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論文〈台灣電影明星之塑造(19945-1987)〉,試圖以戰後台灣電影明星塑造的歷程,來探討官方電影政策「電化教育」對於電影產業的影響,與民眾如何透過商業消費的方式,來反應官方操控電影製播的感受。論文中從國府電影文化政策的源起,與戰後台灣電影產業壟斷過程開始論述,而後探討如何能在迎合民眾需求的市場機制下,又可發揮電影宣傳黨國政策的情況下,形塑出戰後台灣電影明星的形象。
論文主要分為四章,是依循-起、承、轉、合的論述方式,將國府管理電影產業的態度,與台灣民眾觀影行為的趨向,作一參和式的研究比較,分析在官民的不同的需求面下,如何形塑出戰後台灣電影明星的形象。因此第一章,企圖透過「比較史學」的研究方法,分列日軍、共黨、國府三方在中日戰爭期間,其電影宣傳工作的利弊得失。以此來突顯國府電影經營的困境,以致來台後殷鑑過往,採取獨佔電影產業的舉措。第二章採取「史料實證」的方式,透過「教育部第二檔案館」的檔案資料與「國民黨文工會」的檔案,論證戰後國府壟斷台灣電影市場,與施行「電化教育」制度的過程。第三章是論文研究的重心,針對明星塑造的方式與階段進行剖析論述。其中參酌「影視史學」、「文化研究」、「新文化史」的學科理論,與「口述歷史」的訪問資料,試圖以民眾的觀點,由下而上探討普羅大眾對電影文化的需求與認知。這是研究台灣電影明星形象塑造中,必須進一步延伸研究的重點。第四章主要是以報章雜誌《聯合報》、《民生報》、《銀色世界》、《今日電影》與《影響》等文獻的記載,來呈現經官方與民眾相互認可下,台灣電影明星經塑造後的形象表現。
論文中所欲強調的是台灣電影明星的塑造,是民間與政府對於文化認知,相互磨合與各取所需的結果。因為電影產業的經營,是必須依靠觀眾的商業消費,所以明星螢幕形象的塑造,必須貼近台灣庶民文化的特色。但一向將電影視為宣傳教化工具的國府,如何參照瓊瑤電影劇本中的角色,與電影導演配合政令下,將所塑造的明星形象,能夠強化官方的文化意志,且能迎合商業市場需求,是本論文論述的主軸。
一、政府公報、檔案
〈台灣省各縣市區鄉鎮政令宣導員服務規則〉,《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公報》,夏字號、第19期,1946年5月。
〈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施政報告〉,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編印,1946年12月。
〈台灣省接收委員會日產處理委員會結束總報告〉,台北:台灣省接收委員會日產處理委員會,1947年6月。
〈台灣省電影戲劇事業管理辦法〉,《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公報》,春字號 第10期,1946年3月6日。
〈台灣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籌備經過報告書〉附錄二,收錄於葉龍彥,《光復初期台灣電影史》,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1995年。
〈抗戰勝利前國民黨政府接收台灣準備工作檔案史料選〉,《民國檔案》,第3期,南京:中國第2歷史檔案館,1989年。
〈宣傳委員會之使命-夏濤聲:廣播詞輯要〉,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秘書處編輯室編,1946年2月。
〈為重申前令,希遵照督飭政宣人員,辦理應辦工作,以重政令宣導〉,《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公報》,夏字號、第31期。
〈為電影戲劇事業應自2月22日起申請登記-宣電字第0249號〉,《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公報》,春字號 第10期,1946年3月6日。
〈教育部關於審查影劇章程施行事致通俗教育研究會指令〉,《中華民國史資料彙編》,第3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6年。
〈電復電影檢查員應改派政令宣導員擔任〉,《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公報》秋字號、第22期。
《台灣一年來之宣傳》,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宣傳委員會,1946年12月。
《台灣省各機關職員錄》,南投:台灣省政府人事處 ,1947年。
《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35年度工作計劃》,台北: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編印,1946年12月。
《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3月來工作概要》,台北: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宣傳委員會-機要室編。
《台灣省政令宣導人員手冊》,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宣傳委員會編印,1946年2月。
《台灣省政府公報》,民國38年夏字號,第35期,1949年5月14日。
《台灣省參議會第一屆第一次大會特輯》,台灣省參議會秘書處編,1946年5月。
《台灣省接收委員會日產處理委員會結束總報告》,台北:台灣省接收委員會日產處理委員會,1947年6月。
《第三次中國教育年鑑》,台北:正中書局,1957年。
《影片總目錄-民國36年片輯》,台中:台灣電影公司,1984年9月。
《黨營文化事業專輯:中央電影公司》,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文化工作會,1972年。
《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公報》,第1卷、第1期,1945年12月1日。
《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公報》,第1卷、第2期,1945年12月5日。
《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公報》,35年春字 第10期,1946年3月6日。
《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公報》,宣字第8531號,1946年秋季。
《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令》,寅寒(35)署字第02198號訓令。
《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令》,署法字第761號。
「中央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4年發展計畫(1970年至1973年)」,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代電,594字第0004號,1970年2月11日。
「 行政院新聞局從政黨員用紙(函)」,(59)局景黨際字第037號,中華民國1970年2月17日。中央委員會第四組,傳0587號,1970年2月20日。
「58中央電影公司公司四年製片計畫專案研究小組會議記錄」,1969號,中央委員會第4組(文工會)檔案。中國國民黨黨史會藏。
「行政院從政黨員(函)」,台58中聞字第180號,1960年3月5日。中央委員會第4組,傳收0799號,1969年3月6日。
「中央常會報告事項錄案通知單」,(59)常報字第129號,1970年7月29日。中央委員會第4組,傳收2750號,1970年7月30日。
「攝製民生主義現階段社會政策電影座談會」,「中國國民黨台灣省委員會代電」,(56)台4字第566號,1967年4月14號。中央委員會第4組,傳收1521號,1967年4月20日。
《中國國民黨第9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第16次大會記錄》,1967年11月21日。
「59年六月四日第十屆中央常務第14次會議對當前文化工作的重點及問題一案與會同志發言速記錄」,中國國民黨文工會檔案。,1970。
「台灣電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代電)」,(56)台視大節字第2699號,1967年五5月9日。中央委員會第四組,傳收1963號,1967年6月11日。
〈函送本部推行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實施要領一件〉「內政部(函)」台內字第384937號,1970年4月22日。
「此次本黨十全大會。楊宏煜等52位代表提經大會通過之『請政府從速制定明確之電影輔導政策,以有效推動文化復興運動。』」「財政部從政黨員(函)」,(58)台財黨關發第0348號,1969年7月1日。中央委員會第四組,傳收2386號,1969年7月3日。
「主旨:檢送本部與行政院新聞局會同訂立「廣播電視及其他大眾傳播媒體配合推行社會電化教育辦法」乙案」「教育部(函)」(74)社42335號,1985年10月1日。
〈社會教育司擬定選介優良教育影片辦法草案〉「教育部稿」台(51)社字第10887號,1962年7月16日。
「爲所送電教工作隊巡迴施教報告表准予備查函復知照由」,「教育部稿」台(46)社字第14560號,1957年10月7日。
〈教育影片目錄供參致由〉「教育部稿」台(53)社字第16532號,1964年8月4日。
〈59年度各機關推行中華文化復興運動重點工作考核報告書〉「行政院函」台59教字第11198號,1970年12月11日。
「台灣省電影製片協會代電」台(60)協字第○○一一四號,1972年1月18日。
「 國防部中國電影製片廠(函)」,(67)雯真劇字0839號,1978年6月13日。
「中央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55年度業務檢討報告」,中國國民黨文工會檔案。
《中國國民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黨務報告-下篇》,工作總述。
〈展開反共文藝戰鬥工作實施方案修正案〉,1853號卷宗。
二、報紙、雜誌
1、報紙:
《大公報》,1926年11月18日。
《工商時報》,1981年10月19日
《中央日報》,1946年2月。
《中華日報》,1935年3月11日。
《中國時報》,1979年3月。
《日文台灣時報》,昭和17年5月號。
《新聞報》,1923年4月8日。
《台灣日日新報》1916年2月-1922年1月。
《聯合報》,1949年-2009年。
《聯合晚報》,1999年12月18日。
《民族晚報》,1979年2-5月。
《民生報》,1970年4月-2000年3月。
《經濟日報》,1968年1月-1976年2月。
〈三重地區戲院搬演電影、歌舞團與戲曲記錄〉,《聯合報》,1953年6月22日。
〈中國女兵〉,《民生報》,1981年9月14日。
〈中國製片一部大製坐大場面鉅鑄 成功嶺上網羅港台兩第一流紅星 描寫革
〈中華日報創刊發刊詞〉,《中華日報》,1946年2月20日。
〈我看「碧血黃花」〉,《民生報》,1970年4月10日。
〈取締有害風化影片之呈請〉,《新聞報》,1923年4月8日。
〈省教育會審閱明星片之評語〉,《申報》,1923年7月5日。
〈神話崩解之後沙鴦之鐘談起〉,《中國時報》,1993年12月18日,第39版。
〈深情梁兄哥 40年只愛金大聲〉,《聯合報》,2005年3月29日。
〈評辛亥雙十 愚昧的編導和被歪曲的歷史〉,《工商時報》,1981年10月19日。
〈編劇有時背黑鍋,有時真該罵〉,《聯合報》,1981年6月4日。
<命洪爐如何訓練大專青年 大導演張佩成表現優異功不可沒〉,《民生報》,1979年1月30日。
〈釜山電影節後記〉,《香港-經濟日報》,2002年11月30日。
2、雜誌:
