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黃宗翰
Huang, Tsung-Han
論文名稱: TVBS「2100全民開講」製播「林來瘋」特輯之探討
The Study of the “Linsanity” Special Episode from“2100 Citizen Talk Show”
指導教授: 林伯修
Lin, Po-Hsiu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Sport, Leisure and Hospitality Management
論文出版年: 2018
畢業學年度: 10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85
中文關鍵詞: 林書豪政論節目2100全民開講議題建構議題設定守門人理論
英文關鍵詞: Jeremy Lin, political commentary show, 2100 Citizen Talk Show, agenda building, agenda setting, gatekeeping theory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THE.NTNU.GSLHM.048.2018.A05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64下載: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之目的在以媒體守門人的角度分析臺灣政論性節目「2100全民開講」針對林書豪議題製作4集特輯,探究林來瘋現象背後隱含之臺灣國族認同、運動商品化和運動與教育的課題。由於研究者是製作團隊中的一員,所以研究者以參與觀察法和文本分析法,並以半結構式訪談政論節目製作人與同業3人,收集林書豪特輯製播過程的資料。研究結果發現:林書豪在臺掀起旋風,臺灣媒體大肆報導建構林書豪臺裔的議題,引發全民高度關注,促使政論節目製作團隊嘗試製播運動議題。節目中設定與操作亞洲的想像做為主軸議題,針對美臺籃球運動、林書豪賽事的專業分析、美臺的籃球水平、訓練方式、文化與教育,再現臺灣的國族想像。政論節目結合林書豪的運動與教育議題讓一系列特輯,收視率不但高於同時段的政論節目,亦高於節目本身平均值。不僅只是運動愛好族群觀看,原本政論收視族群亦仍感興趣持續收看。研究結論:經由研究者發掘、製播林書豪現象的過程,透過節目針對林書豪的議題建構與議題設定操作,成為節目獲得收視佳績的關鍵。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analyze the four “Linsanity” special episodes produced by the “2100 citizen talk show”- a Taiwanese political TV program through the perspective of “media goalkeepers”. The study explores the Taiwanese national identity, sports commercialization, sports and education issues behind Jeremy Lin’s sensation. As a member of the program produce team, the researcher collects research data by using participation observation, textual analysis and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with the program producers and 3 peers. It was found that Jeremy Lin had caused a sensation in Taiwan and numerous media reports get people’s attention by focusing on his Taiwanese-American identity. These caused the program team tried to produce sport topic. The special episodes set Asian imagination as the main issue. Through the professional analyses of Jeremy Lin’s events, the level of basketball in America and Taiwan, way of training, culture and education, reproduced Taiwan's national imagination. The political program combined Jeremy Lin‘s sports and education issues make the special episodes’ rating higher than similar programs and also higher than the average of the program itself. Not only did Jeremy’s fans watched the show, but the original audience are interested as well. In conclusion, exploring “Linsanity” topic into special episodes, the program conducts topic construction and topic setting became the keys to success.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謝 誌 iii 目 次 iv 表 次 vi 圖 次 vii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問題意識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 5 第三節 研究之重要性 7 第四節 名詞釋義 8 第貳章 文獻回顧 10 第一節 媒體運動 10 第二節 議題設定與節目製播 17 第三節 守門人節目製播流程 22 第四節 本章小結 27 第參章 林書豪特輯製播過程 28 第一節 2100全民開講節目產製流程 28 第二節 嘗試製播林書豪議題:2012年2月15日 32 第三節 林書豪崛起過往歷程:2012年2月16日 36 第四節 臺灣培育下個林書豪:2012年2月17日 41 第五節 林書豪未來賽事挑戰:2012年2月20日 47 第六節 林書豪特輯與政論製播差異分析 51 第肆章 林書豪運動特輯議題分析 55 第一節 林書豪特輯No.1 55 第二節 林書豪特輯No.2 59 第三節 林書豪特輯No.3 61 第四節 林書豪特輯No.4 69 第五節 林書豪特輯與其他運動特輯之比較 71 第六節 本章小節 75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79 引用文獻 80

