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朱怡鳳
Chu, Yi-Feng
論文名稱: 我國國際技能競賽汽車板金職類選手生涯發展之質性研究
A Qualitative Study of WorldSkills Autobody Repair Contestants’ Career Development
指導教授: 宋修德
Sung, Hsiu-Te
鄭慶民
Zheng, Cing-Mi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工業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Industri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6
畢業學年度: 10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2
中文關鍵詞: 生涯發展生涯規劃汽車板金選手
英文關鍵詞: career development, career planning, Worldskills contestant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4077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48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瞭解我國際國際技能競賽汽車板金職類選手之生涯歷程、生涯規劃以及對我國技能競賽國手進路輔導的看法與建議,以第32屆(1993)至第43屆(2015)國際技能競賽汽車板金職類選手為研究對象,採質性研究方法進行研究並以半結構式訪談方式蒐集所需資訊。研究結果發現:在生涯歷程方面,雖然研究參與者從啟蒙到踏上選手之路,以及後續升學及就業過程幾乎有些相近,但仍然有不同的發展面向及過程,而這些不同之處造就他們獨特的個體,也呈現出各自的生涯發展歷程。在生涯規劃方面,大多研究參與者沒有仔細思考未來目標及進行生涯規劃,當老師的國手希望能持續到退休而在車廠服務者都希望自己在中高齡後能擔任學校或企業的技術講師。對於我國技能競賽國手進路輔導看法與建議,有過半數的研究參與者則認為國家應該協助國手後續升學及就業的發展,但也有近半數的研究參與者認為個人生涯發展不需要依賴政府,雖然也期待國家能協助國手後續進路輔導,但個人未來的生涯發展還是要靠自己努力。在技能競賽獎勵部分,大多國手期望能提升參與技能競賽的獎勵誘因,包含提升獎金以及對未來發展的保障等,以激勵更多優秀學子投入技職領域,培養更多產業所需人才。

    This was a qualitative research that aims to discuss some relevant issues regarding career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of Taiwan Worldskills Autobody Repair contestants, also to understand their views of our government’s policy on WorldSkills contestant’s counseling and guidance. The target research participants were Taiwan Worldskills Autobody Repair contestants from the 32nd (1993) to the 43rd (2015) Worldskills Competitions and the study was completed by collecting information throughout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After analyzed the collected data, this research concluded as follow: regards to career development, different experiences created each unique individual and that contributed to his own career development. As for career planning, most of them hope to become a teacher or a trainer. With regard to their opinion on Taiwan government’s policy of WorldSkills contestant’s counseling and guidance, while some of the research participants suggesting our government to take care of their career development, there are others tend to believe themselves in developing their own career.

    摘 要 i Abstract ii 目 次 iii 表 次 v 圖 次 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研究問題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5 第五節 名詞釋義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技能競賽內涵與發展 9 第二節 生涯發展理論 23 第三節 生涯規劃的意涵 37 第四節 選手生涯發展與規劃相關研究 51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57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方法 57 第二節 研究流程與步驟 59 第三節 研究對象 61 第四節 研究工具 62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66 第六節 研究倫理 68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 71 第一節 汽車板金國手生涯歷程 71 第二節 汽車板金國手之生涯規劃 103 第三節 汽車板金國手對國手進路輔導之看法與建議 116 第四節 綜合討論 12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29 第一節 結論 129 第二節 建議 132 參考文獻 137 附錄一 參與研究同意書 147 附錄二 訪談大綱 149 附錄三 編碼表 151

    一、中文部分
    毛菁華、吳怡萱、李美華、周富美、柯賢城、洪怡菁、陳昭婧、黃世雄、
    黃菲菲、楊濰萍、簡華妏(2012)。生涯規劃與發展。新北市:華立出版社。

    尹智剛(2013)。足球沙漠中的玫瑰-從汐止俱樂部女足隊的創建與球員生
    涯規劃看臺灣女足的新出路(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田家安、洪聰敏(2014)。城市棒球隊選手生涯規劃之現況探究。嘉大體
    育健康休閒期刊,13(2),254-265。

    田哲榮、司徒懿(譯)(2010)。解析質性研究法與資料(原作者:David Silverman)。臺北市:韋伯文化。(原著出版年:2006)

    朱湘吉(2001)。生涯規劃與發展。新北市:空大。

    呂君榮(2000)。大學體育系徐生生涯信念與生涯阻隔因素之調查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何守正(2007)。SBL超級籃球聯賽球員生涯規劃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周文祥(1996)。運動員的生涯規劃。國民體育季刊,110,60-68。

