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莊達欣 Chuang Ta-hsin |
---|---|
論文名稱: |
兩岸國家經濟角色之分析與比較:1999年~2008年 The Research of Economic Role of Taiwan and China:1999~2008 |
指導教授: |
黃城
Huang, Chen |
學位類別: |
博士 Doctor |
系所名稱: |
政治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
論文出版年: | 2009 |
畢業學年度: | 9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81 |
中文關鍵詞: | 國家經濟角色 、新制度主義 、新古典國家理論 、政治菁英理論 、全球化 |
英文關鍵詞: | the economic role of state,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s, the New Classic theory of State, the Socialism, globalization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32 下載:22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以國家經濟角色的基本討論為切入點,研析國家的暴力潛能與掠奪性質與自由市場的對應關係,在中國大陸與台灣兩地將產生何種質與量的變化,而兩岸彼此又對對方形成何種變項,並進一步對兩岸的國家風險與經濟安全、全球化與國家角色的互動加以探討。新世紀來臨,中國正處於變幅極大的轉型階段,除了全世界的政經勢力版圖更加緊密結合,中國在世紀交替的10年內歷經了兩任國家主席與首度「在世」權力繼承,政治經濟發展上持續變化。另一方面,台灣的政治發展、民主轉型與經濟成長,無論是在華人世界或是全球視野皆具重要的經驗性價值,不但在2000年以民主選舉進行政黨輪替,正式將威權體制和平過渡為民主體制,在民進黨執政8年後,再度以民主選舉進行政黨輪替,逐漸形成以民主鞏固為核心的政經發展路線。兩岸各自發展至今,始終將國家視為一個必須積極介入資源分配的角色,強調國家機器與政府職能的積極作為。本研究擬從觀察國家經濟角色的三派論點:新制度主義、新古典國家理論、政治菁英理論作為主要理論途徑,分析比較中國大陸與台灣從1999年到2008年,國家經濟角色的內涵與發展。在操作定義的指標下,探討雙方國家經濟角色的變遷與變項,並在建構出國家經濟角色研究之理論架構平台後,以比較研究方法檢視中國與台灣國家經濟角色與國家發展之歷史背景、政經條件與系統邏輯,比對出兩岸國家經濟角色之異同。
This research compared the economic roles of Taiwan and China. For the last decade, the 2 states faced a complicated and changeabl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circumstance.
In china, through the governing by Jiang Zemin and Hu Jintao who both have stark characteristics of rational and bureaucratic, China government turns into rational in economic but the politics, this means a authoritarian capitalist state may be formed and a new type of role of state may be established. The state has to face a conflict between ruling violence and marketing system.
In Taiwan, the party competition went through the two-turn by which the democracy can be considered as consolidated. Despite the remarkable development in democracy, Taiwan authority was viewed as the main reason to hinder the free market due to their conservative and constrictive Chinese policy.
In this research, for major theories were taken as approaches to observe and identify the economic role of state, an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3 main sections- state versus market, state with risk & economic security, and state in globalization-a compare between Taiwan and China was observed with a specific system that contend indexes.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丁望(2005),《胡錦濤與共青團接班群-選拔接班人的政策和中央團系精英》,香港:時代。