    丁榮國 (1999)。電視收視率量與質的探討。復興崗學報,67,194。
    王宗吉 (1992 )。體育運動社會學。臺北市:銀禾文化。
    王筱璇、勤淑螢 (譯) (2005)。大眾傳播概論。臺北市:雙葉書廊。(Melvin L., DeFleur, Everette E., Dennis, 2005)
    安碧芸、駱碧蓮 (2010)。棒球不能承受之重:2008北京奧運棒球賽國族意識報導分析。朝陽人文社會學刊,8(1),112-114。
    江今葉 (2014,1月12日)。美式足球超級盃全球最賺賽事。中央社,https://tw.news.yahoo.com/美式足球超級盃-全球最賺賽事-230632959--sow.html。
    吳恩玲 (1998)。CALL-IN節目收視率分析,廣電人,47,47-48。
    李金梅、黃俊龍 (譯) (2001)。國族與國族主義。新北市:聯經。(Ernest Gellner, 2001)
    李金銓 (1990)。大眾傳播理論。臺北市:三民書局。
    李桂芝 (2001)。電視媒體與數位媒體競合關係之探討 (未出版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
    李翔群 (2008)。運動明星的形成與反思-以王建民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汪志堅 (2006)。消費者行為。臺中市:全華圖書。
    周君蘭、畢盈、李盈諄 (2001)。搖頭丸新聞報導之媒體建構—以中國時報、聯合報、民生報與自由時報為例。傳播與管理研究,1(1),121-143。
    周靈山 (2001)。大眾傳播媒體與大專籃球運動聯賽之初探。大專體育,52,81-88。
    林育卉 (2006)。媒體的魔戒:收視率迷思。臺北市:廣播電視事業發展基金。
    林東泰 (1999)。大眾傳播理論。臺北市:師大書苑。
    林俊達 (2012年2月22日)。「林來瘋」台美收視均創新高籃球大帝靠邊站。Nownew新聞,http://www.nownews.com/n/2012/02/22/417188。
    林麗雲 (2004)。臺灣傳播研究史:學院內的傳播學知識生產。臺北市:巨流圖書。
    林麗雲 (2004年5月4日)。是民主的論壇?還是祭壇?透視政論節目。臺灣日報,8。
    邱建章 (2009)。媒體與運動文化傳播。學校體育,113,63-68。
    邱建章 (2009)。運動全球化對在地運動主體價值的衝擊與回應 (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臺北市。
    邱繡霞 (2002)。媒體運動的全球策略-以NBA在臺灣的發展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侯致遠 (1990)。大眾傳播與職業運動互動關係之探討。國民體育季刊,19 (3),15 - 21。
    姜穎、陳子軒 (2014)。「林來瘋」的媒體再現和國族焦慮。新聞學研究,118,171 - 207。
    施致平 (1993)。傳播理論與我國職棒運動互動關係之探討。體育學報,15,137 - 148。
    施致平 (2000)。高中籃球聯賽經營策略探討。中華體育,14 (2),34-42。
    施致平 (2000)。媒體與運動商業化互動關係之研究。體育學報,28,87-100。
    胡婉玲、蔡明宏 (2008)。運動迷國族感對賽事轉播收視動機與行為之影響。體育學報, 41(1),51。
    倪炎元 (2003)。再現的政治台灣報紙媒體對「他者」建構的論述分析。臺北市:韋伯文化。
    凌佩君 (1995)。我國報紙守門人選取一版頭條新聞相關因素試析 (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孫榮光 (2010)。客家‧媒體‧再現。新北市:韋伯文化。
    徐慰真 (1993) 。我國報業守門人對人情趣味新聞之認知差距 (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翁秀琪 (1996)。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臺北市:三民書局。
    高堂堯 (2007)。跨國媒體集團與全球運動文化生產─以ESPNSTARSports (ESS) 的在臺發展為例 (1991-2006) (未出版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市。
    乾隆來 (2012)。華爾街「林來瘋」救了全美風評最差的球團老闆。今周刊,792。
    康紀漢 (2002)。電視談話性叩應節目的內容與收視率之關聯性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張世嫈 (2012)。媒體運動之運動明星塑造過程研究—以臺灣職業棒球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良漢 (1998)。從職棒八年至十年的職棒轉播權利金創天價看大眾傳播媒體對職業運動的影響。國民體育季刊,27 (1)。
    張素華 (1999)。收視率是吸金大法,廣告雜誌,101,46-62。
    張舒斐 (1998)。電視新聞記者專業價值觀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
    盛治仁 (2005)。電視談話性節目研究-來賓、議題結構及閱聽人特質分析,新聞學研究,84,163-203。
    莫季雍 (2003)。運動、傳播媒體與產業。運動管理季刊,4,4-15。
    郭俊良 (1980)。編輯部的守門行為:一個「組織」觀點的個案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陳子軒 (1999)。美、台棒球發展之比較研究-以媒體為中心觀點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陳子軒 (2007)。國族 (的) 運動:棒球與台灣認同。文化研究月報,68。
    陳世敏、吳翠珍 (2007)。媒體素養教育。新北市:巨流圖書。
    陳昀隆 (2010)。我國政論節目名嘴現象之研究—以2100全民開講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彭芸 (2001)。新媒介與政治。臺北市:五南。
    程文怡 (2004)。媒體論述中明星的擬像建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南藝術學院音像管理研究所,臺南市。
    黃東治 (2006)。運動文化與國家認同初探。國家認同之文化論述,579-613.
