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吳鳳玉
論文名稱: 基隆市某國中七年級學生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自我導向學習策略」之效果研究
指導教授: 鄭惠美
Jeng, Huey-Mei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Health Promotion and Health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8
畢業學年度: 9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8
中文關鍵詞: 自我導向學習健康行為健康體適能七年級學生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03下載:3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以準實驗設計進行二組不同教學策略介入,主要目的在探討「自我導向學習策略」對國中七年級學生健康行為及健康體適能之影響,並探討介入課程應用於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之發展性。
    研究結果發現:
    ㄧ、研究對象健康行為在各向度的情形由高至低依序為社會適能、精神適能、情緒適能、文化適能、身體適能。
    二、研究對象健康體適能BMI之分布屬於正常範圍,柔軟度、肌力、肌耐力、心肺耐力分布於請加強、中等範圍以及銅牌好手之間。
    三、研究對象在課程結束時,其健康行為各向度不因教學策略而有所差異;在課程結束後二個月自我導向學習策略在健康行為社會適能及情緒適能向度上顯著優於傳統教學,其它向度則不因教學策略而有所差異。
    四、研究對象在課程結束時,健康體適能之柔軟度、肌耐力、心肺耐力項目其自我導向學習策略明顯優於傳統教學,肌力項目則不因教學策略而有所差異;在課程結束後二個月其自我導向學習策略組在柔軟度項目明顯優於傳統教學,其它項目則不因教學策略而有所差異。
    五、性別是影響課程結束時健康行為身體適能與精神適能向度、健康體適能BMI與心肺耐力項目的因素,以及課程結束後二個月健康體適能肌力、心肺耐力項目的因素。
    六、應用自我導向學習策略於健康與體育領域課程中,有七、八成的學習者對教學課程內容、符合需求、喜歡程度、成果發表上感到滿意,有六成表示會繼續執行,藉由自我導向學習策略的方式有助於提升學生健康行為與健康體適能之學習效果,因此將其發展於健康與體育領域課程是有其可行性與必要性。

    目 次 中文摘要 …………………………………………………………………… I 英文摘要 …………………………………………………………………… III 目次 …………………………………………………………………… V 表次 …………………………………………………………………… VII 圖次 …………………………………………………………………… IX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重要性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3 第三節 研究假設 …………………………………………… 3 第四節 名詞解釋 …………………………………………… 3 第五節 研究限制 ……………………………………………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7 第一節 健康與體育領域課程與教學之相關研究 ………… 7 第二節 健康行為與健康體適能相關之研究 ……………… 12 第三節 自我導向學習理論與相關研究 …………………… 21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29 第一節 研究設計與架構 …………………………………… 29 第二節 研究對象及研究工具 ……………………………… 30 第三節 研究步驟與進度 …………………………………… 38 第四節 資料處理與統計分析 ……………………………… 41 第四章 研究結果 ……………………………………………………… 43 第一節 研究對象基本資料之描述 ………………………… 43 第二節 不同教學策略介入的立即效果 …………………… 50 第三節 不同教學策略介入的短期效果 …………………… 61 第四節 不同教學策略效果之綜合摘要 …………………… 71 第五節 自我導向策略介入過程 …………………………… 80 第六節 綜合討論 …………………………………………… 8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93 第一節 結論 ………………………………………………… 93 第二節 建議 ………………………………………………… 94 附錄 ………………………………………………………………… 97 附錄一:專家效度與CVI值 ……………………………… 97 附錄二:國中學生健康行為之調查研究正式問卷 ……… 104 附錄三:體適能檢核表 …………………………………… 107 附錄四:教學計畫 ………………………………………… 108 附錄五:學習計畫書 ……………………………………… 113 附錄六:教學評價問卷 …………………………………… 119 附錄七:國中體適能百分比等級常模 …………………… 121 表 次 表2-1 國中學生健康行為之相關研究 ……………………………… 14 表2-2 國中學生健康體適能之相關研究 …………………………… 18 表2-3 國中學生自我導向學習之相關研究 ………………………… 25 表3-1 實驗設計圖 …………………………………………………… 29 表3-2 研究樣本人數摘要表 ………………………………………… 31 表3-3 健康行為調查問卷內容 ……………………………………… 31 表3-4 健康行為各向度之問卷信度分析 …………………………… 33 表3-5 健康課程單元學習活動 ……………………………………… 36 表3-6 