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解昆樺
論文名稱: 傳統、國族、公眾領域—臺灣一九七0年代新興詩社研究
指導教授: 楊昌年
Yang, Chang-Nian
李瑞騰
Li, Rui-Teng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08
畢業學年度: 9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486
中文關鍵詞: 一九七0年代現代詩文體典律詩美學競爭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17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那的確是個令人焦灼不安的十年……一九七0年代因為全球冷戰結構鬆動與跨國經濟發展,連帶使戰後臺灣政經文化自此開始產生最關鍵的發展與分歧。臺灣現代詩詩壇在一九五0、六0年代未曾底定的爭議,以及已看似鞏固的現代主義美學典律,也在這十年被再次檢討。但這次領銜此一詩美學對抗運動的是戰後第一世代詩人與其主導的一九七0年代新興詩社,此意謂諸多詩學問題,將以另一種更為開闊、嶄新的文化格局,以及更深入現代詩文體結構內部論題的方式重新面對。
    無論戰後第一世代詩人在七0年代,還另外擁有哪些如戰後世代詩人、新生代詩人等等之稱號,一九四0年代中至五0年代末出生的他們,身上確實累積了各種交互疊合的文化因素。這決定了他們在一九七0年代初,不約而同地以詩少年的姿態,扛領「重估傳統、再造國族、進入公眾」大旗,顛覆一九六0年代那看似已然穩固的現代詩知識地層;卻也注定使他們在歷經現代詩論戰與鄉土文學論戰的洗禮後,各自在文化、詩學的光譜上打散重整。詩是詩人的信仰,但那十多年之間,詩也可以讓詩人不安。
    本論文尚不在驅使文字,引領讀者返回那些詩不安的場景,更意在探述裹藏於一九七0年代新興詩社與戰後第一世代詩人間的諸多問題:在後現代紛圍即將抵達的前夕,詩人如何以更精密地選題企畫與編輯決策經營紙媒詩刊,再次展現紙媒詩刊影響詩壇走向的力道?詩人既以國族視角介入現代詩壇各種西化、非現實之沈疴,但在臺灣這座落不上鎖的島嶼,他們勢必要重新梳理由國而族,由公眾而私己的歷史記憶,這不同位階的歷史與文化經驗難道就真能通貫如一?而中國性又是如何透過一連串官方作業結構性地影響詩人們的詩學論述?過往錯誤的現代主義創作論固不足法,那麼在詩學主張外,詩人們又該以怎樣的詩法與詩型,落實自身的體驗與理想?
    對於戰後第一世代詩人透過一九七0年代新興詩刊所進行的世代動員與文體改革,本論文主要透過歷史研究、知識考掘學、文學傳媒與詩刊傳播等研究方法,探討1970-1984年間現代詩文體典律的細膩變化。由此可以發現戰後第一世代詩人主導的現代詩文體改革運動,本身實存在歷時性的發展與轉型。
    戰後第一世代詩人並非一開始便以反現代主義詩學典律的形象,在現代詩壇中出現。檢視一九六0年代末期戰後第一世代詩人的詩作可以發現他們一開始也存在現代主義的暈影,但已進入自我鏡像辨析的階段,嘗試進行主(國)體困境的釐清。進入一九七0年代初期,他們則透過自我詩刊的詩學聲明,呈現結合「(自我)世代性—中國性—現實意識」抵抗「前行代—橫移說」的詩學意識結構。
    為強化自我現代詩改革運動的力量與正當性,因此一九七0年代初戰後第一世代詩人的詩學聲明帶有新舊別群的策略性與暴力性。但經過一九七0年代中期探討前行代代表詩人白萩、楊喚、洛夫、葉維廉、余光中、鄭愁予,所凝聚的大眾性、純粹性、中國性的論題,也引動了自我面對前行代詩人所存在深沈的影響焦慮。為在書寫上追求獨創性的始源語,使戰後第一世代詩人內部的詩語言意識自然地由「現實性—中國性」到「大眾性—鄉土性」進行轉(深)化。
    相對戰後第一世代詩人詩語言概念的遞變,一九七0年代後期至一九八0年代初期一系列鄉土文學論戰、美麗島事件、前衛爾雅詩選之爭刺激,使得戰後第一世代詩人內部在文體意象論、文體知識觀、文體功能論上開始產生光譜分化現象,進而與前行代詩人進行整合,於現代詩壇中匯聚出不同的詩美學班底。
    在現代詩文體書寫美學的發展上,戰後第一世代詩人強化、引動一九七0年代前未被廣受注意,甚至「非法」的書寫論題。其中可以發現,戰後第一世代詩人的現代詩語言美學主軸有三,即重視(1)現實力度、(2)結構概念、(3)簡潔風格,據此他們也擴編了現代詩修辭論的範疇,嘗試運用(1)對話形式、(2)敘事性語言、(3)音樂性的經營,在實際書寫上則帶有(1)追尋中國性、(2)崇尚鄉土性、(3)發展敘事詩特色。戰後第一世代詩人這樣緊密、多層次的現代詩美學,不只使得臺灣現代詩文體書寫系統更為健全,更使得現代詩文體對現實情境的表(再)現更具穿透力。

    傳統、國族、公眾領域 —臺灣一九七0年代新興詩社研究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意識 …………………………………………………頁001 一、時序與體性 二、詩史焦慮 三、文體最適美學與國體理想風格 四、文體生與死:戰後臺灣現代詩文體知識的競爭 第二節 研究論題與細部子題 …………………………………頁041 一、主要研究論題的提出 (一)另一座歷史開放的經典文庫:現代詩文體知識系譜的擴建 (二)毀壞與轉衍:意象符號系統的創作應用機制及其變動狀況 (三)國體生理化,語言病理化:詩話語實用功能與修辭手法的探掘 二、詭合交錯的細部子題地層 (一)「重估傳統」區塊的子題 1.對「知識系譜」子題的陳述 2.對「寫作的詮釋」子題的陳述 3.對「國家文化知識生產機制」子題的陳述 (二)「再造國族」區塊的子題 1. 對「歷史的修辭」子題的陳述 2. 對「意象特質」子題的陳述 3.對「塑建讀者國族觀看位置」子題的陳述 (三)「進入公眾」區塊的子題 1.對「文體功能」子題的陳述 2.對「空間的建構」子題的陳述 3.對「臺灣在地現代生活表現」子題的陳述 第三節 研究方法的探述 ……………………………………………頁057 一、歷史研究的方法論反省 二、文體研究的方法論反省 三、知識考掘學的方法論反省 四、紙媒傳播研究的方法論反省 第四節 研究文獻的分析 ……………………………………………頁069 第二章 一九七0年代新興詩社的興起背景 第一節 一九六○年代迄一九七○年代初臺灣社會之公共語境 …………頁079 一、情感結構與公共語境:從詩史區櫃化的概念談起 二、社會場域中的現代化進程 三、文化場域中對中國性的建構 四、現代化與中國性公共話語在一九六0年代詩文壇的延伸 第二節 一九六○年代的「現代」「主義」:現代性想像暨其話語的崩解 …頁111 一、主義意欲與被發明的現代:一九六○年代現代詩壇對現代性文學知識的需求與生產 二、文體之敝/斃:一九七0年代初現代詩論戰的後中國經驗分析 三、病體/主體/國體:戰後第一世代詩人晦暗的青春自畫像 第三章 一九七0年代新興詩社的結構 第一節 詩社的分布型態 ……………………………………………頁171 一、以臺北為核心 二、以臺中為核心 三、以高雄為核心 第二節 詩社的成員結構 ……………………………………………頁211 一、世代籍別 二、教育養成 (一)大專教育系統 (二)技職教育系統 (三)軍警教育系統 三、班底結構 第三節 機關刊物的傳播方式與編輯策略 ……………………………頁230 一九七0年代新興詩社建構自我世代詩學的創作意識 第一節 一九七○年代初新興詩社所啟動的戰後現代詩文體改革運動 …頁267 一、世代動員與文本實踐:戰後第一世代詩人現代詩文體運動的特殊性 二、詩學聲明與新舊別群:一九七0年代初新興詩社詩學主張的策略性 三、詮釋傳統與在地體驗:一九七0年代初新興詩社詩學轉型的衍異性 第二節 戰後第一世代詩人論前行代詩人所內蘊之論題意識 ……………頁273 一、詩人如鑑:詮釋前行代詩人論題化及其負擔的驗證焦慮 二、大眾性:論白萩、楊喚所聚焦的論題 三、純粹性:論洛夫、葉維廉所聚焦的論題 四、中國性:論余光中、鄭愁予所聚焦的論題 第四章 第五章 戰後第一世代詩人詩學知識結構的轉型與影響 第一節 1976-1984年在論述現代詩典律變遷上的時區意義 ………………………………………………頁294 一、鄉土文學論戰、顏元叔陋室語言論戰與戰後第一世代詩人的場域關係 二、由「現實性—中國性」到「大眾性—鄉土性」:1976-1984年戰後第一世代詩人的詩語言意識轉化 (一)父親或超我的文本?—戰後第一世代詩人影響焦慮再釋放 (二)析論「現實性—中國性」到「大眾性—鄉土性」之概念發展 與連帶現象 1.讀者與公眾:將詩文本讀者公眾化的意識 2.世代與經驗:在地論述的脈絡與世代經驗的寫作 第二節 群體的版本:1976-1984年戰後第一世代詩人現代詩語言光譜化現象分析 ………………………頁313 一、主體意象論:改寫重塑世代形象的方式 (一)國族與神話:龍的傳人們在1976-1984年詩史現場 (二)鄉土與自我:臺灣鄉土成為社群主體的關照對象 二、文體知識觀:對鄉土文學的接受方式7P (一)徵集小說家葉石濤、陳映真、黃春明詩意見 (二)吳晟在一九七0年代中期後逐漸被重視 三、文體功能論:指涉解釋現實的方式10P (一)政治詩專輯的提出 (二)戰後第一世代詩人政治詩的主題表現—兼論戰後臺灣現代詩左翼概念的發展與遺跡化 第三節 一九八0年代初跨世代班底的成形與現代詩語言型的遞換 ………………………頁33 一、戰後現代詩選的典律製作與詩學批評效益 二、現代詩文體典律與詩壇班底的再編成 (一)詩史之重複/重負:1976-1984年詩選編輯趨勢 (二)戰後第一世代詩人的詩選製作與影響力 第六章 一九七0年代新興詩社的詩典律特性 第一節 知識系譜論 ……………………頁355 一、1970-1984年戰後第一世代詩人的詩史系譜觀:以李豐楙、蕭蕭、羅青詩史書寫進行比較探討 二、一九七0年代新興詩刊中各系統詩學知識的譯介 (一)對中國古典文學傳統的接受 (二)對中國現代文學系統的理解 (三)對外國現代文學思潮的辯證 (四)對臺灣戰前文學傳統的初探 第二節 創作方法論 ………………………………………頁401 一、戰後第一世代詩人的現代詩美學主軸 (一)現實力度 1.脈絡語言與述行語言 (二)結構概念 (三)簡潔風格 二、戰後第一世代詩人的現代詩修辭特性 (一)對話形式 (二)敘事性語言 (三)音樂性 第七章 戰後第一世代詩人的詩作特質 第一節 追尋中國性 ………………………………………頁429 一、戒嚴時期的遺民式國族想像 (一)若將中國視為一鏡像符號:經驗中國的方式與栓鎖中國意象零件作業 (二)故宮與子宮:故宮博物院式的中國詩書寫 二、語言裡的中國: (一)意象情結:陳義芝〈蒹葭〉、羅智成〈航向拜占庭〉、楊子澗〈玉山九章〉及相關詩人書寫分析 (二)彼岸感:渡也〈中國近代史〉、李勤岸〈精神分裂症〉、蘇紹連〈岸,你沉沉的睡著〉及相關詩人書寫分析 第二節 崇尚鄉土性 ………………………………………頁435 一、土地與水泥地:戰後第一世代詩人的「鄉土」 現代化寓言:城鄉移動、歷史追尋、 (一)現代化寓言1—戰後第一世代詩人的七0年代城市詩書寫 1.臺北城市現代性:李豐楙「吾街吾巷」、林野及相關詩人書寫分析 2.高雄工業區現代性:李昌憲《加工區詩抄》、及相關詩人書寫分析 (二)現代化寓言2—戰後第一世代詩人的七0年代鄉鎮詩書寫 1.花蓮、台東、屏東、嘉義、苗栗鄉鎮書寫:以陳義芝、德亮、詹澈、莫渝及相關詩人書寫分析 2.臺南鹽分地帶書寫:羊子喬、黃勁連及相關詩人書寫分析 3.澎湖、金門、馬祖等外島書寫: 二、中國/鄉土:空間形態與身體經驗之關係 (一) 武俠與文士:溫瑞安《山河錄》、羅青《神州豪俠傳》及相關詩人書寫分析(二)古典詩人的現代面具:陳黎〈春宿杜甫〉、尹凡〈續曾文正公的「聖哲畫像記」〉、李男〈懷人〉及相關詩人書寫分析 (二)常民與國民:向陽「家譜」、李勤岸「一等國民三字經」、李男「懷念母親」、劉克襄《漂鳥的故鄉》系列及相關詩人書寫分析 (三)勞工與農民:陌上塵「黑手詩抄」、何炳純「工人日記」、詹澈「西瓜寮詩抄」系列及相關詩人書寫分析 第三節 開拓敘事詩 ……………頁447 一、意象系統與經驗製作:敘事詩發展的內外源脈絡 (一)中國傳統典故與初期敘事詩寫作 (二)高信疆「人間副刊」推動敘事詩書寫本身的社會功能 二、敘事之為用:敘事詩寫作對現代主義典律產生的對位效力 (一)國族記憶的歷史重製: 1.家/國族史的父系寫作:白靈〈童年〉、劉克襄〈革命青年〉、蘇紹連〈三代〉、詹澈「身世篇」系列及相關詩人書寫分析 2.古/國都空間與後歷史寫作:林梵〈某個時間的對位法〉、李豐楙〈古城行〉、陳寧貴〈紅毛城〉及相關詩人書寫分析 (二)弱勢群體的經驗再現:李昌憲〈未婚媽媽〉、林野〈棄嬰〉與陳黎〈最後的王木七〉及相關詩人書寫分析 第八章 結論 …………………………………………………頁459 [附圖] 附圖01:現代主義在東亞華文文壇之理論旅行概況圖 ………………………頁026 附圖02:一九七0年代新興詩社與戰後第一世代詩人總體論題地層結構 ……頁046 附圖03:戰後第一世代詩人現代詩運動向量(局部) ………………頁047 附圖04:戰後第一世代詩人現代詩運動向量(全觀) ………………頁048 附圖05:一九六0年代官方與民間的政治視覺符號編製比較圖 ……………頁089 附圖06:中央副刊、聯合副刊、人間副刊1974.3.24版面對照表 …………頁101 附圖07:一九七0年代初報紙版面空間權力示意圖 ………………………頁106 附圖08:黃春明與司馬中原作品廣告對照圖 ………………………頁109 附圖09:一九五、六0年代臺灣對西方文藝思潮的接受、傳播結構圖 ………頁117 附圖10:陳鼓應一九六0年代對存在主義的一系列翻譯介紹作品書影 ………頁118 附圖11:《詩與木刻》雜誌書影 ………………………………………頁127 附圖12:五月畫會許武勇「迪化街 1」(1965) ………………………………頁130 附圖13:東方畫會霍剛「舊夢」(1962) ………………………………………頁130 附圖14:拉岡鏡像階段(Mirror Stage)理論示意圖 ………………頁163 附圖15:一九七0年代初戰後第一世代詩人之詩話語意識結構圖 …………頁189 附圖16:龍族創刊號與第3期封面書影 ………………………………………頁191 附圖17:階序科層體系圖與分散多元體系圖對照 ……………………………頁195 附圖18:《大地詩刊》第1期(1972.9.1)與第7期(1973.12.12)書影 …頁201 附圖19:現代詩壇班底的界分示意圖 ………………………………………頁268 附圖20:《草根》第9期(1976.1)書刊正反面全影 …………………………頁315 附圖21:戰後第一世代一九七0年代初與一九八0年代初自我主體隱喻語法比較 ………………………………………………………………頁321 附圖22:《綠地》第3期、《詩脈》第3期、《海韻》第4期、《掌握》創刊號書影 ……………………………………………………………頁326 附圖23:《臺灣文藝》第85期(1983.11.15)與《陽光小集》第13期(1984.6.4)—戰後首次推出政治詩專輯的文學雜誌與詩刊 ……………………頁356 附圖24:《詩潮》與《掌握》一系列左翼身體視覺符號 ……………………頁375 附圖25:《聯合報˙聯合副刊》(1977.7.7)「永不熄滅的爝火—光復前臺灣文學中的民族意識與抗日精神」專輯刊影 ……………………頁380 [附錄] 附錄01:補正張默《臺灣現代詩編目1949-1995修訂篇》中一九七0年代新興詩社資料整理表 ……………………………………………………………頁070 附錄02:中央副刊、聯副、人間副刊1974.3.24各欄目文章對照表 ………頁103 附錄03:西方與臺灣一九五0、六0年代現代性焦慮經驗比較表 ………頁115 附錄04:一九七0年代前現代、現實、傳統的二元區分結構表 ………頁200 附錄05:一九七0年代陳芳明、林興華與陳鼓應的余光中詩作分期比對表 ………………………………………………………………頁251 附錄06:戰後第一世代詩人在1976-1984年出版的年度、複數年詩選 之比例對照表 ………………………………………………………頁270 附錄07:王昇〈提筆上陣迎接戰鬥〉中官方對鄉土文學論題的邏輯辯證比照表 ………………………………………………………頁278 [附表] 附表01:筆者實際掌握一九七0年代新興詩刊及相關具研究意義刊物之整理表 ………………………頁471 附表02:一九七0年代新興詩社出版經營狀況對照表 ………………………頁478 附表03:一九七0年代重要新興詩社之社群結構資料整理表 ………………頁480 一、龍族詩社社群結構資料 ……………………………………………頁480 二、大地詩社社群結構資料 ……………………………………………頁483 三、主流詩社社群結構資料 ……………………………………………頁488 四、後浪與詩人季刊詩社社群結構資料 ………………………………頁492 五、詩脈詩社社群結構資料 ……………………………………………頁499 六、綠地詩社社群結構資料 ……………………………………………頁501 七、天狼星與神州詩社社群結構資料 …………………………………頁503 八、陽光小集詩社社群結構資料 ………………………………………頁506 附表04:新興詩社創刊宣言與重要社論節錄表 …………………………頁510 附表05:一九七0年代新興詩刊之重要專輯專號整理對照表 ………………頁514 附表06:一九七0年代新興詩刊中前行代詩人被評論篇章整理表 …………頁515 附表07:一九七0年代新興詩刊中涉及鄉土文學概念與論戰相關論述之篇章整理 表 …………………………………………………………………頁521 附表08:一九七0年代新興詩刊中葉石濤、李喬、陳映真、黃春明詩論意見篇章 整理表 ………………………………………………………頁523 附表09:一九七0年代新興詩刊中吳晟被評論篇章整理表 ………………頁524 附表10:《陽光小集》第13期(1984.6)政治詩創作專輯之詩人與作品分類表 ………………………………………………………頁525 附表11:1976-1984年詩選整理對照表 …………………………………頁528 附表12:《中國時報‧人間副刊》歷屆敘事詩得獎作品目錄表 ………………頁532 附表13:《詩人季刊》第15期(1980.4.25)、《陽光小集》第11期(1983.2.19)之敘述詩與敘事詩專輯作品對照表 ……………………………頁534 附表14:1971-1984年臺灣文學史大事年表 ……………………………頁535 [附件] ◇ 一九七0年代新興詩社參與詩人訪談 一、尋找李弦及一九七0年代新興詩社—訪談李豐楙教授 …………………頁664 二、大地詩社與一九六0年代以降臺灣馬華詩人的詩學思考—訪談陳鵬翔教授 …… ……………………………………………………………………………………頁708 三、白靈一九七0—八0年代的文學活動與編輯《草根》的回憶—訪談詩人白靈教授… ……………………………………………………………………………………頁724 四、陽光小集在一九七0—八0年代的發展—訪談向陽教授 …………頁763 五、李昌憲一九七0年代《綠地》、《陽光小集》參與經驗及勞工書寫 —訪談詩人李昌憲 ……………………………………………………………頁776 六、蘇紹連一九七0年代《後浪》、《詩人季刊》參與經驗與散文詩實驗 —訪談詩人蘇紹連 ……………………………………………………………頁816 [參考書目] ……………………………………………………頁829

