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廉穎
Lin Lien -Ying
論文名稱: 明代景德鎮單色釉官窯瓷器之研究
The Research on the Ming Dynasty Monochrome Ceramics from the Imperial Kiln at Jingdezhen
指導教授: 曾肅良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48
中文關鍵詞: 明代景德鎮官窯單色釉瓷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45下載:4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明代製瓷工藝承繼了宋元以來的成就,於景德鎮珠山御窯廠開創了新的風格和局面,單色釉瓷亦復如此。

    本文的研究對象限定為景德鎮官窯器,第二章主要談官窯單色釉瓷的歷史背景以及工藝技術。從文獻中探討景德鎮官窯的發展、單色釉瓷的燒造情形,並利用珠山地區的考古挖掘報告與現有的殘片微顯結構報告,分析景德鎮官窯單色釉瓷的工藝技術與釉藥配方。

    第三章討論的是單色釉瓷的社會功能,單色釉瓷主要作為祭器之用,本章意在重現當時宮廷使用單色瓷的場合、時機與方式,並從文獻中整理出單色釉瓷的次要功能,如膳食器、賜賚器與陳設瓷。

    第四章著重於單色釉瓷的藝術發展,利用目前台海兩岸公立博物館出版之圖錄,整理出各類單色釉瓷的特徵、歷朝的燒造情形,探討單色釉瓷特有的藝術風格、紋飾與器型,並歸納出單色釉瓷款識位置與器型之間的關連性。

    在第五章的部分,除了總結單色釉瓷的使用概況與藝術風格之外,也比較了明代另外兩處官窯:處州龍泉窯與磁州窯的單色釉瓷,並以這兩處官窯瓷器的角色為出發點,進一步梳理出三處官窯的製瓷地位與功能,此為研究者在撰寫論文之初,並未意料到的一大驚喜。最後則討論明代單色釉瓷的成就對於清康雍乾三朝的影響,除了釉色方面的承繼之外,清代單色釉瓷的規制與祭祀制度基本上都承襲自明代,並擁有更為明確的階級規範。

    明代單色釉瓷在晚期逐漸帶有民窯的色彩,這部分有賴於更多的考古成果,如具有「官搭民燒」性質的觀音閣瓷窯遺址,未來筆者將進一步比較遺址的出土器,把晚明時期單色釉瓷的燒造情形整理得更為完整。

    The porcelain workmanship of the Ming Dynasty inherited the grand legacy from the Song Dynasty and Yuan Dynasty. The imperial kilns in Zhushan of Jingdezhen not only fashioned a new style but opened a new page for porcelains, particularly monochrome ceramics.

    The object of this research is confined to Jingdezhen imperial monochrome ceramics. The second chapter mainly discusses about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the workmanship of imperial monochrome ceramics. Historic records are applied to probe the development of Jingdezhen imperial kiln and the monochrome ceramic firing process. Moreover, both 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 reports from Zhushan area and the existing microstructure reports of ceramic pieces are used to analyze the technology and engobe formula of the Jingdezhen imperial kiln.

    Social functions of monochrome ceramic will be discussed in the third chapter. The imperial monochrome ceramics were primarily used as ritual vessels. This essay is aimed to recreate the occasions, time and manners the monochrome ceramic was used in the royal court and to sort out its secondary function, such as eating utensil, bestowing utensil and ornamental porcelain from historic records.

    Chapter four will focus on the artistic development of monochrome ceramic. With references from catalogues published by public museums in Taiwan and China, the features of all types of monochrome ceramics and the ceramic firing processes of each dynasty are sorted out to study the unique artistic style, ceramic shape and decorative design of monochrome ceramic. These sorted data are also used to induc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eramic shape and the position of the artist inscription on the monochrome ceramic.

    Chapter five will also compare the other two imperial kilns, Longquan kiln and Cizhou kiln, besides summing up the general usage of monochrome ceramic and its artistic style. What came out as an unanticipated enormous surprise is that based on the historic roles these two imperial kilns played, this research has revealed the different statuses and the functions of the three imperial kilns. Finally this essay will discuss what influence does the achievement of the Ming dynasty’s monochrome ceramic has toward the era of Kangxi, Yongzheng and Qianlong in the Qing dynasty. Basically speaking, in addition to the inheritance of glaze color, the regulation and sacrificial system of monochrome ceramic in Qing dynasty are passed down from Ming dynasty except that Qing dynasty has a more explicit standard on the class of monochrome ceramic.

