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王叙淳
Wang, hsu-chun
論文名稱: 簡化概念於中文字體創作之研究
The research of the art design about simplifying Chinese Characters
指導教授: 林俊良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12
畢業學年度: 10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7
中文關鍵詞: 簡化文字造形字體設計漢字
英文關鍵詞: Simplification, Typography, Type Design, Chinese Character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78下載:17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創作研究旨在探討漢字造形的簡化,整理出臺灣、中國、日本三地的漢字簡化過程並歸納其方法。而從現代漢字造形設計的面向來說,主要期望能突破以往樣式,從漢字原本繁複的樣貌中逃脫,不只是在文字造形上做變化,更要在不減損功能性的原則下改變文字外貌;以「簡少」、「省略」、「刪除」等方向來思考漢字之可能。經由設計案例的收集與分析,歸納出六種漢字簡化之方式,有「線條省略」、「連筆或共筆」、「局部省略」、「符號代替」、「輪廓化」,及「其他」。其他之屬為較無規則或混合運用以上五種方法者,難以歸納故將其併作一類。

    本論從六種簡化法當中,選則「線條省略」、「連筆或共筆」、「輪廓化」三種進行模組設計。
    (一)線條省略:將漢字線條區分為 18 種,經書寫測試後制定每種之省略規 則。
    (二)連筆或共筆:將漢字筆劃排列組合分為 25 種,經舉書法字例後,整理出其中常見 12 種。
    (三)輪廓化:沿文字外形框廓描繪即成,無特定規則,以容易辨識為基準,而在處理辨識度上有 4 要點。

    本論以此三種簡化規則輔以漢字設計要素,進行簡化漢字造形創作,將之應用於平面設計上,並以 Time on Paper 為題創作生活紙用品,依照各商品之特性、形式,搭配合宜的文詞字句來規劃、設計,將本研究之簡化漢字造形理念實踐於其中。

    The study is aimed to explore the simplifica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 modeling, collect the simplification process of Chinese characters in Taiwan, Mainland China and Japan and conclude the metho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dern Chinese character modeling design, it is mainly expected to break through the previous patterns and to get out of the original complicated character patterns. It not only changes in the character modeling but also changes character appearance without breaking its function. The study considers the Chinese characters from the possible methods of simplification, omission and deletion. Through the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of design cases, the study concludes six simplification methods of Chinese characters which are line omission, joined-up writing, partial omission, symbol replacement, outlining and others. The others mean random or mix use of the above five methods. Hence, they are treated as one category for they are difficult to classify.

    In the study, line omission, joined-up writing and outlining are selected to conduct the model design in the six simplification methods. 1. Line omission: Chinese character lines are divided into 18 types for which the omission principles are figured out after writing tests. 2. Joined-up writing: Stroke combinations of Chinese character can fall into 25 types. After the examples of calligraphy cases, it concludes 12 common types. 3. Outlining: It has no specific regulation but portrays the outline of Chinese character. It is easy to identify and has four key points in dealing with the eligibility.

    The study takes the above three simplification regulations to assist the design elements of Chinese character, conducts the creation of simplified Chinese character and applies them in the graphic design. Moreover, Time on Paper is used as the theme in the creation of life tissue paper.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mmodity characteristics and patterns, proper words and sentences are collocated in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applying the principle of simplified Chinese characters in the study in the practice.

