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張峻豪
Chang, Chun-Hao
論文名稱: 助詞「也」的功能與副詞「也」的產生
指導教授: 郭維茹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18
畢業學年度: 10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6
中文關鍵詞: 助詞「也」副詞「也」焦點標記類同副詞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THE.NTNU.DCH.040.2018.A08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53下載:3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以助詞「也」的功能與副詞「也」的產生為研究主題,以焦點標記的觀點詮釋助詞「也」的兩種位置,並從焦點標記與類同副詞之共性、以及「也」對「亦」之取代來說明副詞「也」的產生與發展。
    由於焦點理論為貫通本文的重要概念,因此先於第二章概述焦點的定義、徵性與類型。本文第三章以探討助詞「也」的功能為主,先指出助詞「也」在使用數與句中句末兩種位置的特徵,而後針對前人對助詞「也」的各種說法作概述與評述,指出各種說法統一詮釋助詞「也」兩種位置之缺失,故於眾說之中採用焦點標記的觀點,以焦點的不同徵性與類型看待助詞「也」的不同位置,並將焦點「強調」的本質視作不同位置的助詞「也」之共性,而後實際分析上古漢語中話題焦點、自然焦點與對比焦點的用例,印證助詞「也」焦點標記的功能。
    本文第四章探討副詞「也」的產生,從話題焦點標記「也」與副詞「也」在位置、條件上的相近,以及類同關係下句中助詞「也」的橋接語境,確認副詞「也」來自句中助詞「也」,並以兩者的共性為演變的內緣因素;而後透過考察「也」與「亦」在中古之後的語音演變,發現「亦」語音變化甚大而「也」相對維持原音之現象,遂以「也」對「亦」的取代為演變的外緣因素,推論「也」在「亦」的語音變化越發顯著之時,憑藉語音相對接近以及與類同副詞之共性,取代「亦」而成為副詞「也」。而後本文考察「也」與「亦」在近代文獻的使用現象,發現兩者各自大量使用於白話與文言文獻,與讓步連詞的構句也有語體之別,應各為白話的口語性質以及文言乃仿古創作所致,造成「也」與「亦」一白一文的使用現象。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1.2 研究範圍與語料 2 1.3 文獻回顧與探討 3 1.4 研究方法與步驟 6 第二章 焦點理論概述 2.1 焦點的定義與徵性 7 2.1.1 焦點的定義與語用性質 7 2.1.2 背景的形式與位置 8 2.1.3 背景位置與焦點徵性的關係 9 2.2 焦點的分類 10 2.2.1 只有突出徵性的焦點:自然焦點 10 2.2.2 只有對比徵性的焦點:話題焦點 12 2.2.3 兼具突出徵性與對比徵性的焦點:對比焦點 13 2.3 焦點手段 16 2.3.1 重音 16 2.3.2 移至句末 16 2.3.3 分裂句 17 2.3.4 停頓 20 2.3.5 焦點標記 21 2.4 小結 25 第三章 助詞「也」的功能:焦點標記 3.1 助詞「也」的特徵 27 3.1.1 助詞用法為假借義 27 3.1.2 「也」為上古最常使用的助詞 27 3.1.3 「也」的位置分布 28 3.2 助詞「也」的前人說法 29 3.2.1 結上與起下 29 3.2.2 停頓 31 3.2.3 語氣 31 3.2.4 繫詞 34 3.2.5 名物化標記 35 3.2.6 強調與焦點標記 36 3.3 作為話題焦點標記的「也1」 38 3.3.1 話題焦點的分類:特指與對舉 38 3.3.2 特指的話題焦點 40 3.3.2.1 專有名詞作話題 40 3.3.2.2 普通名詞作話題 41 3.3.2.3 帶指示詞的偏正結構作話題 42 3.3.2.4 主謂結構作話題 43 3.3.3 對舉的話題焦點 46 3.3.3.1專有名詞作話題 46 3.3.3.2 普通名詞作話題 47 3.3.3.3 帶指示詞的偏正結構作話題 48 3.3.3.4 主謂結構作話題 49 3.4 作為自然焦點標記的「也2」 53 3.4.1 「也2」的焦點範域 53 3.4.2 新訊息焦點 57 3.4.2.1 判斷句斷語 58 3.4.2.1.1 名詞斷語 58 3.4.2.1.2 「定語─之─中心語」結構作斷語 59 3.4.2.1.3 有指代詞在前的判斷句斷語 60 3.4.2.2無賓語動詞謂語 62 3.4.2.3 動詞組賓語 63 3.4.2.3.1 名詞性賓語 63 3.4.2.3.2 主謂結構作賓語 64 3.4.2.3.3 「主─之─謂」結構作賓語 65 3.4.2.4 介詞組賓語 66 3.4.3 舊訊息焦點 71 3.4.3.1 判斷句斷語 71 3.4.3.2 無賓語動詞謂語 73 3.4.3.3 動詞組賓語 74 3.5 作為對比焦點標記的「也1」與「也2」 75 3.5.1 「也1」標記的對比焦點 75 3.5.2 「也2」標記的對比焦點 79 3.6 小結 86 第四章 副詞「也」的產生:「也1」的演變與對「亦」的取代 4.1 副詞「也」之產生的前人說法 89 4.2 「也1」衰亡與副詞「也」興起的現象 91 4.3 副詞「也」的功能與用法 94 4.3.1 副詞「也」的基本作用 94 4.3.2 副詞「也」的實用用法 95 4.3.2.1 S1 (也副)P1,S2也副P1 95 4.3.2.2 S1(也副)P1,(S1)也副P2 96 4.3.2.3 S1 (也副)P1,S2也副P2 96 4.3.3 副詞「也」的虛用用法 97 4.4 「也1」演變為副詞「也」的內緣因素:「也1」與副詞「也」的共性 99 4.4.1 「也1」與副詞「也」在線性語序上的位置相近 100 4.4.2 「也1」對比徵性與副詞「也」類同功能的條件相似 101 4.4.3 類同語境下「也1」與副詞「也」的句式相近 104 4.4.3.1 「S1也1 P1,S1也1 P2」與「S1(也副)P1,S1也副P2」 105 4.4.3.2 「S1也1 P1,S2也1 P1」與「S1 (也副)P1,S2也副P1」 106 4.4.3.3 「S1也1 P1,S2也1 P2」與「S1(也副)P1,S2也副P2」 108 4.4.3.4 「[S1也1 P1],S2也1 P1」與「[S1 P1],S2也副P1」 111 4.5 「也1」演變為副詞「也」的外緣因素:「也」對「亦」的取代 114 4.5.1 「也1」與「亦」在漢語史中的語音關係 116 4.5.2 主題句在中古之後的衰亡 120 4.5.3 話題標記與類同副詞在位置與條件上的相近 122 4.6 副詞「也」與「亦」在近代的發展 126 4.6.1 副詞「也」與「亦」在近代文獻的分布現象 126 4.6.2 副詞「也」與「亦」與讓步連詞的構句 131 4.7 小結 135 第五章 結論 5.1 助詞「也」的功能 137 5.2 副詞「也」的產生 138 參考文獻 141