于宗先、王金利(2005),《台灣金融體制之演變》,台北:聯經。
大前研一(2002) ,許曉平譯,《中國,出租中》,台北:天下。
大前研一(2003),趙佳誼等譯,《中華聯邦》,台北:商周。
中央銀行國內經濟科(2008a),〈總體經濟〉,《中央銀行季刊》,台北:中央銀行,30(3),49-58。
中央銀行國內經濟科(2008b),〈國內經濟金融日誌(民國97年7月至9月)〉,《中央銀行季刊》,台北:中央銀行,30(3),121-124。
中央銀行國內經濟科(2008c),〈國際經濟金融日誌(民國97年7月至9月)〉,《中央銀行季刊》,台北:中央銀行,30(3),125-130。
中共國務院法制局(1990),《中華人民共和國法規匯編》,北京:法律。
中國改革與發展報告專家組(2001),《制度的障礙與供給:非國有經濟的發展問題研究》,上海:上海遠東。
中國科學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2005),《中國現代化報告2005──經濟現代化 研究》,北京:北京大學。
中國時報(2001.1.19),〈呂秀蓮:台商大陸熱嚴重衝擊經濟〉,第3版。
中國時報(2002.5.4),〈美商:財經首長更換頻繁,台灣亟需明確經濟政策〉,第1版。
中國時報(2002.5.8),〈台北美商會:台灣政府應避免事事干預〉,第6版。
中國現代化戰略研究課題組、中國科學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2005),《中國現代化報告2005:經濟現代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學。
中國現代化戰略研究課題組、中國科學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2006),《中國現代化報告2006:社會現代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學。
中國現代化戰略研究課題組、中國科學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2007),《中國現代化報告2007:生態現代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學。
中國現代化戰略研究課題組、中國科學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2008),《中國現代化報告2008:國際現代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學。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經濟安全研究中心(2005),《國家經濟安全》,北京:時事。
中國經濟改革研究基金會(2006),《中國社會養老保險體制改革》,上海:遠東。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主管(2005),《中國財政年鑑-2005》,北京:中國財政雜誌社。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2001),《中國統計年鑑-2001》,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2002),《中國統計年鑑-2002》,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2003),《中國統計年鑑-2003》,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2004),《中國統計年鑑-2004》,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2005),《中國統計年鑑-2005》,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2006),《中國統計年鑑-2006》,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2007),《中國統計年鑑-2007》,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2007),《中國發展報告-2007》,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
中華徵信所(1989),《國際貿易金融大辭典》,台北:中華徵信所。
方麗英譯(2003),P. K. Cornelius等編,《世界經濟論壇2000~2003年全球競爭力報告》,北京:機械工業。
王元龍(2005),〈國際資本流風險:控制措施與監控體系〉,周紹朋、張孝德主編,《經濟安全:預警與風險化解》,北京:國家行政學院,257-266。
王紹光(2000),〈國家、市場經濟和轉型〉,王浦劬、徐湘琳主編,《經濟體制轉型中的政府作用》,北京:新華,55-77。
王紹光(2003a),〈有效的政府與民主〉,胡鞍鋼等編,《第二次轉型-國家制度建設》,北京:清華大學,313-361。
王紹光(2003b),〈金錢與自主:公民社會面臨的兩難境地〉,胡鞍鋼等編,《第二次轉型-國家制度建設》,北京:清華大學,59-86。
王德育(2003),〈民主進步黨執政後的兩岸關係〉,蔡文輝、陳博中編,《社會科學的應用:台灣的困境與未來》,台北:五南,71-106。
