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黃嵩傑
Sung-Chieh,Huang
論文名稱: 國中學區對數位落差影響之研究
The Study of Effectiveness of School Districts on Digital Divide
指導教授: 謝建成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5
畢業學年度: 9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45
中文關鍵詞: 學區數位落差資訊科技的接近使用機會資訊內容接近使用資訊素養
英文關鍵詞: school district, digital divide, information access, access to type of content, information literacy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74下載:2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位於都會城市邊陲的學校,因為區域的特殊與複雜,所組成的特殊學區學校之學生是否有數位落差(digital divide)的現象存在及其相關影響之因素,並進一步探討與其他同為都市學校學區的國中生彼此間數位落差的差異,來印證因學區的特殊對數位落差形成的影響,試圖找出其相關的影響因素或造成數位落差的原因。
    本研究方法係採用文獻分析與問卷調查法,依據文獻分析與相關研究的結果,改編成「國中生數位落差現況調查問卷」與「學校資訊教育環境調查問卷」兩部分問卷,針對本研究地區(溪崑地區)的國中二年級學生,與鄰近板橋市、新莊市、樹林市等市中心各一所國民中學學校二年級學生作資料蒐集。從學區組成的區域、及家庭層面來探討本研究地區因學區特殊是否造成學生在「資訊科技的接近使用機會」(information access)、「資訊內容接近使用」(access to type of content)、「資訊素養」(information literacy)等相關層面上有差異存在,並與鄰近市中心學區學校比較在相同層面上是否有差異存在,且進一步探討在不同學區學校因素,如學校設備與資訊教育課程與數位落差的關聯性。

    經統計分析後,本研究之主要發現:

    壹、學區組成的特殊,在同學區不同居住區域的學生彼此間存在數位落差的現象
    貳、學區內國中生之數位落差與個人之家庭因素有重要關聯
    參、學區的組成差異會影響到學生數位落差的形成
    肆、學校資訊教育環境與資訊設備對學生影響有限

    最後,依據本研究之發現與結論,提出對教育行政機關、類似學區學校及家長之相關政策建議。

    關鍵字:學區、數位落差、資訊科技的接近使用機會、資訊內容接近
    使用、資訊素養

    Abstract

    The thesis i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igital divide of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ho are at the same school district but from various border areas of cities: Si Kun, Pan Chiao city, Sinjhuang city, Shulin city.
    We adopt documents analysis and questionnaire methods to investigate the problem. Based on the factors of students’ personal and family issues and living area, we do comprehensive analysis including information access, access to the type of content and information literacy.

    The major research findings are listed as follows:
    1. For special school district students, there really exist the digital divide problems.
    2. In the school district, there is a stro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igital divide and the personal background.
