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傅游磊
Fu, You-Lei
論文名稱: 古民居的衛浴設施適應性設計模式與創作——以泉州蔡氏古民居「德棣厝」為例
Adaptability design pattern and creation of sanitary facilities in ancient dwellings----A Case Study of “De Di House” in Cai 's Ancient Residential Buildings of Quanzhou
指導教授: 梁桂嘉
Liang, Kuei-Chia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設計學系
Department of Design
論文出版年: 2019
畢業學年度: 10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3
中文關鍵詞: 古民居保護的真實性活態保護衛浴設施適應性設計
英文關鍵詞: Ancient residential buildings, Authenticity of protection, Living protection, Sanitary facilities, Adaptive design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1900080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50下載:2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閩南古民居建築形式別具一格,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在重視中華傳統文化復興與地域傳統文化發展的大環境下,社會、政府、學界均意識到閩南古建築保護與發展的迫切性與重要性。民居建築的根本在於「居住」功能,但據實際的走訪調查發現閩南地區古民居村落裡的居民留居在古厝之中的人數正處於下降趨勢,多以中老年人爲主。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很多,但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缺乏便捷、舒適的現代生活設施及其承載空間,難以留住年輕人。
    本研究的對象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的閩南古民居建築,同時現在仍有居民在其中生活居住。所以面對如何適應現代人的生活方面,遇到保護與更新的矛盾問題,如果一直追求靜態的保護措施,使民居建築狀態維持在歷史的某個時間點,勢必會影響在其中居住人的生活質量,使人們越來越遠離古厝。如果要更新就需要有一定的尺度,需要在保護的前提下做最小改變,並達到提升居住品質的效果。通過對相關保護原則與法規的回顧,分析出對古建築的保護措施要求「真實性」與「活態性」,這兩個原則也是本研究開展的前提。
    從實地的調查與其他學者的研究中發現導致古民居建築居住價值較低的關鍵因素是舒適高效的衛浴設施的缺失,而目前現存的衛浴在位置的選擇與功能的組織上缺乏與古厝的適應性。因此提出構建與古厝相適應的「衛浴設施」構想,梳理研究適應性設計模式與個案創作。以蔡氏古民居村落中的「德棣厝」為例,在實地調查與測量的基礎上,獲取古厝建築構造、空間佈局以及傳統引排水方式,再對相關古民居研究專家訪談,與當地居民詢問交談,了解其生活方式、居住體驗和生活需求,分析出衛浴設施的選址的文化、建築、環境、居住等限制,以及功能需求。尋找並分析歸類相關案例的設計方法與特點,同時對目前能採用的功能產品、尺度以及技術進行歸納列表,並使用Gu et al.(2004)提出的適應性設計方法作為功能組織與整合設計思考,歸納出四個衛浴設施整合產品,而後使用意象轉化設計方法進行整合產品形態的創作。最後通過整理研究與設計思路與整合設計方法,總結出適應性設計模式,使「衛浴設施」即能與古厝相適應又能滿足現代的生活方式。

    The ancient residential buildings in southern Fujian area are precious cultural heritage in China with unique architectural values. At present, the recovery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traditional culture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and the society, government and academic community are paying more attention on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ncient buildings in southern Fujian area. The basic function of residential architectures is for people to living in. However, according to the survey, the number of residents in the ancient residential buildings in southern Fujian area is declining, and the people still staying there is mostly at the middle or old age. There are many reasons for this result, but one of the important reasons is the lack of convenient and comfortable modern living facilities, making it difficult to attract young people to live.