    Monochrome ceramic in the later period of Ming dynasty gradually possess the features of private kilns. Yet the discussion about that issue will need more archaeological results from kilns such as Guanyinge Kiln, an imperially founded yet privately run kiln. In the future, researchers will further compare the unearthed artifacts to have a better picture of the monochrome ceramic firing process in the late Ming dynasty.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方法..............................1 第三節 研究回顧..............................2 第四節 研究範圍..............................7 第二章 明代景德鎮單色釉官窯瓷器的歷史背景……9 第一節 明代以前單色釉瓷燒製的成就............9 第二節 明代處州龍泉窯與磁州窯................19 第三節 明代官窯制度的沿革與發展..............24 第四節 單色釉瓷的工藝技術....................36 第三章 明代景德鎮單色釉官窯瓷器的使用概況....49 第一節 明代的祭祀制度........................49 第二節 明代宮廷制度與皇帝喜好................55 第三節 單色釉瓷的用途與功能..................63 第四章 明代景德鎮單色釉官窯瓷器的藝術風格....75 第一節 單色釉瓷的類別........................75 第二節 單色釉瓷的裝飾紋樣....................92 第三節 單色釉瓷的器型........................108 第四節 各朝代單色釉瓷的款識..................121 第五章 結論..................................143 參考書目......................................149 附錄..........................................155

    一、中文書目
    (一)文獻
    漢‧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82。
    漢‧范曄,《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5。
    漢‧班固,《白虎通義》,臺北:世界書局,1986。
    元‧陶宗儀,《輟耕錄》,石家莊市: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
    明‧《太常續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3。
    明‧王宗沐,《江西大志》,收於《古瓷鑒定指南二》,北京:燕山出版社,1993。
    明‧王世懋,《窺天外乘》,成都:巴蜀書社,1993。
    明‧文鎮亨,《長物志》,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1。
    明‧申時行,《大明會典》,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74。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臺北:鼎文書局,1973。
    明‧呂震,《宣德鼎彝譜》,臺北:新文豐,1985,叢書集成新編第50冊。
    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補遺卷》,成都:巴蜀書社,1993。
    明‧宋濂,《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57。
    明‧宋應星,《天工開物》,收於《古瓷鑒定指南二》,北京:燕山出版社,1993。
    明‧朱瞻基,《大明宣宗皇帝御製集》,台南縣:莊嚴文化事業,1997。
    明‧周祈,《名義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3。
    明‧林堯俞等撰修、俞汝楫等編撰,《禮部志稿》,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
    明‧徐一夔等撰,《明集禮》,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明‧高濂,《燕閒清賞箋》,收於《中國歷代美術典籍匯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7。
    明‧范守己,《皇明肅皇外史》,成都:巴蜀書社,2000。
    明‧許次紓,《茶疏》,上海:商務印書館,1927。
    明‧董倫等著,《明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4。
    清‧佚名,《南窯筆記》,收於《中國古代陶瓷文獻輯錄(三)》,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2003。
    清‧朱琰,《陶說》,收於《中國古代陶瓷文獻輯錄(三)》,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2003。
    清‧吳允嘉編,《浮梁縣志‧陶政》,收於《中國古代陶瓷文獻輯錄(二)》,北京市: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2003。
    清‧宋起鳳,《稗說》卷四《中外起居雜儀》,收於《明史資料叢刊第二輯》,江蘇:江蘇省人民出版社,1982。
    清‧谷應泰,《博物要覽》,臺北:新文豐,1985,叢書集成新編第50冊。
    清‧徐松,《宋會要輯稿》,北京:中華書局,1957。
    清‧唐秉鈞,《文房肆考圖說》,海口市:海南出版社,2001。
    清‧張廷玉,《明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
    清‧張廷玉,《新校本明史並附編六種》,臺北:鼎文書局,1982年。
    清‧黃家遴、佟准年等纂修,《饒州府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89,清康熙二十二年刊本影印,中國方志叢書第959號。
    清‧謝旻等修,陶成等纂,《江西通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70,清光緒六年刊本,中國方志叢書第782號。
    清‧藍浦,《景德鎮陶錄》,收於《中國古代陶瓷文獻輯錄(二)》,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2003。

