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林妙真 |
---|---|
論文名稱: |
邁向幼教老師之路:三個師資生的故事 |
指導教授: | 林育瑋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Department of Human Development and Family Studies |
論文出版年: | 2005 |
畢業學年度: | 93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85 |
中文關鍵詞: | 師資生 、師資培育 、實習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71 下載:7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國內現行的幼教師資培育的管道有:師範學院幼兒教育學系、大學院校之幼教學程及學士後學分班三種。儘管已有許多幼教師資生及幼教實習老師議題的相關研究,但卻少有研究同時聚焦於此三種師培管道的師資生。本研究想深入探討:不同師資培育機構的師資生在成為一位幼教老師的歷程中,除本身的差異性外,他們有哪些轉變?經歷了哪些的挑戰與困境,而他們是如何調適的?影響他們成為幼教老師的因素有哪些?
本研究採取質性研究取向,以深入訪談、觀察等方式,深入瞭解三位分屬不同師資培育機構之研究參與者在學的最後一年到實習這段時間的經歷。另外,也收集了參與者在師培過程中的書面報告,及實習的省思日誌,希望能瞭解在不同時期、不同情境下參與者內在思考及觀點的轉變。
一年多來的資料蒐集,研究發現:
1.師資生成為一位幼教老師,會有許多的變與不變。其中改變受實習園所的教學方式、實習輔導老師的影響很大,這乃是影響他們成為幼教老師之重要因素。
2.師資生成為一位幼教老師所遇到的挑戰與困擾,主要是人際關係與教學;調適的方法因人而異,幼教系畢業的師資生是「策略的再界定」;另外兩種師培管道的師資生則為「內在化的調適」。
3.影響師資生成為幼教老師的因素,除了家人的支持、個人特質之外,實習園所的教學方式、幼兒的回饋、在學期間師培課程及實習輔導老師皆有一定的影響力。再者,研究專案中焦點團體的也是支持他們往前走的原因。
參考文獻
大學設立師資培育中心辦法(2003)。
王文科(1990)。質的教育研究法。台北:師大書苑。
王文科、王智弘譯(1999)。焦點團體訪談—教育與心理適用。台北:五南。
王立行、饒見維(1996)。教育專業化與教育實習的實施,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教育專業(頁183-209)。臺北:師大書苑。
王旭萍(2004)。一位資深女性幼教老師的專業發展歷程。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王美晴(1999,5月)。新手幼兒教師教學工作問題之探討。論文發表於國立台中師範學院主辦之「跨世紀幼教師資培育」研討會(頁51-64),台中市。
王莉玲(1992)。花蓮師院幼師科集中實習方式之檢討評量。幼兒教育學報,1,57-76。
白青平、林新發(2000)。台北縣市國民小學初任教師工作困擾與解決途徑之研究。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願景與承諾:展望新世紀的師資培育(頁317-352)。台北:台灣書店。
江麗莉(1995)。幼稚園第一年教師的專業成長。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教師權力與責任(335-370頁)。台北:師大書苑。
江麗莉、鐘梅菁(1997)。幼稚園初任教師困擾問題之研究。新竹師院學報,10,1-20。
何其安、鄭雯心(2001)。從實習困境談幼保人才的養成。台灣教育,606,53-59。
何秋蘭(1997)。師院生在集中實習期間實際知識運作之個案分析。屏東師院學報,10,37-62。
吳純萍(1998)。實習教師教學內容知識之內涵及其建構歷程之探討。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吳淑雯(2003)。「從生手到專家」國小教師專業發展歷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李小惠(2002)。生物科職前教師專業成長之個案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物學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李鳳吟(1997)。學士後國小師資班學生之社會化歷程:四名學生的詮釋性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谷瑞勉(1997)。幼稚園班級經營—精熟與初任幼兒教師知能與實作之比較。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報告編號:NSC86- 2413- H- 153- 011)。屏東: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谷瑞勉(1998a)。實習教師和他們的「師傅」們—新制幼稚園實習關係及其影響之探討。論文發表於國立台中師範學院主辦之「跨世紀幼教師資培育」研討會,台中。
谷瑞勉(1998b)。新制實習中幼稚園實習輔導教師的角色探討。幼兒教育年刊,10,131-143。
谷瑞勉(1999)。由新手到精熟—幼兒教師教學知識與實作之發展歷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報告編號:NSC87- 2413- H- 153- 005)。屏東: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谷瑞勉(2000)。幼稚園實習教師一年實習中的教學與發展。論文收錄於「八十八學年度師院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351-370)。台北:國立台北師範學院。
周淑卿(2000)。專業社會化歷程對初任教師教育專業理論應用的影響。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願景與承諾:展望新世紀的師資培育(頁297-315)。台北:台灣書店。
周雅容(1997)。焦點團體法在調查研究上的應用。研究調查,3,51-73。
