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柯沛吟
Ke, Pei-Yin
論文名稱: 華人文化與扮裝融入教學設計
Course Design for Teaching Chinese Culture and Cross-dressing
指導教授: 簡瑛瑛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華語文教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論文出版年: 2018
畢業學年度: 10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2
中文關鍵詞: 華人文化扮裝性別研究教學設計梁山伯與祝英台行過洛津霸王別姬
英文關鍵詞: Chinese Culture, Cross-dressing, Gender studies, course design, The Love Eterne, Walking Through Lo-chin, Farewell My Concubine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THE.NTNU.DCSL.018.2018.A07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95下載: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華人文化透過文學、電影的呈現後,在古今中外各產生不同的詮釋,本研究以文學、電影中男扮女裝及女扮男裝的課題作為切入的主軸,將男扮女裝或女扮男裝視為一種鏡面的反映,反映出內心、行為、環境及某一類型的社會現況,尤其在多元文化的環境中,扮裝多半呈現了某種的性別形象與認同。
    在我們的生活中,扮裝角色始終並非陌生的事情,可以看到過去或現在風靡於大街小巷的京劇、歌仔戲、黃梅調及野台戲,這些表演形式經常有男扮女、女扮男的情節或角色。因此,本研究選定《梁山伯與祝英台》、《行過洛津》、《霸王別姬》,分別比較文本中角色藉由男扮女裝、女扮男裝的過程,隨著劇情的推動所產生的性別展演與模仿行為。研究目的在於探討華人文學、電影中的文化內涵、敘事結構、角色塑造,再加以延伸思考角色扮裝所呈現的性別形象,經由分析角色形象後,設計並融入課程教學,以教學活動的形式討論華人文化與扮裝形象的意義。

    There are many interpretations of Chinese Culture in the past and at present, at home and abroad through presentations of literature and films. This research looks at the subject of men dressing as women and women dressing as men in literature and films and sees cross-dressing as a mirror that reflects minds, behaviors, environments, and a certain type of social status. This is especially true in an environment of diverse cultures where cross-dressing oftentimes reflects a certain type of gender image and identification.
    Cross-dressing characters are not something unfamiliar to our lives. There are often cross-dressing plots or characters in Peking Opera, Taiwanese Opera, Huangmei tone, and outdoor folk art performances. Therefore, this research selects three works, The Love Eterne, Walking Through Lo-chin, and Farewell My Concubine and compares the texts of these works on the process of characters dressing as the opposite sex and the gender performance and imitation behaviors manifested as plots move forwards.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explore the culture context, narrative structure, and the shaping of characters i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films. The research analyzes gender images presented by cross-dressing characters and further includes these images into course design to discuss Chinese Culture and the meaning of cross-dressing images in the form of teaching activities.

    謝辭 i 中文摘要 ii 英文摘要 iii 目錄 iv 圖目錄 vi 表目錄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範圍 3 第三節 名詞釋義 12 第四節 文獻探討與材料 16 第五節 研究流程與章節 28 第二章 女扮男裝的性別形象建構與形塑 36 第一節 顛覆傳統的祝英台與她的性別形象 39 第二節 女演員扮裝梁山伯的性別越界 50 第三節 刻劃女扮男裝形象的比較 57 第三章 男扮女裝的性別形象建構與形塑 62 第一節 《行過洛津》中的扮裝戲子與性別認同 65 第二節 《霸王別姬》中的同性情愛與扮裝形象 73 第三節 舞台扮裝與女性形象的比較 86 第四章 教學之課程設計與編撰 90 第一節 教學之課程設計理念 91 第二節 教學主題:華人文化與扮裝之教學設計 96 第五章 結論 118 第一節 研究貢獻 118 第二節 研究限制 121 第三節 未來研究方向 122 參考文獻 124 研究文本 124 專書/專著 124 學位論文 127 期刊論文 128 影音資源 131 網路資源 131

    研究文本

    (清)蒲松齡。徐鰲潤譯(1963)。梁山伯與祝英台。臺北市:新興。
    吳育珊(1996)。梁山伯與祝英台。臺中市:三久。
    李碧華(1992)。霸王別姬。臺北市:皇冠。
    施叔青(2003)。行過洛津。臺北市:時報文化。

