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林立鈞 Lin, Li-Chun |
---|---|
論文名稱: |
少年服務工作教我的事:碰撞摸索成為社工的真義 Lessons Learned from Work Experiences of Youth Service: My Exploration Journey of Becoming a Social Worker |
指導教授: |
王永慈
Wang, Yeong-Tsyr |
口試委員: |
林予安
Lin, Yu-An 劉燕萍 Liu, Yen-Ping 王永慈 Wang, Yeong-Tsyr |
口試日期: | 2023/07/24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社會工作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Social Work |
論文出版年: | 2023 |
畢業學年度: | 111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98 |
中文關鍵詞: | 新手社工 、自我敘說 、互為主體性 、多重關係 、權力關係 |
英文關鍵詞: | Novice social worker, Self-narrative, Multiple relationships, Power relationship, Inter subjectivity |
研究方法: | 敘事分析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301134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51 下載:7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以自我敘說作為研究方法,透過探究過往生命故事與少年工作經歷,去認識我的價值信念、生活與工作環境脈絡如何影響社工歷程,並透過重新詮釋與文獻對話的過程找回對社工專業的信心與方向。
在敘說過程中,我自少年服務工作中所學的三件事出發,我從瞭解少年主體,到瞭解我自身主體在專業關係中、在機構中,與在政府委託服務方案中所經歷的踉蹌,以及在歷程中如何自我修復。在其中我意識到與少年工作的過程中,需適時放下專業視框,以尊重、平等和開放的態度去理解少年,以更寬廣的角度去審視我與少年間發展雙重/多重關係的倫理議題,並看見少年自主自決的能力,以及意識共同決策的重要性,去留意個人的價值與內在議題對服務的影響。
在面對斷裂破碎的服務輸送體制中,確實難以滿足少年所有需求,也難以避免投入自身資源於服務中,但須適時評估自身能力所及之處,減少耗竭的可能。另外,不管是運用正式/非正式/自身資源,都須留意對服務的影響,並透過督導機制檢核自身服務;在面對與督導間權威議題時,可嘗試將「督導的態度」和「督導的內容」分開,避免因為權威的抵抗,造成督導關係中無法尋得有效支持的狀態。
This study uses self-narrative methodology. By exploring my personal life stories and youth work experiences, I realize how personal values and beliefs, life experiences and work environment can affect the social work processes. In addition, I have gained confidence and clarified my career direction in the process of reinterpreting personal narratives and academic literature.
To conduct the narrative analysis, I started with three things: 1. how to build dual/multiple relationships between myself with adolescents 2. how my childhood/adolescent experiences can have an impact on providing services for young people 3. how to develop individualized programs for young people under the inadequate service delivery systems. By analyzing these three topics, I come to understand the subjectivity of the juvenile, the challenging experience of working in young service institutions as well as in government commissioned programs, and gradually achieve personal growth in the process of overcoming these challenges.
When I face to inadequate service delivery system, I realize it is hard to meet all the demands from young people, and it is also difficult to avoid investing my own resources in the youth service. However, it is necessary to assess one’s own capability to reduce work fatigue. In addition, regardless of using formal/informal/private-resources, it is essential to understand the impact on services, and evaluate the services through the supervision. When facing authority related issues, we can try to clarify the issue by distinguishing the attitude of supervision from the content of supervision. In this way, we can avoid a state where effective support cannot be found in the supervisory relationship due to the resistance of authority.
