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佳雲
Chia-Yun Chen
論文名稱: 文教及社福基金會女性主管生涯發展歷程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
A Study of Career Development and Its Affected Factors of Female Executives in Culture-Education and Social-Welfare Fundations
指導教授: 李隆盛
Lee, Lung-She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
Department of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nd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論文出版年: 2004
畢業學年度: 9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8
中文關鍵詞: 文教及社福基金會女性主管生涯發展
英文關鍵詞: culture-education and social-welfare foundation, female executive, career development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86下載: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瞭解文教及社福基金會女性主管生涯發展歷程及其影響因素,採質化研究中的多重個案研究法,運用半結構式的訪談大綱,以深度訪談之方式瞭解個案之文教及社福基金會女性主管生涯發展歷程及其影響因素,歸納出本研究結果。研究過程中共訪談文教及社福基金會七位女性主管,訪談後將訪談內容轉錄為逐字稿,並進行資料的分析。研究結果發現,文教及社福基金會女性主管父母的教養態度以兼具權威與民主的方式居多,父母和師長的期望會直接或間接影響她們的就業方向,且在求學過程中擁有豐富的打工經驗。女性主管仍須對子女的教養負起大部分的責任,職業選擇以興趣為主要的考量,職涯發展的途徑與方向是多元寬廣的。工作情境與職業的聲望會影響工作的轉換,而重要他人會影響個性、態度與價值觀的建立。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career development and its affected factors of female executives in culture-education and social-welfare foundations. With the multiple case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and the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outline, the data was collected from the in-depth interviews. The researcher interviewed seven female executives. After the interviews, the content was transcribed from the tape to word processor files and anal sized. In conclusion, many female executives’ parental upbringing mixed democracy with authority. Parents and teachers’ expectations would affect female executives’ occupation directly or indirectly. Female executives had different working experiences while studying at school. Female executives should take responsibly of upbringing of their children. Female executives’ occupational selection relied mainly on their interest. The direction of female career development is multiple. Work situation and occupational prestige would affect job transition. Besides, important others would affect female executives’ personality, attitude and value.

    謝誌 I 中文摘要 III ABSTRACT IV 目錄 V 表次 VII 圖次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5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6 第四節 名詞釋義 9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 非營利組織之內涵 13 第二節 基金會之內涵 17 第三節 生涯發展階段理論 21 第四節 女性生涯發展理論 33 第五節 影響生涯發展因素 40 第三章 設計與實施 45 第一節 研究設計 45 第二節 研究對象 47 第三節 研究工具 49 第四節 實施程序 51 第五節 資料分析 53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55 第一節 個案介紹 55 第二節 文教及社福基金會女性主管生涯發展歷程 59 第三節 影響文教及社福基金會女性主管生涯發展歷程之因素 82 第四節 綜合討論 94 第五章 主要發現、結論與建議 101 第一節 主要發現 101 第二節 結論 107 第三節 建議 109 第四節 研究者之省思 112 參考文獻 113 一、中文部分 113 二、英文部分 117 附 錄 119 附錄一 訪談邀請函 119 附錄二 訪談大綱 120 附錄三 訪談札記 121 附錄四 訪談逐字稿範例 122

    一、中文部分
    王順民(2001),當代台灣地區宗教類非營利組織的轉型與發展。台北:洪葉文化。
    江明修(1994),非營利組織領導行為之研究。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田秀蘭(1995),女性生涯發展之主要型態。諮商與輔導,127,頁33-35。
    吳清山(1996a),學校行政。台北:師大書苑。
    吳清山(1996b),教師生涯發展之探討。教育學術講座專輯7,頁117-153,台北市:國立教育資料館。
    李大偉(1986),生計教育在就業輔導上的實施。輔導月刊,22(4),10-16。
    官有垣(編)(2000),非營利組織與社會福利:台灣本土的個案分析。台北:亞太。
    官有垣 (編著) (2003),台灣的基金會在社會變遷下之發展。台北: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
    林幸台(1993),生計輔導的理論與實施。台北:五南。
    林靜茹(2000),非營利組織女性主義管理哲學與事業倫理學-從杜拉克之管理哲學到諾丁的關懷倫理。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系碩士論文。
    金樹人(1980),生計發展與輔導。臺北:天馬。
    金樹人(1997),生涯諮商與輔導。台北:東華。
    洪鳳儀(1990),生涯規劃。台北:揚智文化。
    高立文(1992),半邊天-女生領導人成功經驗之探索。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
    張麗雪(1997),平等就業機會政策之研究-性別歧視理論與平等理論之觀點。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
    張令恬(1998),原生家庭經驗對大學女生愛情關係的影響及其改變歷程之分析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佑生編譯(2003,10月1日),工作女性出頭天。民生報,A16版。
    黃有麗(2000),女性公務人員生涯發展歷程之質性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世鑫和宋秀玲(1989),我國非營利組織功能之界定與課稅問題之研究,賦稅改革委員會編印。
    陳怡靜(2001),知識工作者職涯發展歷程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陸宛蘋(1999),非營利組織之定義與角色。社區發展季刊,85,30-35。
    喜馬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1997),基金在台灣。台北:中華徵信所。
    喜馬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2002),台灣300家主要基金會名錄-2002年版,台北:喜馬拉雅基金會。
    黃英忠(2001),現代管理學。台北,華泰文化。
    黃天中(1995),生涯歸劃概論-生涯與生活篇。台北:桂冠。
    莊慧美和田秀蘭(1998),女性國小教師在工作、家庭及進修角色之衝突及適應歷程分析-以屏東女性教師為例。中華輔導學報,6,231-266。
    焦興鎧(1996),歐美兩性工作平等制度之比較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歐研究所。
    焦興鎧(1999),兩性工作平等理念在我國的實現。勞工行政,136,33-39。
    焦興鎧(2000),兩性工作平等法制之國際趨勢-兼論對我國建構相同制度所能提供之啟示。經社法制論叢,25,203-227。
