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張瑞麟
Chang, Jui Lin
論文名稱: 考生對大學甄選入學制度之認知與因應策略之研究
Examinees’ Cognition and Coping Strategies towards the Recommendation and Screening System of Higher Education Entrance Exam
指導教授: 王麗雲
Wang, Li-Yu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4
畢業學年度: 92
語文別: 中文
中文關鍵詞: 甄選入學文化資本社會資本
英文關鍵詞: Recommendation and Screening System, Higher education entrance exam, Higher education entrance exam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78下載:2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對於甄選制度的實際情況進行研究,並自其中歸納與分析影響甄選入學的相關因素。本研究欲瞭解甄選入學的政策理念、運作情形,同時探討考生對於甄選入學的認知與因應策略,最後並試以文化資本與社會資本對甄選入學進行檢視。
    本研究以訪談方式進行,研究以參加2004年大學甄選入學之考生為研究對象。本研究共選取台北市三所公立高中的十八名參加甄選之考生為受訪對象,每校各有六名受訪考生。
    研究發現如下:
    壹、考生對於甄選入學制度的認知
    一、考生對於甄選入學的認知主要來自於就讀之高中
    二、大部分考生真正認知甄選入學制度是在高三時期
    三、大部分考生對於校內推薦初選的標準並不清楚
    貳、考生對於甄選入學制度的因應策略
    一、考生的選擇多經過理性計算
    二、考生大多到高三才開始積極準備甄選
    三、考生尋找資源以面對甄選
    參、文化資本在甄選入學制度中的實際運作
    一、家長對課業輔導的協助是以經濟資本補足文化資本
    二、面試內容與文化資本關係密切
    三、才藝學習對甄選入學的影響不大
    四、文化資本需主動運用才能發揮效用
    肆、社會資本在甄選入學制度中的實際運作
    一、社會資本影響考生的選擇
    二、社會資本影響學生準備方向之找尋
    三、家長的社會資本對於學生面試的幫助有限
    四、社會資本亦需主動運用
    最後並分別對學校、學生以及未來的研究提出相關建議。

    Abstract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Recommendation and Screening System of higher education entrance exams, aiming to clarifying the mechanism guiding the functioning of the system. Cultural capital and social capital perspectives are employed to exam how the system assigns examinees to different departments and schools. The Recommendation and Screening system is newly established as part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entrance exams. However, critiques follow. Doubts about the fairness of the recommendation and screening system have been raised. Among all of the critiques,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is still missing.
    To understand the mechanism behind the function of the Recommendation and Screening system,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Data was collected from 18 interviewees who participated in the Recommendation and Screening System of higher education entrance exam in 2004. All of the interviewees came from senior high schools in Taipei city. The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1. Examinees’ cognition toward the system:
    (1) Examinees’ understanding towards the system principally came from their school.
    (2) Most examinees did not completely understand the system until their last year in senior high school.
    (3) Most examinees had very limited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standards of primary selection for participating in the Recommendation and Screening System at their school.
    2. The examinees’ coping strategies toward the system:
    (1) Each examinee’s choices of the department and schools were based on rationally calculation of their own interests and abilities.
    (2) Many examinees did not zealously prepare the recommendation and screening exam until their last year in senior high school.
    (3) Examinees used all possible resources to prepare for the Recommendation and Screening system.
    3. The function of cultural capital within the system:
    (1) Family cultural capital did not seem to function too much in the system.
    (2) The content of the interviews in the Recommendation and Screening system is closely related to cultural capital.
    (3) The impact of cultural capital was not obvious on the result of recommendation and screening exam.
    (4) Cultural capital worked only when the examinees actively used it.
    4. The function of social capital within the system:
    (1) Social capital influenced examinees’ choice of the department and university.
    (2) Social capital affected examinees’ coping strategy in preparing for the recommendation and screening exam.
    (3) Parental social capital offered limited help to the examinees during the interview.
    (4) Social capital needed to be actively used by the examinees.
