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李金龍
LI, Chin-Lung
論文名稱: 漢字部件意義化創意記憶策略及部件數對以華語為二語學習者之漢字識寫成效研究
Research on Effects of Creative Mnemonics with Meaningful Radicals and the Numbers of Radicals on the Recognition and Writing of Chinese Characters for Chinese as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
指導教授: 陳學志
Chen, Hsueh-Chih
邱發忠
Chiu, Fa-Chu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創造力發展碩士在職專班
Continuing Education Master's Program of Creativity Development
論文出版年: 2015
畢業學年度: 10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91
中文關鍵詞: 部件意義化創意記憶策略部件數以華語為二語學習者漢字識寫
英文關鍵詞: creative mnemonics of meaningful radicals, numbers of radicals, Chinese as Second Language (CSL) learner, effects on the recognition and writing of Chinese character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35下載:4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漢字部件意義化創意記憶策略及部件數對以華語為第二語言(Chinese as Second Language, CSL)學習者的漢字識寫成效。研究對象為24位不同國籍背景之精通英語的華語文初學者(男7人、女17人)。本研究為2X2的混合二因子設計,受試者間的自變項為不同漢字記憶策略(部件意義化創意記憶策略、部件序列記憶策略);受試者內的調節變項為漢字部件數(部件數總和4個以上為高部件數漢字,2個則為低部件數漢字),用以探究部件數對不同漢字記憶策略的交互作用程度;依變項為於實驗後對受試者進行立即後測與隔週的延宕後測之漢字學習效果(字義識記作業與字形書寫作業正確率兩種效果)。採用共變數分析與二因子混合變異數分析進行研究效果檢定。研究結果發現:1.在交互作用方面,不同漢字記憶策略與部件數在字形書寫作業之立即與延宕測驗正確率皆有交互作用,且在低部件數漢字的條件下,部件意義化創意記憶策略的效果大於部件序列記憶策略,代表部件意義化創意記憶策略能有效提升CSL學習者的低部件數漢字學習效果。2.在主要效果方面,部件意義化創意記憶策略對CSL學習者的字義識記學習效果顯著高於部件序列記憶策略,代表意義化的記憶策略比傳統機械性的背誦部件方式更能促進CSL學習者的漢字字義學習效果。3.低部件數漢字的字形書寫學習效果優於高部件數漢字,代表低部件數漢字的字形結構單純,對CSL學習者認知負荷較輕,容易學習。本研究證實,將組合成整字的部件,透過有意義的故事或情境串聯,有助提升CSL學習者的漢字字義學習效果,且部件意義化創意記憶策略對於字形書寫學習效果,在較為簡單的低部件數漢字學習上更加明顯。

    The purpose of the research i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creative mnemonics with meaningful radicals and the numbers of radicals on the recognition and writing of Chinese characters for Chinese as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 The participants were 24 English native speakers (7 males, 17 females) who were also beginners in Chinese. The design of the experiment was 2X2 two way mixed design. The methods to deal with the data were ANCOVA and two-way ANOVA. The independent variable of the between-subject factor was different Chinese character mnemonics (Chinese characters creative mnemonics of meaningful radicals and radical-order mnemonics). The moderating variable of the within-subject factor was the numbers of radicals (the character composed of 4 or more radicals was seen as high radicals Chinese character and that composed of 2 radicals was the low radicals.) The dependent variable is effects on the recognition and writing of Chinese characters through the instant post-test and delay post-test next week. The findings of the research were as follows. Firstly, there is interaction in instant and delay writing test between creative mnemonics with meaningful radicals and the numbers of radicals. The creative mnemonics had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writing of Chinese character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low radicals. Secondly, the creative mnemonics had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recogni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s. Thirdly, the low radicals had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writing of Chinese characters. Overall, the creative mnemonics with meaningful radicals was much better to promote the effect on the recogni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s. The low radicals were much easier to write for CSL learners because of little cognitive load.

