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張玉璽
Chang, Yu-Hsi
論文名稱: 社會資本與公民參與之研究
A Study of Social Capital and Civic Engagement
指導教授: 林振春
Lin, Jenn-Chue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7
畢業學年度: 10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90
中文關鍵詞: 社會資本人際網絡規範信任公民參與政治參與社區參與慈善參與
英文關鍵詞: Social Capital, Social Network, Norm, Trust, Civic Engagement,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Charity Participation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3270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23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近年來社會體制不斷的改革進步,一般民眾對於公民概念之認識也大幅度的提升,公民參與已然成為改革社會之動力。民眾透過公民參與的過程,可擴大自身人際網絡及提升對於社會之信任,進而產生豐厚的社會資本,社會資本已逐漸被認為是影響民主參與、治安、健康狀態及社經實力等的重要推動力量,對個人有利,也對整體社會產生重要的影響,公民參與與社會資本已被認為是建立公民社會不可或缺的要素。
    本研究探討台灣地區居民的社會資本及公民參與之存量,亦探討社會資本及公民參與兩者在理論及實務上的脈絡關係。本研究透過人際網絡、規範及信任來評量受訪者社會資本之高低,而公民參與則是以政治參與、慈善參與、社區參與來作為測量指標。本研究使用次級資料之量化分析,研究樣本是取自於『中央研究院調查研究專題中心學術調查研究資料庫』的實證研究資料『2014 年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畫2012 第六期第三次調查計畫執行報告』,受訪者共有2134位。
    本研究發現性別、種族及城鄉差距等背景變項對於社會資本及公民參與無顯著影響,而年齡、信仰、教育程度、收入、職業、及居住區域等背景變項對於社會之本及公民參與有顯著影響。透過典型相關及迴歸分析結果呈現出社會資本與公民參與兩個概念是正相關,社會資本對於公民參與有較高的解釋及預測力。台灣地區居民有很高社會資本存量,受訪者在人際網絡的廣度及深度表現上都相當優異,在信任的表現上,呈現出差序格局的信任方式,對於陌生人是傾向於不信任的態度。
    整體而言,台灣是並不是一個具有高度信任的社會,特別是對於政府及非營利組織的領導者的信任,但鄰里間依然會遵循互惠規範的行事原則,且大部分民眾具有豐富的人際網絡。而在公民參與上,人民對於公共事務的參與是相當貧乏,特別是在政治參與及慈善參與上的表現上,這現象反映出台灣是個低度公民參與的社會。因為政府效能不足,這點反映在人民對於政府信任低落上,人民對政府失去信心,以至於人民對於參與公共事務表現出冷漠的態度。

    In recent years, civic engagement has become the driving force of social reform because of continuous reform and progress in the social system, and the general public awareness of the concept by citizens, which is also significant. Through the process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 people can expand their interpersonal network, enhance trust in the society, and then generate rich social capital. Social capital has gradually become regarded as an important driving force influencing democratic participation, public security, health status, and social and economic strength. It is beneficial to the individual and ha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whole society. Citizen participation and social capital have been considered as indispensable elements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civil society.
    This study explores social capital and citizens’ participation in the Taiwan region, and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capital and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both theory and practice. Social networks, norms, and trust are used to measure the social capital of respondents. Citizen participation is measured by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and participation in charitable activities. In this study, we undertook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secondary data. The study sample was obtained from the the 2012 Taiwan Social Change Survey (Round 6, Year 3): Social Stratification.. A total of 2,134 respondents were surveyed.
    This study found that background variables such as gender, race and urban-rural disparity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social capital and citizen participation, while age, beliefs, education, income, occupation, position, and residential area were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social capital and citizen participati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ocial capital and citizen participation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in the correlation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Taiwan residents have a high social capital stock, the respondents in the breadth and depth of the performance of the network are very good, the performance of trust, showing the pattern of the trust of the difference in order to strangers tend to distrust the attitude.