《文訊月刊》,第15期(1984年12月)
《文學季刊》,第6期(1968年2.月)
《中國電影》,第2期(1957年1月)
《今日電影》,4期-177期(1976年8月-1985年12月)。
《台中州教育》,第3卷7號(昭和十六年)。
《台北文獻》,17、18期(1976年6月)、119期(1997年6月)
《台灣山岳》,13期(1943年8月)。
《台灣公論》,8卷8期(1943年5月)。
《台灣協會報》,468期(1993年3月)。
《台灣文獻》,38卷4期(1987年12月)
《台灣警察時報》,271期(1938年/昭和13年6月)。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994年。
《良友畫報》,87期(1934年4月)。
《新影壇》,2卷1期(1943年6月)。
《東南電影》,12期(1971年3月)、39期(1983年7月)。
《電影欣賞》,72期(1994年)。
《電影欣賞雙月刊》,70期(1997年8月)。
《電影論壇》,第2卷第2期(1948年3月)、第5.6期合刊(1948年7月)。
《銀色世界》,2期(1967年7月)、7-8期(1970年7-8月)
《影響電影雜誌》,第40期。
《影響》,第11期(1975年7月)、革新號、第6期(1978年9月)、第23期(1978年4月)、第24期(1979年9月)、第8期(1984年7月)。
《劇影春秋》,第1卷第2期(1948年10月)
《聯華畫報》,5卷5期(1935年5月)。
三、專著
《中國電影發展史》,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81年。
《中國電影發展史》第2卷,上海:中國電影出版社,1981年,頁132。
《第三次中國教育年鑑》,台北:正中書局,1957年,頁811。
《黨營文化事業專輯:中央電影公司》,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文化工作會,1972年。
丁伯馬先,《一個電影工作者的回憶》,香港:亞洲文化事業機構,2000年4月。
丁亞平,《電影的蹤跡》,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5年。
丁亞平,《影像中國 1945-1949》,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5年。
川瀨健一著;李常傳譯:《台灣電影饗宴百年導覽》,台北:南天書局,2002年
中央通訊社編,《七十年來中華民國新聞通訊事業》,台北:中央通訊社,1981年12月。
中國電影協會,《中國電影發展史》第2卷,上海:中國電影出版社,1981年。
中國電影器材公司,《中國電影物資業系統歷史編年紀》,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98年。
中華徵信所,《市場調查手冊》,台北市:中華徵信所,1996年。
井出季和太 著:郭輝 編譯,《日據下之台政(三)》,南投:台灣省文獻會,1956年。
公孫魯,《中國電影史話》,香港:南天書業公司,1972年。
文崇一,《台灣居民的休閒生活》,台北市:東大圖書,1990年。
方世榮,《市場調查》,台北市:三民書局,1994年。
方翔,《何處訴衷情-周旋、李香蘭之歌》,台北市:漢光文化出版社,1991年。
王子龍 編著,《中國影劇史》,台北:建國出版社,1973年。
王子龍,《中國影劇史》,台北:文海書局,1960年。
王向遠,《“筆部隊“和侵華戰爭--對日本侵華文學的研究與批判》,北京:昆崙出版社,2005年。
王向遠,《日本對中國的文化侵略 學者、文化人的侵華戰爭》,北京:昆崙出版社,2005年。
王明我,《從民生主義育樂兩篇補述論我國電影事業-現階段電影政策之研究》,台北:正中書局,1987年。
王振寰,《誰統治台灣:轉型中的國家機器與權力結構》,台北市:巨流圖書,1996年年。
王偉,《尋求假想線的銀幕》,台北市:萬象圖書,1995年。
王逢振,《文化研究》,台北:揚智文化,2000年。
王瑋等著,《跨世紀台灣電影實錄》,台北:行政院文建會,2005年。
王維禮 ,《蔣介石的文臣武將》,台北:巴比倫出版社,1992年。
史明,《台灣人四百年史》,台北:自由時代週刊社,1988年。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台灣近代史:社會篇》,南投市:台灣省文獻會,1995年。
台灣省新聞處,《新聞處四十年》,台中:台灣省新聞處,1987年。
台灣研究基金會編輯部編,《百年來的台灣》,台北市:前衛出版社,1995年。
左桂芳、姚立群編,《童月娟 回憶錄暨圖文資料彙編》,台北:文建會,2001年。
石計生,《意識型態與台灣教科書》,台北市:前衛出版社,1995年。
石曼、余敘昌,《又見大後方影視明星》,重慶:重慶出版社,2005年。
任仲倫編,《新時期電影論》,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2年。
宇業熒,《細說李麗華》,台北:全年代出版社,1996年。
宇業熒,《電影被我跑垮了》,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80年。
朱全斌,《媒體、認同與傳播科技—關心本土傳播發展的文化研究》,台北市:遠流出版社,1998年。
江宜樺,《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台北市:揚智出版社,1998年。
吳三連,《吳三連回憶錄》,台北:自立晚報社,1991年。
吳其諺著,張靚蓓編,《邊緣視角》,台北:萬象圖書,1996年。
吳密察,《建立台灣的國民國家》,台北市:前衛出版社,1993年。
吳惠林,《台灣經濟演義》,台北市:中華徵信所,1998年。
吳新榮,《吳新榮回憶錄》,台北:前衛出版社,1989年。
吳濁流,《台灣連翹》,台北:前衛出版社,1988年。
吳濁流,《無花果》,台北前衛出版社,1995年。
呂紹理,《水螺響起:日據時期台灣社會的生活作息》,台北市:遠流出版社,1998年。
呂訴上,《台灣電影戲劇史》,台北市:銀華出版部,1991年。
李天鐸,《台灣電影、社會與歷史》,台北市:亞太圖書出版社,1997年。
李少白,《影心探蹟—電影歷史及理論》,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0年。
李何林,《李何林選集》,安徽:安徽文藝出版社,1985年。
李孝悌,《昨日到城市 近世中國的逸樂與宗教》,台北:聯經出版事業,2008年。
李孝悌編,《中國的城市生活》,台北:聯經出版事業,2005年。
李泳泉,《台灣電影閱覽》,台北市:玉山出版社,1998年。
李晉生、徐虹 等編,《中國電影理論文選(20~80年代)(上)》,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2年。
李清志,《台北電影院》,台北市:元尊文化,1998年。
李清志,《建築電影學》,台北市:創興出版社,1996年。
李道新,《中國電影文化史1905-2004》,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李道新,《中國電影批評史 1897-2000》,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2年。
李道新,《中國電影史:1937-1945》,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李道緝主編,《通識歷史》,花蓮縣:二魚文化事業,2008年。
李筱峰,《二二八消失的台灣菁英》,台北:自立晚報,1991年。
李筱峰,《台灣史一百件大事(上)(下)》,台北市:玉山出版社,1999年。
李筱峰,《台灣戰後初期的民意代表》,台北:自立晚報,1986年。
李筱峰,《林茂生陳祈和他們的年代》,台北:玉山社,1996年10月。
李筱峰,《解讀二二八》,台北:玉山社,1998年。
李臺芳,《女性電影理論》,台北市:揚智出版社,1996年。
杜雲之,《中國電影史》,台北:商務印書館,1978年。
杜雲之,〈中國電影的思想演變(下篇)〉《電影評論第2集》,台北:中國影評人協會,1978年。
杜雲之,《中國的電影》,台北:皇冠出版社,1978年。
杜雲之,《中國電影七十年》,台北:中民國電影圖書館,1986年。
杜雲之,《中國電影史(第二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2年。
杜雲之,《中華民國電影史(上)(下)》,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88年。
沙榮峰,《繽紛電影四十春》,台北市:國家電影資料館,1994年。
沈予,《日本大陸政策史(1868-1945)》,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
沖浦和光著;桑田草譯,《極樂惡所:日本社會的風月演化》,台北:麥田出版,2008年。
谷劍塵,《教育電影》,廣州:上海中華書局,1938年。
周佳榮,《近代日本文化與思想》,台北:台灣商務出版社,1994年。
周星,《中國電影藝術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周婉窈,《海行兮的年代-日本殖民統治末期台灣史論集》,台北市:允晨文化出版社,2003年。
周凱旋,《電化教育的力論與實際》,台北:警察之友月刊社,1959年7月初版。
周凱旋,《電化教育的理論與實際》,台北:光復印書館,1959年。
周慧玲,《表演中國 女明星表演文化視覺政治1910-1945》,台北:麥田出版社,2004年。
周樑楷,《歷史學的思維》,台北:正中書局,1993年。
周憲文,《台灣經濟史》,台北市:台灣開明,1998年。
岳曉東,《追星與粉絲》,香港:香港城市大學,2007年。
東海大學中文系編,《台灣文學中的歷史經驗》,台北市:文津出版社,1997年。
林松源編,《首屆台灣民間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員林:磺溪文化學會,1997年。
林秉賢譯,《現代社會心理學》,台北市:五洲出版社,1989年。
林芳玫,《解讀瓊瑤愛情王國》,台北:商務印書館,2006年。
林美容,《台灣文化與歷史的重構》,台北市:前衛出版社,1996年。
林振春,《社會調查》,台北市:五南出版社,1993年。
林崇傑 等,《市民的城市》,台北市:創新出版社,1995年。
林意禎 編,《台灣的永續發展》,台北市:前衛出版社,1993年。
林黛嫚,《李行的本事》,台北:三民書局,2009年。
林鐘雄,《台灣經濟經驗一百年》,台北市:三通出版社,1995年。
邱坤良,《日治時期台灣戲劇之研究(1895-1945)》,台北市:自立晚報出版社,1994年。
邱坤良,《台灣劇場與文化變遷》,台北市:台原出版社,1997年。
邱坤良,《台灣戲劇現場》,台北市:玉山出版社,1997年。
邱坤良,《南方澳大戲院興亡史》,台北市:新新聞出版社,1999年。
邱坤良,《舊劇與新劇-日治時期台灣戲劇之研究(1895-1945)》,台北市:自立晚報出版社,1994年。
邱淑婷,《港日電影關係 尋找亞洲電影網絡之源》,香港:天地圖書,2005年
金失屋彰子著,栗筱雯譯,《永遠的林青霞》,台北:大塊文化,2008年。
姜念東 等著,《偽滿州國史》,吉林省: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年。
姜澎生,《電影意識型態研究與文化批評》,台北市:谷風出版社,1988年。
施人倬,〈抗戰電影的題材及其處理格局〉,《抗日戰爭時期的重慶電影》,重慶:重慶出版社,1991年。
柯志明,《米糖相剋》,台北:麥田出版,2000年。
段承璞編,《台灣戰後經濟》,台北市:人間出版社,1992年。
洪卜仁編,《廈門電影百年》,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7年。
洪長泰,《新文化使與中國政治》,台北:一方出版,2003年。
劉紀蕙主編,《文化的視覺系統Π:日常生活與大眾文化》,台北:麥田出版,1996年。
胡蝶,《胡蝶回憶錄》,台北:聯合報出版,1995年。
范國華 等編,《抗戰電影回顧》,重慶:重慶市文化局,1985年。
