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費寧 |
---|---|
論文名稱: |
中英顏色詞語意概念的差異及其對理解顏色詞語的影響 |
指導教授: | 曾金金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華語文教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
論文出版年: | 1999 |
畢業學年度: | 8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07 |
中文關鍵詞: | 顏色詞(語) 、語意概念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00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篇論文以語意聯想的方法,找出中英語言對顏色詞「紅」的語意概念。並根據普遍語法以及對比分析,探究影響顏色詞語難易度的因素,從語意概念的普遍性與否,以及語意概念、語言形式的異同,說明三者和顏色詞語理解難易度的關係。
所謂顏色詞的語意概念包含了普遍性語意以及具有文化差異性的語意。本文套用普遍語法理論,假設語言中的顏色詞均會衍生出一套語意概念,但其參數值設定不盡相同。本文所謂的普遍性語意,指的就是兩種語言參數值設定同為「正」的語意,而參數值設定不同的語意,就是屬於具有文化差異性的語意。由於第二語言的學習過程乃指語言參數值重新設定的過程,因此,如果兩種語言對某語意具有同為「正」的參數值,那麼,在學習另一語言時,就無須將參數重新設定,所以,帶有這類普遍性語意的顏色詞語較容易理解。反之,如果兩種語言對某語意具有不同的參數值,那麼,在學習另一語言時,必須經過參數重新設定的過程,因此,帶有這類文化差異性語意的顏色詞語較難理解。除此之外,兩種語言參數值設定同為「負」,屬於均不普遍的顏色語意概念,對學習者而言,同樣要透過參數重新設定的過程來學習,因此,也會使得帶有該語意的顏色詞語理解難度提高。研究結果發現,顏色語意概念的普遍與否,確實會影響顏色詞語理解的難易程度,因此,本次實驗顯示普遍語法理論可以應用在第二語言顏色詞語的學習上。
其次,依據對比分析理論,第二語言和母語有差異的地方,常會造成學習理解上的困難。反之,則容易學習。本文根據對比分析的假設,比較中英對「紅」語意概念的異同、以及語言形式的有無,分析其與顏色詞語理解難易度的關係。有關語意概念的對比包括語意顏色聯想比例、首位聯想、以及聯想層次三方面。結果發現,語意概念中首位聯想的異同與顏色詞語理解難易的關係最密切,但不如語言形式的有無來得重要。其中,首位聯想和理解難易的關係,有部份是來自於和語言形式的相關,因此,研究總結,從對比分析的角度,語言形式的有無才是影響顏色詞語理解難易度的最主要因素。所以,本次實驗並不支持單從語意概念的異同來預測理解的難易度,而是需要結合語言形式的有無,才能對理解難易度作出正確的預測。
參考書目
一、中文參考書目
于嘉雲,張恭啟合譯 1986(中譯本) 《當代文化人類學》上冊 R.Keesing
(原著) 《Cultural Anthropology-A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巨流
圖書公司印行
毛茂臣 1988 《語義學:跨學科的學問》學林出版社
王初明 1997 <第二語言習得中的語義重構>於《外語教學與研究》第
三期59-65
王建勤主編 1997 《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習得研究》 北京語言文化大學
出版社
王珊 1997 <日本留學生漢語學習的感知結構分析>於《語言教學與研
究》第一期52-62 北京語言學院出版
王頌婉編著 1992 《最新實用色彩學》 國家出版社
石安石1994<模糊語意及其模糊度>於《語義研究》67-90 語文出版社
伍謙光 1994 《語義學導論》 湖南教育出版社
伍鐵平 1986 <論顏色詞及其模糊性質>於《語言教學與研究》第二期
88-105 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曲彥斌 1996 《中國民俗語言學》 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
吳永德1990 <文化對詞匯系統的影響>於《第三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
北京語言學院
呂月玉,張榮森編譯 1987《色彩意象世界》漢藝色研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呂月玉,張榮森編譯 1988《色彩意象世界》漢藝色研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李天祥,趙友萍 1996 《色彩美》 黑龍江美術出版社
李振杰 1990 <語言、文化和對外漢語教學>於《第三屆國際漢語教學
討論會》 北京語言學院
李國南 1997 <試論“借代”的語意功能>於《修辭學習》第三期14-16
復旦大學出版社
汪榕培 1997 <詞義變化的社會和語言原因>於《外語與外語教學》
(大連外國語學院學報)第三期4-7
肖金龍 1994 <中德語言顏色象徵意義對比>於《武漢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第四期97-101
周祖謨 1962 《漢語詞匯講話》 人民教育出版社
周荐 1993 <比喻詞語和詞語的比喻義>於《語言教學與研究》第四期
145-155 北京語言學院出版
拉里·A·薩母瓦(美) 1988 《跨文化傳通》 三聯書店
林文昌 1987 《色彩計劃》 藝術圖書
林書武 1997 <國外隱喻研究綜述>於《外語教學與研究》第一期11-19
林書武 1998 <“憤怒”的概念隱喻>於《外語與外語教學》(大連外國
語學院學報)第二期9-13