    林天祐(2016年1月15日)。認識研究倫理,取自:
    http://web.ntpu.edu.tw/~tsair/2Research/MasterThesis/Conducting.htm

    林幸台(1989)。我國國小教師生涯展之研究。國立臺灣教育學院輔導學
    報,12,265~297。

    林幸台(1992)。生計輔導的理論與實施。臺北市:五南圖書。

    林倩綾(2007)。我國國際技能競賽選手參賽經驗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臺北市。
    林國強(2010)。宜蘭縣高中田徑選手生涯發展與輔導需求之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佛光大學,宜蘭縣。

    林雯(譯) (2014)。30歲前,畫出你的生涯藍圖(原作者:久恒啟一)。臺
    北市:城邦商業週刊。

    林雅馨(2013)。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績優生生涯發展之個案研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綺雲、李玉嬋、李佩怡、李詠慧(2012)。生涯規劃。臺北市:華杏出
    版社。

    吳芝儀(譯) (1997)。生涯發展的理論與實務(原作者:Vernon G. Zunker)。臺北市:揚智文化。(原著出版年:1994)

    吳芝儀(1999)。從建構論觀點看犯行青少年之生涯發展與選擇,學生輔
    導,61,66-75。

    吳芝儀、廖梅花(譯) (2001)。紮跟理論研究方法(原作者:Anselm Strauss
    Juliet Corbin)。臺北市:濤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原著出版年:1998)

    吳明清(1992)。教育研究。臺北市:五南。

    吳瑞香(2001)。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班學生入學動機、需求、期望
    與生涯發展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師範教育學院,臺東市。

    吳道愉(2012)。國參與國際科學奧林匹亞競賽選手專業發展的追蹤研究-
    以1991~1996年參賽選手為對象(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金樹人(1991)。大專生涯規劃課程的實施,學生輔導通訊,14,30。

    金樹人(1997)。生涯諮商與輔導。臺北市:東華。

    洪鳳儀(2000)。生涯規劃自己來。臺北市:揚智文化。

    侯玉梅(2015)。中齡者參與志願服務動機、歷程與生涯規劃之研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馬祥原口述、洪懿妍整理(2015)。0.1釐米的專注:放牛班小子馬祥原的
    世界冠軍之路。臺北市:天下雜誌。

    陳玉滿(2013)。我國參加國際技能競賽女裝職類選手生涯發展影響因素
    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昆城(2006)。我國參加國際技能競賽策略之研究-以第38屆家具木工
    職類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台中。

    陳啟發(2006)。退役職業棒球選手生涯規劃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雅琳(2010)。WSBL選手生涯規劃與生活滿意度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梁偉銘(2015年9月10日)。史上最高!奧運金牌國光獎金加碼至3千萬。
    自由時報。取自http://sports.ltn.com.tw/news/breakingnews/1440664

    黃中天(1995)。生涯規劃概論:生涯與生活篇。臺北市:桂冠。

    黃月芬(2012)。中等學校桌球運動選手之生涯發展(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玄奘大學,新竹市。

    黃高賢、呂佳霙、林惠美、周建智、黃美瑤(2003)。學生運動員生涯規
    劃之探討。北體學報,11,181-192。

    黃崇儒、余雅婷、洪聰敏(2014)。檢視大學運動員的生涯轉換:生涯發
    展模式之觀點。大專體育學刊,16,192-201。

    黃偉翔(2015年11月27日)。技術選手有福了 今年度起送金手獎出國增
    視野。技職教育3.0。取自:
    http://www.tvet3.info/?s=%E6%8A%80%E8%A1%93%E9%81%B8%E6%89%8B%E6%9C%89%E7%A6%8F%E4%BA%86+%E4%BB%8A%E5%B9%B4%E5%BA%A6%E8%B5%B7%E9%80%81%E9%87%91%E6%89%8B%E7%8D%8E%E5%87%BA%E5%9C%8B%E5%A2%9E%E8%A6%96%E9%87%8E

    黃偉翔(2015年11月30日)。全國技能競賽冠軍的無奈:技優生進大學
    後大多忙著不要被二一。TheNewLens關鍵評論。取自:http://www.thenewslens.com/article/31467

    黃偉翔(2015年9月11日)。頂級賽事待遇差很大!奧運奪金最高3千萬,
    國際技能競賽奪金卻僅1百萬。技職教育3.0。取自:http://www.tvet3.info/worldskills-reward-too-little/