    Suggestions for students and senior high schools were offered at the end. Ideas for future study are also provided.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3 第三節 名詞釋義...................................................................... 5 第四節 研究方法...................................................................... 6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9 第一節 甄選入學制度及其相關論述.......................................9 第二節 考生面對甄選入學之因應.........................................19 第三節 文化資本的理論基礎及相關研究發現.................... 37 第四節 社會資本的理論基礎及相關研究發現.....................47 第三章 研究設計.....................................................................57 第一節 研究方法................................................................... 57 第二節 研究對象....................................................................59 第三節 研究實施步驟............................................................61 第四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64 第四章 研究發現與討論....................................................65 第一節 考生對甄選入學制度之認知...................................65 第二節 甄選科系之選擇.......................................................71 第三節 甄選入學之準備.......................................................87 第四節 第二階段指定項目甄試.........................................110 第五節 考生自我評估與對甄選入學制度之評論.............124 第五章 結論、討論與建議.................................................. 137 第一節 結論........................................................................137 第二節 討論........................................................................142 第三節 建議........................................................................145 參考文獻..................................................................................149 附錄...........................................................................................155 附錄一 訪談說明書...........................................................155 附錄二 訪談同意書...........................................................156 附錄三 訪談大綱...............................................................157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三思堂升學研究小組(2001)。大學多元入學:生活輔導。台北市:三思堂。
    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2003)。九十三學年度大學甄選入學招生辦法。2003年12月5日,取自http://www.caac.ccu.edu.tw/caac93/rule/920910.doc
    中華民國大學入學考試中心(1992)。我國大學入學制度改革建議書—大學多元入學方案。台北市:大考中心。
    王介廷(1997)。面試。載於台灣省教育廳(主編),大學推薦甄選入學實務篇(頁88-96)。南投縣:台灣省教育廳。
    王天台(1997)。參加推薦甄選的預備與抉擇。載於台灣省教育廳(主編),大學推薦甄選入學實務篇(頁32-54)。南投縣:台灣省教育廳。
    王俊權(2000)。從大學聯考到多元入學。台灣教育,592,7-19。
    王紀青(2002,4月27日)。多元入學未減輕學生壓力。聯合報,18版。
    石培欣(2000)。國民中學學生家庭環境、同儕關係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何玉瓊(2004)。桃園縣學生升讀高中職態度及影響因素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何瑞珠(1999)。家長參與子女的教育:文化資本與社會資本的闡釋。教育學報,27,233-261。
    吳毓津(1997)。大學生科系選擇因素的分析--以中央大學與政治大學為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中壢市。
    吳麗芬(1993)。國小學生補習狀況問卷分析。人本教育札記,43,12-18。
    巫有鎰(1997)。影響國小學生學業成就的因果機制:以台北市和台東縣作比較。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李文益(2003)。文化資本、社會資本與學業成績、成就抱負:台東師院學生的貫時性因果分析。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李奉儒、詹家惠(2002)。檢視高中多元入學方案--批判教學論觀點。教育研究,101,60-71。
    李俊良(1996)。青少年職業偏好設限現象之探討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李威伸(2002)。文化資本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以台中市國中學生為例。東海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汪慧瑜(2004)。面試成功進大學。台北市:張老師文化。
    林怡青(2001)。國中生選擇甄選入學之決策歷程分析。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林松齡(1999)。母親對子女學業成就的影響:文化資本、經濟資源與監督角色的比較。台大社會學刊,27,73-105。
    林素珠(2002)。影響技術學院甄試生選校決策因素及其資訊管道之探討。大葉大學公共關係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林清標(1998)。原漢族別、家庭結構與學業成就之關連性。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林森富(2001)。社經背景、文化資本與教育成就。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林靜珊(2002)。大學甄試生選校決策因素之探討。大葉大學公共關係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邱天助(2001)。布爾狄厄文化再製理論。台北市:桂冠。
