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樊玅珍 Maio-Chen Fan |
---|---|
論文名稱: |
國家認同對我國國家安全影響之分析 An Analysis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National |
指導教授: |
曲兆祥
Chu, Chao-Hsia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政治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
論文出版年: | 2007 |
畢業學年度: | 95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85 |
中文關鍵詞: | 國家安全 、國家認同 、族群認同 、制度認同 、文化認同 |
英文關鍵詞: | national security, national identity, ethnic identity, systematic identity, cultural identity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43 下載:71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國家安全並非是一種靜態的概念,而是隨著時間之動態不斷的演進。因此,國際社會已將「國家安全」擴展成為綜合性安全。由於臺灣獨特的地理位置,表現出臺灣所具有的安全價值與地位;也因為如此,即使整個國際體系已進入全球化的時代,臺灣的安全始終沒有保障。造成臺灣安全威脅與不穩定的因素有很多,但最主要仍是在於中共對臺的野心。隨著中共的日益強大,鄰近的臺灣勢必是最能感受其威脅性的,而如何才能確保臺灣的安全,是本論文的關注焦點。
由於臺灣的特殊歷史背景與發展,使得臺灣這塊土地無論在文化與族群上,都是處於一種多元融合的狀況。然而臺灣的國家認同建構一直存在著危機,在歷經了民主化之後,國家認同問題更突顯出其有待解決的迫切性。自一九八O年代中期臺灣民主化歷程展開以來,省籍矛盾、族群衝突、國家認同等問題成為臺灣社會內部爭議最大、影響最廣泛的議題,而這些議題在經政治動員後往往具有強烈的爆發力,不僅使得族群間造成嚴重對立,威脅政治體系的穩定,甚至進一步與中國大陸對臺灣的威脅產生糾結,而成為討論國家安全時不應被忽視的一個課題。
筆者從「民族主義」、「自由主義」及「社群主義」三種國家認同途徑,討論對我國國家安全的影響。本文是以國內學者江宜樺教授所主張的「族群認同」、「文化認同」及「制度認同」三個主要層面來討論國家認同的內涵。並由兩蔣時期、李登輝時期及陳水扁時期的三個層面的國家認同之變遷,分析我國當前國家認同問題;並找尋這三個層面與我國國家安全的關聯性,進而分析國家認同對我國國家安全影響。
參考書目
一、中文書目
丁渝洲主編(2005),《臺灣安全戰略評估:2004-2005》,臺北:遠景基
金會。
王在希(2001),<在中華文化與兩岸關係論壇上的講話>,海峽兩岸關係研
究中心編,《中華文化與兩岸關係論文集》,北京: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
心。
王海濱譯(1983)、Richard Smoke著,<國家安全事務>,《政治科學大
全》,臺北:幼獅文化出版社。
王崑義(2001),《全球化與臺灣-陳水扁時代的主權、人權和安全》,臺
北:創世紀文化事業出版社。
王笛(2001),<臺灣大眾文化的淵源及其流變>,盧漢超主編,《臺灣的現
代化和文化認同》,臺北:八方文化出版社。
白曉紅譯(2001),Chris Harman著,《民族問題的重返(The Return
of National Question)》,臺北:前衛出版社。
石齊平(2002),<從九二共識到九二精神>,蘇起等主編,《「一個中國,
各自表述」共識的史實》,臺北: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江宜樺
(1998),《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臺北:揚智出版社。(2001),<新國家運動下的臺灣認同>,林佳龍等主編,《民族主義與兩岸
關係—哈佛大學東西方學者的對話》,臺北:新自然主義出版社。
江炳倫(1990),〈臺灣地區的政治教育〉,《臺灣的教育研討會論文集》,
臺北:自立報社文化出版部。
行政院陸委會編(1999),《李總統登輝特殊國與國關係:中華民國政策說明
書》,臺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呂華維(2002),《臺灣的國家認同與國家安全之研究》,淡江大學國際事務
與戰略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乃德 (1993),<省籍意識、政治支持和國家認同—臺灣族群政治理論的初探>,收
於張茂桂主編,《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臺北:業強出版社。 (1996),<自由主義和族群認同:搜尋臺灣民族主義的意識形態>,許火炎
等著,《臺灣族群政治專題(臺灣政治學刊創刊號)》,臺北:月旦法學出
版社。
(1998),<國家認同和民主鞏固:衝突、共生與解決>,游盈隆主編,《民
主鞏固或崩潰:臺灣二十一世紀的挑戰》,臺北:月旦法學出版社。(2006),<認同差異下的政治社區:公民社會可以做什麼?>,「非關藍綠
715觀點」網站,http://www.twcivilsociety.org/?p=51,
【2007/4/23】。
李美華等譯(1998),Earl Babbie著,《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臺北:時