王曉波(2001),《台灣意識的歷史考察》,台北:海峽學術。
王耀生 (1997),《新制度主義》,台北:揚智。
台灣經濟研究院(2008),《兩岸經濟統計月報》,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188。
石之瑜 (1998),《中國大陸基層的民主改革,文化篇,集體主義的民主》,台北:桂冠。
石之瑜(2000),〈中國政經轉型的常態異例?-本土化微觀轉型議程蒐例〉,《問題與研究》,39(8),1-16。
石田浩(2007),《台灣民主化與中台經濟關係-政治內向化與經濟外向化》,台北:稻鄉。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民法室編(2007),《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條文說明、立法理由及相關規定》,北京:北京大學。
朱建陵(2002.11.7),〈深化改革建立市場新秩序〉,中國時報第11版。
朱新民(1991),《1978~1990中共政治體制改革研究》,台北:永然。
朱新民等(1985),《中國大陸研究》,台北:五南。
江世銀(2005),《中國經濟發展的宏觀金融經濟學探索》,北京:中國經濟。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2008),《兩岸經濟統計月報188期》,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行政院主計處(2007),《國民所得統計年報:民國95年》,台北:行政院主計處。
行政院主計處(2008),《中華民國臺灣地區國民所得統計摘要》,台北:行政院主計處。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7),《中國「第十一個五年計畫」之經濟影響》,台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江美塘(2004),《制度變遷與行政發展》,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江澤民(1997.9.22),〈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紀—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人民日報(海外版),第1.2.3版。
江澤民(2002.11.18).〈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人民日報(海外版)第1、2、3版。
江澤民(2006),《江澤民文選》,北京:人民。
何若涵(1995),《江澤民和他的時代》,台北:月旦。
何曉星(2005),〈再論中國地方政府主導市場經濟〉,《中國工業經濟》,2005(1),31-38。
吳玉山(2003),〈中國大陸經濟改革總體策略之研究〉,何思因主編,《中國大陸研究與方法》,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149-178。
吳國光(1997),《自由化、制度化、民主化》,台北:風雲論壇。
吳國光、鄭永年 (1995),《論中央─地方關係:中國制度轉型的一個軸心問題》,香港:牛津大學。
吳敬璉(2005),《當代中國經濟改革:探索中國經濟順利轉型的秘密》,台北:Mc Graw Hill。
吳敬璉(2008.5.2),〈吳敬璉:兩岸產業結合,走到世界前頭〉,中國時報A6版。
吳德美(2003),〈中國大陸都市非正式部門就業中的城鄉差距〉,《中國大陸研究》,46(5),127-150。
吳稼祥 (2001),《頭對著牆:大國的民主化》,台北:聯經。
呂亞力 (1995),《政治發展》,台北:黎明。
宋國誠(2002),〈全球化與中國:機遇、挑戰與調適〉,宋國誠等編,《21世紀中國(卷二)──全球化與中國之發展》,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3-45。
宋國誠(2008),〈科學發展觀-中國第三次社會轉型〉,《中國大陸研究》,51(2),97-134。
宋鎮照(2004),《台灣與亞太之政治經濟:秩序、定位、挑戰與出路》,台北:海峽學術。
李酉潭(2006),〈民主鞏固或崩潰:台灣與俄羅斯之觀察(1995~2005)〉,《問題與研究》,45(6),33-77。
李英明(1995),《鄧小平與後文革的中國大陸》,台北:時報。
李英明(1996),《中共研究方法論》,台北:揚智。
李英明(2005),《新制度主義與社會資本》,台北:揚智。
李軍杰、鍾君(2004),〈中國地方政府經濟行為分析〉,《中國工業經濟》,2004(4),27-34。
李誠等(2004),《福爾摩沙報告2004》,台北:天下雜誌。
李福勝(2006),《國家風險:分析.評估.監控》,北京:社會科學文獻。
李瓊莉(1999),〈經濟安全概念在亞太地區的發展〉,《問題與研究》,38(2),39-54。
沈謙芳(2002),《高舉科學的旗幟-論江澤民的科學思想》,南昌:江西高校。
辛炳隆(2003),「全球化、所得分配與社會安全體制的改革」,施正鋒主編,《經濟安全》,台北:國展會、台灣心會,115-135。
初國華(2008),〈全球化與兩岸關係新願景〉,《中國大陸研究》,51(4),89-114。
周育仁(1995),《政治與經濟之關係:台灣經驗與其理論意涵》,台北:五南。
周青(2001),《市場經濟下的政府經濟職能》,廈門:廈門大學。
