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羅玉峯
Yuh-Feng, Luo
論文名稱: 面板產業購併之敘事研究
A Narrative Study toward Merger of TFT-LCD Industry
指導教授: 胡茹萍
Hu, Ru-Pi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工業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Industri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3
中文關鍵詞: 液晶面板顯示器購併敘事研究
英文關鍵詞: Thin-Film Transistor Liquid-crystal Display, merger, narrative study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95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面板產業鏈內企業對於購併方式所帶來的改變,並以產業鏈內敘事者角色進行資料彙整與分析,配合資料及專家訪談來呈現面板產業對於購併方式之相關敘述研究。透過文獻分析而瞭解產能的增加、議價能力彈性及市場佔有率的提升等將為影響產業購併的因素。此外;經由文獻探討為研究架構之基礎,採用質性研究方法並蒐集相關研究資料,藉由出同質性專家訪談的問題後再進行異質性專家訪談以瞭解近年來面板產業購併前後的影響問題。歸納獲得主要結論如下:
    一、企業購併原因:分為產業鏈整合程度、企業營運規模及獲利情形、產品尺寸多元化。
    二、企業購併優勢:分為供給優勢與企業規模與產能。
    三、企業購併成效:首要成效及企業購併與關鍵零組件取得成效。
    最後根據研究結論對面板產業鏈內供給廠商與後續研究者提出具體之建議分為以下二點:1.面板尺寸的主導地位 2.二線面板廠商於現行規模下的購併成長3.最適當的購併方式;液晶面板廠商對於企業成長過程中所需考量的因素有不同的層面,而透過購併的方式所帶來的效益乃為最直接與快速的其中一種方式。

    This study aims to discuss the change which was brought about by the merger inside the industry chain of the TFT-LCD, and by means of the narrative role to go on the narrative study, along with the data and the interview of the experts to represent the related narrative study of the TFT-LCD industry merger. Through the documentation analysis to understand the increase of the productivity, the flexibility of the bargain ability and the enhancement of the market share which all will influence the reasons of the industry merger. Besides, the study structure which is based on the documentation analysis adopts qualitative study and collects related research data, and by way of the interview of the homogeneous experts and then proceeding the interview of the heterogeneous experts to comprehend the problems before and after the merger of the TFT-LCD industry.
    1. The reasons of the industry merger: the integration of the industry chain、 the scale of the industry operation, the profit situation and the diversity of the product size.
    2. The advantages of the industry merger: the supply advantage and the industry scale and productivity.
    3. The effect of the industry merger: the primary effect and the effect of the obtainment of the key components.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conclusion which offers concrete suggestions to the suppliers inside the TFT-LCD industry chain and the future researchers: 1. the dominance of the panel size 2.the merger growth of the second-tier panel manufacturers under current scale 3.the most appropriate merger mode; the TFT-LCD manufacturers need to consider the factors of different levels during the process of the industry growth, and through the mode of merger which becomes one of the most direct and the rapidest ways to bring the benefits.

    謝誌 i 中文摘要 ii 英文摘要 iii 目次 v 表次 vii 圖次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2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9 第三節 研究流程 10 第四節 名詞解釋 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 敘事研究 13 第二節 產業鏈研究 17 第三節 液晶面板產業現況與趨勢 20 第四節 面板製造廠商概況 33 第五節 購併理論與研究 40 第六節 本章小結 45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47 第一節 研究方法 47 第二節 研究架構 54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對象 55 第四節 研究限制 63 第四章 個案探討 67 第一節 奇美電子 67 第二節 勝華科技 77 第三節 元太科技 85 第四節 綜合討論 9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97 第一節 主要研究發現 97 第二節 結論 100 第三節 建議 104 参考文獻 107 附錄一 113 附錄二 117 附錄三 121 附錄四 125

