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何健民
Her,Jiann-Min
論文名稱: 台灣精神衛生法制之研究
The Study on Taiwan Mental Health Legal System
指導教授: 黃城
Huang, Che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政治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84
中文關鍵詞: 全人照護精神衛生法精神衛生政策
英文關鍵詞: Holistic Health Care, Mental Health Act, mental health policy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36下載:2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2001年世界衛生組織正式對全球公告,認為精神疾病是全球普遍性、真實性可被診斷、可以預防與治療,而精神障礙者是造成家屬及社區負擔的主要來源,目前各國最迫切的需求,是發展國家心理衛生政策,研擬解決心理問題的方案,促進國人心理健康及消除心理障礙。因此,本研究旨在探求台灣精神衛生法制變遷與政策執行成效,針對精神衛生現況問題,瞭解我國目前精神衛生政策之轉變,並參酌其他國家精神衛生制度,以作為我國相關法制修訂及政策執行參考之借鏡。
    經就「精神醫療之發展趨勢與問題」「台灣精神衛生法制變遷及其內涵」「台灣、英國及日本精神衛生法制比較」「台灣現行精神衛生相關問題」「台灣精神衛生法制之建構」等面向分析,本研究發現:(一)國民對自我心理衛生照護模式仍未建立。(二)精神醫療資源失衡及服務體系轉介未臻落實。(三)缺乏其他先進國家比較研究之實證資料。(四)污名化問題仍然嚴重。(五)病人及家屬對醫療資訊的缺乏。
    長久以來政府對於精神病患問題之解決方式,大都偏重臨床上症狀治療,而較忽略病患照護及工作需求,因此,我國政府有必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精神衛生醫療及照護體系,給患者有尊嚴的生活,並減輕家屬負擔,最後根據研究,歸納出以下建議:(一)因應精神衛生法公布,強化精神醫療照護體系。(二)持續而有計畫消弭污名化的問題。(三)強化經濟安全之保護機制。(四)積極研修精神衛生法相關法規。(五)有效提升機構照護品質。

    In the year 2001, psychiatric disease was stated by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as globally common, diagnosable, preventable and curable, still families and communities were burdened with mental impairments. At present, the most urgent need for every country is to develop national mental health policies, work on solutions to mental problems and promote mental health of citizens and eliminate their mental barriers. Those considered, this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changes of (1) Taiwan mental health legal system, (2) mental health policies and the effects of the policy implementation. This study too analyzed mental health legal systems of other countries and from that tried to conclude what we can learn from them.
    Analyzed respectively from ‘trends and problems of the development of psychiatric health care’, ‘changes and implications of Taiwan mental health legal system’, ‘comparison of mental health legal systems in Taiwan, Britain and Japan’, ‘present relevant problems to Taiwan mental health care’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aiwan mental health legal system’, this study found: (1) Citizens’ self mental health care model weren’t yet established. (2) The psychiatric health care resources were distributed with bias and referral service system did not work fully. (3) We were lacking in comparative studies to other advanced countries. (4) We still faced serious problems of stigmatization. (5)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 were relatively ignorant of information concerning health care.
    For a long time, our government emphasized clinic symptoms treatment to such a degree that patients’ needs for care and work were neglected. To provide lives with dignity for patients and to ease their families’ burden, it is necessary for our government to establish a sound mental health care system. On the basis of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to the authorities. (1) Improve the mental health care system. (2) Eliminate stigmatization with continuity and plan. (3) Enhance the protection mechanism for economic safety. (4) Amend regulations which are relevant to Mental Health Act. (5) Boost the quality of care institutes effectively.