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劉馥瑄 LIU FU-XUAN |
---|---|
論文名稱: |
臺灣當代師生戀小說題材研究──以《窗外》、《紅顏已老》、《師身》、《房思琪的初戀樂園》為核心 |
指導教授: | 鍾宗憲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20 |
畢業學年度: | 108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60 |
中文關鍵詞: | 師生戀 、師生戀小說 、權力關係 、家庭 、升學 、愛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000727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576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從林奕含事件過後,有更多的研究者開始研究師生之間的權力關係對於師生戀或性騷擾的影響,以及身為年長的師長應該如何迴避此事。而作為文學院的筆者,透過此問題意識的發想,希望透過師生戀類型的小說來歸納四部小說中所反映的師生戀共同現象,以此做為論文主軸。
第二章先談中國儒家的權威師生觀,即「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尊師重道觀念,以及學生必須為師長守喪來強調傳統的倫理制度。隨著時代演進,西方個人主義興起,師生為權利義務關係,因此當師生關係一結束,較早期儒家的權威觀易發展成感情。加上其他客觀因素,都可能間接導致權力不平等下的師生戀現象。
接著第三章針對《窗外》一書的作者瓊瑤介紹、略述文本內容和分析主要人物,以及闡述寫作此書的政治社會背景和禁書的種類,並在此章最後一節言及《窗外》一書為長篇師生戀小說鼻祖,所揭櫫的主要小說議題。
第四章承第三章《窗外》所塑造的師生戀小說典型,進一步探討其它三部師生戀小說《紅顏已老》、《師身》和《房思琪的初戀樂園》的共同特色。
最後第五章,對四部小說反映的共同現象如:權力關係的不平等、提及的家庭、升學議題和此愛為何不被祝福,加以分析比較並得出結論。
一、專書(依姓氏筆劃排列,姓氏筆畫相同再依出版年月排列)
1.王壘:《性‧夢‧佛洛伊德》,臺北:漢揚,1999年。
2.王文科:《教育研究法》,臺北:五南出版公司,2007年。
3.王聰威:《師身》,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2012年。
4.平路:《禁書啟示錄》,臺北:麥田出版:城邦文化發行,2002年。
5.西蒙‧波娃著;歐陽子譯:《第二性‧第一卷,形成期》,臺北:志文出版社,1992年。
6.危芷芬、陳瑞雲譯,Bernice Lott著:《女性心理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社,1996年。
7.米歇爾‧傅柯著、王紹中譯:《監視與懲罰:監獄的誕生》,臺北:時報出版,2020年。
8.朱宥勳:《學校不敢教的小說》,臺北:《寶瓶文化》,2014年。
9.吳靜吉:《大眾心理學全集──人生的自我追尋》,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92年。
10.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著,邵迎生等譯:《圖騰與禁忌》,臺北:知書房,2000年。
11.吳錫德主編:《情慾與禁忌》,臺北:麥田出版:城邦文化,2002年。
12.李銀河:《女性主義》,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
13.李琪民:《倫理與生活:善惡的變與辨》,臺北:五南圖書出版社,2003年。
14.余昭玟:《從邊緣發聲:臺灣五、六零年代崛起的省籍作家群》,臺南:臺灣文學館,2012年。
15.林克明譯、佛洛伊德著:《性學三論‧愛情心理學》,臺北:志文出版社,1971年。
16.林芳玫:《解讀瓊瑤愛情王國》,臺北:時報文化,1994年。
17.林燕卿:《校園兩性關係》,臺北:幼獅文化,1998年。
18.林燕卿、楊明磊:《兩性關係》,臺北:華騰文化,1998年。
19.林麗珊:《女性主義與兩性關係》,臺北:五南出版社,2001年。
20.林正文:《青少年問題與輔導》,臺北:五南圖書出版,2002年。
21.林玉華、樊雪梅譯:《當代精神分析導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2004年。
22.林美吟、施顯烇譯;Ronald J.Comer著:《變態心理學》,臺北:《心理出版社》,2004年。
23.林芳玫:《權力與美麗:超越浪漫說女性》,臺北:九歌出版社,2005年。