    傅琇悅(2001),年輕女性工作者生涯阻隔、生涯動機與因應策略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素紋(2001),未婚單身女性教師生涯之錨的質性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宇彥(2001),離婚女性生涯轉換之分析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茱月(2002),台北市國小女校長生涯發展歷程中重要他人及關鍵事件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新煌編著,(2000),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台北:巨流。
    蘇鈺婷(2002),在學青少年生涯發展之相關因素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韓德仙(2002),非營利組織績效指標適當性之研究--以教育事務基金會為例。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桂芬(1992),女性生涯發展理論的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
    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顧忠華(1998),公民社會與非營利組織—一個理論性研究的構想。亞洲研究,26,1998年4月。
    顧忠華(1999),公民結構的結構變遷—以台灣非營利組織的發展為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6,1999年12月。
    顧忠華(2000),台灣非營利組織的公共性與自主性。台灣社會學研究,4,2000年7月。
    顧忠華(2001a),台灣的社會運動、第三部門與公民社會。波士頓大學「海峽兩岸公民社會、社會運動與民主化研討會」,2001年4月。
    顧忠華(2001b),二十一世紀非營利與非政府組織的全球化。非營利組織。台北:商鼎文化。
    行政院主計處(1997),台灣地區產業結構與勞動市場變化之研究。見http://www.dgbas.gov.tw/census~n/five/86-05-01.doc
    行政院主計處(2000),台灣地區婦女婚育與就業調查。2000年5月11日,見http://www.dgbas.gov.tw/history.htm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0),申請設立中央主管之文化藝術財團法人須知。2000年7月,見http://www.cca.gov.tw/news/news64/
    內政部社會司(1999),籌組財團法人基金會需知。1999年11月10日,見http://volnet.moi.gov.tw/sowf/index.htm
    內政部統計處(2001),內政統計年報-中央政府所轄人民團體。見http://www.moi.gov.tw/W3/stat/home.asp
    教育部社會教育司(2003),教育部審查教育事務財團法人設立許可及監督要點。2003年1月2日,見http://www.edu.tw/
    Maxwell, J. A. 著,高熏芳、林盈助和王向葵合譯(2001)。質化研究設計:一種互動取向的方法。臺北:心理。
    Patton, M. Q. (1990/1995).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吳芝儀、李奉儒(譯)。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
    Vernon G. Zunker原著,吳芝儀譯(1996)。生涯發展的理論與實務。台北:揚智文化。
    Yin, R. K.著,王金永等譯(2000)。個案研究。台北:弘智文化。
    二、英文部分
    Anheier, H. K., & Seibel,W. (1992). Nonprofit Organization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Societies: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from Europe. 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
    Betzs, N. E., & Fitzgerald, L. F. (1987). Vocational Interests, Needs, And Values In Women’s Career Development. The career psychology of women, 129-147. Orlando: Academic Press.
    Doubois, D. D. (2000). The 7 stages of one’s career. Training & Development, December, 45-49.
    Greenhaus, J. H., Callanan, G. A., &Godshalk, V. M. (2000). Career Management (3rd ed.). FL: The Dryden Press.
    Miller, D. C., & Form, W. H. (1957). Industrial sociology. New York: Harper & Row.
    Farmer, H. S. (1985). Model of career and achievement motivation for women and men.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32 (3), 363-390.
    Farmer, H. S., & Associates. (1997). Diversity & Women’s Career Development: From adolescence to adulthood. City, CA: Sage.
    Fassinger, R. E. (1985). A casual model of college women’s career choice.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27(1), 123-153.
    Fassinger, R. E. (1990). Causal model of career choice in two samples of college women.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36, 225-248.
    Isaacson, E. L., & Brown, D. (1997). Career information, career counseling, and career development. (6th ed.). Boston, MA: Allyn & Bacon.
    Krumboltz, J. D., Mitchell, A. M., & Gelatt, H. B. (1975). Applications of a social learning theory of career selection. Focus on Guidance, 8(3), 1-16.
    Margolin, J. B. (1991). Foundation fundamentals. New York: The Foundations Center.
    Roe, A. (1956). The psychology of occupations. New York : Wiley.
    Salamon, L. H., & Anheier, H. K. (1996). The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CNPO-Revision 1. Institute for Policy Studies: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Super, D. E. (1957). The psychology of careers. New York : Harper & Row.
    Super, D. E. (1976). Career education and the meaning of work.
    Monographs on career education. Washington, DC: The Office of
    Career Education, U.S. Office of Education.
    Super, D. E. (1990). A life-span, life-space approach to career development. In D. Brown & L. Brooks (Eds.) . Career choice and development:Applying contemporary theories to practice,
    pp.197-261. San Francisco, CA:Jossey-Bass.
    White, B. (1995). The Career development of successful women. Women in Management Review, 10(3), 4-15.
    Wolf, T. (1990) . Management a nonprofit organization. New York: Prentice-Hall.
    Zunker, V. G. (1998). Career counseling-applied concepts of life planning. (5th ed.). San Francisco, CA: Brooks/Co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