    3. The digital divide of students in different school districts exists.
    4. For the junior high students, the information education environment and information equipments are limited effect.

    Keyword: school district, digital divide,
    information access, information literacy,
    access to type of content

    目 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表目次………………………………………………………………………………..Ⅲ 圖目次………………………………………………………………………………..Ⅴ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3 第三節 名詞釋義…………………………..……….….……..………….…….4 第二章 文獻探討………………………………..………..………………………6 第一節 數位落差的學理基礎……………………….………….……………..6 第二節 數位落差的意涵…………………………….……………………….10 第三節 數位落差之相關研究……………………….……………………….24 第四節 影響數位落差之相關因素…………………….…………………….48 第五節 數位落差之因應措施與政策分析…………….…….………………54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72 第一節 研究架構……………………………….…………….……………....72 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取樣………………………….………….……….……...73 第三節 研究工具…………………………………….…….………………....73 第四節 實施程序……………………………………….….………………....75 第五節 研究限制…………………………………………..………….……...76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統計方法……………………………..………….……...76 第四章 分析結果與討論…………………………………………………………..77 第一節 本研究地區學生基本資料分析…………….……………………….77 第二節 本研究地區數位落差概況………………….……………………….79 第三節 本研究地區居住區域與數位落差之結果分析….………………….87 第四節 本研究地區之家庭因素與數位落差之結果分析………….……...113 第五節 本研究地區與鄰近市區學校數位落差之比較分析……….……...17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205 第一節 研究發現……………………………………………………………205 第二節 研究結論………………………………………………….………...207 第三節 研究建議………………………………………………….………...215 參考文獻 .………………………………………………………….………………218 一、中文部分…………………………………………………….……………218 二、英文部分.…………………………………………………….…………..224 附錄 …………………………………………………………………….………….226 附錄一 「國中學生數位落差概況調查問卷」題目分析表..………….…………226 附錄二 國中生數位落差現況調查問卷(初稿) …………………….….………230 附錄三 國中生數位落差現況調查問卷(正式問卷) …………………..………236 附錄四 學校資訊教育環境調查問卷(初稿)...…………………….…………242 附錄五 學校資訊教育環境調查問卷(正式問卷) .……………….…………244 表 目 次 表2-2-1 數位落差的定義………………………………………………………..11 表2-2-2 數位落差內涵彙整表…………………………………………………..16 表2-2-3 資訊素養的定義………………………………………………………..22 表2-3-1 國內數位落差相關之研究……………………………………………..28 表2-3-2 國民中學資訊教育相關措施…………………………………………..31 表2-3-3 九年一貫資訊教育核心能力及學目標表……………………………..33 表2-3-4 教育內數位落差之相關研究…………………………………………..34 表2-3-5 資訊素養相關研究摘要表……………………………………………..37 表2-3-6 電腦素養相關研究摘要………………………………………………..41 表2-3-7 網路素養相關研究摘要………………………………………………..45 表2-4-1 數位落差的影響因素…………………………………………………..48 表2-4-2 教育體系中數位落差之相關因素彙整表……………………………..50 表2-4-3 教育上影響電腦與網路使用之因素彙整表…………………………..51 表2-5-1 各機關縮減數位落差執行分工一覽表………………………………..63 表2-5-2 學者對縮減數位落差之建議表………………………………………..67 表4-1-1 本研究地區基本資料分析表…………………………………………..78 表4-2-1 研究地區學生資訊科技接近使用機會之分析表……………………..81 表4-2-2 研究地區學生資訊內容接近使用之分析……….…………………….84 表4-2-3 研究地區學生資訊素養分析表………………………………………..86 表4-3-1 研究地區學生居住地與資訊科技接近使用機會分析表……………..91 表4-3-2 從資訊科技接近使用機會分析研究地區學生居住地之分配表……..92 表4-3-3 研究地區學生居住地與學生資訊內容接近使用分析表……………..97 表4-3-4 從學生資訊內容接近使用分析研究地區學生居住地之分配表……..99 表4-3-5 研究地區學生居住地與資訊素養之分析表…………………………102 表4-3-6 研究地區學生居住地與學生家庭收入之分析表……………………105 表4-3-7 學生家庭收入與研究地區學生居住地之分析表……………………106 表4-3-8 研究地區學生居住地與學生父親教育程度之分析表…….………...107 表4-3-9 學生父親教育程度與研究地區學生居住地之分析表………………108 表4-3-10 研究地區學生居住地與學生母親教育程度之分析表……………..109 表4-3-11 學生母親教育程度與研究地區學生居住地之分析表……..