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怡瑾
Yi-Jim Chen
論文名稱: 中港溪流域民間信仰之空間性
A Study on Spatiality of Folk Beliefs on Chung-kang River Basin
指導教授: 潘朝陽
Pan, Chao-Ya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論文出版年: 2003
畢業學年度: 9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3
中文關鍵詞: 中港溪民間信仰人文地理區祭祀圈神聖空間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13下載:10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聚落,係人群安居之處,其形成必須能同時滿足人生之物質與精神欲求,如此依循人之主體意向性所營造而來之空間,即為「存在空間」(Existential space)。本文即嘗試了解人之精神欲求所生發之主體意向性,其於地表所形塑的信仰空間之特性。
    清代竹塹地區漢人大規模入墾的順序大致是從各河川的下游往上游推進。於此過程中,為了能有效地管理漢人與原住民,清政府於乾隆廿六年(1761)開挖土牛溝,並於乾隆五十五年(1790)於近山屯埔東側劃了一條「番界」,這兩條線將整個竹塹區分為三個不同拓墾方式的區域,即「漢墾區」、「保留區」和「隘墾區」。中港溪流域位於竹塹地區南端,自然也有這樣的人文環境,此亦成為日治時期至今三個區域內部發展的「漢文化區域之基本型態」。
    因為三個人文地理區內擁有不同的人群組合及歷史發展脈絡,故本文試圖瞭解不同「漢文化區域之基本型態」下發展的社會,民間信仰呈現的樣貌是否不同?另外,在現代化甚至全球化的潮流中,傳統民間信仰的樣貌已受到影響,在這些不同「漢文化區域之基本型態」下發展的社會是否會產生一致性的變動?
    中港溪流域位於北台和清代的竹塹地區,此一流域之各項發展乃為北台和清代竹塹地區整體的一部份,故本文先對北台和竹塹地區之較大尺度的環境進行認識,之後再針對流域內部各項自然、人文發展歷程做細微的探討。主要探討的部份包括清代漢人自原鄉進入本流域的拓墾過程、稻作技術落實、社會制度運作以及漢文化思想觀念於此新鄉的確立。漢人的民間信仰亦於此進路中逐步定著於整個中港溪流域,當流域內大多數的人都已採行漢人的價值觀念系統時,一個漢文化的社會方可謂之成立。
    民間信仰為人們長期生活經驗之累積所形成的崇拜系統,雖名之為「系統」,實則多元而鬆散,主要是因為其源於生活的結果,生活的多樣加深民間信仰的豐富內涵,也使其內涵常具有地域或人群性質,此在中港溪流域三個人文地理區內均可見之。
    民間信仰透過祭祀活動呈現出廟宇所轄空間範圍及此空間蘊含之社會意義,人類學和地理學在探討祭祀活動展現之空間性時,通常引用「祭祀圈」和「神聖空間」兩種概念。於本文的例子而言,發現「漢墾區」的祭祀圈種類由最小的聚落至超出鎮域的祭祀範圍均有,而「保留區」和「隘墾區」則只有角頭、村落性和超村落性祭祀圈,顯示漢墾區比另兩區更有條件形成較大型的祭祀圈。「神聖空間」概念強調的不只是祭祀的範圍,亦十分強調大廟(中心)與小祠(四方)之間共同形塑的空間神聖性。於本文的例子而言,發現「隘墾區」內之大廟(中心)與小祠(四方)所形塑之空間神聖性最為穩固,而「保留區」和「漢墾區」則相對地較弱。
    雖然「漢墾區」、「保留區」和「隘墾區」這種地域分類的方式係源於清代拓墾時期,今日已無如此的稱呼以及區分地域的意義,但由於歷史的延續性質,使此三區於漢人入墾之初所形塑之區域特性成為奠定當地今日社會發展和生活的基礎,而民間信仰也在此基礎上萌芽、開展。

    A settlement, where people live, must be formed to satisfy settlers’ requisites for both material and spirit. This king of space constructed in accordance with subjective intentionality is called “existential space.” The present study aimed to explore how subjective intentionality stemming from folks’ spiritual desire influences belief space.