英出版社。
李遠哲,<李遠哲跨黨派小組第一次會議致詞>,《中國時報》,2000. 9.3,
版2。
李登輝 (1993),<就職三週年記者會答記者問>,《李總統登輝先生82年言論集》,
臺北:行政院新聞局。
(1999),《臺灣的主張》,臺北:遠流出版社。
李憲榮
(2001),<中國對臺灣的意圖及臺灣的危機管理>,許世楷、施正鋒編,《臺
灣前途危機管理》,臺北:前衛出版社。
(2002),<亞太區域組織與臺灣國家安全>,《長榮大學學報》,第6卷,第1
期,頁103-122。
李麗玲(1995),<五O年代國家文藝體制下臺籍作家的處境及其創作初探
>,「臺灣文學工作室」網站, http://ws.twl.ncku.edu.tw/hak-
chia/l/li-le-leng/sek-su/sek-su.htm, 【2006.10.23】。
周陽山(2003),<繞過修憲、繞過立院國大>,《聯合報》,2003.10.21
,版A15。
周德富(2004),《中華民國國家安全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政治研究所碩
士論文。
孟樊(2001),《後現代的認同政治》,臺北:揚智出版社。
林火旺 (1995),<自由主義可否建立一個政治社群?>,陳秀容、江宜樺主編,
《政治社群》,臺北:中研院社科所。
(1998),《羅倫斯正義論》,臺北:臺灣書店。
林正義(1999),<亞太安全保障的新體系>,《問題與研究》,第35卷,第
12期,頁1-18。
林立(2000),<臺灣法律地位解讀方式之爭議與釐清>,黃昭元主編,《兩
國論與臺灣國家定位》,臺北:學林出版社。
林佳龍(2001),〈臺灣民主化與國族形成〉,林佳龍等主編,《民族主義與
兩岸關係--哈佛大學東西方學者的對話》,臺北:新自然主義出版社。
林哲夫(1999),<臺灣的國家安全>,《臺灣教授協會論壇通訊》,1999年冬
季刊,
http://taup.yam.org.tw/announce/9911/docs /10.html ,
【2006/5/5】。
林碧炤 (1999),<臺灣的綜合安全>,《戰略與國際研究》,第1卷,第1期,頁1-
15。 (2001),<全球化與人類安全>,《人類安全與二十一世紀的兩岸關研討會
》,臺灣綜和研究院戰略與國際研究所。引自
http://www.disis.org.tw/peaceforum/symposium/200-9/2001-
09-14.htm,【2006/5/5】。
林絙妤(2003),《臺灣國家認同爭議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政治研究所碩
士論文。
施正鋒 (1999a),《臺灣政治建構》,臺北:前衛出版社。 (1999b),<臺灣的族群關係與國家定位>,《臺灣政治建構》,臺北:前衛出
版社。
(2000),《臺灣人的國家認同》,臺北:前衛出版社。 (2001),<特殊的國與國關係之評述>,臺灣主權論述資料選編小組編,
《臺灣主權論述資料選編(上)》,臺北:國史館。
胡佛(1983),<政治文化與青年的國家認同>,《中國論壇》,15卷12
期,頁16-19。
徐火炎(1996),<臺灣選民的國家認同與黨派投票行為:一九九一年至一九
九三年間時政研究結果>,徐火炎等箸,《臺灣族群政治專題(臺灣政治
學刊創刊號)》,臺北:月旦法學出版社。
息曙光(1993),《世界戰略大格局》,臺北:風雲時代出版社。
翁明賢 (1998),《二O一O中共軍力評估》,臺北:麥田出版社。 (2003),《全球化時代的國家安全》,臺北:創世文化事業出版社。
翁明賢、吳東林等箸(2004),<當代軍事典範與臺灣國防>,發表於2004
焦點研討會 -「迎戰全球化、臺灣向前走 Taiwan Go Go Go!」,財
團法人國家展望文教基金會、臺灣心會主辦,2004年1月1日。
翁望回譯(1986),<臺灣的躍升:體系國家級世界經濟中的移動>,出自丁
庭宇編,《臺灣變遷的社會經驗》,臺北:巨流出版社。
高孔廉(2007),<民進黨進行文化革命,催毀臺灣核心價值>,「國民黨智
庫」網站: http://www.npf.org.tw/particle-2134-3.html ,
【2007/6/15】。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編(1999),《亞洲的安全保障》,臺北:國防部聯勤北部
印製廠。
國防部編(2004),《中華民國九十三年國防報告書》,臺北:國防部編印。
國家安全會議(2006),《2006國家安全報告》,臺北:國家安全會議編
印。
張自學譯(1976),Hans J. Morgenthau著,《國際政治學》,臺北:幼
獅文化事業公司。
張亞中 (1998),《兩岸主權論》,臺北:生智出版社。 (2004),《全球化的臺灣安全--大戰略的思維》,臺北:揚智出版社。
張亞中、孫國祥(1999),《美國的中國政策—圍堵、交往、戰略伙伴》 ,
臺北:生智出版社。
張茂桂 (1993),<省籍問題與民族主義>,張茂桂主編,《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
,臺北:業強出版社。
(1998),<談『身分認同政治』的幾個問題>,游盈隆主編,《民主鞏固或
崩潰:臺灣二十一世紀的挑戰》,臺北:月旦法學出版社。
張燦鍙(2003)<文化:臺灣問題的根源>,「開創臺灣文化基金會」網站,
http://www.taiwannation.org.tw/taicultr.htm ,
【2007/3/29】。
許志雄(1999),<九O年代我國憲政改革的問題>,發表於「海內外臺灣人
國是會議」,1999年11月12日,
http://taup.yam.org.tw/announce/9911/991110-a.htm,
【2006.12.13】。
莫大華
(1996),<安全研究之趨勢>,《問題與研究》,臺北:政大國關中心,第
35卷,第9期,頁48-60。