    (二) 專書
    王貴民,《中國禮俗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
    中國硅酸鹽學會編,《中國陶瓷史》,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
    中國陶瓷全集編輯委員會,《中國陶瓷全集》,臺北:錦繡出版社,2000-2001。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新中國的考古發現和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北京文物鑑賞編委會編,《明清顏色釉瓷》,北京:美術攝影出版社,2005。
    江西輕工業廳陶瓷研究所編,《景德鎮陶瓷史稿》,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59。
    李正中、朱裕平,《陶瓷研究、鑑賞叢書1—中國古瓷匯考》,臺北:藝術圖書公司,1992。
    李正中、朱裕平,《陶瓷研究、鑑賞叢書5—中國古瓷綜論》,臺北:藝術圖書公司,1996。
    余和祥,《中國皇室叢書:皇室禮儀》,武昌: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1993。
    李知宴,《中國陶瓷文化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
    李家治等著,《中國古陶瓷科學技術成就》,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
    李輝炳,《中國瓷器鑑定基礎》,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1。
    何政廣、許禮平策劃,藝術家工具書編委會主編,《明代陶瓷大全》,臺北:藝術家出版社,1983。
    吳晗編,《朝鮮李朝實錄中的中國史料》冊一,北京:中華書局,1980。
    周仁等著,《中國古陶瓷研究論文集》,北京:輕工業出版社,1983。
    故宮博物院編,《故宮藏傳世瓷器真贗對比:歷代古窯址標本圖錄》,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8。
    故宮博物院編,《孫瀛洲陶瓷鑑定文選》,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7。此為下卷,上卷為《孫瀛洲捐獻陶瓷選》。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慈溪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寺龍口越窯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
    耿寶昌,《明清瓷器鑒定明代部分》,香港:中華書局,1984。
    張文英、張利亞,《磁州窯》,天津: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02。
    張德信,《明朝典章制度》,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
    梁淼泰,《明清景德鎮城市經濟研究》,南昌市: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
    陳萬裏,《陳萬裏陶瓷考古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兩木出版社,1990。
    郭學雷,《明代磁州窯》,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
    馮先銘,《中國古陶瓷文獻集釋》,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00。
    馮先銘主編,《中國古陶瓷論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兩木出版社,1986。
    曾肅良,《明代官窯鑑定》,臺北:三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3。
    輕工業部陶瓷工業科學研究所編,《中國的瓷器》,北京:輕工業出版社,1973。
    童依華,《中國歷代陶瓷款識彙集》,臺北:大業公司,1984。
    劉如水,《宋元明清瓷器鑑別方法》,臺北:書泉出版社,1996。
    熊海堂,《東亞窯業技術發展與交流史研究》,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5。
    葉英挺、華雨農,《發現:大明處州龍泉官窯》,杭州:西冷印社,2005。
    譚旦冏,《中國陶瓷史》,臺北:光復書局,1985。
    藝術家工具書編委會主編,《明代陶瓷大全》,臺北:藝術家出版社,1983。
    鐵源,《明清瓷器款識鑒定—明代紀年花押卷》,北京:華齡出版社,2004。
    (三) 學位論文
    具貞蘭,《明代早期青花瓷器繪紋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
    翁宇雯,《明代官窯的伊斯蘭裝飾要素-以正德(1506-1521)官窯所見阿拉伯文與波斯文紋飾為例》,台灣大學藝術史所碩士論文,2008。
    黃文如,《明代的民窯》,台灣師範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2006。
    曾肅良,《明代官窯的研究》,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
    劉靜敏,《清代官窯瓷器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
    (四) 期刊論文
    方興,〈論明朝皇帝「祀天」態度的演變〉,《江西社會科學》,2007.12,頁97-100。
    王光堯,〈明代御器廠的建立〉,《故宮博物院院刊》,2001,第94期,頁78-86。
    王光堯,〈官御並存的明清官府窯業制度〉,《中原文物》,2004,第117期,頁58-64。
    王梅生,〈永樂青花瓷賜西域〉,《故宮文物月刊》,1986,第2期,頁105。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景德鎮市陶瓷考古研究所,〈江西景德鎮明清御窯遺址發掘簡報〉,《文物》,2007,第5期,頁4-47。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景德鎮市陶瓷考古研究所,〈江西景德鎮觀音閣明代窯址發掘簡報〉,《文物》,2009,第12期,頁39-58。
    朱子彥,〈明萬曆朝經筵制度述論〉,《明清史研究》,2007,第7期,頁122-128。
    江建新,〈簡論明早期瓷器及相關問題〉,《南方文物》,2000,第2期,頁50-61。
    江建新,〈景德鎮宋、元、明瓷酒具考〉,《中國古陶瓷研究》(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4),頁19-29。
    沈岳明,〈楓洞岩窯址發掘的主要收穫與初步認識〉,《龍泉大窯楓洞岩窯址出土瓷器》(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頁1-10。