    古典文獻
    [南梁]劉勰 著,王更生 注譯:《文心雕龍讀本》,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7年重印。
    [南梁]顧野王 著,陸費逵 總勘:《玉篇》,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5年。
    [北齊]顏之推 著,陸費逵 總勘:《顏氏家訓》,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5年。
    [元]盧以緯 著、王克仲 集注:《助語辭集注》,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重印。
    [清]劉淇 著,章錫璨 校注:《助字辨略》,北京:中華書局,1954年10月。
    [清]馬建忠 著,呂叔湘、王海棻 編:《馬氏文通讀本》,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
    [清]朱駿聲:《說文段注拈誤》,董蓮池主編《說文解字研究文獻集成 古代卷第十三冊:說文學史研究》,北京:作家出版社,2007年10月。

    近人論著
    [德]艾賓浩斯(Ebbinghaus, Hermann)著,王迪菲 譯:《記憶的奧秘》,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13年。
    [美]羅傑瑞(Norman, Jerry)著,張惠英 譯:《漢語概說》,北京:語文出版社,1995年1月。
    [加]蒲立本(Pulleyblank, Edwin G.)著,孫景濤 譯:〈古漢語體態的各方面〉,《古漢語研究》1995年第2期,頁1-13。
    [日]高嶋謙一:〈中山王陵三器銘文中「隹」與「也」的比較〉,郭錫良主編《古漢語語法論集》,北京:語文出版社,1998年,頁144-149。
    [日]太田辰夫著,蔣紹愚、徐昌華譯:《中國語歷史文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7年7月。
    [美]屈承熹(Chu, Chauncey C.)著,潘文國 譯:《漢語篇章語法》,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7年12月重印。
    [澳]韓禮德(Halliday, M. A. K.)著,廖七一 譯:《功能語法導論》,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8年10月。
    王 力:〈中國文法學初探〉,《清華學報》第11卷第1期,1936年,頁21-77。
    ───:〈中國文法中的繫詞〉,《清華學報》第12卷第1期,1937年,頁1-67。
    ───:《王力全集第一卷 漢語史稿》,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8月。
    王統尚、石毓智:〈先秦漢語的判斷標記「也」及其功能擴展〉,《語言研究》第28卷第4期,2008年10月,頁63-73。
    方有國:《上古漢語語法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2年2月。
    方 梅:〈北京話句中語氣詞的功能研究〉,《中國語文》1994年第2期,頁19-138。
    石毓智:《語法化的動因與機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7月。
    白孟仙:《「連」字句的歷史演變研究》,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年6月。
    史金生:〈「又」、「也」的辯駁語氣用法及其語法化〉,《世界漢語教學》2005年第4期,頁52-60。
    向 熹:《簡明漢語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11月。
    李方桂:〈上古音研究〉,《清華學報》第9卷第1.2期合刊,1971年9月,頁1-61。
    李宗江:〈「也」的來源及其對「亦」的歷時替換〉,《語言研究》1997年第4期,頁60-67。
    ───:〈「即、便、就」的歷時關係〉,《語文研究》1997年第1期,頁24-29。
    李佐豐:《古代漢語語法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
    李思明:〈《水滸》、《金瓶梅》、《紅樓夢》副詞「便」、「就」的考察〉,《語言研究》1990年2期,頁82-85。
    李新魁:《中原音韻音系研究》,河南:中州書畫社,1983年2月。
    李福清:〈瞿佑傳奇小說《剪燈新話》及其在國外的影響〉,成大中文學報第17
    期,2007年7月。
    李惠綿:《中原音韻箋釋》,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6年1月。
    呂叔湘:《中國文法要略》,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5年9月再版。
    何樂士:〈《左傳》的「也」〉,《左傳虛詞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12月,頁412-446。
    林 燾:〈漢語韻律特徵和語音教學〉,《語音探索集稿》,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1990年8月。
    金 雯:《孟稱舜《節義鴛鴦塚嬌紅記》研究》,國立嘉義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周法高:《中國古代語法:稱代篇》,臺北:臺聯國風出版社,1972年3月。
