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林曉榆 |
---|---|
論文名稱: |
現代漢語「也」與日語相應形式之對比分析及教學應用 A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Ye" in Mandarin Chinese and Its Counterparts in Japanese with Pedagogical Amplications |
指導教授: | 陳俊光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華語文教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
論文出版年: | 2012 |
畢業學年度: | 100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35 |
中文關鍵詞: | 副詞「也」 、提示助詞「も(mo)」 、漢日對比 |
英文關鍵詞: | adverb “Ye”, prompting auxiliary “も(mo),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Chinese and Japanese contrast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12 下載:26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漢語副詞「也」,在現代漢語使用頻率中,可說是使用頻率相當高的詞彙。「也」和日文語的提示助詞「も」(mo)有相應的部分,如:「我也去」,句中的「也」可直接對應為「も」(mo),而且句法位置都相同,但有時「也」卻無法與「も」(mo)相應,如「這張畫也還拿得出去」。不相應的部分,常造成日籍學習者的偏誤。
有鑑於此,本文根據Halliday (1985,1994,2004)的三大語言純理功能為主要架構,藉由文獻探討,找出「也」的核心功能,同時透過自行建置的漢日對譯語料庫,討論「也」在語義、語法-語篇及語用三個層面的功能,之後與日語對比,試圖找出與「也」相對應的日語形式。
從文獻探討中得出「也」的核心語義為「異中有同」,內建了在同類範圍中必有兩個以上要素的集合概念。同時進一步以「也」的核心語義為基礎,推論「也」的邏輯語義可為「相似添加」、「對立添加」、「極性添加」和「全括添加」四類。從漢日對譯語料庫中得知「相似添加」的出現頻率最高,應為「也」的基本類型。延伸到語篇層面,得知「也」的管界範圍可小自詞組,大至跨段,甚至可超出句子的形式範疇,存在於聽、說雙方的共知中。這都是與「也」的核心概念相關。由於「也」本身具有要素的集合概念,同時又為「焦點敏感算子」,其在語義上所指向的要素,就帶有對比性。另外在語用層面,「也」具有反說話者預期並從中產生落差語氣的語用功能。以Horn(1984)的Q原則和R原則來看,說話者是透過預期與事實值的落差,達到諷刺或委婉的效果。
將「也」與日語對比,發現半數以上比例可與「も(mo)」對應,而有17%與「ても(temo)」相對應。由於「も(mo)」為提示助詞,主要功能就是使文中某個要素更加顯著,並產生對比效果,這個特性使得「も(mo)」在語篇上與「也」有很高的相似性。至於語用層面,「も(mo)」也具有「出乎預料之外」的功能,但不具有「委婉/詠嘆」的功能。
最後分析現行對日華語教材,將對比結果落實至教學排序與教材編寫中,以利於教師教學和學習者學習。
In modern mandarin Chinese, adverb “ye” is used fairly frequently. “Ye” corresponds partly to the prompting auxiliary “mo” in Japanese. For example, in sentences like “我也去”, “ye” can be directly translated into “mo” and they both occur in the same syntactic place. However, as “ye” can not be translated into “mo” in sentences like “這張畫也還拿得出去”, Japanese students often make errors.
With the metafunction proposed by Halliday(1985, 1994, 2004) as its main framework and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this paper tries to uncover the core function of “ye”. And by establishing a Chinese-Japanese corpus, this paper also discusses “ye” from three different levels, including semantic, discourse and pragmatic level. Then, a contrastive analysis is made so as to find the counterpart of “ye” in Japanese.
From literature review, it’s known that the core semantic meaning of “ye” is “likeness within difference”, denoting inherently an assembly of at least two elements in the same category. From the core semantic meaning, it is further deduced that “ye” encompasses four different logic-semantic relations, including “similar addition”, “contrary addition”, “extreme addition”, and “entire addition.” Analysis of the Chinese-Japanese corpus shows that “similar addition” is the most frequently used one, indicating it as the fundamental type of “ye.” In terms of discourse level, the scope of “ye” ranges from a phrase to a paragraph, even beyond a sentence, shared by the two parties in a dialogue. This is all related to the core concept of “ye.” As “ye” itself is a concept of assembly and a focus-sensitive operator at the same time, the elements referred to are thus contrastive. In addition, pragmatically, “ye” functions against the speaker’s anticipation, thus creating a drop of tone. From the Q-principle and R-principle by Horn(1984), it is through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nticipation value and fact value that the effect of irony or euphemism is carried out.