    參考書目

    參考書目說明:

    1. 本參考書目分為「一、專書」、「二、期刊論文」、「三、學位論文」三部分,皆依編著者筆畫順序排列,歐美學者著作則依編著者英文字母順序排列。
    2. 「一、專書」中又分「(一)詩文集」、「(二)專著評論」兩部分。

    一、 專書
    (一)詩文集

    三劃

    大地詩社[編],《大地之歌》,臺灣臺北市:東大出版社,1976年。

    四劃

    中華民國新詩學會,《永遠的懷念:蔣中正逝世九週年詩選》,臺灣臺北市:中華民國新詩學會,1984年,4月。
    王牌[編],《當代情詩選》,臺灣臺北市:濂美出版社,1976年,6月。
    文曉村,《葡萄園詩選》,臺灣臺北:自強出版社,1982年,8月。

    五劃

    白萩,《白萩詩選》,臺灣臺北市:三民書局,1971年。
    ▁▁,《白萩詩選》,臺灣臺北市:三民書局,2005年。
    白萩、陳千武[編],《亞洲現代詩集一九八二第一集《愛》》,臺灣臺北市:時報文化出版社,1982年,1月。
    白靈,《大黃河》,臺灣臺北市:爾雅出版社,1986年。
    ▁▁,《給夢一把梯子》,臺灣臺北:五四書店,1989年。
    ▁▁,《沒有一朶雲需要國界》,臺灣臺北市:書林出版社,1993年。
    ▁▁,《煙火與噴泉》,臺灣臺北市:三民書局,1994年。
    ▁▁,《白靈世紀詩選》,臺灣臺北市:爾雅出版社,2000年。
    ▁▁,《愛與死的間隙》,臺灣臺北市:九歌出版社,2004年。
    ▁▁,《慢活人生:白靈散文集》,臺灣臺北市:九歌出版社,2007年。
    白靈[編],《可愛小詩選》,臺灣臺北市:爾雅出版社,1997年。
    ▁▁▁,《九十一年詩選》,臺灣臺北市:臺灣詩學季刊雜誌出版,2003年。
    ▁▁▁,《新詩三十家:臺灣文學30年菁英選1978-2008》,臺灣臺北市:九歌出版社,2008年。

    六劃

    羊子喬、陳千武[編],《光復前臺灣文學全集9:亂都之戀》,臺灣臺北市:遠景出版社,1982年。
    ▁▁▁▁▁▁▁▁▁,《光復前臺灣文學全集11:森林的彼方》,臺灣臺北市:遠景出版社,1982年。
    ▁▁▁▁▁▁▁▁▁,《光復前臺灣文學全集12:望鄉》,臺灣臺北市:遠景出版社,1982年。
    羊令野[編],《龍族的聲音》,臺灣臺北:國軍新文藝運動輔導委員會,1980年。
    向陽,《種籽》,臺灣臺北:東大出版社,1980年。
    ▁▁,《土地的歌:向陽方言詩集》,臺灣臺北:自立晚報社,1985年。
    ▁▁,《歲月》,臺灣臺北:大地出版社,1985年。
    ▁▁,《四季》,臺灣臺北市:漢藝色硏出版社,1986年。
    ▁▁,《一個年輕爸爸的心事》,臺灣臺北市:漢藝色硏出版社,1988年。
    ▁▁,《精品》,臺灣臺北:業強書局,1990年。
    ▁▁,《向陽詩選, 一九七四-一九九六》,臺灣臺北市:洪範出版社出版社,1999年。
    ▁▁,《向陽臺語詩選》,臺灣臺南市:眞平企業出版社,2002年。
    ▁▁,《十行集》,臺灣臺北市:九歌出版社,2004年。
    ▁▁,《亂》,臺灣臺北縣中和市:INK印刻出版社,2005年。
    向陽[編],《臺灣現代文學教程:報導文學讀本》,臺灣臺北市:二魚文化出版公司,2002年。
    ▁▁▁▁,《二十世紀臺灣文學金典. The canon of twentieth century Taiwan literature.》,
    臺灣臺北市:聯合文學出版社,2006年。
    向陽、羊子喬、杜文靖[編],《鹽鄉印象》,臺灣臺北市:自立晚報,1985年。
    向陽、林黛嫚、蕭蕭[編],《臺灣現代文選》,臺灣臺北市:三民書局,2005年。

    七劃

    杜十三,《心的風景》,臺灣臺北市:時報文化出版社,1984年。
    余光中,《左手的繆思》,臺灣臺北:文星書店,1963年。
    ▁▁▁,《掌上雨》,臺灣臺北:文星書店,1964年。
    ▁▁▁,《蓮的聯想》,臺灣臺北:文星書店,1964年。
    ▁▁▁,《逍遙遊》,臺灣臺北:文星書店,1965年。
    ▁▁▁,《望鄉的牧神》,臺灣臺北:純文學出版社,1968年。
    ▁▁▁,《天國的夜市》,臺灣臺北市:三民書局,1969年。
    ▁▁▁,《焚鶴人》,臺灣臺北:純文學出版社,1972年。
    ▁▁▁,《聽聽那冷雨》,臺灣臺北:純文學出版社,1974年。
    ▁▁▁,《白玉苦瓜》,臺灣臺北:大地出版社,1974年。
    ▁▁▁,《天狼星》,臺灣臺北市:洪範出版社,1976年。
    ▁▁▁,《文藝鐘鼓》,臺灣臺北:黎明文化出版公司,1976年。
    ▁▁▁,《第七度》,臺灣臺北市:大林出版社,1978年。
    ▁▁▁,《與永恆拔河》,臺灣臺北市:洪範出版社,1979年。
    ▁▁▁,《文學的臺北》,臺灣臺北市:洪範出版社,1980年。
    ▁▁▁,《五陵少年》,臺灣臺北:大地出版社,1981年。
    ▁▁▁,《隔水觀音》,臺灣臺北市:洪範出版社,1983年。
    ▁▁▁,《在冷戰的年代》,臺灣臺北:純文學出版社,1984年。
    ▁▁▁,《紫荊賦》,臺灣臺北市:洪範出版社,1986年。
    ▁▁▁,《敲打樂》,臺灣臺北市:九歌出版社,1986年。
    ▁▁▁,《詩文散文選集》,臺灣臺北:世茂,1988年。
    ▁▁▁,《夢與地理》,臺灣臺北市:洪範出版社,1990年。
    ▁▁▁,《守夜人:中英對照詩集 = The night watchman:a bilingual selection of poems》,臺灣臺北市:九歌出版社,1992年。
    ▁▁▁,《安石榴》,臺灣臺北市:洪範出版社,1996年。
    ▁▁▁,《日不落家》,臺灣臺北市:九歌出版社,1998年。
    ▁▁▁,《五行無阻》,臺灣臺北市:九歌出版社,1998年。
    ▁▁▁,《余光中散文》,大陸杭州市:浙江文藝出版社出版發行,1999年。
    ▁▁▁,《余光中精選集》,臺灣臺北市:九歌出版社,2002年。
    ▁▁▁,《如果遠方有戰爭》,臺灣臺北:小知堂,2003年。
    ▁▁▁,《余光中幽默文選》,臺灣臺北市:天下遠見出版社,2005年。
    ▁▁▁,《記憶像鐵軌一樣長》,臺灣臺北市:洪範出版社,2006年。
    ▁▁▁,《從徐霞客到梵穀》,臺灣臺北市:九歌出版社,2006年。
    ▁▁▁,《語文大師如是說》,大陸香港:商務印書館有限公司,2006年。
    ▁▁▁,《余光中詩選》,臺灣臺北市:洪範出版社,2007年。
    ▁▁▁,《高樓對海》,臺灣臺北市:九歌出版社,2007年。
    余光中[編],《中華現代文學大系》,臺灣臺北市:九歌出版社,1989年。
    李男,《旅人之歌》,臺灣臺北:水芙蓉出版社,1975年。
    李弦,《大地之歌:李弦詩集》,臺灣嘉義:嘉市文化局,1999年。
    ▁▁,《下午,寂寞的空廊:李弦詩集(二)》,臺灣嘉義:嘉市文化局,2000年。
    ▁▁,《蝶翼》,臺灣嘉義:嘉義市文化局,2000年。
    李南衡[編],《日據下臺灣新文學詩選集》,臺灣臺北:明潭出版社,1979年,3月。
    李勤岸,《一等國民三字經》,臺灣臺北:前衛出版社,1987年。
    ▁▁▁,《李勤岸台語詩集》,臺灣臺南縣新營市:臺南縣文化中心,1995年。
    ▁▁▁,《李勤岸台語詩選》,臺灣臺南市:眞平企業出版社,2001年。
    ▁▁▁,《大人囡仔詩》,臺灣臺南:開朗雜誌,2004年。
    ▁▁▁,《母語e心靈雞湯》,臺灣臺南:開朗雜誌,2004年。
    ▁▁▁,《母語文學ti母語教育中e角色:臺灣羅馬字國際學術硏討會》,臺灣臺北:師大書店,2006年。
    李魁賢[編],《一九八二年臺灣詩選》,臺灣臺北:前衛出版社,1983年,2月。
    吳晟,《泥土》,臺灣臺北市:遠景出版社,1979年。
    ▁▁,《農婦》,臺灣臺北市:洪範出版社,1982年。
    ▁▁,《向孩子說:吳晟詩集之三》,臺灣臺北: 駿馬,1985年。
    ▁▁,《吾鄉印象:吳晟詩集之二》,臺灣臺北市:洪範出版社出版社,1985年。
    ▁▁,《店仔頭》,臺灣臺北市:洪範出版社出版社,1985年。
    ▁▁,《吳晟詩選》,臺灣臺北市:洪範出版社出版社,2000年。
    ▁▁,《筆記濁水溪》,臺灣臺北市:聯合文學出版社,2002年。
    ▁▁,《在黎明的鳥聲中醒來》,臺灣臺北:五南文化出版公司,2006年。
    ▁▁,《吳晟散文選》,臺灣臺北市:洪範出版社出版社,2006年。
    ▁▁,《甜蜜的負荷》,臺灣臺南:臺灣文學館,2007年。
    吳晟[編],《大家文學選》,臺灣臺中:明光,1981年。
    ▁▁,《一九八三年臺灣詩選》,臺灣臺北:前衛出版社,1984年,4月。
    ▁▁,《飄搖裏:吳晟詩集之一》,臺灣臺北市:洪範出版社,1985年。
    吳晟、李進發、廖莫白[編],《大家文學選詩卷》,臺灣臺北:梅華出版社,1981年。
    沙靈[編],《三六五一日一小詩》,臺灣臺北:金文出版社,1981年,12月。
    ▁▁▁▁,《中國現代情詩總集》,臺灣彰化:逸群出版社,1983年,1月。

    八劃

    林明德、李豐楙、呂正惠、何寄澎、劉龍勳,《中國新詩選》,臺灣臺北:長安出版社,1980年。
    亞洲現代詩集編輯委員會,《亞洲現代詩集第二集》,臺灣臺北:笠詩社,1983年。

    九劃

    洛夫,《無岸之河》,臺灣臺北市:大林出版社,1970年。
    ▁▁,《魔歌:洛夫詩集》,臺灣臺北:中外文學月刊,1974年。
    ▁▁,《眾荷喧嘩》,臺灣新竹市:楓城出版社,1976年。
    ▁▁,《晴唱》,臺灣臺北:水芙蓉出版社,1979年。
    ▁▁,《一朵午荷》,臺灣臺北市:九歌出版社,1979年。
    ▁▁,《洛夫自選集》,臺灣臺北:黎明文化出版公司,1981年。
    ▁▁,《釀酒的石頭:洛夫詩集》,臺灣臺北市:九歌出版社,1983年。
    ▁▁,《因為風的緣故:洛夫詩選一九五五至一九八七》,臺灣臺北市:九歌出版社,1988年。
    ▁▁,《月光房子》,臺灣臺北市:九歌出版社,1990年。
    ▁▁,《天使的涅槃:洛夫詩集》,臺灣臺北:尚書出版社,1990年。
    ▁▁,《夢的圖解》,臺灣臺北市:書林出版社,1993年。
    ▁▁,《隱題詩》,臺灣臺北市:爾雅出版社,1993年。
    ▁▁,《當代大陸新詩發展的硏究》,臺灣臺北:文建會,1996年。
    ▁▁,《洛夫小詩選》,臺灣臺北:小報文化出版,1998年。
    ▁▁,《落葉在火中沉思》,臺灣臺北市:爾雅出版社,1998年。
    ▁▁,《形而上的遊戲》,臺灣板橋市:駱駝出版社,1999年。
    ▁▁,《雪落無聲》,臺灣臺北市:爾雅出版社,1999年。
    ▁▁,《洛夫.世紀詩選》,臺灣臺北市:爾雅出版社,2000年。
    ▁▁,《雪樓隨筆》,臺灣臺北:探索出版社,2000年。
    ▁▁,《漂木》,臺灣臺北市:聯合文學出版社,2001年。
    ▁▁,《洛夫詩鈔》,臺灣臺北:未來書城,2003年。
    ▁▁,《雪樓小品》,臺灣臺北市:三民書局,2006年。
    ▁▁,《背向大海》,臺灣臺北市:爾雅出版社,2007年。
    洛夫[編],《一九七0詩選》,臺灣臺北:仙人掌出版社,1971年3月。
    ▁▁▁▁,《中國現代文學年選(詩)》,臺灣臺北:巨人出版社,1976年8月。
    ▁▁▁▁,《大陸當代詩選》,臺灣臺北市:爾雅出版社,1989年。
    ▁▁▁▁,《創世紀四十年詩選:一九五四一九九四.臺灣》,臺灣臺北市:創世紀詩雜誌出版,1994年。
    洛夫、白萩[編],《中國現代文學大系》(一九五0—七0)詩一、二輯,臺灣臺北:巨人出版社,1972年。
    柏楊、張道昉[編],《新加坡共和國華文文學選集(詩歌)》,臺灣臺北市:時報文化出版社,1982年。