    In Ch’ ing dynasty, large-scale land cultivation of Han-Chinese in Tzu-chien(竹塹) area was propelled from the seaside to mountain areas. In the meanwhile, because of conflicts between Han-Chinese and Sheng-fan(生番),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Han-Chinese and Shou-fan(熟番), the Ch’ing government in 1761 A. D. dug Tuu-niou Ditches(土牛溝). In 1790 A. D., a boundary line between Han-Chinese and Sheng-fan was delimited. These two steps would divide the whole Tzu-chien area into three cultivation areas: Han-keen area(漢墾區), reserved area(保留區), and Ay-keen area(隘墾區). Chung-kang River Basin(中港溪流域) is situated in the south of Tzu-chien area. Consequently, this basin possesses this kind of humane environment, and it can represent one of these basic types of Han cultures.
    Because of constitution of different areas and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long Chung-kung River, this study attempted to illustrate whether folk beliefs displayed different religious spheres and different spaces. Besides, this study attempted to address whether folk beliefs in different zones suffered the same culture shock under modernization and globalization.
    Chung-kung River Basin is located in northern Taiwan and Tzu-chien area of Ch’ing dynasty , so the environments of these areas were introduced first. Then the courses of natural and humane environments were discussed in details, inclusive of the cultivation process in the early era of Ch’ing dynasty, fulfillment of paddy-planting techniques and social system in the middle era,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Han cultural thoughts and concepts in the last era. Gradually, folk beliefs of Han-Chinese were established along Chun-kung River.
    Folk beliefs are the worship systems shaped by means of long-run living experiences. Despite of the so-called”system,” folk beliefs are actually diverse and lax, mainly resulting from the mixture of living. Diverse living deepened the contents of folk beliefs which symbolizes Chun-kung River Basin.
    Through worship, folk beliefs present the space which temples exercise jurisdiction over. The social meanings of the space are anthropologically and geographically explained by “religious sphere” and “sacred space.” In this study, the religious sphere of Han-keen area was found from the area’s corner to other towns while the spheres of the reserved area and Ay-keen area were discovered from the area’s corner to other villages. This revealed that Han-keen area was most qualified for large-scale religious sphere. In addition, the concept of the sacred space emphasizes the worship sphere and the space holiness formed by temples(center), shrines and Wuu-yng(五營)(four directions).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were that the sacred space was stable in Ay-keen area in contrast with Han-keen area and the reserved area.