    The object of this study is the ancient residential buildings in southern Fujian, which are protected as high-level cultural relics. There are still some residents living there. Therefore, a contradiction exists between how to adapt the ancient buildings to the modern life, and how to protect the cultural relics. If we just pursue protection measures under static environment and keep residential buildings unchanged in history, it will inevitably affect the lives of the residents and make people far away from the ancient residential buildings. If we want to renew the architectures, we must try best to make minimum changes to the cultural relics while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people’s living. Through the review of relevant protection principles and regulations, this paper will analyze the protection measures for ancient buildings which require both “authenticity” and “living”. These two points are also the base of this research.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s and research from other scholars, we find that the key factor to improve the living level in ancient residential buildings is comfortable and convenient sanitary facilities. The existing sanitary wares in the market are not suitable to be used in ancient buildings. Therefore,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idea of ​​constructing new “sanitary wares “that are compatible with the ancient residential buildings based on the Adaptive Design method. This paper takes the "De Di Cuo" in ancient residential village of Cai's as an example to study the drainage system in ancient architectures, and learns about the living experience and living needs from the interviews of the relevant residents and experts to analyze the suitable location and functions of the sanitary facilities in ancient building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architectural factors, environmental restrictions, and residential needs. This paper will analyze and conclude the relevant design methods and similar cases and summarize the functions, scales and technologies that can be used at present based on the adaptive design method proposed by Gu et al. (2004). And it will show four integrated designs of sanitary facilities after image transformation. Finally, after sorting through the research and design ideas, this paper will summarize the adaptive design pattern, which can not only meet the needs for functional “sanitary facilities" in modern lifestyle but also adapt to the archite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ancient buildings.