    十劃

    馬悅然、奚密、向陽[編],《二十世紀臺灣詩選》,臺灣臺北市:麥田出版社,2001年。

    十一劃

    陳芳明[編],《龍族詩選》,臺灣臺北:林白出版社,1973年。
    陳義芝,《靑衫》,臺灣臺北市:爾雅出版社,1985年。
    ▁▁▁,《在溫暖的土地中》,臺灣臺北市:洪範出版社,1987年。
    ▁▁▁,《不能遺忘的遠方》,臺灣臺北市:九歌出版社,1993年。
    ▁▁▁,《不盡長江滾滾來:中國新詩選注》,臺灣臺北:幼獅文化,1993年。
    ▁▁▁,《遙遠之歌:陳義芝詩選(1972-1992)》,臺灣花蓮縣:花蓮縣文化局,1993年。
    ▁▁▁,《不安的居住》,臺灣臺北市:九歌出版社,1998年。
    ▁▁▁,《從半裸到全開:臺灣戰後世代女詩人的性別意識》,臺灣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99年。
    ▁▁▁,《陳義芝.世紀詩選》,臺灣臺北市:爾雅出版社,2000年。
    ▁▁▁,《我年輕的戀人》,臺灣臺北市:聯合文學出版社,2002年。
    ▁▁▁,《為了下一次的重逢》,臺灣臺北市:九歌出版社,2006年。
    ▁▁▁,《為了測量愛》,臺灣臺北市:聯合文學出版社,2006年。
    ▁▁▁,《文字結巢》,臺灣臺北市:三民書局,2007年。
    陳黎,《人間戀歌》,臺灣臺北市:圓神出版社,1989年。
    ▁▁,《小丑畢費的戀歌》,臺灣臺北市:圓神出版社,1990年。
    ▁▁,《晴天書》,臺灣臺北市:圓神出版社,1991年。
    ▁▁,《親密書:陳黎詩選, 1974-1992》,臺灣花蓮縣:花蓮縣文化局,1992年。
    ▁▁,《家庭之旅》,臺灣臺北市:麥田出版社,1993年。
    ▁▁,《小宇宙:現代俳句一百首》,臺灣臺北市:皇冠出版社,1993年。
    ▁▁,《島嶼邊緣》,臺灣臺北市:皇冠出版社,1995年。
    ▁▁,《詠嘆調:給不存在的戀人》,臺灣臺北市:聯合文學出版社,1995年。
    ▁▁,《聲音鐘:陳黎散文, 一九七四-一九九一》,臺灣臺北市:元尊文化,1997年。
    ▁▁,《偷窺大師》,臺灣臺北市:元尊文化出版,1997年。
    ▁▁,《貓對鏡》,臺灣臺北市:九歌出版社,1999年。
    ▁▁,《陳黎詩選:一九七四-二〇〇〇》,臺灣臺北市:九歌出版社,2001年。
    ▁▁,《苦惱與自由的平均律》,臺灣臺北市:九歌出版社,2005年。
    ▁▁,《陳黎談論樂集》,臺灣臺北縣:INK印刻出版社,2007年。
    莫渝,《土地的戀歌》,臺灣臺北:笠詩刊社,1986年。
    笠詩社,《美麗島詩集》,臺灣臺北:笠詩社,1979年,6月。
    張道藩,《張道藩先生文集》,臺灣臺北市:九歌出版社,1999年。
    張漢良、張默等十二人[編],《八十年代詩選》,臺灣臺北市:濂美出版社,1976年。
    張默[編],《剪成碧玉葉層層 現代女詩人選集》,臺灣臺北市:爾雅出版社,1981年,6月。
    ▁▁,《感月吟風多少事:現代百家詩選》,臺灣臺北市:爾雅出版社,1982年,9月。
    ▁▁,《七十一年詩選》,臺灣臺北市:爾雅出版社,1983年。
    ▁▁,《中華現代文學大系‧臺灣1970-1989‧詩卷》,臺灣臺北市:九歌出版社,1989年5月。
    張默、蕭蕭[編],《新詩三百首(一九一七~一九九五)》,臺灣臺北市:九歌出版社,1995年9月。
    張默、張漢良、辛鬱、菩提、管管,《中國當代十大詩人選集》,臺灣臺北:源成,1977年。

    十二劃

    傅文正[編],《松下的清泉 新世代文學2》,臺灣高雄市:心影出版社,1979年,7月。
    ▁▁▁▁,《都是土地的孩子 新世代文學1》,臺灣高雄市:心影出版社,1979年,7月。
    創世紀、藍星、笠、詩隊伍、草根詩社,《中國現代詩小集》,臺灣臺北市:五詩社合印,1979年。
    黃繼持[編],《魯迅著作選》,臺灣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

    十三劃

    詩人畫會[編],《青髮或者花臉》,臺灣臺北:香草山出版社,1976年4月。
    溫瑞安,《回首暮雲遠》,臺灣臺北市 : 四季,1977年。
    ▁▁▁,《山河錄》,臺灣臺北市:時報文化,1979年。
    瘂弦[編],《當代中國新文學大系》(詩卷),臺灣臺北:天視出版公司,1980年。
    ▁▁▁,《抒情傳統 聯副三十年文學大系詩卷①②》,臺灣臺北:聯合報,1982年,6月。
    ▁▁▁,《創世紀詩選》,臺灣臺北市:爾雅出版社,1984年。
    ▁▁▁,《天下詩選》上下兩卷,臺灣臺北市:天下遠見公司,1999年,9月。
    楊喚,《楊喚書簡》,臺灣臺中:霧峰,1969年。
    ▁▁,《楊喚書簡》,臺灣臺北:光啓,1984年。
    ▁▁,《楊喚詩集》,臺灣臺中:光啓社,1984年。
    ▁▁,《水果們的晚會》,臺灣臺北市:親親文化,1988年。
    ▁▁,《夏夜》,臺灣臺北市:親親文化,1988年。
    楊澤,《薔薇學派的誕生》,臺灣臺北市:洪範出版社,1977年。
    ▁▁,《人生不值得活的:楊澤詩選1977-1990》,臺灣臺北市:元尊文化出版社,1997年。
    詹澈,《這手拿的那手掉了》,臺灣臺東市:台東縣文化中心,1995年。
    ▁▁,《西瓜寮詩輯》,臺灣臺北市:元尊文化出版社,1998年。
    ▁▁,《小蘭嶼和小藍鯨》,臺灣臺北市:九歌出版社,2004年。
    ▁▁,《海哭的聲音》,臺灣臺北市:九歌出版社,2004年。

    十四劃

    趙天儀、李魁賢、李敏勇、陳明臺、鄭烱明[編],《混聲合唱—笠詩選》,臺灣高雄市:文學臺灣雜誌社,1992年9月。
    趙敦華,《維根斯坦》,臺灣臺北市:生智出版社,1997年。
    齊邦媛,《中國現代文學選集》,臺灣臺北市:書評書目,1976年。

    十五劃

    劉克襄,《旅次劄記》,臺灣臺北市:時報文化出版社,1982年。
    ▁▁▁,《旅鳥的驛站:淡水河下游四季鳥類觀察》,臺灣臺北: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1984年。
    ▁▁▁,《在側天島》,臺灣臺北:前衛出版社,1985年。
    ▁▁▁,《隨鳥走天涯》,臺灣臺北市:洪範出版社,1985年。
    ▁▁▁,《漂鳥的故鄉》,臺灣臺北:前衞,1986年。
    ▁▁▁,《天空最後的英雄:旅次劄記》,臺灣臺北市:時報文化,1986年。
    ▁▁▁,《消失中的亞熱帶 自然作家的觀測與旅行》,臺灣臺中:晨星出版社,1987年。
    ▁▁▁,《小鼯鼠的看法》,臺灣臺北:合志,1988年。
    ▁▁▁,《臺灣鳥類硏究開拓史, 1840-1912》,臺灣臺北市:聯經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
    ▁▁▁,《臺灣人的歷史童話》,臺灣臺北:自立晚報,1991年。
    ▁▁▁,《自然旅情》,臺灣臺中:晨星出版社發行,1992年。
    ▁▁▁,《後山探險:十九世紀外國人在臺灣東海岸的旅行》,臺灣臺北:自立晚報,1992年。
    ▁▁▁,《座頭鯨赫連麼麼》,臺灣臺北市:遠流出版社,1993年。
    ▁▁▁,《深入陌生地:外國旅行者所見的臺灣》,深入陌生地:外國旅行者所見的臺灣,1993年。
    ▁▁▁,《山黃麻家書》,臺灣臺中:晨星發行,1994年。
    ▁▁▁,《臺灣舊路踏查記》,臺灣臺北市:玉山社出版:吳氏總經銷,1995年。
    ▁▁▁,《不需要名字的水鳥》,臺灣臺北市:玉山出版:吳氏圖書總經銷,1996年。
    ▁▁▁,《鯨魚不快樂時》,臺灣臺北市:玉山出版:吳氏圖書總經銷,1996年。
    ▁▁▁,《扁豆森林》,臺灣臺北市:時報文化出版社,1997年。
    ▁▁▁,《草原鬼雨》,臺灣臺北市:時報文化出版社,1997年。
    ▁▁▁,《望遠鏡裏的精靈:臺灣常見鳥類的故事》,臺灣臺北市:玉山社出版 ; 臺灣臺北縣中和市:吳氏總經銷,1997年。
    ▁▁▁,《安靜的遊蕩:劉克襄旅記》,臺灣臺北市:皇冠出版社,2001年。
    ▁▁▁,《最美麗的時候》,臺灣臺北:大田,2001年。
    ▁▁▁,《少年綠皮書:我們的島嶼旅行》,臺灣臺北市:玉山社,2003年。
    ▁▁▁,《劉克襄精選集》,臺灣臺北市:九歌出版社,2003年。
    ▁▁▁,《大頭鳥小傳奇》,臺灣臺北市:玉山社,2005年。
    ▁▁▁,《風鳥皮諾查》,臺灣臺北:遠流,2007年。
    鄭愁予,《衣缽》,臺灣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
    ▁▁▁,《窗外的女奴》,臺灣臺北:十月,1968年。
    ▁▁▁,《燕人行》,臺灣臺北市:洪範出版社,1970年。
    ▁▁▁,《鄭愁予詩選集》,臺灣臺北市:志文出版社,1974年。
    ▁▁▁,《鄭愁予詩集》,臺灣臺北市:洪範出版社,1979年。
    ▁▁▁,《雪的可能》,臺灣臺北市:洪範出版社,1985年。
    ▁▁▁,《刺繡的歌謡》,臺灣臺北市:聯合文學出版社,1987年。
    ▁▁▁,《寂寞的人坐著看花》,臺灣臺北市:洪範出版社,1993年。

    十六劃

    蕭蕭[編],《七十二年詩選》,臺灣臺北市:爾雅出版社,1984年。
    蕭蕭、陳寧貴、向陽[編],《中國當代新詩大展(1970~1979)》,臺灣臺北:源成,1981年。
    蕭蕭、楊子澗[編],《中學白話詩選》,臺灣臺北:故鄉,1980年。

    十八劃

    簡政珍、林燿德[編],《臺灣新生代詩人大系(上)、(下)》,臺灣臺北市:書林出版社,1990年。

    十九劃

    羅青,《神州豪俠傳》,臺灣臺北:武陵,1975年。
    ▁▁,《吃西瓜的方法》,臺灣臺北:幼獅,1976年。
    ▁▁,《不明飛行物來了》,臺灣臺北:純文學出版社,1984年。
    ▁▁,《錄影詩學》,臺灣臺北: 書林,1988年。
    ▁▁,《七葉樹》,臺灣臺北:五四,1989年。
    羅青[編],《小詩三百首(一)(二)》,臺灣臺北市:爾雅出版社,1975年。

    二十劃

    蘇紹連,《河悲》,台中縣豐原市:臺灣台中縣立文化中心,1900年。
    ▁▁▁,《童話遊行:蘇紹連詩集》,臺灣臺北: 尚書,1900年。
    ▁▁▁,《驚心散文詩》,臺灣臺北市:爾雅出版社,1990年。
    ▁▁▁,《臺灣鄉鎮小孩》,臺灣臺北市:九歌出版社,2001年。
    ▁▁▁,《隱形或者變形》,臺灣臺北市:九歌出版社,1997年。
    ▁▁▁,《大霧》,臺灣臺中:臺中市文化局,2007年。

    (二)專著評論

    二劃

    丁迺庶,《中華文化復興論文集》,臺灣臺北:五洲,1968年。

    三劃

    下村作次郎,邱振瑞譯,《從文學讀臺灣》,臺灣臺北:前衛出版社,1997年。

    四劃

    王一川,《漢語形象與現代性情結》,大陸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
    王天濱,《臺灣報業史》,臺灣臺北:亞太圖書,2003年。
    王宏志,李小良,陳清僑,《否想、香港:歷史﹒文化﹒未來》,臺灣臺北市:麥田出版社,1997年。
    王國芳、郭本禹,《拉岡》,臺灣臺北市:生智,1997年。
    王溢嘉,《精神分析與文學》,臺灣臺北縣:野鵝,2001年。
    王榮,《詩性敘事與敘事的詩—中國現代敘事詩史簡編》,臺灣臺北:秀威資訊,2006年。
    王夢鷗,《中國文學理論與實踐》,臺灣臺北:遠流,1995年。
    王夢鷗[編],《當代中國新文學大系‧文學論爭集》,臺灣臺北:天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1年6月。
    王德威,《小說中國:晚清到當代的中文小說》,臺灣臺北市:麥田出版社,1993年。
    ▁▁▁,《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十九、二十世紀中文小說新論》,臺灣臺北市:麥田出版社,1998年。
    ▁▁▁,《想像中國的方法:歷史•小說•敍事》,大陸上海: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8年。
    ▁▁▁,《歷史與怪獸:歷史,暴力,敘事》,臺灣臺北市:麥田出版社,2004年。
    ▁▁▁,《臺灣:從文學看歷史》,臺灣臺北市:麥田出版社,2005年。
    中央日報[編],《我們的敵國》,臺灣臺北市:中央日報社,1952年。
    ▁▁▁▁▁▁,《新秋》,臺灣臺北市:中央日報,1983年,10月。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認同與國家:近代中西歷史的比較論文集》,臺灣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年。
    中島利郎,《臺灣新文學與魯迅》,臺灣臺北:前衛出版社,1999年。
    ▁▁▁▁,《一九三0年代臺灣鄉土文學論戰資料彙編》,臺灣高雄市:春暉出版社,2003年。
    文訊雜誌社[編],《臺灣現代詩史論:臺灣現代詩史研討會實錄》,臺灣臺北:文訊雜誌社,1996年。
    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會[編],《文學與傳播的關係》,臺灣臺北:臺灣學生,1995年。
    ▁▁▁▁▁▁,《文訊》(臺灣文學雜誌專號)第213期,臺灣臺北:文訊雜誌社,2003年7月。
    ▁▁▁▁▁▁,《臺灣文學雜誌展覽目錄》,臺灣臺北:文訊雜誌,2003年。
    中華日報,《大學文學教育論戰集:中文系和文藝系的問題》,臺灣臺北:中華日報,1973年。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編],《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出版圖書目錄》,臺灣臺北: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1984年。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祕書處[編],《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
    行委員會法規彙編》,臺灣臺北: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祕書,1974年。

    五劃

    白沙堤,《認識莫渝》,臺灣苗栗:苗栗縣立文化中心,1993年。
    包宗和,《美國對華政策之轉折:尼克森時期之決策過程與背景》,臺灣臺北市:五南文化出版公司,2002年。
    包澹寧,《筆桿裡出民主:論新聞媒介對臺灣民主化的貢獻》,臺灣臺北市:時報文化出版社,1995年。
    古添洪,《比較文學的墾拓在臺灣》,臺灣臺北市:東大出版社,1976年。
    ▁▁▁,《比較文學:現代詩》,臺灣臺北:國家,1976年。
    ▁▁▁,《記號詩學》,臺灣臺北市:東大出版社出版:三民總經銷,1984年。
    ▁▁▁,《西洋的詩歌》,臺灣臺北:圖文出版社,1985年。
    ▁▁▁,《(後)現代風景∪臺北:學院詩人群年度詩集, 1996 = The academic poets' circle, Taiwan》,臺灣臺北:文鶴,1997年。
    ▁▁▁,《不廢中西萬古流:中西抒情詩類及影響硏究》,臺灣臺北:臺灣學生,2005年。
    古繼堂,《臺灣新詩發展史》,臺灣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年12月。
    白萩,《現代詩散論》,臺灣臺北市:三民書局,1972年。
    ▁▁,《觀測意象》,臺灣臺北: 台中市立文化中心,1991年。
    白靈,《一首詩的玩法》,臺灣臺北市:九歌出版社,2004年。
    ▁▁,《一首詩的誘惑》,臺灣臺北市:九歌出版社,2006年。
    ▁▁,《一首詩的誕生》,臺灣臺北市:九歌出版社,2006年。