    沈岳明、秦大樹、施文博,〈龍泉窯楓洞岩窯址考古發掘學術座談會紀要〉,《文物》,2007,第5期,頁93-96。
    李宗揚,〈明宣德灑藍釉盔碗〉,《紫禁城》,1984,第1期,頁41。
    李家治、周仁,〈中國歷代名窯陶瓷工藝的初步科學總結〉,《中國古陶瓷論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頁215-221。
    李紹強,〈論明清時期官窯與民窯的關係〉,《齊魯學刊》,1999,第4期,頁82-88。
    李國楨、高凌翔、王養民、盧瑞清,〈明清景德鎮幾種青瓷的組成和結構〉,《景德鎮陶瓷》,1990,第3期,頁20-26。
    李輝炳,〈宋代南方瓷業的發展及其主要成就〉,《中國陶瓷全集8》(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99),頁11-19。
    余譜保、余家棟,〈顏色釉的產生與發展〉,《景德鎮陶瓷》,第26期,1984年,頁233-243。
    南京博物院,〈南京明故宮出土洪武時期瓷器〉,《文物》,第8期,1976年,頁71-77。
    郎惠云、謝志海、徐曉猛,〈我國古代顏料初探〉,《文博》,1994.3,頁76-79。
    秦大樹,〈試論翠藍釉瓷器的產生〉,《文物世界》,1999.3,頁59-67。
    馬希桂、王春城,〈景德鎮御器廠創燒年代初探〉,《景德鎮陶瓷》,第59期,頁68-70。
    徐建華,〈中國銅紅釉〉,《陶瓷研究》,1992.2,頁108-111。
    彭子成、梁寶鎏、余均岳、鄭培凱、李果、李德卉,〈明清期間景德鎮祭紅釉的化學組成對比研究及其科技意義〉,《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2008.8,頁30-36。
    陳克倫,〈明洪武朝景德鎮製瓷業初步研究〉,《上海圖書館集刊》,1996.09,第7期,頁111-117。
    陳克倫,〈明清景德鎮官窯瓷器流傳西藏研究〉,《中國古陶瓷研究》(北京:紫
    禁城出版社,2004),頁78-87。
    陳士萍,〈幾種古瓷釉的受熱行為〉,《中國古陶瓷論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頁83-93。
    陳堯成、郭演儀、張志剛,〈歷代青花瓷器和青花色料的研究〉,《硅酸鹽學報》,1978,第4期,頁225-247。
    陳堯成、郭演儀、張志剛,〈景德鎮元明清青花的著色和微顯結構特徵〉,《中國陶瓷》,1981,第2期,頁35-46。
    陸明華,〈明清景德鎮督陶官及其制度的考察〉,《文化遺產研究集刊》,2001,第2期,頁213-242。
    陸明華,〈明代龍泉官用青瓷問題探索〉,《文物》,2007,第5期,頁67-77。
    郭演儀,〈古代景德鎮瓷器胎釉〉,《中國陶瓷》,1993,第128期,頁52-60。
    張福康,〈景德鎮歷代釉里紅和「填紅」的研究〉,《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1996.2,頁1-7。
    張福康,〈鐵系高溫瓷釉綜述〉,《中國古代陶瓷科學技術成就》(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頁239-256。
    張福康、張志剛,〈中國歷代低溫色釉和釉上彩的研究〉,《中國古陶瓷論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頁23-43。
    張福康、張志剛,〈中國歷代低溫色釉的研究〉,《硅酸鹽學報》,1980.1,頁9-19。
    景德鎮明清御窯遺址考古隊,〈景德鎮明清御窯遺址考古又有新發現〉,《文物天地》,2005,第9期,頁56-63。
    程志強,〈明世宗崇道研究〉,《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02.3,頁71-75。
    馮永謙,〈遼代陶瓷的成就與特點〉,《中國陶瓷全集9》,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0,頁11-29。
    鄒賀、陳峰,〈中國古代經筵制度沿革考論〉,《求索》,2009.9,頁202-205。
    熊燕飛,〈草木灰在釉料配製中的運用〉,《景德鎮陶瓷》,1995.4,頁17-18。
    廖寶秀,〈明初洪武瓷器紋飾之鑒識〉,《故宮文物月刊》,1996,第14卷3、4期,頁4-21、60-75。
    廖寶秀,〈宣德官窯瓷器豐富性之研究〉,《故宮學術月刊》,1998,第16卷1、2期,頁87-154、109-172。
    廖寶秀,〈宣德官窯折枝花果紋盤與明代其他時期的識別〉,《鴻禧文物》第3期,台北:鴻禧文物編輯委員會,1998,頁57-72。
    劉文茂、劉建華,〈高溫雪花釉陶瓷的生產工藝〉,《景德鎮高專學報》,2005.12,頁44、82。
    趙克生,〈試論明朝兩京祭禮的歸併〉,《歷史學研究》,2004.4,頁43-46。
    趙克生,〈嘉靖時代的祭禮大變革〉,《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2,頁26-28。
    趙宜生,〈瓷都景德鎮的崛起〉,《藝術家》,1994.09,頁232-235。
    趙軼峰,〈明朝國家祭祀體系的寓意〉,《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2,頁46-53。
    劉新園,〈明宣宗與宣德官窯〉,《鴻禧文物》第3期,台北:鴻禧文物編輯委員會,1998,頁7-56。
    劉新園,〈景德鎮出土明成化官窯遺跡與遺物之研究〉,《成窯遺珍:景德鎮珠山出土成化官窯瓷器》(香港:徐氏藝術館,1993),頁18-46。
    劉新園,〈景德鎮珠山出土的明初與永樂官窯瓷器之研究〉,《鴻禧文物》創刊號(臺北:鴻禧文物編輯委員會,1996),頁1-40。
    劉新園、權奎山、李一平,〈江西景德鎮市明清御窯遺址2004年的發掘〉,《考古》,2005,第7期,頁35-41。
    鄭乃章、吳軍明、吳雋、孫嘉明,〈明清以來景德鎮低溫黃釉的初步研究〉,《建築材料學報》,2008.4,頁450-456。
    葉耿瑾,〈瓷質供器發展歷程初探〉,《中國古陶瓷研究第十輯》(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4),頁249-259。
    鍾鳳文,〈中國傳統高溫銅紅釉的發展與分類〉,《東方博物》,2008.2,頁111-119。
    羅麗馨,〈明代景德鎮御廠的生產型態〉,《鴻禧文物》創刊號,(臺北:鴻禧文物編輯委員會,1996),頁45-65。
    羅麗馨,〈明末手工業階層的變亂〉,《大陸雜誌》,1996.4,頁1-12。
    Basil Gray, “The Influence of Near Eastern Metalwork on Chinese Ceramics” T.O.C.S. vol.18, 1940.1, pp.47-60。
    二、外文書目
    矢島律子,《中國の陶磁》,東京:平凡社,1995。
    佐藤雅彥,《中國陶磁史》,東京:平凡社,1978。
    相賀徹夫編,《世界陶磁全集14》(明),東京:小學館,1976。
    藤岡了一,《陶磁大系》,東京:平凡社,1972。
    Jessica Harrison Hall, Ming Ceramics in The British Museum,, The British Museum Press, 2001。

