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洪筱舒
Hung, Siao-Shu
論文名稱: 藝文界社會行銷模式之研究:以反國光石化運動為例
The research of the social marketing mode of the Artists and Cultural Sector: Take movement against KuoKuang petrochemical industry as examples
指導教授: 鄭勝分
Cheng, Sheng-Fe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5
畢業學年度: 10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2
中文關鍵詞: 社會行銷反國光石化運動社會資本公民社會
英文關鍵詞: Social Marketing, Anti-KuoKuang Petrochemical Industry Movement, Social Capital, Civil Society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5302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77下載:1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Kotler, Roberto & Lee認為社會行銷是一種為了解決社會議題的策略,特別著重於行為的改變。亦言之,社會行銷理論是達成社會變革運動(social change campaign)的一種策略。
    國光石化開發案於2011年間經常登上媒體版面,是台灣典型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間容易發生衝突的政府施政重大投資案。「反國光石化」議題於2009年至2011年期間逐漸延燒,成為台灣社會輿論關注焦點。觀察反國光石化運動,運動期間持續受到各界的聲援包括學界、醫界、藝文界、青年學生、環保團體等紛紛發佈連署聲明,區隔化的公民群體皆以不同的專業身份表明支持反國光石化的立場,終而形成一股公民力量迫使政府改變原訂國家政策。
    本研究認爲由公民團體為首推動的反國光石化運動,透過喚起社會大眾的意識與關注,獲得社會大眾自願性的支持與聲援,進而凝聚社會輿論壓力形成一股公民力量,迫使政府改變國家計劃的訴求過程,即是一個社會行銷的過程。
    因此,本研究試從社會行銷概念探討藝文界推展的藝文行動如何在環境運動的場域中進行實踐的過程,並結合Putnam社會資本三大要素分析藝文界反國光石化運動的網絡動員,如何運用社會行銷理論規劃策略性的行動,進而整合資源累積社會資本。本文的待答問題為,藝文界如何參與反國光石化運動,其策略為何?運作模式為何?藝文界為何參與反國光石化對於運動,其理念為何?以及藝文界參與反國光石化運動,產生了哪些影響?是以,相較於過去環境運動以街頭抗爭、暴力衝突的不同形態。本研究重點聚焦於觀察反國光石化運動中,由藝文界發起的藝文行動,其所展現的軟性訴求及參與形式,是否擴展了反國光石化運動的社會能見度及社會影響力,是否促使民眾參與公共議題的機會提升公民意識,是否有助於累積社會資本、建構公民社會。

    Kotler, Roberto & Lee claimed that social marketing is a strategy that tackles social issues with a particular emphasis on behavior change. In other words, the social marketing theory is a kind of strategies aiming at realizing social change movement (social change campaign).
    The KuoKuang Petrochemical Development Project (KKPDP) was frequently reported in media in 2011 due to the fact that the KKPDP was a typical major investment project that existed a conflict between the government's economic polic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Taiwan. Thus, the idea of "Anti-KuoKuang Petrochemical Industry" had gradually spread and become a significant issue in Taiwan between 2009 and 2011. The Anti-KuoKuang Petrochemical Industry Movement (AKKPIM) was supported by people from various sectors, including academic circles, medical community, artists and cultural workers, young students, and environmental groups. They signed petitions to express their opposing viewpoints on the KKPDP, which, in turn, formed a civil force compelling the government to change the original policies.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the civil groups-led AKKPIM drew public attention and gained voluntary support from the public via arousing public awareness, which, in turn, aggregated public opinion and formed a civil force to make the government change the original plan. Such a process could be considered as a process of social marketing.
    Therefore, this study tries to investigate the process of how artists and cultural workers promote their activities in the field of an environmental movement from the social marketing aspect. Furthermore, this study adopted Putnam’s concept of social capital to analyze (1) how the artists and cultural workers mobilized their supporters to participate in the AKKPIM via their networks, (2) how they applied social marketing theories to make strategic action plans, integrate the resources, and accumulate social capital. The research questions of this study include three aspects: networks, norms, and trust. More specifically, three research questions were investigated (1) how the artists and cultural workers participated in the AKKPIM (2) why the artists and cultural workers participated in the AKKPIM and (3) what impacts have them created?