倪駿,《中國電影史》,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5年。
唐小兵編,《再解讀:大眾文藝與意識型態》,香港:牛津出版社,1993年。
夏鑄九編,《空間的文化形成與社會理論讀本》,台北市:明文出版社,1994年。
徐亞湘,《日治時期中國戲班在台灣》,台北:南天書局,2000年。
徐詠平,《陳果夫傳》,台北:正中書局,1978年。
殷允凡編,《發現台灣(上、下)》,台北市:天下雜誌,1998年。
秦孝儀 主編;張瑞成 編輯,《光復台灣之籌劃與受降接收》中國現代史史料叢編 第4冊,台北市: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90年。
秦孝儀主編,《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對日抗戰時期》第3冊,台北:中國國民黨黨史會,1981年9月。
袁穎生,《光復前後的台灣經濟》,台北市:聯經出版社,1988年。
袁叢美口述、黃仁編撰,《袁叢美從影七十年回憶錄》,台北:亞太圖書,2002年。
迷走、梁新華編,《新電影之外╱後》,台北:唐山出版社,1994年。
迷走、梁新華編,《新電影之死》,台北:唐山出版社,1991年。
馬俊偉,《電視文化理論》,台北市:揚智文化,1998年。
高安邦,《娛樂稅問題之研究》,台北:財政部賦稅改革委員會,1989年。
高蔭祖 編,《中華民國大事記》,台北:世界出版社,1957年。
國家電影資料館,《台語片時代》,台北市:國家電影資料館,1994年。
國家電影資料館,《台影五十年》,台北市:國家電影資料館,1996年。
張炎憲 編,《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第3集、第6輯,台北: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1988年。
張炎憲、李筱峰、戴寶村 編著,《台灣史論文集(上)(下)》,台北市:玉山社,1996年。
張炎憲、李筱峰,《二二八事件回憶錄》,台北:稻香出版社,1990年。
張炎憲、翁佳音,《台灣社會運動史(文化運動)》,台北:稻香出版社,1988年。
張炎憲、陳美容、楊雅惠 編,《二二八事件研究論文集》,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1998年。
張炎憲、陳美容、黎中光編,《台灣近百年史論文集》,台北市:吳三連基金會,1997年。
張炎憲編,《創造台灣新文化》,台北市:前衛出版社,1993年。
張雨田,《中國電影事業論》,台北:中國電影文學出版社,1969年。
張昭仁,《媒體地下風暴》,台北市:海洋文化出版社,1996年。
張苙雲 主編,《文化產業:文化生產的結構分析》,台北:遠流出版社,2000年。
張國棟,〈中統局始末記〉,《細說中統軍統》,台北:傳記文學社,1992年。
張清溪 編,《解析經濟壟斷》,台北市:前衛出版社,1993年。
張淑娃,《電影與歷史》,台北市:麥田出版社,1998年。
張深切,《里程碑》,台北:文經出版社,1998年。
張曾澤,《預備,開麥拉 —張曾澤的電影私房筆記》,台北:亞太圖書,2005年。
張傳,《前程影事 中國早期電影的另類掃瞄》,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4年。
張榮芳 編,《歷史教學與視聽媒體研討會論文集》,台中市:東海大學,1996年。
張廣智,《影視史學》,台北市:揚智出版社,1998年。
張學繼、張雅蕙,《陳立夫大傳》,北京:團結出版社,2004年。
張駿祥,《中國抗日戰爭時期大後方文學書系 第八編電影》,重慶:重慶出版社,1989年
戚嘉林,《台灣史》,台北:農學社,1998年。
梁良,《中國電影我見我思》,台北市:茂林出版社,1998年。
梁良,《論兩岸三地的電影》,台北市:茂林出版社,1998年。
盛寧,《新歷史主義》,台北市:揚智文化,1995年。
許介麟,《戰後台灣史記》,台北市:文英堂出版社,1996年。
許極墩,《台灣近代發展史》,台北市:前衛出版社,1996年。
許道明、沙似鵬,《中國電影簡史》,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2年。
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台北:正中書局,1982年。
郭洪紀,《文化民族主義》,台北:揚智文化,2000年。
郭洪紀,《新國家主義》,台北市:揚智文化,1996年。
郭為藩 主編,《中華民國開國七十年之教育》,台北:廣文書局,1981年。
郭紀舟,《七0年代台灣左翼運動》,台北市:海峽學術出版社,1999年。
郭緒印 主編,《國民黨派系鬥爭史》(下),台北:桂冠出版社,1988年。
陳孔立 編,《台灣研究十年》,台北市:博遠出版社,1991年。
陳玉璽 著,《依附型發展》,台北:人間出版社,1993年。
陳立夫,《成敗之鑑:陳立夫回憶錄》,台北:正中書局,1994年。
陳光興主編,《文化研究在台灣》,台北:巨流圖書,2001年11月。
陳俊德,〈上海西人居留區域界外馬路擴張略史〉,《上海租界問題》,台北:三民書局,1980年。
陳柔縉,《台灣西方文明初體驗》,台北:麥田出版,2005年。
陳飛寶,《台灣電影史話》,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88年。
陳飛寶,《台灣電影導演藝術》,台北:台灣電影導演協會、亞太圖書出版社,2000年。
陳恒、耿相新,《新文化史》,台北:胡桃木文化,2007年。
陳師孟、林忠正等,《解構黨國資本主義—論台灣官營事業之民營化》,台北市:遠流出版社,1991年。
陳啟能主編,《西方歷史學》,台北:昭明出版社,2002年。
陳淑英,《中日視聽教育之比較研究》,台北:國立教育資料館,1993年。
陳紹馨,《台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台北市:聯經出版社,1979年。
陳惠雯,《大稻埕查某人的地圖》,台北縣:博揚文化,1999年。
陳翠蓮,《派系鬥爭與權謀政治-二二八悲劇的另一面相》,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5年。
陳儒修,《台灣新電影的歷史文化經驗》,台北市:萬象圖書,1994年。
陳儒修,《電影帝國》,台北市:萬象圖書,1996年。
陳儒修著;羅頗誠譯,《台灣新電影的歷史文化經驗》,台北:萬象圖書,1994年。
陳學明,《文化工業》,台北:揚智文化,1996年。
陳興唐 等編,《台灣光復和光復後五年省情(下)》,南京:南京出版社,1989年。
陳興唐 等編,《台灣光復和光復後五年省情(上)》(下),南京:南京出版社,1989年。
陳膺雄,《應用抽樣調查》,台北市:商務印書館,1994年。
陸弘石,《中國電影史 1905-1949》,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5年。
喬瓊恩,《半世紀電影情》,台北:澤峰科技,2004年。
寒沈,《夜上海的柔軟時光 周璇畫傳》,北京:二十一世紀出版社,2005年。
曾郁雯,《戲夢人生》,台北市:遠流出版社,1992年。
曾虛白,《中國新聞史》,台北:三民書局,1984年。
曾慧佳,《從流行歌曲看台灣社會》,台北:桂冠圖書,1998年。
焦桐,《台灣戰後初期的戲劇》,台北市:台原出版社,1990年。
焦雄屏、區桂芝編,《李行 一甲子的輝煌》,台北:躍昇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8年。
焦雄屏,《中西電影論述-時代顯影》,台北市:遠流出版社,1998年。
焦雄屏,《改變歷史的五年》,台北:萬象圖書,1993年。
焦雄屏,《李翰祥 台灣電影(產業)的開拓先鋒》,台北:躍昇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7年。
焦雄屏,《風雲際會—與當代的中國電影對話》,台北市:遠流出版社,1998年。
焦雄屏,《時代顯影 中西電影論述》,台北:遠流出版社,1998年。
焦雄屏,《閱讀主流電影》,台北市:遠流出版社,1992年。
焦雄屏編,《新亞洲電影面面觀》,台北:遠流出版社,1991年 。
焦雄屏輯,《桃李劫》,台北:萬象圖書,1996年。
程予誠,《行銷電影》,台北:亞太圖書,2006年。
程季華主編,《中國電影發展史 第一卷》,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5年。
程季華主編,《中國電影發展史 第二卷》,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5年。
程貽舉等編,《重慶與中國抗戰電影學術論文集》,重慶:重慶出版社,1998年。
黃仁、王維編著,《台灣電影百年史話》,台北:中華影評人協會,2004年。
黃仁,《台灣影評六十年》,台北:亞太圖書,2004年。
黃仁,《電影與政治宣傳》,台北市:萬象圖書,1994年。
黃仁編,《台語片50週年紀念輯 優秀台語片評論精選集》,台北:亞太圖書,2006年。
黃仁編,《台灣電影開拓者 白克導演紀念文集 暨遺作選輯》,台北:亞太圖書,2003年。
黃仁編著,《行者影跡 李行‧電影‧五十年》,台北:時報文化出版,1999年。
黃仁編著,《電影阿郎-白景瑞》,台北:台北市中國電影史料研究會,2001年。
黃仁編著,《聯邦電影時代》,台北: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2001年。
黃卓漢,《電影人生:黃卓漢回憶錄》,台北市:萬象圖書,1995年。
黃俊傑,《戰後台灣的轉型及其展望》,台北市:正中書局,1995年。
黃建業,《人文電影的追尋》,台北市:遠流出版社,1980年。
黃建業,《台灣電影反映的荒謬亂象與新世代的文化虛無》,台北市:時報出版社,1998年。
黃建業,《楊德昌電影研究》,台北:遠流出版社,1995年。
黃偉強,《市場調查實務》,台北市:書泉出版社,1991年。
黃富三、古偉瀛、蔡采秀編,《台灣史研究一百年:回顧與研究》,台北市:中研院台史所籌備處,1997年。
黃寐蘭,《當代中國電影》,台北市:時報出版社,1999年。
黃朝琴,《我的回憶》,台北:理文印書社,1971年。
黃葳葳,《顛覆好萊塢:大眾文化與傳統之戰》,台北市:正中書局,1995年。
新聞局,《行政院新聞局史》,台北:行政院新聞局,1988年。
楊國樞、瞿海源,《變遷中的台灣社會(上)(下)》,台北市:中研院民族所,1988年。
楊國樞編,《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台北市:三民書局,1994年。
楊渡,《日據時期台灣新劇運動》,台北市:時報文化出版社,1994年。
楊碧川、石文傑編,《活用歷史手冊》,台北市:遠流出版社,1993年。
楊碧川,《台灣現代史年表》,台北市:一橋出版社,1996年。
楊碧川,《台灣歷史辭典》,台北市:前衛出版社,1998年。
楊錦麟,《李萬居評傳》,台北:人間出版社,1993年。
葉肅科,《日落台北城-日治時代台北都市發展與台人日常生活》,台北:自立晚報社,1993年。
葉榮鍾、吳三連 等著,《台灣民族運動史》,台北:自立晚報社,1983年。
葉龍彥,《日治時期 台灣電影史》,台北:玉山社,1998年。
葉龍彥,《台北西門町電影史》,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1997年。
葉龍彥,《台灣老戲院》,台北:遠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年。
葉龍彥,《台灣唱片思想起》,台北: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1年。
葉龍彥,《光復初期台灣電影史》,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1995年。
葉龍彥,《春花夢露—正宗台語電影興衰錄》,台北市:博揚文化,1999年。
葉龍彥,《紅樓尋星夢》,台北市:博揚文化,1999年。
道藩文藝中心主編,《張道藩先生文集》,台北:九歌出版社,1999年10月初版。
電影資料館口述電影史小組,《台語片時代(一)》,台北: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1994年。