    摘要 I Abstract II 目 錄 V 圖目錄 VIII 表目錄 X 公式目錄 XI 第一章、緒論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動機 3 1.3研究目的 4 1.4研究範圍與限制 5 第二章、相關研究回顧 7 2.1古民居保護相關法規與原則探討 7 2.1.1保護的真實性 7 2.1.2活態保護 10 2.2蔡氏古民居建築相關研究 13 2.2.1建築樣式與營造 13 2.2.2古厝生活方式 15 2.3設計的適應性相關研究 16 2.3.1設計與環境的適應性概念 16 2.3.2設計適應於文化特色 18 2.3.3適應性設計與開發 20 第三章、研究與創作方法 22 3.1研究與創作架構 22 3.2衛浴設施設計的原則與相關研究 23 3.2.1衛浴設施設計的原則 23 3.2.2衛浴設施設計相關研究 23 3.3田野調查與訪談 24 3.4相關案例分析方法 27 3.5衛浴設施空間選址與功能選擇 27 3.6衛浴設施適應性設計方法 28 3.6.1設計決策方法 28 3.6.2設計發想與方案呈現 30 3.7設計方案創作展示 32 第四章、研究與創作內容 33 4.1「德棣厝」建築研究分析 33 4.1.1建築營造 33 4.1.2空間格局 36 4.1.3引排水方式 39 4.2「德棣厝」居民生活狀態 43 4.2.1生活空間現狀 43 4.2.2居住體驗感受 45 4.3「德棣厝」衛浴問題分析 47 4.3.1古厝衛浴功能問題 47 4.3.2衛浴設施需求 47 4.4相關案例分析與探討 48 4.4.1德棣厝附近古厝現存衛浴功能分析 48 4.4.2泉州其他地區古民居衛浴功能設計思路與功能 49 4.4.3西安李家古民居衛浴功能設計思路與功能 51 4.5衛浴設施空間選址與功能分析 53 4.5.1空間選址 53 4.5.2功能分析 58 4.6衛浴設施適應性設計思考 61 4.6.1衛浴設施的功能集與結構模塊配置方案規劃 61 4.6.2檢測功能匹配度 64 4.6.3功能整合設計分析 65 第五章、設計發想與方案呈現 68 5.1衛浴設施產品整合設計 68 5.1.1衛浴設施整合方案 68 5.1.2衛浴設施規格尺度分析 74 5.2產品形態意象轉化設計 77 5.3衛浴設施佈局與構成設計 95 5.3.1衛浴設施整合產品平面組合形式與位置 95 5.3.2衛浴設施整合產品豎向構成 97 5.3.3衛浴設施整合產品水電佈置方式 99 5.3.4衛浴設施整合產品的排汙水管與化糞箱構成方式 100 第六章、衛浴設施適應性設計討論與總結 103 6.1衛浴設施適應性設計討論 103 6.2衛浴設施適應性設計模式之建立 105 6.3總結 106 參考文獻 108 附件一 費迎慶訪談逐字稿 114 附件二 姚洪峰訪談逐字稿 122 附件三 徐女士訪談逐字稿 132 附件四 蔡先生訪談逐字稿 138 附件五 蔡女士訪談逐字稿 145

    中文部分
    尤·約奇勒托(1997)。文物建築保護的真實性之爭。(劉臨安譯)。建築師,78,108-111。
    中山繁信、光藤俊夫(2008)。住居的水與火。新北:楓書坊文化出版社。
    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組織(2003)。建築給水排水設計規範。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71-72。
    中國國家文物局(1994)。與世界遺產公約相關的奈良真實性會議《奈良真實性文件》 /國際文化遺產保護檔選編。北京:文物出版社。
    中國國家文物局(2007)。第二屆歷史遺跡建築師及技師國際會議《關於古跡遺址保護與修復的國憲憲章》 (威尼斯憲章)/國際文化遺產保護檔選編,北京:文物出版社。
    中國國家文物局(2015)。關於國保省保集中成片傳統村落漳州寮村蔡氏古民居建築群保護工程立項的批復。網址:
    http://www.sach.gov.cn/art/2015/4/17/art_1324_119261.html.
    中國國家文物局法制處(1993)。國際保護文化遺產法律文件選編。北京:紫禁城出版社,p162。
    毛其智(2003)。從健康住宅到健康城市——人居環境建設斷想。規劃師,19(s1),18-21。
    王嵐、羅奇(2003)。蔡氏古民居建築群。北方交通大學學報,27(1) ,87-93。
    王琬琼(2013)。我国文物建筑保护法律制度研究。西南大学碩士論文,未出版,重慶。
    左琰(2007)。德國柏林工業建築遺產的保護與再生。 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
    仲繼壽、李新軍、胡文碩(2017)。基於居住者體驗的健康住宅評價標準。健康與建築雜誌,4(2),17-25。
    安東尼.滕(Tung, A. M.)(2014)。世界偉大城市的保護——歷史大都會的毀滅與重建(郝笑叢譯)。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曲藝(2009)。面向包裝機械的可適應設計方法研究。汕頭大学碩士論文,未出版,汕頭。
    朱懌、關瑞明(2005)。泉州傳統民居空間設計分析及其啟示。建築師,(3) ,62-68。
    佟裕哲(2005)。居住文化精華的繼承和延續。建築學報,8-10。
    吳彥勳、王則眾(2017)。應用比喻法於自然意象轉化。實踐設計學報,11,174-190。
    呂舟(2002)。《威尼斯憲章》的精神與《中國文物古跡保護準則》。建築史論文集(第1s輯),北京。
    张成渝(2010)。国内外世界遗产真實性与完整性研究综述。東南文化,4,30-37。
    李玉祥(1994)。老房子·福建民居。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
    李建雲(2009)。析泉州傳統民居氣候性空間形態在當代公共建築中的應用。福建建築,(5),32-35。
    李乾朗(1983)。廟宇建築。臺北:北屋圖書公司。
    李乾朗(2000)。臺灣古民居排水法。建築創作,(4),63-65,北京。
    李乾朗(2014)。臺灣古住宅的兩性空間。南方建築,(1),5-10,廣州。
    李乾朗、閻亞寧(2012)。臺灣民居。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李淑紅(2003)。談健康住宅。森林工程,19(6),65-66。
    沈玉水(1995)。泉州古民居建築特點。福建建築,(1),11-15。