    ───:《周法高上古音韻表》,臺北:三民書局,1973年9月。
    周法高主編,張日昇、徐芝儀、林潔明編纂:《漢字古今音彙》,香港:中文大學
    出版社,1974年5月。
    柳士鎮:《魏晉南北朝歷史語法》,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8月。
    胡 適、楊聯陞:《論學談詩二十年》,臺北:聯經出版社,1998年3月。
    洪成玉:〈判斷詞「是」的來源〉,《河北師範學院學報》1980年第1期。
    洪 波:〈先秦判斷句的幾個問題〉,《南開學報》2000年第5期,頁50-54。
    唐鈺明:〈中古「是」字判斷句述要〉,《中國語文》1992年第5期,頁394-399。
    孫錫信:《漢語歷史語法叢稿》,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7年10月。
    孫朝奮:〈《虛化論》評價〉,《國外語言學》1994年第4期,頁19-25。
    ───:《近代漢語語氣詞》,北京:語文出版社,1999年3月。
    徐烈炯、劉丹青:《話題的結構與功能》,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11月。
    陸儉明、馬真:〈說「也」〉,《現代漢語虛詞散論》,北京:語文出版社,1999年11月。
    ───:〈周遍性主語及其他〉,沈陽 編《陸儉明選集》,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6月,頁130-142。
    陳漢飄:《「夫」和「也」──《國語》書中虛詞研究》2000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麗君:〈從功能語法看中文、台語混用的語言功能──主述結構和信息結構之間的對應〉,社會語言學與功能語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壢:元智大學,2006年11月。
    陳慶浩:〈瞿佑和《剪燈新話》〉,《漢學研究》第6卷第1期,1988年,頁199-211。
    張小峰:〈先秦漢語語氣詞「也」的語用功能分析〉,《古漢語研究》2008年第1期,頁36-40。
    張伯江、方梅:〈漢語口語的主位結構〉,《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2期,頁66-75。
    張麗麗:〈試論縱予連詞「即」、「便」、「就」的形成〉,《臺大文史哲學報》第71期,2009年11月,頁99-145。
    常 青:〈《祖堂集》副詞「也」、「亦」的共用現象〉,《天津師大學報》1989年第1期,頁79-80。
    梅 廣:《上古漢語語法綱要》,臺北:三民書局,2015年4月。
    郭錫良:〈先秦語氣詞新探(一)〉,《古漢語研究》1988年第1期,頁50-55。
    ───:〈先秦語氣詞新探(二)〉,《古漢語研究》1989年第1期,頁74-82。
    郭維茹:〈《朱子語類》表被動的「為」字式〉,《師大學報:語言與文學類》第57卷第1期,2012年3月,頁1-21。
    ───:〈今文《尚書》「惟」字分裂句初探〉,《臺大文史哲學報》第85期,2016年11月,頁135-174。
    湯廷池:〈國語語法與功能解釋〉,《漢語詞法句法論集》,臺北:學生書局,1988年,頁105-148。
    景士俊:《現代漢語虛詞》,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年7月。
    楊伯峻、何樂士:《古漢語語法及其發展》,北京:語文出版社,2013年重印。
    楊秀芳:〈從歷史語法的觀點論閩南語「了」的用法──兼論完成貌助詞「矣」(也)〉,《臺大中文學報》第4期,1991年6月,頁213-284。
    楊榮祥:《近代漢語副詞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
    鄧思穎:〈漢語語氣詞的謂語功能〉,丁邦新主編,《漢語研究的新貌:方言、語法與文獻》,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2016年,頁15-24。
    董同龢:《漢語音韻學》,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5月。
    劉承慧:〈先秦「也」、「矣」之辨〉,《中國語言學集刊》第二卷第二期,2008年,頁43-70。
    ───:〈有關先秦句末語氣詞的若干思考〉,《漢學研究》第31卷第4期,2013年12月,頁1-18。
    劉堅、曹廣順、吳福祥:〈論誘發漢語詞彙語法化的若干因素〉,《中國語文》1995年第3期,頁161-169。
    劉曉南:〈先秦語氣詞的歷時多義現象〉,《古漢語研究》1991年第3期,頁74-81。
    劉景農:《漢語文言語法》,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重印。
    趙元任:《國語語法──中國話的文法》,臺北:學海出版社,1991年2月。
    鄭恆雄:〈布農語的主題、主語與動詞(Topic and focus in Bunun)〉,《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2年。
    戴浩一:〈中文構詞與句法的概念結構〉,《華語文教學研究》第4卷第1期,頁1-30。
    魏培泉:〈東漢魏晉南北朝在語法史上的地位〉,《漢學研究》第18卷特刊,2000年12月,頁199-230。
    蕭 紅:〈再論「也」對「亦」歷時替換的原因〉,《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6卷第1期,1999年1月,頁64-67。