一、中文部分
方志華(2000)。二十一世紀道德哲學的開發與困境─女性主義關懷倫理學概說。鵝湖月刊,297,45-21。
方志華(2002)。關懷倫理學對關懷關係的現象學描述。鵝湖月刊,319,31-43。
王增勇(2003)。照顧與控制之間―以“個案管理”在社工場域的論述實踐為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51,143-183。
王永慈(2009)。有關係就沒關係?論鄉村地區社會工作的專業界限。社區發展季刊,124,141-151。
王俐容、陳偉鳳(2010)。偏差行為或是抵抗的次文化?從自拍風潮思索台灣青少年現象。國際文化研究,6(1),71-106。
王義德(2017)。諮商中非性雙重關係之倫理決策經驗探究(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諮商心理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輔導與諮商研究所。
王嬿翔(2020)。幫助受苦者-對關懷倫理學中理想關懷行動之分析。應用倫理評論,69,277-310
白倩如(2020)。人情社會與社會工作專業倫理實踐:困境與出路。臺北市:洪葉文化。
江吟梓、蘇文賢(譯)(2010)。教育質性研究:實用指南。(原作者:Lichtman, M)。臺北市:學富文化。(原著出版年:2006)。
何粵東(2005)。敘說研究方法論初探。應用心理研究,25,55–72。
呂羿慧(2009)。從雙重關係談輔導教師在學校諮商中多重角色的困境。諮商與輔導,277,11-14。
呂又慧、梁瓊宜(2016)。從病人到人─專業關係再建構?精障會所工作者之主體生成歷程。臺大社工學刊,33,129-170。
李文玫(2015)。相遇與交融:研究者、研究方法與研究參與者互為主體性的開展性歷程。生命敘說與心理傳記學,3,25-53。
李幸蓉(2010)。華人社會中社會工作督導關係的界限議題。社區發展季刊,129,354-369。
余德慧、顧瑜君(2000)。父母眼中的離合處境與現代倫理意涵。應用心理研究,6,173-211。
吳芝儀譯(2008)。敘事研究:閱讀、分析與詮釋。(原作者:Lieblich, A. & Tuval-Mashiach, R. & Zilber, T.)。台北:濤石。(原著出版年1998)。
吳定、林鍾沂、趙達瑜、盧偉斯、吳復新、黃一峯、蔡良文、黃臺生、施能傑、林博文、朱金池、李宗勳、詹中原、許立一、黃新福、黃麗美、陳愷、黃釗、林文燦、詹靜芬著(2009)行政學析論。臺北市:五南。
邱沐恩(2016)。問題解決與風險取向少年社會工作的反思及挑戰(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
林萬億(2013)。當代社會工作 : 理論與方法(三版)。臺北市:五南。
林歆恩(2013)。新自由主義下的社工自不自由?(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
林香君(2015)。在互為主體性中建構主體性:以批判實踐取向敘說與對話為方法的教學實踐。教育實踐與研究,28(2),181-211。
林淑馨(2018)。協力神話的崩壞?我國地方政府與非營利組織的協力現況。公共行政學報,55,1-36。
林振傑(2020)。甘願勞動:社工的薪資與勞動過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
郭靜晃(2004)。運用社會工作專業於兒童福利服務。華岡社科學報,18,1-6。
洪莉竹(2008)。中學輔導人員專業倫理困境與因應策略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9(3),451-472。
洪瑞斌、陳筱婷、莊騏嘉(2012)。自我敘說研究中的真實與真理:兼論自我敘說研究之品質參照標準。應用心理研究,56,19-53。
柯麗評(2009)。社會工作者與服務對象互動過程權力關係之運作。應用心理研究,43,149-175。
胡中宜(2011)。學校社會工作實務中的倫理兩難。教育心理學報,44(2),543-566。
胡中宜、吳宇仟、柳佳妏、李柏學(2021)。兒少被傾聽的權利在團體家庭之實踐與反思。台灣人權學刊,6(1),29-55。
孫煒(2016)。台灣地方社會服務契約委外的績效與競爭。公共行政學報,51,1-33。
紐文英(2017)。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二版)。臺北市:雙葉書廊。
翁開誠(2002)。覺解我的治療理論與實踐:通過故事來成人之美。應用心理研究,16,23-69。
徐美雯、魏希聖(2015)。華人文化教養信念、教養行為對青少年憂鬱及偏差行為之影響。18,36-63。
游哲昕(2019)。蛻變,社會工作者轉生—探究社會工作者關係異化與重建(碩士論文)。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
張曉佩、卓秀足譯(2018)。理解敘說探究以故事的雕琢與分析作為研究。(原作者:Jeong-Hee Kim)。新北市:心理出版社。(原著出版年2016)。
許雅惠(2019)。我們能做朋友嗎?:反思保護性社會工作的專業關係。臺灣社會福利學刊,15(2),57-108。
郭勁洋(2012)。新手社工與社工實習生共學互為主體之歷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社會工作與兒童少年福利學系。
陳姿妦(2017)。從兒童權利保護的視角─傾聽安置兒童的心聲(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
陳怡杏(2019)。政府委託服務下的社工督導實施─以婦女中心為例(碩士論文)。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
