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蘇雍慈 Su, Yung-Tzu |
---|---|
論文名稱: |
非正規教育對美術教學工作者教師信念及學科教學知識之影響 The Influences of Non-formal Education on Art Educators’ Teacher Beliefs and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
指導教授: |
趙惠玲
Chao, Huei-Li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
論文出版年: | 2018 |
畢業學年度: | 106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331 |
中文關鍵詞: | 美術教學工作者 、非正規教育 、教師信念 、學科教學知識 |
英文關鍵詞: | Art educators, Non-formal education, Teacher belief,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PCK)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THE.NTNU.DFA.034.2018.A10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79 下載:33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以修習過非正規教育的兒童美術教學課程之美術教學工作者為對象,依據教學年資選在具五年以下教學經驗者,以及在近三年內修習完畢非正規教育所有課程者,本研究主要探討三個研究問題:美術教學工作者於非正規教育的學習動機與歷程、美術教學工作者的教師信念、美術教學工作者的學科教學知識。
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法,透過文獻分析法、深度訪談法、觀察法來蒐集美術教學工作者於教學中的觀點及作法,進而利用開放式編碼的方式將三項研究目的,分析出各項結論,如下述內容:
一、美術教學工作者於非正規教育的學習動機和歷程
學習動機之起因為三:自身教學經驗的不足、受多元課程的吸引及他人學習後的推薦。而學習歷程可分四面向討論:大家庭環境的學習氛圍、學員間的共同學習、師資特質與經驗傳承、作業報告的製作。
二、美術教學工作者的教師信念之內涵
教師信念依國內外理論,可從四面向來談討:教師角色、兒童本位、師生關係、學生個別差異、教師特質。
三、美術教學工作者的學科教學知識之內涵
學科教學知識選自於Shulman(1986)的理論,為六項知識所總和:教育脈絡的知識、教育目標、學科內容知識、課程知識、教學法知識、學習者知識。
This study is targeting on the art educators who have learned children’s art pedagogical courses through non-formal education.The study participants are art educators who have taught art within five years and who have taking all the courses of non-formal education within last the three years. And this research is mainly studying three issue (1) The art educators’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learning process of non-formal education; (2) The educators’ teacher belief; (3) The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PCK) of the art educators.
The research is based on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Through citation analysis, documentary analysis, in-depth interviews, observation, we perceive gathing art educators’ teaching point of view and how they teach. By doing so, we aim to reach the conclusions of those three issues by the methods of open coding , as shown below:
1. The art educators’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learning process of non-formal education. There are three factors of learning motivation: (1) Insufficient teaching experience; (2) Attraction to a variety of teaching art courses; (3) Recommendation from those who have learned the non-formal art teaching method.The learning process could be discussed through four aspects: (1) Enviromental learning atmosphere; (2) Mutual learning experiences among learners; (3) Instructors’characteristics and experiences to the learners; (4) Makes of works and reports.
2. Teacher beliefs of the art educators. Teacher belief, in view of the theories from domestic and abroad, could be discussed from four aspects: (1) Teachers’ role; (2) Children’s orientation; (3) Teachers’ and learners’ inter-action; (4) Students’ individuals’ needs; (5) teachers’ unique temperaments.
3. The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PCK) of the art educators.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is based on Shulman’s theory in 1986, which includes six kinds of knowledge: (1) Knowledge of educational context; (2) Knowledge of educational ends, purposes and values; (3) Curriculum knowledge; (4) General pedagogical knowledge; (5) knowledge of learners and their characteristics.