    In contrast with past environmental movements, which involved street protests, and violent conflict, the artists and cultural workers-initiated AKKPIM expressed soft demand and a mild form of participation. On the one hand, this study focuses on whether such a mild form of participation extended the social visibility and social influence of the AKKPIM. On the other hand, this study also cares about whether such a mild form of participation promoted the citizens to participate in public issues, enhanced people’s consciousness of citizenship, helped accumulate social capital, and facilitated the construction of civil society.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6 第三節 名詞界定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反國光石化運動」之理念 9 第二節 社會行銷策略 26 第三節 公民參與及公民社會 35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45 第一節 研究架構 45 第二節 研究方法 46 第三節 研究實施 48 第四章 研究分析與討論 53 第一節 藝文界社會行銷模式之分析 53 第二節 藝文界為何參與反國光石化運動 73 第三節 藝文界參與反國光石化運動的影響 85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97 第一節 研究結論 97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01 參考文獻 103 附錄 108

    中文部分
    王培蓉(1999)。以棲蘭山檜木處理事件探討自然保育運動參與者隻互動。台灣大學森林學研究所資源管理組,未發表之論文。
    王中天(2003)。社會資本:概念、起源及現狀,問題與研究,42(5),139-163。
    王俊隆(2004)。民眾參與鄰避設施設置過程之研究—以竹南焚化廠及新店安坑一般事業廢棄物掩埋場為例。中華大學建築與都市計畫學系碩士論文。
    王億仁(2007)。非營利組織與公民參與之關係初探,應用倫理研究通訊,41,58-64。
    江明修、梅高文(1999)。「非營利組織與公共政策」,社區發展季刊,85,6-12。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綜合計劃處編印(2005)。新世紀第二期國家建設計劃研擬專題研究系列III【社會.法政篇】。台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余致力(2002)。民意與公共政策—理論探討與實證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何增科編(2000)。公民社會與第三部門。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何明修(2012)。反國光石化運動的「公民」展演,傳播研究與實踐,2(1),45-54。
    宋巧雰(1999)。非營利組織之社會行銷策略研究-以文教基金會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宋文龍、薛凱峯(2010)。社會行銷研究方法趨勢分析-2000至2007年,運動健康與休閒學刊,17,91-114。
    周秀樺、林樂昕、黃裕穎(2011)。反國光石化運動的青年串聯。邁向參與式民主的挑戰與實踐研討會,財團法人台灣智庫。
    松敏麗(2006)。文教類非營利組織參與公共政策過程之研究。東海大學公共政策學系碩士論文。
    林正壹(1989)。環境影響評估之民眾參與方式之研究—台灣地區個案研究。國立中興大學公共行政及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秀碧、林柏章、湯大緯(2006)。台灣地區行銷研究議題之演化與發展趨勢—以四種TSSCI管理期刊為例,嘉南學報,32,698-714。
    林冠汶(2008)。都市型社區空間營造歷程之公民意識探討—以高雄縣鳳山市五甲國宅社區為例。國立高雄大學都市發展與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博文(2009)。公共部門運用行銷觀念之研究:行銷概念的擴大化與轉化,行政與政策學報,48,63-112。
    林博文(2010)。社會行銷的顧客思維。文官制度季刊,2(2),25-54。
    林佑聖與葉欣怡譯(2005)。社會資本。台北:弘智文化。
    吳英明(1993)。公私部門協力關係和「公民眾參與」之探討。中國行政評論,2(3),1-14。
    吳晟、吳明益(2011)。溼地.石化.島嶼想像。台北:有鹿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俞玫玟譯(2005)。社會行銷。台北:五南。
    胡幼慧、姚美華(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圖書。
    姚慕蘭(2007)。非營利組織之社會行銷個案研究-以財團法人董氏基金會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
    施鴻志、周世雄(1996)。都市計劃。新竹市:建都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施月英(2012)。反國光石化回顧。生態台灣,37,19-29。
    施亞叡(2012)。由石化工業設廠審視台灣空間規劃典範-以後勁五輕和國光石化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碩士論文。
    高寶華編著(2006)。非營利組織經營策略與管理。第二版。台北:華立圖書。
    孫本初(2005)。非營利組織之政策影響及社會期待。T&D飛訊第32期。
    徐正光、宋文里合編(1990)。台灣新興社會運動。台北:巨流。
    翁興利(2004)。政策規劃與行銷。台北:華泰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畢兆偉、石振國(2012)。非營利組織社會行銷個案探討:以促進兒童用藥安全為例。中華行政學報,10,137-172。
    莊文忠(2000)。台灣民眾公民意識的變化:2008年政權二次輪替前後的比較分析。