    黃璿芳(2010)。影響高級中等學校商業類科餐旅職類技藝競賽選手獲獎
    因素之研究─以指導教師觀點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許瀞心(2003)。運動員的生涯規劃。大專體育,66,105-110。

    許瀞心(2004)。我國女子足球選手生涯規劃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桃園縣。

    張祐慈(2010)。優秀女子桌球選手生涯發展之質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秋華(1999)。合理情緒教育課程對國中生自尊自我概念影響之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師院,台南。

    張春銘(2007)。以賽帶練提升學校競爭力-北京聯合大學藉科技競賽應用
    人力。中國教育報,2版。

    張添洲(1993)。生涯發展與規劃。臺北市:五南。

    張維唐(2009)。桃園縣平鎮高中棒球選手生涯規劃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2003)。中華民國參加第三十七屆國際技能競賽報
    告書。臺北市:國際技競賽中華民國委員會。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2009)。中華民國參加第四十屆國際技能競賽報告
    書。臺北市:國際技競賽中華民國委員會。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 (2011)。中華民國參加第四十一屆國際技能競賽報
    告書。臺北市:國際技競賽中華民國委員會。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2013)。中華民國參加第四十二屆國際技能競賽報
    告書。臺北市:國際技競賽中華民國委員會。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技能檢定中心(2015年11月19日)。技能競賽專區,
    取自:http://sc.labor.gov.tw/home.jsp?pageno=201111010001

    葉芓孍(2012)。我國跆拳道績優運動選手生涯規畫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臺北市。

    楊萬和(2001)。國際技能競賽板金職類之彙總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臺北市。

    楊朝祥(1989)。生計輔導-終身的輔導歷程。臺北市:行政院青年輔導委
    員會。

    廖文豊(2005)。以「功能分析法」檢核汽車板金專業能力之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劉長維(2013)。Porter鑽石理論應用於我國國際技能競賽模具職類培訓
    模式競爭優勢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

    劉虹慧(2014)。優秀網球選手生涯轉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
    市立大學,臺北市。

    劉滿珍(1998)。生涯發展團體對單親國中學生之成就之影響(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靜宜大學,台中。

    鄭金謀、邱紹一(2005)。全方位生涯規劃:建構多角化的人生藍圖。新
    北市:文京圖書。

    盧一誠、謝省民(2003)。技能競賽廣告設計職類選手訓練模式之探討。商
    業設計學報,7,63-85。
    錢家興(2003)。國際技能競賽模具工職類選手培訓成效評判之研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謝豐昌(2008)。師資培育學系學生生涯規劃之研究-以臺東大學為例(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簡欣穎(2012)。臺灣優秀運動選手生命歷程轉換與生涯發展關係之探討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顏春財(2011)。國際技能競賽模具職類選手技能學習歷程與培訓教師教
    學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

    魏維(2013)。職業運動員生涯轉換準備之探討研究:以SBL現役球員為
    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羅文基(2000)。生涯教育的理念與實施,技藝教育,30,9-11。

    二、英文部分
    Blustein, D. (2013). The psychology of working: A new perspective for career
    development, counseling, and public policy. London, England: Taylor & Francis.

    Brown, D. (2015). Career information, career counseling and career
    development. New York, NY: Pearson.

    Brown & Brooks (1991). Career Counseling Technique. Boston, MA: Allyn
    and Bacon.

    Brown & L. Brooks (1992). Career Choice and development: Applying
    contemporary theories to practice. San Franciso, California: Jossey-Bass.

    Candy, P. C. (1991). Self-Direction for Lifelong Learning. A Comprehensive
    Guide to Theory and Practice. San Franciso, California: Jossey-Bass.

    Crabtree & Miller (1999). Do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Aliso Viejo, California: Weber Publishing.

    Holland, J. L. (1997). A theory of vocational personalities and work
    environments (3rd ed.) Odessa, FL: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Resources, Inc.

    Duffy, J. (2015). Auto body repair technology. Boston, MA: Cengage
    Learning.

    Egold, N., & Van Dick, R. (2015). 7 Career and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
    extending the expanded model of identification.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Sustainable Careers, 99.

    Jeffery H. Greenhaus, Gerard A. Callanan, Veronica M. Godshalk 4th ed
    (2010). Career Management, London, England: SAGE Publications.

    Ginzberg. E., Ginsburg, S.W.,Axelrad, S., & Herma, J.L. (1951).
    Occupational choice: An approach to a general theory.New York, NY: Columbia Unervisity Press.