電影資料館本國電影史研究小組,《歷史的腳蹤 「台影」五十年》,台北:行政院文建會,1996。
廖仁義,《異端觀點:戰後台灣文化霸權的批評》,台北市:桂冠出版社,1990年。
廖金鳳,《消逝的影像 台語片的電影再現與文化認同》,台北:遠流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1年。
廖風德,〈台灣光復與媒體接收〉,《台灣史探索》,台北市:學生書局,1996年。
廖祥雄,《電影導演・電影官 》,台中:東藝影視事業有限公司,2006年。
趙光濤編,《電化教育概論》,上海:商務印書館,1948年。
齊紅深主編,《日本對華教育侵略--對日本侵華教育的研究與批判》,北京:昆侖出版社,2005年。
劉一民,《中國電影前途之探討》,台北:聯合出版社,1969年。
劉士永,《光復初期台灣經濟政策的檢討》,台北:稻香出版社,1996年。
劉立演編,《電影市場學》,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5年。
劉現成,《台灣電影、社會與國家》,台北:揚智文化,1997年。
劉現成編,《拾散落的光影 華語電影的歷史、作者與文化再現》,台北:亞太圖書,2001年。
劉紹唐 主編,《民國人物小傳》第四冊,台北:傳記文學社,1981年。
劉進慶 編,《台灣百科》,台北市:克寧出版社,1995年。
劉進慶,《台灣戰後經濟分析》,台北:人間出版社,1992年。
劉維開,《國民政府處理九一八事變之重要文獻》,台北:中華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92年。
潘家慶、王石番、謝瀛春,《台灣地區民眾傳播行為研究》,台北: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1986年。
潘國正主編,《風城影話》,新竹:新竹市文化中心,1996年。
蔣永敬、李雲漢 編,《楊功亮先生年譜》,台北:聯經出版社,1988年。
蔡文輝,《社會學理論》,台北市:三民書局,1990年。
鄭泰丞,《電影觀賞》,台北:桂冠圖書有限公司,2001年。
鄭梓,《戰後台灣的接收與重建》,台北市:新化圖書,1994年。
鄭瑞城,《解構廣電媒體》,台北市:澄社,1993年。
鄭樹森,《文化批評與華與電影》,台北市:麥田出版社,1992年。
鄭樹森編,《文化研究與華語電影》,台北:麥田出版社,1995年。
盧非易,《台灣電影:政治、經濟、美學》,台北市:遠流出版社,1998年。
盧建榮,《分裂的國族認同1975-1997》,台北市:麥田出版社,1999年。
盧建榮編,《文化與權力 台灣新文化史》,台北:麥田出版,2001年。
蕭新煌 著,《社會力—台灣向前看》,台北:自立晚報,1989年。
蕭新煌編,《變遷中台灣社會的中產階級》,台北市:巨流圖書,1989年。
賴澤涵 主編,《台灣光復初期歷史》,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1997年。
賴澤涵、馬若孟、魏萼 著;羅珞珈 譯,《悲劇性的開端:台灣二二八事變》,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3年。
賴澤涵、黃俊傑 主編,《光復後台灣地區發展經驗》,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1993年。
閻沁恆,《大眾傳播研究方法》,台北市:台北新聞記者公會,1979年。
戴彥編,《美麗與哀愁 一個真實的阮玲玉》,北京:東方出版社,2005年。
戴國煇 著;魏廷朝 譯,《台灣總體相-人間、歷史、心性》,台北:遠流出版社,1989年。
戴國煇、葉云云,《愛憎二二八:神話與史實?解開歷史之謎》,台北:遠流出版社,1992年。
薛月順 編,《台灣省政府檔案史料彙編-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時期(一)》,台北縣:國史館,1994年。
鍾雷 編著,《五十年來的中國電影》,台北:正中書局,1965年。
藍博洲,《沉屍、流亡、二二八》,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2年。
顏忠賢,《影像地誌學》,台北市:萬象圖書,1996年。
魏永竹 主編,《二二八事件文獻續錄》,南投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2年。
魏啟仁,《世紀影歌星三角鼎:周旋、李香蘭、白光》,台北市:南天出版社,2001年。
龐君豪編,《二十世紀史》,台北市:城邦文化,1998年。
羅卡、吳昊、卓伯堂合著,《香港電影類型論》,香港:牛津出版社,1997年。
嚴演存,《早年之台灣》,台北:時報文化,1991年。
蘇蘅,《傳播研究調查法》,台北市:三民書局,1993年。
顧忠華,《社會學理論與社會實踐》,台北:允晨出版社,1999年。
顧明義 等編,《日本侵占旅大四十年史》,遼寧省:遼寧人民出版社,1991年。
龔弘口述、龔天傑整理,《影塵回憶錄》,台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
龔稼農,〈中央電影檢查委員會〉,《龔稼農從影回憶錄》,台北:中央電影公司,1976年。
四、期刊論文
〈二二八事變的回憶-林衡道先生訪問記錄〉,《口述歷史》第2期,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1年。
〈中國科學化運動協會二期工作計劃大綱〉,《教育雜誌》,第25卷、第3號(1935.03),頁228-230。
〈天未亮--「四六事件」紀念專輯〉,《台灣新文學》,14期(2000年)。
〈台灣電影發展大事表〉,《影響雜誌》,第5期(1995年12月)。
《台灣博覽會ニユ-ス》,1935年l0月3日,第14號,三版
三澤真美惠,〈殖民地時期台灣電影普及的「分節式的管道」與「混合式的本土化」〉,《華語電影歷史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2003年12月。
三澤真美惠,〈台灣教育會的電影宣傳策略〉,《台灣重層近代化論文集》,台北:播種者文化,2000年
川端柳技,〈始政四十週年紀念台灣博覽會觀て步る記 〉,《台灣建築會誌》,第7輯第6號(1935年12月),頁308
井迎瑞,〈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委託國家電影資料館之口述電影史研究計畫〉,《電影歲月縱橫談(上、下)》,1994年。
尤傳莉,〈詹宏志談電影的消費心理〉,《長鏡頭雜誌》,(1988年)。
王世勛,〈二七部隊之回憶〉,《台灣新文化》,第6期(1987年)。
王平陵,〈戰時教育電影的編制與放映〉,《抗日戰爭時期的重慶電影》,重慶:重慶出版社(1991年)。
王健行 著,〈民國前十年至民國五十年間台灣電影事業概述〉,《台灣文獻》,38卷4期(1987年)。
王菲林輯,〈類型電影與類型文化〉,《電影欣賞雜誌》,23期(1986年)。
王維貞,〈從台語流行歌曲的發展試探城市歌曲與社會變遷的關係〉,《第一屆「文化政策與發展會議」論文》,1991年。
王寬裕,〈在琳瑯滿目多種新興娛樂事業衝擊下—我國電影事業之發展〉,《產業金融》,第41期(1993年)。
王曉波,〈李友邦與台灣義勇隊初探〉,《台灣史研究會論文集》第2集,台北:台灣史研究會主編,1990年。
司金巒,〈潛在消費動機的探討〉,《經濟前瞻》,11卷4期(1996年)。
市川彩著、李享文譯,〈台灣電影事業發展史稿〉,《影響》,第5期(1999年)。
朱高影,〈行政長官公署時期台灣經濟之探討(1945~1947)〉,《台灣風物》,第32卷1期(1990年3月)。
朱雲鵬,〈寡戰經濟與威權政治體制〉,《解剖台灣經濟---威權體制下的壟斷與剝削》,台北:前衛出版社,1992年。
朱源鴻,〈文化產業:因繁榮而即將作廢的類概念〉,《文化生產的結構分析》,台北:遠流出版社,2000年。
何康,〈簡述國民黨的派系-何康回憶錄之七〉,《傳記文學》,第62卷第6期(1993年)。
何義麟,〈皇民化期間之學校教育〉,《台灣風物》,36卷4期(1986年12月)。
何漢文,〈台灣二二八起義見聞記略〉,《二二八研究》第3集,台北:李敖出版社,1989年。
何漢文,〈台灣二二八起義前因〉,《二二八起義資料集》上冊,福建:廈門大學台灣研究所,1981年。
佐藤忠男 著;卞鳳奎 譯,〈日本統治下的台灣電影事業〉,《台北文獻》,119期(1997年)。
余舜德,〈對立與妥協:論夜市與國家關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2期 (1996年)。
吳文星,〈日據時期台灣總督府推廣日語運動初探〉,《東海大學歷史學報》,第7期(1985年12月)。
吳圳義,〈抗戰前十年國民政府之國內宣傳(1928-1937)〉,《政治大學歷史學報》,15期(1998年)。
呂芳上,〈蔣中正先生與台灣光復〉,《蔣中正與現代中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86年。
呂紹理,〈「始政四十周年紀念博覽會」之研究〉,《北台灣鄉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0年10月。
李天鐸,〈殖民地體制下台灣電影的扭曲歷程〉,《當代》,115期(1995年11月)。
李道明,〈台灣電影史第一章:1900~1915〉,《電影欣賞》,第73期(1995年6月)。
李筱峰,〈二二八事件前的文化衝突〉,《思與言》,第29卷4期(1991年12月)。
李翼中,〈帽簷述事〉,《二二八事件資料選輯(二)》,南港: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2年。
杜雲之,〈中國電影的思想演變(下篇)〉,《電影評論第二集》,台北:中國影評人協會,1978年。
沈文英,〈「媒體使用與需求滿足」理論之發展〉,《廣播與電視》,2卷4期(1996年)。
沈雲龍,〈二二八事變的追憶〉,《歷史月刊》第3期,台北:歷史月刊雜誌社(1988年4月)。
沈雲龍,〈陳儀其人與二二八事變〉,《傳記文學》,54卷2期,(1989年2月)。
汪朝光,〈民國電影檢查制度之濫觴〉,《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會議論文》,2000年11月。
周一鶚,〈陳儀在台灣〉,《二二八研究》;李敖編:《二二八研究續集》第3集,台北:李敖出版社,1989年。
周婉窈,〈曖昧的台灣人—日本殖民統治與近代民族國家的認同〉,《近代台灣美術與文化認同論文集》,1996年。
周樑楷,〈以影視輔助中國史教學〉,《中國歷史教學研討會論文集》,1995年。
周樑楷,〈銀幕中的歷史因果關係〉,《當代雜誌》,1992年。
周韻采,〈「台影」意識型態、政令與市場〉,《台影五十年:歷史的蹤跡》,台北:國家電影資料館,1996年。
林元輝,〈以連橫為例析論集體記憶的形成、變遷與意義〉,《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31期(1998年)。
林文淇,〈斷裂的歷史、異質的空間〉,《國家電影資料館》,1992年。
林忠,〈台灣光復前後史料概述〉,台北:皇極出版社,1983年。
林怡伶 等,〈專輯:台灣流行歌〉,《中外文學》第25卷第2期,1996年。
林淇養,〈日治時期台灣文化論述之意識型態分析—以台灣新民報系統的同化主義表意為例〉,《台灣近百年史論文集》,台北:吳三連基金會,1997年。
林麗雲,〈台灣威權政體下「侍從報業」的矛盾與轉型〉,《文化生產的結構分析》,台北:遠流出版社,2000年。
邱坤良,〈大眾表演文化的資料收集與研究〉《台灣史料的收集與運用學術研討會 發表論文》,1999年。
邱坤良,〈台灣近代戲劇研究及史料概說〉,《台灣史料研究》創刊一號(1993年2月)。
施人倬,〈抗戰電影的題材及其處理格局〉,《抗日戰爭時期的重慶電影》,重慶:重慶出版社,1991年。
洪喜美,〈光復前後中國國民黨台灣黨務的發展〉,《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第三屆研討會》,台北縣:國史館,1996年。
胡允恭,〈台灣二二八事件真相〉;李敖編:《二二八研究續集》,台北:李敖出版社,1987年。