    謝誌 iii 摘要 v Abstract vii 目錄 ix 表次 xi 圖次 x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3 第三節 名詞解釋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漢字特性與學習困難 7 第二節 漢字學習與教學方法 15 第三節 三階段漢字本位教學模式與記憶策略比較 2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5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設計 35 第二節 研究假設 36 第三節 研究對象 37 第四節 研究工具 38 第五節 研究程序 43 第六節 資料處理 46 第四章 研究結果 47 第一節 字義識記作業結果 47 第二節 字形書寫作業結果 50 第五章 綜合討論與建議 57 第一節 綜合討論 57 第二節 結論 61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63 參考文獻 67 附錄一 部件意義化創意記憶策略之目標漢字記憶故事 75 附錄二 部件意義化創意學習材料與工作簿示例 80 附錄三 部件序列學習材料與工作簿示例 85 附錄四 字義識記作業示例 90 附錄五 字形書寫作業示例 91

    一、中文部分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3)。通用規範漢字表。取自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228/201308/156547.html
    尤浩杰(2003)。筆劃數、部件數和拓撲結構類型對非漢字文化圈學習者漢字掌握的影響。世界漢語教學,2,72-81。
    王初慶(1986)。中國文字結構析論。台北市:臺灣學生書局。
    王美娥,郭雨生,賴瓊琦(2007)。國小學童對形狀與色彩組合的情緒意象調查研究。人文暨社會科學期刊,3(1),81-94。
    王寧(1997)。漢字構形理據與現代漢字部件拆分。語文建設,3。
    王瓊珠(2005)。高頻部首/部件識字教學對國小閱讀障礙學生讀寫能力之影響。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36(1),95-124。
    王儷君(2013)。圖文聯想對以中文為第二語言者的漢字學習成效:以創造力為調節變項(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白樂桑(1996)。漢語教材中的文、語領土之爭:是合併,還是自主,抑或分離。世界漢語教學,4,24-35。
    江新(2006)。外國學生漢語字詞學習的影響因素-兼論漢語水平大綱字詞的選擇與分級。語言教學與研究,2,14-22。
    江新(2007)。「認寫分流,多認少寫」漢字教學法的實驗結果。世界漢語教學,2,91-97。
    余佳娟(2007)。歐美外籍學生漢字字形相似判斷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吳世雄(1998)。論認知心理學的記憶原理對漢字教學的啟迪。華文世界,89,46-54。
    吳旖妮(2014)。CFL華語文學習風格、學習策略與學習成就之相關研究-以印尼建國大學中文系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中壢市。
    呂美娟(2000)。基本字帶字識字教學對國小識字困難學生識字成效之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8,207-235。
    李子瑄、曹逢甫(2009)。漢語語言學。新北市:正中書局。
    李玉琇,蔣文祁譯(2010)。認知心理學(原作者:Robert J.Sternberg)。台北市:雙葉書廊。(原著出版年:2008)
    李雪娥(2012)。漢字的構形特性在學習障礙中文補救教學之運用──部件意義化識字教學法。特教園丁,27(4),29-39。
    李蕊(2005)。對外漢語教學入門。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
    阮進立(2010)。漢字與喃字形體結構比較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林士堯、楊雅婷(2012)。意元集組教學策略對學生記憶廣度影響之研究。嘉大教育研究學刊,28,59-72。
    林季苗(2011)。漢語教學四大原則與法國經驗。華語文教學研究,8(2),65-79。
    林書彥(2004)。形聲字發音規則探勘(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高雄市。
    林訓毅(2011)。漢字的圖文結合應用於海報之研究創作(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林麗娟(2011)。台灣國際學生學習華語數位資源之使用分析。圖書與資訊學刊,3(3),1-22。
    林寶貴、錡寶香(2000)。兒童口語理解測驗之編製。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9,105-125。
    邱美雅(2013)。當華語文教學從冷盤變成熱炒-國內國立大學華語文系所專任師資結構探析。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7),79-82。
    柳燕梅、江新(2003)歐美學生漢字學習方法的實驗研究--回憶默寫法與重覆抄寫法的比較。世界漢語教學,1,59-67。
    洪文斌(2009)。以華語文為第二語言習得—字詞辨識策略研究與工具研發—子計畫一:以閱讀研究為基礎的華文識字學習策略與系統研發。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編號:NSC 97-2631-S-032-002),未出版。
    洪巧淳(2012)。針對初級華語學習者漢字學習策略調查與教學設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中壢市。
    胡永崇(2002)。學習障礙學生之識字教學。屏師特殊教育,3,17-24。
    胡永崇(2012)。從學習原理檢討幾個學習障礙學生之識字補救教學法的成效。南屏特殊教育,3,23-32。