周鉅原(2003),〈轉型的痛苦、痛苦的轉型:台灣經濟的危機與轉機〉,蔡文輝、陳博中編,《社會科學的應用:台灣的困境與未來》,台北:五南,107-150。
周黎安(2004),〈晉升博弈中政府官員的激勵與合作──兼論我國地方保護主義和重複建設問題長期存在的原因〉,《經濟研究》,2004(6),33-40。
林佳和(2004),〈原住民、工業社會與後工業時代的變遷──台灣原住民的勞動人權〉,吳豪人編,《2003台灣人權報告》,台北:前衛,63-91。
林健次(2003),〈經濟安全與國家安全〉,施正鋒主編,《經濟安全》,台北:國展會、台灣心會,27-51。
林毅夫(1994),〈關於制度變遷的經濟學理論:誘致性變遷與強制性變遷〉,劉守英等譯,《財產權利與制度變遷:產權學派與新制度學派譯文集》,上海:人民,371-440。
林毅夫、李志贇(2004),〈政策性負擔、道德風險與預算軟約束〉,《經濟研究》,2004(2),17-27。
林毅夫等(2000),《中國經濟改革與發展》,台北:聯經。
金榮勇(2000),〈亞洲金融風暴與東亞經濟安全體系之建立〉,《問題與研究》,39(1),1-14。
保建云(2005),《轉型經濟中的政府行為與發展模式選擇》,北京:當代世界。
凃照彥(2001),〈「解嚴」對台灣經驗的挑戰──從國際經濟關係談起〉,中央研究院台灣研究推動委員會編,《威權體制的變遷:解嚴後的台灣》,台北:中央研究院台史所籌備處,409-436。
洪朝輝(2000),〈全球化-跨世紀的顯學〉,《問題與研究》,39(8),73-84。
胡家勇主編(2003),《轉型、發展與政府》,北京:社會科學文獻。
胡鞍鋼(1996),《中國下一步─胡鞍鋼博士的最新國情報告》,成都:人民。
徐桂華(2005),《中國經濟安全的國家戰略選擇》,上海:復旦。
徐斯勤(2004a),〈改革開放時期中國大陸的財政制度與政策:財政單一議題範圍內相關研究之評析〉,《中國大陸研究》,47(2),1-31。
徐斯勤(2004b),〈改革開放時期中國大陸的財政制度問題:政治學視角下議題連結層面的相關研究評析〉,《中國大陸研究》,47(3),59-84。
徐斯勤(2007),〈中國大陸中央與各省關係中的水平性與垂直性權力競爭,1993~2004:菁英政治與投資政策的議題連結分析〉,《中國大陸研究》,50(2),1-33。
徐斯儉 (2001),〈中國大陸九○年代之政治改革與制度變遷〉,《中國大陸研究》,44 (2),1-27。
徐斯儉(2002),〈全球化:中國大陸學者的觀點〉,宋國誠等編,《21世紀中國(卷二)──全球化與中國之發展》,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85-117。
秦海英(2003),《中國經濟轉型過程中的金融風險問題研究》,北京:經濟科學。
耿曙、陳陸輝(2003),〈兩岸經貿互動與台灣政治版圖:南北區塊差異的推手?〉,《問題與研究》,42(6),1-27。
袁頌西(2003),《當代政治研究:方法與理論探微》,台北:時英。
財政部統計處(2008),《中華民國台灣地區進出口貿易統計月報》,台北:財政部。
寇健文(2000),〈政治繼承與共黨政權結構穩定性的比較研究〉,《問題與研究》,39(3),57-72。
寇健文(2001),〈中共「幹部年輕化」與政治繼承〉,《中國大陸研究》,44(5),1-16。
寇健文(2003),〈中共十六大後人事佈局:權力轉移、世代交替與制度化?〉,張虎、許光泰主編,《中共十六大後之走向》,台北:政大國關中心,頁23-29。
寇健文(2004),〈中共菁英政治的研究途徑與發展〉,《中國大陸研究》,47(3),1-28。
張占斌(2005),〈建立和完善國家經濟安全體系的若干思考〉,周紹朋、張孝德主編,《經濟安全:預警與風險化解》,北京:國家行政學院,15-37。
張旭(2005),〈經濟安全的制度因素〉,周紹朋、張孝德主編,《經濟安全:預警與風險化解》,北京:國家行政學院,38-46。
常志霄(2002),〈一體化與經濟追趕:中國經濟全球化戰略研究〉,胡鞍鋼主編,《全球化挑戰中國》,北京:北京大學,1-122。
張亞中(2001),〈全球治理:主體與權力的解析〉,《問題與研究》,40(4),1-24。
張明龍(2005),〈所有權與產權異同探索〉,王振中主編,《產權理論與經濟發展》,北京:社會科學文獻,156-164。
張金杰(2008),〈國家風險的形成、評估與中國對策〉,《世界經濟與政治》,331,58-64。
張保民編(1994),《中國大陸研究基本文件》,台北:人間。
張桂琳等(2005),《七國社會保障制度研究》,北京:中國政法大學。
曹榮湘(2006),《經濟安全──發展中國家的開放與風險》,北京:社會科學文獻。
莊達欣(2003),《中共政治體制改革中官僚體制之變遷(1978~2002)》,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添壽、蔡泰山(2006),《揭開致富面紗:台灣經濟發展史略》,台北:立得。
陳楚玲譯(2004),雅諾什•科爾奈(János Kornai)著,〈後社會主義國家的福利部門改革:九條原則〉,丁開杰主編,《社會保障體制改革》,北京:社會科學文獻,116-140。
陳墇津(2004),〈論傑索普派在建構國家理論方面的啟示〉,《問題與研究》,43(4),143-175。
陶儀芬(2004),〈中國研究與比較政治經濟學的對話:以中國金融研究為例〉,《中國大陸研究》,47(1),41-58。
傅岳邦 (2001),〈新世紀中國共產黨體質轉型之展望〉,《共黨問題研究》,27 (12),36-45。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勞動工資研究所編(2003),《中國勞動標準體系研究》,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