    黃秋芳 (2008)。TVBS撤照事件的再思考-政治經濟脈絡的新聞報導 (未出版博士論文)。世新大學,新北市。
    黃新生 (1990)。媒介批評-理論與方法。臺北市:五南。
    董季蓁 (2010)。媒體再現客家館與閱聽人解讀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聯合大學,苗栗縣。
    臧國仁 (1998)。新聞敘事結構:再現故事的理論分析。新聞學研究,58,1-28。
    臧國仁、鍾蔚文 (1999)。時間概念與新聞報導一初探新聞文本如何使用時間語彙。新聞學研究,61,137-178 。
    趙晉文 (2008)。臺灣棒球運動電視轉播之歷史分析:1964-2008 (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劉昌德 (1996)。臺灣運動商品化過程中的大眾傳播媒體角色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劉昌德 (2005年10月)。明天依然愛我?電視運動轉播權利金的發展與分析 (1990-2005)。以口頭發表於2005年中華傳播學會研討會,臺北市。
    鄭安翔 (2001) 。有線電視體育新聞內容與產製分析-以《年代體育臺》、《東森育樂臺》、《緯來體育臺》三家準專業體育頻道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鄭貞銘 (1995)。新聞原理。臺北市:五南圖書。

    鍾俊敏 (2007)。奧林匹克活動與台灣國族主義─運動與政治關係之再思考。大專體育學刊,9 (4),17 - 27。
    鍾起惠 (1997)。蛻變中的收視率概念。廣電人,26,18-20。
    闕維正、林顯丞 (2003)。淺論運動明星的價值。大專體育,65,103-108。
    蘇蕙 (2014,6月9日)。2014世界盃預估FIFA淨賺590億。大紀元臺灣電子報,取自http://www.epochtimes.com.tw/n93451/2014世界盃-預估FIFA淨賺590億.html
    鐘志強 (1998)。大眾傳播媒體與體育運動。國民體育季刊,27 (1),4-10。
    Anderson, B. (1983). Imagined communities. New York, NJ: Verso.
    Bairner, A. (2001). Sport, nationalism, and globalization: European and North American perspectives. New York, NJ: Albany.
    Bolotny F., Bourg JF. (2006). Handbook of the economics of sport. Cheltenham, UK: Edward Elgar.
    De Moragas, M. et al. (2003). The impact of the Internet on the sports industry. Barcelona, ES: Sport Congress,.
    Ernest Gellner (1997). Nationalism. New York, NJ: NYU Press.
    Grant A., Graeme, R. (2008). Does television crowd out spectators : new evidencefrom the Scottish Premier League. Journal of Sports Economics, 9 , 592-605.
    Hobsbawm, E. (1992).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since 1780: programme, myth, reality (2nd Ed.).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ang, G. E., & Lang, K. (1981). An exploration of the agenda-building process. Newbury Park, CA: Sage.
    LeVine, R. A., & Campbell, D. T. (1972). Ethnocentrism: Theories of conflict, ethnic attitudes, and group behavior. Oxford, England: John Wiley & Sons.

    Maguire, J. (1991). The media-sport production complex: the case of americanfootball in Western European Societies. 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6, 315-335.
    Martin Lister, Jon Dovey, Seth Giddings, Iain Grant, & Kieran Kelly (2009). New media: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London, UK: Routledge.
    Mcpherson,B.D.,Curtis, J.E. & Loy, J.W. (1989). The social significance of sport.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Nicholson, M. (2007). Sport and the Media. London, UK: Routledge.
    Raymond, B. & Richard, H. (2009). Power play: Sport, the media and popular culture. Edinburgh, UK: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Silk, M. (2004).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spor. London, UK: Routledge.
    Wenner, L.A. (1989). Media, sports, and society. Newbury Park, CA: Sage.
    Whitson, D. (1998) . Circuits of promotion: Media, marketing and the globalization of sport. London, UK: Routledge.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