………110 表4-3-12 研究地區學生居住地與學生家庭類型之分析表…………………..111 表4-3-13 學生家庭類型與研究地區學生居住地之分析表…………………..112 表4-4-1 研究地區學生家庭收入與資訊科技接近使用機會分析表…………118 表4-4-2 從資訊科技接近使用機會分析研究地區學生家庭收入之分配表…119 表4-4-3 研究地區學生家庭類型與資訊科技接近使用機會分析表…………123 表4-4-4 研究地區學生父親教育程度與資訊科技接近使用機會分析表……128 表4-4-5 研究地區學生母親教育程度與資訊科技接近使用機會分析表……129 表4-4-6 研究地區學生家庭收入與資訊內容接近使用分析表………………135 表4-4-7 從資訊內容接近使用分析研究地區學生家庭收入之分配表………137 表4-4-8 研究地區學生家庭類型與資訊內容接近使用分析表………………143 表4-4-9 研究地區學生父親教育程度與資訊內容接近使用分析表…………149 表4-4-10 研究地區學生母親教育程度與資訊內容接近使用分析表………..151 表4-4-11 研究地區學生家庭收入與資訊素養分析表………………………..155 表4-4-12 研究地區學生家庭類型與資訊素養分析表………………………..159 表4-4-13 研究地區學生父親教育程度與學生資訊素養之分析表…………..164 表4-4-14 研究地區學生母親教育程度與學生資訊素養之分析表…………..168 表4-4-15 研究地區學生居住地與家長支持態度之分析表…………………..170 表4-4-16 家長支持態度與研究地區學生居住地之分析表…………………..171 表4-4-17 研究地區學生家庭類型與家長支持態度之分析表………………..172 表4-4-18 家長支持態度與研究地區學生家庭類型之分析表………………..173 表4-4-19 研究地區學生家庭收入與家長支持態度之分析表………………..175 表4-4-20 家長支持態度與研究地區學生家庭收入分析表…………………..176 表4-4-21 研究地區學生父親教育程度與支持態度分析表…………………..177 表4-4-22 研究地區學生母親教育程度與支持態度分析表…………………..178 表4-5-1 研究地區與鄰近市區學校問卷回收表………………………………179 表4-5-2 四所國中學校基本資料分析表………………………………………182 表4-5-3 研究地區與鄰近市區學校學生資訊科技接近使用機會比較分析表…. …………………………………………………………………………186 表4-5-4 研究地區與鄰近市區學校學生資訊內容接近用使用分析表…….…190 表4-5-5 四所學校學生資訊素養比較分析表………………………………….196 表4-5-6 四所學校家長對學生使用電腦或網路之態度分析表……………….198 表4-5-7 學校資訊設備暨資訊教育環境之分析表…………………………….201 表4-5-8 學生對學校資訊設備暨資訊教育環境認知表……………………….202 表4-5-9 四所學校學生在校主要上網地點之分析表………………………….203 表4-5-10 四所學校課餘時間開放電腦教室分析表 ……………….…………204 圖 目 次 圖1-1-1 地理位置圖……………………………………………………………….2 圖2-2-1 數位落差的四個面向 ………………………………………………….14 圖2-2-2 曾淑芬、吳齊殷定義之數位落差內涵 ……………………………….17 圖2-2-3 楊宗榮定義之數位落差內涵圖 ……………………………………….18 圖2-2-4 資訊素養之內涵圖 …………………………………………………….21 圖2-3-1 行政院研考會個人網路使用調查 …………………………………….27 圖3-1-1 研究架構圖 …………………………………………………………….72 圖3-4-1 研究流程圖 …………………………………………………………….75 圖4-2-1 本研究地區資訊素養概況圖…………………………………………...85 圖4-3-1 研究地區學生居住地與學生符合資訊素養之分析圖………..……...104 圖4-4-1 研究地區學生家庭收入與學生符合資訊素養分析圖……………….154 圖4-4-2 研究地區學生家庭類型與學生符合資訊素養之分析圖…………….158 圖4-4-3 研究地區學生父親教育程度與學生符合資訊素養分析圖…..……...163 圖4-4-4 研究地區學生母親教育程度與學生符合資訊素養分析圖……..…...167 圖4-5-1 四所學校學生資訊素養比較分析圖………………………………….195 圖4-5-2 溪崑地區學生居住地與資訊素養比較分析圖……………………….195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IBM 新聞(2001年11 月1 日)。配合全球教育再造計畫,減少臺灣學習數位落差。檢索日期:民93 年12 月12 日,取自:http://www.ibm.com/news/tw/20011101-news-developer.html
    EC研究報告(2002)。數位落差。檢索日期:民93年11月24日。取自:http://www.nii.org.tw/cnt/info/Report/20020305_9.htm
    王秋絨、張稚凰(1999)。臺北市成人之資訊素養現況及其影響因素。社會教育學刊,28,161-204。
    王詠宣(2002)。學校行政人員網路素養之研究─臺灣藝術大學個案探討。中國
    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如哲(2002)。從學習數位斷層論教育效能之改進。教育資料與研究,45,14-18。
    王奐敏、曾武清、施曉娟(2003)。從資訊素養的觀點探討數位落差縮小的可能性:以新竹市龍山國小資訊教育為例。2003網路社會研討會,1-30。
    方念萱(2001)。重構網路使用者、重談數位落差。 檢索日期:民93 年12 月15 日,取自:http://www.rdec.gov.tw/res01/digi-dv/fang.pdf
    尹玫君(1992)。台南地區大學生電腦素養內含之研究,台南師院學報,25,65-82。
    臺北縣政府教育局(2004)。公立國民中小學學區劃分及檢討調整要點。檢索日期:民94年1月13日,取自:http://boe.tpc.edu.tw/edu/law/default.asp
    申望毅(2003)。教育內數位落差現況之調查研究-以大高雄地區國三學生為例。
    義守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班,未出版,高雄縣。
    行政院主計處(2003)。中華民國臺灣地區家庭收支調查報告。臺北市:行政院。檢索日期:民93年12月4日,取自:
    http://www129.tpg.gov.tw/mbas/doc4/income192.htm
    行政院研考會(2004)。台閩地區數位落差調查報告。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輔仁大學數位落差調查。臺北市:行政院。檢索日期:民93年12月4日,取自:http://www.digitaldivide.nat.gov.tw/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4)。民國93年台灣總體經濟展望。台灣經濟論衡,2,1。檢索日期:民93年12月4日,取自http://www.cepd.gov.tw/