程恩富(2005),〈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怎樣利用股份制〉,王振中主編,《產權理論與經濟發展》,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31。
童振源(2003),〈中國的經濟發展戰略:轉型與挑戰〉,林佳龍主編,《未來中國──退化的極權主義》,台北:時報,31-73。
童振源(2005),〈人民幣匯率之國際政治經濟分析〉,《問題與研究》,44(6),133-155。
童振源(2006),〈東亞經濟整合與台灣的戰略〉,《問題與研究》,45(2),25-60。
閔琦等(1995),《轉型期的中國:社會變遷──來自大陸民間社會的報告》,台北:時報。
黃仁宇(1997),《資本主義與廿一世紀》,台北:聯經。
黃天麟(2003),「台灣的金融危機」,施正鋒主編,《經濟安全》,台北:國展會、台灣心會,53-82。
黃宗昊(2004),〈台灣政商關係的轉變:歷史制度論分析〉,《問題與研究》,43(4),35-72。
黃宗智(1994),《中國研究的規範認識危機》,香港:牛津大學。
黃德北(2004),〈新自由主義與中國大陸退休養老制度改革〉,《中國大陸研究》,47(4),53-74。
黃磊(2005),〈經濟安全:理論思考與現實選擇〉,周紹朋、張孝德主編,《經濟安全:預警與風險化解》,北京:國家行政學院,58-67。
新華社(2002.11.10),〈十六大報告是我們黨在新世紀新階段的政治宣言〉,人民日報(海外版),第2版。
新華社(2002.11.15),〈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關於《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的決議〉,人民日報(海外版),第2版。
新華社(2002.11.9),〈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的十條基本路線〉,人民日報(海外版),第2版。
新華社(2002.11.9),〈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要堅持「四個必須」〉,人民日報(海外版),第2版。
新華社(2002.11.9),〈繼續積極穩妥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人民日報(海外版),第3版。
楊文進(2005),〈從國家與產權的關係看所有制的內容〉,王振中主編,《產權理論與經濟發展》,北京:社會科學文獻,167-180。
董云虎主編(2000),《中國人權年鑑》,北京:當代世界。
賈英健(2003),《全球化與民族國家》,湖南:人民。
廖坤榮(2004),〈台灣與南韓金融監理制度改革〉,《問題與研究》,43(5),59-85。
廖坤榮(2005),〈金融重建基金制度建構與執行績效:台灣與南韓的比較分析〉,《問題與研究》,44(1),79-114。
熊自健(1993),〈中共當局關於「轉變政府職能」的討論〉,《中國大陸研究》,36 (6),21-33。
熊自健(1998),〈「轉變政府職能」與國務院機構改革〉,《中國大陸研究》,41(8),5-16。
趙文志(2008),〈美、中政府與市場在人民幣匯率改革中的角色:2003~2005〉,《中國大陸研究》,51(4),51-88。
趙永茂(1997),《中央與地方權限劃分的理論與實際》,台北:翰蘆。
趙建民(1993),〈論中共的政治體制改革〉,《中國大陸研究》,36(6),5-20。
趙建民(1994),《威權政治》,台北:幼獅。
趙建民(1997),《當代中共政治分析》,台北:五南。
趙建民(2002.11.9),〈中共十六大的困境與挑戰〉,中國時報,第15版。
趙建民、張鈞智(2006),〈菁英循環或再生?十二大以來中共技術官僚的發展趨勢〉,《中國大陸研究》,49(2),69-97。
趙建民、蔡文軒(2006),〈中共菁英政治的「結構-行動者」模式〉,《中國大陸研究》,49(1),1-26。
趙甦成(2007),〈由公共財貨供給角度論中國大陸農工培訓制度〉,《中國大陸研究》,50(2),61-93。
劉小兵(2004),《政府管制的經濟分析》,上海:上海財經大學。
劉美平(2005),〈政府管制、國企改革誤區與產權制度創新〉,王振中主編,《產權理論與經濟發展》,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58-268。
潘新平(2004),《中國產權交易市場概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
樊綱(2000),〈論市場中的政府〉,王浦劬、徐湘琳主編,《經濟體制轉型中的政府作用》,北京:新華,78-96。
蔣月(2003),《社會保障法》,廈門:廈門大學。
蔡昉、林毅夫(2003),《中國經濟:透析全球最大經濟體,掌握大陸市場經營契機》,台北:McGraw-Hill。
蔡真益(2002),〈從中國大陸分權改革論國家機關自主性:新制度主義的觀點〉,《共黨關係研究》,28(3),25-34。
談崢、余海江譯(2005),R.L.Kuhn 著,《他改變了中國──江澤民傳》,上海:上海譯文。
鄭仁錡(2003),「當前台灣金融市場的問題與對策」,蔡文輝、陳博中編,《社會科學的應用:台灣的困境與未來》,台北:五南,151-177。
鄭功成等(2002),《中國社會保障制度變遷與評估》,北京:中國人民大學。
鄭永年(2000),《政治漸進主義:中國的政治改革和民主化前景》,台北:吉虹。