24.林昆輝:《家庭心理學:婚姻與家庭》,臺北:華杏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25.林麗珊:《女性主義與兩性關係》,臺北:五南圖書出版社,2007年。
26.林奕含:《房思琪的初戀樂園》,臺北:游擊文化,2017年。
27.保羅‧薩特:《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8年。
28.侯伯‧埃斯皮卡著、葉淑燕譯:《文學社會學》,臺北:遠流出版社,1990年。
29.姜添輝:《資本社會中的社會流動與學校體系:批判教育社會學的分析》,臺北:高等教育出版,2002年。
30.姜元御、林烘煜、劉志如、何縕琪、許木柱著:《青少年心理學》,臺北:三民書局,2011年。
31.段煉:《世俗時代的意義探詢:五四啟蒙思想中的新道德觀研究》,臺北:秀威資訊科技,2012年。
32.柏拉圖原著;孫有蓉譯:《論美‧論愛:柏拉圖《費德勒篇》》,臺北:商周出版,2017年。
33.夏傳位譯、Patricia Ticineto Clough:《女性主義思想:慾望、權力及學術論述》,臺北:巨流圖書有限公司,1997年。
34.徐岱:《小說敘事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
35.陳彬彬:《瓊瑤的夢》,臺北:皇冠文學出版社,1994年。
36.孫康宜:《古典與現代的女性闡釋》,臺北:聯合文學,1998年。
37.高虹:《獨立‧自由與智慧:西蒙‧波娃》,臺北:牧村圖書,2000年。
38.陳文聯:《沖決男權傳統的羅網》,中南大學出版社,2003年。
39.陳金定:《兩性關係與教育》,臺北:心理出版社,2004年。
40.陳國偉:《類型風景──臺灣戰後大眾文學》,臺南:臺灣文學館,2013年。
41.莊耀嘉:《人本心理學之父》,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82年。
42.張春興:《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臺灣東華書局,1989年。
43.張小虹:《後現代/女人:權力、慾望與性別表演》,臺北:聯合文學出版,1993年。
44.張捷夫:《中國喪葬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45.張小虹:《慾望新地圖:性別、同志學》,臺北:聯合文學出版,1996年。
46.張海鐘、趙文進、陳小萍、糟艷麗、李介、王雲霞著:《精神分析學派與女性心理學的發展》,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2006年。
47.張雙英:《現當代西洋文學批評綜述》,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13年9月。
48.曾文星、徐靜:《青少年的心理衛生》,臺北:水牛圖書出版社,1991年。
49.黃怡:《人類沙文主義》,臺北:自立晚報,1992。
50.琳達‧麥克道維爾(Linda McDowell)著、徐苔玲、王志弘譯:《性別、認同與地方》,臺北:《國立編譯館》,2006年。
51.斯提凡‧博爾曼著;張蓓瑜譯:《寫作的女人生活危險》,臺北:博雅書屋,2009年。
52.喬爾‧巴肯著;陳齊均譯:《被出賣的童年》:臺北:天下雜誌,2013年。
53.楊國樞、張春興:《年輕人的感情世界》,臺北:桂冠圖書出版,1985年。
54.落合惠子:《做個100%獨立自主的女人》,臺北:方智出版公司,1990年。
55.楊適:《人倫與自由──中西人倫的衝突和前途》,臺北:書林文化,1993年。
56.葉至誠,葉立誠編著:《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商鼎文化,2002年。
57.路易斯‧舒承霍弗著;闕旭玲譯:《以母愛為名》,臺北:天下雜誌社,2007年。
58.愛德華‧摩根‧佛斯特著、蘇希亞譯:《小說面面觀》,臺北:商周出版,2009年。
59.鄭日昌:《真誠、通情、尊重:心理學家談師生關係》,北京:中國三峽出版社,2001年。
60.鄭曉江、徐春林、陳士良主編:《中國殯葬文化》,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12年。
61.潘慧玲主編:《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臺北:高等教育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年。
62.盧卡奇著、楊恆達編譯:《小說理論》,臺北:《唐山出版社》,1997年。
63.瓊瑤:《窗外》,臺北:皇冠雜誌社,1963年。
64.瓊瑤:《瓊瑤自傳──我的故事》,北京:作家出版社,1990年。
65.戴華萱:《成長的迹線:台灣五○年代小說家的成長書寫(1950-1969)》,臺北:萬卷樓,2016年。
66.蘇偉貞《紅顏已老》,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1年。