Through comparison, it is found that more than half of the Chinese “ye” correspond to “mo” in Japanese. As a prompting auxiliary, the function of “mo” is to render a certain element more conspicuous and create contrast, resembling “ye” a lot in the discourse level. Pragmatically, “mo” also signifies “unexpectedly” but not “to euphemize/to adore .”
Lastly, this study analyzes current teaching materials for Japanese students and applies the findings of this paper to teaching material design and instructional sequence so as to facilitate both teachers and students.
【中文】
丁聲樹(1961/2002)。《現代漢語語法講話》。商務印書館。
王寅(2006)。《認知語法概論》。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王力(1989)。《漢語語法史》。商務印書館。
方梅(1995)。〈漢語對比焦點的句法表現手段〉。《中國語文》。第四期,p278-288。
史存直(1986)。《漢語語法史綱要》。華東師範大學。
白荃(1993)。〈「而且」和「再說」〉。《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六期,p104-109。
朱德熙(1982/2006)。《語法講義》。商務印書館。
朱永生、嚴世清(2001)。《系統功能語言學多維思考》,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朱永生、鄭立信、苗興偉(2001)。《英漢語篇銜接手段對比研究》。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江美儀(2010)。《漢語「只」與日語相應形式的對比分析與教學應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任芝鍈(2007)。〈「連」字在焦點結構中的作用—談焦點結構分析中的幾個基本問題〉。《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第三期,p76-79。
何自然、冉永平(2009)。《新編語用學概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呂叔湘(1980)。《現代漢語八百詞》。商務印書館。
邢福義(2001)。《漢語複句研究》。商務印書館。
邢福義(2002)。《漢語語法三百問》。商務印書館。
沈開木(1984)。〈表示異中有同的“也”的探索〉。《中國語文》。第一期,p1-8。
余心樂、宋易麟 主編(1996)。《古漢語虛詞詞典》。江西教育出版社。
杜玲莉(2006)。(日語「も」與漢語「也」的用法對比分析)。《樂山師範學院學報》。第四期,p117-120。
易麗麗 著/金立鑫(2005)。〈「也」與「還」〉。《對外漢語教學虛詞辨析。北京大學出版社。
屈承熹(1999)。《簡易華語語法》。台北:五南出版社。
屈承熙(1999)。《漢語認知功能語法》。文鶴出版社。
屈承熙(2006)。(中譯本)《漢語篇章語法》,A Discourse Grammar of Mandarin Chinese(原著)。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林華勇(2003)。〈現代漢語副詞研究回顧〉。《漢語學習》。第一期,p43-49。
林華勇(2005)。〈現代漢語副詞語義轄域的類型〉。開南語言學刊。第一期,p 139-149。
林碧華(2005)。《漢語副詞「又」之語義與語用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慧敏(2009)。《漢語副詞「卻」與「倒」之語義、篇章、語 用對比及其教學初探》。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苗興偉、翟紅華(2000)。〈話語序列的連貫關係〉。《山東外語教學》。第一期,
p20-24。
胡裕樹(1981)。《現代漢語》。上海:上海教育出版公司。
胡培安(2006)。〈語義層面與時間詞語的管界〉。《修辭學習》。第二期,p1-5。
柳士鎮(1992)。《魏晉南北朝歷史語法》。南京大學出版社。
洪慎杏(2008)。《現代漢語複句分類與關聯詞語教學—以「而」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俞如珍(1996)。〈「語義預設、語用預設和會話含義」〉。《四川外語學院學報》。第一期,p66-70。
馬建忠(1898/1983)。《馬氏通文》。商務印書館。
馬真(1982)。〈說”也”〉。《中國語文》。第四期,p283-287。