陳旺德、陳伯偉、林昱瑄(2020)。培力還是侷限?:兒少安置機構、慣習形塑與階級效應。臺大社會工作學刊,42,1-55。
曾華源、王俐婷(1996)。我國社會工作專業教育本土化必要性之探討。社會發展季刊,76,53-60。
曾恬欣(2010)。論道德知覺理論與關懷倫理學之奠基(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
曾華源、胡慧嫈、李仰慈、郭世豐(2011)。社會工作專業價值與倫理概論(第二版)。臺北市:洪葉文化。
黃怡菁(2003)。社會工作專業實踐之研究-關懷倫理學觀點(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
黃瑛琪(2004)。“歷程評論”技術在諮商與心理治療關係中的應用。輔導季刊, 40(3),18-25。
黃之棟、黃瑞祺、李正風(2012)。科技與社會:社會建構論、科學社會學和知識社會學的視角。新北市:群學。
黃源協(2014)。社會工作管理(三版)。臺北市:雙葉書廊。
黃光國(2015)。「互為主體」或「主體消融」:非西方國家社會科學工作者的困境。臺灣人類學刊,12(2),112-118。
彭淑華(2007)。機構安置:保護他(她)?傷害他(她)?-兒童少年保護工作人員眼中之機構虐待圖像。東吳社會工作學報,,16,1-36。
葉光輝(2004)。現代華人家人的互動關係及其心理歷程。本土心理學研究,22,81-119。
葉安華、李佩怡、陳秉華(2017)。自我敘說研究取向在臺灣的發展趨勢及研究面向:1994-2014年文獻回顧分析。臺灣諮商心理學報,5(1),65-91。
劉曉春(2007)。從學校到實務世界:一個社工實務教師的故事(博士論文)。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系。
劉淑瓊(2011)。理想與現實:論臺灣社會服務契約委託的變遷及課題。社區發展季刊,133,462-478
劉明惠(2014)。合作式中途班社會工作者面臨倫理兩難經驗之探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
劉淑瓊(2019)。我們不一樣--論小型在地非營利組織承接政府社服委外的挑戰與機會。社區發展季刊,166,170-188。
詹永安(2002)。從安置到自立:兒少表意權的經驗探究(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
謝佩芳(2013),家庭暴力事件服務處社工專業認同型塑的探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
歐陽誠鍵(2015),社會工作專業界線之多重關係探討(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 理論與應用。新北市:心理出版社。輔導季刊,41(3),18-22。
蔡素琴(2005)。督導關係中的挑戰-談受督者的抗拒與督導的因應策略。
蔡素琴、洪雅鳳、劉淑慧(2014)。敘事分析方法:由Labov敘事結構與隱喻故事取徑。臺灣諮商心理學報,2(1),77-96。
鄭怡世、蕭琮琦、張緡鏐、周千郁(2015)。同理中的跨越:以臺灣Wraparound 方案親代與子代夥伴服務經驗為對象的探究。臺大社會工作學刊,31,165-216。
鄭博鴻(2016)。全職實習諮商運用人際歷程取向之反思—在此時此刻與案主互動。諮商與輔導,366,60-63。
謝秀芬(2010)。社會個案工作:理論與技巧(三版)。臺北市:雙葉書廊。
謝美慧、王秀紅(2011)。護病互為主體的陪伴概念與意涵。志為護理-慈濟護理雜誌,10(4),56-63。
顏妙芬(2015)。自立少年良師益友關係初探:以Mentor青年導師方案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
蘇怡如(2008)。探討台灣家暴社工督導角色功能之應然面與實然面(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
二、英文部分
Lavee, E. (2021). Who Is in Charge? The Provision of Informal Personal Resources at the Street Level.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 31(1), 4–20
Gale, F. and Edenborough, M. (2021). Promoting youth-directed social change: engaging transformational critical practice. Social Work Education, 40(1), 58-79
Fenton, J. (2018). Putting old heads on young shoulders: helping social work students uncover the neoliberal hegemony. Social Work Education, 37(8), 941–954
Hart, R. (2013). Children’s participati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involving young citizens in community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care. London: Routled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