    行政院國家資訊通信發展推動小組(2004),縮減數位落差四年計畫簡報。檢索日期:民93年12月12日,取自:http://www.nici.nat.gov.tw
    交通部統計處(2001)。網際網路使用調查報告。檢索日期:93年12月6日,取自:http://www.motc.gov.tw/
    李傳彰(1997)。中等學校職前教師電腦態度、電腦素養及其關係之研究。江大
    學教育資料科學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李勝富(2000)。美國數位差距的現況與因應措施。檢索日期:民93年11月24
    日。取自:http://www.houstoncul.org/ecs/ecs00/ecs156.txt。
    李京珍(2004)。國民小學學生數位落差現況之研究-以臺北市國民小學為例。
    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臺北市。
    李國彰(2004)。國民小學運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現況之城鄉差異。雲林科技大
    學資訊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縣。
    吳清山、林天佑(2000)。數位差距。教育資料研究,36,76。 
    吳美美(2001)。資訊時代的圖書館-新教育思潮與圖書資訊,臺北市:師大書苑。
    吳文峰(2002)。舉辦資訊社會與數位落差研討會。研考雙月刊,(26)1,7-8。
    吳株榕、陳俐燁(2002)。資訊教育網路之建構-以屏東縣教育網路中心為例。教育研究月刊,99,11-14。
    吳麗花(2002)。臺北縣國民小學教師資訊素養與教學專業能力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志賓(2002)。國小資優班與普通班教師網路素養、網路態度與網路教學素養
    比較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吳宜鮮(2004)。家庭內性別數位落差之研究。義守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
    文,未出版,高雄縣。
    何文斌(2001)。國小行政人員網路素養對行政網路資訊系統接受度之研究~以台
    南市為例。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何志中(2000)。臺灣中部地區國民小學教師網路素養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國
    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沈美如(2002)。公共圖書館讀者資訊素養之研究─以台南市公共圖書館為例。國立中興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宋若光(1997)。臺北市高工應屆畢業生電腦素養、電腦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
    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震城(1996)。兩岸大學生電腦態度及電腦素養之比較研究。國立中央大學資
    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中壢市。
    林美和(1996)。資訊素養與終身學習的關係。社教雙月刊,73,7-12。
    林曉妮(1997)。電腦態度與電腦素養的影響因素探討-小學生的實地實驗研究。
    國立中央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中壢市。
    林東泰(1997)。大眾傳播理論。臺北市:師大書苑。
    林偉加(2000)。資訊差距的探討-兼論我國資訊差距之現況。東海大學公共行
    政研究所論文,未出版,台中縣。
    林麗貞(2001)。建設知識社會、縮小數位差距。自由中國之工業,91,69-98。
    卓俊良(2001)。國民小學教師九年一貫課程教學資訊素養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高凱聲(2004)。台灣寬頻網路發展政策。通訊雜誌2004 年3 月號, 34-49。
    唐文儀(1994)。花蓮縣國民小學學生教室行為與教師工作倦怠之關係研究。國
    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翁百安(1998)。環境因素與個人因素對國中生電腦態度與電腦素養之影響。國
    立中央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中壢市。
    陳正昌(1994)。從教育機會均等觀點探討家庭、學校與國小學生學業成就之關
    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敬如(2000)。台灣地區中等學校學生數位鴻溝差距狀況初探。台灣師範大學
    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佳君(2001)。提昇資訊素養 消弭數位落差 資訊社會與數位落差研討會活動
    紀實。研考雙月刊,(25)4,8-9。
    陳嘉駿(2002)。數位落差現象再探討--多國比較分析。南華大學經濟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陳東鴻(2002)。國民小學教師電腦素養專業成長模式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
    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炳男(2002)。國小學生網路素養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
    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陳香吟(2002)。數位落差-資訊教育行政與實務問題。教育研究月刊,99,15-27。
    陳秋慧(2003)。綜合高中教師對學生資訊素養能力培養之調查研究。國立臺灣
    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泰安(2003)。高雄市國中教師資訊素養能力自評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資