(1998),<安全研究論戰之評析>,《問題與研究》,臺北:政大國關中心
,第39卷,第8期,頁6-15。
(2002),《亞太安全的理論與實踐—臺灣的角色與作為》,臺北:遠景基金
會。
郭俊次(2001),<『文化臺獨』與『臺獨文化』:一個政治觀點>,海峽兩
岸關係研究中心編,《中華文化與兩岸關係論文集》,北京:海峽兩岸關
係研究中心。
陸鏗、馬西屏(2001),《別鬧了,登輝先生:專訪相關人物談李登輝》,臺
北:天下遠見文化公司。
陳孔立(2001),<臺灣「去中國化」的文化動向>,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
編,《中華文化與兩岸關係論文集》,北京: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
陳向明(2000),《質的研究方法與社會科學研究》,北京:教育科學出版
社。
陳志瑋譯(2001),C. Frankfort-Nachmias、David Nachmias著,《社
會科學研究方法》,臺北:韋伯文化出版社。
陳秀容(1995),<社群的互動與人權:關於社群權利的一種思考>,陳秀容
、江宜樺主編,《政治社群》,臺北:中研院社科所。
陳明通等著(2005),《民主化臺灣-新國家安全觀》,臺北:先覺出版社。
陳勇(2001),<變天後的臺灣,變化中的臺灣:文化認同,食品文化>,盧
漢超主編,《臺灣的現代化和文化認同》,臺北:八方文化出版社。
陳星(2004),<文化臺獨誤導臺灣民眾 註定要失敗>,「新華網」,
http://www.xinhuanet.com,【2007/4/23】。
陳朝政(2002),<臺商在兩岸的流動與認同>,《國政報告》,臺北:財團
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陳福成 (1998),《防衛大臺灣:臺海安全與三軍戰略大佈局》,臺北:金臺灣出版
社。
(2000),《國家安全與戰略關係》,臺北:時英出版社。
彭瑞金(1993),〈臺灣民族運動與臺灣民族文學〉,李鴻禧編,《國家認同
與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財團法人現代學術研究基金會。
彭懷恩(2005),《臺灣政治發展與民主化》,臺北:風雲論壇出版社。
游盈隆(1996),<族群認同的政治心理分析>,徐火炎等箸,《臺灣族群政
治專題(臺灣政治學刊創刊號)》,臺北:月旦法學出版社。
程建人(2000),<我國之外交政策與作法>,《立法院公報》,第89卷,第
29期,頁374。
黃昭元(2000),《兩國論與臺灣國家定位》,臺北:學林出版社。
黃昭堂編(2004),《臺灣的安全保障與民主》,臺北:臺灣安保協會。
群策會(2003),<確立臺灣的國家認同>,《臺灣二十一世紀國家總目標》
,臺北:財團法人群策會。
楊永明(2000),<亞太安全環境對臺灣的影響>,《遠景季刊》,第1卷,第
2期,頁1-30。
楊開煌(2001),<理解臺獨史觀、解構臺獨教育>,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
編,《中華文化與兩岸關係論文集》,北京: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
溫振華(1995),<鄉土教育與新世界觀>,《臺灣時報》,1995.6.30,
版3,「臺灣教授協會」網站,
http://taup.yam.org.tw/comm9509/tpdc5928.htm1,
【2007/3/29】。
葉定國(2004),《論臺灣的國家安全--一個國際關係建構主義觀點之研究
》,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論文。
葛永光(1993),《文化多元主義與國家整合---兼論中國認同的形成》,臺
北:正中書局。
虞義輝(2001),《臺灣意識的多面向一百年兩岸的民族主義》,臺北:黎明
文化公司。
鄒文海(1994),《西洋政治思想史稿》,臺北:鄒文海先生獎學基金會。
靳希民(2000),《國際安全與安全戰略》,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廖天威(2001),<李登輝的共同體意識>,「國民黨智庫」網站,
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CL/090/CL-C-090-
262.htm,【2007/3/27】。
臺灣省新聞處編印(1990),《教育發展與文化建設》,臺中:臺灣省新聞
處。
趙建民(1994),《兩岸互動與外交競逐》,臺北:永業出版社。
齊光裕(1996),《中華民國的政治發展》,臺北:揚智出版社。
劉小林、張勝軍譯(2000),星野昭吉著,《全球政治學--全球化進程中的
變動、衝突、治理與和平》,北京:新華出版社。
劉文斌(2005),《臺灣國家認同變遷下的兩岸關係》,臺北:問津堂。
劉紅 (2006),<法理臺獨的危險依然存在>,「華夏經緯網」,
http://big5.huaxia.com/la/xzzl/lh/2006/00555485.html,
【2007/4/23】。 (2007),<法理獨立夢難成真>,「華夏經緯
網」,http://big5.huaxia.com/la/xzzl/lh/2007/00585731
.html,【2007/4/23】。
劉軍生(2004),《建構我國國土安全機制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政治研究
所碩士論文。
劉進慶(1998),<臺灣經濟屬性之探討>,《臺灣學術研究會誌》,第一
期,頁45。
樊勇明(2001),《西方國際政治經濟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蔡明憲(2004),<由臺灣的國防安全看亞太區域安全合作>,發表於「亞洲