蕭全政(2001),〈台灣威權體制轉型中的國家機關與民間社會〉,中央研究院台灣研究推動委員會編,《威權體制的變遷:解嚴後的台灣》,台北:中央研究院台史所籌備處,63-81。
聯合報(2000.11.24),〈王永慶力促三通,支持一中各表〉,第1版。
聯合報(2001.1.3),〈許文龍談大陸政策:政府不需干涉太多〉,第13版。
聯合報(2001.3.23),〈蔡英文:兩岸經濟面臨兩項挑戰〉,第13版。
聯合報(2009.5.13),〈中國操縱匯率?龍永圖槓克魯曼〉,A9版。
聯合報(2009.5.15),〈克魯曼:中國必成為經濟強權〉,A1版。
謝曉霞(1999),〈2010年我國經濟安全狀況預測〉,《中國工業經濟》,1999(2),21-25。
顏建發(2005),〈經濟人權觀察〉《2005中國人權觀察報告》,台北:台灣民主基金會,93-105。
顏厥安(2000),「規範、制度與行動」,林繼文主編,《政治制度》,台北:中研院社科所,1-47。
蘇長和(2007),〈合約、國家理論與世界秩序──自由制度主義的外交理念與世界政治主張〉,《國際問題論壇》,47,128-143。
顧海兵(2005),〈區域發展中的若干認識誤區〉,《中國經濟觀察》,2005(4),19-34。
二.外文部分
矢內原忠雄(1997),《帝國主義下の台灣》,台北:南天。
Alt, James E. & K. Alec Chrystal (1983) , Political Economics, Brighton:Wheatsheaf Books.
Alter, Rolf (1994), "The Economic Role of Government" in Government and Market, in Hendrikus J. Blommestein and Bernard Steunenberg,(eds.), Boston:Kluwer Academic,115-128.
Apter, David E. (1991), "Institutionalism Reconsidered",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 129:463-82.
Bell, Daniel (1976), The Coming of Post-Industrial Society, New York:Basic Books.
Brzezinski, Zbigniew K. (1997), The Grand Chessboard, New York:Basic Books.
Buchanan, James M. (1977), "Why Does Government Grow?" in Budgets and Bureaucrats, in Thomas E. Borcherding(ed.), Durham:Duke University,3-18.
Buchanan, James M. (1986), Post-Socialist Political Economy, Cheltenham:Edward Elgar.
Chen, Shin-Horng & Da-Nien Liu (2000), "Taiwan's Active Role in the 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 in Weathering the Storm:Taiwan, Its Neighbors, and the Asian Financial Crisis, in Peter C.Y. Chow & Bates Gill (eds.), Washington, D.C.:Brookings Institution,169-187.
Friedman, David D. (1990), Price Theory , Cincinnati:South-Western .
Gat, Azar (2007), "The Return of Authoritarian Great Powers ", Foreign Affairs 86(4):59-69.
Gerth, H. H. & Mills C.Wright (1948), From Max Weber:Essays in Society, London:Lowe & Brydone.
Gilpin, Robert (1987),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Gilpin, Robert (2000), The Challenge of global capitalism:the world economy in the 21st century,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Gilpin, Robert (2001), Global political economy:understanding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order,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Gold, Thomas B. (1988), "Entrepreneurs, Multinationals, and the State" in Contending Approaches to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aiwan, in Edwin A. Winckler & Susan Greenhalgh(eds.), London:M. E. Sharp,175-205.
