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第一章緒論首先就憨山學目前的研究成果作回顧,在研究主題、研究取材上省思,並決定以目前學界在憨山學上尚未聚焦討論的「妄念對治工夫」為研究主軸。第二章「工夫論之核心關懷與實踐路數」,憨山工夫論的核心關懷,是以「覺悟」為目標,以「對治妄念」為核心。在工夫的基本路數上,乃是「以宗入,以教證」;在工夫的詮解特色上,則是「即教乘而指歸向上一路」與「會相歸性以了達心源」。第三章「治妄工夫之理論基礎──心體論」分為心攝諸法、心之本貌論、妄念生成論來說明。第四章「即真而修」,這是從真心的面向入手來對治妄念,一則是「諦信一心是佛」為頓入之要,二則是以《楞嚴》為主而攝諸經之觀要的「一心三觀」。第五章「即妄而修」,乃就妄念生起的當下,以覺知力、智慧觀照力,照破妄念,直了妄念本質而能當下解脫妄念繫縛;分為「智慧照了」、「放下歇心」、「離念無念」、「辨了識智之別」四者。第六章「善巧而修」則以善巧的方式來對治深固的妄念習氣,其一是以念佛觀想來「轉想法」以對治妄念,其二是以參話頭之「截念法」來對治之。第七章結論「治妄工夫之特質與成效」,在特質上,有頓悟漸修、即世而修;在成效上,則可就觀世、情感、化眾三方面來說。
關鍵字:憨山 妄念 妄想 離念 法身 真妄不二
…
一、藏經部分
(一)憨山著作
《圓覺經直解》,《卍續藏》第十冊。
《大方廣佛華嚴經綱要》,《卍續藏》第十二冊。
《楞嚴經懸鏡》,《卍續藏》第十二冊。
《楞嚴經通議》,《卍續藏》第十二冊。
《觀楞伽經記》,《卍續藏》第十七冊。
《楞伽補遺》,《卍續藏》第十七冊。
《金剛經決疑》,《卍續藏》第三十九冊。
《般若心經直說》,《卍續藏》第四十一冊。
《大乘起信論直解》,《卍續藏》第四十五冊。
唐‧法藏造疏,明‧德清纂要《大乘起信論疏略》,《卍續藏》第四十五冊。
《百法論義》,《卍續藏》第四十八冊。
《妙法蓮華經擊節》,《卍續藏》第四十九冊。
《妙法蓮華經通義》,《卍續藏》第四十九冊。
《肇論略註》,《卍續藏》第五十四冊。
《八識規矩通說》,《卍續藏》第五十五冊。
《憨山老人夢遊集》,卍續藏第七十三冊。
《八十八祖道影傳贊》,《卍續藏》第一百四十七冊。
《中庸直指》,蕭天石主編,《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珍本初編儒家子部第十六冊《中庸彙函》〈中庸直指〉,台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
明.憨山德清述,福善記錄、福徵述疏,《憨山大師年譜疏註》,台北:老古文化,1998年。
《老子道德經憨山註;莊子內篇憨山註(附觀老莊影響論一名三教源流異同論)》,台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
(二)其他宗師著作
隋.智顗《摩訶止觀》,《大正藏》第四十六冊。
唐.慧能《六祖壇經》,《大正藏》第四十八冊。
唐.永嘉玄覺《永嘉證道歌》,大正藏第四十八冊。
唐.永嘉玄覺《永嘉集》,《大正藏》第四十八冊。
唐.宗密《原人論》,《大正藏》第四十五冊。
唐.澄觀《大方廣佛華嚴經疏演義鈔》,卍續藏第五冊。
二、現代專書
王煜《明清思想家論集》,台北:聯經出版社,1981年。
王雷泉釋譯《摩訶止觀》,台北:佛光,1997年。
川田熊太郎等箸,李世傑譯《華嚴思想》,台北:法爾出版社,1989年。
木村清孝著,李惠英譯《中國華嚴思想史》,台北:東大出版社,1996年。
方東美《中國大乘佛學》,台北:黎明出版社,1986年。
方東美《華嚴宗哲學》(上、下),台北:黎明出版社,1989年。
方立天《中國佛教哲學要義》(上)(下),台北:佛光,2004年。
巴壺天《禪骨詩心集》,台北:東大圖書公司,2004年。
冉雲華《中國禪學研究論集》,台北:東初出版社,1990年。
江燦騰《晚明佛教叢林改革與佛學諍辯之研究─以憨山德清的改革生涯為中心》,台北:新文豐,1990年。
江燦騰《明清民國佛教思想史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
江燦騰《曹溪之願》,台北:新文豐,2005年。
李志夫《摩訶止觀之研究(上)(下)》,台北:法鼓文化,2001年。
呂澂《中國佛學思想概論》,台北:天華出版社,1982年。
牟宗三著《佛性與般若》,上冊,.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2年。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3年。
杜松柏《知止齋古稀學術論文自選集》,台北:學生書局,2006年。
沈清松編《詮釋與創造——傳統中華文化及其未來發展》,台北:聯經出版社,1995年。
何國銓《中國禪學思想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