安保的現狀與展望國際研討會」,2004.10.16。
蔡英文(1997),〈認同與政治-一種理論性的反思〉,《政治科學論叢》,
第八期,頁51-59。
盧建榮(1999),《分裂的國族認同》,臺北:麥田出版社。
盧漢超(2001),《臺灣現代化和文化認同》,臺北:八方文化出版社。
蕭琇安(2000),<對臺灣的國際法地位之再省思>,黃昭元主編,《兩國論
與臺灣國家定位》,臺北:學林出版社。
賴勁麟、周威佑、鍾佳濱(2002),<新秩序下的臺、中關係與臺灣安全>,
發表於民進黨「中國政策研討會」。
賴義雄(2004),<論臺灣的防禦性嚇阻戰略及政策>,發表於「亞洲安保的
現狀與展望國際研討會」,2004.1.17。
戴寶村(2001),<玉山地景與臺灣認同的發展>,臺灣歷史學會主編,《國
家認同論文集》,臺北:稻香出版社。
聯合報,<陳水扁接受日本讀賣新聞專訪>,2004.4.2,版A13。
薩孟武(1996),《政治學》,臺北:三民書局,6版。
魏嘉男(2002),《國家認同理論與臺灣經驗論述之研究》,東海大學政治學
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慎平譯(1999),Andrew Vincent著,《當代意識型態》,臺北:五南圖
書公司。
羅福全(2006),<民主、和平、安全:臺灣在亞太區域和平的重要性>,發表
於臺灣獨立建國聯盟「時事觀點」,2006.3.29。
蘇進強(2003),《全球化下的臺海安全》,臺北:揚智出版社。
線上資料
大紀元網站:
http://www.epochtimes.com/,【2007/4/10】。
民進黨中央網站:
http//www.dpp.org.tw/policy/ ,【2007/4/5】。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網站:
http://www.hakka.gov.tw/mp.asp?mp=1,【2007/4/23】。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網站:
http://www.apc.gov.tw/chinese/indexMain.js【2007/4/23】。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網站,
http://www.mac.gov.tw/indexl.htm,【2006/12/20】。
財團法人國家政策基金會網站,
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IA/089/IA-C-089-
019.htm,【2007/4/5】。
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網站,
http://esc.nccu.edu.tw/newchinese/data/attitude.htm ,
【2007/1/2】。
臺灣公共電視廣播集團網站,
http://www.tbs.org.tw/#,【2007/4/23】。
臺灣省政府網站,
http://www.tpg.gov.tw/a-administrator/intro-01.htm,【
2007/3/27】。
臺灣海外網站,
http://www.taiwanus.net/news/shownews.php?id=45958,
【2006/12/14】。
臺灣學生雜誌網站,
http://esc.nccu.edu.tw/newchinese/data/attitude.htm ,
【2007/1/2】。
憲政改造網站,
http://constitution.president.gov.tw/law/law.htm,
【2006/12/15】。
總統府網站,
http://www.president.gov.tw/,【2007/4/23】。
聯合新聞網,
http://issue.udn.com/FOCUSNEWS/LEE/d6.htm,
【2007/3/27】。
二、外文書目
Alagappa, Muthiah (1998), “Rethinking Security”, in
Muthiah Alagappa ed., Asian Security Practice: Material
and Ideational Influence,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Balibar, Etienne (1991), Race, Nation, Class-Ambiguous
Identity, New York: Verso.
Boerner, Peter (1986), “Introduction”, Concepts of
Nationalism-An Interdisci- plinary Dialogue. Berlin:
Auflage.
Buzan, Barry
(1983),People,State,and Fear:The Nation Security Problem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New York: Harvester Wheatsheaf.
(1991),People,State,and Fear:An Agenda for International
Security Studies in the Post-Cold War, Boulder, CO: L.
Rienner.
Gary, John (1986), Liberalism.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Grew,Raymond (1986),“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Identity