體育課程單元學習活動 ……………………………………… 37 表3-7 資料分析統計方法摘要表 …………………………………… 40 表4-1 研究對象性別分佈情形 ……………………………………… 44 表4-2 研究對象健康行為之身體適能、社會適能、精神適能、情緒適能、 文化適能學習前得分之平均數、標準差、t-test 檢定…… 46 表4-3 研究對象健康體適能之BMI、肌力、肌耐力、心肺耐力學習前得 分之平均數、標準差、t-test 檢定 ……………………… 49 表4-4 二組學生前測與後測得分及配對t考驗結果 ……………… 52 表4-5 各變項間之共線性診斷(一) ……………………………… 53 表4-6 教學介入在學生健康行為之身體適能、社會適能、精神適能、情 緒適能、文化適能之立即效果 ……………………………… 57 表4-7 各變項間之共線性診斷(二) ……………………………… 58 表4-8 教學介入在學生健康體適能之BMI、肌力、肌耐力、心肺耐力之立 即效果 ………………………………………………………… 61 表4-9 二組學生前測與後後測得分及配對t考驗結果 …………… 63 表4-10 教學介入在學生健康行為之身體適能、社會適能、精神適能、情 緒適能、文化適能之短期效果 ……………………………… 67 表4-11 教學介入在學生健康體適能之BMI、肌力、肌耐力、心肺耐力之短 期效果 ………………………………………………………… 71 表4-12 立即與短期效果之影響因素 ………………………………… 73 表4-13 不同教學策略之立即與短期效果 …………………………… 75 表4-14 研究對象教學介入前、後之得分情形 ……………………… 79 表4-15 各單元教學課程評價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 ………………… 82 表4-16 課程結束後是否會繼續執行計畫 …………………………… 82 圖 次 圖3-1 研究架構圖 …………………………………………………… 30 圖3-2 研究步驟流程圖 ……………………………………………… 40 圖4-1 研究對象健康行為各向度平均得分雷達圖 ………………… 45 圖4-2 健康行為各向度前測、後測之雷達圖 ……………………… 74 圖4-3 健康行為各向度前測、後後測之雷達圖 …………………… 75 圖4-4 BMI項目前、後、後後測之折線圖 ………………………… 76 圖4-5 柔軟度項目前、後、後後測之折線圖 ……………………… 77 圖4-6 肌力項目前、後、後後測之折線圖 ………………………… 77 圖4-7 肌耐力項目前、後、後後測之折線圖 ……………………… 78 圖4-8 心肺耐力項目前、後、後後測之折線圖 …………………… 78

    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分
    丁導民(1995)。空中大學學生自我導向準備度、電腦態度與電腦成就關係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王文科、王智弘(2005)。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
    王世璋(2004)。美國The Success for All (SFA) 教育方案對我國國小教育的啟示。學校行政,31,198-210。
    王依虹(2003)。托兒所幼童家長對遊戲場所安全認知、態度及行為之介入研究。國防大學國防醫學院公共衛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王建楠、吳重達(2006)。青少年之身心發展及行為表現。基層醫學,21(11),326-332。
    王素琴(1994)。成人學生學習參與動機取向與教育產品利益知覺之相關性研究。國立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王家福(2004)。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課程設計之合作學習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巫博瀚(2005)。以結構方程模式檢驗自我調整學習對國中生學習成就之影響。國立台灣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姿嫺(2003)。青少年醫療服務利用行為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以台南縣國中生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吳麗貞(2002)。運動介入對社區老年人健康體能之影響。國立台北護理學院護理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李玲玲、白璐、盛培珠(2002)。社區幼童居家事故傷害預防介入研究。台灣公共衛生雜誌,21(1),61-72。
    李敏慈(2000)。學習如何學習-一個學習契約的省思。香光莊嚴,62。檢索日期:2005年11月12日。網址:http://www.gaya.org.tw/magazine/2005/62/education1.htm
    李慧鈴(2005)。青少女身體意象與飲食行為---以台北縣立三民高中為例。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李麗美(2001)。松年大學學員自我導向學習傾向學習滿意度關係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李蘭(1991)。健康行為的概念與研究。中華衛誌,10(5),1-13。
    李蘭(1999)。健康促進取向之研究構想。國家衛生研究院簡訊,4(4),21-26。
    林生傳(1998)。建構主義的教學評析。課程與教學,13,1-13。
    林佳惠(2000)。自我教導訓練團體對國小六年級學童社會焦慮輔導效果之研究。新竹師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論文集,5,81-108。