    Evans, Nicholas and David P Wilkins. “In the Mind's Ear The Semantic Extensions of Perception Verbs in Australian Languages” In Language. Vol. 76, No. 3 (2000): 546-592.
    Gabelentz, Georg von der. Chinesische Grammatik. Leipzig: T.O. Weigel., 1881.
    Graham, A. C.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Final Particles yu與and yee也” In 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Vol.19, No. 1 (1957): 105-123.
    Kim, Alan Hyun-Oak “Preverbal focusing and type XXIII languages” In Studies in Syntactic Typology, 147-69. Edited by Michael Hammond. Philadelphia : J. Benjamins Pub. Co., 1988.
    Langacker, Ronald W. “Syntactic Reanalysis ” In Mechanisms of Syntactic Change, 57-139. Edited by Charles N. Li. Austin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1977.
    Li, Charles N. and Sandra A. “Thompson An explanation of word order change from SVO to SOV” In Foundations of Language. Vol. 12, No. 2 (1974): 201-214.
    Osgood, C. Lectures on language performance. New York: Spring-Verlag Inc. 1980.
    Schuessler, Axel. A Dictionary of Early Zhou Chinese.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87.
    Sgall, P., Eva Hajicova and Janevova. The Meaning of the Sentence in its Semantic and Pragmatic Aspects. Dordrecht: Reidel, 1986.
    Teng, Shou-hsin(鄧守信) “Remarks on cleft sentences in Chinese”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7, (l979): 101-113.
    Traugott, Elizabeth Closs “The status of onset contexts in analysis of micro-changes” In Language & Computers. Vol. 76 (2012): 221-255.

    電子資源
    上古漢語標記語料庫,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
    http://lingcorpus.iis.sinica.edu.tw/ancient/

    中古漢語標記語料庫,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
    http://lingcorpus.iis.sinica.edu.tw/middle/

    近代漢語標記語料庫,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
    http://lingcorpus.iis.sinica.edu.tw/early/

    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學研究所
    http://hanchi.ihp.sinica.edu.tw/ihp/hanji.htm

    小學堂上古音,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
    http://xiaoxue.iis.sinica.edu.tw/shangguyin

    小學堂中古音,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
    http://xiaoxue.iis.sinica.edu.tw/zhongguyin

    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教育部
    http://twblg.dict.edu.tw/holodict_new/index.htm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