    六劃

    朱光潛,《文藝心理學》,臺灣臺北:臺灣開明,1993年。
    朱剛,《詹明信》,臺灣臺北市:生智出版社,1995年
    朱棟霖、丁帆、朱曉進,《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臺灣臺北:文史哲,2000年。
    任時先,《中國教育思想史》,臺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

    七劃

    余也魯,《雜誌編輯學》,香港九龍:海天書樓,1994年。
    余光中,《分水嶺上:余光中評論文集》,臺灣臺北:純文學出版社,1981年。
    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臺灣臺北市:聯經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
    ▁▁▁,《歷史與思想》臺灣臺北:聯經文化出版公司,1990年。
    宋文明,《當代美國外交政策:從甘迺迪-柯林頓》,臺灣臺北縣:宋氏照遠,2003年。
    李曰剛,《中國文學流變史》,臺灣臺北:聯貫,1971年。
    李功勤,《中華民國發展史:兼論兩個中國的互動與衝突》,臺灣臺北:幼獅,2004年。
    李亦園,《信仰與文化》,臺灣臺北:巨流,1978年8月。
    李有成[編],《帝國主義與文學生產》,臺灣臺北: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1997年。
    李何林,《中國文藝論戰》,大陸上海:上海書店,1984年。
    ▁▁,《現代歐美文學概述(下)二次世界大戰後至六0年代》,臺灣臺北市:書林出版社,1996年。
    李癸雲,《與詩對話:臺灣現代詩評論集》,臺灣臺南縣新營市:臺南縣文化局,2000年。
    ▁▁▁,《朦朧、清明與流動:論臺灣現代女性詩作中的女性主體》,臺灣臺北:萬卷樓,2001年。
    李勤岸,《臺灣詩神》,臺灣臺北:台笠出版社,1996年。
    ▁▁▁,《台語發音拼音基礎》,臺灣臺南市:眞平企業出版社,2000年。
    ▁▁▁,《語言政策KAP語言政治》,臺灣臺南市:眞平企業出版社,2003年。
    ▁▁▁,《臺灣話語詞變化》,臺灣臺南市:眞平企業出版社,2003年。
    ▁▁▁,《母語教育:政策及拼音規劃》,臺灣臺南:開朗雜誌,2006年。
    ▁▁▁,《臺灣文學正名》,臺灣臺南:開朗雜誌,2006年。
    李筱峰,《臺灣史100件大事》,臺灣臺北市:玉山社,2000年。
    李園會,《臺灣光復時期與政府遷台初期教育政策之研究》,臺灣高雄:復文,1984年。
    李瑞騰,《臺灣文學風貌》,臺灣臺北市:三民書局,1991年。
    ▁▁▁,《晚清文學思想論》,臺灣臺北市:漢光出版社,1992年6月。
    ▁▁▁,《文學的出路》,臺灣臺北市:九歌出版社,1994年。
    ▁▁▁,《文化理想的追尋》,臺灣南投:投縣文化,1995年。
    李福清,《從神話到鬼話:臺灣原住民神話故事比較研究》,臺灣臺中:晨星出版社,1998年。
    李歐梵,《現代性的追求》,臺灣臺北市:麥田出版社,1996年。
    李奭學,《中西文學因緣》,臺灣臺北市:聯經文化出版公司,1991年。
    李豐楙,《憂與遊:六朝隋唐遊仙詩論集》,臺灣臺北:臺灣學生,1996年。
    ▁▁▁,《誤入與謫降:六朝隋唐道教文學論集》,臺灣臺北:臺灣學生,1996年。
    ▁▁▁,《從影響研究到中國文學》,臺灣臺北市:書林出版社,1992年。
    ▁▁▁,《六朝隋唐仙道類小說研究》,臺灣臺北:臺灣學生,1998年。
    呂正惠,《戰後臺灣文學經驗》,臺灣臺北市:新地文學出版社,1992年。
    ▁▁▁,《小說與社會》,臺灣臺北市:聯經文化出版公司,1992年。
    ▁▁▁,《文學經典與文化認同》,臺灣臺北市:九歌出版社,1992年。
    ▁▁▁,《殖民地的傷痕—臺灣文學問題》,臺灣臺北市:人間出版社,2002年。
    呂紹理,《展示臺灣:權力、空間與殖民統治的形象表述》,臺灣臺北市:麥田出版社,2005年。
    何欣,《當代中國新文學大系文學論爭集》,臺灣臺北市:天視文化出版公司,1979年。
    何清欽,《光復初期之臺灣教育》,臺灣高雄:復文,1980年。
    汪知亭,《臺灣教育史料新編》,臺灣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78年。
    汪琪,《文化與傳播》,臺灣臺北市:三民書局,1999年。
    汪暉[編],《文化與公共性》,大陸北京:三聯,1997年。
    吳政上、陳鴻森[編],《笠詩刊三十年總目》,臺灣高雄市:春暉出版社,1995年。
    吳密察、江文瑜[編],《體檢國小教科書》,臺灣臺北:前衛出版社,1994年。
    吳潛誠,《感性定位:文學的想像與介入》,臺灣臺北:允晨,1994年。
    吳錫澤,《戰後日本論》,臺灣臺北:臺灣商務1976年
    宋國誠,《後殖民文學:從邊緣到中心》,臺灣臺北:擎松圖書,2004年。
    杜維運,《史學方法論》,臺灣臺北:杜維運發行,三民總經銷,2005年。
    忻劍飛,《世界的中國觀》,臺灣臺北:博遠,1993年
    沈謙,《修辭學》,臺灣臺北縣:空大,1995年。

    八劃

    邱天助,《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臺灣臺北:桂冠文化圖書公司,2002年。
    林田富,《再論釣魚台列嶼主權爭議》,臺灣臺北市:五南文化出版公司,2002年。
    邵台新,《中國文化史》,臺灣臺北:大中國,2002年。
    周伯乃,《論現實主義》,臺灣臺北:五洲,1969年。
    周伯達,《中華民族文化與世界之將來》臺灣臺北:幼獅,1969年
    林于弘,《臺灣新詩分類學》,臺灣臺北縣:鷹漢文化,2004年。
    林明德[編],《臺灣現代詩經緯》,臺灣臺北市:聯合文學出版社,2001年。
    林果顯,《中華文化復與運動推行委員會之研究—統治正當性的建立與轉變》,臺灣臺北:國立編譯館,2005年。
    林淇瀁,《書寫與拼圖:臺灣文學傳播現象研究》,臺灣臺北市:麥田出版社,2001年10月。
    林毓生,《政冶秩序與多元社會一社會思想論叢》,臺灣臺北市:聯經文化出版公司,1990再版。
    林燿德[編],《當代臺灣文學評論大系.2.文學現象》,臺灣臺北:正中書局,1993年。
    林鶴宜,《臺灣戲劇史》,臺灣臺北縣:空大,2003年。
    周昌龍,《新思潮與傳統:五四思想史論集》,臺灣臺北市:時報文化出版社,1995年。
    周婉窈,《臺灣歷史圖說(史前至一九四五年)》,臺灣臺北市:聯經文化出版公司,2003年。
    周陽山,《五四與中國》,臺灣臺北市:時報文化出版社,1990年。
    孟樊,《當代臺灣新詩理論》,臺灣臺北市:揚智文化,1998年。
    ▁▁,《後現代的認同政治》,臺灣臺北市:揚智文化,2001年。
    ▁▁,《臺灣後現代詩的理論與實際》,臺灣臺北市:揚智文化,2003年。
    孟樊[編],《當代臺灣文學評論大系‧新詩批評卷》,臺灣臺北:正中書局,1993年5月。
    孟樊、林燿德[編],《世紀末偏航:八0年代臺灣文學論》,臺灣臺北市:時報文化出版社,1994年。
    邵燕君,《傾斜的文學場:當代文學生產機制的市場化轉型》,大陸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年。
    金耀基,《從傳統到現代》,臺灣臺北市:時報文化出版社,1997年。

    九劃

    洪三雄,《烽火杜鵑城:七0年代台大學生運動》,臺灣臺北:自立晚報,1993年。
    洪子誠、劉登翰,《中國當代新詩史》,大陸河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
    洛夫,《詩人之鏡》,臺灣高雄:大業書店,1969年。
    ▁▁,《洛夫詩論選集》,臺灣臺南:金川,1978年。
    洛夫、張默、瘂弦[編],《中國現代詩論選》,臺灣高雄:大業書店,1969年。
    胡志毅,《神話與儀式:戲劇的原型闡釋》,大陸上海:學林,2001年。
    紀弦,《紀弦論現代詩》,臺灣臺北:藍燈,1970年。
    段承璞,《臺灣戰後經濟》,臺灣臺北市:人間出版社,1992年。
    宣浩平,《大眾語文論戰》,大陸上海:上海書店,1987年。
    柳鳴九[編],《未來主義‧超現實主義‧魔幻現實主義》,臺灣臺北:淑馨,1990年。
    柳閩生,《雜誌的編輯設計》,臺灣臺北:天工書局,1982年。
    柯慶明,《現代中國文學批評述論》,臺灣臺北:大安,2005年。
    ▁▁▁,《中國文學的美感》,臺灣臺北市:麥田出版社,2006年。
    施懿琳﹒許俊雅﹒楊翠,《台中縣文學發展史》,臺中縣:中縣文化,1996年。
    施懿琳、鍾美芳、楊翠,《臺中縣文學發展史:田野調查報告書》,臺灣豐原市:中縣文化,1993年。
    ▁▁▁▁▁▁▁▁▁▁,《臺中縣文學發展史》,臺灣豐原市:中縣文化,1995年。

    十劃

    原口清,《日本近代國家之形成》,臺灣臺北:水牛出版社,1986年。
    郜元寶,《尼采在中國》,大陸上海:上海三聯,2001年。
    高宣揚,《存在主義》,臺灣臺北:遠流,1999年。
    高準,《文學與社會改造》,臺灣臺北:德華,1971年。
    ▁▁,《中國大陸新詩評析》,臺灣臺北:文史哲,1988年。
    奚密,《現當代詩文錄》,臺灣臺北市:聯合文學出版社,1998年。
    宮敬才,《盧卡奇的哲學思想》,臺灣臺北市:唐山出版社,1993年。
    夏潮基金會[編],《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論文集—一九九九澳門學術研討會》,臺灣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1999年。
    馬驥伸,《雜誌》,臺灣臺北:允晨,1987年。

    十一劃

    陳大為,《亞細亞的象形詩維》,臺灣臺北:萬卷樓,2001年。
    陳少廷,《論政治與文化》,臺灣臺南:華明,1969年。
    ▁▁▁,《五四新文化運動的評價》,臺灣臺北市:環宇出版社,1973年。
    陳文新,《中國文學流派意識的發生和發展》,大陸武昌市:武漢大學出版社,2003年。
    陳文德、黃應貴主編,《社群研究的省思》,臺灣臺北:中研院民族所,2002年。
    尉天驄[編],《鄉土文學討論集》,臺灣臺北市:遠景出版社,1980年。
    陳平原、王德威,《北京:都市想像與文化記憶》,大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陳正祥,《中國文化地理》,臺灣臺北:木鐸,1985年。
    陳良運,《中國詩學體系論》,大陸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1998年。
    陳芳明,《鏡子與影子--現代詩評論》,臺灣臺北:志文出版社,1974年3月。
    ▁▁▁,《詩和現實》,臺灣臺北市:洪範出版社,1983年。
    ▁▁▁,《典律的追求》,臺灣臺北市:聯經文化出版公司,1994年。
    ▁▁▁,《危樓夜讀》,臺灣臺北市:聯合文學出版社,1996年。
    ▁▁▁,《後殖民臺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臺灣臺北市:麥田出版社,2002年。
    ▁▁▁,《殖民地摩登:現代性與臺灣史觀》,臺灣臺北市:麥田出版社,2004年。
    陳東榮、陳長房[編],《典律與文學教學—第十六屆全國比較文學會議論文選集》,臺灣臺北:比較文學學會,1995年。
    陳美如,《臺灣語言教育政策之回顧與展望》,臺灣高雄:高雄復文,1998年。
    陳建忠,《書寫臺灣‧臺灣書寫:賴和的文學與思想研究》,臺灣高雄市:春暉出版社,2004年。
    ▁▁▁,《日據時期臺灣作家論:現代性、本土性、殖民性》,臺灣臺北市:五南文化出版公司,2004年。
    陳映真,《孤兒的歷史,歷史的孤兒》,臺灣臺北市:遠景出版社,1984年9月。
    陳國偉,《想像臺灣-當代小說中的族群書寫》,臺灣臺北市:國立編譯館, 2007年1月。
    陳清僑[編],《身份認同與公共文化》,大陸香港:牛津,1997年。
    陳紹鵬,《詩的欣賞》,臺灣臺北市:遠景出版社,1976年。
    陳義芝,《聲納—臺灣現代主義詩學流變》,臺灣臺北 :九歌出版社出版社,2006年。
    陳義芝[編],《臺灣現代小說史綜論》,臺灣臺北市:聯經文化出版公司,1998年。
    ▁▁▁▁ [編],《臺灣文學經典硏討會論文集》,臺灣臺北市:聯經文化出版公司,1999年。
    陳鼓應,《存在主義》,臺北市:臺灣商務,1967年。
    ▁▁▁,《這樣的『詩人』余光中》,臺灣臺北:大漢,1978年7月。
    ▁▁▁,《悲劇哲學家‧尼釆》,臺灣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
    陳學明,《班傑明》,臺灣臺北市:生智出版社文化,1998年。
    ▁▁▁,《文化工業》,臺灣臺北市:揚智,2003年。
    陳瀅巧,《圖解文化研究》,臺灣臺北:易博士文化,2006年。
    張文智,《當代文學的臺灣意識》,臺灣臺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社,1993年6月。
    張明貴,《意識型態與當代政治》,臺灣臺北市:五南文化出版公司,2005年。‬
    張京媛[編],《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臺灣臺北市:麥田出版社,1995年。
    張茂桂等,《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臺灣臺北:業強,1993年。
    張春榮,《詩學析論》,臺灣臺北:東大出版社出版,‬1987‪年。
    張釗維,《誰在那邊唱自己的歌》,臺灣臺北:滾石文化,2003年。
    張堂錡,《編輯學實用教程:以報紙副刊為中心》,臺灣臺北縣:業強,2002年。
    張道藩,《張道藩先生文集》,臺灣臺北市:九歌出版社,1999年。
    張漢良,《現代詩論衡》,臺灣臺北:幼獅文化,1977年6月。
    張漢良、蕭蕭[編],《現代詩導讀--理論.史料》,臺灣臺北:故鄉,1979年。
    張誦聖,《文學場域的變遷》,臺灣臺北市:聯合文學出版社,2001年。
    張榮輝,《中國文體通論》,臺灣高雄:高職叢書,1977年。
    張德厚,《中國現代詩歌史論》,大陸吉林市:吉林教育,1995年。
    張默,《創世紀四十年總目1954-1994》,臺灣臺北市:創世紀詩雜誌,1994年。
    ▁▁,《臺灣現代詩概觀》,臺灣臺北市:爾雅出版社,1997年。
    張默[編],《臺灣現代詩編目1949-1995》,臺灣臺北市:爾雅出版社,1996年。
    張錦忠,《南洋論述:馬華文學與文化屬性》,臺灣臺北市:麥田出版社,2003年。
    張雙英,《二十世紀臺灣新詩史》,臺灣臺北市:五南文化出版公司,2006年。
    張灝,《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臺灣臺北市:聯經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
    梁良,《論兩岸三地電影》,臺灣臺北:茂林,1998年。
    梁容若,《中國文學史研究》,臺灣臺北市:東大出版社圖書,2004年7月。
    梁啟超,《飲冰室詩話》,臺灣臺北:廣文,1997年。
    章亞昕,《情繫伊甸園:創世紀詩人論》,臺灣臺北:文史哲,2004年。
    陶東風,《文體演變及其文化意味》,大陸雲南:雲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
    ▁▁▁,《後殖民主義》,臺灣臺北市:揚智,2000年。
    康來新、林水福[編],《喂!你是哪一派》,臺灣臺北:幼獅,1994年。
    國家圖書館[編],《臺灣文學作家年表與作品總錄(1945~2000)》,臺灣臺北:國家圖書館,2000年。
    梅家玲,《文化啟蒙與知識生產:跨領域的視野》,臺灣臺北市:麥田出版社,2006年。
    莫渝,《笠下的一群—笠詩人作品選讀》,臺灣臺北:河童出版社,1999年6月。
    ▁▁,《臺灣新詩筆記》,臺灣臺北:桂冠文化圖書公司,2000年。
    ▁▁,《新詩隨筆》,臺灣臺北縣:臺北縣文化局,2001年。
    ▁▁,《螢光與花束》,臺灣臺北縣:臺北縣文化局,2004年。
    陸雅青,《藝術治療—繪畫詮釋:從美術進入孩子的心靈世界》,臺灣臺北:心理,1997年。
    盛寧,《新歷史主義NEW HISTORICISM》,臺灣臺北市:揚智文化,2003年。

