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江宜柔
Chiang, I-Jou
論文名稱: 王範地、王直《瀾滄春曉》之音樂分析與研究
Music Analysis and Research of Wang Fan-Di and Wang Zhi "Early Spring in LanCang River (Mekong River)"
指導教授: 賴秀綢
Lai, Hsiu-Chou
口試委員: 顧豐毓 林慧寬 賴秀綢
口試日期: 2021/07/10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民族音樂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Ethnomusicology
論文出版年: 2022
畢業學年度: 11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86
中文關鍵詞: 琵琶王範地王直瀾滄春曉拉祜族
英文關鍵詞: Pi-Pa, Wang Fan-Di, Wang-Zhi, Early Spring In LanCang River, La-Hu tribe
研究方法: 主題分析民族誌法深度訪談法內容分析法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200381
論文種類: 代替論文:作品連同書面報告(藝術類)
相關次數: 點閱:59下載:1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中國傳統器樂作品,皆有以地方音樂或少數民族音樂作為音樂素材創作之樂曲,以展現其地方韻味與風格特色,而琵琶作為中國代表性樂器之一,有許多具有地方風情特色的作品,而以少數民族音樂為素材創作的樂曲亦有許多。本文以王範地、王直所創作之樂曲《瀾滄春曉》作為研究主題,探討拉祜族音樂概況及在樂曲中之運用。
    本文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為作曲家及樂曲背景之探討,藉由文獻資料的收集與閱讀,透過王範地、王直兩位作曲家的生平與理論、樂曲創作背景及元素等追朔,進而釐清樂曲背後的創作由來及發展;第二部分為拉祜族音樂之探討,在內容方面,以拉祜族源流與發展做出發,介紹族群特有的文化及與音樂相關的生活方式,並進而研究拉祜族音樂體裁、特色及常見樂器;第三部分為《瀾滄春曉》樂曲的分析與詮釋,由上述的章節之研究及王範地琵琶指法的探討,藉此對應筆者對《瀾滄春曉》的分析與詮釋;第四部份則是結論,總結了每一章節中的重點,並闡述筆者在本文中所獲得之意義及研究成果。

    There were pieces of music for Chinese traditional instruments that including composition material inspired by music of ethnics and natives. The music had been composed to express charm, scenery and life of people in certain places. Pi-Pa (Chinese lute-shaped instrument) is one of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musical instruments in China and had been used to perform music that symbolized culture of natives. This article study “Early Spring In LanCang River (Mekong River)” by Wang Fan-Di and Wang Zhi,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general situation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La-Hu tribe’s music.
    This article will be divided into four sections. The first section will discuss the background of the composers and music. By reading and backtracking collected data, biographies and composing idea from Wang Fan-Di and Wang-Zhi through different sources. The first part will clarify the concept and framework of the music. The second part will be investigating La-Hu tribe’s music. It will show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La-Hu tribe, to explain the extraordinary of the culture and living style that related to music. Meanwhile, it also studies the music patterns, characteristics and instruments. The third part will be the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of “Early Spring In LanCang River”, continue with the discussion of Pi-Pa performing skills by Wang Fan-Di. The last part will be the conclusion. This article will end up by showing key points, perspectives and results of the research.

    摘要 i Abstract ii 目次 iii 表次 iv 圖次 v 譜次 v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探討 3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4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7 第二章 作曲家之生平及樂曲創作背景 9 第一節 王直的生平背景 9 第二節 王範地的生平背景 11 第三節 《瀾滄春曉》創作背景與元素 18 小結 25 第三章 拉祜族音樂探討 26 第一節 拉祜族歷史源流與發展 26 第二節 拉祜族音樂體裁 28 第三節 拉祜族音樂特色 42 第四節 拉祜族常用之樂器 44 小結 47 第四章 《瀾滄春曉》詮釋與分析 48 第一節 王範地演奏技巧分析 48 第二節 《瀾滄春曉》曲式結構 59 第三節 《瀾滄春曉》樂曲與演奏分析 64 第五章 結論 75 參考資料 78 附錄 《瀾滄春曉》演奏譜 80

    一、中文專書
    王範地。《王範地琵琶藝術理論與實踐》。北京:龍音製作有限公司,2020年。
    杜亞雄。《中國各少數民族民間音樂概述》。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3年。
    李曉虹、陳勁松,《雲南少數民族原生態音樂研究》。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2008年。
    周曉艾。《雲南少數民族傳統節日與民族體育》。昆明:雲南科技出版社,2007年。
    張先玲。《養和集》。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3。
    張興榮。《雲南原生態民族音樂》。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2006。
    二、學術論文
    施禹彤。〈琵琶曲《青蓮樂府》演奏分析與研究—以王範地演奏譜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8。
    薛靜雯。〈王範地琵琶藝術語法——二度創作理念與手法研究—以《霸王卸甲》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5。
    三、中文期刊
    任宏,〈靜夜思——淺析王范地演奏的《虛籟》之藝術特點〉《中國音樂》(第二期,2003)
    李景俠。〈天職——王範地先生的教學思想與教學實踐〉。《人民音樂》第十期(2003):25-27。
    四、樂譜
    王範地。《王範地琵琶演奏譜 修訂版》。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11。
    五、影音資料
    《王範地琵琶演奏譜 教學示範》DVD。上海:香港龍音製作有限公司、新匯集團上海音像有限公司,2003。
    《王範地師生音樂會——王範地先生從藝從教五十年》DVD。上海:香港龍音製作有限公司製作、上海海文音像出版社出版,2003。
    六、網絡資料
    〈雲南省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中國國家統計局》,http://10.6.132.108:8080/pub/gjtjj/ztjc/zdtjgz/zgrkpc/dlcrkpc/dlcrkpczl/201202/t20120228_70041.htm (摘錄於May 2, 2021)。
    雲南少數民族分布圖,
    https://gss0.baidu.com/-4o3dSag_xI4khGko9WTAnF6hhy/zhidao/pic/item/d058ccbf6c81800add686393b93533fa838b479a.jpg (摘綠於May 30, 2021)。
    七、其他資料
    附錄 《瀾滄春曉》演奏譜。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