”, in Peter Boerner,ed., Concepts of Nationalism-An
Interdisciplinary Dialogue.Berlin: Auflage.
Hughes, Christopher (1997), Taiwan and Chinese Nationalism,
New York: Routledge.
Haftendorn, Helga (1991), “The Security Puzzle: Theory-
Building and Discipline - Building in International
Security”,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Vol. 35,
No.1, Denver, Colo.: Wayne State University Press, pp.3.
Katzenstein, Peter J. (1996), “Alternative Perspectives on
National Security”, Peter J. Katzenstein ed., The
Cultural of National Security: Norms and Identity in
World Politic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Knorr, Klause (1973), “National Security Studies: Scope
and Structure of Field”, in Frank N. Trager and Philip
S. Kronenberg, eds., National Security and American
Society: Theory, Process, and Policy, Lawrence: the
University Press of Kansas.
Kohn, Hans (1968), “Nationalism,” in David L. Sills ed.,
International Encycl- 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s,
Vol.11, New York: Macmillan, pp.63.
Locke,John(1975),An 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
New York: Dover.
Miller, David (1995), On Nationality. Oxford: Claredon
Press.
Ming-hsien Wong & Tung-lin Wu (2003), “Taiwan’s Maritime
Strategy and the New Security Environment,” in Edmonds,Martin and Tsai,Michael M.eds.,Taiwan’s Maritime
Security, New York: RoutledgeCurzon.
Ozkirimli, Umut (2000), Theories of Nationalism: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Poole,Ross (1999), Nation and Identity, New York: Routledge.
Rehman, Iqbalur (1992), National Security and The Problem
of Unconvention- al Warfare, Kanishka: Publishing
House.
Smith, Anthony D.
(1991),National Identity, Reno: University of Nevada Press.
(1998),Nationalism and Modernism, New York: Routledge Press.
Ullman, Richard H. (1996), The World and Yugoslavia's Wars,
New York: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Press.
Wachman, Alan M. (1994), Taiwan: National Identity and
Democratization,New York: M.E. Sharpe.
Wendt,Alexander(1992),“Anarchy is What States Make of It: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Power Politic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Vol. 46, No. 2, Detroit,
Mich.: Gale search, pp.391-425.
Winckler, Edwin A. (1992), “Taiwan Transition? ”, in Tun-
Jen Cheng and Stephan Haggard,eds., Political Change in
Taiwan. Colorado: Lynne Rienner.
Wolfers, Arnold (1952), “National Security as an Ambiguous
Symbol” ,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 Vol. 67, No.4,
pp.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