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韻如
Chen, Yun-Ju
論文名稱: 國小教師美感教育課程實踐之研究-以綜合活動領域為例
A Study on the Curriculum Praxis of Elementary Teachers' Aesthetic Education- Taking the Field of Integrated Activity Domain as an Example
指導教授: 黃純敏
Huang, Chuen-Mi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論文出版年: 2018
畢業學年度: 10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8
中文關鍵詞: 美感教育美感經驗課程實踐綜合活動領域體驗課程
英文關鍵詞: aesthetic education, aesthetic experience, curriculum praxis, integrated activity domain, experience curriculum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THE.NTNU.GCI.006.2018.F02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509下載:6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建構一套美感教育融入國小綜合活動領域的課程,期望透過課程的實施,引發學生的美感經驗並提升其學習動機,同時展現美感教育融入綜合活動領域的可能性與價值。本研究以國小二年級學生為主要參與對象,透過行動研究取向之課程設計與教學實踐,以觀察、訪談、文件分析等資料蒐集方法,從課程與教學、學生學習成效與教師專業成長等三個層面,探究美感課程的建構與實施。

    主要研究結果包含:一、以珍惜生命與自然體驗作為課程設計的主軸,建構出可引發學生美感經驗的課程。二、配合綜合活動領域的核心理念─體驗、省思與實踐,美感教育結合討論、體驗等互動性活動,來平衡學生美感經驗的產生。三、運用多元的教學策略與評量,以及豐富的教學資源,能提升學生對美感課程的學習動機與成效。四、行動研究有助於建立教師美感知能,並提升美感方面的成長。

    The study aims to construct a curriculum that integrates aesthetic education into the field of integrated activity domain. It is expected that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curriculum, students' aesthetic experience will be triggered and their learning motivation will be promoted, and the possibility and value of aesthetic education integrates into the integrated activity domain will be demonstrated. This study is based on the second year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as the main participants. Through observations, interviews and data analysis, discuss how to constru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methods aesthetic curriculum, the outcomes of student learning, as well as professional growth of teachers.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First, to cherish the life and natural experience as the main axis of curriculum design, constructing the curriculum that can evoke aesthetic experience of students. Second, Cooperate with the core concepts of integrated activity domain—experience, reflection and practice. Aesthetic education combines with interactive activities such as discussion and experience to balance the aesthetic experience of students’. Third, the use of multiple teaching strategies and assessment, as well as a wealth of teaching resources, students can improve the aesthetic learning curriculum motivation and effectiveness. Fourth, action research helps to establish the teacher's sense of beauty and enhance the beauty of the growth.

    第一論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6 第三節 名詞釋義 7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課程美學、美感教育與教學 11 第二節 美感教育與綜合活動領域之課程實踐 30 第三節 美感經驗、美感教育與綜合活動領域之相關研究 34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方法 41 第一節 研究架構 41 第二節 研究場域與參與者 42 第三節 研究方法 45 第四節 研究流程 51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54 第六節 研究信實度與研究倫理 56 第四章 課程設計與教學 59 第一節 課程發展理念 59 第二節 課程主題與發展模式 60 第三節 課程單元內容設計 61 第四節 課程實施與問題因應 67 第五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85 第一節 美感教育融入綜合活動領域的實施與發現 85 第二節 美感教育融入綜合活動領域的學習成果 93 第三節 美感教育融入綜合活動領域的教師專業成長 95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99 第一節 結論 99 第二節 建議 101 後記 104 參考文獻 108 附錄一:夥伴教師訪談大綱 117 附錄二:學生訪談大綱 118 附錄三:研究同意書 119 附錄四:教學觀察表 120 附錄五:課程回饋表 123 附錄六:教學省思札記 125 附錄七:課程學習單 126