孫錫信(1992)。《漢語歷史語法要略》。復旦大學出版社。
孫靜怡(2002)。《華語副詞「都」的語義分析與教學語法》。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郭銳(2009)。〈漢語虛詞語義的微觀分析〉。第四屆以中/英文為第二語言之閱讀寫作教學研討會。
許慎(100/1979)。《說文解字》。商務印書館。
許餘龍(1992)。《對比語言學概論》。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許餘龍(2001)。《對比語言學》。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許超、李更春(2006)。〈焦點及其分類研究述評〉。《科技信息(學術版)》。第十二期,p358-359。
張誼生(2000)。《現代漢語副詞研究》。學林出版社。
張建理(2007)。〈漢語”也”的認知研究〉。《浙江大學學報》。第五期,p144-151。
張克定(1996)。 〈論提示中心副詞“也” 〉。《河南大學學報》。第三十六卷第六期,p91-93。
張全生(2009)。《現代漢語焦點結構研究》。中國大陸南開大學博士論文。
張春玲、吳春紅(2010)。〈英譯漢管界現象對比分析〉。《長春師範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二十九卷第三期,p118-120。
陳小荷(1996)。〈跟副詞“也”有關的偏誤分析〉。 《世界漢語教學》。第二期,p53-59。
陳昌來(2000)。《現代漢語句子》。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陳俊光(2007)。《對比分析與教學應用》。臺北市:文鶴出版社。
陳俊光、劉欣怡(2009)。〈漢語「好」的多視角分析與教學應用〉。《華語文教學研究》。第六卷第二期,p45-98。
陳鴻瑤、吳長安(2009)。〈「也」字獨用語篇銜接功能的視角化闡釋〉。《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 第三期 p202-206。
曹逢甫(1993)。〈對比分析與華語語法教學〉。《華文世界》。74:120-122。
清尾奈津子(2009)。《現代漢語持續貌「著」與日語相應形式的對比分析與其教學應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商務印書館古代漢語詞典編寫組(1998)。《古代漢語詞典》。北京:商務印書館。
黃立、錢旭菁(1999)。〈日本留學生漢語副詞“也”偏誤分析〉,《漢外語言對比與偏誤分析論文集》。p165-175。
黃岷秀(2004)。《標準日本語》。上澤社。
崔永華(1997)。〈發掘語言事實的一種思路-以「也」字句調查為例〉。《世界漢語教學》。 第二期,p3-9。
游欣慈(2001)。《 漢語副詞「還」之教學語法》。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亦鳴(1998)。〈「也」字語義初探)。《語言的神經機制與語言理論研究》。學林出版社。
楊亦鳴(2000)。〈試論「也」字句的歧義〉。《中國語文》。第二期,p114-125。
楊榮祥(2005)。《近代漢語副詞硏究》。商務印書館。
趙元任著/丁邦新譯(1968/2002)。《中國話的文法》。中文大學出版社。
趙福泉(1997)。《基礎日本語文法》。笛藤出版圖書有限公司。
廖秋忠(1989)。〈現代漢語篇章中的連接成分〉。《廖秋忠文集》。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劉月華、潘文娛、故韡等(1996/2004)。《實用現代漢語語法》。師大書苑。
劉丹青、徐烈炯(1998)。〈焦點與背景、話題及漢語“連”字句〉。《中國語文》。第四期,p244-252。
黎倩(2008)。〈預設的語義和語用分析〉。《企業技術開發》。第二十七卷第十期,p 94-96。
潘允中(1982)。《漢語語法史概要》。中州書畫社。
鄧守信(2005)。〈功能語法與漢語信息結構〉。《漢語語法論文集》。文鶴出版社。
鄭貴友(2002)。《漢語篇章語言學》。外文出版社。
錢乃榮(2002)。《現代漢語概論》。師大書苑。
簡秀芬(2004)。《「也」的語義、語用分析與教學語法》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羅素娟(1990)。《中文「也」與日文「も」之對比研究》。東吳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辭源修訂組編(1988)。《辭源》遠流出版社。
Charles N. Li& Sandra A. Tompson著/黃宣範譯(1981/2007)。《漢語語法》。文鶴出版社。
康熙字典線上版:http://www.kangxizidian.com/index2.php
【英文】
Big,Yung-O,(1989). Ye as Manifested on Three Discourse Plane: Polysemy or
Abstraction? Functionalism and Chinese Grammar.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Monograph.