林書堯 1995 《色彩認識論》 三民書局
金定元 1985 <意義、信息和文化背景>於《語言教學與研究》第二期
81-88 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胡狀麟 1997 <語言·認知·隱喻>於《現代外語》第四期50-57
唐承賢 1997 <差錯分析綜述> 於《外語教學與研究》第二期46-50
孫良明 1985 《詞義和釋義》 湖北教育出版社
孫維張,孫煒 1998 <語義的分類及其類型>於《語言文字應用》第三
期89-93
徐烈炯 1995 《語意學》 五南圖書出版公司印行
柴春華 1990 <論色彩詞的訊息傳遞方法及其功能>於《第三屆國際漢
語教學討論會》 北京語言學院
秦曉晴 1997 <第二語言習得中認知方式研究的現狀>於《外語教學與
研究》第二期 40-45
高守綱 1994 《古代漢語詞義通論》 語文出版社
張春興,林清山 1992 《教育心理學》 東華書局
常敬宇 1995 <顏色詞的文化含意>於《漢語詞匯與文化》165-172
北京大學出版社
常寶儒 1989 <詞的理解、記憶和保持>於《語言教學與研究》第二期
139-149 北京語言學院出版
張孝忠 1987 <通感語言的民族差異與詞語搭配>於《第二屆國際漢語
教學討論會論文選》北京語言學院出版
張旺熹 1988 <色彩詞語聯想意義初論>於《語言教學與研究》第三期
112-122 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張清常 1991 <漢語的顏色詞(大綱)>於《語言教學與研究》第三期
63-80 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張耀翔 1969 《感覺心理》 台灣商務印書館
梅立崇 1992 <從漢民族具象思維的角度對漢語進行審視>《世界漢語
教學》第三期173-178
符淮青 1985 《現代漢語詞匯》 北京大學出版社
符淮青 1988 <漢語表“紅”的顏色詞群分析(上)>於《語文研究》
第八期28-35
符淮青 1989 <漢語表“紅”的顏色詞群分析(下)>於《語文研究》
第一期39-46
莊英章,許木柱,潘英海 1991 《文化人類學》上冊 國立空中大學印行
許嘉璐 1987 <論同步引申>於《中國語文》第一期50-57中國社會科
學出版社
郭錦桴 1993 《漢語與中國傳統文化》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陳建民 1989 《語言文化社會新探》 上海教育出版社
彭增安 1998 <隱喻的作用機制>於《修辭學習》第五期29-30
黃榮發 1991 <詞義的比喻引申>於《安慶師範學院學報》第四期88-93
湯廷池 1989 <普遍語法與漢英對比分析>於《漢語詞法句法續集》213
-256
湯廷池 1992 <原則參數語法與英華對比分析>於《漢語詞法句法三集》
243-382
楊杰 1997 <詞的理性意義與伴隨意義>於《外語與外語教學》(大連外
國語學院學報)第二期28-30
董為光 1990 <詞義演變過程中的心理因素>於《語言研究》第一期
1-10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
賈彥德 1992 《漢語語義學》 北京大學出版社
鄒悅富 1982 《色彩的研究》華聯出版
褚孝泉 1991 <你看到了什們顏色>於《語言哲學-從語言到思想》
189-196 上海三聯書店
靳洪剛 1997 《語言獲得理論研究》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趙永新主編 1997 《漢外語言文化對比與對外漢語教學》 北京語言文化
大學出版社
廖雅章 1988 <從漢英句型對比看自然語言的普遍性>於《語言教學與
研究》第三期 77-93
劉英凱 1996 <漢英比喻思維的民族特色>於《修辭學習》第三期17-18
劉桂芳 1996 <義素分析之我見>於《語言教學與研究》第一期94-99
北京語言學院出版
劉鈞杰 1985 <顏色詞的構成>於《語言教學與研究》第二期71-77
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樂鳴 1997 <詞語的聯想義>於《修辭學習》第六期19
潘勃 1996 <色彩詞的借代表意> 於《修辭學習》第五期
蔣紹愚 1992 《古漢語詞匯綱要》 北京大學出版社
蔡建平 1997 <文化感知對語意的影響>於《外語與外語教學》(大連外
國語學院學報)第三期19-21
鄭國裕,林磐聳 1997 《色彩計劃》 藝風堂出版社
鄧炎昌,劉潤清 1989 <“顏色”在語言中的運用-再談比喻和聯想>
於《語言與文化-英漢語言文化對比》204-209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
社
魯川 1998 <漢語的意合網絡>於《語言文字應用》第二期82-88
蕭炳基,劉誠 1982 <香港幼稚園學生的漢字聯想模式>於《中國語文
的心理學研究》103-121
錢乃榮主編 1995 《漢語語言學》 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錢鐘書 1962 <通感>於《文學評論》第一期 人民文學出版社
戴昭銘 1996 《文化語言學導論》 北京:語言出版社
戴慶廈,胡素華 1993 <彝語支語言顏色詞試析>於《語言研究》第二
期171-179 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
(日)瀧本孝雄,藤澤英昭1989《色彩心理學》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成
同社譯
二、英文參考書目
Berlin, B.and P. Kay. 1969 Basic Color Term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irren, Faber. 1978 Color and human response. New York: Van Nostrand Reinhold/Co.