    Overall, Taiwan is not a highly trusting society, especially with regard to government and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the leadership who should be trusted, but neighborhoods still follow the principles of reciprocity norms, and most people belong to a rich network of people they can trust. The participation of people in public affairs, and especially in politics and charities, is very poor which reflects the fact that Taiwan is a low-level citizen participation society. This is due to the inefficiency of the government, which is reflected in people's loss of confidence in the government, and the indifference of people to their own participation in public affairs.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5 第三節 名詞解釋………………………………………………………………….7 第四節 研究流程………………………………………………………………...10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1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社會資本……………………………………………………………..….14 第二節 公民參與………………………………………………………………...31 第三節 社會資本與公民參與之關聯性………………………………………...51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目的………………………………………………………...65 第二節 研究假設………………………………………………………………...65 第三節 研究架構………………………………………………………………...67 第四節 研究工具…………………………………………………………...........69 第五節 統計分析方法…………………………………………………………...86 第六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對象………………………………………...............88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第一節 社會資本及公民參與現況.................................................94 第二節 背景變項與社會資本之關係…….........................…….....99 第三節 背景變項與公民參與之關係………...…………….....................117 第四節 社會資本與公民參與之關係………….........…………………….135 第五節 綜合討論…………………..................................…...............15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發現……..................................................................164 第二節 結論…………...................................................................170 第二節 建議…………....................................................................172 參考文獻……………………………………………………………………...………175

    中文文獻
    卜長莉(2005)。社會資本與社會和諧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王中天 (2002a)。社會資本及其政治效應初探:以台灣為例。全球化與台灣政治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2 年台灣政治學會主辦。
    王中天(2002b)。社會資本與均衡路徑未定性。國立成功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中天(2003)。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概念、源起、及現況。問題與研究,42(5),139-163。
    王中天(2010)。當社會信任遇見政治信任-對政治文化觀點的整合與檢驗。臺灣民主季刊,7(4),47-83。
    王甫昌(2003)。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群學。
    丘昌泰 (2001)。台北市社區參與制度之研究。台北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研究成果報告(編號:市政專題研究報告第308輯)。台北:北市府研考會。
    丘昌泰 (2002)。建構市民導向的社區參與制度:北市經驗之評析。行政暨政策學報,35,1-44。
    甘炳光(編)(1996)。社區工作-理論與實踐。台北:五南。
    任慶宗、方顯光、馮先覺(2009)。團隊成員個體外顯特徵與內隱變項對知識創新之影響-知識網絡結構洞的中介效果。華人前瞻研究,5(2),73-94。
    朱國明(2007)。網路社群社會資本與成員間助人行為之相關研究。資訊管理學報,14(2),169-202。
    江大樹、張力亞(2008)。社區營造中組織信任的機制建構:以桃米生態村為例。東吳政治學報,26(1),87-142。
    江岷欽(1993)。組織文化與組織效能變遷測量。公共政策學報。第15 期,27~82 頁。
    江明修(1996)。社區活動參與與公民參與。教育研究雙月刊,51,41-52。
    江明修(2001)。建立學習型的公民社會。社區大學全國通訊,2011 年10 月15日取自http://apcu.taconet.com.tw/html/report/special/special12.htm。
    江明修、陳欽春(2004)。充實社會資本之研究。收錄於新世紀第二期國家建設計畫研擬‧專題研究系列三,177-251。台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江明修、鄭勝分 (2004)。從政府與第三部門互動的觀點析探臺灣社會資本之內涵及其發展策略。理論與政策,17(33) 37-58。