    林坤曉(2005)。健康體適能虛擬教室輔助國中體育教學對學生健康體適能認知與表現的影響--以台北市芳和國中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宴瑛(2006)。個人目標導向、課室目標結構與自我調整學習策略之關係及潛在改變量分析。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林淑娟(1996)。高雄市市民學苑成人學習者自我導向學習準備度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林陳桂香(2006)。學校健康教育課程與學生健康知識需求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林國雄(2004)。國小學童相關科學概念發展之研究─以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課程學習之影響為例。屏東師範學院體育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林進財(1998)。學習自主權:自我導向學習理論在教學上的意義。國教之友,50(2),13-20。
    林凱儀(2003)。桃園地區國中學生體能活動調查與分析。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林慶昌(2004)。國中生自我導向學習研究-以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胡小萍(2006)。國小學童「自我導向學習急救教育策略」效果之實驗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姚乃慈(2004)。問題導向學習教學策略在國中生活科技課程實施成效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徐世諭(2003 a)。自我導向學習對於國小教育之意義。教育研究月刊,116,114-109。
    徐世諭(2003 b)。自導學習取向之學習角落規劃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34,21-40。
    徐崇城(2005)。「問題本位學習」教學模式對國二學生問題解決能力與合作學習之影響。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中壢。
    晏涵文(2000)。健康與體育新課程綱要之理念、內涵與特色。健康教育,85,16-29。
    許義雄(2000)。九年一貫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探討。學校體育,55,10-18。
    許義雄、葉國樑(2000)。健康與體育領域課程構想與架構。翰林文教雜誌,8,14-18。
    陶以哲(2004)。新竹實中體育課不同體適能課程對於學生體適能的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貞夙(1995)。空中大學學生成年前家庭成長經驗與自我導向學習準備度之觀係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陳郁汝(2001)。行政人員自我導向學習能力工作投入與學校行政效能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陳宣伯(2001)。國民小學教師對九年一貫課程的意見調查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屏東。
    陳俊忠(2000)。運動訓練與運動處方之原則與擬訂。勞工健康體能促進技術手冊,72-90。
    陳美昭(2006)。台北市某國中學生運動社會心理、身體意象與規律運動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美惠(2006)。家長「促進幼童居家安全自我導向學習課程」實驗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傳吉(2005)。合作學習策略對於國中學生體適能訓練成效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陳嘉玲(2006)。運用互動式手冊於家長預防青少年藥物濫用之介入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毓凱(2005)。「問題本位學習」教學模式對國中二年級學生自我倒向科學學習傾向與科學學習動機之影響。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中壢。
    陳德雄(2005)。男性青少年學業成績與體適能相關之研究-以新竹市立三民國中為例。台北巿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樹華(2007)。某國小學童運動介入後對健康體適能影響研究-以羽球運動營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麗如(2002)。合作學習實施成效之探究。教育社會學通訊,38,20-27。
    陳麓米(2003)。圖像示範營養教育資訊網之系統建立與測試。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丁元(2005)。思考風格型態與功能對自我覺察的影響。國立交通大學理學院網路學習學程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張秀雄(1993)。發展自我導向學習能力的途徑。隔空教育論叢,5,89-116。