胡台麗,〈民族誌電影之投影:兼顧台灣人類學影像實驗〉,《中研院民族所集刊》,第71 期(1991年)。
夏鑄九,〈(重)建構公共空間〉,《台灣社會研究季刊---文化研究專題》,第16期(1994年)。
夏鑄九,〈空間、歷史與社會論文集1987-1992〉,《台灣社會研究叢刊-03》(1993年)。
徐光明,〈九一八事變前後中國對日政策之分析〉,《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第三屆討論會》,台北:國史館,1996年。
徐佳士,〈電影、社會、文化〉,《文訊月刊》,第15期(1984年)。
徐振國,〈陳儀的困頓與失敗〉,《歷史月刊》,第25期,台北:歷史月刊社,1990年。
徐詠絮,〈從文化帝國主義到媒介國際化的再思考:世界文化互動的理論比較〉,《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報》,1995年。
徐評平,〈電影檢查與電影事業之輔導〉,《藝術學報》,第31期(1982年)。
秦孝儀主編,《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對日抗戰時期緒編(三)》,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81年。
高塏,〈陳儀與福建省人事制度〉李敖編著《二二八研究》第三集,台北:李敖出版社,1989年。
高樹藩,〈台灣光復後之建設〉,《台灣史》,台北:眾文圖書公司,1984年。
張兆煥,〈台灣省黨務概況〉,《台灣省訓練團團刊》,第2卷第6期。
張希哲,〈記抗戰時期中央設計局的人與事〉,《傳記文學》,27卷第4期,台北:傳記文學,(1975年10月)。
張炎憲 等,〈從平原到山區的最後抵抗〉,《嘉義平野二二八》,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1995年。
張炎憲,〈戰爭體制下的台灣〉,《日本文摘》,100期(1994年)。
張春興,〈工作、休閒、娛樂(上、下)--提升生活品質的心裡探討〉,《中國論壇》,15卷10期,(1983年)。
張國建,〈光復前後的台灣人事行政〉,《台灣月刊》,3、4期(1947年)。
張國棟,〈中統局始末記〉,《細說中統軍統》,台北:傳記文學社,1992年。
張國棟,〈細說中統局(上)〉,《傳記文學》,第55卷第2期(1989年8月)。
張榮芳主編,《歷史教學與試聽媒體研討會論文集》,台中市:東海大學歷史系,1996年3月初版
莊義芳,〈殖民統治與產業大展(1935)-以日據「始政四十周年台灣博覽會」為中心的呈現〉,台灣社會文化變遷學術研討會(台灣省文獻會、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主辦),2000年5月5.6日。
許雪姬,〈台灣光復初期的語言問題〉,《思與言》,29卷第4期(1992年)。
許雪姬,〈鐘逸人先生訪問記錄〉,《口述歷史(三)》,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2年。
許雪姬訪問,〈李佛續先生訪問記錄〉,《口述歷史》第六期,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5年7月。
陳三井、許雪姬,〈林衡道先生訪問記錄〉,《口述歷史(二)》,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1年。
陳小冲,〈1937~1945年台灣皇民化運動論述〉,《台灣研究十年》,台北:博遠出版社,1991年。
陳世慶,〈台灣電影事業〉,《台北文獻17、18期》,台北市:台北市文獻委員會編印(1971年)。
陳光興,〈「次」帝國與國族-國家的文化想像〉,《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994年)。
陳明通,〈派系政治與陳儀治台論〉,《台灣光復初期歷史》,台北:中研院社科所,1997年。
陳俊德,〈上海西人居留區域界外馬路擴張略史〉,《上海租界問題》,台北:三民書局,1980年。
陳國富,〈殖民與反殖民-台灣早期電影活動〉,《片面之言》,台北:中華民國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1984年。
陳景峰,〈電化教育的電影宣傳活動(1936-1945)〉,《近代中國與世界的變遷論文集》,台北:政治歷史系,2006年6月
陳景峰,〈戰後陳儀與CC派在台灣電影產業上的爭奪〉,《台灣風物》,第51卷第4期(2001年4月)。
陳誠,〈陳誠主台政一年的回憶〉,《傳記文學》,63卷5期,1993年。
陳漢光,〈台灣光復前夕的史事日誌〉,《台灣文獻》,第24卷第2期,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73年)。
陳漢光,〈開羅會議後重慶出版台灣圖書彙目〉,《台灣文獻》,第20卷第2期(1969年6月27日)。
陳翠蓮,〈「大中國」與「小台灣」的經濟矛盾-以資源委員會與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的資源爭奪為例〉,《二二八事件研究論文集》,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1998年2月。
陳儀,〈日本統治台灣經過(續)〉,《復興關月刊》第1卷第2期(1945年)。
陳儀深,〈再探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關於其政治立場與角色功能的評估〉,《二二八事件研究論文集》,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1998年2月。
陳儒修,〈中國電影中的城市圖像〉,《國家電影資料館》,1995年。
曾西霸,〈細說電影檢查〉,《電影評論》第1集,台北:影評人協會,1977年6月。
曾昭掄,〈一月來之科學界〉,《時事月報》,第8卷第2期(1932年),頁85。
湯熙勇,〈戰後初期台灣中小學教師的任用與培訓(1945.12~1947.5)〉,《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4卷1期,台北:中研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1996年)。
湯熙勇,〈戰後初期台灣省政府的成立及人事佈局〉,《台灣史研究一百年:回顧與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台史所籌備處,1997年。
焦雄屏,〈台灣電影到底怎麼回事?〉,《世界電影雜誌》,第334期(1997年)。
程錫康,〈電影工業之芻議與形成過程之回顧〉,《電影欣賞雜誌》,82期(1996年)。
馮建三,〈反支配〉,《台灣社會研究季刊》,47期(2003年1月)。
馮建三,〈影像文化政經研究:一本書的聯想〉,《新聞學研究》,第44期(1991年)。
黃仁,〈台語片二十五年的流變與回顧〉,《電影欣賞》,第53期(1991年9月)。
黃仁,〈展望台灣電影界仍有好景〉,《世界電影雜誌》,第338期(1987年)。
黃仁,〈戰後四十年電影四十年來的興衰和銳變〉,《電影欣賞》,第72期(1994年)。
黃秀政,〈林才壽先生訪問記錄〉,《口述歷史》,第4期,台北:中央研究院近史所,1993年。
林紫貴,〈重建台灣文化〉,《台灣文化》月刊覆刻板上冊,第一卷第一期。
黃宣範,〈從知識社會學看台灣語言學的本土化〉,《台灣史料研究》,創刊1號(1993年2月)。
黃昭堂,〈殖民地與文化摩擦—台灣同化的糾葛〉,《台灣風物41:3》(1991年)。
黃英哲,〈許壽裳與台灣-兼論二二八前夕長官公署的文化政策〉,《二二八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台美文化交流基金會,1992年。
黃敏禎,〈台灣私立大學學生住宿問題之政治經濟分析---淡江大學個案〉,《台灣社會研究季刊---都市研究專題》,第19期(1995年)。
黃靜嘉,〈日據下之台灣殖民地法制與殖民統治〉,《台灣文獻》第10卷第1期,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59年3月)。
黃聰洲,〈終戰前的台灣電影活動與戰後台灣電影發展〉,《台灣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第一集》,台北:台灣史研究會,1988年。
八目信忠訪問(1994);楊一峰譯,〈電影狂、八十載〉,《電影欣賞》,70期,頁50-83(1994)。
楊聰榮,〈從民族國家的模式看戰後台灣的中國化〉,《台灣文藝》,138期,前衛出版社(1993年)。
溫振華,〈日本殖民統治下台北社會文化的變遷〉,《台灣風物》,37卷4期(1987年)。
葉榮鐘,〈台灣省光復前後的回憶〉,收入李南衡編,《台灣人物群像》,1985年。
葉龍彥,〈光復前後高雄市的戲院與電影〉,《台灣光復五十週年念叢刊(三)》,高雄:高雄市文獻會,1995年。
葉龍彥,〈舊台幣時代的電影票價〉,《歷史月刊》,第24期,台北:歷史月刊社(1990年)。
電影資料館,〈大台北地區民眾關影習慣問卷調查報告〉,《中華民國電影年鑑1992》,1992年。
廖風德,〈台灣光復與媒體接收〉,《台灣史探索》,台北市:學生書局,1996年。
劉士永,〈陳儀的經濟思想及其政策〉,《台灣風物》,第42卷2期(1990年6月)。
劉振魯,〈 對日據時期滅種政策之剖析〉,《 台灣文獻》,33卷1期 ,121-129頁(1982年3月)。
劉義雄,〈傳播與政治社會化〉,《人與社會雜誌》,第5卷第5期(1977年)。
劉維開,《國民政府處理九一八事變之重要文獻》,台北:中華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92年。
蔣渭川,〈二二八事變始末記〉,《蔣渭川和他的時代》,台北:前衛出版社,1996年。
蔡淵洯,〈陳立夫與「中國科學化運動」(1932~1937)〉,《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輯:第二屆討論會》,新店市:國史館,1993年。
鄭為元,〈發展型「國家」或發展型國家「理論」的終結〉,《台灣社會研究季刊---國家與全球化專題》,第34期(1999年)。
鄭梓,〈國民政府對「收復台灣」之設計—台灣接管計劃之草案、爭議與定案〉,《東海大學歷史學報》,第9期,台中:東海大學歷史系(1988年)。
鄭梓,〈戰後台灣行政體系的接收與重建-以行政長官公署為中心之分析〉,《戰後台灣的接收與重建》,台北:新化圖書,1994。
鄭植榮,〈從大眾文化的觀點談流行歌曲〉,《台灣風物11:5》(1987年)。
鄭欽仁,〈歷史文化意識對我國政策的影響〉,《國家政策研究中心》,1991年。
鄧元忠,〈民族復興運動在民國史中的意義〉,《中華民國建國史討論集》,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1年。
盧非易,〈台灣電影:政治、經濟、美學〉,《國家電影資料館》,1995年。
盧非易,〈台灣電影映演市場研究〉,《國家電影資料館》,1995年。
盧冠群,〈邁過最艱困的兩年〉,《黨營文化事業專輯之三:中華日報》,台北:中國國民黨文化工作會編印,1972年。
戴伯芬,〈誰做攤販---台灣攤販的歷史形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經濟組織與社會制度專題之二》,第17期(1994年)。
謝聰敏,〈二二八事變研究-二二八事變中的黨政關係〉,《黑道治天下及其他》,台北:謝聰敏國會辦公室,1993年。
魏 圴,〈扭曲的成長—台灣電影產業的分析(1945-1975)〉,《當代雜誌》,第81期(1994年)。
羅維明,〈台灣紹介活動寫真〉《影響電影雜誌》第40期。
羅維明,〈活動幻燈〉《影響電影雜誌》第40期。
藤井志津枝 ,〈日據時代佐久間總督的理蕃事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慶祝成立四十週年紀念論文專輯》,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88年。
邊裕淵,〈日據時代台灣經濟發展之分析〉,《台灣銀行季刊》,23卷第4期(1972年)。