    專書/專著

    Sandra Bem (1974). The measurement of psychological androgyny.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42, 155-162.
    Judith Butler (2009)。宋素鳳譯。性別麻煩:性主義與身份的顛覆。上海:三聯書店。
    Chris Barker (2004)。羅世宏譯。文化研究:論與實踐。臺北市:五南。
    Linda Stone Fish, Rebecca G Harvey (2010)。張元瑾譯。酷兒的異想世界:現代家庭新挑戰。臺北市:心靈工坊文化。
    Gayle Rubin (2000)。李銀河譯。酷兒理論—西方90年代性思潮。北京:時事。
    Gregory M. Herek (2001)。江淑琳譯。汙名與性取向。臺北市:韋伯文化。
    Alison Lurie (1994)。李長青譯。解讀服裝。臺北市:商鼎文化。
    Marc Le Bot (1996)。湯皇珍譯。身體的意象。臺北市:遠流。
    Toril Moi (1985). Sexual Textual Politics: Feminist Literary Theory, New York : Methuen 。陳潔詩譯(1995)。性別/文本政治:女性主義文學理論。臺北市:駱駝。
    Raewyn Connell (2004)。劉泗翰譯。性/別 Gender:多元時代的性別角力。臺北市:書林。
    Raewyn Connell (2011)。劉泗翰譯。性別的世界觀。臺北市:書林。
    Ranjit Kumar (2014)。潘中道、胡龍騰,、蘇文賢譯。研究方法:步驟化學習指南。臺北市:學富文化。
    Simone de Beauvoir (2015) 。邱瑞鑾譯。第二性。臺北市:貓頭鷹。
    Tamsin Spargo (2002)。林文源譯。傅科與酷兒理論。臺北市:貓頭鷹。
    Vanessa Baird (2003)。江明親譯。性別多樣化:彩繪性別光譜。臺北市:書林。
    W. Lawrence Neuman (2000)。朱柔若譯。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臺北市:揚智。
    王安祈(2011)。性別、政治與京劇表演文化。臺北市:台大出版中心。
    王志弘(2000)。性別化流動的政治與詩學。臺北市:田園城市。
    王雅各(1999)。性屬關係性別與文化、再現。臺北市:心理。
    王夢鷗(2002)。禮記今註今譯。臺北市:臺灣商務。
    朱偉誠(2008)。批判的性政治。臺北市:臺灣社會研究雜誌。
    江凌青(2015)。新空間‧新主體:華語電影研究的當代視野。臺中市:國立中興大學。
    何春蕤(2000)。從酷兒空間到教育空間。臺北市:麥田。
    何春蕤(2003)。跨性別。桃園市:中央大學。
    何春蕤編(1998)。酷兒理論與政治。臺北市:國立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
    周華山(2000)。性別越界在中國。香港:香港同志研究社。
    周華山、趙文宗(1995)。衣櫃性史。香港:香港同志研究社。
    周象耕(2010)。旋乾轉坤話男旦:乾旦面面觀。臺北市:秀威資訊。
    林麗珊(2009)。跳脫性別框框. II:性別平等教育。臺北市:婦女新知協會。
    林鶴宜(2008)。眾聲喧譁之後:臺灣現代戲劇論集。臺北市:書林。
    洛楓(2016)。游離色相──香港電影的女扮男裝。香港:三聯書局。
    洪泉湖(2005)。臺灣的多元文化。臺北市:五南。
    夏天(2002)。梁山伯與祝英台的雋永愛情。臺北市:大步文化。
    孫晶(2004)。文化霸權理論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
    徐紆(1963)。梁山伯與祝英台。臺南市:中華出版社。
    馬彬(1964)。梁山伯與祝英台。臺北市:臺灣新生報。
    高永、冠良(2003)。梁山伯與祝英台:蝴蝶夢。臺北市:時報文化。
    張小虹(1998)。性/別研究讀本。臺北市:麥田。
    張小虹(1995)。性別越界:女性主義文學理論與批評。臺北市:聯合文學。
    張妙清、葉漢明、郭佩蘭(1997)。性別學與婦女研究:華人社會的探索。臺北市:稻鄉。
    張漢良(2004)。比較文學理論與實踐。臺北市:東大圖書。
    張曉梅(2008)。男子作閨音-中國古典文學中的男扮女裝現象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張靄珠(2010)。性別越界與酷兒表演。新竹市:交通大學出版社。
    畢恆達(2004)。空間就是性別。臺北市:心靈工坊文化。
    許端容(2007)。梁祝故事研究。臺北市:秀威資訊科技。
    陳東原(1979)。中國婦女生活史。臺北市:河洛。
    陳淑英(1986)。視聽媒體與方法在教學上應用之研究。臺北市:文景。
    陳雅湞(2004)。霸王別姬:同志閱讀與跨文化對話。嘉義市:南華大學。
    陳儒修(1995)。電影帝國-另一種注視:電影文化研究。臺北市:萬象圖書。
    陳薇真(2016)。台灣跨性別前史:醫療、風俗誌與亞際遭逢。臺北市:跨性別倡議站。
    黃光雄(2004)。教學原理。臺北市:師大書院。
    黃政榮等(2015)。梁山伯與祝英台。臺北市:中文故事文化出版公司。
    黃淑玲、游美惠(2007)。性別向度與台灣社會。臺北市:書林。
    楊力州(2016)。我們的那時此刻:華語電影五〇年流金歲月。臺北市:30雜誌。
    楊潔(2011)。酷兒理論與批評實踐。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葉尚祐(2013)。電影鏡頭下的性別越界。臺北市:秀威資訊。
    廖炳惠(2003)。關鍵詞200: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辭彙編。臺北市:麥田。
    劉開鈴(2012)。Judith Butler的性別操演理論導論。臺北市:五南。
    鄭土有、蝴蝶(2006)。梁祝傳說。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
    謝臥龍(2002)。性別:解讀與跨越。臺北市:五南。
    謝臥龍、駱慧文(1999)。很多的問題,很少的答案:諮商輔導歷程中的性別偏見。性屬關係性別與文化、再現。臺北市:心理。
    簡瑛瑛(2000)。女兒的儀典:台灣女性心靈與文學/藝術表現。臺北市:女書文化。
    簡瑛瑛(2003)。女性心/靈之旅:女族傷痕與邊界書寫。臺北市:女書文化。
    簡瑛瑛(1997)。當代文化論述:認同、差異、主體性。臺北市:立緒。
    簡瑛瑛、廖炳惠(2015)。跨國華人書寫‧文化藝術再現:施叔青研究論文集。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出版中心。
    簡瑛瑛、蔡雅薰(2014)。華裔學生與華語教學:從理論、應用到文化實踐。臺北市:書林。 
    顧燕翎主編(1996)。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臺北市:女書文化。