Big,Yung-O,(1990).Question Words as Hedges in Conversational Chinese: A Q and R Exercise. Pragmatics and Language Learning, Monograph Series vol. 1, eds. by Lawrence B. Bouton and Yamuna Kachru, 141-157. Urbana-Champaign: University of Illinois.
Gundel, Jeanette K,(1999).On different kinds of focus. In Boseh, P. and R. and R. van der Sandt. eds. Focus: Linguistic, Cognitive, and Computational Perspectiv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alliday,M.A.K,(1985/1994).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London:
Edward Arnold.
Jackendoff, Ray S,(1972).Semantic Interpretation in Generative Grammar.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Leech, Geoffrey,(1983).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 London: Logman.
Lambrecht, Kund,(1994).Information Structure and Sentence From: Topic, Focus and the Mental Representation of Discourse Referent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陳美凌(1993)。《Ye, You, and Hai as connectives in Chinese narrative discoures》。國立政治大學英國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日文】
上野惠司(1996)。《標準中國語》。白帝社。
上野惠司(1989)。《你問我答》。白帝社。
小学館辞典編集部(2006)。《現代国語例解辞典》。日本:小学館出版社。
大野晋、田中章美(2000)。《国語辞典》。株式会社角川書店。
山中美惠子 著,益岡隆志、野田尚史、沼田善子 編集,1995。〈「とりたて」という機能―「こそ」を中心にー〉。《日本語の主題と取り立て》。くろしお出版。
內田慶市(2001)。《新漢語指南》。光生館。
田窪行則、益岡隆志(1992)。《基礎日本語文法改定版》。くろしお出版。
田野村忠温(1991)。〈「も」の一用法についての覚書―君もしつこいな」という言い方の位置付け―〉。《日本語学》。明治書院。
北京商務印書館、日本小学館(1992)。《中日辞典》。日本:小学館出版社。
朱武平(2005)。(日本語におけるとりたて助詞「も」の意味と文法-「も」と他の助詞との相互承接のしかたを中心に)。
松村明編(1994)。《日本文法大辞典》。明治書院。
近藤泰弘(2000)。《日本語記述文法の理論》。ひつじ研究叢書(言語編第19巻)。
沼田善子 著,沼田善子、野田尚史 編集(2003)。〈現代のとりたての体系〉。《日本語のとりたてー現代語と歴史的変化‧地理的変異》。くろしお出版。
沼田善子、徐建敏 著,益岡隆志、野田尚史、沼田善子 編集(1995)。〈とりたて詞「も」のフォーカスとスコープ〉。《日本語の主題と取り立て》。くろしお出版。
定延利之 著,益岡隆志、野田尚史、沼田善子 編集(1995)。〈心的プロセスからみた取り立て詞モ‧デモ〉。《日本語の主題と取り立て》。くろしお出版。
相原茂編(2002)。《中日辞典第2版》。日本:講談社。
高橋太郎(1978)。《日本語の文法》。ひつじ書房。
宮田幸一(1948)。《日本語の輪郭》。三省堂。
益岡隆志、野田尚史、沼田善子(1995)。〈文の階層構造からみた主題ととりたて〉。《日本語の主題と取り立て》。くろしお出版。
野田尚史 著,益岡隆志、野田尚史、沼田善子 編集(1995)。〈文の階層構造からみた主題ととりたて〉。《日本語の主題と取り立て》。くろしお出版。
奥津敬一郎、沼田善子、杉本武(1986)。〈とりたて詞〉。《いわゆる日本語助詞の研究》。凡人社。
輿 水優(1993)。《NHK気軽に学ぶ中国語》。日本放送出版協会。
澤田美恵子(2007)。《現代日本語における「とりたて助詞」の研究》。くろしお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