    一、中文部份

    方德隆(2001)。課程的理論與實務。臺北:麗文。
    方慧琴(2007)。精進綜合活動學習教能力之策略精進綜合活動學習教能
    力之策略。國教新知,54,31-38。
    王文科、王智弘(2006)。教育研究法。臺北:五南。
    王淑芬(2011)。尋找生活課程的美感經驗-杜威美感經驗觀點。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丘愛鈴(2006)。綜合活動學習領域的理論基礎初探。教育學刊,27,145 -173。
    朱雅華(2009)。臺中市國小學生學業成就、創造力與美感素養之相關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朱志榮(2011)。康德美學思想研究。臺北:秀威資訊。
    江欣穎(2009)。科學課程美感經驗之探究─遊戲與想像的觀點。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冠嫻(2013)。美感素養與工作品質、生活品質之相關性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美術教育組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思穎(2011)。國小四年級數學美感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雅婷(2010)。美感教育之實踐策略探究:以敘事課程為例。教育學刊,35,65-98。
    李坤崇、歐慧敏(2001)。統整課程的理論與實務。臺北:心理。
    李家宜(2016)。國中特教班階級議題融入職業教育之多元文化課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周水珍(2004)。國小綜合活動學習領域的實施困境與改進策略之研究。花蓮師院學報,19,61-84。
    周佩諭(2015)。以多元文化教育觀點評述美感教育中長程計畫的實踐。臺灣教育評論月刊,4(1),94-96。
    周淑卿(2007)。教育的想像:學校計畫的設計與評鑑。載於甄曉嵐(主編),課程經典導讀(頁404-405)。臺北:學富文化。
    周淑卿(2009a)。無教學不足以成課程:美感認知理論的觀點。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5(6),58-61。
    周淑卿(2009b)。借鏡於藝術的教學:與藝術創作者/教師的對話。當代教育研究,17(2),1-29。
    周淑卿(2010)。學習歷程中美感經驗的性質-藝術與科學課堂的研究。課程與教學季刊,14(1),19-40。
    周淑卿(2012)。課程美學研究在臺灣:議題與問題。教育學報,40,31-44。
    林小玉(2015)。美感教育在二十一世紀的時代性。臺灣教育,693,9-15。
    林玫君(2012)。臺灣幼兒園課綱美感領域學習指標發展初探—以戲劇指標與量表之建構歷程為例。當代教育研究季刊,20,1-44。
    林青津(2004)。國小視覺藝術美感教育之教學研究。樹德科技大學應用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縣。
    林俞任(2013)。國民中學綜合活動習領域課程實施與教學正常化之質性研究-以新北市教師觀點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素卿(2009)。美感經驗對課程美學建構之啟示。東海教育評論,3,43-70。
    林逢祺(1998)。美感經驗與教育。教育研究集刊,7(41),155-170。
    林逢祺(2010)。教育規準論。臺北:五南。
    林筱玲(2010)。應用美感經驗理念於公民科教學之個案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
    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林蓉敏(2004)。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之教策略研究。北縣教育,49,54 -57 。
    尚榮安(譯)(2001)。Robert K. Yin著。個案研究:設計與方法(Case Study Research:Design and Methods)。臺北:弘智文化。
    洪久賢(2004)。綜合活動之批判性建構教學。課程與教學季刊,7(2),57-74。
    洪詠善(2010)。教學的美感經驗如何可能?。中等教育,61(4),130-141。
    范信賢、洪詠善、阮凱利、黃祺惠(2016)。這樣,美嗎?美感教育在臺灣。臺北:國家教育研究院。
    夏林清(譯)(1997)。Altrichter, H., Posch, P. & Somekh, B.著。行動研究方法導論:教師動手做研究(Teachers investigate their work : an introduction to the methods of action research)。臺北:遠流。
    袁方(主編)(2002)。社會研究方法。臺北:五南。
    高婉貞(2009)。國中學生多元文化課程與教學之研究:以新移民族群及及相關議題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崔光宙(2000)。美學中人的概念及其教育內涵。載於崔光宙、林逢祺(主編),教育美學(頁179-224)。臺北:五南。
    張素花(2004)。國民小學一年級綜合活動課程實施之行動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綉玲(2014)。當數學遇上美學:三角形學習的可能性。市北教育學刊,46,31-53。
    教育部(2008)。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11)。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手冊:教學觀察分析與回饋。取自網站:http://tepd.moe.gov.tw/index.php。