吳怡《禪與老莊》,台北:三民出版社,2003年。
吳汝鈞《中國佛學的現代詮釋》,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吳汝鈞《天臺智顗的心靈哲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
吳汝鈞《遊戲三昧:禪的實踐與終極關懷》,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3年。
阪本幸男著,釋慧嶽譯《華嚴教學之研究》,台北: 中華佛教文獻編撰社,1971年。
忽滑谷快天撰,郭敏俊譯《中國禪學思想史》,台北:大千出版社,2003年。
阿部正雄著,王雷泉、張汝倫譯《禪與西方思想》,台北:桂冠出版社,1992年。
屈大成《中國佛教思想中的頓漸觀念》,台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
卓格多傑《九會毘盧——華嚴圓教啟示錄》,台北:圓明出版社,1996年。
周群《儒釋道與晚明文學思潮》,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年。
林繼平《禪學探微十講》,台北:蘭臺網路出版社,2002年。
林鎮國《空性與現代性》,台北:立緒出版社,1999年。
周裕楷《禪宗語言》,台北:宗博出版社,2002年。
南懷瑾《禪海蠡測》,台北:老古出版社,1978年。
洪修平《禪宗思想的形成與發展》,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
洪修平、吳永和《禪學與玄學》,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
柳田聖山著,毛丹青譯《禪與中國》,台北:桂冠出版社,1992年。
柳田聖山著、吳汝鈞譯《中國禪思想史》,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2年。
高崎直道等《如來藏思想》,《世界佛學名著譯叢》第六十八冊,台北:華宇出版社,1986年。
荒木見悟著,廖肇亨譯《明末清初的思想與佛教》,台北:聯經出版社,2006年。
郭朋《明清佛教》,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
望月信亨著,釋印海譯《中國淨土教理史》,台北:華宇出版社,1987年。
陳健民《禪海塔燈》,台北:圓明出版社,1992年。
陳健民《華嚴五論集》,台北:圓明出版社,1992年。
陳堅《無明即法性—天臺宗止觀思想研究》,台北:法鼓文化,2005年。
陳松柏《憨山禪學之研究》,收於《中國佛教學術論典95》,高雄:佛光文教基金會,2001年。
陳永革《晚明佛學的復興與困境》,法藏文庫《中國佛教學術論典39》,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1,年。
陳英善《天臺緣起中道實相論》,台北:東初出版社,1995年。
張曼濤主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1》,《六祖壇經研究論集》,大乘文化出版社,1976年。
張曼濤主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2》,《禪學論文集》,大乘文化出版社,1976年。
張曼濤主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12》,《禪宗典籍研究》,大乘文化出版社,1976年。
張曼濤主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15》,《中國佛教史論集(六)明清佛教史篇》,大乘文化出版社,1976年。
張曼濤主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18》,《佛教與中國文化》,大乘文化出版社,1976年。
張曼濤主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52》,《禪宗思想與歷史》,,大乘文化出版社,1976年。
張曼濤主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53》,《佛教根本問題研究(一)》,大乘文化出版社,1976年。
張曼濤主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66》,《淨土思想論集(一)》,大乘文化出版社,1976年。
開濟《華嚴禪-大慧宗杲的思想特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
傅偉勳《生命的學問與學問的生命》,台北:正中書局,1994年。
董群《禪與創新》,台北:東大圖書,2007年。