Goodin, Robert E. (1996), The Theory of Institutional Design,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reenhalgh, Susan (1988), "Supranational Processes of Income Distribution" in Contending Approaches to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aiwan, in Edwin A. Winckler & Susan Greenhalgh(eds.), London:M. E. Sharp, 67-100.
Gurtov, Mel (1991), Global Politics in the Human Interest, Boulder:Lynne Rienner.
Hall, Peter A. & Rosemary C.R. Taylor (1996), "Political Science and the Three New Institutionalisms", Political Studies 44(5):936-957.
Held, David (1987) , Model of Democracy,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
Hueglin, Thomas O.(1986), "Regionalism in West Europe:Conceptual Problems of a New Political Perspective, " Comparative Politics 18 (4):439-458.
Koelble, Thomas A. (1995),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in Political Science and Sociology" ,Comparative Politics, 27(2):231-243.
Kornai, János (1980), Economics of Shortage , Amsterdam:North-Holland.
Kornai, János (1992), The socialist system: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ommunism , 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Kornai, János (1995), Highway and Byways:Studies on Reform and Post-Communist Transition , Cambridge:MIT Press.
Lane, Jan-Erik & Svante Ersson (2000), The New Institutional Politics. London: Routledge.
Lasswell, Harold D. & Kaplan Abraham (1968), Power and Society:A Framework for Political Inquiry, New He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Lasswell, Harold D. (1971), Politics:Who gets What, When, How, Taipei:虹橋。
Liberthal, Kenneth (2004), Governing China:From Revolution through Reform , London:W.W.Norton.
March, James G. & Johan P. Olsen (1989), Rediscovering Institutions: The Organizational Basis of Politics, New York:Free Press.
Mills, C.Wright (1956), The Power Elite, 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athan, Andrew J. (1986), Chinese Democracy , London:I. B. Tauris.
Naughton, Barry (1995), Growing out of the Plan:Chinese Economic Reform 1978-1993,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North, Douglass C. (1981), Structure and Change in Economic History, New York:W.W.Norton.
Olson, Mancur (1975), The Logic of Collective Action:Public Goods and the Theory of Groups,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arsons, Talcott (1977), The Evolution of Societies, Englewood Cliffs:Prentice-Hall.
Powell, Walter W. & Paul J. DiMaggio (1991),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in Organizational Analysis,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utterman, Louis (1990), Division of Labor and Welfare:an Introduction to Economic Systems, New York:Oxford.
Putterman, Louis (1993), Continuity and Change in China's Rural Development:Collective and Reform Eras in Perspective, New York:Oxford.
Pye, Lucian W. (1971), Aspect of Political Development, Taipei:虹橋。
Riesman, David (1950), The Lonely Crowd, New He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Rosecrance, Richard (1999), The Rise of the Virtual State, New York:Basic Books.
Roubini, Nouriel (2008), "Financial Crises, Financial Stability, and Reform:Supervision and Regulation of Financial Systems in a World of Financial Globalization" in The Finical Development Report 2008, New York:World Economic Forum USA Inc., 33-46.
Savas, E.S. (2000), Privatization and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New York:Seven Bridge.
Seligman, Lester G. (1971), "Elite Recruitment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in Political Development and Social Change, in Finkle Jason L. & Gable Richard W.(eds.), New York:John Wiley and Sons, 240-248.
Stanfield, James Ronald (1995), Economics, Power and Culture: Essays in the Development of Radical Institutionalism, London:Macmillan Press.
Stiglitz, Joseph E. (1993), The Rule of the State in Financial Markets, Taipei:The Institution of Economics, Academia Sinica.
Stiglitz, Joseph E. (2006), Making Globalization Work, New York:W.W. Norton.
Stiglitz, Joseph E. et al. (1989), The Economic Role of the State, Oxford:Basil Blackwell.
Thelen, Kathleen & Sven Steinmo (1992),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in comparative politics" in Structuring Politics: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in Comparative Analysis, in Sven Steinmo et al.(ed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32.
Thirlwall, A. P. (2006), Growth & Development, with a special reference of developing economies,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Vianello, Mino & Moore Gwen (2000), Gendering Elites: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leadership in 27 industrialised societies, New York:St. Martin's.