一、中文部分
川勝亞紀(2011)。學生出題策略對非正規教育體制下成人日語學習成效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南市。
中華民國成人及終身教育學會(2005)。非正規學習。臺北市 ::師大書苑。
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2003)。改進中央、地方及各級學校藝術教育行政組織之研究。檢索於2017年1月5日。取自臺灣藝術教育網網址http://ed.arte.gov.tw/uploadfile/trust/20_%E6%94%B9%E9%80%B2%E8%97%9D%E8%A1%93%E6%95%99%E8%82%B2%E8%A1%8C%E6%94%BF%E7%B5%84%E7%B9%94%E6%9C%9F%E6%9C%AB%E5%A0%B1%E5%91%8A.pdf
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2016)。開創終身教育新契機—社會教育六十周年紀念專輯。臺北市:師大書苑。
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2012)。我國師資培育百年回顧與展望。臺北市:五南。
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2013)。培育新時代良師。臺北市:五南。
中華國際人才培訓與發展協會(2016)。認證培訓與認證考照。檢索於2016年12月27日。取自於中華國際人才培訓與發展協會網址http://www.acp.org.tw/Default.aspx
內政部(2008)。社會團體許可立案作業規定。檢索於2016年12月24日。取自於中華民國內政部主管法規查詢系統網址http://glrs.moi.gov.tw/LawContentDetails.aspx?id=FL002651
王世哲(2005)。非正規學習成就認證的本土思維。載於中華民國成人及終身教育學會(主編),非正規學習(頁99-122)。臺北市:師大書苑。
王巧鳳(2015)。科技學科教學知識、教師信念和知識創新學習環境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圖書資訊學數位碩士在職專班,台北市。
王秀里(2004)。高雄縣市成人參與非正規學習動機與障礙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高雄市。
王秀雄(2002)。美學與藝術教育。載於《藝術教育研究》編輯委員會(編輯),藝術與人文教育—上冊。臺北縣:桂冠。
王政彥(2005)。成人非正規隔空學習與成就認證。載於中華民國成人及終身教育學會(主編),非正規學習(頁45-72)。臺北市:師大書苑。
王秋琪(2016)。非正式學習成就認證的實務運作與啟示:以法國「經驗知能認證」(VAE)為例。載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與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主編),開創終身教育新契機-社會教育六十週年紀念。臺北市:師大書苑。
王順節(2011)。台灣成人非正規學習參與成效及未來需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南投縣。
王瑞安(1999)。公立非正規成人教育機構員工工作壓力、工作倦怠與學習需求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高雄市。
王瑞安(2007)。我國成人及終身教育政策與分析架構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市。
王麗雁(2005)。從現代科技到歷史回溯:藝術教育研究歷程與展望。載於黃冬富(主編),「藝術教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研討會論文集。屏東市:屏東師範學院。
余品欣(2010)。非正規教育機構成人學習者知覺產品價值、教師教學品質與學習滿意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高雄市。
吳佩霓(2013)。課後托育教師之教師信念與教學實務執行面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嬰幼兒保育研究所,台北市。
吳明烈(2007)。建立終身學習機構夥伴關係的策略聯盟作法研議。師大學報, 52(3),頁 1-18。
吳芷蓉(2013)。教師信念、領導風格與班級經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華大學科技管理學系碩士班,新竹市。
吳卿綺(2013)。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的教師信念與兼任行政工作意願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市。
呂錘卿、曾榮華(2012)。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與教師成長—教學觀察之探討。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我國師資培育百年回顧與展望。臺北市:五南。
李佳蓉(2014)。國小教師多元文化教學信念與實踐之關係研究~以中部三縣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彰化縣。
李明芬、張德永、洪櫻純(2012)。台灣非正規課程認證的系統性分析與未來展望:從政策的單向接軌到多元發展。教育政策論壇 , 15(4),頁 25-62。
李政賢(譯)(2014a)。質性研究: 從開始到完成。(原著者:Yin, R.K.)。臺北市:五南。(原著出版年:2011)。
李政賢(譯)(2014b)。質性研究: 設計與計畫撰寫。(原著者:Marshall, C. & Rossman, G.B.)。臺北市:五南。(原著出版年:1946)。
李星瑩(2013)。英語教師如何於正規及非正規專業發展領域發展個人職能概念:一位教師的敘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英國語文學研究所,台北市。
李美蓉(2000)。回顧我國國民小學美勞科教師師資培育理想與現實。載於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編輯),2000年臺灣美術教育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史博館。
李賢輝、張恬君(2002)。科技與藝術教育。載於《藝術教育研究》編輯委員會(編輯),藝術與人文教育—上冊。臺北縣:桂冠。
沈秀樺(2007)。宜蘭縣國民小學美術才能班導師教學信念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佛光大學社會教育學研究所,宜蘭縣。