    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澤榮(2003)。從數位落差探討臺灣地區公共圖書館網際網路服務。國立政治
    大學圖書資訊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威助(2004)。台灣地區資訊教育數位落差問題探討–階層線性模式之分析。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張雅玲(2001)。國民小學職前教師資訊素養之研究。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
    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許怡安(2001)。兒童網路使用與網路媒體素養之研究--以臺北縣市國小高年級
    學童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郭閔然(2002)。中等學校教師資訊素養與資訊融入教學之研究—以大高雄地區
    為例。義守大學資訊工程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縣。
    梁德馨、劉幼琍、宋麗卿、左峻德(2004)。台閩地區數位落差調查報告。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輔仁大學數位落差調查。臺北市:行政院。檢索日期:民93年12月4日,取自:http://www.digitaldivide.nat.gov.tw/
    莊順斌(2004)。新加坡個人電腦再生計劃致力消弭數位落差。資策會電子商務研究所。檢索日期:民93年12月10日,取自:http://www.find.org.tw
    黃世雄(1996)。資訊素養與圖書館使用教育。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33,307-319。

    黃孟元(1998)。國小學生學習全球資訊網之成效與電腦態度之研究。臺中師範
    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黃雅君(2000)。臺北市立國民小學教師資訊素養知能及其相關設備利用情形之
    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瓊儀(2001)。權力--在虛擬與真實之間。南華大學教育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嘉義縣。
    黃天助(2002)。台灣中部地區國民中學學生電腦素養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
    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黃柏叡(2002)。教育機會均等的新課題:數位落差。教育政策的社會學分析國
    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嘉義大學。
    黃玉萍(2002)。國小學童網路素養與網路使用現況之研究。臺南師範學院國民
    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黃誌坤(2002)。國民中小學資訊教育政策之分析:從後殖民觀點談起。教育政
    策的社會學分析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嘉義大學。
    黃翔祺(2003)。韓國電子化政策。資策會電子商務研究所。檢索日期:民93
    年12月10日,取自:http://www.find.org.tw
    黃玉玲(2004)。國中生數位落差現況探討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
    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縣。
    曾淑賢(2001)。兒童圖書館線上公用目錄系統功能及介面設計之研究。國立臺
    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曾淑賢(2001)。兒童資訊需求、資訊素養及資訊尋求行為之研究。中國圖書館學會會報,66,20。
    曾淑芬、吳齊殷(2001)。先進各國對消弭數位落差之政策分析。「資訊社會與數位落差」研討會,臺北。
    曾淑芬(2002)。社會公平與數位落差。研考雙月刊,(26)1,56-62。
    曾淑芬、吳齊殷、黃冠穎、李孟壕(2002)。台灣地區數位落差問題之研究。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之專題成果報告(報告編號:RDEC –RES –909
    -006)未出版。
    遊婉琳(2002)。資訊素養教學之研究-以Big6融入國小五年級國語科為例。國
    立中興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項靖(2003)。邁向資訊均富:我國數位落差現況之探討。東吳政治學報,16,127-160。
    彭慧鸞(2000)。資訊時代國際關係理論與實務之研究。問題與研究,39,1-15。
    楊瑞華(2001)。桃園縣國小教師資訊素養及專業成長模式之研究。國立臺北師
    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楊涵如(2003)。數位資本主義下的數位落差及其教育因應策略。暨南國際大學
    比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楊榮宗(2004)。校園數位落差因應策略分析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
    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縣。
    資策會(2001)。歐洲各國上網 男性多於女性。檢索日期:民93年12月5日,取自:http://www.find.org.tw/0105/search_disp_all.asp
    資策會FIND(2004)。2003年新加坡家庭與個人連網調查。檢索日期:民93年12月7日,取自:http://www.find.org.tw/0105/news/0105_news_disp.asp?news_id=3327
    葉永寬(2002)。雲林縣國民中學學生電腦素養和學習策略與國民中學學力基本
    測驗成績相關之研究。雲林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市。
