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楊宗樺 Yang, Zong-Hua |
---|---|
論文名稱: |
花蓮縣高中生運動行為、健康體適能與幸福感之研究 A Study on the Exercise Behavior, Physical Fitness, and Well-Being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Hualien County |
指導教授: |
蕭嘉惠
HSIAO, Chia-Hui |
口試委員: |
蕭嘉惠
HSIAO, Chia-Hui 闕月清 Que, Yue-Qing 詹俊成 Chan, Chun-Chen |
口試日期: | 2024/06/14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體育與運動科學系體育行政教師碩士在職專班 In-service Teacher Master's Program of Physical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24 |
畢業學年度: | 11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84 |
中文關鍵詞: | 高中生 、運動行為 、健康體適能 、幸福感 |
英文關鍵詞: |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Exercise Behaviors, Health-related Fitness, Well-being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401204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408 下載:8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花蓮縣高中生運動行為、健康體適與幸福感的關係,進而探討影響高中生幸福感的重要因素。選取112學年度花蓮縣公私立高中職學校之日間部學生為研究對象,從母群體中進行配額抽樣,共收集有效問卷803份。研究參與者填寫自編「花蓮縣高中生運動行為、健康體適能與幸福感之問卷」,收集高中生個人資料、運動行為、健康體適能(身體組成、瞬發力、肌力及肌耐力、柔軟度、心肺耐力等)及幸福感,研究資料以SPSS22.0統計軟體進行分析,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統計、信度分析、因素分析、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逐步多元迴歸分析,獲得以下研究結果:一、花蓮縣高中生運動行為部分,運動次數較少,運動強度、運動時間呈現中上水準;健康體適能部份,BMI呈現正常狀態,一分鐘仰臥起坐、坐姿體前屈、立定跳遠和1600/800跑走皆呈現中等偏上水準;幸福感部份以「自我信心」之平均數為最高,「主觀幸福感」為最低。二、不同性別、年級、是否參與社團、是否為體育性社團在運動行為有顯著差異存在;不同性別、是否為體育性社團在健康體適能上有顯著差異存在;不同性別、年級、是否為體育性社團在幸福感上有顯著差異存在。三、運動行為會正向影響健康體適能;運動行為會正向影響幸福感;健康體適能會正向影響幸福感。研究結果顯示,不同背景變項的高中生對於運動行為、健康體適能與幸福感的的認知存在顯著差異,而運動行為是影響健康體適能的因素,運動行為、健康體適能是影響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ercise behaviors, health-related fitness,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among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Hualien County, further investigating the significant factors affecting their well-being. A quota sampling method was employed to select daytime students from public and private vocational high schools in Hualien County during the 112th academic year, resulting in a total of 803 valid questionnaires. Participants were asked to complete the "Hualien County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Exercise Behaviors, Health-related Fitness, and Well-being Questionnaire," which gathered data on personal information, exercise behaviors, health-related fitness (including body composition, explosive power, muscular strength and endurance, flexibility, cardiorespiratory endurance, etc.), and well-being. The study utilized SPSS 22.0 for data analysis, employing descriptive statistics, reliability analysis, factor analysis, independent samples t-tests, one-way ANOVA, and stepwise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to obtain the following results:In terms of exercise behaviors among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Hualien County, the frequency of exercise was relatively low, while the intensity and duration of exercise were above average. Regarding health-related fitness, BMI levels were within the normal range, and performance in the one-minute sit-up test, sit-and-reach test, standing long jump, and 1600/800-meter run/walk were all above average. As for well-being, "self-confidence" had the highest mean score, while "subjective well-being" scored the lowe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exercise behaviors were found across different genders, grades, club participation, and participation in sports club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health-related fitness were observed across different genders and sports club participation. There were als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well-being across different genders, grades, and sports club participation. Exercise behaviors positively influenced health-related fitness and well-being; health-related fitness also had a positive effect on well-being.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perceptions of exercise behaviors, health-related fitness, and well-being among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from different backgrounds. Exercise behavior is a key factor influencing health-related fitness, and both exercise behavior and health-related fitness are important factors affecting well-being.