    張秀鳳(2005)。青少年身體意象和瘦身之探討。長庚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張淑娟(2005)。國中生體適能課程之探討-以台南縣西港國中為例。國立台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教育部(1998)。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台北:教育部。
    健康體育護照(國中學生適用)。台北:教育部。
    郭惠茹(2002)。高職數學教師試行合作學習之行動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葉國樑、唐孝蘭(2006)。國民中學健康與體育領域之資源迴收價值澄清教學效果探討。學校衛生,48,97-115。
    黃志偉(2005)。國中生吸菸行為與健康體適能差異之比較。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黃松元(2000)。我國國民中學健康教育課程之迴顧與展望。國立編譯館通訊,52,11-17。
    黃富順(2000)。成人教育導論。台北:五南。
    黃富順(2002)。成人學習。台北:五南。
    曾茂山(2002)。社區介入策略對國中生運動行為及體適能之影響研究以柑園國中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曾美娟(2006)。國中生體型意識、身體活動及飲食行為相關之探討。國立台北護理學院醫護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楊惠文(2006)。應用自我導向學習促進體重控制班學員身體活動改變之行動研究-以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楊鈞圭(2004)。國高中生嚼檳榔、吸菸、飲酒之認知、態度之測量及相關因素探討。高雄醫學大學口腔衛生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論文,未出版,高雄。
    載偉謙(2000)。成功的統整式教學四部曲。中華體育季刊,14(3),17-23。
    劉子瑜(2006)。中壢地區高中職學生生活適應問題與身心健康之研究。國立台北護理學院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劉坤宏(2003)。彰化縣國中生運動行為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劉炳輝(2000)。國中學生認知風格與學習方法對學習判斷英語子句效果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劉瑞富(2005)。提昇國中學生體適能之行動研究-以屏東縣泰武國中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潘義祥(2002)。九年一貫「健康與體育」課程之發展策略與展望。國立體育學院論叢,12(2),35-41。
    歐用生(1997)。當前課程改革檢討。台北:師大書苑。
    蔡溎蓉(2003)。運動網頁介入對高中女生體適能及運動狀況之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廖德文(2003)。國小教室發展自我學習導向學習的策略。研習資訊,20(2),92-98。
    鄭元順(2005)。不同的運動介入對國中肥胖學生體適能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鄭惠美編撰(2005)。創意衛教-教學活動設計的原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班。「衛生教育理論與方法」教學講義。
    鄭惠美、照屋博行、佐藤茂夫與山千本惠(2003)。學習者「自我導向傾向」與其「健康教室」課程出席狀況之效果研究。衛生促進暨衛生教育雜誌,23,15-28。
    鄭惠美、古息珠(2001)。自我導向學習營養知能效果研究。健康促進暨衛生教育雜誌,21,1-7。
    鄭惠美(1996)。自我導向學習衛生教育策略工作手冊。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
    鄭惠美(1994)。鄉村中老年人自我導向學習衛生教育策略-以高血壓防治為例。國立台灣大學博士論文。
    鄭惠美、謝雨生(1994)。鄉村中老年人高血壓衛生教育策略自我導向學習效果研究。衛生教育論文集刊,7,154-190。
    鄧運林(1995)。成人教育與自我導向學習。台北:五南。
    鄧運林(2001)。成人教育哲學導論。高雄:麗文。
    蕭安成(1997)。隔空與非隔空學習者自我導向學習傾向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謝豪華(2000)。運用主動性學習教學策略之合作行動研究-以國中英語教學為例。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魏嘉慶(2005)。台灣中學生健康減重網路學習素材發展與評估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理學院網路學習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羅文杰(2004)。九年一貫前後不同階段國中學生體育課程表現之研究-以體適能表現、體適能認知程度及體育課程滿意程度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姵真(2004)。高中職護理教師自我導向學習傾向與專業成長關係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二、英文部分
    Alexander, D. (1994).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 Overview. Preventive Medicine, 23, 653-654.