    江家慧(2002)公民參與機制運用於政策規劃過程之研究:以雲林林內焚化廠設置過程為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研究所研士論文。
    何佩穎(1992)政策運作過程中公民參與的研究—以臺北市政府為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明修(2007)。公民社會的限制。台灣民主季刊,4(2) 33-65。
    吳尚達(2012)Facebook使用者公民參與行為與審議式民主。中國文化大學新聞學系。
    吳怡婷(2014)網路世代成人新聞媒體素養、公民參與態度與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
    吳英明、亞天恩(2005)。民主DNA 筆記書:攜手打造一流公民社會。臺北市:新自然主義。
    吳清山、林天佑(2005)。公共關係。教育研究月刊。131,155-155。
    吳嘉希(2015)微網誌使用對社會資本和公民參與之影響——以中國新浪微博為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
    吳瓊恩 (2002)。公共行政學發展趨勢的探究:三種治理模式的互補關係及其政治理論的基礎。公共行政學報,7,173-220。
    呂嘉薰(2013)台灣研究生的社群網站使用行為、社會資本與公民參與之關連性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宋餘俠、黃子華(2009)。優質公共治理與提升政府效能。研考雙月刊,33(5),18-28。
    李小雲、邱國軍(2000)。社會資本、社會組織與公民社會。第三屆國際民間組織合作研討會論文集,113-118,北京:中國國際民間組織合作促進會。
    李佳純(2003)。以社會資本理論探討網路健康資訊使用者之資訊使用行為。南華大學傳播管理學系。
    李其芳(2006)。社區方案推動對社會資本創造之影響─以南投縣桃米社區為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成人與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宗勳(2002)。社會資本與社區安全之初探。中國行政評論,11(3),1-44。
    李宗勳(2004)。「安全社區」新視野與社區管理的構聯。公共行政學報,10,25-62。 
    李宗勳(2009)。公民社會與社區參與-從心態期待到空間讓渡。公共行政學報,30,131-148。
    李宛蓉譯(1998)。Fukuyama 著。信任。台北:立緒文化。
    李明珠(2003)志工服務學習與其公民參與行為之研究:以台中市祥和計畫志工為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金桂(2009)。運用社會資本自組都市更新會實施更新之研究。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金桂(2009)。運用社會資本自組都市更新會實施更新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臺北市。
    李建興(1994)。運用社會資源協助社區發展可行途徑之研究。社區發展季刊。28,104-117。
    李美麗(2006) 公民參與理論與實務:以臺北市文山區社區巡守隊組織運作為個案 。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健鴻(2005)。社會資本與組織公民行為-複合式鑲嵌觀點。關係管理研究,1,161-178。
    李惠彬、楊雪冬(主編) (2000)。社會資本與社會發展。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李瑋琪(2006)。單車旅遊者之社會資本與深度休閒關係研究。逢甬大學景觀與遊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李寶鳳(2011)。新北市社大學員社會資本與社區參與及其相關性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汪浩(2003)。網絡性邊緣組織的社會資本--以台灣儲蓄互助社的經驗研究。台灣社會學年會暨『邁向新世紀的公帄社會—族群、風險與不帄等』研討會」。
    周紅云(2002)。社會資本理論述評。收入於東海大學全球化治理論文研討會發表論文。
    周新富、王財印(2006)。社會資本在家庭付際人力資本傳遞作用之探討。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學報,19(2),281-306。
    周麗芳(2003)。關係與人際網絡,載於鄭伯壎、姜定孙、鄭弘岳主編:組織行為研究在臺灣:三十年迴顧與展望。台北:桂冠圖書。
    林水波、王崇斌(1999)。公民參與與有效的政策執行,公共行政學報,3,175-202。
    林玉燈(2007)。社區居民參與社區營造與其社會資本關係之研究—以宜蘭蘇澳白米社區為例。逢甲大學建築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林生傳(2005)。教育社會學。臺北市:巨流。
    林妙雀(2009)。社會資本對知識分享與智慧資本影響之研究。組織與管理,2(1),91-143。
    林南(2001)。社會資本:爭鳴的範式和實證的檢驗。香港社會學學報,2,1-38。
    林南(2007)。社會資本理論與研究簡介。社會科學論叢,1(1), 1-32。
    林玲伊(2006)。國民中學社會資本現況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臺北市。
    林振春 (1992)。社會調查。臺北市 : 五南。
    林振春 (1993)。社會工作。臺北巿 : 師大書苑。
    林振春 (1994)。整建社區社會凝聚社區意識。社教雙月刊,61,33-39。
    林振春 (2008)。社區學習。臺北市 : 師大書苑。
    林振春(1995)。凝聚社區意識,建構社區文化。社區發展季刊,69,25-39。
    林真夷 (2011)。大學生參與不同類型之服務學習課程與公民參與之相關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南市。
    林祐聖、葉欣怡譯(2005)。Nan Lin(2001)原著。社會資本。台北:弘智文化。
    林純雯(2010)。審議式公民教育的圖像:從教師審議素養之探究論起。人文社會科學研究,4(3),132-160。
    林啟新(2004)公民參與與公共行政—以臺北市政府鄰里公園改造說明會為例。世新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專班碩士論文。
    林瑞欽 (1994)。社區意識的概念-測量與提振策略。新台灣社會發展學術叢書:社區篇,17-39。台北市:中華民國公益活動促進會。
    林瑞欽(1994)。社區意識的概念、測量與提振策略。社會發展研究學刊,1,1-21。
    林慧瑛(2013)。從社會資本觀點探討公營電臺之社會行銷資源整合及成效研究─以警廣「腸愛爸爸」活動為例。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研究所。