    Gottfredson, L.S. (2005). Applying Gottfredson’s theory of circumscription
    and compromise in career guidance and counseling. Career development
    and counseling. (Ed. By Brown & Lent). Hoboken, NJ: John Wiley & Sons, Inc.

    Hafeez, Khalid, YanBing Zhang & Naila Malark (2002). Determining key
    capabilities of a firm using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Int. J. Production Economics, 76, 39-51.

    Herr, E.L., & Cramer, S.H. (1988). Career guidance and counseling through
    the life span: Systematic approaches. Glenview, IL: Scott Foresman.

    Holland, J.L. (1959). A theory of vocational choice.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6, 35-45.

    Holland, J.L. (1997). A theory of vocational personalities and work
    environments (3rd ed.) Odessa, FL: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Resources, Inc.

    Holland, M. (1981). Relationship between vocational development and
    self-cooncept in sixth grade students.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18, 228-236.

    Isaacson, L.E., & Brown, D. (2000). Career process. New York, NY:
    Macmillan.

    Katterson, T.U., & Blustein, D.L. (1997). Attachment relationships and the
    career exploration process. 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 46(2), 167-178.

    Krumboltz, J.D., Mitchell, A.M., & Jones, G.B.(1979). A social learning
    theory of career selection, The Counseling Psychologist, 6(1), 71-81.

    Lent, R.W., Brown, S.D., & Hackett, G. (1994). Toward of a unifying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of career and academic interest, choice and performance.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45, 79-122.

    Li, W., & Huangfu, C. (2015). Career Planning Mode and System Design of
    Uiversity Freshmen. Atlantis Press, 693.

    Maanen, V.,& Schein, E.h.(1978). Career Dynamic: Matching Individual and
    Organization Needs. Boston, MA: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Inc.

    Marshall, Catherine & Gretchen B. Rossman (2006). Design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London, England: Sage Publications.

    Mezirow, J. (1991). Transformative dimensions of adult learning.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Publishers.

    Mezirow, J. (2000). Learning as Transformation: Critical Perspectives on a
    Theory in Progress. The Jossey-Bass Higher and Adult Education Series.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Publishers.

    Nokelainen, P., Stasz, C., & James, S. (2013). What contributes to vocational
    excellence? A pilot study of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orldSkills UK 2011 squad. SKOPE Research Paper, 118, 3-43.
    Patton, Wendy, and Mary McMahon (2014). Career development and systems
    theory: Connecting theory and practice. New York, NY: Springer.

    Praschl, Stefan (2015). Technical Description: Autobody Repair. Amsterdam,
    Netherlands: Worldskills International.

    Robert Bogdan, Sari Knopp Biklen 5th ed (2001). Quan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 :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ies and Methods, Boston, MA:
    Pearson/Allyn and Bacon.

    Robert C. Reardon, Ph.D., Janet G. Lenz, Ph.D., James P. Sampson, Jr. Ph.D.,
    Gary W. Peterson, Ph.D. 3th ed (2009). Career Development and Planning: A Comprehensive Approach, Boston, MA: Cengage Learning.

    Sharf, R. S. (2014). Applying career development theory to counseling.
    Pacific Grove, CA: Brooks/Cole.

    Spencer G.. Niles, & Harris-Bowlsbey, J. (2013). Career development
    interventions in the 21st century. New York, NY: Pearson.

    Super, D.E. (1957). The psychology of careers: An introduction to vocational
    development. New York, NY: Happer & Brothers.

    Super, D.E. (1990). A life-span, life-space approach to career development.
    New York, NY: Happer & Brothers.

    Swanson, J. L., & Fouad, N. A. (2014). Career theory and practice: Learning through case studies. London, England: Sage Publications.

    Tieger, P. D., Barron, B., & Tieger, K. (2014). Do what you are: Discover the
    perfect career for you through the secrets of personality type. Boston, MA: Little, Brown.

    Tomlinson, M. (2007). Graduate employability an dstudent attitudes and
    orientations to the labour market. Journal of Education & Work, 20(4), 285-304.

    Worldskills Official Site. History of WorldSkills. Retrived November 19,
    2015, from https://www.worldskills.org/about/history/

    Worldskills Official Site. Member Organizations. Retrived November 19,
    2015, from https://www.worldskills.org/about/members/

    Worldskills Official Site. Worldskills Standards Specifications. Retrived
    November 19, 2015, from https://www.worldskills.org/what/education-and-training/wsss/

    Zunker, V.G. (1994). Career counseling: Applied concepts of life planning (4th
    ed.). Pacific Grove, CA: Brooks & Cole.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