Walder, Andrew G. (1986), Communist Neo-Traditionalism:Work and Authority in Chinese Industry,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Wang, Jiann-Chyuan (2000), "Taiwan and the Asian Financial Crisis:Impact and Response" in Weathering the Storm:Taiwan, Its Neighbors, and the Asian Financial Crisis, in Peter C.Y. Chow & Bates Gill(eds.), Washington, D.C.:Brookings Institution,147-168.
Winckler, Edwin A. (1988), "Contending Approaches to East Asian Development" in Contending Approaches to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aiwan, in Edwin A. Winckler & Susan Greenhalgh(eds.), London:M. E. Sharp, 20-37.
Winckler, Edwin A. (1988), "Elite Political Struggle, 1945-1985" in Contending Approaches to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aiwan, in Edwin A. Winckler & Susan Greenhalgh(eds.), London:M. E. Sharp, 151-171.
Wolf, Charles Jr. et al. (2003), Fault Lines in China's Economic Terrain, Santa Monica:Rand.
World Economic Forum(2008a), The Finical Development Report 2008, New York:World Economic Forum USA Inc..
World Economic Forum(2008b), 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08-2009, Geneva:World Economic Forum.
Woshinsky, Oliver H. (1995), Culture and Politics, Englewood Cliffs:Prentice Hall.
網站資料
一.中文部分
人民網(2004.9.19),〈十六屆四中全會同意江澤民辭去中央軍委主席職務 決定胡 錦濤任中央軍委主席〉http://www1.people.com.cn/BIG5/shizheng/1026/2793977.html,2004.10.15
人民網(2004.9.19),〈十六屆四中全會關於同意江澤民同志辭去中央軍委主席職務的決定〉,http://www1.people.com.cn/BIG5/shizheng/1026/2793985.html, 2004.10.15
人民網(2004.9.19),〈中國中國共產黨第十六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公報〉,http://www1.people.com.cn/BIG5/shizheng/1026/2793949.html,2004.10.15
人民網(2004.9.20),〈香港輿論高度評價中共十六屆四中全會〉,http://www1.people.com.cn/BIG5/shizheng/1026/2796192.html,2004.10.20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http://www.stats.gov.cn/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鑑2008》,
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08/indexch.htm,2009.7.9
中華民國行政院大陸委員會,http://www.mac.gov.tw/,2009.7.9
中華民國中央銀行,http://www.cbc.gov.tw/default.asp,2009.7.9
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各級政府歲入歲出淨額〉,
http://www.mof.gov.tw/public/data/statistic/calendar/11%B8%EA%AE%C6%B5o%A5%AC%A6C%BA%DE%ADI%B4%BA/3010.pdf,2009.7.9
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國民所得統計年報(96年)〉,http://www.stat.gov.tw/ct.asp?xItem=18692&ctNode=3565,2009.7.9
中華民國經濟部統計處,「我國對大陸地區貿易統計」,http://210.69.121.6/GNWEB/Indicator/Indicator01.aspx?rptcod=C12,2009.7.9
周小川(2009.3.23),「關於改革國際貨幣體系的思考」,http://www.pbc.gov.cn/detail.asp?col=4200&id=279,2009.4.13
二.外文部分
Claessens, Stijn& Geert Embrechts (2002), Basel II, Sovereign Ratings and Transfer Risk External versus Internal Ratings, http://www.bis.org/bcbs/events/b2eacla.pdf,2008.11.24
Freedom House, http://www.freedomhouse.org/template.cfm?page=15,2009.7.6
IMD, The World Competitiveness Scoreboard 2009, http://www.imd.ch/research/publications/wcy/upload/scoreboard.pdf,2009.7.13
IMD, Overall Ranking: Stress Test on Competitiveness 2009,
http://www.imd.ch/research/publications/wcy/upload/Stress_Test.pdf,2009.7.13
OECD (2004.1.25), Arrangement on Officially Supported Export Credits, http://www.olis.oecd.org/olis/2004doc.nsf/LinkTo/NT0000932A/$FILE/JT00177671.PDF,2009.2.6
The PRS Group(2008),ICRG Methodology:International country risk guide,
http://www.prsgroup.com/ICRG_Methodology.aspx#FinRiskRating.,200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