鈴木大拙、佛洛姆合著,孟祥森譯《禪與心理分析》,台北:志文出版社,1980年。
鈴木大拙《禪者的思索》,台北:大鴻圖書有限公司,1992年。
鈴木大拙《禪風禪骨》台北:大鴻圖書有限公司,1992年。
楊惠南《禪史與禪思》,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年。
楊惠南《佛教思想新論》,台北:東大圖書,1990年。
楊維中《唯識無境:佛教唯識觀》,北京:宗教文化,2006年。
楊維中《心性與佛性》,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1年。
葛兆光《中國禪思想史—從6世紀到9世紀》,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
葛兆光《禪宗與中國文化》,台北:東華書局,1989年。
鄭志明主編《兩岸當代禪學論文集》(上)(下),嘉義:南華大學宗教文化研究中心,2000年。
鄧克銘《大慧宗杲之禪法》,台北:東初出版社,1986年。
談錫永、邵頌雄《如來藏論集》,台北:全佛文化,2006年。
賴永海《中國佛性論》,高雄:佛光出版社,1990年。
蔡金昌《憨山大師的三教會通思想》,台北:文津出版社,2006年。
霍韜晦《絕對與圓融》,台北:東大圖書,1986年。
賴永海著《佛學與儒學》,台北:揚智出版社,1995年。
歐陽漸等《大乘起信論與楞嚴經考辯》,《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三十五冊,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6年。
龜川教信著,釋印海譯《華嚴學》,台北:佛光出版社,1997年。
釋太虛《中國佛學特質在禪》,高雄:佛光出版社,1997年。
釋印順《中國禪宗史》,台北:正聞出版社,1988年。
釋印順《空之探究》,台北:正聞出版社,1992年。
釋印順《淨土與禪》,《妙雲集》,下編之四,台北:正聞出版社,1995年。
釋印順《大乘起信論講記》,台北:正聞出版社,1990年。
釋印順《如來藏之研究》,台北:正聞出版社,1982年。
釋倓虛《大乘起信論講義》,台北:臺灣印經處,1972年。
釋聖嚴《明末佛教研究》,台北:東初出版社,1987年。
釋見曄《明末佛教發展之研究——以晚明四大師為中心》,台北:法鼓文化,2007年。
釋成觀《大乘百法明門論今註》,台北:毘盧出版社,2002年。
釋如石《現代大乘起信論》,台南:和裕出版社,2001年。
顧偉康,《禪淨合一流略》,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7年。
龔雋《《大乘起信論》與佛學中國化》,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龔雋《禪學發微——以問題為中心的禪思想史研究》,台北:新文豐出版,2002年。
三、學位論文
李春蕙《莊子思想詮釋的分際》,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所碩士論文,1993年。
李懿純《憨山德清註莊之研究》,私立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周祥鈺《憨山大師禪修思想研究》,四川大學宗教學專業,碩士論文,2005年。
夏清瑕《憨山大師佛學思想研究》,南京大學哲學系博士論文,2000年。《法藏文庫》碩博士學位論文,《中國佛教學術論典》第29冊,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1年。
陳運星《儒釋道三教調和論研究:以憨山德清的會通思想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
陳松柏《憨山禪學之研究─以自性為中心》,私立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6年。
張玲芳《釋德清以佛解老莊思想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9年。
崔森《憨山思想研究》,四川聯合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法藏文庫》碩博士學位論文,《中國佛教學術論典》第29冊,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1年。
趙春蘭《從憨山德清思想探討其夢遊詩─以〈山居詩〉為重心》,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四、期刊論文
王開府〈憨山德清儒佛會通思想評述─兼論其對《大學》《中庸》之詮釋〉,《國文學報》第28期,1999年6月。
