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周儀欣
Chou, Yi-Hsin
論文名稱: CLIL教學應用於一年級雙語體育課程之行動研究
Implementation of 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 (CLIL) in First Graders’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
指導教授: 田秀蘭
Tien, Hsiu-Lan
口試委員: 田秀蘭
Tien, Hsiu-Lan
胡潔芳
Hu, Chieh-Fang
陳李綢
Chen, Lee-Chou
口試日期: 2024/07/30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創造力發展碩士在職專班
Continuing Education Master's Program of Creativity Development
論文出版年: 2024
畢業學年度: 11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71
中文關鍵詞: 內容與語言整合學習體育教學學習態度學習成效行動研究
英文關鍵詞: CLIL (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Learning Attitude, Learning Effectiveness, Action Research
研究方法: 行動研究法半結構式訪談法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401276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70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內容與語言融合學習(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簡稱 CLIL)教學模式應用於國小一年級體育課程中之成效並記錄課程進行之教學行動與省思。研究者藉由行動研究法,蒐集學生課堂相關資料,進行資料分析、描述,並針對研究現場進行資料的詮釋,另以「雙語體育課程測驗卷」、「雙語體育態度量表」、「體育技能檢核表」等作為量化評量輔助,藉以了解學生在經過CLIL雙語體育課程後,對學科知識及語言學習的學習態度及學習成效為何,並透過反思、修正及調整教學的循環歷程,發展出一套完善且可用的雙語體育教學模組,以利未來雙語體育教學之推行。
    本研究所獲得的結論如下:(一)研究者所設計的雙語體育教學模組以CLIL金字塔為課程發展架構,而在教學活動設計上參考理解式教學法「簡易活動競賽」、「賽後討論與技能教學」、「動作技能的練習與精進」及「競賽活動與評量」等四步驟進行教學。(二)經過雙語體育課程教學後,學生對於雙語體育課程抱持正面積極態度,並不會因為課程以英語進行而感到焦慮或恐懼,能夠理解並掌握課程內容並能達成學習目標。(三)據研究結果顯示學習者的英語能力與體育能力皆有所提升,故可推斷進行雙語教學不會干擾學科之學習。且學科和語言之同步學習,反而可提升學習者語言學習之進步。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CLIL on physical education lessons.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to about 112 first grade students at an elementary school in the Taipei City for 3 months, focusing on a PE unit, Racing and Jump Rope. The data required for the study were collected via English listening test, a feedback questionnaire and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with 24 students. Data derived from the listening English test were analyzed statistically with paired sample t-test and those from semi-interviews and the feedback questionnaire were elaborated with descriptive analysis to triangulate the statistical data collec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LIL lesson helped increased stundent’s Englsih listening skills, foster student’s physical development, and reduced language learning anxiety. The study garnered favorable responses regarding the course design, planning, and interactions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4 第三節 名詞釋義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8 第一節 CLIL學科內容與語言整合教學 8 第二節 體育教學模組 14 第三節CLIL雙語教學法應用於體育領域之相關研究 1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18 第一節 研究場域及對象 18 第二節 課程設計 19 第三節 研究工具 20 第四節 研究流程 23 第五節 資料彙整與分析 25 第六節 研究倫理 26 第三章 研究結果 28 第一節 CLIL雙語體育課程發展與教學實施歷程 28 第二節 CLIL雙語體育教學之學習態度 42 第三節 CLIL雙語體育教學之學習成效 48 第四節 教學者進行CLIL雙語教學所面臨教學困境與省思 5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54 第一節 研究結論 54 第二節 研究建議 55 第六章 參考文獻 58 附錄一 學生英語背景問卷 63 附錄二 雙語體育課程學習態度問卷 64 附錄三 體育技能檢核表 65 附錄四 英文口說能力測驗表 66 附錄五 雙語體育課程測驗卷 67 附錄六 雙語體育課程聽力測驗 68 附錄七 體育課程學習單 69 附錄八 雙語教學課程設計與教學檢核表 70 附錄九 學生訪談問卷 71

    于素梅(2005)。國小體育健康教程:教案設計。新北市:諾雅。
    王力億(2020)。雙語教育的師資先決與師培改革。臺灣教育評論月刊,9(10),31-36。
    王受榮(1991)。我國國民中小學教師效能感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王蓓菁(2020)。以CLIL雙語教育模式實施國小低年級數學領域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田耐青、簡雅臻、鄒文莉(2022)。雙語課程設計及教學檢核表。雙語教育與師資培育。學富文化。
    向郁芬(2019)。CLIL教學對不同英語能力的小五學童的健康學科知識學習成就和英語字彙能力之影響。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何憶婷(2023)。雙語體育課程對國小四年級學生體育學科表現和英語聽力之成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吳心楷、宋曜廷、簡馨瑩(2010)。錄影分析在教育研究的應用,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5(4)。doi: 10.6209/JORIES