    Although the names and the meanings of these areas do not exist nowadays, the social development and life styles of these three areas still effect Chung-kung River Basin, and folk beliefs are also developed on these bases.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概念與文獻回顧………………………………2 第三節 研究區的選擇………………………………………7 第四節 研究流程、研究方法與研究設定…………………10 第二章 中港溪流域漢文化區域之構成……………………13 第一節 清代北台及竹塹地區的文化歷史背景……………13 第二節 中港溪流域的拓墾過程……………………………17 第三節 漢文化社會之建立…………………………………31 第三章 中港溪流域民間信仰之空間分佈 及其與文化歷史脈絡的關係………………………41 第一節 聚落內部民間信仰的空間性之探討方式…………41 第二節 民間信仰之空間分佈意涵…………………………47 第三節 文化歷史脈絡下的族群關係………………………85 第四章 中港溪流域民間信仰之空間性……………………103 第一節 傳統聚落民間信仰之空間性………………………105 第二節 都市化聚落民間信仰之空間性……………………115 第三節 中港溪流域民間信仰之空間性……………………141 第五章 結論…………………………………………………151 徵引文獻、附錄

    一、史料
    王必昌(1987),《重修臺灣縣志》,台灣文獻叢刊第一一三種
    余文儀(1962),《續修臺灣府志》,台灣文獻叢刊第一二一種
    阮旻錫(1958),《海上見聞錄》,台灣文獻叢刊第廿四種
    周鍾瑄、陳夢林(1962),《諸羅縣志》,台灣文獻叢刊第十二種
    郁永河(1959),《裨海紀遊》,台灣文獻叢刊第廿四種
    高拱乾(1960),《臺灣府志》,台灣文獻叢刊第六十五種
    陳培桂(1963),《淡水廳志》,台灣文獻叢刊第一七二種
    陳朝龍(1962),《新竹縣采訪冊》,台灣文獻叢刊第一四五種
    黃叔璥(1957),《臺海使槎錄》,台灣文獻叢刊第四種
    劉良璧(1961),《重修福建臺灣府志》,台灣文獻叢刊第七十四種
    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1963),《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
    台灣文獻叢刊第一五二種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1963a),《臺灣府輿圖纂要》,台灣文獻叢刊第一八一種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1963b),《臺灣私法物權篇》,台灣文獻叢刊第一五0種
    不著撰人(1959),《臺案彙錄甲集》,台灣文獻叢刊第三一種
    不著撰人(1964),《臺案彙錄己集》,台灣文獻叢刊第一九一種
    不著撰人(1966),《清會典臺灣事例》,台灣文獻叢刊第二二六種
    不著撰人(1968),《清奏疏選彙》,台灣文獻叢刊第二五六種
    不著撰人(1969),《劉銘傳撫臺前後檔案》,台灣文獻叢刊第二七六種
    二、後人編纂與撰述
    (一) 期刊與專書
    仇德哉(1983),《臺灣之寺廟與神明(四)》,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仇德哉(1984),《臺灣之寺廟與神明(二)》,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王世慶(1986),〈日據初期臺灣之降筆會與戒煙運動〉,《臺灣文獻》,37(4),頁129-133
    王見川(1996),《臺灣的齋教與鸞堂》,台北:南天書局
    王鑫(1997),《臺灣的地形景觀》,台北:渡假出版社
    吳進喜(1994,12月),〈台灣南部傳統聚落的空間形構:以燕巢鄉烏鬼埔和林園鄉汕尾庄為例〉,論文發表於「第一屆臺灣本土文化」學術研討會,台北
    李世偉(1999),《日據時代臺灣儒教結社與活動》,台北:文津出版
    李亦園(1992),《文化的圖像》,台北:允晨文化
    李明賢(1999),《咸菜甕鄉街的空間演變》,新竹:新竹縣文化局
    杜立偉(2000),〈關西地區土地公廟空間配置及其內涵〉,《台灣人文》,(5),
    頁267-290
    林文進(1996),《先民的足跡---苗栗縣史蹟概覽》,苗栗:苗栗縣政府
    林玉茹(2000),《清代竹塹地區的在地商人及其活動網絡》,台北:聯經