    熊慧婷(2004)。嘉義縣國民小學學童數位落差調查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翟本瑞(2002)。終結關於第一序數位落差的討論。檢索日期:民93 年12 月4 日,取自:http://www.nhu.edu.tw/~society/e-j/24/24-21.htm
    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辦公室(2002)。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檢索日期:
    民93年12月12日,取自:http://elnpweb.ncu.edu.tw/index.htm
    蔡明蒼(2002)。高中生資訊素養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工業
    教育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劉淑娟(1997)。我國公共圖書館技術服務館員資訊素養之研究。淡江大學教育
    資料科學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劉文文(2000)。數位隔離:網際網路行為模式的經濟分析。國立臺灣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劉慶仁(2001)。數位化時代的挑戰與因應措施。毛連塭、吳清山(主持人),數位差距與數位機會。現代教育論壇,國立教育資料館。
    劉傑明(2002)。國民小學教師網路素養、態度與網路使用現況之研究。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劉秀娟(2002)。偏遠地區學生資訊素養現況探討研究—以台東縣國中生為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劉慶仁(2002)。數位化時代的挑戰與因應措施。教育資料與研究,47,35-45。
    鄭欽文(2003)。高屏地區國小數位落差影響因素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
    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潘文福(1997)。高雄市國小資訊教師電腦素養之調查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
    國民教育研究所國民教育研究集刊,3,201-216。
    蔣姿儀(1996)。國民小學學生電腦態度、電腦素養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
    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賴志洋(2002)。台灣地區高級工業職業學校教師電腦素養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盧怡秀(2001)。高雄市高中生網路素養及網路使用現況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謝靜慧(2001)。國民中小學教師之電腦焦慮、電腦自我效能、電腦因應策略與
    電腦素養之相關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謝宜芳(2002)。輔仁大學文學院學生資訊素養之研究。輔仁大學圖書資訊學系
    碩士論文,未出版,新莊市。
    簡良諭(2003)。國中九年一貫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師資訊素養之研究。國立
    高雄師範大學 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韓善民(1998)。我國資訊教育基礎建設簡介。研習資訊,15(2),16-21。
    關淑尤(2002)。台中市國民小學行政人員資訊素養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國民
    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顏淑芬(1998)。從資訊差距因素探討網路資訊時代公共圖書館之任務與角色。
    國立台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顏嘉億(2000)。高雄市國民小學行政人員資訊素養能力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
    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魏延超(1997)。教育學程學生對電腦態度及電腦素養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資
    訊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中壢市。

    二、英文部分
    ALA Office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olicy. (2001, September 17).What is the Digital divide? Retrieved November 1, 2002, from http://www.ala.org/oitp/digitaldivide/what.html
    Asia 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2002, September 28). Transforming the digital divide into a digital opportunity phase II. Retrieved April 25, 2003,from
    http://www.apec.org/apec/documents_reports/senior_officials_meetings/2002.html
    Andy Carvin(2000).Mind the Gap:The Digital Divide as the Civil Rights Issue of the New Millennium. 檢索日期:民93年11月27日。取自:
    http://www.infotoday.com/mmschools/jan00/carvin.htm
    Bertot, J.C., Charles, R.M.,&Kimberly, A.O.(1999).Universal service in a global networked environment:Selected issues and possible approaches. 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rly,16,309-328.