    摘要 i Abstract ii 謝誌 iii 目錄 iv 圖目錄 vii 表目錄 x 第一章 緒論...............1 1.1 研究動機與目的...............1 1.2 研究方法...............3 1.3 研究範圍與限制...............4 1.4 研究與創作架構流程圖...............5 1.5 名詞釋義...............6 第二章 漢字簡化發展...............7 2.1 商代至漢代之漢字簡化...............8 2.1.1 甲骨文與金文...............8 2.1.2 篆書...............12 2.1.3 隸書...............13 2.1.4 草書...............17 2.1.5 楷書...............18 2.1.6 行書...............23 2.2 清末至今之漢字簡化...............23 2.2.1 清末...............23 2.2.2 中華民國...............24 2.2.3 中華人民共和國...............27 2.3 日本之漢字簡化...............42 2.3.1 漢字在日本的歷史...............42 2.3.2 日本的簡化漢字:略字...............47 2.4 小結...............52 第三章 漢字結構與漢字造形設計方法...............53 3.1 漢字之造形構成...............53 3.1.1 內部形式:六書...............53 3.1.2 外部形式:漢字筆劃、漢字結構組合、漢字外形...............56 3.2 漢字造形設計要素...............56 3.2.1 筆劃與筆順...............56 3.2.2 空間結構...............60 3.2.3 框與字面...............65 3.2.4 筆劃造形與骨架...............67 3.2.5 懷與重心...............70 3.2.6 字形錯視與修正...............71 3.3 漢字之字感表情...............72 3.3.1 明體...............72 3.3.2 楷體...............73 3.3.3 黑體...............73 3.3.4 仿宋體...............73 3.3.5 圓體...............74 3.4 小結...............78 第四章 簡化漢字設計案例分析與模組建構...............79 4.1 簡化漢字設計案例歸納與分析...............79 4.1.1 線條省略...............82 4.1.2 局部省略...............83 4.1.3 連筆或共筆...............85 4.1.4 符號代替...............87 4.1.5 輪廓化...............88 4.1.6 其他...............89 4.2 簡化漢字之模組建構...............90 4.2.1 線條省略...............90 4.2.2 連筆或共筆...............101 4.2.3 輪廓化...............104 4.3 小結...............106 第五章 實驗創作...............107 5.1 創作主題與形式...............107 5.2 創作過程說明、分析與作品呈現...............107 5.2.1 相簿手札...............108 5.2.2 行事曆...............117 5.2.3 筆記本...............124 5.2.4 展覽現場佈置...............133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135 6.1 結論...............135 6.2 建議...............139 參考文獻...............140 附錄...............145

    (一)書籍

    林尹,2007,《文字學概說》,正中書局有限公司:臺北。
    林品章,1989,《字學》,星狐出版:臺北。
    林俊良,2010,《形.意──海報設計的理念與實踐》,藝風堂出版社:臺北。
    何群雄,1989,《漢字在日本》,商務印書館:香港。
    伊達千代 ,2008,《文字的準則》,悅知文化:臺北。
    李聰明,2006,《甲骨文的書法藝術 》,大千出版:臺北。
    吳煒晨 編,2011,《白金創意──全國大學生平面設計大賽作品集》,香港天馬出版有限公司。
    杉浦康平,2006,《亞洲之書.文字.設計──杉浦康平與亞洲同人的對話》,網路與書出版:臺北。
    高更生,2002,《現行漢字規範問題》,商務印書館:北京。
    黃靜吟,2005,《漢字筆順研究》,駱駝出版:臺北;麗文文化:高雄。
    陳中庸,1989,《書法藝術欣賞》,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總會臺灣分會:臺北。
    陸錫興,2002,《漢字傳播史》,語文出版社:北京。
    裘錫圭,1995,《文字學概要》,萬卷樓:臺北。
    董琨,2004,《中國漢字源流》,商務印書館:北京。
    新形象出版公司編輯部 著,1987,《中國文字造形設計》,北星圖書事業股份 有限公司:台北。
    廖潔連,2009,《中國字體設計人.一字一生》,MCCM Creations:香港。
    鄭若葵,2004,《解字說文──中國文字的起源》,四川出版集團:成都。
    錢玄同,1999,《錢玄同文集 第三卷 漢字改革與國語運動》,中國人民大學出
    版社:北京。
    謝世涯,1989,《新中日簡體字研究》,語文出版社:北京。
    龍異騰,2003,《基礎漢字學》,洪葉文化:臺北。
    範漢成、涂志初 編,2006,《東覺西視──第一屆「東+西」大學生國際海報雙年展作品集》,安徽美術出版社:北京。
    韓緒 編,2011,《第五屆中國國際海報雙年展》 ,天馬出版有限公司。
    蘇培成,1997,《現代漢字學綱要》,北京大學出版社:北京。
    鬱乃堯,2008,《文字學概要》,左岸文化出版:臺北。
    Chloe Tang, Janet Lui,2005,《亞洲設計新世代「香港設計師協會獎零五」》Hong Kong Designers Association。
    威力庫茲(Willi Kunz),2005,《版面構成:整體架構與細膩之美》,龍溪國際:臺北。