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2 第二節 研究途徑與研究方法 4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架構 6 第四節 名詞釋義與文獻分析 9 第二章 精神醫療之發展趨勢與問題 21 第一節 精神醫療體系之發展 22 第二節 精神醫學之相關探討 27 第三節 精神病患之需求問題 31 第四節 精神病患對家庭影響 35 第三章 台灣精神衛生法制變遷及其內涵 41 第一節 台灣精神衛生立法沿革 42 第二節 台灣精神衛生法制內涵 43 第三節 台灣精神衛生法規建制 47 第四節 台灣精神衛生政策演進 56 第四章 台灣、英國及日本精神衛生法制比較 59 第一節 精神衛生法立法背景 60 第二節 精神衛生法立法過程 65 第三節 精神衛生法重要內容 70 第四節 精神衛生法相關法規 77 第五章 台灣現行精神衛生相關問題 81 第一節 精神病患強制鑑定住院人權問題 82 第二節 精神醫療網計畫執行成效與問題 87 第三節 全民健康保險精神醫療給付問題 95 第四節 精神病患長期照護醫療資源問題 102 第六章 台灣精神衛生法制之實踐 109 第一節 建構法制成效-落實全人健康照護 110 第二節 整合醫療資源-促進衛政權責一體 117 第三節 加強醫療改善-建置完善醫療環境 125 第四節 防制侵害人權-落實病患人權保障 133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 139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39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42 第三節 研究展望 144 參考文獻 147 〈附錄一〉精神衛生法 155 〈附錄二〉精神衛生法施行細則 168

    壹、中文部分
    王以仁、林淑玲、駱芳美(1997),《心理衛生與適應》,台北:心理出版社。
    王俊凱、周元華(2005),<精神分裂症>,《臨床醫學》,第56卷,第6期,頁418。
    王國羽(1997),<我國心理衛生政策的回顧與檢討:決策菁英類型之分析>,《中華心理衛生學刊》,頁29-47。
    王智弘(2002),<被健保忽視的人群:精神病患的六大權益與醫療人員的三大責任>。《消費者報導,》,249期,頁25-27。
    中華民國內政部(2009),<九十八年第九週內政統計通報,88年至96年身心障礙者人數按障礙類別統計>,台北,內政部。
    江亮演(2007),《身心障礙者福利》,台北:松慧。
    行政院衛生署(1990),《全國衛生行政會議實錄》,台北:行政院衛生署。
    行政院衛生署(2002),《衛生白皮書》,台北:行政院衛生署。
    行政院衛生署(2008),《醫政要覽》,台北:行政院衛生署。
    行政院衛生署(2007),《衛生報導季刊》,第132期,台北:行政院衛生署。
    宋麗玉(2000),〈建構臺灣慢性精神病患之社區支持體系─醫療模式與社會心理模式之整合〉。《社區發展季刊》,第92期,頁126~140。
    宋維村等(1994),〈我國精神衛生法之檢討〉,《中華心理衛生學刊》,第7卷,頁37-50。
    呂慧蘭(2006),《精神疾患主要照顧者出院準備服務之需求探討》,中臺科技大學醫護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沈麗惠(1994),《影響住院精神分裂病患家庭功能的相關因素》,高雄醫學院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沈淑華、沈秀娟、張達人、顏妙芬(2005),〈社區慢性精神病患主要照顧者心理衛生教育需求之探討〉,《健康促進暨衛生教育雜誌》,第25期;頁89-108。
    何淑鳳(2004),《應用以醫院為基礎之個案管理於社區精神分裂病人之照護成效探討》,台北醫學大學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龍騰(2004),《衛生行政與衛生政策:理論與實務》,台北:藝軒。
    李明亮(2003),《全國衛生醫療政策會議總結報告書》,台北: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李明濱(2001),《實用精神醫學》,台北:金名圖書。
    吳定(2003),《公共政策》,台北縣蘆洲市:空中大學。
    吳來信、廖榮利(2005),《精神病理社會工作》,台北:空中大學。
    吳肖琪(2003),《精神醫療網計畫執行評估與展望》,國立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行政院衛生署92年度醫政業務輔助研究計畫。
    吳錦喻(2006),《我國精神障礙者長期照護之合理服務內容探討》,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
    余漢儀(2002)。精障者社區復健模式探討-以台灣地區的四個康復之友為例。中華心理衛生學刊,頁1-24。
    林憲(1984),《精神醫學史》,台北:水牛。
    林憲 (1985),《臨床精神醫學》,台北:國立編譯館。
    林憲(1991),《行為規範與心病-談精神衛生法》,台北:健康世界雜誌社。
    林志鴻等著(2004),《長期照護財務制度規劃》,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林曉卿(2006),《無心插柳:我國精神衛生法之制定及其對心理衛生工作之影響》,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月清(1998),《身心障礙者福利與家庭社會工作──理論、實務與研究》,台北:五南。
    周麗端、黃明月、杜政榮、唐先梅(2007),《家庭、社區與環境》,台北縣蘆洲市:空中大學。
    洪千惠(2005),《慢性精神病患從醫院回歸社區-為何是一條漫長的路》,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國家衛生研究院(2007),《行政院衛生署2020健康國民白皮書研討會》。
    侯勝茂(2004)《台灣地區2010年衛生指標白皮書》,行政院衛生署。
    胡海國(1996)〈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屬對,精神分裂症的態度〉。《當代醫學》,第23卷,頁513-517。
    胡海國、林憲、陳健仁(1994),〈台灣地區精神科病住院病患的個人家庭與臨床研究〉,《中華精神醫學》,第9期;頁16-31。
    胡國海(2003),《台灣精神障礙者照護發展研討會彙編》,台北: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胡國海(2004),《台灣精神障礙者照護發展:理想與實務研討會彙編》,台北: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徐震等(2005),《社會問題》,台北:學富文化。
    高麗娟、高婷婷(2001),〈一位重覆住院精神分裂之家庭護理〉,《長期照護》,第5期,頁108-116。
    唐文慧(1997),〈精神衛生法之立法過程-政體取向分析〉。《中華心理衛生學刊》,第10卷第1期,頁1-27。