    莊文忠、徐明莉、張鐙文(2009)。非營利組織的議程設定與政策倡議的形成:質化研究的檢驗。公共行政學報,33,121-163。
    黃俊英(2005)。行銷學的世界。台北:天下遠見。
    黃俊英(2009)。行銷研究概論,第五版。台北:華泰文化。
    黃俊英(2011)。行銷管理:策略性的觀點,第四版。台北:華泰書局。
    郭瑞坤等(2007)。從社會資本理論探討社區培力與生活評價模式之建構。台灣國家政策學刊,1,44-74。
    傅恆德(2000)。政治參與的類型:誰參與抗議性活動。東海社會科學學報,20,61-83。
    張重昭(1985)。探討社會行銷的意義、內涵及未來發展。社會科學論叢,33,296-297。
    張錦華(2006)。從審議民主觀點分析「非常報導」光碟之相關報導的公共溝通品質。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劃,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
    張鐵志(2011)。拜訪溼地—藝文界大城溼地紀行。自由時報,副刊,2011.04.04。
    陳其南(1992)。公民國家意識與臺灣政治發展。台北:允晨文化。
    陳瑞華(2000)。社會行銷理論檢視全國搶救棲蘭檜木林聯盟在搶救棲蘭檜木林運動中的策略運用。
    陳孝庭(2004)。社會資本與公民參與關係之研究:以台北市為例。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
    陳欽春(2004)。民主治理與社會資本:台灣地區公民信任實證研究。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博士論文。
    陳欽春(2007)。把社會帶回公共生活:公民社會的觀點。公部門與公民社會發展學術研討會。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
    陳建寧(2007)。臺灣公民文化之研究:以北高兩市公民的價值觀、道德認知與社會資本為例。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金隆(2011),審慎因應經濟發展與環保的衝突,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網址:http://www.npf.org.tw/post/1/9076,上網日期:2014/5/20。
    陳惠楓等(2012)。政府施政如何兼顧「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以國光石化投資案為例。T&D飛訊第148期。
    經濟部(2011)。石化產業的下一步。網址:http://www.moeaidb.gov.tw,上網日期:2014/5/20。
    楊東震(2008)。非營利事業行銷與管理。新北市:新文京開發。
    楊銘賢、吳濟聰、高慈薏(2013)。社會行銷與社群媒體之研究:認同突顯觀點,輔仁管理評論,20(1),41-62。
    熊瑞梅(2014)。社會資本與信任:東亞社會資本調查的反思,臺灣社會學刊,54,1-30。
    鄭錫鍇(1993)。公民意識與公共組織結構慣性的關聯性。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政宗(1998)。非營利組織之社會行銷策略分析-以農業基金會為例。國立臺灣大學農業推廣研究所博士論文。
    鄭朝陽(2011年4月25日)。公民力量,加油。聯合報,G17版。聯合知識庫取自http://0-udndGtG.com.opGc.lib.ntnu.edu.tw/librGry/
    鄭勝分(2004)。從政府與第三部門互動的觀點析探台灣社會資本之內涵及其發展策略,理論與政策,17(3),37-58。
    謝志誠、何明修(2011)。八輕遊台灣---國光石化的故事。新北市:左岸文化出版。
    蔡育璟(2008)。公民意識與公民參與行為對組織公民行為影響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勞工所碩士論文。
    蔡進益(2006)。中油高科技石化園區轉型即民眾參與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鴻鴻(2012)。仁愛路犁田。台北:黑眼睛文化。
    鴻鴻編(2012)。衛生紙+16。台北:黑眼睛文化。
    簡巧紋(2008)。臺灣北區公共藝術從創作者角度探討民眾參與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美勞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魯炳炎(2012)。公益的價格:非營利行銷的理論與案例。新北市:韋伯文化國際。
    顧忠華(2012)。公民社會.茁壯。台北:開學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英文部分
    Kotler, P. & Zaltman, G. (1971). Social Marketing: an Approach to Planned Social Change. Journal of Marketing, 35, pp.3-12.
    Lee, N. R. & Kotler, P. (2011), Social Marketing: Influencing Behaviors for Good. Thousand Oaks, CG: SGGE Publications, Inc.
    Mckenzie-Mohr, D., Lee, N. R., Schultz, P. Wesley, & Kotler, P. (2012). Social Marketing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What Works. Thousand Oaks, CG: SGGE Publications, Inc.
    Nan, Lin (2001). Social Capital: A Theory of Social Structure and Ac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sutsui, K. & Wotipka, C. M. (2004). Global Civil Society and the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Movement: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Human Rights International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Social Forces, 83(2), 587-620.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