    十二劃

    渡也,《新詩補給站》,臺灣臺北市:三民書局,1995年。
    黃仁宇,《中國大歷史》,臺灣臺北市:聯經文化出版公司,2002年。
    黃俊傑,《戰後臺灣的轉型及其展望》,臺灣臺北市: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6年11月。
    黃葳葳,《文化傳播》,臺灣臺北:正中書局,1999年。
    黃錦樹,《馬華文學與中國性》,臺灣臺北市:元尊文化,1998年。
    ▁▁▁,《謊言或真理的技藝:當代中文小說論集》,臺灣臺北市:麥田出版社,2003年。‬
    ▁▁▁,《文與魂與體:論現代中國性》,臺灣臺北市:麥田出版社,2006年。
    程民生,《宋代地域文化》,大陸開封市:河南大學,1997年。
    瘂弦,《中國新詩研究》,臺北市:洪範出版社,1994年。
    瘂弦、陳義芝[編],《世界中文報紙副刊學綜論》,臺灣臺北:文建會,1997年。
    曾長生,《超現實主義藝術》,臺灣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00年。
    彭明輝,《臺灣史學的中國纏結》,臺灣臺北市:麥田出版社,2002年。
    焦桐,《臺灣文學的街頭運動》,臺灣臺北市:時報文化出版社,1998年。
    馮啟人,《戰後美國對華政策背景之分析》,臺灣臺北市:五南文化出版公司,1999年。
    童道明,《現代西方藝術美學文選》,臺灣臺北:洪葉,1998年。
    單德興,《銘刻與再現:華裔美國文學與文化論集》,臺灣臺北市:麥田出版社,2000年。
    彭懷真,《進入社會學的世界》,臺灣臺北:洞察,1989年。
    彭懷恩,《臺灣發展的政治經濟分析》,臺灣臺北:風雲論壇,1995年。
    游勝冠,《臺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臺灣臺北:前衛,1996年。

    十三劃

    楊大春,《傅柯》,臺灣臺北市:生智出版社,1997年。
    楊秀菁,《臺灣戒嚴時期的新聞管制政策》,臺灣臺北縣:稻鄉,2005年。
    楊宗翰,《臺灣現代詩史—批判的閱讀》,臺灣臺北:巨流,2002年。
    楊景堯,《教育變遷與教育理念:臺灣地區高等教育與師範教育研究選輯》,臺灣高雄:麗文文化,1996年。
    楊照,《夢與灰燼:戰後文學史散論二集》,臺灣臺北市:聯合文學出版社,1998年。
    楊澤[編],《七0年代—理想繼續燃燒》,臺灣臺北市:時報文化出版社,1994年。
    ▁▁▁,《七0年代懺情錄》,臺灣臺北市:時報文化出版社,1994年。
    ▁▁▁,《狂飆八0:記錄一個集體發聲的年代》,臺灣臺北市:時報文化出版社,1999年。
    涂公遂,《文學概論》,臺灣臺北:五洲,2004年。
    葛永海,《古代小說與城市文化研究》,大陸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
    葛魯嘉﹒陳若莉,《文化困境與內心掙紮:荷妮的文化心理病理學》,臺灣臺北市:貓頭鷹出版社,2000年。
    葉石濤,《沒有土地,哪有文學》,臺灣臺北市:遠景出版社,1985年6月。
    ▁▁▁,《臺灣文學史綱》,臺灣高雄:文學界,1996年。
    ▁▁▁,《臺灣文學入門》,臺灣高雄市:春暉出版社,1997年6月。
    葉笛,《臺灣早期現代詩人論》,臺灣高雄市:春暉出版社,2003年。
    葉維廉,《歷史、傳釋與美學》,臺灣臺北市:東大出版社出版,1988年。
    ▁▁▁,《解讀現代﹒後現代》,臺灣臺北市:東大出版社,1999年。
    ▁▁▁,《比較詩學》,臺灣臺北市:東大出版社,2007。
    解昆樺,《心的隱喻:文學場域中知識份子的書寫意識》,臺灣苗栗市:苗栗縣文化局,2002年。
    ▁▁▁,《臺灣現代詩典律的建構與推移》,臺灣臺北縣:鷹漢,2004年。
    ▁▁▁,《詩不安:七0年代新興詩社及詩人之精神動員與典律建制》,臺灣苗栗市:苗栗縣文化局,2006年。
    ▁▁▁,《青春構詩:七0年代新興詩社與1950年世代詩人的詩學建構策略》,臺灣苗栗市:苗栗縣文化局,2007年。
    鄒建軍[編],《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文論精華. 新詩卷》,大陸石家莊市:河北教育,2000年。
    遊勝冠,《臺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臺灣臺北:前衛出版社,1996年。

    十四劃

    趙天儀,《臺灣文學的週邊—臺灣文學與臺灣現代詩的對流》,臺灣臺北:富春文化,2000年。
    ▁▁▁,《時間的對決—臺灣現代詩評論集》,臺灣臺北:富春文化,2002年。
    臺北市立美術館,《中國現代繪畫回顧展》,臺灣臺北市:臺北市立美術館,1986年。
    趙知悌[編],《文學休走—現代文學的考察》,臺灣臺北市:遠景出版社,1976年。
    ▁▁▁▁▁,《現代文學的考察》,臺灣臺北市:遠景出版社,1978年。
    趙際良,《二十世紀之教育思想》,臺灣臺北:幼獅,1969年。
    熊自健,《馬克思恩格斯的文藝理論在中國大陸的發展》,臺灣臺北市:唐山出版社,1994年。
    廖咸浩,《愛與解構:當代臺灣文學評論與文化觀察》,臺灣臺北市:聯合文學出版社,1995年。
    廖炳惠,《關鍵詞200—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詞彙編》,臺灣臺北市:麥田出版社,2003年。
    ▁▁▁,《臺灣與世界文學的匯流》,臺灣臺北市:聯合文學出版社,2006年。

    十五劃

    劉小楓,《現代性社會理論緒論:現代性與現代中國》,大陸香港:牛津大學,1996年。
    劉心皇,《當代中國新文學大系:史料與索引》,臺灣臺北市:天視文化出版公司,1979年。
    劉昶,《西方大眾傳播學—從經驗學派到批判學派》,臺灣臺北:遠流,1990年8月。
    劉亮雅,《後現代與後殖民:解嚴以來臺灣小說專論》,臺灣臺北市:麥田出版社,2006年。
    劉紀蕙,《孤兒‧女神‧負面書寫--文化符號的徵狀式閱讀》,臺灣臺北縣:立緒文化,2000年。
    ▁▁▁,《他者之域:文化身分與再現策略》,臺灣臺北市:麥田出版社,2001年。
    ▁▁▁,《心的變異:現代性的精神形式》,臺灣臺北市:麥田出版社,2004年。
    劉登翰,《臺灣文學隔海觀》,臺灣臺北:風雲時代,1995年。
    劉登翰等人[編],《臺灣文學史》,中國福建:海峽文藝,1993年。
    劉勰[著]、王更生[注譯] ,《文心雕龍讀本》,臺灣臺北:文史哲,1995年。
    鄭良樹,《馬來西亞華文教育發展史》(一、二),馬來西亞:馬來西亞華校教師會總會,1998年。
    鄭明娳[編],《當代臺灣政治文學論》,臺灣臺北市:時報文化出版社出版公司,1994年。
    鄭振鐸[編],《中國新文學大系/文學論爭集》,臺灣臺北:業強,1990年。
    鄭祥福,《李歐塔》,臺灣臺北市:生智出版社,1997年。
    鄭毓瑜,《文本風景:自我與空間的相互定義》,臺灣臺北市:麥田出版社,2005
    年。
    鄭鴻生,《青春之歌:追憶1970年代臺灣左翼青年的一段如火年華》,臺灣臺北市:聯經文化出版公司,2002年。
    蔡英俊[編],《意象的流變》,臺灣臺北市:聯經文化出版公司,1982年。
    蔡勇美,蕭新煌[編],《社會學中國化》臺灣臺北:巨流1986年。
    蔡源煌,《從浪漫主義到後現代主義:文學術語新詮》,臺灣臺北:雅典出版社,1989年。
    ▁▁▁,《解嚴前後的人文觀察》,臺灣臺北:遠流,1991年。
    ▁▁▁,《當代文化理論與實踐》,臺灣臺北:雅典,1996年9月。
    蔡錚雲,《另類哲學—現代社會的後現代文化》,臺灣臺北:城邦、邊城,2006年。
    歐素瑛,《傳承與創新:戰後初期臺灣大學的再出發(1945-1950)》,臺灣臺北:臺灣古籍,2006年。
    潘朝陽,《出離與歸返:淨土空間論》,臺灣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2001年。
    潘麗珠,《現代詩學》,臺灣臺北:五南,2004年。

    十六劃

    賴光臨,《七十年中國報業史》,臺灣臺北市:中央日報,1981年。
    賴賢宗,《體用與心性:當代新儒家哲學新論》,臺灣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2001年。
    蕭新煌[編],《變遷中臺灣社會的中產階級》,臺灣臺北市:巨流,1989年。
    蕭峰雄,《我國七十年代產業政策與產業結構變化之研究》,臺灣臺北:臺灣經濟研究院,1992年。
    蕭蕭,《現代詩入門》,臺灣臺北:故鄉,1982年。
    蕭瓊瑞、林明賢,《撞擊與生發—戰後臺灣現代藝術的發展(1945-1987),臺灣臺中市:國立臺灣美術館,2005年。
    盧建榮,《分裂的國族認同:1975-1997》,臺灣臺北市:麥田出版社,1999年。
    ▁▁▁,《臺灣後殖民國族認同》,臺灣臺北市:麥田出版社,2003年。
    盧建榮[編],《文化與權力:臺灣新文化史》,臺灣臺北市:麥田出版社,2001年。
    龍協濤,《讀者反應理論》,臺灣臺北市:揚智,1997年。

    十七劃

    鍾怡雯,《亞洲華文散文的中國圖象(1949-1999)》,臺灣臺北:萬卷樓,2000年。
    薛燕玲,《變異的摩登—從地域觀點呈現殖民的現代性》,臺灣臺中市:國立臺灣美術館,2005年。
    薛鴻瀛,《編輯心理學》,大陸濟南市:山東教育出版社,1995年。

    十八劃

    顏忠賢,《影像地誌學:邁向電影空間理論的建構》,臺灣臺北:萬象,1996年。
    簡政珍,《臺灣現代詩美學》,臺灣臺北市:揚智,2004年。
    藍順德,《教科書政策與制度》,臺灣臺北市:五南文化出版公司,2006年。
    闕道隆、徐伯容、林穗芳,《書籍編輯學概論》,大陸瀋陽市:遼寧教育出版社,1995年。

    十九劃

    藤井省三,《臺灣文學這一百年》,臺灣臺北:一方,2004年。
    羅青,《繪畫中的後現代主義》,臺灣臺北:徐氏,1988年。
    ▁▁,《詩人之燈:詩的欣賞與評論》,臺灣臺北:光復,1988年。
    ▁▁,《無用之用:中國文字書法之演變》,臺灣臺北:羅靑哲,1990年。
    ▁▁,《從徐志摩到余光中》,臺灣臺北市:爾雅出版社,1993年。
    ▁▁,《詩人之橋:英美詩歌賞析》,臺灣臺北:臺灣學生,1993年。
    ▁▁,《詩的照明彈》,臺灣臺北市:爾雅出版社出版社,1994年8月。
    ▁▁,《荷馬史詩硏究:詩魂貫古今》,臺灣臺北:臺灣學生,1994年。
    ▁▁,《詩的風向球—從徐志摩到余光中》,臺灣臺北市:爾雅出版社,1994年。
    ▁▁,《羅靑看電影:原型與象徵》,臺灣臺北: 東大出版社發行:三民總經銷,1995年。
    ▁▁,《什麼是後現代主義》,臺灣臺北:臺灣學生,1997年。
    ▁▁,《畫外笛聲揚:元明清繪畫名品欣賞》,臺灣臺北:雄獅,1998年。
    羅宗濤、張雙英,《臺灣當代文學研究之探討》,臺灣臺北:萬卷樓,2000年5月。