    林聰吉、楊湘齡(2008)。臺灣社會資本的分佈及基民主效果。東吳政治學報,26(2),39-83。
    邱兆台(2012)。社區組織社會資本的建構與累積-以台北市奇岩社區發展協會為例。東海大學行政管理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
    邱春堂(2009)。國民小學校長社會資本、教導型領導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國民小學校長社會資本、教導型領導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
    邱柏松、佘溪水(2006)。以社會資本為觀點探討對人力資源交換的影響。興國學報,5,11-21。
    俞可平 (1999)。社群主義。台北:風雲論壇。
    南健中(2013)。大學生公民意識與公民參與行為之研究-以中部某大學為例。逢甲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
    姜振華(2008)。論社會資本的核心構成要素。首都師範大學學報,184,70-74,中國。
    施永昭(2001)公民資格與公民參與之研究—以台北市政府警察局民力整合運用為例。警察大學行政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柯于璋 (2005)。社區主義治理模式之理論與實踐─兼論台灣地區之社區政策。公共行政學報,16,33-57。 
    洪貞玲(2008)。當偏鄉社區遇見科技資源:以社會資本檢視九二一重建區數位機會中心的運作。新聞學研究,951,45-182。
    紀貝臻(2011)。領導風格與社區參與之關聯性研究:以社會資本觀點探討。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孫秀蕙譯(2009)。公共關係-理論、策略與研究實例。台北:正中。(原書PublicRelations-Theories and Practices)。
    孫建文(2008)。大學生公民參與態度與行為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
    徐千偉(1999)網際網路與公民參與:台北市政府網路個案分析。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家楓(2006)。從社會資本觀點探討社區文化資產保存之影響因素研究-以鹽水鎮橋南社區為例。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震 (1980)。社區與社區發展。台北:正中書局。
    徐震(1998)。論社區意識與社區發展。社區文化建設,台北:財團法人林榮三文化公益基金會。
    桂勇、黃榮貴(2008)。社區社會資本測量:一項基於經驗數據的研究。社會學研究, 2008 ( 3 )。2012 年2 月28 日。取自社會學人類學中國網
    袁鶴齡(2007)。全球化趨勢中的公民參與。研考雙月刊,31(5),74-85。
    張同廟(2013)。大學生參與服務學習動機、核心元素與公民參與之關聯性。休閒運動保健學報,4,34-55。
    張宏林(2012)。台灣非營利組織之公共關係運作現況探討-以公民監督國會聯盟為例。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秀雄、李琪明(2002)。理想公民資質之探討-臺灣地區個案研究。公民訓育學報,12,1-32。
    張芳華(2011)。鄰里層次社會資本與個人層次特質對嚼檳榔行為之多層次分析。臺灣公共衛生雜誌,30(5),468-480。
    張美惠(譯)(2000)。跨越斷層:人性與社會秩序重建(原作者:Fukuyama )。台北:時報文化。
    張苙雲(1997)〈當代台灣社會的信任與不信任〉。《九 0 年代的台灣社會: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研究系列二(下)》。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籌備處專書。
    張苙雲、譚康榮(2005)〈制度信任的趨勢與結構:「多重等級評量」的分析策略〉。《臺 灣社會學刊》35: 75-126。
    張培新(2003)。多面向公民資質與公民社會之發展。公民訓育學報,13,107-119。
    張庭瑜(2016)線上社會資本與公民參與關聯性之研究-以Facebook使用者為例。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
    張肇松、杜佩蘭、黃英忠(2012)。澳洲社會資本量表應用在臺灣社區民眾之適用性。管理實務與理論研究,6(4),17-37。
    張德永(2003)。社區成人學習:從社會資本論探討成人學習。收錄於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主編,社區學習文化,1-20,台北:師大書苑。
    張德永(2008)。社區學習的成效評估----社會資本的觀點探討。載於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主編,社區學習方法,27-45。台北:師大書苑。
    張德永(2008)。學習動機與社會資本對社區大學成人學生學習成效之影響。成人及終身教育學刊,10,1-45。
    張德永(2013)。社區、成人學習與社會資本。臺灣:師大書苑。
    張德永、陳柏霖、劉以慧(2012)。以結構方程模式驗證社區社會資本、社區營造與社區發展之關係。高雄師大學報:教育與社會科學類,32,25-45。
    張慧東、姚莉、劉倫、吳京芳、申小玲(譯)。Dasgupta &; Serageldin 著。社會資本-一個多角度的觀點。北京:中國人民大學。
    張磊譯(2005)。Nan Lin 原著。社會資本─關於社會結構與行動的理論。中國:上海人民出版社。
    張鴻文(2013)。大學生Facebook 使用行為與線上公民參與之關聯─以淡江大學學生為例。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公共政策碩士班。
    章英華、杜素豪、廖培珊(2014)。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畫2012第六期第三次:社會階層組(C00223_1)【原始數據】。取自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調查研究專題中心學術調查研究資料庫doi:10.6141/TW-SRDA-C00223_1-1。
    莊玉琪(2013)。北區大學生的社團參與及公民參與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許文傑(1999)公民參與公共行政之理論與實踐--「公民性政府」的理想型建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志瑋(2009)。社區生態旅遊之社會資本形成與關聯之研究。國立屏東商業技術學院資訊管理系。