楊國樞(1980)。生活素質的心理學觀。中華心理學刊,22(2),11-24
丁聖軒、陳金海、侯淑玲(2013)。永仁高中學生運動參與調查研究。長榮運動休閒學刊,16,19-29。
內政部統計處(2023)。110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https://www.stat.gov.tw/cp.aspx?n=2731
方進隆(1997)。體適能推展策略與未來研究方向。中華體育,12(3),70-77。
宇炫明(2008)。南投縣高中職學生運動行為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
江怡君、林宗良、盧瑞山(2016)。自行車隊參與者認休閒、流暢體驗與幸福感之探討。休閒運動保健學報,11,1-14。
江勝山、陳東韋、林昕翰(2022)。不同運動參與程度之越野自行車者對幸福感之差異分析。運動與遊憩研究,16(3),15-24。
江澤群、林國瑞(2001)。臺北地區高中職學生參與休閒運動阻礙因素之研究。北體學報,9,105-117。
行政院主計總處(2015)。2015國民幸福指數調查暨准幸福感研究期末報告。行政院主計總處。
何文獻(2021)。臺中巿高中生運動參與在情緒智力、幸福感與學業成就之關係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運動健康管理學系。
吳仁瑋(2019)。高雄市高中職學生運動參與程度、運動自我效能與身體自我概念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大仁科技大學休閒運動管理系休閒事業管理碩士班。
吳品錞、楊雅婷、楊宜青(2013)。足量運動及運動時間點對高中生體適能、創造思考能力與數學學科成就之影響。教育研究集刊,59(3),101-139。
李宏鑫(2012)。彰化縣高中職學生健康體適能、身體活動量與身體意象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
李素菁(2002)。青少年家庭支持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以臺中市國中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
李翔昇(2013)。國小學童參與體適能提升計畫之態度與運動參與行為、健康體適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運動事業管理學系。
汪哲賢(2017)。高雄市高中職學生身體意象與身體自我概念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大仁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碩士班。
沈彩吟(2020)。主題式體能活動對認知類障礙患者認知、幸福感與體適能之成效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自然生物科技學系自然療癒碩士班。
兒童福利聯盟(2018)。2018 年兒童運動現況調查報告。兒福聯盟。https://www.children.org.tw/publication_research/research_report/2220。
卓俊辰(2001)。大學生的健康體適能。華泰文化。
周桂英(2003)。臺北縣高中、高職學生身體活動量與健康體適能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教練研究所。
林子立(2012)。臺灣高中學生休閒運動參與現況與體育課學習態度之研究-以新北市、桃園縣市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體育學院體育推廣學系。
林子雯(1996)。成人學生多重角色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
林正常(1994)。台灣北部地區30-50歲就業人口運動量及健康體能常模之測定。行政院衛生署委託研究計畫。
林正常(1997)。體適能的理論基礎,教師體適能指導手冊,47-59。
林志豪(2013)。雲林縣公立高中生運動參與行為與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學院體育學系。
林佳蓉(2012)。高中生自我概念、真實及網路人際關係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
林依恬(2020)。臺灣老年人休閒性身體活動、坐式生活型態及健康體適能與自覺幸福感之關聯性之探討:多元適應性雲形迴歸之應用〔未出版博士論文〕。輔仁大學商學研究所。
林淑惠、黃韞臻(2008)。高中職學生學校生活與主觀幸福感關係之研究。輔導與諮商學報,30(2),83-104。
林淑華(2013)。青少年的運動態度、運動參與行為與生活壓力之關聯性研究_以台中市明道、衛道中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管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林麗秋(2016)。台南市高中職學生社團參與之休閒涉入、流暢體驗與幸福感之關係研究 ----以手工藝社團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臺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
邱文成(2010)。體適能緣起及概念發展趨勢。運動科學暨休閒遊憩管理學術研討會,臺灣。
邱次郎(2015)。體適能納入十二年國教比序對學生體適能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體育與運動科學系。
邱浩政(202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與R資料分析範例解析。五南圖書。
洪文達(2015)。澎湖地區高中職學生休閒態度、休閒涉入及幸福感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澎湖科技大學觀光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
胡凱揚、王俊明(2014)。十二週水中體適能運動對老年人功能性體適能、身體自尊及幸福感的影響。大專體育學刊,16(2),215-225。
范保羅、袁本治(2007)。健康醫學。五南圖書。
高淑芳(2015)。青少年休閒參與和幸福感之探究 —以高雄市林園高級中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大仁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
康淑蕙(2020)。改良式椅子健康操對社區高齡者功能性體適能與幸福感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美和科技大學運動與休閒系碩士班。
張志銘、彭春炳、吳庭茂、劉孟竹(2014)。國小學童運動參與程度、睡眠品質與體適能之關係,中原體育學報,5,135-143。
張志銘、龔窈萱、張世沛(2013)。以運動參與為幹擾變項探討體適能對學業成就之影響。運動與遊憩研究,7(4),121-137。
張盈婷(1996)。休閒教育的重要。輔導通訊,46,22-23。
張意德、楊雅琪、盧廷峻(2022)。大學生運動參與、體適能與自覺運動效益之研究。運動與遊憩研究,16(3),1-14。
張意德、楊雅琪、盧廷峻、施國森(2022)。大學生運動參與、體適能與自覺運動效益之研究。運動與遊憩研究,16(3),1-14。
教育部校園安全暨災害防救通報處理中心(2021)。109年各級學校校園安全事件統計分析報告。校園安全暨災害防救通報處理中心資訊網。https://csrc.edu.tw/FileManage/CheckData?sno=504&MergedId=83a8f152f88c4bf19f42317bd7f3eb2a