邱慧媚(2009)。桃園縣國民小學導師之教師信念與班級經營策略關聯性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桃園縣。
周盟翔(2014)。融入科學史之教學對非正規教育八年級學生學習成就及學習科興趣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應用物理暨化學系科學教育組碩士班,臺北市。
官有垣(2010)。非營利組織在台灣的發展:兼論政府對財團法人基金會的法令規範。中華民國期刊論文, 10,頁 75-110。
林文玲(2006)。一位高中美術老師教學信念與教學省思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台北市。
林均諭(2015)。探究教師閱讀教學自我效能與閱讀自我調整教學信念及實踐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桃園縣。
林佩儀(2013)。非正規教育課程規劃與終身學習核心能力之關係-以台南市六所社區大學課程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創意產業設計研究所,台南市。
林延諭(2016)。嚴肅教育遊戲製作:職前教師之設計思考實踐與科技學科教學知識。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生物學系,彰化縣。
林雨璇(2014)。針對台灣英語為母語之外籍教師的英語學科教學知識、英語教學信念及其對於補習班政策的看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應用外語研究所,桃園縣。
林亮均(2010)。探討網路化案例教學影音同儕互評對國小職前教師學科教學知識和教師信念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班,新竹市。
林思嵇(2016)。雲林縣國民小學社會領域教師學科教學知識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學習與媒材設計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學位在職專班,臺北市。
林振雄(2014)。從「學歷通膨」淺談「學力價值」。台灣教育評論月刊, 3(12),頁 85-87。
林耿立(2008)。非正規社區藝術教育的運作模式—以夢想社區文教發展基金會與芳鄰成長園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桃園縣。
林清財(1990)。我國國民小學教師教育信念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林新發、鄧珮秀(2012)。我國中小學師資培育政策的回顧與展望。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師資培育黃金十年。臺北市:五南。
林銘烽(2014)。國中科學教師科技學科教學知識自我效能與實踐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科學應用與推廣學系科學教育碩士班,台中市。
非正規教育課程認證中心(2016a)。非正規教育認證機構類別。檢索於2017年1月7日。取自於非正規教育課程認證中心網址http://www.nepac.org.tw/download/passlist/foundation.pdf
非正規教育課程認證中心(2016b)。通過非正規教育課程認證清冊。檢索於2016年12月24日。取自於非正規教育課程認證中心網址http://www.nepac.org.tw/uploadfiles/imagesfiles/2016-09-14-10-06-33.pdf
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1999)。社區美學研討會論文集(1999社區美學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施翠峰(2000)。臺灣美術三百五十年。載於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編輯),2000年臺灣美術教育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史博館。
洪尚妤(2015)。國中英語科實習生透過教育實習促進學科教學知識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教育研究所,台中市。
洪金愛(2014)。科技學科教學知識應用於教學設計之行動研究 -以國小三年級自然科植物生長變化單元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台北市。
洪筱倩(2007)。國小視覺藝術教師教學態度之調查研究-以新竹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美勞教學碩士班,新竹市。
徐秀菊(2005)。藝術師資培育的政策與課程研究。載於黃冬富(主編),「藝術教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研討會論文集。屏東市:屏東師範學院。
秦志潔(2013)。臺北地區私立國小視覺藝術教師教學信念與專業發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視覺藝術學系視覺藝術教學碩士學位班,臺北市。
袁汝儀、李秀琴(2002)。人類學與藝術教育。載於《藝術教育研究》編輯委員會(編輯),藝術與人文教育—上冊。臺北縣:桂冠。
財團法人華岡興業基金會(2016)。成立宗旨與機構定位。檢索於2016年12月27日。取自於財團法人華岡興業基金會網址http://www.hkxf.com.tw/
高綠靜(2015)。教師教育信念的建構與實踐--一位國中社會領域教師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課程設計與潛能開發學系,花蓮縣。
高震峰、陳秋瑾(2002)。教育學與藝術教育。載於《藝術教育研究》編輯委員會(編輯),藝術與人文教育—上冊。臺北縣:桂冠。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推廣教育中心(2016)。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推廣教育中心課程簡介。檢索於2016年12月27日。取自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推廣教育中心網址http://eec.ntua.edu.tw/coursesList1.aspx#
國家教育研究院(2012)。自我學習;自我導向學習。檢索於2016年12月23日。取自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網址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453922/