龔 弘,〈展望電影事業的前途—在第四次國片輔導座談會報告〉,《中美技術》,第16卷第3期(1971年)。
龔稼農:〈中央電影檢查委員會〉,《龔稼農從影回憶錄》,台北:中央電影公司,1976年。
五、學位論文
三澤真美惠,〈日本時代台灣電影政策之研究〉,台北: 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王文玲,〈日據時期臺灣電影活動之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王育才,〈西元1970年代前臺灣公共集會型建築之調查研究〉,台北: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工程技術研究所建築設計學程碩士論文,1999年7月。
王明我,〈從民生主義育樂兩篇補述我國電影事業—現階段電影政策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作戰學校新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
王俐容,〈台灣電影中國族圖像的轉變〉,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王美雅,〈流行產業核心資源與國際化策略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王凌霄,〈中國國民黨新聞政策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
王崇時,〈三民主義的大眾傳播〉,台北:文化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
王新如,〈從崇拜到背棄偶像之探索性研究〉,嘉義:中正大學企管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7月。
田家琪,〈台灣華商發行歐美外片之歷史發展研究〉,新竹:元智大學資訊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1月
朱高影,〈三民主義青年團之研究(1938-1847)—國府爭取青年運動領導權之努力及其挫敗〉,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6月。
吳政勛,〈娛樂活動課稅問題之研究兼論我國娛樂稅制度〉,台北:國立政治大學財政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
吳純嘉,〈人民導報研究(1946~1947)-兼論其反映出的戰後初期台灣政治、經濟與社會文化變遷〉,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宋同慶,〈電視觀眾的行為分析〉,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企管研究所碩士論文,1984年。
李淑真,〈異態業種合作策略類型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
李惠敏,〈國族主義影響下的語言政策與華語教學〉,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1999年。
李雅惠,〈「美商八大」在台灣之發展與變遷研究(1946-1999)〉,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李鐘建,〈中國大陸大眾傳播事業之研究〉,台北: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
沈曉真,〈戰後台灣經貿政策之政治經濟分析〉,台中:國立中興大學公共行政及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
林秀澧,〈台灣戲院變遷一觀影空間文化形式探討〉,台南: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2月
林果顯,〈「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之研究(1966-1975)〉,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所碩士論文,2001年7月。
林虹妤,〈戰後台灣的省營商業營行-以彰化商業銀行為例(1945~1957)〉,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林惠君,〈金馬獎的再現分析(1962-2000)〉,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碩士論文,2001年6月。
林福隆,〈中共電影之研究—從理論到實際〉,台北:國立政治作戰學校新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
金賢慶,〈韓國電影發展的前因與展望〉,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7月。
侯季然,〈「台灣黑電影」紀錄片之創作與意義〉,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1月。
施志輝,〈「中華文化復興運動」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6月。
倪心正,〈政治控制與新聞媒體之關係—上海《申報》社論研究(1931-1949)〉,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6月。
夏金英,〈台灣光復後國語運動〉,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6月。
徐叡美,〈歷史劇情騙《赤色份子》的歷史書寫與思維〉,台中: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6月。
袁工瑜,〈國民黨文公會職能轉變之研究—1951年至2002年〉,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1月。
張文智,〈從族群意識的角度分析當代本土文學的「台灣意識」現象〉,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
張玉佩,〈臺灣電影再現的社會規範與價值觀〉,台北: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張京育,〈中華民國民主化:過程、制度與影響〉,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
莊惠惇,〈文化霸權與抗爭論述-戰後初期台灣的雜誌文化分析〉,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許忠逸,〈階級形構與官僚威權體制的政經轉化—台灣發展過程之分析(1958-1979)〉,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
許秦蓁,〈重讀台灣人劉吶鷗(1905-1940)-歷史與文化的互動考察〉,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12月。
郭幼龍,〈民眾對臺灣電影的評價與電影消費行為之關係與研究〉,台北:世新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郭正亮,〈國民黨政權在台灣轉化〉,台北:國立台灣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
陳永發,〈中共與民間文化(1935-1948)〉,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6月。
陳幸祺,〈台語電影明星演員研究—以4個明星演員為例〉,台北: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碩士論文,2004年7月。
陳金富,〈中共統一戰線之研究—以1945年~1949年之中共統戰為例〉,台北:國立政治大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6月。
陳亮州,〈戰後台灣日產的接收與處理〉,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陳冠樺,〈台灣電影推廣策略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廣告系碩士論文,2005年6月。
陳羿妙,〈日據農業移民研究—重新檢討日本對臺灣的殖民結構〉,新竹:國立清華大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陳清三,〈我國電影檢查政策之執行研究〉,台中:國立中興大學公共行政及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
陳景峰,〈國府對台灣電影產業的處理策略(1945-1949年)〉,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6月。
陳雅雯,〈陳子福電影海報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6月。
陳順枝,〈抗戰時期宣傳政策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
陳慧瑛,〈我國電影輔導金制度之研究〉,台北:世新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陳豐祥,〈近代日本大陸政策之研究-以「滿州」為中心〉,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88年。
彭小萍,〈三級差別訂價的最適租稅分析〉,嘉義:國立中正大學國際經際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
彭永貞,〈洗星海與抗戰時期的歌詠運動〉,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6月。
曾士榮,〈戰後台灣之文化重編與族群關係—兼以「台灣大學」為討論例案(1945~50)〉,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6月。
曾旭正,〈戰後台北的都市過程與都市意識型態的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
曾薰慧,〈台灣五0年代國族想像中「共匪/匪諜」的建構〉,台中:東海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7月。
程佳惠,〈1935年台灣博覽會之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碩士論文,2001年6月
黃秀如,〈台語片的興衰起落〉,台北:國立臺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
黃裕元,〈戰後台語流行歌曲的發展(1945-1971)〉,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6月。
黃筱薌,《中共延安文藝整風透視》,台北:國立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6月。
楊世凡,〈人物言說與台臺灣新電影—一項知識社會學的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
楊淑梅,〈光復初期台灣的社會精英(1945-1949)〉,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6月。