    教育部(2013)。教育部美感教育中長程計畫。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草案)。臺北:教育部。
    許芳菊(2006)。美感教育健全身心,啟發創造力。天下雜誌2006年教育專刊。
    許詩怡(2011)。國小體育教學美感經驗之探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木金(1999)。美感教育的理念與詮釋之研究。載於國立臺灣藝術學院教育學程中心主辦「全人教育與美感教育詮釋與對話研討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36-51),國立臺灣藝術學院。
    陳向明(2002)。教師如何做質的研究。臺北:洪葉文化。
    陳伯璋(2001)。新世紀課程改革的省思與挑戰。臺北:師大書苑。
    陳伯璋、張盈堃(2007)。來自日常生活的教育學院:社區、課程與美學的探究,教育與社會研究,12,41-72。
    陳閔翔、洪仁進(2007)。追尋教學的藝術-從J. Dewey思想演繹教師角色與教學的美感特質。教育研究集刊,53(1),87-118。
    陳雅玲(2010)。師情畫藝-一位中學教師的教學美感經驗。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慧琳、王儷靜(2004)。國小低年級教師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學信念與實務探討。教育研究資訊,12(4),3-32。
    陳錦惠(2005)。教學經驗中的美感特質探討-杜威美學的觀點。課程與教學季刊,8(2),15-24。
    陳瓊花、林世華(2004)。臺灣民眾美感素養發展與藝術教育改進之研究報告。臺北: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陳麗文(2008)。閱讀、對話與遊戲:國小綜合活動課程美學之探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游昇俯(2016)。我們為何缺乏美感素養?五問美感教育。取自網站:
    http://udn.com/news/story/8830/1697611。2016年5月23日。
    游家政(2000)。學校課程的統整及其教學。課程與教學季刊,3(1),19-38。
    黃光玉、劉念夏、陳清文(譯)(2004)。媒介與傳播研究方法:質化與量話研究美學(179-224)。臺北:風雲論壇。(原書Arthur A. Berger[2000].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Research Methods: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
    黃光男(2012)。通識教育的美感教育課程。通識在線,39,5-7。
    黃純敏(2014)。以正義為中心的課程與教學。載於黃純敏,轉化的力量:多元文化課程與教學研究(頁211-254)。臺北:學富文化。
    黃純敏(2016)。跨領域美感課程核心能力之建構與再想像。載於趙惠玲(主編),薈美融藝:跨領域美感課程之理論與實務(頁103-121)。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黃譯瑩(1998)。課程統整之意義探究與模式建構。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學科,8(4),616 -633 。
    馮朝霖(2013)。和光同塵與天地遊—論當代美感素養。教育研究月刊,236,29-43。
    喻肇青(主編)(2016)。看見美的故事。臺北:國家教育研究院。
    楊深坑(1989)。學校美感教育的研討。國教研究雙月刊,6,19 -27。
    楊忠斌(2009)。美感經驗理論對教師的啟示。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88,49-68。
    楊忠斌(2014)。H.Rolston的環境美學及其在環境教育上的意涵。教育研究期刊,60(4),1-31。
    漢寶德(2013)。如何培養美感。臺北:聯經。
    廖仁義(2010)。美的覺醒:公民社會美學教育的理論與實踐。載於國家教育研究院籌備處與國立編譯館(主編),「美學取向課程與教學之理論建構與應用」學術論壇論文集(頁1-5)。臺北:國立編譯館。
    劉千美(1993)。從席勒的《美育書信》論美感教育的理想,哲學雜誌,第三期,178-197。
    歐用生(2006)。課程美學-教師即藝術家。載於歐用生,課程理論與實踐(頁57-80)。臺北:學富。
    歐用生(2007)。「五感體驗」課程賞析─課程美學的觀點。教師天地,151,30-37。
    鄭綺雯(2011)。運用創造思考教學於綜合活動領域教學之行動研究:以「孩子行動,世界大不同」教學方案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潘慧玲(主編)(2004)。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臺北:高等教育。
    蔡清田(2008)。教育行動研究。臺北:五南。
    謝文全(2007)。教育行政學(第三版)。臺北:高等教育出版社。
    謝宇程(2015)。我們有教學生藝術,只是下課鐘響聲就不管了:除了去故宮,美感教育更該從「廁所」開始。取自網站: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6193。
    魏麗敏(2010)。綜合活動教材法。臺北:五南。
    蘇文賢譯(2015)。如何理解研究:使用者指南。臺北:學富。
    蘇慧雅(2008)。我們需要什麼樣的美育?美感教育與藝術教育的相對。美育,165,58-68。