張力中(2012)。三位高中美術教師的教學信念、形塑與轉化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彰化縣。
張力中、王麗雁(2011)。美術教師的教學信念:特質、影響因素與研究啟示。載於陳瓊花(總編輯),百年永藝:臺灣首屆國民中小學藝術教育年會論文集。臺北市:師大。
張金玉、吳佑珍(2007)。成人學習成就認證探討-臺、韓成人學習成就認證實施之比較。社區大學與成人學歷教育—非正規教育的曙光。2007第9屆社區大學全國研討會論文集,頁 82-84。
張祿純(2016)。中等學校體育教師學科教學知識與教學反思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體育研究所,桃園縣。
教育部(2002)。終身學習法。檢索於2016年12月31日。取自立法院法律系統網址http://lis.ly.gov.tw/lglawc/lawsingle?0^13060C89C0187373060C8179180313664D81C49C0353C6CD89C0
教育部(2012)。第七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檢索於2016年11月8日。取自教育部部史全球資訊網網址http://www.naer.edu.tw/ezfiles/0/1000/attach/32/pta_5458_3166594_23798.pdf
教育部(2013)。教育部美感教育中長程計畫─第一期五年計畫(103年─107年)。檢索於2017年1月5日。取自於教育部全球資訊網網址http://www.edu.tw/News_Plan_Content.aspx?n=D33B55D537402BAA&sms=954974C68391B710&s=2BB080CF6DA7B089
教育部(2014a)。非正規教育學習成就認證辦法。檢索於2016年12月31日。取自於教育部主管法規查詢系統網網址http://edu.law.moe.gov.tw/LawContentDetails.aspx?id=FL026881&KeyWordHL=%E9%9D%9E%E6%AD%A3%E8%A6%8F%E6%95%99%E8%82%B2
教育部(2014b)。終身學習法(現行版)。檢索於2016年12月23日。取自教育部主管法規查詢系統網址http://edu.law.moe.gov.tw/EngLawContent.aspx?Type=C&id=192
教育部(2014c)。終身學習法異動條文及理由。檢索於2016年12月31日。取自於立法院法律系統網址http://lis.ly.gov.tw/lglawc/lawsingle?0050143032400000000000000000014000000004000000^01765091053100^00077001001
教育部(2015)。藝術教育法。檢索於2017年1月5日。取自教育部主管法規查詢系統網址http://edu.law.moe.gov.tw/LawContentDetails.aspx?id=FL009652&KeyWordHL=
教育部(2016)。短期補習班設立及管理準則。檢索於2016年12月24日。取自全國法規資料庫網址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80087
郭禎祥、趙惠玲(2002)。視覺文化與藝術教育。載於《藝術教育研究》編輯委員會(編輯),藝術與人文教育—上冊。臺北縣:桂冠。
陳仲彥(2011)。百年來社會教育的回顧與展望—李建興教授七秩華誕專輯。臺北市:師大學苑。
陳朝平(2000)。臺灣美術教育思想的演變與跨世紀的思維。載於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編輯),2000年臺灣美術教育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史博館。
陳朝平(2002)。藝術學與藝術教育。載於《藝術教育研究》編輯委員會(編輯),藝術與人文教育—上冊。臺北縣:桂冠。
陳嘉綺(2016)。國小在職數理教師自我調整學習能力與其科技學科教學知識之相關研究-以桃園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桃園縣。
陳瓊花、伊彬(2002)。心理學與藝術教育。載於《藝術教育研究》編輯委員會(編輯),藝術與人文教育—上冊。臺北縣:桂冠。
曾志偉(2013)。國小六年級學童數學成就與知覺教師 數學學科教學知識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嘉義市。
曾怡珊(2015)。教師承諾科技融入教學之個人因素研究: 以科技學科教學知識發展動機為中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管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彰化縣。
曾家福(2015)。自然教師科技融入教學素養、對網路探究平台的觀點及科技學科教學知識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暨環境教育研究所,高雄市。
鈕文英(2015)。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市:雙葉書廊。
黃壬來(1996)。美勞科創意教學法。載於黃政傑(主編),《美勞科教學法》。台北市:師大學苑。
黃壬來(2002)。全球情勢與臺灣藝術教育的改革。載於《藝術教育研究》編輯委員會(編輯),藝術與人文教育—上冊。臺北縣:桂冠。
黃冬富(2002)。藝術教育史概述。載於《藝術教育研究》編輯委員會(編輯),藝術與人文教育—上冊。臺北縣:桂冠。
黃玉幸(1995)。家庭主婦參與非正規成人教育的動機與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與繼續教育研究所,高雄市。
黃旭正(2014)。發展國小教師雲端科技學科教學知識量表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管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彰化縣。
黃松浪、黃明棋(2013)。社會教育與知識經濟。新北市:新文京開發。
黃品瑄(2015)。國中公民科初任教師學科教學知識發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台北市。
黃富順(2005)。對我國實施非正規學習成就認證之省思與展望。載於中華民國成人及終身教育學會(主編),非正規學習。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慶芳(2006)。國小教師教學信念與有效教學行為之相關研究─以台南縣、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班,臺南市。
黃珮祺(2013)。國小教師知識信念與課程設計歷程之相關研究—以北北基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臺北市。