二、學位論文(依姓氏筆劃排列,姓氏筆畫相同再依發表年月排列)
1.江盈佳:《王聰威小說研究》,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所碩士學位論文,2014年3月。
2.林欣儀:《台灣戰後通俗言情小說之研究──以瓊瑤60-90年代作品為例》,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2年。
3.陳佩凌:《女作家小說中的自我追尋與成長─以蘇偉貞及袁瓊瓊的小說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教學碩士班學位論文,2012年1月。
4.許瓊珍:《瓊瑤六零年代小說敘述策略研究》,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1年1月。
5.黃憲作:《駱香林:儒家型知識分子研究》,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博士論文,2011年7月。
6.黃琦崴:《瓊瑤小說的敘述策略──以七零年代作品為例》,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5年1月。
7.曾家安:《現代歐美華人知識分子研究:以范歲久、李景均與林同棪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應用華語碩士學位論文,2015年1月。
8.黃詣庭:《《紅樓夢》中的禁忌敘事結構研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5年6月。
9.楊秀菁:《台灣戒嚴時期的新聞管制政策》,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所碩士論文,2002年。
10.廖梓辰:《家庭人際互動與家庭和諧、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三、期刊論文(依姓氏筆劃排列,姓氏筆畫相同再依發表年月排列)
1.丁琬:〈紅顏未老──訪蘇偉貞〉,《明道文藝》,第60期,1980年3月。
2.王鍾和:〈師生戀之剖析與因應策略〉,《學生輔導》,第50期,1997年5月。
3.尼洛:〈談蘇偉貞小說的思路〉,《婦女雜誌》,第184期,1984年1月。
4.李敖:〈沒有窗,哪有窗外〉,《文星》第16卷第3期,1965年7月。
5.李秋雲:〈瓊瑤與她的夢〉,《中國一周》,第889期,1967年5月。
6.巫夢虹:〈論蘇偉貞短篇小說中的女子感情類型〉,《傳習》,第16期,1998年4月。
7.汪慧瑜:〈師生戀,兩代不來電〉,《張老師月刊》,第339期,2006年3月。
8.吳依柔;李佳貞:〈專訪王聰威──《複島》穿越世代家族情感〉,《幼獅文藝》,第662期,2009年2月。
9.李真文:〈師生戀──浪漫的自由或倫理的禁忌〉,《教育與多元文化研究》,第6期,2012年5月。
10.李曉蓉:〈教育與女性獨立自主:以五四前後十一位女性知識分子為例〉,《教育學刊》,第42期,2014年6月。
11.余境熹:〈永遠的愛情.永恆的女性:讀陳義芝《我年輕的戀人》輯一〉,《創世紀詩雜誌》,第182期,2015年3月。
12.李亭萱:〈社會文化對女性情慾之影響〉,《諮商與輔導》,第 396期,2018年12月。
13.林巧敏:〈「戒嚴時期查禁書刊展」策展及開幕活動記實〉,《國家圖書館館訊》96年第3期,2008年3月。
14.亮軒:〈禁忌遊戲──關於師生戀之解析〉,《自由青年》,第85卷第6期,1991年5月。
15.洪美鈴、景瓊茹:〈從榮格分析取向論中年危機—─以中年外遇案例分析〉,《諮商與輔導》,第357期,2015年9月。
16.陳樂融:〈陪他一段紅顏已老──論蘇偉貞小說的愛情觀照〉,《中外文學》,第20卷第4期,1983年9月。
17.高玫,〈師生戀〉,《性別教育通訊》,第1期,1997年12月。
18.唐文慧、陳怡樺:〈當師道,父道碰上性騷擾〉(〈師生戀怎會變成性騷擾〉),《兩性平等教育季刊》第25期,2003年11月。
19.陳姿羽:〈論瓊瑤小說中的女性形象--以「菟絲花」為探討對象〉,《臺灣人文‧臺灣師範大學》,第8期,2003年12月。
20高禎臨:〈黃春明小說中的場域變遷〉,《東海中文學報》,第18期,2006年7月。
21.陳淨紋:〈論國小高年級學生偶像崇拜對自我概念之影響〉,《臺灣教育評論月刊》,第5期,2018年7月。
22.張潤冬:〈從「窗外」到「象牙塔外」--讀李敖、蔣芸兩先生大作有感〉,《文星》,第16卷第7期,1965年11月。
23.張樹榮:〈瓊瑤小說的迷茫〉,《現代》,第 3期,1966年7月。
24.張小虹:〈言情圖騰──評林芳玫著《解讀瓊瑤愛情王國》〉,《新聞學研究》,第51期,1995年7月。
25.康瑞宗:〈紅塵韻事──論小說與戲劇之表現〉,《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系刊》,第22期,1996年5月。