楊聰榮,〈文化建構與國民認同戰後台灣的中國化〉,台北: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
溫浩邦,〈歷史的流變與多聲-「義人吳鳳」與「莎韻之鐘」的人類學分析〉,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廖咸惠,〈抗戰時期的話劇活動〉,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6月。
廖秋芬,〈瓊瑤大眾言情小說研究〉,宜蘭:佛光大學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1月。
聞振國,〈三民主義傳播政策之研究—從教育與娛樂層面論之〉,台北:國立政治作戰學校新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年。
趙壽星,〈大眾傳播與中共的政治社會化過程〉,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1979年。
劉宏裕,〈戰後台灣地區休閒活動的相關研究以活動內容及學術研究為主題〉,台北:國立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劉柏登,〈中共建立時期的社會與文化背景(1911年-1921年)〉,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1976年6月。
蔡文婷,〈由鄉土小說看台灣發展過程中的依附現象〉,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新研所碩士論文碩士論文,1988年。
蔡其昌,〈戰後(1945~1959)台灣文學發展與國家角色〉,台中: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蔡崇隆,〈權力、意識型態與規訓技術-軍隊政戰機制的文化分析〉,台北:輔仁大學大傳所碩士論文,1993年7月。
蔡淵洯,〈抗戰前國民黨之中國本位的文化建設運動〉,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91年。
鄭士榮,〈抗戰前後中央文化宣傳方略之研究(1928-1945)-中國國民黨中央宣傳部功能之分析〉,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年6月。
鄭玩香,〈戰後台灣電影管理體系之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6月。
鄭建華,〈臺灣日治時期博覽會活動設計及其視覺傳達表現之研究〉,台北: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工程技術研究所設計學程碩士論文,1997年6月。
鄭炯兒,《從「掃蕩」到「和平」:《掃蕩報》研究(1931-1950)》,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6月。
盧嵐蘭,〈近代中國社會變遷與報紙整合功能(1912-1921)-以《申報》與《大公報》為例〉,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博士論文,1994年。
賴珍寧,〈日治時期台灣思想控制法令之研究〉,台北: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賴國洲,〈我國傳播政策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
賴鈺晶,〈生境特性 族群關係與族群生存策略之動態研究—以台灣電影產業為例〉,台北:輔仁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藏汀生,〈台灣民間歌謠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
魏圴,〈台灣電影工業的政治經濟分析〉,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
譚志東,〈中共延安時期的戲劇運動(1935-1947)—「工農兵文藝」的歷史省察〉,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6月。
蘇文清,〈始政四十年臺灣博覽會宣傳計劃與設計之研究〉,台北: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工程技術研究所設計學程碩士論文,1998年6月
蘇文清,〈始政四十年臺灣博覽會宣傳計劃與設計之研究〉,台北: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工程技術研究所設 計學程碩士論文,1998年6月。
蘇碩斌,〈戰後台灣歌仔戲流變的社會學分析〉,台北:國立台灣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
蘇顯星,〈戰後台灣文化政策變遷歷程研究—歷史結構分析〉,台南:台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6月。
饒千惠,〈影像與城市對話〉,基隆:國立海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龔宜君,〈文化操弄與救贖—以大眾文化的研究為主題〉,台中: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年。
六、日文資料
1、專著
《台灣の社會教育》,台北:台灣社會教育刊行所,昭和十一年十月(1936年10月)。
ピ-タ-B.ハ-イ,《帝國の銀幕》,名古屋:名古屋大學出版社,1995年8月。
山口淑子、藤原作彌 著;何平、張利 譯,《我的前半生-李香蘭傳》,北京市:世界知識出版社,1988年。
山口淑子、藤原作彌,《李香蘭 私の半生》,東京都:加藤製本株式會社,1987年。
山本喜久男,《日本映畫における外國映畫の影響-比較映畫史研究》,東京:早稻田大學出版社,1990年2月。
山本喜久男,《映畫の風景》,東京:早稻田大學出版社,1985年5月。
山田和夫,《映畫100年-映畫が時代を語るとき》,東京:新日本出版社,1995年11月。
井出季和太 著;郭輝 編譯,《日據下之台政(三)》,南投:台灣省文獻會,1956年。
內川芳美,《現代史資料40 マス ‧メテイア統制1》,東京:みすず書房,1973年12月第1刷。
王育德,《台灣-苦悶するその歷史》,東京:弘文堂,1974年。
北岡正子 編,《許壽裳日記》,東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1993年3月。
台灣總督府警務局,《台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 第二編 領台以後治安狀況(中卷)》,台北:台灣警務局,昭和十四年七月。
田中純一郎,《日本映畫發達史 Ⅰ 活動寫真時代》,東京:中央公論社,昭和61年2月再版。
田中純一郎,《日本映畫發達史 Ⅱ 無聲かぅトーキーヘ》,東京:中央公論社,昭和61年2月再版。
田中純一郎,《日本映畫發達史 Ⅲ戰後映畫の解放》,東京:中央公論社,昭和61年2月再版。
田中純一郎,《日本映畫發達史 Ⅳ 史上最高の映畫時代》,東京:中央公論社,昭和61年2月再版。
田中純一郎,《日本映畫發達史 Ⅴ 映像時代の到來》,東京:中央公論社,昭和61年2月再版。
矢內原忠雄 著;周憲文 譯,《日本帝國主義下之台灣》,台北:帕米爾書局,1987年。
吉村公三郎,《映畫のいのち》,東京:玉川大學出版部,1976年12月。
吉見俊哉,《博覽會の政治學》(東京:中央公論社,1998年)
佐藤忠男 著;沙鷸 譯,《革命․情慾殘酷物語-大島渚の世界》,台北:萬象圖書,1993年12月。
岩壺隆哉,〈文化映畫台灣〉《日文台灣時報》,昭和十七年五月號
若林正丈 著;洪金珠、許佩賢 譯,《台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台北:月旦出版社,1994年。
野田高梧 著;昌明譯,〈唐奴烈治的五十年〉,2003香港電影小津安二郎百年紀念展特刊論文,。
磯村生得,《おれに歸る祖國なく》,時事通信社,1981年。
礁見祐輔,《後藤新平傳》台灣統治篇(上),東京:後藤新平伯傳記撰會,1943年。
塩田長和,《日本映畫五十年史》,東京:藤原書局,1995年2月。
加藤厚子,《總動員体制と映畫》,東京:新曜社,2003年7月。
2、期刊論文
〈各映畫館との提攜條件〉,《映畫生活》,昭和十一年四月號。
〈國家總動員法の施行に當たりて〉,《台灣警察時報》271期(1938年/昭和十三年六月)。
市川彩,〈台灣映畫事業發達史稿〉,《亞細亞映畫之創造及建設》,東京:映畫通信社出版部,1941年。
何基明,〈教育映畫は果して面くないか白〉,《台中州教育》第3卷7號(昭和十六年)。
佐藤忠男 著;卞鳳奎 譯,〈日本統治下的台灣電影事業〉,《台北文獻》,119期(1997年)。
岩壺隆哉,〈文化と映畫と台灣〉,《日文台灣時報》,昭和十七年5月號。
近藤正己 著;張旭宜 譯,〈台灣總督府的理蕃體制和霧社事件〉,《台北文獻》111期,台北:台北文獻委員會(1995年3月)。
春山明哲,〈明治憲法體制台灣統制〉,《近代日本殖民地4 統合支配論理》(東京:岩波書店),1993年。
黃昭堂,〈殖民地と文化摩擦-台灣にける同化おあぐる葛藤〉,《近代日本とアジア》東京大學出版會,1984年。
ねずまきす 著、程大學 譯,〈皇民化政革與民俗台灣〉,《台灣文獻》,32卷2期(1972年)。
七、英文資料
1、專著
A Hundred Years of Japanese Film: A Concise History, with a Selective Guide to Videos and DVD’s (Tokyo: Kodansha International, 2002.
Aaron Andrew Gerow ,Writing Pure Cinema:Articulations of Early Japanese Film.Thesis(Ph.D.)The University of Iowa,1996.7.
Anderson, Benedict,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London :Verso, 1983.
Andrew, Dudley, Concepts in Film Theory, N.Y.: Oxxxford Univ. Press,1984. Burch, Noel, To the Distant Observer ,CA: Univ. of California Press Cassata ,1979.
Charles R. Kitts, An Inside view of The kuomintang:Chen Li-Fu,1926~1949, Ph. D. Dissertation,New York, ST. John’s University,1978
Clark, Paul, Chinese Cinema :Culture and Politics Since 1949,Cambridge:Cambridge Univ. Press, 1987.
D.K.Fieldhouse, Colonialism, 1870-1945:An Introduction , London :Verso, 1983.
Donald Richie ,The Donald Richie reader : 50 years of writing on Japan, Berkeley : Stone Bridge Press, 2001.
Eapitalism and Communication,Global Culture and the Economics of Information ,by Nicholas ,1990.
Frank, Andre G., Latin America ,Underdevelopment or Revolution , New York :Monthiy Review ,1969.