教育部體育署(2018)。國民體適能檢測實施辦法。教育部。https://edu.law.moe.gov.tw/LawContent.aspx?id=GL000769&KeyWord
教育部體育署(2020)。體適能介紹。教育部體育署體適能網站。https://www.fitness.org.tw/direct01.php。
梁德馨、陳儀蔓、黃虹瑜(2014)。大學生運動情形與憂鬱傾向之關聯研究-自覺健康及幸福感之仲介效果探討。輔仁醫學期刊,12(4),215-225。
梁德馨、陳儀蔓、黃虹瑜(2014)。大學生運動情形與憂鬱傾向之關聯研究-自覺健康及幸福感之仲介效果探討。輔仁醫學期刊,12(4),215-225。
章宏智、柏佩蘭(2009)。兒童運動價值觀對運動參與行為之影響-臺北市公館國民小學為例。休閒運動期刊,8,61-70。
許晉榮(2007)。高中職學生生活型態與健康體適能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運動與休閒教育所。
郭威均、賴永成、賴姍姍(2021)。桃園市高中生運動參與程度、身體自尊與幸福感之研究。運動休閒餐旅研究,16(2),46-59。
陳孟夆(2019)。高中職女生參與運動性社團社會支持、參與動機與運動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體育與健康休閒學系研究所。
陳定雄、曾媚美、謝志君(2000)。健康體適能。華格那出版有限公司。
陳秋華(2016)。高中生的休閒運動需求、自覺健康及運動參與行為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美和科技大學運動與休閒系。
陳紅連(2018)。高中職學生情感支持型家庭教養、情緒智力、人際關係與主觀幸福感相關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陳庭筠(2023)。心流融入間歇訓練課程對護理人員心流、體適能、職業倦怠、幸福感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醫學大學心理學系。
陳素娥(2006)。國中生課後運動參與行為及其阻礙因素之研究-以桃源縣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陳張榮、周俊良(2012)。身心障礙者之體適能訓練。特殊教育季刊,123,1-8。
陳錫逸、賴永成、賴姍姍(2022)。高中學生課業壓力、運動參與對睡眠品質影響之研究。運動休閒餐旅研究,17(1),71-85。
陳麗蓮(2017)。社區老年人身體活動量、功能性體適能與幸福感相關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金門大學運動與休閒學系。
陸洛 (1998)。中國人幸福感之內涵、測量及相關因素討論。人文及社會科學,8(1),115-137。
陸洛、高旭繁、陳芬憶(2006)。傳統性、現代性、及孝道觀念對幸福感的影響:一項親子對偶設計。本土心理學研究,25,243-278。
曾文志(2008)。大學生對美好生活的常識概念與主觀幸福感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8(2),417-441。
曾俊穎、陳詩婷、林倚伶、林雍順(2013)。大學生運動行為程度對正向情緒與主觀幸福感之影響。休閒運動健康評論,12(1),1-14。
曾建興(2018)。椅子瑜珈課程對社區高齡者功能性體適能與幸福感影響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
黃俊英(1997)。行銷研究—管理與技術。華泰書局。
黃琬琪(2019)。探討高雄地區高齡者體適能及活動量對幸福感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美和科技大學運動與休閒系。
楊怡菁(2013)。高中職學生參與服務學習與幸福感、生命態度之關係研究-以大臺北地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聖約翰科技大學自動化及機電整合研究所。
溫珮如(2019)。國小高年級學童健康體適能表現、幸福感與同儕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運動健康科學系。
溫珮如、張若寧、劉述懿(2019)。國小高年級男性學童健康體適能表現、幸福感與同儕關係之研究。國教新知,66(1),65-78。
葉千惠(2018)。高中職學生同儕關係、生命意義感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諮商與輔導學系。
董正銘(2014)。國小高年級學童生活滿意度、運動參與、睡眠習慣對健康體適能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運動事業管理學系。
詹曉華(2020)。新課綱環境下高中生課業壓力、運動參與及幸福感之關係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運動健康管理學系。
劉士嘉(2012)。高中職學生休閒運動參與動機對對健康體適能影響之研究-以國立曾文家商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台灣首府大學休閒管理學系。
劉世華(2017)。青少年運動參與、同儕關係與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教育專業發展研究所。
劉雨綺、劉正智(2021)。中高齡族群參與進香團之動機、幸福感、忠誠度研究。觀光與休閒管理期刊,1,197-212。
蔡天富(1997)。健康體適能教學之概念分析。研習資訊,14(4),55-64。
蔡依樺(2017)。離島高中職學生人格特質、休閒活動參與及幸福感關聯性之研究─以金門縣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金門大學觀光管理學系。
蔡書涵、東方介德、王俊智、鄧碧珍(2022)。COVID-19疫情對年輕族群在運動行為、體適能、主觀幸福感之影響。運動研究,31(1),67-81。
蔡雪紅(2018)。八週團體運動介入對銀髮族幸福感及功能性體適能之提昇效益〔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休閒運動健康系。
鄧佩宜(2019)。高中職學生運動參與程度、身體意象及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運動健康管理學系。
鄧雅榛(2017)。國中生休閒參與、體適能、幸福感之相關研究~以臺中市某公立國中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中臺科技大學醫療暨健康產業管理系。
鄭如芝(2009)。臺北市高中職學生身體意象與運動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
鄭博鴻(2016)。高中生感恩、孝道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
賴溢宏(2005)。彰化地區高中職課後運動參與動機與阻礙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
謝秋韻(2018)。國小中高年級體適能之差異 —以台南市某國小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嘉南藥理大學休閒保健管理系。
魏怡嘉(2020,6月17日)。十大死因癌症38年連霸!15~24歲自殺率去年飆新高。中國時報。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00617000435-260114?chdtv
羅鴻仁、李凰慈、蔡俊傑(2011)。高中生運動行為調查之研究-以雲林縣為例。體育學系系刊,11,47-61。
Andrews, F. M., & Withey, S. B. (1976). Social indicators of well-being: American's perception of life quality. New York: Plenum.