黃韻如(2014)。探討透過雙循環備課模式對新手數學教師學科教學知識之專業發展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彰化縣。
新北市政府(2016)。新北市終身學習期刊—終身學習創新行為,12。
楊秋燕(2016)。在非正規課堂中發展四年級低成就學生數學推理規範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數理研究所(數學組),新竹市。
楊國賜(2015)。各國終身教育政策評析。臺北市:師大書苑。
楊國賜(2016)。新世紀終身教育的新觀念與發展新方向。載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與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主編),開創終身教育新契機—社會教育六十周年紀念專輯。臺北市:師大書苑。
楊永芳(2007)。視覺藝術教師對國中小課程銜接之教學信念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視覺藝術教育研究所,花蓮縣。
鄒岱君(2016)。一位國小教師的藝術教學信念與實踐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視覺藝術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臺北市。
廖昌珺、翁福元、林青松(2013)。我國教師職前教育的教師專業態度養成課程之探討。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培育新時代良師。臺北市:五南。
監察院(2004)。我國推動終身教育之成效與檢討。黃煌雄、林秋山調查。臺北市:監察院。
臺北市立圖書館(1998)。臺北市終身學習資源手冊。黃麗雯 執行編輯。臺北市:臺北市立圖書館。
臺灣PISA國家研究中心(2016)。學生能力國際評量計畫計畫概述。檢索於2016年12月27日。取自於臺灣PISA國家研究中心網址http://pisa.nutn.edu.tw/pisa_tw.htm
臺灣社會學會(2011)。臺灣社會學研究倫理守則。檢索於2017年1月6日。取自臺灣社會學會網址http://tsa.sinica.edu.tw/research_01.php
趙惠玲(1996)。從我國國中美術教育現況談師資培育的一些課題。師大學報, 41,頁 573-606。
劉怡甫(2010)。從促進教師發展「學科教學科技知識」能力之觀點看PCK→TPCK→ICT-TPCK的思維脈絡。深耕教與學電子報,輔仁大學。檢索於2017年2月10日。取自http://www.teachers.fju.edu.tw/epapers/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291
劉意琪(1998)。臺灣連鎖型書店的非正規成人教育活動與經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高雄市。
劉豐榮、簡瑞榮(2002)。社會學與藝術教育。載於《藝術教育研究》編輯委員會(編輯),藝術與人文教育—上冊。臺北縣:桂冠。
蔡培村(1999)。終身學習教師的發展與培育 。教育資料集刊, 24(13),頁 129-168。
鄭宇廷(2014)。平板即時回饋系統融入教學對國中教師之科技學科教學知識(TPACK)與對學生個人與情境興趣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新竹市。
鄧又甄(2013)。A/r/tography信念之高中美術教師專業發展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美術教育與美術行政組,臺北市。
盧博偉(2013)。大台北地區國中數學教師科技學科教學知識與教學信念相關性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數位學習在職專班,新北市。
謝秀月(2002)。國小自然教師科學教學實踐知識與科學教學表徵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彰化縣。
蕭炳欽(2003)。提昇藝術教育師資水準之行政策略。載於蕭炳欽(編輯),中小學一般藝術教育師資培育學術與實務研討會。臺北市:藝術館。
簡利穎(2015)。國小教師教學信念與電子教科書應用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士在職專班,新北市。
顏銘志(1996)。國民小學教師教學信念、教師效能與教學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屏東縣。
顏嘉慧(2013)。以學生觀點知覺教師科技學科教學知識(TPACK)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數位學習設計與管理學系研究所,嘉義市。
蘇振明(2011)。《創意美樂地─蘇振明40年美育園丁筆記》。臺北市,臺北市立大學視覺藝術系。
二、外文部分
Belanger, P. G. E. (1995). Lifelong Education. Neterlands: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Bullough, R. V., Jr., & Knowles, J. G. (1991). Teaching and nurturing: Changing conceptions of self as teacher in a case study of becoming a reacher. [Monograp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Qualitative Studies in Education, 4. doi: 10.1080/0951839910040203
Butterworth, C. (1992). More than one bite at the APEL — contrasting models of accrediting prior learning. [Monograph]. Journal of Further and Higher Education, 16(3), 39-51. doi: 10.1080/0309877920160305
Carroll, K. L. (1997). Researching Paradigms in Art Education. In S. D. LaPierre & E. Zimmerman (Ed.), Research methods and methodology for art education (pp. 171-192). Reston, VA: National Art Education Association.
Clandinin, D. J. (1986). Classroom practice: Teacher images in action. London: Falmer.