Gidden. A ,the Constitution of Society: Outline of a Theory of Structuration ,Berkeley, C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4.
Hollington K. Tong, Dateline:China , Rockport Press, Inc . New York, 1950.
Howard L. Boorman,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Republican China , New York: Columbia Univ. Press, 1970.
Howard. L. Boorman, ed.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Republic China ,Co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67,Vol . I.
John Hartley et al ,Key Concepts in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al Studies ,2nd. ed .London: Routledge, 1994.
Joseph L. Anderson、Donald Richie,The Japanese Film-Art and Industry ,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2.
Jowett. Garth, Film, the Democratic Art: A Social History of American Film, Boston:Focal Press,1972.
Leung, Lai-Kuen G. ,The Evolution of Hong Kong as a Regional Movie Production and Export Centre ,Master Thesis,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1993.
Lin Yu-tang ,A History of the Press and Public Opinion In China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36.
Mark Schilling, Contemporary Japanese Film ,New York: Weatherhill ,1999.
Matt Hills , Fan Cultures , Cambrige:Cambrige Univ.Press ,2002
oseph L. Anderson、Donald Richie,The Japanese Film-Art and Industry ,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2,pp.126-147.148-158。
Patterson , D.D. ,The Journalism of China ,The University of Missoui, Bulletin,1922 .
Rogers, Everett M. ,Communicatuon and Development-Critical Perspectives, California, sage.1976.
Rogers, Everett M.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3rd edited ,N.Y. the Free Press,1983.
Roswell S. Britton ,The Chinese Periodical Press , Shanghai:Kelly & Walsh,1933.
Thomas Ming-heng Chao ,The Foreign Press in China ,Shanghai, China Insttiute of Pacific Relations, 1931
White, Hayden ,The Content of the Form , Baltimore: John Hopkins Univ.Press,1987.
Ben Highmore著,周群英譯,《日常生活與文化理論(Everyday life and cultural theory)》,台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2005年3月。
Burner,David著;許綏南 譯,《60年代(60′S)》,台北市:麥田出版社,1998年。
Chris Jenks著,俞智敏、陳光達、王淑燕譯,《文化(Culture)》,台北:巨流圖書,2002年9月。
Clifford Geertz著,韓莉譯,《文化的解釋(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 eng)》,南京:譯林出版社,2002年1月。
Cohen,Abner 著;宋光宇 譯,《權力結構與符號象徵》,台北市:金楓出版社,1987年。
David Hesmondhalgh著、廖佩君譯,《文化產業(The cultural industries)》,台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1月出版。
Donald Richie 著;李春發 譯,《小津安二郎的電影美學》,台北:中華民國電影圖書館,1983年10月。
E.A.Winckler; S.Greenhalgh 著;張必蕪 譯,《台灣政治經濟學諸論辯析(Contending approaches to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aiwan)》,台北市:聯經出版社,1997年。
Emmaanuel Le Roy Ladurie著;許明龍譯,《蒙大猶 1294-1324年奧克西坦尼的一個山村(Montaillou village Occitan de 1294)》,台北:麥田出版,2001年初版。
Fiske, John著;楊祖君 譯,《傳播及文化研究主要概念(Key concepts in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al studies.)》,台北市:遠流出版社,1997年。
Garth S. Jowett‧Victoria O'Donnel著;陳彥希‧林嘉玫‧張庭譽譯:《宣傳與說服(Propaganda and persuasion)》,台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2003年1月。
Gene Bammel 著;涂淑芳 譯,《休閒與人類行為(Leisure and human behavor)》,台北:桂冠出版社, 1996年。
Geoffrey Barraclough著;楊豫譯,《當代史學新趨勢(Main trends of research in the social and human sciences history)》,台北:雲龍出版社,1999年3月初版。
Gerald Mast 著;陳衛平 譯,《世界電影史(A short history of the movies)》,台北:中華民國電影圖書館,1985年9月。
Gilles Deleuze 著;黃建宏 譯,《電影Ⅰ-時間.影像(Cinema I l'image mouvementⅠ)》,台北:遠流出版社,2003年。
Gilles Deleuze著;黃建宏譯,《電影Ⅱ 時間-影像》(Cinema I l'image mouvementⅡ),台北:遠流出版事業,2003年
Hamish Pringle著;黃治蘋譯,《行銷 第一本名人代言行銷聖經(Celebrith sells)》,台北:早安財經文化有限公司,2005年。
Jacobs. J.B. 著;陳俐甫、夏榮和 譯,〈台灣人與中國國民黨(1937~1945)〉《台灣中國二二八》,台北:稻鄉出版社,1992年。
James Lull等著;邱進福等譯,《傳播時代的文化(Culture in the communication age)》,台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1月出版。
Jenkins, Keith著;賈士蘅 譯,《歷史的再思考(Re-thinking history)》,台北市:麥田出版社,1996年。
Jennings, Peter著;李月華 譯,《珍藏二十世紀(The century)》,台北市:時報出版社,1999年。
Joanne Hollows、Mark Jancovich編;張雅萍譯,《大眾電影研究(Approaches to popular film》,台北:遠流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1年6月初版。
John Fitzgerald著;李恭忠、李里峰等譯,《喚醒中國 國民革命中的政治、文化與階級(Awakening China : politics, culture, and class in the Nationalist Revolution. Politics, culture, and class in the Nationalist Revolution.)》,台北: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4年10月初版。
Lawrence Stone著;刁筱華譯,《英國十六至十八世紀的家庭‧性與婚姻(上) (下)(The family, sex and marriage in England, 1500-1800)》,台北:麥田出版,2000年初版
Lynn Hunt著;江政寬譯,《新文化史(The New cultural history)》,台北:麥田出版,2002年。
Marc Ferro 著;張淑娃 譯:《電影與歷史(CINÉMA ET HISTOIRE)》,台北市:麥田出版社,1998年。
Matt Hills著;朱華瑄譯,《迷文化(Fan cultures)》,台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9月。
Michael Newman著;陳雅汝譯,《廣告22黃金法則(The 22 Immutable laws of Marketing:Violate them at your own risk)》,台北:商周出版,2005年6月。
Michel Foucault 著;劉北成、楊遠嬰 譯,《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Discipline and punish:the birth of prison)》,台北市:桂冠圖書,1998年。
Paul McDonald著;馬斌、周念祖譯,《明星夢工廠(Hollywood's production of popular identities)》,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12月。
Peter Burke著;許綬南譯,《製作路易十四(The fabrication of Louis XIV)》,台北:麥田出版,2001年10月初版三刷。
Raymond Jonas著;賈士蘅譯,《法蘭西與聖心崇拜(France and the cult of the Sacred Heart)》,台北:麥田出版,2003年3月。
Richard M. Barsam著;王亞維 譯,《紀錄與真實(Non-fictuon Film:A Critical History)》,台北市:萬象圖書,1996年。
Riese,Ludwig 著;周學普 譯,《台灣島史(Gesehicht der Insel Formosa)》,台灣經濟史第三集 研叢34(1956年)。
Robert, Bocock著;田心喻 譯,《文化霸權(Hegemony)》,台北市:遠流出版社,1991年。
Stephen Prince 著;刁筱華 譯,《武者的影蹤》,台北:萬象圖書,1995年5月。
Terry Eagleton著;林志忠譯,《文化的理念(The idea of culture)》,台北:巨流出版社,2002年。
Tim Bywater&Thomas Sobchack著;李顯立 譯,《電影批評面面觀(An introduction to film criticism major critical approaches to narrative film)》,台北市:萬象圖書,1996年。
Toby Clark著;吾霈恩譯,《藝術與宣傳(Art and propaganda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the political image in the age of mass culture)》,台北:遠流出版公司,2003年3月初版。
Toby Miller 等著;馮建三 譯,《全球好萊塢(Global Hollywood)》,台北:巨流出版社,2003年。
Tomlinson, John著;馮建三 譯,《文化帝國主義(Cultural imperialism a critical introduction)》,台北市:時報出版社,1994年。
Turner, Graeme著;林文淇譯,《電影的社會實踐(Film as social practice)》,台北市:遠流出版社,1997年。
Ziauddin Sardar著;陳貽寶譯,《文化研究(The cultural studies)》,台北:立緒文化事業,2003年。
史景遷 (Jonathan D. Spence)著;阮淑梅譯,《大汗之國(The Chan's great continent China in western minds)》,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6年。
2、期刊論文
Amsden, Alice H. “The State and Taiwan’s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 ed.by P. B. Evans etal.New York: Cambridge Univ. Press,1985.
Boyd-barrett, J.O. “ Cultural depency and the mass media”,in Curture, Society and the Media ed By Michael Gurevitch et al.:London:Methuen, 1982.
Braudy, Leo. “Genre: The Conventions of Connection.” in Film Theory and Criticism. ed. By G. Mast etc. Oxford. : Oxford Univ. Press,1976.
Chiao, Hsiung-Ping. “「Trafficking」in Chinese Films”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7,2,1993.
Crane, G. T. “Taiwan Ascent :System, State and Movement in the World Economy” in Ascent and Decline in the World System. Beverly Hills:Sage, 1982.
Gomery, Douglas. “The Centrality of Media Economics”i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3, 3,1992.
Gourlay, Walter E., “Hong Kong and Taiwan:The Colonial Heritage,”in Jack F. William , The Future of Hong Kong and Taiwan ,Michigan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Press ,1985。
Jacobs ,J. Bruce “Taiwanese and the Chinese Nationalists ,1937-1945” Modern China 16:1(1990).
Winckler, E. A. “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Participation on Taiwan:From Hard to Soft Authorritarianism?” China Quarterly99, 1984.
Aborno 著;李紀舍 譯,〈文化工業再探〉,《中外文學》,25卷2期(1996年)。
Abraham, Tesser 原著;佛陵 譯,〈論電影的功能〉,《電影欣賞雜誌》,4卷1期(1993年)。
Eileen, Meehan 著;顧玉珍 譯,〈商品閱聽人與真正的閱聽人—一場盲點論戰〉,《當代雜誌》,第114期(199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