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怡旬
論文名稱: 聽常父母的心理調適與聽損子女的溝通經驗
指導教授: 潘淑滿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工作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Social Work
論文出版年: 2014
畢業學年度: 10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7
中文關鍵詞: 聽常父母聽損子女溝通經驗心理調適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49下載:1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每一位聽損孩子的出生對家庭的影響都相當鉅大,而為了適應,父母親必然會經歷一段曲折的歷程及心理變化,此外,由於聽損兒童的聽能及語言發展較常童為慢,因此聽常父母如何與聽損子女溝通機將更顯重要。本研究之目的在探討聽常父母生下聽損子女的心理調適歷程及之溝通經驗,以質性研究的深入訪談方法蒐集資料,共有四位子女已就讀國小階段的聽常家長參與研究。
    研究結果顯示(一)家長在發現子女有聽能損失時,其心理經驗是懷疑、否認、難過,但願意積極配合輔具配戴並進行聽能復健。(二)在語言溝通方面,受訪者之聽損子女皆以學習口語為主,但家長認為手語、口語和書面語三者對聽損子女在溝通、學習上皆重要,建議以多感官學習為佳。(三)聽損子女在家中的日常生活互動皆能以口語表達其需求,但主要照顧者仍須做為子女與家中其他成員的溝通橋樑。(四)聽損子女在校的學習、同儕互動皆以口語溝通為主,但仍需輔以視覺提示,此外家長認為子女在升高年級時課業已有明顯落差。(五)適應良好之聽損兒童的家長在心理調適過程中出現樂觀、積極、勇敢、堅強等特質。(六)適應良好之聽損兒童的家長能強化聽損子女的自我概念、親密的親子關係、手足間的互動並對未來抱持希望等。

    The birth of a child with hearing impairment will bring tremendous impacts to the child’s family. The child’s parents have to go through many difficulties and changes during their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As most hearing-impaired children have delayed hearing and language development, how hearing parents should communicate with their hearing-impaired child is an important issu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hearing parents’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to birth of a hearing-impaired child and their experiences of communication with the child. Using in-depth interview of the qualitative approach, this study collected data from hearing parents of four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with hearing impairment.
    Findings were as follows: (1) The hearing parents reacted with suspicion, denial, and sadness when they were first informed of hearing impairment of their children but were willing to cooperate with physicians in helping their children wear hearing aids and in aural rehabilitation. (2) As to communication, the hearing-impaired children learnt mainly the oral language, but most of their parents agreed that sign language, oral language, and written language were equally important for them in communication and learning and suggested that multi-sensory learning would be better. (3) The hearing-impaired children were able to express their daily needs orally, but their primary caregivers still had to act as the bridge between them and other members in the family. (4) The hearing-impaired children relied mainly on oral communication in learning and peer interaction at school, but they still needed visual cues. Besides, most parents mentioned that their children were significantly behind their peers in academic study when they entered the fifth and sixth grades of the school. (5) Parents who were well adapted to hearing impairment of their children showed positive, active, brave, and strong traits during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6) Parents who were well adapted to hearing impairment of their children were able to help strengthen their children’s self-concept,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 interactions with brothers and sisters, and hopes for the future.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重要性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研究目的 6 第三節 名詞解釋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聽損兒童的語言與溝通 11 第二節 聽損兒童溝通模式選擇與溝通經驗 18 第三節 聽損兒童家長的心理調適 24 第四節 聽損兒童父母的復原力 33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42 第一節 研究方法 42 第二節 資料分析與研究信、效度 48 第三節 研究倫理與研究者的角色 51 第四章 研究結果 53 第一節 寶貝的守護者 53 第二節 聽常父母與聽損子女的溝通經驗 61 第三節 聽常父母的心理調適歷程 75 第四節 聽常父母的復原力 8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95 第一節 結論 95 第二節 建議 100 參考文獻 103 附件一 112 附件二 113 附件三 114

    壹、 中文部份
    中華民國聲暉聯合會編(2003):用心聆聽—傑出聽障者的故事。台中:中華民國聲暉聯合會。
    王國羽(1996)。身心障礙兒童早期療育政策的相關理論模式與台灣法令之解析。東吳社會工作學報,2,333-350。
    王麗美(1996)。大台北地區國中聽障學生溝通及教養情形之研究。特殊教育季刊,61卷,33-38。
    邢敏華(2001)。融合教育趨勢下聽覺障礙學生的教育問題探討。特教園丁, 16卷4期, 46-50。
    邢敏華、顧玉山(2005)。聽常父母和聽障子女對語言溝通和親子教養的看法。南大學報,39卷2期,43-63。
    江依恬 (2008)。疾風知勁草--身心障礙兒家庭韌性(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汪俐君(2003)。學前身心障礙子女母親親職壓力與社會支持相關因素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吳香質(2005):服務學習對低自我概念學生復原力建構之影響。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