26.〈專輯:據說,他們是文壇的妖魔鬼怪──伊格言、甘耀明、張耀升、王聰威〉,《聯合文學》,第21期第4卷,2005年2月。
27.張樹倫:〈師生戀不戀〉,《師友月刊》,第482期,2007年8月。
28.許殷弘、武佳瀅:〈班級內教師權力運作的微觀政治分析〉,《中等教育》,第62期第3卷,2011年9月。
29.張文菁:〈1950 年代臺灣中文通俗言情小說的發展:《中國新聞》、金杏枝與文化圖書公司〉,《臺灣學研究》,第17期,2014年10月。
30.黃寶蓮:〈顏尚紅而心已老──讀「紅顏已老」(蘇偉貞著)抒感〉,《書評書目》,第96期,1981年5月。
31.曾昭旭:〈細說師生戀及其他〉,《鵝湖月刊》,第8卷第4期,1982年10月。
32.曾昭旭:〈抑鬱於紅塵的玉潔冰清:談蘇偉貞小說中的心情〉,《鵝湖》,第11期第5卷,1985年11月。
33.黃俊傑:〈儒家傳統與廿一世紀台灣的展望〉,《鵝湖學誌》,第10期,1993年10月。
34.費勇、陳然、徐學、岳禪、于君明、大海、顏純鈎、小純、鍾曉毅、關夕芝:〈言情小說的永恆魅力〉,《明報月刊》第31卷第4期,1996年4月。
35.黃蟲記錄:〈長篇小說新浪潮──王聰威、許榮哲、梁琴霞對談:我們這一代創作者〉,《聯合文學》,第24期第6卷,2008年4月。
36.彭秀玲、黃囇莉:〈師生戀變奏曲?--女大學生師生性騷擾之經驗歷程〉,《教育心理學報》,第48卷第3期,2017年3月。
37.黃囇莉:〈少女情懷總是師∕失〉,《性別平等教育季刊》,第84期,2018年11月。
38.黃俊傑:〈東亞儒家傳統中的人文精神〉,《鵝湖月刊》,第525期,2019年3月。
39.鄭鳳嘉:〈寂寞寒枝──蘇偉貞小說中女性情感〉,《傳習》,第17期,1999年4月。
40.蔣芸:〈象牙塔外是什麼──讀「沒有窗那有窗外」有感〉,《文星》第16卷第6期,1965年10月。
41.劉兆文:〈從中國倫理談師生戀〉,《台北畫刊》,第356期,1997年9月。
42.蔡淑華:〈探勘一座孤島──試讀蘇偉貞的與其情愛女子〉,《中文研究學報》,第2期,1999年6月。
43.蔡盛琦:〈臺灣地區戒嚴時期翻印大陸禁書之探討(1949-1987)〉,《國家圖書館館刊》93年第期,2004年6月。
44.蕭毅虹:〈花呀草呀雲呀天呀水呀風呀──瓊瑤作品的今昔窗外〉,《書評書目》,第16期,1974年8月。
45.賴光祺:〈從師生戀、抽菸與拿回扣看教育人員的社會責任〉,《師友月刊》,第535期,2012年1月。
46.簡晉龍、黃囇莉:〈華人權威取向之內涵與形成歷程〉,《本土心理學研究》,第43期,2015年6月。
47.簡白:〈瓊瑤:我是寫小說的人、被粉絲感動流淚的人也是願為愛情奉獻一生的人,如此而已〉,《印刻文學生活誌》,第179期,2018年7月
48.羅燦煐口述、徐藝華整理:〈當師生戀變成性騷擾〉,《師友月刊》,第451期,2005年1月。
49.蘇偉貞主講;吳晨華整理,〈小說中的她們(蘇偉貞筆下的女主角們)〉,《婦女雜誌》,第192期,1984年9月。
50.蘇芊玲:〈敢於慾望──青少年身體和期困境〉,《性別平等教育季刊》,第56期,2011年12月。
四、網頁資料(依姓氏筆劃排列,姓氏筆畫相同再依出版年月排列)
1.《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https://ctext.org/zh
2.《全國法規資料庫》 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80002
3.《李屏瑤:〈《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林奕含:寫出這個故事跟精神病,是我一生最在意的事〉,博客來閱讀生活誌》
http://okapi.books.com.tw/article/9557
4.《林衡哲:〈讀《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有感〉,民報,林衡哲專欄》
http://www.peoplenews.tw/news/61ccd499-fa78-4b4e-aab6-822a19f042c9
5.《果子離:〈房思琪如何失去她的樂園(上)〉,THE NEWS關鍵評論,臺灣藝文》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76064。
6.《果子離:〈房思琪如何失去她的樂園(下)〉,THE NEWS關鍵評論,臺灣藝文》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76065。
7.《劉子維:〈台灣作家林奕含離世一週年「房思琪們」改變了世界嗎?〉,BBCNEW中文》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43891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