    阮仪三、林林(2003)。文化遗产保护的真實性原则。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4(2)。
    阮儀三、王景慧、王林(1999)。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理論與規劃。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
    阮儀三、孫萌(2001)。我國歷史街區保護與規劃的若干問題研究。城市規劃,(10),25-32。
    周美玉(2007)。工業設計應用人類工程學。北京 :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妹尾河童(2003)。廁所大不同。臺北:遠流出版社。
    東亞地區文物建築保護理念與實踐國際研討會。
    林文為、 楊思局、曾經民(1998)。閩南古建築做法。香港:香港閩南人出版有限公司。
    林林(2003)。關於文化遺產保護的真實性研究。 上海:同濟大學。
    林從華(2006)。緣與源——閩臺傳統建築與歷史淵源。北京:中國工業建築出版社。
    林銘煌、黃慶賢(2002)。比喻式設計的邏輯與產品功能認知之關連。設計學報,7(2),1-22。
    姚洪峰、黃明珍(2016)。泉州民居營建技術。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柳沙(2009)。設計心理學。上海 :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胡秀梅(2005)。日本《文化財保護法》與我國相關法律法規比較研究。浙江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杭州。
    范曉慧(2004)。將意象轉化至造形構想方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台南市。
    唐新林、齊從謙、周小青(2007)。基於可拓理論的產品適應性設計。機械設計與研究,23(6),12-16。
    徐桐(2014)。 奈良+20:關於遺產實踐、文化價值和真實性概念的回顧性文件。世界建築,北京。
    徐桐(2014)。《奈良真實性文件》20年的保護實踐回顧與總結——《奈良+20》聲明性文件譯介。世界建築,北京。
    徐雁飛、王磊(2011)。論文物建築保護中的「真實性」——讀《威尼斯憲章》、《奈良真實性文件》和《北京文件》。建築學報,(S1),85-87。
    高鈔明、王乃香、陳瑜(1987)。福建民居。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1994)。關於真實性的奈良文件。奈良真實性會議。
    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1996)。圣安东尼奥宣言。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中的真實性跨美研讨会。
    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2005)。西安宣言——關於古建築、古遺址和歷史區域周邊環境的保護。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第15屆大會。
    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2007)。北京文件——關於東亞地區文物建築保護與修復。
    常青(2009)。歷史建築修復的「真實性」批判。時代建築,(3)。
    張舸、魏瓊(2013)。「靜態」保護向「活態」傳承的轉身——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旅遊業開發的互動研究。廣西社會科學,8,43-47。
    張麗英(2012)。中義古建築保護法律規制的比較。中國法學文檔,北京。
    曹娟(2005)。原真性概念與中國文化遺產保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
    梁桂嘉、曾志偉、黃玉梅(2017)。地方意象旅遊紀念商品的創意設計。兩岸創意經濟研究報告,229-238。
    許毓容(2005)。主題式意象轉化於文化商品造形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台南市。
    郭璇(2007)。中國歷史建成遺產真實性中的非物質維度——兼論整體性保護策略的可能性。新建築,(6)。
    陳永亮、滿佳、曲藝、包能勝、顧佩華(2010)。機械產品可適應度量方法與應用。工程設計學報,17(1),1-11。
    陳凱峰(2003)。臺灣傳統民居源於閩南——從建築形式到建築內涵的傳承。閩南文化研究。中央文獻出版社,北京。
    傅游磊(2016)。閩南民居建築水循環特徵研究——以泉州蔡氏古民居為例。湖北第二師範學院學報, 7,38-41。
    傅游磊(2017)。與閩南古民居建築相適應的現代生活設施設計探究——以泉州蔡氏古民居「德棣厝」為例。2017設計創價感性實踐,台北市:台灣感性學會,201-209。
    游萬來、葉博雄、高曰菖(1996)。產品意象及其表徵設計的研究——以收音機為例。設計學報,2(1),31-46。
    費迎慶、秦樂、郭銳(2011)。蔡氏古民居的居住方式及其再利用研究。南方建築,廣州。
    黃文宏(2010)。西田幾多郎的「直觀」論。臺大文史哲學報, (73),173-196。
    楊莽華、馬全寶、姚洪峰(2013)。閩南民居傳統營造技藝。合肥: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
    楊新海、林林、伍錫論、彭銳(2011)。歷史街區生活真實性的內涵特徵和評價要素。蘇州科技學院學報(工程技術版),24(4),47-54。
    楊銘、陳芳、季馨(2001)。機電產品環境適應性設計和控制策略。電子機械工程,93(5),21-24。
    楊鴻勳(2007)。關於歷史城市與歷史保護的基本觀點。建築知識,(1)24-28,北京。