    一、中文部分
    丁興祥、張慈宜、曾寶瑩(譯)(2006)。質性心理學:研究方法的實務指南。臺北市:遠流。
    王東亮(譯)(1990)。批判的批判 – 教育小說。臺北市:久大。
    王文科(1994)。質的教育研究法。臺北市:師大書苑。
    朱儀羚、康萃婷、柯禧慧、蔡欣志、吳芝儀(譯)(2004)Michele L. Crossley著。敘事心理研究:自我、創傷與意義之建構。嘉義市:濤石文化。
    伍曉明(譯)(1991)。當代敘述學。北京市:北京大學。
    行政院主計處(2003)。2000年台灣地區產業關聯表部門分類說明。台北:行政院主計處。
    杜貞瑩(1998)。企業多角化之跨國購併探討。高雄縣:高苑學報。
    何粵東(2005)。應用心理研究。臺北市:五南。
    林盟城(1997)。析論金融產業之購併活動產業金融季刊。產業金融第94 期。
    林宏聲(2008)。以購併方法提升企業優勢之研究:以友達光電為例。中央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中壢市。
    周慶華(2002)。故事學。臺北市:五南。
    紀國鐘、鄭晃忠(2002)。液晶顯示器技術手冊。新竹市:臺灣電子材料與元件學會。
    洪韶君(2005)。以併購方式解決中國國有企業代理問題之研究。中原大學財經法律學系碩士論文,中壢市。
    財訊出版社(2007)。臺灣面板產業版圖。臺北市:財訊。
    孫梅瑞(2000)。國內上市公司從事公司購併活動對企業經營績效影響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臺北市。
    高辛勇(1987)。形名學與敘事理論。臺北市:聯經。
    高希均、石滋宜(1996)。競爭力手冊。臺北市:天下文化。
    高敬文(1996)。質化研究方法論。臺北市:師大書苑。
    徐岱(1992)。小說敘事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張維巖(2004)。我國大型液晶顯示器廠商之競爭策略。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許是祥(譯)(1986)。David N.Burt著。整體性採購供應實務。臺北市:清華管理。
    許振邦(2004)。採購與供應管理。臺北市:智勝。
    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臺北市:心理。
    黃政傑(1987)。課程評鑑。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月美(2005)。敘事研究 - 一種理解課程與教學的新途徑。臺北市:教育研究月刊130期P.37。
    黃慧雯、童琬芬、梁文蓁、林兆衛(譯)(1999)。Crabtree, B, F., & Miller, W. L.(著)。最新質性方法與研究。臺北市:韋伯。
    彭英慈(2004)。成年男性喪失父(母)親之哀痛經驗敘說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楊雪蘭、宋兆賢(譯)(2008)。(著)。企業研究方法。臺北市:華泰。
    楊裕富(2009)。敘事設計論做為一種建築美學。中華民國建築學會「建築學報」第69期,155-168。
    榮泰生(2003)。企業研究方法。臺北市:五南。
    寧一中(譯)(2004)馬克柯里(著)。後現代敘事理論。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
    蔡源煌(1991)。從浪漫主義到後現代主義。臺北市:雅典。
    蔡敏玲(譯)(2000)。Clandinin, D. J., & Connelly, F. M.(著)。敘說研究:質性研究中的經驗與故事。臺北市:心理。
    魏永康(2004)。臺灣TFT-LCD產業之競爭策略分析。國立臺北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臺北縣。
    魏啟林(1993)。掌握企業購併的最適策略。臺北市:遠流出版社。
    簡禎富(2005)。決策分析與管理-全面決策品質提升之架構與方法。臺北市:雙葉。
    譚君強(譯)(1995)巴爾(著)。敘述學:敘事理論導論。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
    顧鴻壽、周本達、陳密等(2005)。平面顯示器基本概論。臺北市:高立。
    二、英文部分
    Barthes, Roland, Susan sontag. (edit) (2000). A Roland Barthes Reader, Vintage, London.
    Genette, Gérard. (1972). Narrative Discourse: An Essay in Method. Trans. Jane E. Lewin. Ithaca, NY: Cornell UP.
    Gergen, K.J. and Gergen, M.M. (1984). The social contruction of narrative account. Historical social psychology. Hillsdle, NJ: Lawrence Erlbaum. pp. 173-190.
    Heaven, V.M. (1999). Narrative, believed-in imaginings and psychology’s methods: an interview with Theodore R. Sarbin, Teeching of psychology, 26; 300-304.
    Michael E. P. (1985). Competitive Advantage :Creating and SustainingPerformance. NY: Free Press
    Osborn, A. F. (1957). Applied Imagination. New York:Scribner Press.
    Porkinghome, D. P. (1998). Narrative Knowing and the human Sciences. NY: SUNY Press.
    Porter, M. E. (1990).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 The Free Press
    Sarbin, T.R. (1986). Narrative Psychology: The Storied Nature Human Conduct. New York: Praeger.
    Satty, T. L.(1986). Axiomatic Foundation of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OMEGA.
    Wei, J. C. and M. J. Wang. (2005). An AHP-based approach of ERP system selec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Yin, R.K. (1994).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Newbury Park, CA: Sage.
    Yin, R.K. (2003).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 Thousand Oaks, CA: Sage.
    Yardley, L. (1997). Material Discourses of Health and lllness. London: Routledge.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