    學位論文

    王馨怡(2016)。微電影在華語教學上的應用—以《Taipei,我的微旅行》為例。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吳佩蓉(2012)。性別秩序的規訓與懲罰-論跨性別者難以跨越的性別鴻溝。南投縣: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碩士論文。
    呂孟育(2009)。我可以如此展現自己嗎?-跨性別主體打造之敘說研究。新竹市: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碩士論文。
    李孟樺(2017)。中韓經典愛情故事中的堅貞與自主性- 以「春香」與「梁祝」為例。臺北市: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李承達(2015)。「跨性別族群」之性別認同歷程探究。高雄市:樹德科技大學碩士論文。
    林侖靜(2011)。明清戲曲中「女扮男裝」情節之性別意涵。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碩士論文。
    林沿瑜(2007)。倚坐歌仔戲窗口思索舞臺上顛鸞倒鳳的成因。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
    郭育蓉(2017)。臺灣電影中的少女形象-校園愛情電影與跨文化教學。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陳瑄(2011)。雙重易裝:梁祝易裝劇場中的酷兒操演。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曾宜惠(2009)。沿襲與新創:現代梁祝影視作品研究。臺中市: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曾玟慧(2015)。施叔青「台灣三部曲」中的性別意識與歷史觀照。新竹市:國立清華大學教師在職進修碩士論文。
    詹筱蔚(2007)。電影華語教學設計。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羅翊芳(2016)。跨文化比較與華語電影教學--以「死亡」議題為例。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蘇盈年(2012)。華語電影教材設計――以中高級以上學習者為目標。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期刊論文