    二、西文部份

    Averill,J.R.,Stanat,P.,& More,T.A.(1998).Aesthetics and the environment.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2(2),153-174.
    Alewerger,B.& Folores,B.(1991).The theme cycle : An overview.In K.S.Goodman,L.B.Bird,& Y.M.Goodman(Eds.):The whole language catalog (p.295).New York,NY:American School Publishers.
    Bruner,J.S.(1973).Organization of early ski1Ied action. Child Development,44,667-676.
    Dewey,J.(1934).Art as experience.New York,NY:G.P.Putnam’s Sons.
    Diffey,T.J.(1986).The idea of aesthetic experience.In M.H. Mitias(Ed.),Possibility of the aesthetic experience (pp.3-12).Dordrecht,Netherlands:Martinus Nijhoff.
    Dufrenne,Mikel(1989).The Phenomenology of aesthetic experience(Casey,E.S.,Trans).Evanston,IL: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Donnelly,N.(1990).Stumbling on aesthetic experience: afactual account of the accidental discovery of aesthetic education in an irish context.Studies in Art Eduaction, 31,141-148.
    Doll,W.E.(1993).Apost-modern perspective on curriculum.New York,NY:Teachers College.
    Efland,A.(1992).Ralph Smith's concept of aesthetic experience and its curriculum implications.Studies in Art Education,33,201-209.
    Eisner,E.W.(1996).Cognition and curriculum reconsidered. New York,NY:Teachers College Press.
    Fenner,D.E.W.(2003).Aesthetic experience and aesthetic analysis.Journal of Aesthetic Education,37(1),40-53.
    Greene,M.(1995).Releasing the imagination:Essays on education,the arts,and social change.San Francisco,CA: Jossey-Bass Publishers.
    Greene,M.(2001).Variation on a blue guitar:The Lincoln center institute lectures on aesthetics education.New York,NY:Teachers College Press.
    Hobbs,J.(1985).Response to Smith's " A Right to the Best".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26,176-180.
    Jackson,P.W.(1968).Life in classrooms.New York,NY: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Kolb,D.A.(1984).Experiential learning: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Englewood Cliffs,N.J.: Prentice-Hall.
    Kemp,J.E.(1985).The instructional design process.New York, NY:Harper & Row.
    Linclon,Y.S.(1985).Emerging criteria for quality in qualitative and interpretive research. Qualitative Inguiry,1,275-289.
    Lewis,L.H.& Williams,C.J.(1994).Experiential learning:Past and present.In L.Jackson&R.S.Caffarella(Eds.),Experiential learning:A new approach(pp.5-16).New Direction for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No.62,San Francisco,CA:Jossey-Bass.
    Lussier,C.(2010).Aesthetic literacy:The gold medal standard of learning excellence in dance.Physical and Health Education,76(1),40-44.
    Makiya,H.& Rogers,M.(1992).Design and technology in the primary school.London,UK:Routledge.
    Mann,J.(1975).Curriculum criticism.In W.Pinar(Ed.), Curriculum theorizing-the reconceptualists(pp.133-148). Berkeley,CA:McCutchan.
    Osborne,H.(1984).The cultivation of sensibility in art education.Journal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18,31-40.
    Ornstein,A.C.& Hunkins,F.P.(2004).Curriculum:Foundations, principles,and issues(4th.ed.).Boston,MA:Allyn&Bacon.
    Patton,M.Q.(1990),Qualiltative Evalu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2nd Ed.),CA:Sage.Pinar,W.F.,Reynolds W. M., Slattery,P.,& Taubman,Perer,M.(1995).Understanding curriculum: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historical and contemporary curriculum discourse.New York,NY:Peter Lang.
    Rychen,D.S.,& Salganik,L.H.(2003).Aholistic model of competence.In D.S.Rychen and L.H.Salganik(Eds.),Key competencies for a successful life and a well functioning society(pp.41-62).Cambridge,MA:Hogrefe & Huber Publisher.
    Seel,M.(2008).On the scope of aesthetic experience. In R. Shusterman,& A.Tomlin,(Eds.),Aesthetic experience(pp.98-105).New York,NY:Routledge.
    Smith R.A.(1992).Problem for a philosophy of art education.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33,253-266.
    Tomlin,A.(2008).Introduction.In R.Shusterman,& A.Tomlin, (Eds.),Aesthetic experience(pp.1-13).New York,NY:Routledge.
    Vallance,E.(1991).Aesthetic inquiry:Art criticism.In E.C. Short(Ed.),Forms of curriculum inquiry(pp.155-172).Albany, 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Walmsley,S.A.& Walp,T.P.(1996).Integrating Literature and composing into the language arts curriculum:Philosophy and practice.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90(3),251-274.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