    單美惠:(2004),《精神衛生法之國際比較研究-以台灣、日本及英國為例》,國立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清秀(1997),《人性尊嚴》,台北:月旦出版社。
    陳永興(1981),《飛入杜鵑窩》,台北:海王。
    陳永興(1997),《台灣醫療發展史》,台北:月旦出版社。
    陳永興(1997),《國家醫療與精神醫療政策》,台灣精神醫學第11 卷第1 期。
    陳永興(2003),《台灣醫療發展史》,台北:新自然主義。
    陳鈞博(2002),《歧視、消費者經驗與企業家精神-探討台灣精神衛生體系現況》,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豐偉(2004),《台灣兩種主要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長期收容模式成本與照護品質之比較》,國立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明敏等(1995),《精神病患醫療服務體系之檢討》。行政院研考會委託研究計畫。
    傅立葉、周月清(2001),《台北市身心障礙者需求調查》,台北市政府委託研究報告。
    曾文星、徐靜(2003),《新編精神醫學》,台北:水牛出版社
    曾育裕(2008),《醫護法規》,台北,五南出版社。
    黃進興(2004),《精神醫療人權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苙雲(2005),《醫療與社會》:醫療社會學的探索,台北:巨流。
    葉玲玲、藍忠孚、鄭若瑟(2003),〈台灣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醫療利用與費用之分析探討〉。《台灣公共衛生雜誌》,頁194-203。
    葉玲玲(2003),《各國精神障礙者社區照護之比較探討-台灣精神障礙者社區照護發展理想與實務研討會彙編》,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葉英堃等(1981),《我國人民心理衛生問題與醫療保健工作現況之檢討及政策分析》,台北:行政院研考會編。
    檔案管理局(2006),《發現百大衛生關鍵事蹟:公共衛生重要檔案展》,台北:檔案管理局。
    萬育維(1998),《慢性精神病患社區復健的困境與未來》。苗栗康復之友協會通訊。
    廖榮利(2004),《精神病理社會工作》,台北:五南。
    廖慧娟(2007),〈我國醫院評鑑之起源〉,《醫療品質雜誌》第1卷第1期,2007年7月,頁15-18。
    蔡元祿(2002):我國嚴重精神病人強制鑑定及治療的現況與檢討。行政院衛生署及台大法學會合辦精神病患強制住院討會。
    鄭泰安(1981),《台灣的精神醫療現況與檢討》,台北,巨流。
    劉久清(1996),《社會問題淺釋》,台北:中山文庫。
    劉蓉台(2007),〈精障個案社區整合照護模式〉,《台灣護理學會護理雜誌》,第54第5期,頁11-16。
    劉昭賢等(1988),〈自殺個案(五)〉,《當代醫學》,第15卷,第12期,頁17-22。
    劉淑娟等(2007),《長期照護》,台北:華杏。
    戴鈴容(2002),《身心障礙者就業過程中就業服務員所面臨的困境和因應之道─以臺北市身心障礙者社區化支持性就業為例》,臺北:國立台北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薛瑞元(2007),〈保障病人權益-談精神衛生法修訂方向〉,《醫療品質雜誌》第1卷第4期,2007年10月,頁57-60。
    謝博生(2006),《健康藍圖》,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
    謝武吉(2007),〈從醫院管理的角度落實以病人為中心的醫療照護〉,《醫療品質雜誌》第1卷第4期,2007年10月,頁13-15。
    藍采風、廖榮利(1984),《醫療社會學》。台北,三民書局。
    魏伶如(1999),《身心障礙就業情形與機關(構)進用身心障礙者狀況之研究─以高雄市為例》。
    藤西華(2003),《精神醫療社會資源之現況、困難與建議-台灣社區精神照護研討會彙編》,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Oliver,M,& Sapey,B.(2004),《失能、障礙、殘障:身心障礙者社會工作的省思》(葉琇珊、陳汝君譯),台北:心理。(原著出版於1983)
    朱巧豔、蕭佳華譯William C. Cockerhamt 著(2002),《醫療社會學》。貳、英文部分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APA) (2000),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4 thedition,text revision.Washington D.C.,American sychiatric Association.
    Bouras N.,Cowley A.,Holt G., Newton J.T. & Sturmey P. (2003) Referral Trends of People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and psychiatric disorders. Journal of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Research 47,439-446.
    Curran,W.J.&Harding,T.w. The Law and Mental Health;Harmonizing Objectives, 12-13, WHO,Geneva,1978.
    Oshima I,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schizophrenia in Japan: social environments and negative symptoms, national survey of in-patients,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 (2003), 183, 50~56.
    Kaplan, P.S. & Stein, J. (1984),Psychology of Adjustment. California: Wadsworth, Inc.
    Koizumi K, Mental Health Care in Japan, Hospital and Community Psychiatry, Nov 1992, Vol.43, No.11, P1100~1103.
    T.Bedirhan Ustun(2000),“Mainstreaming mental health”in Bulletin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PP412.
    WHO.(2003)Mental Health Legislation & Human Rights. Geneva:WHO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