    許家瑞(2010)。探討大學生社會網絡、交易成本、關係資本對關係學習之影響。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
    許國興(2008)。臺灣中部三縣市高中職進修學校學生公民參與態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
    許焜發(2008)。由“樂生事件”論教師公民參與之信念與實踐及其對教育工作的影響。教育實踐與研究,21(1),1-31。
    許榮宗(1991)。蘊國力於基層,添溫馨於里鄰-台灣省社區發展之展望。社會福利月刊。94,9-10。
    許薇欣(2012)。大學生Facebook 涉入、社會資本與心理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
    郭瑞坤、王春勝、陳香利(2007)。居民社區培力與社會資本、社區意識關聯性之研究:以高雄市港口社區為例。公共事務評論,8(2),97-129。
    郭瑞坤、徐家楓(2008)。社區文化資產保存之影響因素研究:從社會資本觀點探討。都市與計畫,5(3),253 -268。
    陳文海(1996)公民參與研究:在公共政策制定與執行上的限制及其突破策略。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可辰(2012)。大學生facebook 涉入程度與社會資本之關聯性研究。銘傳大學傳播管理學系。
    陳名揚(2013)。社區發展協會在社區營造中的角色與功能-以嘉義縣明華社區發展協會為例。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陳孝庭(2004)。社會資本與公民參與關係之研究-以臺北市為例。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
    陳志宇(2010)。臺灣飛盤運動參與者與社會資本之相關研究。國立體育大學體育研究所。
    陳志維(2010)。從社會資本觀點論白土社區營造動力之積累與消耗。國立暨南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陳東升、陳端容(2001)。台灣鄉村社會的居民參與:一個社會資本理論的考察。收錄於台灣鄉村社會發展願景研討會論文集。
    陳金貴(1992)。公民參與的研究。行政學報,24,95-128。
    陳奕陵、洪培馨、盧貞伶、梁鳯琄、梁宗鎏、韓豐年(2011)。Facebook 社群網站的涉入程度與人際關係研究。圖文傳播藝術學報,97-103。
    陳奕潔(2012)。社會網絡網站使用行為與社會資本之關連性研究-以Facebook為例。中國文化大學新聞學系。
    陳姿月(2010)。社會資本與社區組織/社區發展:以苗栗縣南庄鄉東河社區發展協會為例。國立東華大學社會發展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陳建寧、馬群傑、王文誠(2008)。北高兩市公民文化之比較研究:由價值觀與社會資本觀點分析。公民訓育學報,19,101-142。
    陳恆鈞(2002)。治理互賴與政策執行。臺北市:商鼎。
    陳美虹(2014)大學生社會資本與公民參與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發展學系。
    陳美惠(2007)。社區資訊化、社會資本與公民參與之研究:以社區電腦班為例。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研究所。
    陳素秋(2008)。性別化公民主體。女學學誌,25,127-162。
    陳敦源、李仲彬 (2006) 。推動電子化政府可以改善公眾接觸嗎?台灣個案的分析。政府e化十年之迴顧與展望研討會,台北:集思會議中心卅台館。
    陳敦源、黃東益、蕭乃沂 (2004)。電子化參與:公共政策過程中的網路公民參與。研考雙月刊,28(4),36-51。 
    陳欽春 (2000)。社區主義在當代治理模式中的定位與展望。中國行政評論,10(1),183-215。 
    陳欽春(2001)。公民社會與社會資本。博碩士論文發表會-跨越政府競爭力斷層論文集,國立臺北大學公共事務學院主辦。
    陳欽春(2004)。民主治理與信任-台灣地區社會資本實證調查。國立台北大學公共政策暨政策學系博士論文。
    陳麗真(2010)。大學生修習服務學習課程對建構公民社會的影響。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
    彭芸(2004)。我國大學生的媒介使用、社會資本與政治信任對象之關連性研究。新聞學研究,79,91-133。
    曾冠球(2004)。從「代理」到「合夥」:組織建立社會資本的理論分析。中國行政,74,107-133。
    游欣儀(2004)。臺北市社區大學學員公民意識、公民參與行為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
    黃士瑋(2011)網路新媒體上的公民參與行為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
    黃中一(2012)。大學社團經驗對個人社會資本累積之影響研究。國立東華大學社會暨公共行政學系。
    黃光廷、黃舒楣(譯)(2009)。社區力量-西雅圖的社區營造實踐(原作者:J.Dier )。台北:洪葉。
    黃克先、黃惠茹(譯)(2008)。社會資本(原作者:David Halpern)。國立編譯館與巨流圖書合作翻譯,台北。
    黃東益、陳敦源、陳俊明、蕭乃沂 (2004)。數位時代商議式民主的實驗原型:線上公民顧問團。研考雙月刊,28(1),81-91。 
    黃春太(2009)。臺灣南部地區國中生的社經地位、社會資本、生活型態與幸福感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黃國庭(2009)。大學生的社會網絡網站使用行為與社會資本之關連性研究-以無名小站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黃莉棋(2012)。國中學生家庭社會資本與公民參與行為之相關研究。大葉大學教育專業發展研究所。
    黃富順 (1994)。加強社區意識,建立祥和社會的途徑。社會發展學刊,1,23-33。
    黃源協、劉素珍(2009)。社會資本對台灣社區發展之政策意涵。行政暨政策學報,48,155-191。
    黃源協、蕭文高 (2010)。社區工作。台北:空大。
    黃源協、蕭文高、劉素珍(2007)。社區意識及其影響因素之探索性研究。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11(2),1-33。
    黃源協、蕭文高、劉素珍(2009)。從“社區發展”到“永續社區”-臺灣社區工作的檢視與省思。臺大社會工作學刊,19,87-131。
    楊舜涵(2008)。公民參與社區發展之實踐-以台北市績優社區發展協會為對象。東海大學行政管理暨政策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楊賢惠(2008)。非營利組織領導藝術之研究-以五位女性領導人為例。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董秀蘭(2006)。臺灣北部三縣市八年級學生社會學習領域課堂討論經驗與影響因素之調查研究。公民訓育學報,18,65-89。