王紅蕾〈從憨山德清的交往看晚明叢林與士林的思想互動〉,《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3期。
王紅蕾〈憨山德清注《莊》動機與年代考〉,《北方論叢》,2007年02期。
王紅蕾〈緣起與本根:佛教與道教宇宙觀的衝突與調和──憨山德清《莊子內篇註》研究〉,《北方論叢》,2007年。
方立天〈如來禪與祖師禪〉,《哲學與文化》,2001年8月。
方立天〈文字禪、看話禪、默照禪與念佛禪〉,《中國禪學》,2002年6月。
元鍾實〈略談莊子無為說與慧能禪宗三無論--以修養工夫, 境界論為主〉,《中華佛學研究》第六期,2002年3月。
白金銑〈禪宗脫落哲學之起源與發展〉,《世界宗教學刊》,2005年12月。
皮朝綱〈禪淨合流與明代禪宗美學思想的走向〉,《四川師範大學學報》,1998年4期。
皮朝綱〈憨山德清對禪宗美學的貢獻及其學術意義〉,《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01期。
成中英〈禪的詭論和邏輯〉,《中華佛學學報》第三期,1990年4月。
成中英〈本體知識論與禪學中的頓悟〉,《中華佛學學報》第十三期,2000年5
月。
李小平〈憨山夢遊集中觀音贊之研究〉,《華梵學報》,1993年2月。
李治華〈《楞嚴經》與中國宗派〉,《中華佛學研究》第2期,1998年3月。
李霞〈憨山德清的三教融合論〉,《安徽史學》第1期,2001年。
李霞〈論明代佛教的三教合一說〉,《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4卷第5期,2000年9月。
李志夫〈中國禪宗理事觀〉,《華岡佛學學報》第7期,1984年。
杜松柏〈禪宗的體用研究〉,《中華佛學學報》第一期,1987年3月。
杜保瑞〈慧能無念功夫的實踐方法〉,《哲學雜誌》第三十六期,2001年8月。
杜保瑞〈《大乘起信論》的功夫理論與境界哲學〉,《普門學報》第十期,2002年7月。
李世傑〈三界唯心說的基本原理〉,《中華學術院佛教文化研究所佛學文化學報》,第三、四期合刊,1975年10月。
李世傑〈萬法唯識的論證〉,《哲學與文化》第三卷第一期,1976年1月。
李治華〈佛教哲學中的語言型態之探索〉,《正觀》第八期,1999年3月。
林文彬〈釋德清《觀老莊影響論》初探〉,國立中興大學《文史學報》,2001年6月。
林順夫〈推門落臼:試論憨山大師的《莊子內篇注》〉,《清華學報》,2004年12月。
林義正〈儒理與禪法的合流--以大慧宗杲思想為中心的考察〉,《佛學研究中心學報》,1999年7月。
周麗楨〈晚明釋德清與陳乾初對「大學」知行問題之儒佛詮釋〉,《華梵人文學報》,2003年7月。
林崇安〈佛教的心性論及其特色〉,《法光學壇》第八期,2004年1月。
林國良〈唯識學認知理論的現代心理學解析〉,《普門學報》第十八期,2003年11月。
宗舜、文正義〈論禪宗與念佛——以四祖至六祖為中心〉,北京:《中國禪學》,2002年6月。
姚治華〈佛教哲學中的「不可說」問題〉,《佛學研究》,1992年第一期。
高柏園〈試析論禪宗話頭之義理結構及其發展〉,《中國文化月刊》,1984年11月。
夏清瑕〈從憨山和王陽明的《大學》解看晚明儒佛交融的內在深度〉,《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
陳洪、王紅蕾〈錢謙益與憨山德清的一段思想因緣〉,《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6期。
黃國清〈憨山大師的禪淨調和論與念佛禪法門〉,《慈光禪學學報》第二期,2001
年12月。
許志信〈憨山德清《憨山老人夢遊集》之「真心」與「圓融」思想研究〉,《圓光佛學學報》,2008年6月。
馮煥真〈說「無念為宗」〉,《中華佛學研究》,2002年3月。
郭朝順〈從「假名施設」與「名言熏習」試論佛教文化哲學 -- 以勞思光教授的部分觀點為討論起點〉,《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十三期,2007年6月。
陳松柏〈憨山老學中「道」之多義性指涉與終極關懷〉,《南開學報》第1卷第1期,2003年9月。
陳文章〈莊子寓言精神之工夫型態與境界型態(上)--兼比較憨山、郭象、宣穎、陳壽昌之注解〉,《鵝湖》,1997年5月。
陳一標〈唯識學「虛妄分別」之研究〉,《國際佛學研究》創刊號,1991年12月。
陳松柏、周麗楨〈晚明禪僧憨山生死學思想之義理特質─ 以海德格「在世能在」與「本真狀態」說為媒介〉,《通識教育與跨域研究》,2007年4月。
陳榮灼〈唯識哲學之「真」「妄」問題〉,《鵝湖學誌》,1992年6月。
陳榮波〈大慧宗杲看話禪之禪法──兼論與默照禪比較〉,《東海學報》三十七卷,1996年7月。
陳玉蛟〈「發心」在漢藏佛學中之意義及其在宗教實踐上的功能〉,《中華佛學學報》第三期,1990年4月。
