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林仙珠 |
---|---|
論文名稱: |
從搭配理論看漢語程度形容詞的語義界定-以[大][高][多][深][強]為例 |
指導教授: | 鄧守信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華語文教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
論文出版年: | 2002 |
畢業學年度: | 90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79 |
中文關鍵詞: | 搭配理論 、程度形容詞 、形容詞 、語義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04 下載:191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從「搭配理論」的角度分析漢語程度形容詞「大、高、多、深、強」的語義,並收集病句,討論錯誤形成的原因,以應用於華語教學上。
第一章,簡述研究動機、研究範圍及限制、研究目的與架構,並界定何謂「程度形容詞」。
第二章,就各家和程度形容詞有關的理論學說進行討論,特別是「搭配理論」的意涵和特質。
第三章,從「由反義詞看基本語義範疇」、「和抽象名詞的搭配關係」等兩個角度出發來討論「大、高、多、深、強」的語義特徵。
第四章,以定語和謂語的語法功能和語法意義為基礎,對「大、高、多、深、強」進行個別語義的分析。
第五章,製作問卷並進行調查,藉由問卷的統計分析來了解外籍學生在學習「大、高、多、深、強」時可能出現的病句及其母語背景所帶來的影響。
第六章,分析各病句的類型,並進而擴及到教學方面的應用。
第七章,結語。討論未來之研究發展方向和本論文未及之處。
中文部分(按照作者姓氏筆劃排序)
丁邦新﹒1994﹒(中譯本)《中國話的文法》﹒趙元任﹒1980﹒(原著)《A Grammar of Spoken Chinese》﹒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丁聲樹﹒1963﹒《現代漢語語法講話》﹒北京:商務印書館﹒
朱德熙﹒1985﹒<現代漢語形容詞研究>﹒於《現代漢語語法研究》﹒3-41﹒北京:商務印書館﹒(原載於《語言研究》1956年第1期)
朱德熙﹒1998﹒《語法講義》﹒北京:商務印書館﹒
呂淑湘﹒1984﹒<多、少以及許多、不少等等>﹒於《漢語語法論文集》﹒217-222﹒北京:商務印書館﹒(原載於《中國語文》1965年5期)
呂淑湘﹒1984﹒<形容詞使用情況的一個考察>﹒於《漢語語法論文集》﹒301-326﹒北京:商務印書館﹒(原載於《中國語文》1965年6期)
呂淑湘﹒1984﹒<單音形容詞用法研究>﹒於《漢語語法論文集》﹒327-348﹒北京:商務印書館﹒
呂淑湘﹒1984﹒<試論非謂形容詞>﹒於《漢語語法論文集》﹒349-358﹒北京:商務印書館﹒(原載於《中國語文》1981年2期)
呂淑湘﹒1980﹒《現代漢語八百詞》﹒香港:商務印書館﹒
宋玉柱﹒1995﹒<詞語搭配的類型及其性質>﹒於《語法論稿》﹒24-38﹒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原載於《漢語學習》1991年第2期)
林杏光﹒1999﹒《詞彙語義和計算語言學》﹒北京:語文出版社﹒
吳明清﹒1991﹒《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分析》﹒台北:五南﹒
胡裕樹﹒1992﹒《現代漢語》﹒台北:新文豐﹒
孫茂松&黃昌寧&方捷﹒1997﹒<漢語搭配定量方析初探>﹒於《中國語文》1997年第1期(總256期)﹒29-38﹒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孫瑞珍﹒1995﹒《中高級對外漢語教學等級大綱:詞匯、語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郭茜&黃昌寧﹒1995﹒<Benson在搭配方面的研究>﹒於《國外語言學》1995年第4期﹒18-20﹒北京:商務印書館﹒
連金發﹒2000﹒<華語名前形容詞的語義探索>﹒於《第六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 第二冊 語文分析組》﹒407-426﹒台北:世界華文﹒
梁玉玲&楊靜寬&王稼鈞﹒1994﹒(中譯本)《女人、火與危險事物:範疇所揭示之心智的奧秘》﹒Lakoff, George﹒1987﹒(原著)《Women,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國家對外漢語教學領導小組辦公室漢語水平考試部﹒1992﹒《漢語水平詞匯与漢字等級大綱》﹒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語教學中心﹒1999﹒《實用視聽華語 第一冊》﹒台北:正中書局﹒
黃宣範﹒1983﹒(中譯本)《漢語語法》﹒Li, Charles N.&Thompson, Sandra A.﹒1981﹒(原著)《Mandarin Chinese:A Functional Reference Grammar》﹒台北:文鶴﹒
湯廷池﹒1981﹒《國語語法研究論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張國憲﹒2001﹒<現代漢語形容詞的典型特徵>﹒於《語言問題再認識-慶祝張斌先生從教五十週年暨八十華誕》﹒179-196﹒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裘榮棠﹒1999﹒<「多」與「少」語法功能上的差異>﹒於《中國語文》1999年第6期(總第273期)﹒421-423﹒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劉月華等﹒1996﹒《實用現代漢語語法》﹒台北:師大書苑﹒
趙永新﹒1997﹒<漢語和英語詞語對比研究-漢語的「大」「偉大」和英語的big, great>﹒於《漢外語言文化對比與對外漢語教學》﹒144-156﹒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
錢乃榮﹒1995﹒《漢語語言學》﹒北京:北京語言學院﹒
英文部分
Biber, Douglas﹒1999﹒Grammar of Spoken and written English﹒Longman﹒
Benson, M.﹒1985﹒A combinatory dictionary of English﹒Dictionaries:Journal of the Dictionary Society of North America,7﹒
Benson, M.&Benson, E.&And Ilson, R.﹒1986﹒The BBI Combinatory Dictionary of English:A Guide to Word Combinations﹒John Benjamins﹒
Benson, M.﹒1989﹒The structure of the collocational dictionar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xicography, 2(1)﹒
Benson, M.﹒1990﹒Collocations and general-purpose dictionari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xicography, 3(1)﹒
Leech, Geoffrey﹒1981﹒Semantics:The Study of Meaning﹒Harmon dsworth:Penguin﹒
Lakoff, George﹒1987﹒Women,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USA:Illinois,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i, Charles N.&Thompson, Sandra A.﹒1981﹒Mandarin Chinese:A Functional Reference Grammar﹒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almer, F.R.﹒1976﹒Semantic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Quirk, Randolph&Greenbaum, Sidney&Leech, Geoffrey&Svartvik, Jan﹒1985﹒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London:Longman﹒
Quirk, Randolph&Greenbaum, Sidney&Leech, Geoffrey&Svartvik, Jan﹒
1972﹒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London:Longman﹒
Sinclair, John﹒1990﹒English Grammar﹒London: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Saeed﹒1997﹒Semantics﹒Oxford:Blackwell﹒
Th.R., Hofmann﹒1993﹒Realms of Meaning:An Introduction to Semantics﹒New York:Longman﹒
工具書
中央研究院中文詞知識庫小組﹒1995﹒《注音檢索現代漢語字頻表》﹒台北: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
邱德修﹒1990﹒《簡明活用辭典》(台北二版三刷)﹒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漢字處﹒1989﹒《現代漢語常用字頻度統計》﹒北京:語文出版社﹒
張壽康&林杏光﹒1996﹒《現代漢語實詞搭配詞典》(北京一版二刷)﹒北京:商務印書館﹒
《中央研究院現代漢語平衡語料庫》http://www.sinica.edu.tw/ftms-bin/kiwi.sh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華語文病句語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