    王安祈、李元皓(2011)。京劇表演與性別意識―戲曲史考察的一個視角。漢學研究,29(2),153-188。
    王韋傑(2013)。看電視學華語-以電視劇為教材的教學設計。臺大華語文教學研究,創刊號,225-248。
    王菊娥、張琳(2006)。性別文化差異給跨性別文化交際帶來的矛盾與困惑。唐都學刊,22(4),154-157。
    成令方(2011)。「性別出框」:跨性別、性徵打造者說了什麼新鮮話?。性別平等教育季刊,54,10-11。
    呂孟育(2012)。安能辨我是雌雄─淺談跨性別。諮商與輔導,313,42-45。
    李美枝、鐘秋玉(1996)。性別與性別角色析論。本土心理學研究,6,260-299。
    林彥慈、王紫菡、成令方(2015)。認識跨性別。臺灣醫學,19(3),270-278。
    林家新(2012)。多元假像的社會仍待撼動的性別囹圄跨性別者在台灣。PAR表演藝術雜誌,233,74-75。
    信世昌、王楚蓁(2009)。華語電影光碟教材在語言學習與文化理解方面之規劃設計。國際漢語教學研討會論文選,933-941。
    柳玉芬(2017)。培育具有跨文化覺知的華語文教師 談「跨文化溝通」的課程設計。華文世界,119,35-41。
    段友芳(2008)。黃梅戲起源綜論。黃岡師範學院學報,28(5),10-12。
    徐凌志韞(1990)。根據中文電影錄影帶來設計中、高級教材。第二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論文及教學與應用篇(上冊),181-188。
    張漢良(1978)。比較文學研究的方向與範疇。中外文學,6(10),94-112。
    郭敬哲(2010)。人生如戲,從一而終-電影《霸王別姬》文本分析。商業文化, 2010(2),38-88。
    陳雅芬、張玲嘉、吳佳容(2009)。華語電影教材教法。台灣華語文教學年會研討會論文集,1-2。
    彭晚晚(2009)。電影影像中的易裝現象。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7(3),100-102。
    曾秀萍(2010)。扮裝台灣:《行過洛津》的跨性別飄浪與國族寓言。中外文學, 39(3),87-124。
    曾劍華(2009)。現代女性傳:女扮男裝。文化研究,16,香港:嶺南大學。
    游美惠(2000)。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調查研究,8,5-42。
    游美惠(2010)。跨性別。性別平等教育季刊,51,88-92。
    游美惠(2014)。酷兒理論。性別平等教育季刊,68,95-98。
    游美惠、蔡麗玲(2010)。《性別好好教》:獻給國中教師的一份性別教材。性別平等教育季刊,50,12-20。
    黃秀仍(2011)。性別平等議題融入學科教學-以袁瓊瓊〈自己的天空〉為例。應用倫理教學與研究學刊,6(1),63-67。
    黃秀仍(2012)。性別平等議題融入學科教學-以廖輝英<油麻菜籽>為例。應用倫理教學與研究學刊,7(1),51-57。
    楊潔(2008)。《霸王別姬》:一個酷兒閱讀的起點。電影評介,2008(2),31-33。
    廖炳惠(1994)。《霸王別姬》:戲劇與電影藝術的結合。中外文學,23(6),124-134。
    廖炳惠(1995)。比較文學與現代詩篇:試論台灣的「後現代詩」。中外文學,24(2),67-84。
    廖炳惠(1993)。時空與性別的錯亂:論《霸王別姬》。中外文學,22(1),6-18。
    蒲基維(2009)。華語文教學與古典文獻閱讀。中原華語文學報,4,41-71,。
    趙錫彥(2015)。「跨性別」與「酷兒時空體」在中國後社會主義語境中的記錄顯影。臺灣學誌,12,75-82。
    劉斐玟(2010)。情義、性別與階級的再現與超越:梁祝敘說的文體之音。戲劇研究,5,27-68。
    蔡祝青(2004)。雙性理想:論扮裝後的「郎才女貌」。婦研縱橫,72,31-39。
    謝秋芳、林致柔、吳璧如(2013)。跨越彩虹──跨性別者性別認同歷程之敘事研究。性學研究,4(1),41-69。
    簡瑛瑛、吳桂枝(2015)。華語語系女性歷史書寫與跨文化再現:從施叔青《台灣三部曲》到平路《婆娑之島》。臺灣學誌,12,1-15。
    顧敏耀(2011)。影視教材與臺灣文學主題之華語文課程設計─從提升學習動機、文本多元比較到主題寫作引導。藝見學刊,1,15-27。
    顧燕翎(2011)。「婦女」、「兩性」、「性別」中的女性人─百年回顧。婦研縱橫,95,18-27。

    影音資源

    李翰祥(2014)。黃梅調梁山伯與祝英台。新北市:台聖發行。
    高志森(2012)。花田喜事。臺北市:億陽視聽。
    陳凱歌(1990)。霸王别姬。臺北市:方妮。
    陳聰明(1993)。梁山伯與祝英台。臺北市:影騰媒體製作中心。

    網路資源

    大紀元。最新研究:看穿著風格識別女人性格。2012年5月4日,取自http://www.epochtimes. com/b5/12/5/2/n3579681.htm
    今日新聞。歷史探密/巾幗不讓須眉!古代的女扮男裝佳話。2015年2月24日,取自https://www.nownews.com/news/20150224/1592876
    文匯報。影訊:戲曲電影之女扮男裝。2012年11月23日,取自http://paper.wenweipo.com/2012/11/23/FA1211230002.htm
    自由時報。電影戲服透露秘密!「丹麥女孩」服裝內心戲。2015年11月25日,取自http://istyle.ltn.com.tw/article/2469/1
    苦勞網。隱身於夜的跨性別歷史。2016年7月31日。取自http://www.coolloud.org.tw/node/86042
    香港影評庫。取自http://www.filmcritics.org.hk/film-review/
    時光網。南北朝男子服飾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男子一般著裝。2014年12月14日,取自http://www.timetw.com/8041.html
    通色•通性──性傾向與性別身分認同通識教材。酷兒理論(Queer Theory)。取自http://leslovestudy.com/liberal-studies/concept14.shtml
    跨性別昌議站。取自https://transgenderpunk.wordpress.com/
    跨性別資源中心。取自http://www.tgr.org.hk/
    維基百科。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ki/
    臺灣醫學生聯合會。「跨」不出去的那一步:跨性別者的社會處境。2015年10月27日。取自https://www.fmstw.org/2015/10/27/「跨」不出去的那一步:跨性別者的社會處境/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