Clandinin, D. J., & Connelly, F. . (1991). Narrative and story in practice and research. In D. Schön (Ed.):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Clark, G., Day, M., & Greer, W.D. (1987). Discipline-based art education: Becoming students of arts. Journal of Aesthetics Education, 21(2), 129-196
Cochran,K.F.,DeRuiter,J.A.,& King R.A.(1993).Pedagogical content knowing: an integrative model for teacher preparation.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44(4),263-272.
Retrieved February,10, 2017, from
https://mymasonportal.gmu.edu/webapps/blackboard/execute/content/file?cmd=
view&content_id=_3379148_1&course_id=_224398_1
Combs, P. H., & Ahmed, M. (1974). Attacking Rural Poverty: How Nonformal Education Can Help. Baltimore,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Retrieved December,28, 2016, from http://documents.worldbank.org/curated/en/656871468326130937/pdf/multi-page.pdf
Dave, R. H. (1976). Foundation of lifelong education. Oxford: Perfamon Press.
Eisner, E. W.(1972). Educating artistic vision. New York : Macmillan.
Goldstein, J. (1993). Ideas and foreign policy: beliefs, institutions, and political change,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Grubbs, J. (2010). Teacher Belief Research in Art Education: Analyzing a Church of Christ Christian College Art Educator Beliefs and their Influence on Teaching. Retrieved February,7, 2017, from
https://etd.ohiolink.edu/rws_etd/document/get/osu1284733542/inline
Jarvis, P. (1990). An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 London:Routledge.
Kihlstrom J.F., C., N. (1987). Social Intelligence. Retrieved January,4, 2017, from http://socrates.berkeley.edu/~kihlstrm/social_intelligence.htm
Konrad, J. (2008). 學習的未來 : 歐洲正面臨挑戰嗎? = The Future of Learning = Is Europe Meeting the Challenge? 載於非正規學習--跨組織與跨文化之對話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中心。, 21-55.
Lowenfeld, V. (1947). Creative and mental growth. New York, NY: Macmillan.
Maslow, A. H. (1943). 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Psychological Review.
OECD. (2001). Education policy analysis. Paris France: Author. Retrieved December,23, 2016, from http://www.colombiaaprende.edu.co/html/investigadores/1609/articles-72452_archivo_adjunto1.pdf
Olson , J. (1988). The cultural context of teacher thinking and its significance for innova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293832)
Ovando, C. J. (2016). 深入檢視 : 美國教與學對話過程中的限制性與可能性 = Taking a Deeper Look = Dialogical Constraints and Possibilities Surrounding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載於非正規學習--跨組織與跨文化之對話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中心。, 57-101.
Pajares, M. F.(1992). Teachers’beliefs and educational research:Cleaning up a messy contruct.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62(3), 307-332.
Rokeach, M. (1972). Beliefs, attitudes, and values : A theory of organization and change. San Francisco : Jossey-Bass.
Shavelson, R. J. & Stern, P. (1981). Research on teachers’ pedagogical thoughts,judgments, decisions, and behavior.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51(4),455-498. Retrieved February,7, 2017, from
https://www.rand.org/content/dam/rand/pubs/papers/2006/P6639.pdf
Tabachnick, B. R., et al. (1982). The impact of the student teaching experi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er perspective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New York.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218 251)
Retrieved February,8, 2017, from
http://files.eric.ed.gov/fulltext/ED266099.pdf
Tabachnick,B. R. & Zeichner, K. (1985).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er perspectives Final report.(ERIC Document NO.ED266099).
Titmus, C., Buttedall, P., Ironside, D., & Lengrand, P. (1979). Terminology of adult education. France: UNESCO. Retrieved December,28, 2016, from http://unesdoc.unesco.org/images/0003/000322/032265mo.pdf
Veal, W.R., & MaKinster, J.G. (1999).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taxonomies. Electronic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3(4).
Walen, S. R., Diguiseppe, R., & Wessler, R. L. (1980). A practioner’s guide to rational-emotive therapy.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Whitehead, A. N. (1929). The Aims of Education. Retrieved January,4, 2017, from http://staff.washington.edu/schenold/chid390/readings/Whitehead-Aims%20of%20Education.pdf
Wilson, S. M., Shulman, L. S., & Richert, A. (1987). 150 different ways of knowing: Representations of knowledge in teaching. In J. Calderhead (Ed.), Exploring teachers’ thinking (pp. 104-124). Sussex, England: Holt, Rinehart & Wins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