    邱愛鈴(2004,5月)。從國家控制到大學市場化:大學入學政策的變革與挑戰。論文發表於台灣教育社會學學會、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主辦之「第十屆台灣教育社會學論壇:變遷中的社會文化與入學制度改革」學術研討會,高雄市。
    姚霞玲(1995)。 推薦甄選入學面試類型與其評量方式研究。教育研究資訊,3(3),16-35。
    姚霞玲(1995)。推薦甄選入學面試類型與其評量方式研究。教育研究資訊2(2),16-35。
    柯正峰(1990)。升大學補習班學生學習態度、對補習班態度及生活型態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洪素蕙(2003)。國中學生因應高中高職多元入學方案生涯決策歷程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夏靜慧(2001)。貧窮階層學童在教育實踐上的差異--十六位個案研究的探討。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孫國華(1993。高雄縣市國民中小學之課外補習實況與成因之調查研究。教育資料文摘,31(1),135-153。
    孫清山、黃毅志(1996)。補習教育、文化資本與教育取得。台灣社會學刊,19,pp.95-139。
    徐明珠(2002)。站在大學入學考試變革的轉捩點上。2002年4月14日,取自 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090/EC-R-090-007.htm。
    高薰芳、林盈助、王向葵譯(2001)。J. A. Maxwell著,質化研究設計(Qualitative research design: An interactive approach)。台北市:心理。
    康瀚文(2004,5月)。變遷中的教育選擇機制~以教育機會均等的理念評析高中職多元入學方案。論文發表於台灣教育社會學學會、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主辦之「第十屆台灣教育社會學論壇:變遷中的社會文化與入學制度改革」學術研討會,高雄市。
    張安民(1997)。字數、自傳寫作。載於台灣省教育廳(主編),大學推薦甄選入學實務篇(頁115-127)。南投縣:台灣省教育廳。
    曹春隆(2001)。專科學生升學與選擇校系態度之研究。大葉大學公共關係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梁貫御、姜世英、魯真(2002)。影響高三學生選擇大學商管科系之考量因素。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3(3),74-89。
    莊珮真(2003)。高中生因應大學多元入學方案生涯決策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許崇憲(2002)。家庭背景因素與子女學業成就之關係:台灣樣本的後設分析。中正教育研究,1(2),1-24。
    許綺婷(2002)。探討國三學生對補習班與學校教學的看法及其與基本學測數學科之表現的關係。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許誌庭(2000)。國小教師對「文化再製」現象的知覺性之研究。國立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郭昭佑(1995)。後中等教育的多元入學規劃:推薦甄選。教育資料文摘,37(4),99-106。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市:五南。
    陳怡靖(1999)。台灣地區教育階層化之變遷—檢證社會資本論、文化資本論及財務資本論在台灣的適用性。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陳昌媛(1998)。大學科系與高級中學對大學甄試入學之態度評估與研究。東吳大學經濟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林曉梅(2000)。大學「甄選入學」制度之研究(1993-2000)。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陳建州(2001)。重探學校教育功能--家庭背景因素影響力變化之研究。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陳建州、劉正(2003年10月)。從多元入學方案談教育機會均等。論文發表於台灣社會學會主辦之「邁向新世紀的公平社會—社群、風險與不平等」學術研討會,台北市。
    陳淑丹(2003)高中多元入學方案目標達成及其對國中學生選校的影響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順利(2001)。原漢青少年飲酒行為與學業成就之追蹤調查:以台東縣關山地區為例。教育心理與研究,24,67-98。
    陳嘉琳(2001)。國小五年級暑假經驗及其對學業成就的影響。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陳聰吉(2002)。高雄市國中生選填志願影響因素之研究。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韻如(1997)。認識小論文。載於台灣省教育廳(主編),大學推薦甄選入學實務篇(頁97-114)。南投縣:台灣省教育廳。
    陶昌麟、林瓊華、陳昌媛(2002)。大學推薦甄選制度下的高中參與行為分析。教育研究資訊,10(6),63-84。
    黃文三(2004,5月)。從台灣後現代社會論多元入學制度的回顧與展望。論文發表於台灣教育社會學學會、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主辦之「第十屆台灣教育社會學論壇:變遷中的社會文化與入學制度改革」學術研討會,高雄市。
    黃信誠(2003)。家庭教育資本與學生學習態度之研究:居住嘉義偏遠地區與一般地區國中生之比較。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黃政傑(2003)。期待大學入學新方案的誕生。師友,430,6-10。
    黃炳煌(2000)。除了公平還要正義。載於任拓書(主編),十年辛苦不尋常:大學入學考試中心十週年紀念文集(頁284-286)。台北市:大學入學考試中心。
    黃雪萍(2002)。國小高年級學童參加校外數學補習之背後因素與對數學學習影響之研究。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黃湘淳(2001)。國中生英語學習適應之相關因素研究--以台南地區為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黃新民(2002)。論高中職多元入學方案之意識型態。教育社會學通訊,40,19-30。
    黃瑞琴(1996)。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市:心理。
    黃嘉雄(1996)。轉化社會結構的課程理論:課程社會學的觀點。台北市:師大書苑。
    楊朝祥(2002)。多元入學方案面面觀。國家政策論壇,創刊號,223-231。
    楊貴榮(1994)。剖析八十三年度大學推薦甄選入學方案。教育資料文摘,33(6),27-35。
    楊慧美(2002)。分析國三學生對補習班與學校教學的看法及其與基本學測自然科之表現的關係。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趙志秦(2004)。私立學校專科生升學二技選校因素之研究—以北台灣為例。交通大學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趙若男(1997)。學科能力測驗的準備與因應。載於台灣省教育廳(主編),大學推薦甄選入學實務篇(頁74-87)。南投縣:台灣省教育廳。
    劉俊豪(1985)。國中升學選校意願及其影響因素之調查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劉祐如(2003)。高職畢業生升學選校困擾之研究。台灣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潘幸山(1997)。推薦甄選輔導實務的內容。載於台灣省教育廳(主編),大學推薦甄選入學實務篇(頁3-20)。南投縣:台灣省教育廳。
    蔡文山(2004,5月)。再製乎?抑或公平乎?台灣升學機制之教育社會學探究。論文發表於台灣教育社會學學會、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主辦之「第十屆台灣教育社會學論壇:變遷中的社會文化與入學制度改革」學術研討會,高雄市。