    徐通鏘(2005)。字本位和語言研究。語言教學與研究展,6,1-11。
    秦婉甄(2014)。漢字形似字之相似度評定暨創意精緻化策略對其區辨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秦麗花(2002)。從漢字的特性與學習談兒童識字能力發展的相關研究。屏師特殊教育,3,1-8。
    崔永華(1999)。基礎漢語教學模式的改革。世界漢語教學,1,206。
    張世慧(2003)。創造力:理論、技法與教學。台北市:五南圖書。
    張金蘭(2009)。「識寫分流」教學策略對外籍生漢字識寫能力之影響-以非漢字圈零起點學生為主所做的調查。中原華語文學報,3,55-71。
    張春興(1995)。現代心理學。台北市:東華書局。
    教育部統計處(2013)。大專外籍學位生及附設華語生人數(79~101學年度)。臺北:教育部。
    盛致妤(2014)。漢字創意精緻化教材之發展評定及對以華語文為第二語言學習者之學習成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陳奕全,葉素玲(2009)。漢字辨識理論模型中的部件表徵。應用心理研究,43,177-205。
    陳烜之(2007)。認知心理學。台北市:五南圖書。
    陳湘淳、李玉琇(2005)。記憶策略訓練對工作記憶容量的影響。教育心理學報,37(1),41-59。doi:10.6251/BEP.20050813
    陳學志、張瓅勻、邱郁秀、宋曜廷、張國恩(2011)。中文部件組字與形構資料庫之建立及其在識字教學的應用。教育心理學報,43,66-86。
    陳學志、陳仙舟、張道行(2012)。漢語組字規則資料庫暨漢字偏誤資料庫之建置、擴充及運用。教育部頂尖大學計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陸海鷗、翟振舟、梁麗君(2008)。漢字筆劃數的數據結構研究。東莞理工學院學報,15(5)。
    傅永和(1985)。現代漢語字頻統計取得新成果。語文建設,3,34-42。
    彭妮絲(2009)。華語文閱讀教學研究-以閱讀理論與個案爲基礎之探索。聯合大學學報,6(1),39-61。
    彭澤潤、蔣文華(2004)。形聲字不是意音文字-部件和字的相關文字理論問題。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33(6),122–125。
    曾志朗、洪蘭(1978)。閱讀中文字:一些基本的實驗研究。中華心理學刊,20,45-49。
    曾榮汾(主編)(1998)。國字標準字體教師手冊。台北市:教育部。
    黃沛榮(2003)。漢字教學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市:樂學出版。
    黃沛榮(2011)。字理教學的運用與侷限。第十屆臺灣華語文教學年會暨研討會論文集,336-340。
    黃彥超(2010)。實施創意教學促進有效學習。教育人力與專業發展,2,27-33。
    葉素玲,李金鈴,陳一平(1997)。中文的字形分類系統。中華心理學刊,43,47-74。
    葉德明(2000)。外籍生漢字書寫策略探討。第六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三),311-320。
    裘錫圭(1988)。文字學概要。台北市:商務印書。
    廖妃絢(2005)。以認知語言學為觀點來看第二語言/外語閱讀。人文社會學報,1,39–52。
    熊襄瑜(2013)。直覺對應式漢字聯想圖像與筆順書寫練習對以中文為第二語言者漢字辨識及書寫成效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劉精盛(2005)。論漢字構型的優勢和表意文字說的片面性。延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7(4),101–104。
    劉艷妮(2005)。非漢字文化圈留學生漢字認知觀點及教學策略。開封大學學報,19(2),45-47。
    蔡佩蓉(2014)。以部件鍵接圖及創意精緻化策略提升以華語文為第二語言學習者之學習興趣及成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蔡信發(2006)。說文答問。台北市:台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
    蔡雅薰、李麗美、吳安璿(2011年11月)。「擴增實境」技術運用於華語數位教材之研究—以「華語文妙方」為例。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東吳大學第七屆台灣數位學習發展研討會(TWELF 2011)發表之論文,台北。
    蔡擁軍(2014年9月1日)。全球漢語學習者超億人漢語熱持續升溫。國家漢辦新聞中心。取自http://www.hanban.org/article/2014-09/01/content_549303.htm
    鄭昭明(1981)。漢字認知的歷程。中華心理學刊,23(2),137-153。
    賴瑩玲(2011)。針對初級歐美學生之漢字課程設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戴汝潛(1999)。漢字教與學。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謝佩珊(2013)。創意漢字學習教材、圖文聯想類別、圖文聯想性對以中文為第二語言者漢字學習成效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謝輝(2005)。淺談背誦的意義和方法。遼寧師專社會科學學報,5,121–122。

    二、西文部分
    Atkinson (1975). Mnemotechnics in Second-Language Learning. American phsychologist , 30(8), 821-828.
    Atkinson, R. C., & Shiffrin, R. M. (1971). The control processes of short-term memory. Institute for Mathematical Studie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Stanford University.
