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張毓文 Yuwen Chang |
---|---|
論文名稱: |
法式滾球活動介入高齡者休閒參與對休閒效益影響之研究 A Study on Influence of The Elderly Pétanque Learners to Experience of Leisure benefits. |
指導教授: |
王宗吉
Wang, Chun-Chi 李晶 Li, Chi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Sport, Leisure and Hospitality Management |
論文出版年: | 2010 |
畢業學年度: | 98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18 |
中文關鍵詞: | 高齡者 、生命回顧法 、法式滾球 、休閒效益 |
英文關鍵詞: | The eldrly, Life review technique, Pétanque, The leisure benefits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89 下載:26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之目的為探討法式滾球活動對高齡者休閒效益體驗之影響,休閒效益包括生理效益、心理效益、社交效益三個構面。本研究樣本以台南縣西港鄉慶安村25位65歲以上法式滾球活動的參與者為研究對象。本研究實驗設計採行休閒效益體驗量表之前測、後測對照組設計,並將生命回顧法融入法式滾球活動設計,於2009年12月至2010年1月期間共實施五次活動,每次約100分鐘。實驗前後以休閒效益體驗量表施測,實驗中以非結構式訪談法及觀察法觀察並訪談實驗組高齡者,所得資料以獨立樣本t考驗以及內容分析進行探討。
研究結果發現有四:
一、高齡者學習法式滾球後對生理效益體驗有顯著的影響。
二、高齡者學習法式滾球後對心理效益體驗有顯著的影響。
三、高齡者學習法式滾球後對社交效益體驗有部分影響。
四、實驗組(參加者)與對照組(未參加者)相比三個構面皆達顯著水準。
本研究證實生命回顧法融入法式滾球活動對高齡者休閒效益有正面之影響,故建議國內可針對高齡者推廣法式滾球活動,並將生命回顧法融入課程設計,以發揮最大功效,俾能引導高齡者體驗休閒效益,提昇休閒品質。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to the experience of leisure benefits from the elderly Pétanque learners. Leisure benefits contained three categories: physical benefits, psychological benefits, and social benefits. An experiment with pretest-posttest nonequivalent-control-group design was conducted. The subjects were in two groups drawn from Qing’an village, Xigang Township, Tainan County. One group were assigned 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and other elders without any treatments during this period were the control group. The experimental group joined the Pétanque course within life review treatment for a period of 5 week.The research instruments comprise leisure benefits scale. Collected Data have been analyzed by independent sample t-test.
Research results are concluded as follows:
1.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influence on the experience of physiological benefits.
2.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influence on the experience of psychological benefits.
3.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influence a part of of social benefits experience.
4.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a higher score on the physiological benefits, the psychological benefits, and the social benefit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study has proved that the elders who learned Pétanque have positive influences on leisure benefits. In order to show the greatest Pétanque efforts and to lead people experiencing leisure benefits, and finally to increase leisure quality. The study suggests the public and private sectors to enrich Pétanque pomotion to the elders and develop the courses within life review treatment.
一、中文部分:
內政部(2000)。臺閩地區高齡者狀況調查報告,內政部。
王世俊等(2006):老年護理學。臺北市:偉華,35。
王素敏(1997)。高齡者的休閒滿意及其教育取向之研究,未出版碩±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西港鄉(2010)。性別年齡人口數。2010年4月10日,取自台南縣西港鄉戶政事務所,網址http://www.shigang-house.gov.tw/population/index-2.asp?m=99&m1=4&m2=18
余玥林(2004)。單車活動參與者的目標取向、社會支持和休閒型態對休閒效益的影響,未出版碩±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李歡芳(2003)。老人自尊與懷舊療法。護理雜誌,50 (4)。
沙依仁(2003)。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台北縣:空大,44。
周怜利(譯)(2003)。Erikson老年研究報告:人生八大階段。臺北市:張老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Eric H. Erikson等原著)。
尚憶薇(1999)。推廣台灣老年休閒活動-以YMCA 的老年人休閒活動設計為借鏡,中華體育,14,77-84。
尚憶薇(1999)。適當運動對老年人身心健康之助益,大專體育,46,82-86。
林志懋(譯)(2008)。補腦全書。早安財經。台北市。(Amen, D. G., 2006)
林佳蓉(2000)。高齡者的休閒參與對休閒滿意和生活滿意之影響,大專體育,51,156-162。
林東泰(1992)。休閒知覺自由與工作滿足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系社會教育學刊,21,59-112。
林欣慧(2002)。解說成效對休閒效益體驗之影響研究-以登山健行為例,未出版碩±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新龍(2000),參與休閒活動行為之探討,大專體育,49,109-115。
林麗惠(2002)。高齡者參與學習活動之探究。成人教育學刊,6,107-130。