    (二)論文

    李長沛,2010,《漢字字母:漢字字形模組化之探討與設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台北。
    沈信宏,2006,《漢字新意象──超文本時代的漢字字文設計》,朝陽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 ,臺中。
    許芳沂,2010,《現代中國漢字簡化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語文學系碩士班,新竹。
    楊閔閔,2007,《圖像性文字之設計與應用──以漢字之意象、表意構成為例》,國立臺中技術學院商業設計研究所,臺中。
    趙家佑,2005,《漢字字形複雜度與其改形舒緩準則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學系碩士班,台南。
    蔡登傳,2001,《應用文字的字形描述值評估其視認度之研究》,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工業管理系博士班,台北。
    賴建富,2011,《漢英複合字形應用於海報創作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台北。
    謝方鈞,2009,《漢字字感表情創作研究──以新字形推廣宣傳海報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台北。

    (三)期刊

    趙守輝,2010年3月,《日本漢字的近代演變、動因及啟示》。外國問題研究,第三期。
    韓衛斌,2006年2月,《漢字古文字階段中的演化現象》。平頂山學院學報,第21卷第1期。
    張雙,2010年3月,《兩漢魏晉碑刻簡體字產生原因研究》。現代語文,第3期。
    桑哲,2006年11月,《略談建國以來漢字的簡化和整理》。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7卷第6期。
    楊繼本,2008年,《漢字形體演變的信息心裡觀》。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第1期。
    侯亞瓊,2005年6月,《日語中漢字使用的歷史演變》。山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第3期。

    (四)網路資料

    ASIANLOAD:http://www.asianload.com/forums/lofiversion/index.php?t84012.html.jpffg(2012年3月閱)
    CNN:
    http://edition.cnn.com/(2012年5月)
    365音樂網:
    http://www.yue365.com/musiclist/18170.shtml(2012年3月閱)
    中華網:
    http://big5.china.com/gate/big5/www.china.com(2012年4月閱)
    中國平面設計在線:http://www.dolcn.com/data/cns_1/news_21/school_213/sgra_2132/2004-04/1081428146.html(2012年5月閱)
    日文假名:
    http://nhk520.freebbs.tw/viewthread.php?tid=114(2012年2月閱)
    北京北大方正電子有限公司:
    http://www.foundertype.com/(2012年5月閱)
    北美館:
    http://www.tfam.museum/(2012年3月閱)
    國語推行委員會成果展示:
    http://language.moe.gov.tw/public/public.aspx?no=185(2012年3月閱)
    書法字典:
    http://www.9610.com/zidian/(2012年5月閱)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http://dict.revised.moe.edu.tw/index.html(2012年5月閱)
    數位化的藝術廊道:
    http://igt.com.tw:3000/domain/show_article/31(2012年5月閱)
    聯合發行股份有限公司:http://www.nh.com.tw/products/product_detail.jsp?stk_c=9789868777927(2012年5月閱)
    關渡美術館:
    http://www.kdmofa.tnua.edu.tw/(2012年5月閱)
    視覺同盟:
    http://www.visionunion.com/article.jsp?code=201112060050(2012年5月閱)
    落楓居:
    http://blog.chenyang.net/?p=380(2012年5月閱)
    夢眼桌布:
    http://sites.google.com/site/dreamyeyetigger/elva-candy.html(2012年3月閱)
    電驢大全:
    http://www.verycd.com/topics/2795458/(2012年5月閱)
    微風清揚:
    http://tw.myblog.yahoo.com/jw!DniHzouTQkSR4E7oNsOGLWI-/articl
    e?mid=1925(2012年5月閱)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