    吳孟茹(2022)。以CLIL雙語教育模式實施國小四年級數學領域教學之探究(未出版博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
    吳美靜(2021)。雙語教學之困境與因應策略-以桃園市某公立國小為例。中原大學。doi:10.6840/cycu202201151
    呂佩蓉(2021)。以CLIL提升國小二年級學生跨領域學習成效之行動研究。輔仁大學。
    呂美慧(2012)。雙語教育。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取自
    https://pedia.cloud.edu.tw/Entry/Detail/?title=%E9%9B%99%E8%AA%9E%E6%95%99%E8%82%B2
    李千昀(2023)。國民小學教師實施雙語教學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和泉伸一、池田真、渡部良典(2012)。CLIL(内容言語統合型学習):上智大学外国語教育の新たなる挑戦―第 2 巻実践と応用。上智大學出版局。
    林子斌(2021)。建構臺灣「沃土」雙語模式:中等教育階段的現狀與未來發展。中等教育,72(1),6-17。
    林子斌(2021)。雙語教育-破除考科思維的20堂雙語課。親子天下。
    林天祐(2005)。教育研究倫理準則。教育研究月刊,132,70-86。
    林禹臻(2020)。CLIL教學法應用於國小三年級數學領域之行動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邱皓政(2001)。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臺北:五南。
    徐珮芩(2022)。CLIL樂趣化體適能教學對國小學童英語學習動機與體適能影響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
    財團法人語言訓練測驗中心(2015)。「小學英檢」研發計畫報告。取自https://www.geptkids.org.tw/Home/learning_resources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心理與教育測驗研究發展中心(2011)。SBASA十二年國教課綱國民中小學素養導向標準本位評量。取自https://sbasa.rcpet.edu.tw/SBASA/Subject_E/SubjectSports_3.aspx
    國家發展委員會(2018)。2030雙語國家政策發展藍圖。取自
    https://www.ey.gov.tw/Page/448DE008087A1971/b7a931c4-c902-4992-a00c-7d1b87f46cea
    教育部(2018)。全英語教學師資培育實施計畫。取自https://ssur.cc/4jwT7
    章哲榮(2023)。臺北市國小體育教師對雙語體育教學認知與學生學習成效之研究。臺北市立大學。
    許家菁(2019)。從十二年國教英語領綱淺談雙語教育的可能性。臺灣教育評論月刊,8(9),76-81。
    陳亦安(2021)。北市大開雙語師資缺讓老師跳腳?衝刺雙語教育的省思。取自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89612。
    陳香君(2019)。三年級CLIL英語教學之行動研究:英語和自然的邂逅。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陳慧琴、許媖華、楊燕山、曾玉婷、盧星蓉(2021)。邁向雙語教師的歷程。載於呂翠玲、陳慧琴、鄒文莉主編,成功的跨領域學科雙語教育-西門實小教學卓越典範。臺北市:書林。
    掌慶維(2017)。國小體育教學模組之設計理念與實踐策略。學校體育,27 (3),46-55。
    程峻(2007)。品德教育融入體育教學之實例分享。中等教育,58(5),140-151。
    黃子純(2019)。華語內容與語言整合學習課程設計與教材編寫:「臺灣社會議題」課程之個案探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黃小嵐(2022)。應用CLIL教學法於生活領域課程以提升國小學生英語口說能力與國際環境教育素養(未出版碩士論文)。淡江大學。
    黃琇屏(2021)。公立中小學雙語教育實施現況與挑戰。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0(12),6-11。
    楊永祥(2020)。臺北市國小學童體育態度與體育課學習成效之研究。臺北市立大學。
    楊怡婷(2022)。學校推動雙語教學之挑戰與因應。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1(1),81-86。
    楊甯丞(2023)。實施長度概念的雙語數學教學對國小四年級學生學習成效與教學感受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
    鄒文莉(2018)。CLIL 教案撰寫和跨領域教師協作。載於 CLIL 學習資源書:探索學科內容與語言整合學習雙語教學模式(21-38)。書林。
    鄒文莉(2021)。臺灣雙語教育之全球在地化思維:學術面與實踐面的反思與啟示。教育研究月刊,321,17-29。
    doi: 10.3966/168063602021010321002
    鄒文莉、高實玫、陳慧琴(2018)。載於學科內容與語言整合教學的核心精神。CLIL 教學資源書:探索學科內容與語言整合教學(9-16)。書林。
    鄒文莉、黃怡萍(2018)。臺灣雙語教育全球在地化課程規劃。載於 CLIL 學習資源書:探索學科內容與語言整合學習雙語教學模式(1-14)。書林。
    劉十賢(2022)。苦口未必是良藥?2030雙語政策對偏鄉教育之影響——以花蓮縣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蔡余欣(2019)。CLIL應用於一年級音樂課之行動研究。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鄭豐譯、莊淑珈(2014)。跳繩運動於體適能之應用。輔仁大學體育學刊,(13),296-308。
    盧丹懷(2004)。雙語教育的實質、有效性及不同的教學語言。全球教育展望,2,59-62。
    謝曲依(2022)。CLIL應用於臺灣國小六年級健康課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宜蘭大學。
    謝念慈(2023)。體育課實施雙語協同教學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銘傳大學。
    謝敏青(2007)。國中校外英語補習經驗、學校英語學習態度與英語學習成就之相關研究—以屏東縣中正國中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鐘建何(2017)。教學模組培訓對國小體育教師專業成長之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Coyle, D. (1999). Supporting students in 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 contexts: planning for effective classrooms. In J. Masih (Ed.), Learning through a foreign language: Models, methods and outcomes(pp. 46-62). London: Centre for Information o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Coyle, D., Hood, P., & Marsh, D. (2010). 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ttps://doi.org/10.1017/S0267190511000092