林一鳳(2003)。幼稚園實習教師教學困擾及其因應之個案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育瑋(1996)。幼教教師的專業成長歷程。台北師院學報,9,803-832。
林育瑋(1997)。八四級幼教系試行集中教育實習制度之探討。國民教育,37(4),40-45。
林蕙蓉(1998)。師院生次級文化與師資培育之探究。臺南師院學報,31,91-130頁。
林麗卿(1996)。幼教實習的難題--一個美國幼教實習個案的借鏡。新竹師院學報,9,171-189。
施冠慨(1992)。初任教師輔助計畫:概論。國教園地,43,25-32。
洪志成(1997)。實習教師的專業成長需求:新制輔導教師支持性角色之反省。載於國立台東師範學院主編,偏遠地區教育實習的困境與展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43-164。
洪志成、廖梅花譯(2003)。焦點團體訪談。台北:濤石。
洪慧蓉(1998)。國小實習教師的情緒心理與調適策略之研究(兩位實習教師的個案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胡幼慧主編(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孫志麟(1992a)。生手如何才能成為專家呢?--教師專業表現之探討。師友,297,21-25。
師資培育法(2004)。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稚園教師資格檢定及教育實習辦法(2003廢止)。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稚園教師資格檢定辦法(2002)。
高強華(1992)。教師信念研究及其在學校教育格革新上的意義。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34,85-114。
高強華(1996)。師資培育問題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張明麗(1995)。準幼教老師集中實習教學角色之研究。花蓮師院學報,5,147-185。
張芬芬(1991)。師範生教育實習中潛在課程之人種誌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教師法(1995)。
許彩禪(1998)。中美幼兒教育師資培育制度之比較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比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郭丁熒(1998)。教師理想與實際角色差距因應模式之建構。臺南師院學報,31,47-90。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美玉(1999)。教師專業學習與發展。台北:師大書苑。
陳雅美(1999)。從實習教師到初任教師—幼稚園教師人際情境、實務知識、及專業發展歷程之研究(І)。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報告編號:NSC- 88- 2413-H – 152- 002)。台北市:國立台北師範學院。
陳雅美(2000)。幼稚園實習教師與實習輔導教師對於教育實習一年之評估研究。國立臺北師院學報,13,487-518。
陳嘉彌(1997)。師徒式教育實習模式之構念及其實踐經驗。八十五年度偏遠地區教育實習的困境與展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台東師範學院。
陳嘉彌(1998)。現代實習輔導教師(師傅)之角色分析與探討。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教師專業成長與實際(頁155-175)。台北市:師大書苑。
游淑燕(1993)。專家與生手教學表現之比較研究及其對師範教育課程與教學的啟示。嘉義師院學報,7,207- 242
游淑燕(1994)。幼教實習教師教學困擾的原因及其解決之道。教師之友,35(1),45-49。
黃淑苓(1998)。「實習輔導老師」的新時代角色。中等教育,49(3),65-82。
黃瑞琴(民78)。質的幼兒教育研究-省思與舉偶。國民教育,30(3),10-20。
楊惠琴(1995)。教育實習制度的理想與實際。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教學專業與師資培育(頁227-267)。台北:師大書苑。
劉慈惠(1993)。師範學院幼師科集中實習調查研究。新竹師院學報,6,163-211。
歐用生(1995)。質的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台北:心理
鄭立俐(1998)。幼稚園實習教師集中實習困擾問題及調適方法之研究—一位大四實習教師的經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謝寶梅(1993)。師範學院學生教育實習問題與改進之探討,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學報,7,頁157-184。
謝寶梅(1997)。職前教育實習的設計與實施—指導者的角色與職責。載於黃正傑(主編),當代師資培育的發展與趨勢(99-122頁)。台北市:漢文書店。
簡春安、鄒平儀(1998)。社會工作研究法。台北:巨流。
簡紅珠(1996)。國小專家和新手教師的班級管理實作與決定之研究。教育研究資訊,4(4),36-48。
羅明華(1996)。國民小學初任教師實務知識的發展及其影響因素之個案研究。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嚴祥鸞(1996)。參與觀察法。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嚴祥鸞主編(1998)。危險與秘密—研究倫理。台北:三民。
饒見維(1996)。教師專業發展--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
Connell, R. W. (1985). Teachers’ work Sydney. Australia: George Allen and Unwin.