    林志秋(1999),〈漢化平埔族村落的神聖空間---以台南縣東山鄉吉貝耍聚落為例〉,《台灣人文》,(3),頁87-116
    林美容(1990),〈台灣區域性宗教組織的社會文化基礎〉,《東方宗教研究》,(2),頁345-364
    林美容(2000),《鄉土史與村庄史---人類學者看地方》,台北:臺原出版社
    邱瑞傑(1999),《清末關西地區散村的安全與防禦》,新竹:新竹縣文化局
    施添福(1987),《清代在臺漢人的祖籍分布和原鄉生活方式》,台北:國立台灣師大地理學系
    施添福(2001),《清代台灣的地域社會:竹塹地區的歷史地理研究》,新竹:新竹縣文化局
    施雅軒(2002,5月),〈十九世紀初北臺灣邊區的發展歷程-以中港溪流域為例〉,論文發表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文學院、地理學系區域研究中心主辦之「臺灣沿山地帶的區域發展:過去、現在與未來」研討會,台北
    柯志明(2001),《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張珣(2001),〈百年來臺灣漢人宗教研究的人類學回顧〉,載於張珣、江燦騰編,《當代臺灣本土宗教研究導論》(頁201-300),台北:南天書局
    盛清沂(1980),〈新竹、桃園、苗栗三縣地區開闢史(上)〉,《臺灣文獻》,31(4),頁154-176
    盛清沂(1981),〈新竹、桃園、苗栗三縣地區開闢史(下)〉,《臺灣文獻》,32(1),頁136-157
    許葉金(1979),《中港慈裕宮志》,苗栗:中港慈裕宮管理委員會
    許嘉明(1978),〈祭祀圈之於居臺漢人社會的獨特性〉,《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1(6),頁59-68
    陳金田(1981),〈中港善慶祠的故事〉,《臺灣風物》,31(1),頁64
    陳運棟(1989),〈中港溪流域內山的開拓〉,載於黃鼎松主編,《苗栗內山開發之研究》(頁156-185),苗栗:苗栗縣立文化中心
    陳憲明(1994,12月),〈澎湖村落祭祀的空間結構〉,論文發表於「第一屆臺灣本土文化」學術研討會,台北
    黃文博(1992),《台灣信仰傳奇》,台北:臺原出版社
    黃卓權(2002,5月),〈清代北台內山開墾與客家優佔區的族群關係〉,論文發表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文學院、地理學系區域研究中心主辦之「臺灣沿山地帶的區域發展:過去、現在與未來」研討會,台北
    黃榮洛(1990),〈有關清代閩粵械鬥的一件民間古文書〉,《臺灣風物》,40(4),頁139-143
    黃朝進(1995),《清代竹塹地區的家族與地域社會---以鄭、林兩家為中心》,台北:國史館
    黃鼎松(1996),《先民的足跡---苗栗縣史蹟概覽》,苗栗:苗栗縣政府
    劉仲宇(2003),《中國民間信仰與道教》,台北:東大圖書
    潘英(1992),《台灣拓殖史及其族姓分佈研究(上)》,台北:自立晚報社
    潘朝陽(1981),《新竹縣地區通俗宗教的分佈》,《臺灣風物》,31(4),頁27-50
    潘朝陽(1990),〈苗栗嘉盛庄村廟的空間配置及其內涵〉,《國立台灣師大地理研究報告》,(16),頁247-275
    潘朝陽(1991),〈現象學地理學---存在空間的一個詮釋〉,《中國地理學會會刊》(19),頁71-90
    潘朝陽(1993),〈粵東原鄉三山國王神祇的性質〉,《國立台灣師大地理研究報告》,(19),頁69-97
    潘朝陽(1995a),〈「中心-四方」空間形式及其宇宙論結構〉,《國立台灣師大地理研究報告》,(23),頁83-107
    潘朝陽(1995b),〈石圍墻莊的建莊及其神聖空間〉,論文發表於「第一屆臺灣本土文化」學術研討會,台北
    潘朝陽(1996),〈台灣宗教現象地理學研究之回顧〉,《思與言》,34(2),頁1-20
    潘朝陽(2001a),《出離與歸返:淨土空間論》,台北:國立台灣師大地理系
    潘朝陽(2001b),《明清臺灣儒學論》,台北:學生書局
    蔡相煇(1992),《台灣的祠祀與宗教》,台北:臺原出版社
    蔡相煇(2000),〈近代化與臺灣的民間信仰〉,《臺灣文獻》,51(2),頁231-245
    鄭志明(1988),《中國善書與宗教》,台北:學生書局
    鄭志明(1992),《台灣的宗教與秘密教派》,台北:臺原出版社
    鄭志明(2001),〈近五十年來臺灣地區民間宗教之研究與前瞻〉,《臺灣文獻》,
    (52)2,頁127-148
    戴炎輝(1979),《清代臺灣之鄉治》,台北:聯經出版社
    鍾華操(1979),《臺灣地區神明的由來》,台中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王見川、李世偉(1999),《臺灣的宗教與文化》,台北:博揚文化
    王見川、李世偉(2000),《臺灣的宗教與民間信仰》,台北:博揚文化
    鄭吉成、王彥妮(1994),〈大稻埕霞海城隍廟祭祀圈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教育》,(20),頁41-67
    駱為光、廖財固(1993),〈艋舺龍山寺之祭祀圈〉,《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教育》,(19),頁189-203
    何培夫(主編)(1998),《臺灣地區現存碑碣圖誌---苗栗縣篇》,台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李阿成、陳運棟、彭富欽(主編)(1988),《苗栗縣寺廟文化之研究》,