黃國清〈小乘實有論或大乘實相論?--分析明末三大師的「物不遷論」解釋立場〉,《中華佛學學報》第12期,1997年7月。
楊白衣〈看話禪之研究〉,《華岡佛學學報》第四期,1980年10月。
楊柳〈禪淨合一、萬善同歸--永明延壽與宋代以後漢傳佛教的轉型〉,《新世紀宗教研究》,2006年6月。
楊惠南〈看話禪和默照禪的融和之道〉,《1991年佛學研究論文集》,高雄:佛光出版社,1992年1月。
熊琬〈貫穿儒佛融通性相的──憨山大師〉,《海潮音》第六十六卷,第十一期,1985年。
趙儀文〈從大乘起信論論「無明」之起源〉,《哲學與文化》第三卷第一期,1976年1月。
劉學智〈「三教合一」義蘊辨微--兼談心性論與當代倫理實踐〉,《宗教哲學》,1995
年10月。
劉嘉誠〈禪宗的藏識思想與體用論〉,《正觀》第十五期,2000年12月。
劉嘉誠〈《中論》解脫思想在宗教學上的意義〉,《中華佛學研究》第三期,1999年3月。
劉澤亮〈語默之間--「不立文字」與「不離文字」〉,北京:《中國禪學》,2002年6月。
鄧克銘〈禪宗之「無心」的意義及其理論基礎〉,《漢學研究》,2007年6月。
鄧克銘〈禪宗與道家之「無心」說的比較〉,《清華學報》,2004年12月。
鄧克銘〈禪宗公案之經典化的解釋--以《碧巖錄》為中心〉第八期,2003年7月。
蔣義斌〈大慧宗杲看話禪的疑與信〉,《國際佛學研究》創刊號,1991年12月。
蔡振豐〈憨山德清的禪悟經驗與他對老莊思想的理解〉,《法鼓人文學報》,2006
年12月。
蔡伯郎〈佛教的心心所與現代心理學〉,《中華佛學學報》第十九期,2006年7月。
蔡惠明《禪淨雙修的憨山大師》,《內明》,1985年1月。
賴永海〈頓悟漸修與魚兔筌蹄〉,《普門學報》,2002年7月。
賴永海〈從祖師禪到看話禪〉,《中國文化》,風雲時代出版公司,1992年9月。
魏道儒〈禪宗看話禪的興起與發展〉,《中國文化》,風雲時代出版公司,1992年9月。
韓子峰〈「童蒙止觀」之正修研究〉,《華梵學報》第一卷第一期,1993年。
釋恆清〈禪淨融合主義的思維方法—從中國人的思維特徵論起〉,《台大哲學論評》第十四期,1991年1月。
釋慧嚴〈中國禪宗在西藏〉,《中華佛學學報》,1994年7月。
釋惠敏〈阿賴耶識之「無明、愛結、有識之身」經證考察〉,《中華佛學學報》第十三期,2000年5月。
釋印謙〈禪宗「念佛者是誰」公案起源考〉,《圓光佛學學報》第四期,1999年12月
龔雋〈念佛禪—一種思想史的讀解〉,《普門學報》,2002年1月。
龔雋〈略論宋以後之念佛禪〉,《佛藏》,1999年10月。
龔曉康〈「不立名相」與「非不立名相」--佛教的「中道」語言觀〉,《安徽大學學報》,2003年11月。
五、會議論文
方立天〈禪宗與念佛〉,《1999年第二屆兩岸禪學研討會論文集 -- 念佛與禪》,慈光禪學研究所。
杜保瑞〈禪宗境界哲學的知識意義《景德傳燈錄》中禪宗公案的比較研究〉,南華大學《第三屆比較哲學學術研討會》,2002年5月。
夏春梅〈論儒佛注老的老子哲學詮釋史觀〉,《第一次儒佛會通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7年12月
姚治華〈Suddenly Deluded Thoughts Arise:A Buddhist Approach to Problem of Evil〉(“一念忽起”:佛教對惡之問題的處理方式),「傳統中國倫理觀的當代省思」國際學術研討會,2008年5月。
陳英善〈從天臺止觀論動中禪〉,現代佛教學第二屆法華思想與天臺佛學會研討會論文集,2002年1月。
陳松柏〈憨山老學之思考方式與世間特質〉,華梵大學哲學系《第六次儒佛會通論文集》,2002年5月。
傅偉勳〈儒道佛三教合一的哲理探討──心性體認本位的中國生死學與生死智慧〉,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總會宗教研究委員會編《佛教與中國文化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下輯,臺北: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總會宗教研究委員會,1995年7月。
楊惠南〈禪淨雙修的類型及其理論基礎〉,《一九九九年第二屆兩岸禪學研討會論文集─念佛與禪》,台中:慈光禪學研究所。
賴永海〈禪淨異同論〉,《一九九九年第二屆兩岸禪學研討會論文集─念佛與禪》,台中:慈光禪學研究所。
張馳〈試比較天然函昰與憨山德清對《楞嚴經》的詮釋〉,《第十一屆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論文集》,台北:法鼓山中華佛學研究所,2000年8月。
蔡耀明〈以菩提道的進展駕馭「感官欲望」所營造的倫理思考〉,「傳統中國倫理觀的當代省思」國際學術研討會,2008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