    二十一劃

    顧燕翎、鄭至慧,《女性主義經典:十八世紀歐洲啟蒙,二十世紀本土反思》,臺灣臺北:女書,1999年。

    歐美學者編著者著作

    Andrew Vincent[著]羅慎平[譯],《當代意識型態》,臺灣臺北市:五南文化出版公司,1999年。
    班納迪克﹒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 [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佈》,臺灣臺北市:時報文化出版社,1999年。
    克利弗德﹒紀爾茲(Clifford Geertz) [著]楊德睿[譯],《地方知識:詮釋人類學論文集》,臺灣臺北市:麥田出版社,2002年。
    達塔斯.史密斯(DATUS C.SMITH,JR.) [著]彭松建、趙學範[譯],《圖書出版的藝術與實務》,臺灣臺北:周知,1995年。
    薩德賽(D. R. SarDesai) [著]蔡百銓[譯],《東南亞史》,臺灣臺北市:麥田出版社,2002年。
    艾德蒙﹒威爾森(Edmund Wilson) [著]劉森堯[譯],《到芬蘭車站:馬克思主義的起源及發展》,臺灣臺北市:麥田出版社,2000年。
    愛德華﹒薩依德(Edward W. Said) [著]王志弘等[譯],《東方主義》,臺灣臺北縣:立緒,2004年。
    愛德華﹒薩依德(Edward W. Said) [著]單德興[譯],《知識分子論》,臺灣臺北市:麥田出版社,2004年。
    愛德華﹒薩依德(Edward W. Said) [著]蔡源林[譯],《文化與帝國主義》,臺灣臺北縣:立緒,2001年。
    佛洛姆(Erich Fromm)[著]葉頌壽[譯],《夢的精神分析》,臺灣臺北市:志文出版社,1994年。
    佛洛姆(Erich Fromm)[著]陳琍華[譯],《理性的掙紮》,臺灣臺北市:志文出版社,1999年。
    霍布斯邦(Eric Hobsbawn)等[著]陳思仁等[譯],《被發明的傳統》,臺灣臺北市:貓頭鷹出版社,2002年。
    費爾迪南﹒德﹒索緒爾(Ferdinand de Saussure) [著]巴厘、薛施藹[編],《普通語言學教程》,臺灣臺北:弘文館,1985年。
    Frank Lentricchia&Thomas McLaughlin[編]張京媛等[譯],《文學批評術語》,大陸香港:牛津大學,1994年。
    費德希克‧格霍(Frederic Gros) [著]何乏筆、楊凱麟、龔卓軍[譯],《傅柯考》,臺灣臺北市:麥田出版社,2006年。
    詹明信(Fredric Jameson) [著]唐小兵[譯],《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臺灣臺北: 合志,2004年。
    加斯東﹒巴舍拉(Gaston Bachelard) [著]龔卓軍、王靜慧[譯],《空間詩學》,臺灣臺北:張老師,2005年。
    盧卡奇(Georg Luk'acs) [著]楊恆達[譯] ,《小說理論》,臺灣臺北市:唐山出版社,1997年。
    傑哈‧簡奈特(Gerard Genette) [著]廖素珊、楊恩祖[譯],《辭格Ⅲ》,臺灣臺北市:時報文化出版社,2003年。
    吉莉恩‧蘿絲(Gillian Rose)[著]王國強[譯],《視覺研究導論:影像的思考》,臺灣臺北:群學,2006年。
    德勒茲(Gilles Deleuze)[著]楊凱麟[譯],《德勒茲論傅柯》,臺灣臺北市:麥田出版社,2000年。
    戈德曼(Goldman, Lucien)[著]段毅、牛宏寶[譯],《文學社會學方法論》,大陸北京:工人,1989年。
    哈羅德‧布魯姆(Harold Bloom)[著]徐文博[譯],《影響的焦慮》,大陸江蘇:江蘇教育出版社,2006年
    伍爾夫林(Heinrich Wolfflin)[著],《藝術風格學》,大陸遼寧: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年。
    馬庫色(Marcuse, Herbert ) [著]高志仁[譯],《反革命與反叛》,臺灣臺北縣:立緖文化出版社,2001年。
    馬庫色 (Marcuse, Herbert ) [著]黃勇、薛民[譯],《愛欲與文明:對佛洛德思想的哲學探討》,大陸上海:上海譯文,2005年。
    德希達(Jacques Derrida)[著]張寧[譯],《書寫與差異》,臺灣臺北市:麥田出版社,2004年。
    傑夫瑞.C.亞歷山大(Jeffrey C. Alexander)、史蒂芬.謝德門 (Steven Seidman) [編]吳潛誠[校],《文化與社會:當代論辯》,臺灣臺北縣:立緒文化,2001年。
    梅奎爾(J. G. Merquior) [著]陳瑞麟[譯]《傅柯》,臺灣臺北:桂冠文化圖書公司,1998年。
    喬爾.克特金(Joel Kotkin) [著]謝佩妏[譯]《城市的歷史》,臺灣臺北縣:左岸,2006年。
    約翰‧伯格(John Berger)[著]吳莉君[譯]《觀看的方式》,臺灣臺北市:麥田出版社,2005年。
    卡勒(Jonathan Culler)[著]李平[譯],《文學理論》,大陸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8年。
    卡爾‧曼海姆(Karl Mannheim)[著]《知識社會學導論》,臺灣臺北:風雲論壇,1998年。
    克斯汀﹒海斯翠普(Kirsten Hastrup) [著]賈士蘅[譯],《他者的歷史:社會人類學與歷史製作》,臺灣臺北市:麥田出版社,2005年。
    孔恩(Thomas S. Kuhn) [著]程樹德等[譯],《科學革命的結構》,臺灣臺北市:遠流, 1994年。
    科塞(Lewis A. Coser) [著]孫立平等[譯],《社會衝突的功能》,臺灣臺北:桂冠文化圖書公司,2002年。
    盧卡奇(Lukacs Georg) [著]陳文昌[譯],《現實主義論》,臺灣臺北:雅典,1988年。
    莉蒂亞.艾立克斯.費淩翰(Lydia Alix Fillingham) [著] 摩斯爾.沙瑟(Moshe Susser) [圖]王志弘、張淑玫[譯],《認識傅柯》,臺灣臺北市:時報文化出版社,1995年。
    瑪麗‧伊凡(Mary Evans)[著]廖仁義[譯],《郭德曼的文學社會學》,臺灣臺北:桂冠文化圖書公司,1990年。
    希爾斯(Matt Hills) [著] 朱華瑄[譯]《迷文化》,臺灣臺北縣:韋伯,2005年。
    梭爾(Maximilien Sorre) [著]孫宕越[譯]《人文地理學原理》,臺灣臺北:文化大學出版部,1981年。
    米歇‧傅柯(Michel Foucault)[著]王德威[譯],《知識的考掘》,臺灣臺北市:麥田出版社,1993年。
    奧爾森[著]董安琪[譯],《集體行動的邏輯》臺灣臺北:遠流,1991年
    尼克森(Nixon, Richard Milhous) [著],《七十年代的美國外交政策:塑造持久的和平》,臺灣臺北:美國新聞處,1973年。
    朋尼維茲(Patrice Bonnewitz) [著]孫智綺[譯],《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臺灣臺北市:麥田出版社,2005年。
    派特裏莎﹒渥厄(Patricia Waugh) [著]錢競、劉雁濱[譯],《後設小說:自我意識小說的理論與實踐》,臺灣臺北縣:駱駝出版社,1995年。
    Ralph E.Anderson & IrI Carter[著]蔡淑芳[譯],《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臺灣臺北:國立編譯館,1991年。
    雷蒙‧威廉士(Raymond Willams)[著]劉建基[譯],《關鍵詞:文化與社會的詞彙》,臺灣臺北:巨流,2003年。
    帕瑪(Richard E. Palmer) [著]嚴平[譯],《詮釋學》,臺灣臺北:桂冠文化圖書公司,1997年。
    理查﹒桑內特(Richard Sennett) [著] 黃煜文[譯],《肉體與石頭:西方文明中的人類身體與城市》,臺灣臺北市:麥田出版社,2003年。
    侯伯﹒埃斯卡皮(Robert Escarpit)[著] 葉淑燕[譯],《文學社會學》,臺灣臺北:遠流,1990年。
    霍普克(Robert H. Hopcke) [著] 蔣韜[譯],《導讀榮格》,臺灣臺北縣:立緒,1997年。
    Robert L. Berger , James T. McBreen , Marilyn J. Rifkin[著] 陳怡潔[譯],《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臺灣臺北市:揚智,1998年。
    羅蘭‧巴特(Roland.Barthes)[著]李幼蒸[譯],《寫作的零度—結構主義文學理論文選》,臺灣臺北市:時報文化出版社,1998年。
    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 [著] 許薔薔、許綺玲[譯],《神話學》,臺灣臺北:桂冠文化圖書公司,2002年。
    Rene&Wellek等[著]梁伯傑[譯],《文學理論》,臺灣臺北:水牛出版社,1999年。
    Robert Escarpit[著]葉淑燕[譯],《文學社會學》,臺灣臺北:遠流,1990年。
    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 [著] 邵迎生等[譯],《圖騰與禁忌》,臺灣臺北:胡桃木文化,2006年。
    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 [著] 賴其萬、符傳孝[譯],《夢的解析》,臺灣臺北市:志文出版社,2004年。
    史蒂文﹒科恩(Steven Cohan)、琳達﹒夏爾斯(Linda M. Shires) [著] 張方[譯],《講故事:對敘事虛構作品的理論分析》,臺灣臺北縣:駱駝出版社,1997年。
    科瑞斯威爾(Tim Cresswell) [著] 徐苔玲、王志弘[譯],《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臺灣臺北縣:群學,2006年。
    Terry Eagleton[著] 文寶[譯],《馬克思主義與文學批評》,臺灣臺北:南方,1987年10月。
    沃爾夫岡﹒凱澤爾[著]曾忠祿、鍾翔荔[譯],《美人和野獸:文學藝術中的怪誕》,臺灣臺北:久大,1991年10月。
    塞夫蘭(Werner J. Severin)、譚卡特(James W. Tankard) [著] 羅世宏[譯],《傳播理論:起源、方法與應用》,臺灣臺北市:五南文化出版公司,2004年。
    威廉﹒艾溫(William A. Ewing) [著] 邱瓊瑤[譯],《人體聖經》,臺灣臺北:耶魯國際,1998年。
    考夫曼[著]陳鼓應、孟祥森、劉崎[譯],《存在主義哲學》,臺灣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
    Williams, Raymond (1977) Marxism and Literatur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red, Allan (1983) 'Structuration and Place: On the Becoming of Sense of Place and Structure of Feeling', Journal for the Theory of Social Behavior, Vol. 13, No.1, pp.45-68.
    Merleau-Ponty, Maurice (1967), 'What is Phenomenology?' Phenomenology, The Philosophy of Edmund Husserl and Tts Interpretation, New York, 356-374.

    二、 期刊論文

    二劃

    丁威仁,〈從「詩文學聯邦」到「詩文學邦聯」:初論八0年代至九0年代創社詩刊的思維變遷〉,臺灣嘉義縣:《文學新鑰》第3期,2005年7月。

    四劃

    王明珂,〈集體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臺灣臺北:《當代》91期,1993年11月。
    ▁▁▁,〈過去、集體記憶與族群認同:臺灣的族群經驗〉,《認同與國家:近代中西歷史的比較論文集》,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臺灣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年。
    王德威,〈由創作到出版—論臺灣文學的生產機制〉,封德屏[編]《臺灣文學出版—五十年來臺灣文學研討會論文集(三)》(臺灣臺北:文建會,1996年)。
    尹章義,▁▁▁,〈臺灣意識之史的發展〉,臺灣臺北:《中國論壇》286期,1986年10月。
    ▁▁▁,〈臺灣意識試析—歷史的觀點〉,臺灣臺北:《中國論壇》289期,1987年10月。
    ▁▁▁,〈「臺灣意識」的形成與發展—歷史的觀點〉,《認同與國家:近代中西歷史的比較論文集》,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臺灣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年。

    六劃

    江寶釵,〈重省五○年代臺灣文學史的詮釋問題--一個奠基於「場域」的思考〉,臺灣花蓮:《東華漢學》第3期,1995年5月。
    ▁▁▁,〈與文學傳媒結緣--談臺灣新文學期刊的研究〉,臺灣臺北:《文訊》第213期,2003年7月。

    七劃

    吳穎萍編,〈臺灣新文學雜誌評論目錄(續編)〉,臺灣臺北:《文訊》第213期,2003年7月。
    李長青,〈基礎的素描—青年詩人會談專輯〉,臺灣臺北:《笠》第232期,2002年12月。
    李卓穎,〈七0年代初期知識份子對政府的關係性自我定位—以《大學雜誌》為分析對象〉,臺灣臺北:《史鐸》第21期。
    李癸雲,〈主體的固著與流動:論臺灣現代女性詩作的語言實踐〉2001年10月世新大學主辦「臺灣現/當代詩史研討會」會議論文。
    ▁▁▁,〈詩和現實的理想距離—一九七二至一九七三年臺灣現代詩論戰的再檢討〉,臺灣臺南市:《臺灣文學學報》第七期,2005年12月。
    李階,〈噴泉的成長—我對「噴泉」詩刊的看法與展望〉,臺灣臺北:《笠》第49期,1972年6月。
    李瑞騰,〈八0年代臺灣文學—以文學出版為中心的討論〉,臺灣臺北:《臺灣文學觀察雜誌》第1期,1990年。
    ▁▁▁,〈雜誌:時代巨輪下的軌跡〉,臺灣臺北:《臺灣文學觀察雜誌》第3期,1991年1月。
    ▁▁▁,〈文學中國:以臺灣為中心的思考〉,臺灣臺北:《臺灣文學觀察雜誌》第8期,1993年9月。
    ▁▁▁,〈文學雜誌的困境及其可能的出路〉,臺灣臺北:《臺灣文學觀察雜誌》第8期,1993年9月。
    ▁▁▁,〈臺灣現代新詩發展趨勢的考察〉,臺灣臺北:《臺灣文學觀察雜誌》第8期,1993年9月。
    ▁▁▁,〈文藝雜誌學導論〉,臺灣臺北:《文訊》第213期,2003年7月。
    ▁▁▁,〈戰後臺灣現代詩刊與詩潮〉,臺灣嘉義:國立中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大學校院教師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習營」演講論文,2005年。
    李豐楙,〈悲歌—白萩「天空象徵」的略析〉,臺灣臺北:《大地詩刊》第1期,1972年9月1日。
    ▁▁▁,〈洛夫「長恨歌」論〉,臺灣臺北:《大地詩刊》第7期,1973年12月12日。
    ▁▁▁,〈論詩之純粹性—兼論葉維廉詩論及其作品〉,臺灣臺北:《大地詩刊》第11期,1974年12月25日。
    ▁▁▁,〈「現代中國詩」之提出及其意義—現代詩的初步考察之一〉,臺灣臺北:《大地詩刊》第18期,1976年。
    ▁▁▁,〈現代詩論對傳統純粹觀念之應用及其轉變:以葉維廉、洛夫詩論為主的考察〉,臺灣臺北:《長廊詩刊》第2期,1976年11月。
    ▁▁▁,〈傳統純詩與現代詩—現代詩的初步考察之三〉,臺灣臺北:《大地詩刊》第19期,1977年。
    ▁▁▁,〈中國新詩的發展—(自民國六年至民國三十八年)〉,臺灣臺北:《長廊詩刊》第8期,1981年8月。
    ▁▁▁,〈新詩四十年的詩社與詩運〉,臺灣臺北:《幼獅文藝》第437期,1990年5月。
    ▁▁▁,〈中國純粹性詩學與現代詩學、詩作的關係—以七十年代葉維廉、洛夫、瘂弦為主的考察〉,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編]《現代詩學研討會論文集》(臺灣彰化: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1993年)。
    ▁▁▁,〈民國六十年(一九七一)前後新詩社的興起及其意義—兼論相關的一些現代詩評論〉,林耀德編,《當代臺灣文學評論大系.2.文學現象》(臺灣臺北:正中書局,1993年)。
    ▁▁▁,〈山水‧逍遙‧夢—葉維廉後期詩及其詩學〉,臺灣臺北:《創世紀》第107期,1996年7月。
    ▁▁▁,〈七十年代新詩社的集團性格及其城鄉意識〉,文訊雜誌社[編]《臺灣現代詩史論—臺灣現代詩史研討會實錄》(臺灣臺北:文訊雜誌社,1996年)。
    ▁▁▁,〈嘲諷與浪漫--「笠」戰後世代詩人的兩種精神面向〉,臺灣臺北:《笠》第224,2001年8月。
    呂正惠,〈臺灣現代詩的歷史傳承與歷史斷層〉,文訊雜誌社主編,《臺灣現代詩史論—臺灣現代詩史研討會實錄》,臺灣臺北:文訊雜誌社,1996年。
    ▁▁▁,〈鄉土文學中的「鄉土」〉,臺灣臺北:《聯合文學》14:2期,1997年。
    呂興昌,〈日治時代臺灣作家在戰後的活動〉,封德屏[編]《臺灣文學出版—五十年來臺灣文學研討會論文集(三)》(臺灣臺北:文建會,1996年)。
    吳錦發,〈八0年代的臺灣文學〉,日本東京:《臺灣學術研究會誌》第3期, 1988年12月。
    杜國清,〈笠詩社與新即物主義〉,東海中文系[編]《戰後初期臺灣文學與思潮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灣臺中:東海中文系,2003年)。
    李勤岸,〈語言政策與臺灣獨立〉,http://www.wufi.org.tw/forum/policy.htm(2008/6/18檢索)。
    阮美慧,〈「笠」與現代主義--笠詩社成立史的一個側面〉,臺灣臺北:《笠》第225期,2001年10月。
    何寄澎,〈臺灣文學教育的演變及其課題〉,《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第64期,2000年12月。

    八劃

    林于弘,〈神殿的起造與傾頹--從「年度詩選」看八○年代前期的新詩版圖爭霸〉,《臺灣詩學季刊》第34期,2001年3月。
    ▁▁▁,〈臺灣新詩中的母語情結〉,《臺灣文學評論》第5卷第2期,2005年4月。
    ▁▁▁,〈向陽新詩創作類型論〉,《國文學誌》第10期,2005年6月,頁303-325。
    林訓民,〈文學圖書的廣告與行銷〉,封德屏[編]《臺灣文學出版—五十年來臺灣文學研討會論文集(三)》(臺灣臺北:文建會,1996年)。
    林淇瀁,〈從「小圈圈」到「大圈圈」--試析臺灣現代詩的傳播困境〉,臺灣臺北:《文訊》81期,1992年7月。
    ▁▁▁,〈七0年代臺灣現代詩風潮試論〉,林耀德編,《當代臺灣文學評論大系.2.文學現象》(臺灣臺北:正中書局,1993年)。
    ▁▁▁,〈微弱但是有力的堅持—七十年代現代詩的回歸風潮〉,文訊雜誌社主編,《臺灣現代詩史論—臺灣現代詩史研討會實錄》,臺灣臺北:文訊雜誌社,1996年。
    ▁▁▁,〈文學‧社會與意識型態—以七0年代「鄉土文學論戰」中的副刊媒介運作為例〉,臺灣師大國文系編,《臺灣文學與社會》,臺灣臺北:台師大,1996年。
    ▁▁▁,〈八0年代臺灣現代詩風潮試論〉,臺灣臺北:《臺灣史料研究》第九號,1997年5月。
    ▁▁▁,〈五0年代臺灣現代詩風潮試論〉,臺灣臺中:《靜宜人文學報》第11期,1999年7月。
    ▁▁▁,〈長廊與地圖—臺灣新詩發展的定位〉,林明德編,《臺灣現代詩經緯》,臺灣臺北市:聯合文學出版社,2001年。
    ▁▁▁,〈文學雜誌與臺灣新文學發展—以日治時期臺灣新文學雜誌為觀察場域〉,臺灣臺北:《文訊》第213期,2003年7月。
    林瑞明,〈現階段台語文學之發展及其意義〉,臺灣高雄:《文學臺灣》第3期,1992年6月。
    ▁▁▁,〈戰後臺灣文學的再編成〉,封德屏[編]《臺灣文學出版—五十年來臺灣文學研討會論文集(三)》(臺灣臺北:文建會,1996年)。
    林煥彰,〈三人對談—關於一年來的詩壇〉,臺灣臺北:《笠》第95期,1980年2月。
    林載爵,〈本土之前的鄉土:談一種思想的可能性的中挫〉,臺灣臺北:《聯合文學》14:2期,1997。
    林慶彰,〈當代文學禁書研究〉,封德屏[編]《臺灣文學出版—五十年來臺灣文學研討會論文集(三)》(臺灣臺北:文建會,1996年)。
    林燿德,〈環繞現代臺灣詩史的若干意見〉,臺灣臺北:《現代詩學季刊》第三期,1993年6月。
    ▁▁▁,〈八十年代現代詩世代交替現象〉,文訊雜誌社主編,臺灣臺北:《臺灣現代詩史論—臺灣現代詩史研討會實錄》,臺灣臺北:文訊雜誌社,1996年。
    周陽山,〈臺灣與大陸:意識型態的新座標〉,臺灣臺北:《中國論壇》第385期,1992年10月。
    周慶華,〈「文學雜誌」的成就〉,臺灣臺北:《臺灣文學觀察雜誌》第3期,1991年1月。
    孟樊,〈臺灣新詩的後現代主義時期〉,「臺灣現╱當代詩史書寫研討會」會議論文,2001年10月。
    ▁▁,〈西方文論在台出版史的考察〉,徐照華[編]《臺灣文學傳播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灣台中市:中興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2006年)。