    苗栗:苗栗縣政府
    鈴木清一郎(1934/1978),《臺灣舊慣冠婚葬祭と年中行事》,
    高賢治(編)、馮作民(譯),〈臺灣舊慣習俗信仰〉,《臺灣風物》,28(2),頁1-96
    順益原住民博物館(2001),《以「巴斯達隘」(矮靈祭)祭典活動探索賽夏族文化精髓》,台北:順益原住民博物館
    曾景來(1938),《台灣宗教”と”迷信陋習》,台北:南天書局
    Tuan, Yi-Fu(1978),“Sacred Space:Explorations of an Idea.”in Butzer,K.W.(ed.), Dimensions of Human Geography:Essays on Some Familiar and Neglected Themes,頁84-99,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二) 碩博士論文
    尤文良(2001),《鹿港街、庄廟宇的神聖空間及其內涵》,國立台灣師大地理研究所碩論,未出版,台北。
    方淑美(1992),《台南西港仔刈香的空間性》,國立台灣師大地理研究所碩論,未出版,台北。
    王美芳(1992),《桃園縣寺廟發展的研究》,私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碩論,未出版,台北。
    朱毓慧(1998),《公館平原祠廟之空間配置及景觀內涵》,國立台灣師大地理研究所碩論,未出版,台北。
    池永歆(1996),《嘉義沿山聚落的存在空間:以內埔仔「十三庄頭、十四緣」區域構成為例》,國立台灣師大地理研究所碩論,未出版,台北。
    池永歆(2000),《空間、地方與鄉土:大茅埔地方的構成及其聚落的空間性》,國立台灣師大地理研究所博論,未出版,台北。
    吳學明(1986),《「金廣福」墾隘與新竹東南山區的開發(1834-1895)》,國立台灣師大歷史研究所碩論,已出版,台北。
    李鳳華(2002),《由祭祀圈看區域的整合與發展---以松山十三街庄為例》,國立台灣師大地理研究所碩論,未出版,台北。
    高麗珍(1988),《台灣民俗宗教之空間活動---以玄天上帝祭祀活動為例》,國立台灣師大地理研究所碩論,未出版,台北。
    許淑娟(1991),《蘭陽平原祭祀圈的空間組織》,國立台灣師大地理研究所碩論,未出版,台北。
    黃素真(1997),《沿山鄉街的存在空間:以林屺埔街為例》,國立台灣師大地理研究所碩論,未出版,台北。
    黃清漢(1987),《新埔義民廟祭祀圈結構之研究》,私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碩論,未出版,台北。
    趙永富(1998),《「大肚」地方性的構成---文化歷史地理的詮釋》,國立台灣師大地理研究所碩論,未出版,台北。
    劉慧真(1994),《清代苗栗地區之族群關係》,國立台灣師大歷史研究所碩論,未出版,台北。
    潘朝陽(1994),《台灣傳統漢文化區域構成及其空間性---以貓裏區域為例的文化歷史地理詮釋》,國立台灣師大地理研究所博論,未出版,台北。
    鄭雅清(1998),《新埤庄的空間性:以宗教景觀和祭祀活動為例的詮釋》,國立台灣師大地理研究所碩論,未出版,台北。
    三、地圖
    三灣鄉公所(1995),三灣鄉行政區域圖
    內政部(1987、1992),二萬五千分之一地形圖
    竹南鎮公所(1996),竹南鎮街道圖
    南庄鄉公所(1993),南庄鄉行政區域圖
    頭份鎮公所(1998),頭份鎮行政區域圖
    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1904),臺灣堡圖,遠流出版
    四、地方志書
    三灣鄉公所(2001),《三灣鄉概況》,苗栗:三灣鄉公所
    竹南鎮志編纂委員會(1994),《竹南鎮志》,苗栗:竹南鎮公所
    南庄鄉公所(2000),《南庄鄉風土誌》,苗栗:南庄鄉公所
    苗栗縣文獻委員會(1960a),《苗栗縣志》,卷首(中),苗栗:苗栗縣政府
    苗栗縣文獻委員會(1960b),《苗栗縣志》,卷首(下),苗栗:苗栗縣政府
    苗栗縣文獻委員會(1968),《苗栗縣志》,卷一地理志地理篇,
    苗栗:苗栗縣政府
    黃旺成(1955),《新竹縣志稿》,新竹:新竹縣文獻委員會
    新竹縣文獻委員會(1956),《新竹縣志》,新竹:新竹縣政府
    頭份鎮志編纂委員會(1980),《頭份鎮志》,苗栗:頭份鎮公所(舊版)
    頭份鎮志編纂委員會(2002),《頭份鎮志》,苗栗:頭份鎮公所(新版)
    (日)波越重之編(1907),《新竹廳志》,中國方志叢書臺灣地區第二二七號
    五、廟宇資料
    全天宮沿革碑
    保福宮沿革碑
    通天宮沿革碑
    朝陽宮沿革碑
    龍鳳宮沿革碑
    〈三聖宮沿革〉
    〈三灣鄉五穀宮沿革〉
    〈太陽宮簡介〉
    〈永昌宮沿革〉
    〈竹南鎮五榖先帝宮沿革〉
    〈明德宮沿革〉
    〈南庄鄉大南埔文武宮沿革碑記〉
    〈慈裕宮之歷史背景與古蹟修復經緯〉
    〈義民廟略史簡介〉
    〈頭份鎮斗換坪大化宮(三山國王廟)略史簡介〉
    《水興宮沿革》
    《正字譜》
    《合港田寮永貞宮沿革》
    《竹南後厝龍鳳宮暨各寺廟圓醮慶典特刊》
    《南天宮沿革誌》
    《修道金篇》
    《善化金篇》
    《慶祝永和山三元宮褒忠祠創建壹佰貳拾週年慶典紀念特刊》
    《龍山宮簡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