邱俊村(2002)。退休社區之高齡者休閒環境研究-以「潤福生活新象」為例,未出版碩±論文,朝陽科技大學,台中縣。
施清發、陳武宗、范麗娟(2000)。高雄市高齡者休閒體驗與休閒參與程度之研究。社區發展季刊,346-358。
洪煌佳(2002)。突破休閒活動之休閒效益研究,未出版碩±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夏淑榮, 謝智謀(2002)。這個社會需要認真休閒。大專體育,62,163-167。
馬上鈞(2002)。休閒效益與生活壓力關係之研究—以高雄地區郊山登山者為例,未出版碩±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高俊雄(1995)。休閒利益三因素模式。戶外遊憩研究,8(1),15-28。
涂淑芳(譯) (1996)。休閒與人類行為。臺北市:桂冠。(Cene Bammel & lei Lane Burrus-Bammel,1983)。
國科會(2009)。高齡社會的來臨:為2025 年的台灣社會規劃之整合研究,國科會。
張少熙(2003)。台灣地區中學教師參與休閒運動行為模式之研究。未出版碩±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光達(1999)。運動休閒滿意研究論文之比較分析。大專體育,45,69-78。
張治文(2007)。冒險性休閒活動參與動機及休閒效益之研究─以六龜鄉荖濃溪泛 舟為例。未出版碩±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智鈞(2008)。電影院消費者消費行為與休閒效益之研究-以台北威秀電影為為例。未出版碩±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許素鳳(1998)。從高齡化看「老」問題,厚生雜誌,4,20-22。
郭倩琳(2004)。回憶治療的意涵及其在高齡者教育的應用,成人教育。台北:成人教育學會,第78期,頁26-33。
陳中雲(2001)。國小教師休閒參與、休閒效益與工作滿意之關係研究-以臺北縣公立國民小學教師為例,未出版碩±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文喜(1999)。政府推展高齡者休閒活動的預期效益分析。大專體育,44,127-133。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在頤(1993)。老年時期的休閒運動。國民體育季刊,22(4),39-45。
傅綢妹(1988)。回憶治療與高齡者心理衛生‧護理雜誌,35(4),33-39。
喻大綸(2008)。從大陸到台灣:一位資深榮民生命史研究。未出版碩±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黃富順(1989)。成年心理與學習。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銘淳(譯) (2000)。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社會關係研究取向(上)。台北市:桂冠股份有限公司。(Charles,M.J.,Eliot,2000)。
楊惠芳(2000)。重視高齡者身體活動的教育。教師之友,8(41),3,32。
葉乃靜(2002)。資訊與老年人的生活世界:以「台北市兆如高齡者安養護中心」為例,未出版碩±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台北市。
葉純卿(1994)。銀髮族之心理與適應。臺北:教育部,88-90。
詹皓宇(2001)。休閒活動與生活健康的關係,台灣教育,602,41-44。
廖英純、林慧如(2008)。運用生命回顧協助一位中風高齡者面對無力感之護理經驗。護理雜誌,55(1),94─98。
廖誼印、楊育寧(2006)。高齡者休閒概況之研究。彰師大體育學報,6,285-294。
趙可式(1996)。臨終病人照護的倫理與法律問題。護理雜誌,43(1),24-28。
劉子利(2001)。休閒教育的意義、內涵、功能及其實施。戶外遊憩研究,14(1),33-53。
蔡文輝(2003)。老年社會學。台北市:五南。
謝政諭(1989)。休閒活動的理論與實際-民生主義的台灣經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藍青(2000b)。老祖宗的養生法(下):太極拳的健身效果及臨床應用。健康世界,172,75-78。
蘇文仁(1985)。重量訓練的理論與方法。台中:林家出版社。
蘇忠信(1997)。高齡者身體活動狀況與身體體能的相關研究,未出版碩±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釋慧哲(2005)。生命回顧之臨床說法。安寧護理雜誌,10(4),345─357。
二、英文部分:
Ajzen, I. (1998). Models of human social behavior and their application to health psychology. Psychology and Health, 13(4),735─739.
Bammel, G., & Burrus-Bammel, L. (1996). Leisure and Human Behavior.(3rd ed)
Bright, A. D. (2000). The role of social marketing in leisure and recreation management.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32(1), 12-18.
Driver, B.L.; Brown, P.J. and Peterson, G.L.( 1991), Benefits of leisure. State College PA: Venture Publish, Inc.。
Dustin, D.L. and Goodale, T.L.(1997),The social cost of individual benefits. Parks & Recreation, 32( 7), 20-22.。
Goodale,T.(1993). Park & Recreation. Vital Speeches of the Day,59(20),632─637.
Griffin, J. and McKenna, K. (1998). Influences on Leisure and Life Satisfaction of Elderly People. Physical & Occupational Therapy in Geriatrics, 15, 1-16.
Kawashima, R., & Koizumi, H. (2003). Learning Therapy. Sendai: Tohoku University Press.
Kelly, J. R. (1978). Family leisure in three communities.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10 , 47-60.
Kelly, J. R., & Godbey, G. (1992). The Sociology of Leisure. USA : Venture Publishers.
Madison, WIS: Brown & Benchmark.
Ragheb, M. G., & Griffith, C. A. (1982). The contribution of leisure participation and leisure satisfaction to life satisfaction of older persons.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14(4), 295-306.
Rowe, J. W. & Kahn, R. L. (1997). Successful aging. The Gerontologist, 37(4), 433.
Verduin J. R., & McEwen, D. N.(1984), Adults and Their Leisure: the Need for Lifelong Learning. Springfield, Ill., U.S.A.: C.C. Thomas.
Wolfe, P., & Brandt, R. (1998). What do we know from brain research? Educational Leadership, 56(3), pp.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