    廖添富、劉美惠、董秀蘭(1998)。我國師範院校學生「公民參與態度」與「公民教育觀點」相關性之研究。公民訓育學報,7,1-26。
    葉昱琦(2015)以賦權觀點探討社會網絡中開放政府資料公民參與行為。國立高雄大學資訊管理學系。
    熊瑞梅(2009)。團體與組織,社會學與臺灣社會台灣。台灣:巨流。
    熊瑞梅、張峰彬、林亞鋒(2010)。解嚴後民眾社團參與的變遷:時期與世代的效應與意涵。臺灣社會學刊,44,55-105。
    劉少杰(2002)。中國社會轉型中的感性選擇。江蘇社會科學,2,中國。
    劉巧玲(2011)。都市型社區永續發展之社區資源整合分析研究-以新竹市東區科園社區為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地球環境暨生物資源學系碩士論文。
    劉亞晉(2014)青少年培力與公民參與行為關係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
    劉怡彣(2008)。不同背景大學生的多元經驗與公民參與、學習表現之關係。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劉逸雅(2008)。社區營造與社會資本關係之探討—以大稻埕歷史風貌特定專用區都市再生計畫案為例。淡江大學公共政策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蔡必焜(2006)。社會資本、休閒參與與健康關係之研究。戶外遊憩研究,19(1),1-25。
    蔡必焜、王俊豪(2003)。社會資本與永續社區發展:概念探討與研究議題。台灣大學,國科會補助研究計畫。
    蔡必焜、王俊豪、卓正欽(2004)。社會資本與永續社區發展。台灣鄉村研究,3,53-76。
    蔡宏進 (2000)。社區原理,台北:三民書局。
    蔡育璟(2008)。公民意識與公民參與行為對組織公民行為影響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勞工所。
    蔡欣芳(2016)獨立音樂之涉入度與社群媒體使用對公民參與的影響。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研究所。
    蔡易運(2012)。社會資本在社區營造中的持續與變遷:以南投縣名間鄉新民社區為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
    蔡家安、康贊清、洪新原(2011)。從社會資本的互惠規範觀點探討虛擬社群中知識品質的影響因素。電子商務學報,13(1),217-239。
    蔣玉嬋、林振春(2006)。社區學習體系的內涵與推動策略。載於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主編),社區學習新思維。19-43。台北:師大書苑。
    鄧毓浩、黃美筠、董秀蘭、林佳範(2012)。ICCS 2009 認知測驗與我國相關中學學生公民教育學習成就評量之比較。中等教育,63(2),51-74。
    鄭惠文(2009)。臺灣大學生社會資本與成就動機之相關研究-以淡江大學為例。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
    鄭惠玲(2001)。社會資本與自評健康。國立臺灣大學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
    鄭慧蘭(2001)。高中生公民參與態度與行為之研究—以臺北市公立高中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
    燕繼榮(2006)。投資社會資本--政府發展的一種新制度。中國:北京大學出版社。
    賴彥澄(2012)客家族群都會隱形化與公民參與—以臺北市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
    盧禹總(2005)。社會資本之分散與整合。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論文。
    蕭揚基(2000)。臺灣中部地區高中生公民意識及相關因素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編號:NSC 89-2413-H-212-003-S)。臺北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駱明慶(2002)。誰是臺大學生? —性別、省籍與城鄉差異。經濟論文叢刊,30(1),113-147。
    謝孟椒(2011)社區營造與公民參與之研究─以鹿港鎮南勢社區與花壇鄉橋頭社區發展協會比較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
    謝佳蓁(2005)。誰說我做不到---臺北市智能障礙者就業與社會資本分析。東吳大學社會學系。
    謝俊義(2002)。社會資本、政策資源與政府績效。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報,6.87-22。
    羅瑩珊(2009)。北臺灣大學生新聞素養和公民參與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
    譚貞禧(1972)。社區發展的研究。台北:中華民國社區發展研究訓練中心。
    顧忠華(1999a)。社會信任、社會資本與非營利組織。非營利組織與社會信任研討會,中研院社會所與政治大學社會系。
    顧忠華(1999b)。社會學理論與社會實踐,台北市:允晨文化。
    英文文獻
    Arnstein, S. R. (1969). A ladder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Planner, 35, 216-224. 
    Baldassarri, D., & Diani, M. (2007). The integrative power of civic network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13(3), 735-780.
    Bank, B. J., Delamont, S., & Marshall, C. (Eds.) (2012). Gender and education: An encyclopedia. Westport, Conn. : Praeger Publishers.
    Berner, M. M., Amos, J. M., & Morse, R. S. (2011). What constitutes effective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local government? Views from city stakeholders. Public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35(1), 128-163.