    寧小卓(2007)。多元文化催生下的民居奇葩——閩南蔡氏古民居的成因探析與特徵研究。中外建築,2007 (9),58-63。
    趙燕偉、李小川、蘇楠、陳建(2009)。基於可拓變換的產品適應性設計研究.數學的實踐與認識,39(12),54-63。
    劉致平(1987)。中國建築類型與結構。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潘用庭(1993)。南安縣誌。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鄧琳(2004)。真實性原則及其在重慶歷史城鎮保護中的應用初探。重慶:重慶大學,2004。
    諾曼(Norman, D. A.)(2000)。設計心理學(The psychology of everyday things)(卓耀宗譯)。台北 : 遠流。(原作1989年出版)
    鮑如昕(2006)。傳統居住建築在當代。合肥工業大學學報,30(7),896-898,合肥市。
    戴志堅(2003)。閩臺民居建築的淵源與形態。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檀潤華、張瑞紅、苑彩雲、徐安平(2000)。自底而上的適應性設計過程模型。機械工程學報,36(1),20-23。
    薛佳薇、關瑞明、冉茂宇(2003)。泉州傳統民居官式大厝的生態精神。南方建築,12-14。
    英文部分
    Bell, P. A., Greene, T. C., Fisher, J. D., & Baum, A. (1996).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4th ed.). Orlando, FL, US: Harcourt.
    Bin, U.S. (2013). Responsive vs. Adaptive Design. Torque. Retrieved from: http://torquemag.io/responsive-design-vs-adaptive-design/
    Butterworth-Heinemann.
    Dixon, L. A., & Colton, J. S.(2000).A Process Management Strategy for Redesign:An Anchoring Adjustment Approach. Journal of Engineering Design,11(2):159—173.
    Gu, P., Hashemian, M., & Nee, A. Y. C.(2004).Adaptable Design. CIRP Annals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53(2):539—557.
    Hall, E. T.(1966).The hidden dimension. Anchor Books Editions. New York.
    Hall, E. T. (1990). The silent language. New York: Anchor Books Editions.
    Hall, M. R., Hall, E. T., & Stoller, E.(1975).The Fourth Dimension In Architecture: The Impact of Building on Behavior. Sunstone Press, Santa Fe.
    Hashemian, M(2005). Design for Adaptability. Galgary:Galgary University.
    http://www.smashingmagazine.com/2012/12/creating-an-adaptive-system-to-enhance-ux/
    https://www.interaction-design.org/literature/article/adaptive-vs-responsive-design
    Itzkovitch, A. (2012).Creating an Adaptive System To Enhance UX. Smashing Magazine. Retrieved from:
    Jacobs, J. (1993). 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 New York:Random House.
    Jokilehto, J.(1999).A History of Architectural Conservation. Oxford:
    Larsen,K.E.(1994). Architectural Preservation in Japan. Tapir publishers.
    May, J.(1996). In search of authenticity off and on the beaten track.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D: Society and Space,14(6):709-736.
    Rapoport, A(1982).The Meaning of the Building Environment:A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Approach. University of Arizona Press, Tucson.
    Soegaard, M. (2018).Adaptive vs. Responsive Design. Retrieved from:
    Tung, A. M.(2014).Preserving the World's Great Cities: The Destruction and Renewal of the Historic Metropolis. New York: Three Rivers Press.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