    Dalton-Puffer, C., Llinares, A., Lorenzo, F., & Nikula, T. (2014). “You can stand under my umbrella”: Immersion, CLIL and bilingual education. A response to Cenoz, Genesee, & Gorter (2013). Applied Linguistics, 35(2), 213-218.
    Erickson, F. (1979). Talking down: Some culture sources of miscommunication in inter-racial interviews. In A. Wolfgang (Ed.), Nonverbal behavior: Applications andcultural implications (pp. 99-126).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García, O. & Baetens, B. H. (2009). Bilingual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A global perspective. Malden, MA: Wiley-Blackwell Pub.
    Goldschmid, B.,Goldschmid, M. L.(1973). Modular instruc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A review. High Educ 2, 15-32. doi:10.1007/BF00162534
    Hoover, L. A. (1994). Reflective writing as a window on preservice teachers' thought process.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10(1), 83-93.
    Joanne, H. D.(2002). Motor development in elementary children. A Journal For Physical And Sport Educators, 15(3), 30-34.
    Lin, A. M. Y. (2016). Language Across the Curriculum & CLIL in English as an
    Additional Language (EAL) Contexts. Singapore, Springer.
    Marsh D. & Langé, G. (eds.). (2000). Using languages to learn and learning to use languages. Finland: University of Jyväskylä.
    Marsh, D., Mehisto, P., Wolff, D., & Frigols Martín, M. J. (2010). European framework for CLIL teacher education. Graz, European Centre for Modern Languages (ECML). Retrieved from
    https://www.unifg.it/sites/default/files/allegatiparagrafo/20-01-2014/european_framework_for_clil_teacher_education.pdf
    Meyer, O. (2010). Introducing the CLIL-pyramid: Key strategies and principles for quality CLIL planning and teaching. In M. Eisenmann & T. Summer (Eds.), Basic issues in EFL-teaching and learning, 265-285. Heidelberg: The Universitätsverlag Winter.
    Meyer, O. (2013). Introducing the CLIL-Pyramid: Key strategies and principles for CLIL planning and teaching. In Eisenmann, M., & Summer, T. (Eds), Basic Issues in EFL Teaching. Universitätsverlag Winter GmbH Heidelberg.
    Meyer, O., Coyle, D., Halbach, A., Kevin Schuck & Teresa Ting (2015) A pluriliteracies approach to 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 - mapping learner progressions in knowledge construction and meaning-making, Language, Culture and Curriculum, 28(1), 41-57, doi:10.1080/07908318.2014.1000924
    Sánchez, María & García, Ofelia & Solorza, Cristian. (2017). Reframing language allocation policy in dual language bilingual education. Bilingual Research Journal, 41, 1-15. doi:10.1080/15235882.2017.1405098
    Warwick, D. (1987). The modular curriculum. Oxford: Basil Blackwell.
    Wehman, p. & McLaughlin, P. J. (1981). Program development in special education. New York: McGraw-Hill.
    Whitehead, M. E. (2001). The concept of physical literacy. European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2, 127-138.
    Wiggins, G. & McTighe, J. (2011). The understanding by design guide to creating high-quality units. ASCD.
    Wright, W. E., Boun, S., & Garcia, O. (2015). Introduction: Key concepts and issues in bilingual and multilingual education. In W. E. Wright, S. Boun, & O. Garcia (Eds.), The handbook of bilingual and multilingual education (pp. 1-16). New Jersey: Wiley Blackwell.

    無法下載圖示 電子全文延後公開
    2029/08/07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