    Bourdieu, P. (1986). The forms of capital. In J. C. Richardson(Ed.)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pp.241-258). New York, NY: Greenwood Press.
    Bourdieu, P., & Wacquant L. (1992). 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 Chicago, I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Brehm, John. and Rahn, Wendy.(1997) Individual-level evidence for the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social capital”, 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Vol. 41, pp. 999-1024.
    Brody, S. D., Godschalk, D. R., & Burby, R. J. (2003). Mandating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plan making: Six strategic planning choice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69(3), 245-264.
    Bullen. P. &; Onyx. J.(2000). Measuring social capital in five communities, The 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al Science, 36(1), 23-42.
    Burt, R. S. (2004). Structural holes and good idea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10(2), 349-399.
    Coleman, J. (1990). Foundations of social theor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oleman, J. S. (1988). 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94,95-120. 
    Collins III, J. W., & O'Brien, N. P. (Eds.) (2011). The greenwood dictionary of education: Second edition. Westport, Conn.: Greenwood Press.
    Cooper, T. L. (2005). Civic Engagement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Toward a Scholarly and Practical Agenda.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65(5),534-535. 
    Dahlgren, P. (2012). Reinventing participation: Civic agency and the web environment. Geopolitics, History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4(2), 27-45.
    Diller, E. C. (2001). Citizens in service: The challenge of delivering civic engagement training to national service programs. Washington, DC: Corporation for National and Community Service.
    Donati, P. (2014). Social capital and associative democracy: A relational perspective. Journal for the Theory of Social Behaviour, 44(1),24-45.
    Duke, N. N., Skay, C. L., Pitting, S. L. & Borowsky, I. W.(2009)Form adolescent connections to social capital: predictors of civic engagement in young adulthood.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 44, p.161-168.
    Dunning, D., Anderson, J. E., Schlösser, T., Ehlebracht, D., & Fetchenhauer, D. (2014) . Trust at zero acquaintance: More a matter of respect than expectation of reward.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07(1), 122-141.
    Durkheim, Emile、translated by W.D.Halls(1984)The Division of Labour in Society,New York : PALGRAVE.
    Ebdon, C., & Franklin, A. L. (2006).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budgeting theory.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66(3), 437-447.
    Entwisle, B., Faust, K., Rindfuss, R. R., & Kaneda, T. (2007). Networks and contexts: Variation in the structure of social tie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12(5), 1495-1533.
    Fine, G. A. (2014). The hinge: Civil society, group culture, and the interaction order.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77(1), 5-26.
    Foschi, R., & Lauriola, M. (2014). Does sociability predict civic involvement and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06(2), 339-357.