    蔡宜芳(2003)。公立大學校院入學機會之調查研究-新舊制度入學學生的比較。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蔡毓智(2002)。學習資產對學業成績之影響─以台北市國三學生基本學力測驗成績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鄭秋霞(2002)。從教育改革談台灣地區大學入學制度之變革(1994-迄今)。南華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鄧志平(1996)。高中生選擇大學主修科系決策歷程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蕭次融、姚霞玲(1994)。推薦甄選入學方式之研究。教育研究資訊,2(2),12-28。
    蕭鈞育(2003)。中部地區國中音樂資優生生涯決定與升學選擇之研究。嘉義大學特殊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聯合報系民意調查中心(2002,3月23日)。多數受訪者質疑大學申請入學、推薦甄選公平性,七成五贊成恢復聯考。聯合報,6版。
    謝孟穎(2002)。家長社經背景與學生學業成就關聯性之研究。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謝雪貞(1997)。大學科系學群的認識與抉擇。載於台灣省教育廳(主編),大學推薦甄選入學實務篇(頁55-73)。南投縣:台灣省教育廳。
    羅淇(2003)。補習與教育成就。淡江大學產業經濟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貳、西文部分
    Aschaffenburg, K., & Maas, I.(1997).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careers: The dynamics of social reproductio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62(August) , 573-587.
    Bourdieu, P. (1997). The forms of capital. In A. H. Halsey, H. Lauder, P. Brown, & A. S. Wells (eds.). Education: Culture, economy, and society(pp.46-58). Oxfor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ourdieu, P., & Passeron, J. C. (1977) . Reproduction in education,society and culture. London: Sage.
    Coleman, J. S. (1988). 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4:95-120.
    Coleman, J. S. (1990). Foundations of social theor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De Graaf, M., De Graaf, P. M., & Kraaykamp, G. (2000). Parental cultural capital and educational attainment in the Netherlands: A refinement of the cultural capital perspectiv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73(April), 92-111.
    De Graaf, P. M. (1986). The impact of financi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on educational attainment in the Netherlands. Sociology of Education,59 ,237-246.
    Dika, S. L., & Singh, K. (2002). Applications of social capital in educational literature: A critical sysnthesis.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72(1), 31-60.
    DiMaggio, P.(1982). Cultural capital and school success: The impact of status culture participation on the grades of U.S. high school student.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47, 189-201.
    Dumais, S. A. (2002). Cultural capital, gender, and school success: The role of habitus. Sociology of Education.75(January), 44-68.
    Farkas, G. , Robert, P. G., Sheehan, D., & Shuan, Y. (1990). Cultural resources and school success: Gender, ethnicity, and poverty groups within an urban school district.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5, 127-142.
    Jackson, G. (1981). Sociallogic, economic, and policy influences on college- going decisions. Stanford Uinv., Calif. Inst. for Research on Educational Finance and Governance.
    Kalmijn, M., & Kraaykamp, G. (1996). Race, cultural capital, and schooling: An analysis of trends in the United States. Sociology of Education, 69, 22-33.
    Kingston, P. W. (2001). The unfulfilled promise of cultural capital theory. Sociology of Education, 2001(Extra Issue), 88-99.
    Lareau, A., & Horvat, E. (1999). Moments of social inclusion and exclusion of race, class, and cultural capital in family-school relationships. Sociology of Education, 72, 37-53.
    Lin, N.(2001). Social capital:A theory of social structure and action.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itten, L. (1982). Different strokes in applicant pool: Some refinements in a model of student choices.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4, 383-402.
    Roscigno, V., & Ainsworth-Darnell, J.W.(1999). Race, cultural capital, and educational resources: Persistent inequalities and achievement returns. Sociology of Education, 72(July), 158-178.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