    九劃

    洛夫,〈建立新民族詩型之芻議〉,臺灣臺北:《創世紀》第5期,1956年3月。
    ▁▁,〈再論新民族詩型〉,臺灣臺北:《創世紀》第6期,1956年6月。
    ▁▁,〈與顏元叔教授談現代文學〉,臺灣臺北:《幼獅文藝》五月號第五期,1969年5月。
    ▁▁,〈一顆不死的麥子〉,臺灣臺北:《創世紀》第30期,1972年9月。
    ▁▁,〈請為中國詩壇保留一份純淨〉,臺灣臺北:《創世紀》第37期,1974年7月。
    ▁▁,〈創造新傳統〉,康來新、林水福主編,《喂!你是哪一派》,臺灣臺北:幼獅,1994年。
    紀元文,〈帝國、殖民與文本:以《魯濱遜漂流記》為例〉,李有成[編]《帝國主義與文學生產》(臺灣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1997年)。
    姚介厚,〈傳統與現代性〉,臺灣臺北:《現代化研究》第20卷,1999年10月。
    施淑,〈現代的鄉土六0年代七0年代臺灣文學〉,收於《從四0年代到九0年代》,楊澤主編,臺灣臺北市:時報文化出版社,1994年。
    ▁▁,〈想像鄉土.想像族群〉,臺灣臺北:《聯合文學》14:2期,1997年。
    施懿琳,〈稻作文化蘊育下的農民詩人:試析吳晟展新詩的性格特質與批判精神〉,「臺灣文學與生態環境研討會」會議論文,1996年6月。
    ▁▁▁,〈五0年代臺灣古典詩隊伍的重組與詩刊內容的變異:以〈詩文之友〉為主〉,「戰後初期臺灣文學與思潮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2003年11月29日。
    胡台麗,〈臺灣農村小型工業發展的特質及其經濟文化基礎〉,臺灣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第16期,1986年6月。
    胡衍南,〈戰後臺灣文學史上第一次橫的移植:新的文學史分期法之實驗〉,臺灣臺北:《臺灣文學觀察雜誌》第6期,1992年9月。
    柯慶明,〈傳統、現代與本土: 論當代劇作的文化認同〉,臺灣大學中文系[編]《文化、認同、社會變遷—戰後五十年臺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灣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0年6月)。
    ▁▁▁,〈文學傳播與接受的一些理論思考〉,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主辦「第一屆文學傳播與接受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2003年11月。
    封德屏,〈試論文學雜誌專題設計〉,封德屏[編]《臺灣文學出版—五十年來臺灣文學研討會論文集(三)》(臺灣臺北:文建會,1996年)。
    侯家駒,〈光復後臺灣經濟發展階段劃分之研完〉,中華民國建國八十年學術討論集編輯委員會[編]《中華民國建國八十年學術討論集第四冊》(臺灣臺北市 : 近代中國出版社,1991年)。
    柳書琴,〈本土、現代、純文學、主體建構—日據時期臺灣新文學雜誌〉,臺灣臺北:《文訊》第213期,2003年7月。

    十劃

    翁文嫻,〈臺灣現代詩在白話結構上的貢獻〉,臺灣臺北市:《創世紀》第140-141期,2004年10月。
    ▁▁▁,〈詩經「興」義與現代詩「對應」美學的綫索追探〉,香港中文大學主辦「歷史與記憶:中國現代文學國際研討會」會議論文,2007年1月3日。
    奚密,〈回顧現代詩論戰:再論「一場未完成的革命」〉,「青春時代的臺灣:鄉土文學論戰二十週年回顧研討會」,臺灣臺北:《中國時報人間副刊》,1997年10月。
    秦嶽,〈大地詩社簡介〉,《海鷗》復刊第5期,1993年8月。
    ▁▁,〈噴泉詩社簡介〉,《海鷗》復刊第6期,1994年2月。
    夏鑄九,〈全球經濟中的臺灣城市與社會〉,臺灣臺北市:《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0期,1995年8月。

    十一劃

    陳千武,〈臺灣詩的外來影響〉,《自立晚報‧副刊》,1988年8月15日。
    ▁▁▁,〈戰前的臺灣新詩〉,《首都日報‧副刊》,1989年5月28日。
    陳大為,〈在語字中安排宇宙—讀洛夫《魔歌》〉,臺灣臺北市:《創世紀》第119期,1999年6月。
    ▁▁▁,〈定義與超越:臺灣都市詩的理論建構〉,淡江大學中文系主辦「第八屆文學與美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海峽兩岸現當代文學」會議論文,2003年10月18日。
    ▁▁▁,〈當代馬華文學的三大板塊〉,大陸香港:《香港文學》第231期,2004年03月。
    陳秀喜,〈龍族的衝勁—我對「龍族詩刊」的看法與期望〉,臺灣臺北:《笠》第49期,1972年6月。
    陳明台,〈承接和創新—八十年代現代詩之形成和展望〉,臺灣臺北:《臺灣文藝》第82期,1983年5月。
    ▁▁▁,〈日治時代臺灣現代詩社群〉,臺灣嘉義:國立中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大學校院教師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習營」演講論文,2005年。
    陳芳明,〈臺灣文學史分期的一個檢討〉,封德屏[編]《臺灣文學出版—五十年來臺灣文學研討會論文集(三)》(臺灣臺北:文建會,1996年)。
    ▁▁▁,〈余光中曾是我的鄉愁—詩集《安石榴》讀後〉,臺灣臺北市:《聯合文學》第12卷第9期,1996年7月。
    ▁▁▁,〈臺灣魯迅學:一個東亞的思考〉,臺灣臺北市:《文訊》第248期,2006年6月。
    陳明柔,〈「龍族」試論〉,臺灣臺北市:《臺灣文學觀察雜誌》第3期,1991年1月。
    陳其南,〈本土意識、民族國家與民主政體〉,臺灣臺北:《中國論壇》第289期,1987年10月。
    陳建忠,〈尋找臺灣詩的航向—試論戰後多次現代詩論戰的時代意義〉,臺灣高雄:《文學臺灣》第36期,2000年10月。
    ▁▁▁,〈臺灣長篇歷史小說〉,臺灣嘉義:國立中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大學校院教師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習營」演講論文,2005年。
    ▁▁▁▁,〈發現臺灣:日據到戰後初期臺灣文學史建構的歷史語境〉《臺灣文學評論》第1卷第1期,2007年7月1日。
    陳建忠、沈芳序編,〈臺灣新文學雜誌年表初編(一九二五~二00三)〉,臺灣臺北:《文訊》第213期,2003年7月。
    陳映真,〈向內戰.冷戰意識型態挑戰—七0年代臺灣文學論爭在臺灣文藝思潮史上劃時代的意義〉,臺灣臺北:《聯合文學》14:2期,1997年12月。
    陳英輝,〈後殖民批評透視下的十九世紀英國小說〉,李有成[編]《帝國主義與文學生產》(臺灣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1997年)。
    陳義芝,〈另裁偽體親風雅:一九七0年代臺灣新詩的轉向〉,中華發展基金管理委員會主辦、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文學系承辦「兩岸現代文學發展與思潮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2004年10月29-30日。
    陳萬益,〈臺灣文學設系芻議〉,淡水工商管理學院主辦「第一屆臺灣文學研討會」會議論文,1995年11月。
    ▁▁▁,〈現階段區域文學史撰寫的意義和問題〉,臺灣大學中文系[編]《文化、認同、社會變遷—戰後五十年臺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灣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0年6月)。
    ▁▁▁,〈臺灣文學的多面思考:老窠臼與新問題〉,臺灣嘉義:國立中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大學校院教師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習營」演講論文,2005年。
    陳慧樺,〈現代詩裡的時代社會意識〉,臺灣臺北:《大地雙月刊》,1973年5月。
    陳器文,〈臺灣原住民的元敘事與元書寫〉,臺灣臺北:《文訊》第229期,2004年11月。
    許育嘉,〈重新建立文化戰線的歷史武器—論臺灣報導文學〉,http://www.xiachao.org.tw/i_page.asp?act=page&repno=292(2008/6/18檢索)。
    許建崑,〈尋找X點,或者孤獨向前:試論劉克襄自然寫作的認知與建構〉,http://www.wretch.cc/blog/xuxuxu/1670976(2008/6/18檢索)。
    許俊雅,〈日據時期臺灣文學研究概況〉,臺灣臺北:《臺灣文學觀察雜誌》第6期,1992年9月。
    ▁▁▁,〈戰後灣小說的階段變化〉,封德屏[編]《臺灣文學出版—五十年來臺灣文學研討會論文集(三)》(臺灣臺北:文建會,1996年)。
    ▁▁▁,〈從困境、求索到新生:談臺灣新詩中的二二八〉,臺灣師範大學文學院、人文教育研究中心主辦「第一屆臺灣本土文化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1996年4月。
    ▁▁▁,〈鳥瞰日據時期臺灣報紙副刊-以《臺灣新民報》系統為分析場域〉,行政院文建會、聯合報副刊主辦「世界中文報紙副刊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1997年1月。
    ▁▁▁,〈《臺灣文藝》與臺灣新文學的發展〉,中興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主辦「臺灣文學傳播全國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2006年5月。
    許悔之,〈在地下開花,以及腐爛:臺灣詩刊的一些現象〉,臺灣臺北:《臺灣文學觀察雜誌》第3期,1991年1月。
    許淩淩,〈時事戲劇化,戲劇時事化: 法國大革命時期的「史事劇」與閱聽大眾的形成〉,臺灣臺北:《中外文學》第359期,2002年11月。
    許經田,〈典律、共同論述與多元社會〉,陳東榮、陳長房[編]《典律與文學教學—第十六屆全國比較文學會議論文選集》(臺灣臺北:比較文學學會,1995年)。
    許甄倚,〈棲居的詩學:陳黎作品中的空間印象與人文關懷〉,http://72.14.235.104/search?q=cache:7Vwd-gtG-ZIJ:www.hgjh.hlc.edu.tw/~chenli/Hsu.pdf+%E6%A3%B2%E5%B1%85%E7%9A%84%E8%A9%A9%E5%AD%B8&hl=zh-TW&ct=clnk&cd=1&gl=tw(2008/6/18檢索)。
    張玉法,〈近代中國書報錄〉,臺灣臺北:《新聞學研究》第7-9期,1971-1972年。
    張茂桂,〈「省籍」類屬的社會意義〉,臺灣臺北:《中國論壇》第266期,1986年12月。
    張春榮,〈鎔成—從古典詩詞到現代詩〉,臺灣台中:《詩人季刊》第10期,1977年4月15日。
    張健,〈臺灣各詩社白描〉,臺灣臺北:《臺灣詩學季刊》第20期,1997年9月。
    張琬琳、林育群,〈戰後文化主導場域之轉移及其對臺灣文學的影響以臺北市城南一帶例〉,文訊主辦「2005青年文學會議」會議論文,2005年。
    張漢良,〈中國現代詩的「超現實主義風潮」—一個影響研究的仿作〉,林燿德[編]《當代臺灣文學評論大系2:文學現象卷》(臺北:正中書局,1993年)。
    張默,〈中國現代詩壇三十年大事記〉,《中外文學》第102期,1974年6月。
    ▁▁,〈三十年來全國新詩期刊縱橫談--從「新詩週刊」到「春秋小集」(一九五一~一九八三)〉,臺灣臺北:《創世紀》第62期,1983年10月。
    ▁▁,〈詩卷序〉,張默編,《中華現代文學大系‧臺灣1970-1989‧詩卷》,臺灣臺北市:九歌出版社,1989年5月。
    ▁▁,〈臺灣近四十年出版現代詩選集書目初編「一九四九至一九九一」〉,《創世紀》第82期,1991年1月。
    ▁▁,〈無塵居所藏新詩期刊(一九五一~一九九一)編目〉,臺灣臺北:《臺灣文學觀察雜誌》第5期,1992年7月。
    ▁▁,〈新詩集自費出版的研究(1949-1995)〉,封德屏[編]《臺灣文學出版—五十年來臺灣文學研討會論文集(三)》(臺灣臺北:文建會,1996年)。
    ▁▁,〈臺灣新詩大事紀要(一九00~一九九九)〉,臺灣臺北:《文訊》第166期,1999年8月。
    張錯,〈抒情繼承:八十年代詩歌的延續與丕變〉,文訊雜誌社[編]《臺灣現代詩史論—臺灣現代詩史研討會實錄》(臺灣臺北:文訊雜誌社,1996年)。
    張錦忠,〈他者的典律:典律性與非裔美國女性論述〉,臺灣臺北:《中外文學》第253期,1993年6月。
    張錦郎,〈有關文學期刊的評論分類索引〉,臺灣臺北:《文訊》第27期,1986年12月。
    張雙英,〈七0年代臺灣新詩論述的流變〉,中華發展基金管理委員會主辦、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文學系承辦「兩岸現代文學發展與思潮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2004年10月29-30日。
    ▁▁▁,〈戰後臺灣文學界的第一次西方文學思潮:現代主義與新批評〉,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編]《戰後初期臺灣文學與思潮論文集》(臺灣臺北巿:文津出版社,2005年)。
    張騰蛟,〈筆與槍結合的年代—簡述早期軍中文藝及文藝刊物之興起與發展〉,臺灣臺北:《文訊》第213期,2003年7月。
    郭成義,〈臺灣現代詩的本土意識〉,臺灣臺北:《臺灣文藝》第76期,1982年5月。
    ▁▁▁,〈對立的幸福〉,臺灣臺北:《笠》115期,1983年6月。
    郭繼生,〈戰後臺灣的美術與社會〉,黃俊傑[編]《高雄歷史與文化第2輯》(臺灣高雄市 : 陳中和翁慈善基金會,1995年10月)。
    ▁▁▁,〈詩作討論會:臺灣人的唐山觀—兼論巫永福「祖國」一詩〉,臺灣臺北:《笠》149期,1989年2月。
    ▁▁▁,〈臺灣孤立的哀愁—兼論桓夫先生「見解」一詩〉,臺灣臺北:《笠》第150期,1989年4月。
    麥穗,〈談臺灣光復後第一本詩刊—臺灣大學詩歌研究社編印的《青潮》〉,《臺灣新聞報》第13版,1998年2月13日。

    十二劃

    彭小妍,〈「寫實」與政治寓言〉,封德屏[編]《臺灣文學出版—五十年來臺灣文學研討會論文集(三)》(臺灣臺北:文建會,1996年)。
    ▁▁▁,〈何謂鄉土?--論鄉土文學之建構〉,臺灣臺北:《中外文學》第27卷第6期,1998年11月。
    黃光國,〈「臺灣結」和「中國結」的社會心理分析〉,臺灣臺北:《中國論壇》第286期,1986年10月。
    ▁▁▁,〈「臺灣結」與「中國結」:對抗與出路〉,臺灣臺北:《中國論壇》第289期,1987年10月。
    黃克武,〈語言‧記憶與認同:口述記錄與歷史生產〉,臺灣臺北:《當代》第158期,2000年10月。
    黃美娥,〈從「詩歌」到「小說」:日治初期臺灣文學知識新秩序的生成〉,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編,《跨領域的臺灣文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南市:國家臺灣文學館,2006年。
    黃俊傑,〈論「臺灣意識」的發展及其特質—歷史回顧與未來展望〉,夏潮基金會編,《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論文集—一九九九澳門學術研討會》,臺灣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1999年。
    黃錦樹,〈幽靈的文字——新中文方案、白話文、方言土語與國族想像〉廖炳惠、黃英哲等[編] 《重建想像共同體》(臺灣臺北市:行政院文建會,2004年)。
    黃麗玲、夏鑄九,〈文化、再現與地方接合空間研究與文化研究的初步思考〉,陳光興[編]《文化研究在臺灣》(臺灣臺北市:巨流圖書公司,2001年)。
    須文蔚,〈文學傅播科學發展成立意涵〉,中華發展基金管理委員會主辦、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文學系承辦「兩岸現代文學發展與思潮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2004年10月29-30日。
    ▁▁▁,〈臺灣文學同仁刊物企畫編輯與公關活動之研究:以《創世紀》詩雜誌近二十年媒體表現為例〉,臺灣臺北:《創世紀詩雜誌》第140/141合刊號,2004年10月。
    ▁▁▁,〈臺灣文學傳播者之特質分析〉,東華大學中文系[編]《文學研究的新進路—傳播與接受》(臺灣臺北:洪葉,2004年)。
    ▁▁▁,〈臺灣數位文學守門人角色與理念初探〉,臺灣臺北:《當代詩學》第1期,2005年4月。
    陽光小集詩雜誌社,〈《陽光小集》宣佈解散〉,臺灣臺北:《葡萄園》第87期,1984年7月。
    焦桐,〈八0年代詩刊的考察〉,臺灣臺北:《臺灣詩學季刊》第3期,1993年6月。
    游喚,〈一首問題詩的問題詮釋〉,臺灣臺北:《臺灣文學觀察雜誌》第1期,1990年。
    ▁▁,〈八十年代臺灣文學論述之變質〉,臺灣臺北:《臺灣文學觀察雜誌》第5期,1992年7月,頁29-54。
    ▁▁,〈八十年代臺灣文學論述的變質〉,林燿德[編]《當代臺灣文學評論大系.2.文學現象》(臺灣臺北:正中書局,1993年)。
    ▁▁,〈大陸學者如何評釋五十年代臺灣詩〉,文訊雜誌社[編]《臺灣現代詩史論—臺灣現代詩史研討會實錄》(臺灣臺北:文訊雜誌社,1996年)。
    ▁▁,〈臺灣現代詩中的土地:河流與海洋─七十年代以前的現象考察(上)〉,臺灣臺北:《臺灣詩學季刊》第16期,1996年9月。
    ▁▁,〈臺灣現代詩中的土地:河流與海洋─七十年代以前的現象考察(下)〉,臺灣臺北:《臺灣詩學季刊》第18期,1997年3月。
    ▁▁,〈論臺灣現代詩史書寫的相關問題〉,臺灣彰化:《國文學誌》第5期,2001年12月。