    Chen, Y. P., Allport, D. A., & Marshall, J. C. (1996). What are the functional orthographic units in Chinese word recognition? The stroke or stroke pattern?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A), 49, 1024-1043.
    Cohen, A. D. (1987). The use of verbal and imagery mnemonics in second language vocabulary learning. 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9, 43-62.
    Gobet, F., & Clarkson, G. (2004). Chunks in expert memory: Evidence for the magical number four… or is it two? Memory, 12(6), 732-747.
    Kuo, M-L. A., & Hooper, S. (2004). The effects of visual and verbal coding mnemonics on learning Chinese characters in computer-based instructio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52(3), 23-34.
    Lin-Zucker, Miao. (2011). Classifìcalion. Apprenlissage et enseignement des caractères chinois. Paris: Editions universitaires européennes.
    Massaro, D., & Cohen, M. (1994). Visual, orthographic, phonological, and lexical influences in reading. Jounal of Expomental Psychology: Human Perception and Performancse, 20, 1107-1128.
    Mayer, R. E. (2003). Mayer, R. E. (2003).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O'Malley, J. M., & Chamot, A. U. (1990). 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Oxford, R.L. (1990).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 Boston: Heinle & Heinle.
    Paul J. Silvia & Ann G. Phillips. (2004). Self-awareness, self-evaluation, and creativity.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0, 1009-1017。
    Peter Skehan (1998). Task-Based Instruction. Annu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18, 268 – 286.
    Riazi, A. & Rahimi, M. (2005). Iranian EFL learner’s patterns of language strategy use. The Journal of Asia TEFL, 2, 103-29.
    Rubin, J. (1981). The study of cognitive processes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pplied Linguistics, 11, 118-131.
    Slabakova, R. (2010). Semantic Theory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nu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30, 231–247.
    Sterling, C. M. & Robson, C. (1992). Psychology, spelling and education. Clevedon, UK: Multilingual Matters.
    US Department of State(2006). National Security Language Initiative. Retrieved from http://2001-2009.state.gov/r/pa/prs/ps/2006/58733.htm
    Wang, M., Perfetti, C., & Liu, Y. (2005). Chinese-English biliteracy acquisition: cross-language and writing system transfer. Cognition, 97, 67-88.
    Wang, S. (1998). A study on the learning and teaching of Hanzi—Chinese characters.Working Papers in Educational Linguistics, 14(1), 69-101.
    Yeh, S.L., Li, J.L., T., Takeuchi, T., Sun, V. C., & Liu, W. R. (2003). The role of learning experience on the perceptual organiza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s. Visual Cognition, 10, 729-764.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