Argyle, M. (1987). The psychology of happines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Caldwell, L. L., & Darling, N. (1999). Leisure context, parental control, and resistance to peer pressure as predictors of adolescent partying and substance use: An ecological perspective.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31(1), 57-77.
Casperson, C. J., Powell, K. E., & Christenson, G. M. (1985). Physical activity, exercise, and physical fitness: Definition and distinctions for health-related research. Public Health Report, 100, 126-131.
Csikszentmihalyi, M., & Kleiber, D. A. (1991). Leisure and self-actualization. In B. L. Driver, P. J. Brown, & G. L. Peterson(Eds.), Benefits of leisure, 91-102. State College, PA: Venturep Publishing.
Findler, L., KleinJacoby, A., & Gabis, L. (2016).Subjective happiness among mothers of children with disabilities: The role of stress, attachment,guilt and social support Research.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55, 44-54.
Fox, K. R.(1987). Physical self-perceptions and exercise involvement. Tempe, AZ: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Gu,X., Zhang,T., Chu,T.L.A., Keller,M.J., & Zhang,X., (2019). The direct and indirect effects of motor competence on adolescents' mental health through health-related physical fitness. Journal of Sports Scienecs, 37(17), 1927‐1933.
Ishihara, T., Nakajima, T., Yamatsu, K., Okita, K., Sagawa, M., & Morita, N. (2020). Relationship of participation in specific sports to academic performance in adolescents: A 2‐year longitudinal study.Scandinavian Journal of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doi:10.1111/sms.13703. Online ahead of print.
Lu, L. & Argyle ,M. (1994). Leisure satisfaction and happiness as a function of leisure activity, Kaohsiung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s,10, 89-96.
Lu, L., & Lin, Y. Y. (1998). Family roles and happiness in adulthood.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5(2), 195-207. doi:10.1016/S0191-8869(98)00009-9
Lu, L., & Shih, J. B. (1997a). Personality and happiness: Is mental health a mediator?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2(2), 249-256. doi:10.1016/S0191-8869(96)00187-0
Lu, L., & Shih, J. B. (1997b). Sources of happiness: A qualitative approach. 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37(2), 181-187. doi:10.1080/00224549709595429
Michel, G. (2019). Promoting physical activity and strengthening team cohesion. Revue de l'infirmiere, 68(254), 32-32.
Nunnally, J.C. (1978). Psychometric theory. 2nd Edition, McGraw-Hill, New York.
Ouyang, Y., Wang, K., Zhang, R. T., Peng, L., Song, G., & Luo, J. (2019). The influence of sports participation on body image, self-efficacy and self-esteem in college students.Frontiers in Psychology, 10, 3039.
Reigal, R. E., Moral-Campillo, L., Morillo-Baro, J. P., Juárez-Ruiz de Mier, R., & Hernández-Mendo, A., (2020). Physical exercise, fitness, cognitive functioning, and psychosocial variables in an adolescent sampl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17(3), 1100.
Saris, W. H. M. (1985). The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of daily physical activity in children: A review. Acta Paediatrica ScandinavicaSupplement, 318, 37-48.
Ward, D.S., Sounders R. P., & Pate, R. R. (2007). Physical activity intervention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Waterman, A. S. (1993). Two conceptions of happiness: Contrasts of personal expressiveness (eudaimonia) and hedonic enjoymen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4(4), 678-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