Cook,V. 1993 Linguistics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acmillan Press, London
Cook, V. J. 1988 Chomsky’s universal grammar. Black Publishers Inc.
Eastman, Carol M. 1975 Aspects of Language and Culture. San Francisco: Chandler & Sharp
Ellis, Rod 1985 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Oxfor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Ellis, Rod 1994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OUP, Oxford.
Ember, Carol R., Melvin Ember 1985 Anthropology.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Everson, Michael E. & Chuanren Ke 1997 An Inquiry into the Reading Strategies of Intermediate and Advanced Learners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Journal of the Chinese Teacher Association Volume 32:1 Michigan Press
Gage, John 1993 Color and Culture: practice and meaning from antiquity to abstraction. London Thames and Hudson, C
Goodenough, Ward H. 1981 Culture, Language, and Society. The
Benjamin/Cummings Publishing Company, Inc.
James, Carl 1980 Contrastive Analysis. Longman
Jackendoff, Ray 1985 Semantics and Cognition The MIT press
Lado, Robert. 1957 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s. Ann Arbor: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Leech, Geoffrey. 1974 Semantics. Harmondsworth: Penguin
Miller/Johnson-Laird 1976 Language and Percep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Odlin, Terence 1989 Language Transfe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aeed, John I. 1997 Semantics. Cambridge, Mass: Blackwell Publishers
Spiro, Rand J /Bertram C. Bruce/William F. Brewer 1980 Theoretical issues in reading comprehension.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 Publishers
Whorf, Benjamin Lee. 1956 Language, Thought, & Reality. The MIT Press
三、工具書
《牛津高級英英-英漢雙解辭典》(革新版)1984 東華書局
《牛津當代大辭典》1991 四版 旺文出版
《英漢活用辭典》1996 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時代英英-英漢雙解大辭典》1991 萬人出版社
《國語日報辭典》1995 國語日報出版社
《現代漢語多義詞詞典》1994 二版 書海出版社出版
《現代漢語詞典》1982 商務印書館
《漢語大詞典9》1992 一版 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遠東漢語大字典》(繁體字版)第五卷 1991 紐約:美國國際出版公司
出版 台北市:遠東發行
《A Dictionary of Chinese Symbols》1986 New York: Routledge & Kegen Paul
《Collins Cobuild English Dictionary》1995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Dictionary of Symbols and Imagery》1976 Amsterdam: North-Holland Publishing Company
四、相關論文
陳春年 1995 《中英文間顏色辭隱喻之比較研究》 碩士論文 輔仁大學
語言所
陳昱修 1995 《國臺語中動物字詞隱喻之研究》 碩士論文 輔仁大學語
言所
劉秀瑩 1997 《身體部位譬喻現象與文化差異:中英語對比分析》 碩士
論文 清華大學語言所
鄭縈1991《漢語基本顏色詞的結構與變遷》碩士論文 清華大學語言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