    Fukuyama, F. (1995). Trust: The social virtues and the creation of prosperity. New York, NY: Free Press.
    Fukuyama, F.(2000). The Great Disruption: Human nature and the Reconstitution of social order.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Halachmi, A., & Holzer, M. (2010). Citizen participation and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Operationalizing democracy through better accountability. Public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34(3), 378-399.
    Harley, C. R. (2001). Social gradient in health: Social capital, human capital and the transition to adulthood.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A: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62(3), 1215-A.
    Irvin, R. A., & Stansbury, J. (2004).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decision making: Is it worth the effort?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64(1), 55-64.
    Jensen, R. (1999). The dream society: How the coming shift from information to imagination will transform your business. New York, NY: McGraw-Hill.
    Jeong, H. O. (2013). From civic participation to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Voluntas, 24(4), 1138-1158.
    Julian, D. A., Reischl, T. M., Carrick, R. V., & Katrenich, C. (1997). Citizen participation--lessons from a local united way planning proces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63(3), 345-355.
    Lin, N. (1999). Building a Network Theory of Social Capital.Connections, 22(1),8-51.
    Lin, N. (2001). Social capital : A theory of social structure and action. London,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ochhead, C. (2005). Civic participation, social capital and the labour market integration of newcomers. Canadian Issues, 35-38.
    Lun, N. (2004). Local government finance and budgeting 101: Encouraging meaningful citizen participation through education. Government Finance Review, 20(2), 33-38.
    Lykins, C. (2011).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education research. American Journal of Education, 117(2), 211-232.
    Mirazchiyski, P., Caro, D. H., & Sandoval-hernández, A. (2014). Youth future civic participation in europ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rest.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115(3), 1031-1055.
    Montgomery, J. D. (2000). Social capital as a policy resource. Policy Science, 33, 227-243.
    Moolenaar, N. M. (2012). A social network perspective on teacher collaboration in schools: theory, methodology, and applications. American Journal of Education, 119(1), 7-39.
    Newman, C., Tarp, F., & Van Den Broeck, K. (2014). Social capital, network effects, and savings in rural vietnam. The Review of Income and Wealth, 60(1), 79-99.
    Onyenemezu, C. E. (2014). The imperative of citizen's participation in community development. Academic Research International, 5(1), 209-215.
    Ostrom, E. (2000). Social capital: A fad or a fundamental concept? Social Capital, 172-214.
    Palloni, A., Massey, D. S., Ceballos, M., Espinosa, K., & Spittel, M. (2001). Social capital and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A test using information on family network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6(5), 1262-1298.
    Paxton, P. (1999). Is social capital declin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A multiple indicator assessment.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5(1), 88-127.
    Pichler, F., & Wallace, C. (2009). Social capital and social class in europe: The role of social networks in social stratification. European Sociological Review, 25(3), 319-332.
    Putnam, R. D. (1993). Making democracy work: Civic traditions in modern Italy.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utnam, R. D. (1995). Bowling alone: America's declining social capital. Journal of Democracy , 6(1), 65-78.
    Putnam, R. D. (2000). Bowling alone: The collapse and revival of American community. New York, NY: Simon and Schuster.
    Sampson, R. J., McAdam, D., MacIndoe, H., & WefferElizondo, S. (2005). Civil society reconsidered: The durable nature and community structure of collective civic ac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11(3), 673-714.
    Schofer, E., & Longhofer, W. (2011). The Structural Sources of Associa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17(2), 539-585.
    Schooley, S. E. (2008). Appreciative democracy: The feasibility of using appreciative inquiry at the local government level by public administrators to increase citizen participation. Public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32(2), 243-281.
    Shideler, D. W. (2006). Individual social capital: An analysis of factors influencing investment.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A: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66(7), 2739-A-2740-A.
    Simpson, L. (2005).Community Informatics and Sustainability:Why Social Capital Matters.The Journal of Community Informatics, 1(2),102-119.
    Tolbert, C. J., McNeal, R. S., & Smith, D. A. (2003). Enhancing the civic engagement: The effect of direct democracy on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knowledge. State Politics & Policy Quarterly, 3(1), 23-41.
    Wagle, U. (2000). The policy science of democracy: The issues of methodology and citizen participation. Policy Sciences, 33(2), 207-223.
    Woolcock, M. (1998). Social Capit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owards A Theoretical Synthesis and Policy Framework.Theory & Society, 27,151- 208
    Wu, Q., & Wang, Z. (2014).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urban community governance. Canadian Social Science, 10(4), 94-100.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