    三、圖錄
    《中國瓷器全集13明(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景德鎮出土陶瓷》,香港:香港大學馮平山博物館,1992。
    中國國家博物館編,《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文物研究叢書瓷器卷明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北京文物精粹大系編委會編,《北京文物精粹大系‧陶瓷卷(下)》,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景德鎮出土明代御窯瓷器》,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
    北京故宮博物院編,《明代宮廷與浙派繪畫選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
    周鑾書,《中國歷代景德鎮瓷器明卷》,北京:中國攝影出版社,1998。
    故宮博物院古陶瓷研究中心編,《故宮博物院藏古陶瓷資料選萃》,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5。
    故宮博物院編,《故宮陶瓷館‧下編》,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8。
    首都博物館編,《景德鎮珠山出土永樂官窯瓷器》,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
    浙江省文物考古硏究所、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龍泉靑瓷博物館編,《龍泉大窯楓洞岩窯址出土瓷器》,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輯委員會編,《明代宣德官窯菁華特展圖錄》,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98。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輯委員會編,《海外遺跡 陶瓷》,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86。
    陸明華,《明代官窯瓷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張秀政,《景德鎮出土明初官窯瓷器》,台北:鴻禧藝術文教基金會,1996。
    張柏編,《中國出土瓷器全集14江西》,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
    梁歲編,《景德鎮出土元明官窯瓷器》,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
    楊靜榮編,《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37顏色釉》,香港:商務印書館,1999。
    蔡和璧編,《成化瓷器特展圖錄》,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03。
    蔡延芬編,《碧綠:明代龍泉窯靑瓷》,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09。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