    Divide Digital Network (n.d.). Digital divide basics. Retrieved October 5,2002, from http://www.digitaldividenetwork.org/content/sections/index.cfm
    Damarin, S.K.(2000).The digital divide versus digital differences:Principles for equitable use of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Educational Technology,40,17-22.
    Eszter Hargittai(2001).“Second-Level Digital Divide:Mapping Differences In People’s Online Skills”,TPRC Conference.
    Eszter Hargittai(2003).“The Digital Divide and What To Do About It”,New Economy Handbook, In Press.
    Gilster, P. (1998). Digital literacy.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Hoffman, D. L., & Thomas, P. N. (1999). The evolution of the digital divide: Examining the relationship of race to internet access and usage over time.
    Retrieved November 1, 2002, from
    http://elab.vanderbilt.edu/research/papers/pdf/manuscripts/DigitalDivide-pdf.pdf
    Harvey, G.(1980). Information equity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A concept paper.
    Sun Francisco, California.(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188603)
    Jennings, N. A. (2001). Across the digital divide: Children, families, and schools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ustin, Texas.
    Kafai, Y. B., & Sutton, S. (1999). Elementary schools students’ computer and internet use at home: Current trends and issue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computing research, 21, 345-362.
    Light, J.S.(2001).“Rethinking the Digital Divide.”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71(4):709-733.
    McClure, C. R. (1994). Network literacy: A role of librarie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Libraries, 13(2), 116-117.
    Murdock, G.(2002).“Review Article:Debating Digital Divides.”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17(3):385-390.
    Paul DiMaggio & Eszter Hargittai(2001).From the“Digital Divide to Digital Inequality:Studying Internet Use As Penetration Increases.”Working Paper Series.
    Pille Vengerfeldt(2003).Digital divide – questions beyond access. EMTEL Conference. London, 23-26.
    The Digital Beat(1999).The digital divide,1(11),Retrieved August 12,2003,from the World Wide Web:http://www.gseis.ucla.edu/faculty/chu/digdiv/
    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1995). Falling through the Net: A survey of the "Have Nots" in rural and urban america. Retrieved September 29, 2002, from http://www.ntia.doc.gov/ntiahome/fallingthru.html
    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1998). Falling through the Net II: New data on the digital divide. Retrieved September 29, 2002,from http://www.ntia.doc.gov/ntiahome/net2/
    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1999). Falling through the Net: Defining the digital divide. Retrieved September 29, 2002,from http://www.ntia.doc.gov/ntiahome/fttn99/contents.html
    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2000). Falling through the net: Toward digital inclusion. Retrieved September 29, 2002,from http://www.ntia.doc.gov/ntiahome/fttn00/contents00.html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