    Baker, C. W., Little, T. D., & Brownell, K. D. (2003). Predicting adolescent eating and activity behaviors: the role of social norm and personal agency. Health Psycho, 22 (2), 189-198.
    Belloc, N. B., & Breslow, L. (1972). Relationship of physical health status and health practice. Preventive Medicine, 1(3), 409-421.
    Botta, R. A. (2003). For your heal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gazine reading and adolescents' body image and eating disturbances. Sex Roles, 48 (9-10), 389-399.
    Brockett, R. G., & Hiemstra, R. (1991). Self-directed in adult learning: Perspectives on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London: Rout ledge.
    Brookfield, S. D. (1994, © 1986). Understanding and facilitating adult learning: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principles and effective practices.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and England: Open University Press.
    Brookfield, S. D., & Preskill, S. (1999). Discussion as a way of teaching: Tools and techniques for democratic classrooms.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and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Chandra, A., & Minkovitz, C. S. (2007). Factors that Influence Mental Health Stigma among 8th Grade Adolescents.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36(6), 763-774
    Chatrath, R., Shenoy, R., Serratto, M., & Thoele, D. G. (2002). Physical fitness of urban American children. Pediatric Cardiology. 23(6), 608-612.
    Cheren, M. (1983). Helping learners achieve greater self-direction. In R.M. Smith (ed.), Helping Adults Learn How To Learn.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Inc., Publishers. 23-37.
    Choi, W. S., Ellerbeck, E. F., Kaur, H. N., Niaman, A., & Jasjit, S. (2006).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Physician Discussion of Health Behaviors with Adolescents. Journal of Youth & Adolescence, 35(6), 969-975.
    Crow, G. O. (1991). Teaching learners to be Self-directed. Adult Educational Quarterly, 41(3), 125-149.
    Davies, R. S., & Mendenhall, R. (1998). Evaluation comparison of online and classroom instruction for HEPE 129--fitness and lifestyle management course[Electronic database]. Abstract from: ERIC File: Accession Number ED427752.
    Fardy, P. S., White, R. C., Clark, L. T., Amodio, G., Hurster, M. H., & McDermott, K. J., et al. (1995). Health promotion in minority adolescents: A healthy people 2000 pilot study. Journal of Cardio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15(1), 65-72.
    Fletcher, P. C., Bryden, P. J., Schneider, M. A., Dawson, K. A. & Vandermeer, A. (2007). Health Issues and Service Utiliz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 Experiences, Practices & Perceptions of Students, Staff and Faculty. College Student Journal, 41(22) , 482-493.
    Fredrisken, K., Rhodes, J., Reddy R. & Way, N. (2004). Sleepless in Chicago: Tracking the Effects of Adolescent Sleep Loss During the Middle School Years. Child Development, 75(1), 84-85.
    Garcia, A. W., Norton-broda, M. A., Frenn, M., Coviak, C., Pender, N. J., & Ronis, D. L. (1995) .Gender and developmental differences in exercise beliefs among youth and prediction of their exercise behavior.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65(6), 213-219.
    Godfrey, J. R. (2004). Toward Optimal Health: The Experts Discuss Sleep Sufficiency and Health. Journal of Women's Health, 13(7), 764-669.
    Grunbaum, J. A., Kann. L., Kinchen, S. A., Williams, B., Ross, J. G., & Lowry, R. (2002). Youth Risk Behavior Surveillance-United States, 2001.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72 (8), 313-328.
    Hammond, M., & Collins, R. (1991). Self-directed learning: Critical practice. London: Nichols / GP Publishing.
    Harris, D., & Guten, S. (1979). Health proactive behavior - adolescent health.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 14, 495-498.
    Haynes, R., Reading, R., & Gale, S. (2003). Household and neighborhood risk for injury to 5-14 year old children.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57, 625-636.
    Kasl, S.V., & Cobb, S. (1966). Health behavior, illness behavior and sick role behavior. Arch, Environmental Health, 12, 246-266.
    Kaswarm, C. E. (1983). Self-directed learning and lifespan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felong Education, 2(1), 29-46.