Fuller, F. & Brown, O.(1975) . Becoming a teacher. In K. Ryan (ed.) , Teacher education. (PP25-53) . Chicago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Fuller, F. (1969) Concerns of teachers: A developmental conceptualization.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6, 207-226.
Galbraith, M. W. & Cohen N. H. (Eds.) (1995). Mentoring: New strategies and challenges. SF: Jossey- Bass Publishers.
Ganser, T. (1994). How mentors rank mentor roles, benefits of mentoring and obstacles to mentoring.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ssociation of teacher Educators (74th, Atlantic. GA, Feb 12-16, 1994).
Ganser, T. (1996). The cooperating teacher role. The Teacher Educator, 31(4), 283-291.
Gold, Y. (1996). Beginning teacher support. In Sikkula, J.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er Education (2nd ed.) (p.548-594). New York: Association of Teacher Education.
Gratch, A. (2000). Becoming Teacher: student teaching as identity construction. Teaching Education, 1(11), 119-126.
Griffin, G. A. (1986). Issues in student teaching: A review. In J. D. Raths & L. G. Katz (Eds.), Advances in teacher education, 2, pp.239-273). Norwood, NJ: Ablex.
Henry, M. A. (1995). Supervising student teachers: A new paradigm. In Slick, G. A. (Ed.), Making the different for teachers: the field experience in actual practice (pp.19-31). CA.: Corwin Press.
Hollingsworth, S.(1989). Prior belief and cognitive change in learning to teach.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26(2), 160-180
Katz, L. G. (1972). Development stages of preschool teachers.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73(1), 50-54.
Koeppen, K. E. (1998). The experiences of a secondary social studies student teacher: seeking security by planning for self.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14(4), 401-411.
Lacey, C.(1977). The Socialization of teachers. London: Methuen.
Letven, E. (1992). Induction. In R. Fessler & J. C., Christensen (Eds), The teacher career cycle: Understanding and guiding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Boston: Allyn and Bacon.
Lortie, D.C. (1975). School-teacher: A sociological study.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cLaughlin, M. W. (2002). Sites and sources of teachers’ learning. In C. Sugure, & C. Day. (Eds.), Developing teachers and teaching practice: international research perspectives (pp.95- 115).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Falmer
Morgan, D. L. (1997). Focus groups as qualitative research. Newbury Park, CA: Sage.
Nath, J. M. (1995). A room of one’s own: Teaching and learning to teach through inquiry. Action in Teacher Education, 16(4),1-13.
Osborne, J., & Collins, S. (2001). Pupils' views of the role and value of the science curriculum: a focus-group stud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23(5), 441-468.
Turney, C., Carins, L. G., Hatton, N., Towler, J., Eltis, K.J., Thew, D. M. & Wright, R. (1982). The practicum in teacher education. Australia.
Vander Ven, K. (1988).Pathways to professional effectiveness for early childhood educators. In B. Spoedek, O. N. Saracho, & D. L. Peters (Eds.), Professionalism and the early childhood practitioners (pp.137-160).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Veenman S. (1984).Perceived problems of beginning teachers.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54(2), 143-178.
Wright, B. (1959). Identification and becoming a teacher.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59(7), 361-374.
Wright, B., & Tuska. S. (1968). From dream to life in the psychology of becoming a teacher. School Review, 76(3), 253-293.
Zeichner, K. M. & Gore, J. M. (1990). Teacher socialization. In W. R. Houston(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er education, (pp. 329-348). New York: MacMillan Publishing 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