoring -- A Proven Delinquency Prevention Strategy。(2011, jun,6). Retrieved from http://www.ncjrs.gov/txtfiles/164834.txt
Kramer,R.M.(1981).Voluntary agonoiss in the welfare state.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Kevin James Swick, Reginald D. Williams(2006).An Analysis of Bronfenbrenner’s
Bio-Ecological Perspective for Early Childhood Educators: Implications for Working
with Families Experiencing Stress.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Journal, 33(5).
(2012,jun,5).Retrieved fromhttp://people.usd.edu/~mremund/bronffamily.pdf
Michael, K.A., Henry L.H., & Marielle, A.B. (2001). The Role of Professional
Counselor in 21st Century. Counseling and Human Development, 34 (4),
1-10.
Robert D. Putnam, Robert Leonardi, Raffaella Y. Nanetti;Robert Leonardi,Raffaella Y.
Nanetti. (1994).Making Democracy Work: Civic Traditions in Modern Ital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Susan Jekielek, Kristin A. Moore, and Elizabeth C. Hair(2002).
MENTORING PROGRAMS AN D YOUTH DEVELOPMENT: A SYNTHESIS.
(2012,mar,2). Retrieved from http://www.childtrends.org/files/MentoringSynthesisFINAL2.6.02Jan.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