    十三劃

    葉云云,〈試論戰後初期的臺灣智識份子及其文學活動〉,臺灣文學研究會編,《先人之血‧土地之花—臺灣文學研究論文精選集》(臺灣臺北:前衛出版社,1989年8月)。
    葉石濤,〈接續祖國臍帶之後—從四0年代臺灣文學來看「中國意識」和「臺灣意識」的消長〉,林耀德編,《當代臺灣文學評論大系.2.文學現象》(臺灣臺北:正中書局,1993年)。
    ▁▁▁,〈七0年代各種文學刊物的表現〉,《臺灣新聞報》第18版,1996年6月13日。
    葉崗,〈文體意識與文學史體例〉,臺灣臺北:《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17期,2000年。
    楊文雄,〈「龍族詩社」在七0年代現代詩史的地位〉,臺灣臺北:《臺灣詩學季刊》第3期,1993年6月。
    ▁▁▁,〈風雨中的一線陽光—試論「陽光小集」在七、八十年代詩壇的意義〉,
    文訊雜誌社主編,臺灣臺北:《臺灣現代詩史論—臺灣現代詩史研討會實錄》,臺灣臺北:文訊雜誌社,1996年。
    楊昌年,〈現、當代華文創作之承傳與轉化〉,淡江大學中文系主辦「第八屆文學與美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2003年10月。
    楊宗翰,〈重構詩史的策略〉,臺灣臺北:《創世紀》第124期,2000年9月。
    ▁▁▁,〈臺灣新詩史:一個未完成的計畫〉,臺灣臺北:《臺灣史料研究》第23期,2004年8月。
    ▁▁▁,〈臺灣新詩史:書寫的構圖〉,臺灣臺北:《創世紀詩雜誌》第140/141合刊號,2004年10月。
    ▁▁▁,〈重構框架—馬華文學、臺灣文學、現代詩史〉http://www.fgu.edu.tw/~wclrc/drafts/Taiwan/yang-z/yang-z-07.htm(2008/6/18查詢)。
    ▁▁▁,〈被發明的詩傳統,或如何敘述臺灣詩史〉http://www.fgu.edu.tw/~wclrc/drafts/Taiwan/yang-z/yang-z-16.htm(2008/6/18查詢)。
    楊聰榮,〈從民族國家的模式看戰後臺灣的中國化〉,臺灣臺中:《臺灣文藝》38期,1993年8月。
    解昆樺,〈道家美學觀點下的文化反省--專訪葉維廉教授〉,臺灣臺北:《文訊》第241期,2005年11月。

    十四劃

    趙天儀,〈團結合作、鼓勵創作--中部地區文學發展的可能與限制〉,臺灣臺中:《臺灣現代詩》第11期,2007年9月。
    趙孝萱,〈五、六0年代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概況〉,http://engine.cqvip.com/content/i/81908x/2002/000/002/sk11_i4_6974462.pdf(2008/6/18查詢)。
    趙彥寧,〈國族想像的權力邏輯—試論五0年代流亡主體、公領域、與現代性之間的可能關係〉,臺灣臺北:《臺灣社會季刊》第36期,1999年12月,頁37-83。
    瘂弦,〈現代與傳統的省思〉,臺灣臺北:《創世紀》第73、74期合刊本,1989年8月。
    廖咸浩,〈逃離國族—五十年來的臺灣現代詩〉,臺灣臺北:《聯合文學》第十一卷第十二期,1995年10月。
    ▁▁▁,〈離散與聚焦之間—八十年代後現代詩與本土詩〉,文訊雜誌社主編,臺灣臺北:《臺灣現代詩史論—臺灣現代詩史研討會實錄》,臺灣臺北:文訊雜誌社,1996年。
    ▁▁▁,〈合成人羅曼史—當代臺灣文化中後現代主義與民族主義的互動〉,臺灣臺北:《當代》第144期,1999年8月。
    廖炳惠,〈文化研究與文學教育〉,臺灣臺北:《中外文學》第23卷8期,1995年。
    ▁▁▁,〈由幾幅景物畫看五0至七0年代臺灣的城鄉關係〉,文建會[編]《何謂臺灣?近代臺灣美術與文化認同》(臺灣臺北:文建會,1997年)。
    廖朝陽,〈批判與分離—當代主體完全存活手冊〉,臺灣臺北:《中外文學》25:5期,1996年10月。

    十五劃

    劉正忠,〈紀弦與現代派運動: 從上海到臺北〉,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編]《回顧兩岸五十年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灣臺北: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2003年11月)。
    劉紀蕙,〈故宮博物院vs.超現實拼貼—臺灣現代讀畫詩中兩種文化認同之建構模式〉,臺灣臺北:《中外文學》25:7期,1996年12月。
    ▁▁▁,〈序論:何謂「中國」?哪裡有「臺灣」?〉,臺灣臺北:《中外文學》第338期,2000年7月。
    劉翠溶,〈八十年來臺灣的都市發展〉,中華民國建國學術討論集編輯委員會編,《中華民國建國80年學術討論集第四冊》(臺灣臺北,近代中國,1992年。
    鄭良偉,〈民主化政治目標及語言政策一七十年代的一個臺灣語文計畫草案〉,施正鋒[編]《語言政治與政策》(臺灣台北:前衛,1996年)。
    鄭明娳,〈文藝環境與校園文學〉,臺灣臺北:《幼獅文藝》第437期,1990年5月。
    ▁▁▁,〈鍛接的剛—論現代詩中古典素材的運作〉(《文訊》第25期(1986年8月)。
    鄭慧如,〈從敘事詩看七十年代現代詩的回歸風潮〉,文訊雜誌社[編]《臺灣現代詩史論—臺灣現代詩史研討會實錄》(臺灣臺北:文訊雜誌社,1996年)。
    ▁▁▁,〈狂戀福爾摩沙(上)--詩社、詩選與族群認同〉,臺灣臺北:《臺灣詩學季刊》第20期,1997年9月。
    ▁▁▁,〈狂戀福爾摩沙(下)--詩社、詩選與族群認同〉,臺灣臺北:《臺灣詩學季刊》第21期,1997年12月。
    ▁▁▁,〈隱藏與揭露--論臺灣新詩在文化認同中的世代屬性〉,臺灣臺北:《臺灣詩學季刊》第32期,2000年9月。
    蔡詩萍,〈臺灣文學傳播模式觀察〉,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會編,《文學與傳播的關係》,臺灣臺北:臺灣學生,1995年。
    ▁▁▁,〈創造不出「傳統」意識的創作文化〉,文訊雜誌社主編,臺灣臺北:《臺灣現代詩史論—臺灣現代詩史研討會實錄》,臺灣臺北:文訊雜誌社,1996年。
    潘麗珠,〈論近二十年來的臺灣現代詩研究〉,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辦「一九八0年以來臺灣當代文學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2001年9月。

    十六劃

    蕭阿勤,〈1980 年代以來臺灣文化民族主義的發展:以臺灣文學為主的分析〉,臺灣臺北:《臺灣社會學研究》第3期,1999年7月。
    ▁▁▁,〈民族主義與臺灣一九七0年代的「鄉土文學」: 一個文化(集體)記憶變遷的探討〉,臺灣臺北:《臺灣史研究》第6卷第2期,2000年10月,頁77-138。
    ▁▁▁,〈抗日集體記憶的民族化:臺灣一九七○年代的戰後世代與日據時期臺灣新文學〉,臺灣臺北:《臺灣史研究》第9卷第1期,2002年6月。
    ▁▁▁,〈世代認同與歷史敘事:臺灣一九七0年代「回歸現實」世代的形成〉,臺灣臺北:《臺灣社會學》第9期,2005年6月。
    ▁▁▁,〈臺灣文學的本土化典範:歷史敘事、策略的本質主義與國家權力〉,臺灣臺北:《文化研究》第1期,2005年9月。
    蕭蕭,〈臺灣詩刊概述〉,臺灣臺北:《文訊》第213期,2003年7月。
    蕭新煌,〈當代知識份子的「鄉土意識」--社會學的考察〉,臺灣臺北:《中國論壇》第265期,1986年10月。

    十七劃

    鍾怡雯,〈從追尋到偽裝:馬華散文的中國圖像〉,臺灣臺北:《中外文學》第31卷第2期,2002年。
    薛茂松,〈臺灣地區文學雜誌的發展(一九四九~一九八六)〉,臺灣臺北:《文訊》第27期,1986年。
    應鳳凰,〈五十年代臺灣文藝雜誌與文化資本〉,封德屏[編]《臺灣文學出版—五十年來臺灣文學研討會論文集(三)》(臺灣臺北:文建會,1996年),頁85-102。
    ▁▁▁,〈人與雜誌的故事—文藝雜誌與臺灣文學主潮〉,臺灣臺北:《聯合文學》第200期,2001年6月。
    ▁▁▁,〈鍾肇政與五、六十年代臺灣文化生產場域〉,文學臺灣基金會[編]《葉石濤及其同時代作家文學論文集》(臺灣高雄:春暉出版社,2002年2月)。
    ▁▁▁,〈張道藩《文藝創作》與五0年代臺灣文壇〉,東海中文系[編]《戰後初期臺灣文學與思潮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灣臺中:東海中文系,2003年)。
    ▁▁▁,〈五0年代文藝雜誌概況〉,臺灣臺北:《文訊》第213期,2003年7月,頁28-34。
    ▁▁▁,〈五0年代文藝雜誌與臺灣文學主潮〉,中正大學中文系[編]《文學傳媒與文化視界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灣臺北市:行政院文建會,2004年3月)。

    十八劃

    顏健富,〈一個「國民」,各自表述—論晚清小說與魯迅小說的國民想像〉,臺灣臺北:《漢學研究》第46期,2005年6月。
    ▁▁▁,〈「易屍還魂」的變調—論魯迅小說人物的體格、精神與民族身分〉,臺灣臺北:《臺大文史哲學報》第65期,2006年11月。

    十九劃

    羅石圃,〈論世界學潮與學生心理〉,臺灣臺北:《幼獅月刊》第197號,1969年5月。
    羅青,〈評估過去,預示未來--《草根詩刊》復刊感言〉,臺灣臺北:《新書月刊》第16期,1985年1月。
    羅庭瑤,〈殖民拼貼畫的裂痕:帝國主義與跨文化「書」入機制〉,李有成[編]《帝國主義與文學生產》(臺灣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1997年)。

    歐美學者部分

    Joan Judge[著]孫慧敏[譯],〈改造國家:晚清的教科書與國民讀本〉,臺灣臺北:《新史學》第12卷第2期,2001年6月。
    克莉斯汀娜﹒雷丹[著],〈觀察「文學原野」 ── 從出版事業的角度看臺灣50年代的文學出版〉,文學臺灣基金會[編]《葉石濤及其同時代作家文學論文集》(臺灣高雄:春暉出版社,2002年2月)。
    馬蘇菲(Silvia Marijnissen)[著]李家沂[譯],〈「造物」:臺灣現代詩的序列形式(以楊牧〈十二星象練習曲〉為例)〉,臺灣臺北:《中外文學》2003年1月號。

    三、 學位論文

    四劃

    王昭文,〈日治末期臺灣的知識社群(1940~1945)--《文藝臺灣》、《臺灣文學》、《民俗臺灣》三雜誌的歷史研究〉,臺灣新竹: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
    王建國,〈百年牢騷:臺灣政治監獄文學研究〉,臺灣臺南: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年。
    王啟明,〈1960年代反叛文化對臺灣的影響〉,臺灣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七劃

    何孟樺,〈在自然的背後—探討劉克襄書寫及政治關懷之關係〉,臺灣臺南: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何雅雯,〈創作實踐與主體追尋的融攝:楊牧詩文研究〉,臺灣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李癸雲,〈詩和現實的辯證:蘇紹連、馮青、簡政珍之研究〉,臺灣臺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95年。
    李桂芳,〈逆聲與變奏的雙軌—現代詩語言觀的典律化與延變之研究〉,臺灣臺北:淡江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1999年6月。
    李素貞,〈向陽及其現代詩研究〉,臺灣臺南:臺南大學語文教育研究所教學碩士論文,2005年。
    李麗玲,〈五O年代國家文藝體制下臺籍作家的處境及其創作初探〉,臺灣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阮美慧,〈臺灣精神的回歸:六、七0年代臺灣現代詩風的轉折〉,臺灣臺南: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年。

    八劃

    林民昌,〈當代臺灣小說文本知識的構成-寫作政治研究藍圖初步〉,臺灣臺南: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林秀姿,〈重讀1970以後的臺北:文學再現與臺北東區〉,臺灣臺北: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年
    林承緯,〈臺灣都市蔓延發展型態之研究—以臺灣四大都會區為例〉,臺灣臺南:成功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林貞吟,〈現代詩的街頭運動:〈陽光小集〉研究〉,臺灣宜蘭:玄奘人文社會學院中國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林振平,〈七十年代「臺灣意識」論述探求-以大學雜誌、臺灣政論、美麗島三本雜誌為中心〉,臺灣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林婉瑜,〈楊牧〈時光命題〉語言風格研究〉,臺灣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十劃

    徐秀琴,〈「中國本位」與「臺灣本位」意識型態形成制度過程的衝突與調和:以國民中學納入「認識臺灣」課程為例〉,臺灣臺中: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12月。
    徐宗潔,〈臺灣鯨豚寫作研究〉,臺灣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十一劃

    陳文成,〈解嚴後詩刊選題策略之研究(1987-2004)〉,臺灣嘉義:南華大學出版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陳秀貞,〈余光中詩的語言風格研究〉,臺灣嘉義: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
    陳明成,〈陳芳明現象及其國族認同研究〉,臺灣臺南:成功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陳建宏,〈劉克襄新詩研究〉,臺灣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班,2005年。
    陳柏伶,〈據我們所不知的—夏宇詩研究〉,臺灣臺南: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陳政彥,〈戰後臺灣現代詩論戰史研究〉,臺灣桃園: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年。
    陳銘凱,〈文學教育的臺灣本土化:析論當前高中國文教材中台文作品的編選及臺灣文學師資之培育〉,臺灣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陳瀅州,〈七○年代以降現代詩論戰之話語運作〉,臺灣臺南: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黃文成,〈受刑與書寫—臺灣監獄文學考察(1895—2005)〉,臺灣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年。

    十二劃

    游淑清,〈蘇紹連詩研究〉,臺灣彰化: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十三劃

    解昆樺,〈論臺灣現代詩典律的建構與推移:以創世紀、笠詩社為觀察核心〉,臺灣嘉義: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十五劃

    劉正忠,〈軍旅詩人的異端性格—以五、六十年代的洛夫、商禽、瘂弦為主〉,臺灣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年1月。
    劉志宏,〈邊緣敘事與島嶼書寫─陳黎新詩研究〉,臺灣臺中: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蔡欣倫,〈1970年代前期臺灣新世代詩人群研究〉,臺灣中壢: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2006年5月。
    蔡明諺,〈龍族詩刊研究/兼論七0年代臺灣現代詩論戰〉,臺灣新竹: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鄭智仁,〈苦惱與自由的平均律─陳黎新詩美學研究〉,臺灣高雄: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鄭慧如,〈現代詩的古典觀照—一九四九~一九八九〉,臺灣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5年7月。

    十七劃

    戴美慧,〈戰後臺灣文化政策與文化發展關係之研究:以文化多元主義為觀點〉,臺灣臺北:臺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十九劃

    藍建春,〈「臺灣文學史」觀念的歷史考察〉,臺灣新竹:清華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2002年1月。

    二十劃

    蘇昭英,〈文化論述與文化政策:戰後臺灣文化政策轉型的邏輯〉,臺灣臺北:國立藝術學院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8月。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