    Knowles, M. S. (1975). Self-directed learning. New York: Association Press.
    Knowles, M. S. (1989). The Making of an Adult Educator. An autobiographical journey.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Ma, Xin. (2007). School Experiences Influence Personal Health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of Adolescents: The Canadian Case. School Effectiveness and School Improvement, 18(2), 209-240.
    Manios, Y., Kafatos, A., & Mamalakis, G. (1998). The effects of a health education intervention initiated at first grade over a 3 year period: Physical activity and fitness indices. Health Education Research, 13(4), 593-606.
    Masterson, C. & Flynn, S. M. (2006). How to Teach Fitness Concepts in Tough Situations. Teaching Elementary Physical Education, 17(4), 32-37.
    Melody, O., Grant, S., & Erin, M. (2006). An Integrated Curriculum Approach to Increasing Habitual Physical Activity in Children: A Feasibility Study. The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76(2), 74-69.
    Milan, S., Ethier, K., Lewis, J., Kershaw, T., Niccolai, L., & Ickovics, J. (2006). Reproductive Health of Urban Adolescents: Differences in the Behaviors, Cognitions, and Social Context of African-American and Puerto Rican Females. Jeannette Journal of Youth & Adolescence, 35(6), 959-967.
    PenaReyes, M. E., Tan, S. K., & Malina, R. M. (2003). Urban-rural contrasts in the physical fitness of school children in Oaxaca, Mexico. 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Biology. 15 (6), 800-813.
    Pender, N. J., Barkaskas, V. H., & Haymsn, L. (1992). Health promotion and disease prevention: Toward excellence in nursing practice and education. Nursing Outlook, 40 (3), 106-112.
    Ramrakha, S., Bell, M. L.,Paul, C., Dickson, N., Moffitt, T. E., & Caspi, A. (2007).Childhood Behavior Problems Linked to Sexual Risk Taking in Young Adulthood: A Birth Cohort Study.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 Adolescent Psychiatry, 46 (10), 1272.
    Richard L., Howell W., Deborah A. G., Janet E. F., & Laura K. (2002). Television viewing and its associations with overweight, sedentary lifestyle, and insufficient consumption of fruits and vegetables among US high school students: Differences by race, ethnicity, and gender. The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72(10), 413-421.
    Rivkin, M. S. (2007). Keeping Fit--In Body and Mind! Early Childhood Today, 21(5). 28-37.
    Rouse, D. P. (2000). The effectiveness of 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 in teaching nursing students about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Computers in Nursing, 18(6), 282-287.
    Santor, D. A.,Poulin, C., LeBlanc, J. C., & Kusumakar, V. (2007). Facilitating Help Seeking Behavior and Referrals for Mental Health Difficulties in School Aged Boys and Girls: A School-Based Intervention.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36(6), 741-752.
    Siegel, D. J. (2006). The Effects of Physical Activity on the Health and Well-Being of Youths. The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 & Dance, 77(1), 11.
    Spear H., & Kulbok, P. A. (2001). Adolescent Health Behaviors and Related Factors: A Review. Public Health Nursing; 18(2), 82-93.
    Tinsworth, D., & McDonald, J. (2001). Injuries and Deaths Associated with Children in Playground Equipment. Washington (DC): U.S. Consumer Product Safety Commission.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2001). What are the leading healths Indicators. Retrived July 20, 2005, from http://www.health.gov/healthypeople/LHI/lhiwhat.htm
    U. S.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2006). Youth risk behavior surveillance-United States, 2005.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Weekly Report, 55(5), 1-33.
    Ward, B. W., & Speaker, S. (2006). Overweight youth: Changing behaviors that are barriers to health. Journal of Family Practice, 55 (11), 957-963.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1995). Ottawa charter for health promotion. Retrived July 20, 2005, from http://www.who.int/hpr/docs/ottawa.html.
    Wright, R. W. & Karp, G. G. (2006).The Effect of Four Instructional Formats on Aerobic Fitness of Junior-High School Students. Physical Educator, 63(3), 143-153.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