    李肇富(2003)。父母教養身心障礙子女之轉化學習歷程研究─以聽覺障礙兒童父母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市。
    李美銀(2003)。妥瑞症患童父母親職壓力、因應方式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台北市。
    李芃娟(2004)。視素在讀話教學上的運用。國小特殊教育,37,31-38。
    呂淑如(1993)。聽覺障礙兒童語言發展能力及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沙依仁(1990)。殘障學生的家庭關係、教育與輔導。社區發展季刊,4 8,18-21。
    何華國(1996)。特殊兒童親職教育。台北:五南。
    何華國(1998)。特殊兒童心理與教育。台北:五南。
    何華國(2004)。特殊兒童親職教育(2版)。台北市:五南。
    林寶貴、李真賢(1987)。聽覺障礙學生國語文能力之研究。台灣教育學院學報,12,1-27。
    林寶貴(1988)。特殊教育新論。台北:幼獅。
    林寶貴(1989)。語言發展與矯治專題研究。高雄:復文。
    林寶貴、何東墀、錡寶香(1989)。聽覺障礙學生國語文能力測驗之編制及其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林寶貴(1992)。語言障礙評量表指導手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
    林寶貴(1994)。語言障礙與矯治。台北:五南。
    林寶貴、錡寶香(1989)。聽覺障礙學生國語文能力測驗之編製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彰化:國立台灣教育學院特殊教育系。
    林寶貴(1999)。聽覺障礙教育與復建。台北市:五南。
    林寶貴、錡寶香(2000)。語言障礙學生輔導手冊(特殊教育學生輔導手冊【二】)。台北:教育部特殊教育工作小組。
    林寶貴、錡寶香(2002)。聽覺障礙學童口語述說能力之探討:語意、語法與迷走語之分析。特殊教育研究學刊,22,p127-154.。
    林寶貴(2008)。特殊教育理論與實務(2版)。台北市:心理。
    林榆婷(2004)。聽覺障礙兒童父母親職壓力與因應方式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台中縣。
    林玉霞(2001)。淺談聽覺障礙學生的閱讀問題。載於人子。國立嘉義大學特殊教育系學會。
    林錦玲(2003)。我家最貼心的小天使。聽語知音,10,10-12。
    林雅慧(2005)。學齡前自閉症兒童家長親子互動經驗之探討。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
    林憲輝(2005)。自然手語在第二代手語聾人學習中的角色。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榆婷(2007)。聽覺障礙兒童父母親職壓力與因應方式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台中市。
    林桂如(2007)。身心障礙學生家長支持性團體運作探討。身心障礙研究,5,259-269。
    洪佩文(2006)。早期鑑定與介入療育對聴損兒童語言能力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護理學院,台北市。
    胡永崇(1990)。智障兒童父母的反應及其輔導。國教天地,83,67-73。
    教育部(2012):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辦法。101年9月28日,取自http://edu.law.moe.gov.tw/LawContentDetails.aspx?id=FL009187&KeyWordHL=%e8%ba%ab%e5%bf%83%e9%9a%9c%e7%a4%99&StyleType=1。
    翁樹澍、王大維(譯)(1999)。I. Goldenberg & H. Goldenberg著。家庭治療理論與技術(Family therapy:Concepts and methods)。台北:揚智文化。
    許靖敏(2002)。發展遲緩兒母職經驗與體制之探討:以女性主義觀點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台北市。
    許瑛玿(2000)。身心障礙兒童的母親之憤怒情緒之諮商技術、治療因素與改變歷程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畢恆達(1998) 社會研究的研究者與倫理。嚴祥鸞主編,研究倫理:危險與秘密。台北:三民。
    陳小娟(1997)。學前聽障班聽語法第一年實驗研究。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5, 139-168。
    陳小娟(1998)。聽力損失者在臺灣之醫療概況與資源。特殊教育季刊,87,1-8。
    陳小娟、邢敏華譯(2007)。失聰者心理、教育及社會轉變中的觀點。台北:心理。
    陳怡佐(1990)。學前聽覺障礙兒童詞彙理解能力與有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陳榮華、林坤燦(1997)。手語/口語並用溝通訓練方案對增進中重度智能不足者溝通技能之成效研究。花蓮師院學報,7,183-214。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梅心潔、蔡昆瀛、陳若琳(2008)。聽損幼兒母親的親職韌性與親職壓力之關係。應用心理研究,38,107-150。
    蔡碧(2002)。國語口手語教學語言對重度聽覺障礙學生語言表現之個案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特殊教育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黃德業(1984)。英格蘭及臺灣地區聾童回歸主流教育之研究。師大學報,29,207-227。
    張春興(1991)。現代心理學—現代人研究自身問題的科學。台北:東華。
    張蓓莉(1987)。回歸主流聽覺障礙學生語文能力之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3,119-134。
    張蓓莉(1989)。聽覺障礙學生之語言能力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5,165-204。
    張蓓莉(1991)。國小聽覺障礙學生句型理解能力之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7,87-107。
    張蓓莉(2000)。聽覺障礙學生輔導手冊。特殊教育學生輔導手冊(七)上冊,教育部特殊教育小組主編,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台南市。
    張秀玉(2005)。聽覺障礙者家長超越逆境之生命調適歷程研究-社會工作優勢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台中市。
    張英熙(1998)。身心障礙兒童的母親之罪惡感之心理諮商歷程的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張正正(2003)。利用家庭教育增進學齡前兒童語言發展。兒童福利,4,287-290。
    張淑品(1999)。傑出聽障人士成功因素之探討。資優教育季刊,73,20-28。
    張秀玉(2005)。聽覺障礙者家長超越逆境之生命調適歷程研究-社會工作優勢觀點。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曾進興(1998)。怎樣實施身心障礙兒童的溝通訓練。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教中心。
    曾進興(譯)(2002)。J. E. Downing著。教導重度障礙學生溝通技能(Teaching Communication Skills to Students with Severe Disabilities)。台北市:心理。(原著出版於:1999)。
    黃淑賢(2002)。復原力對自閉症兒童家長心理調適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黃秀美(2003)。智能障礙者之家長生命意義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生,嘉義縣。
    黃俊瑋、羅丰苓、王碧霞、黃永森(2003)。特殊學生輔導實務。台北市:啟英。
    楊登惠( 2000 )。學前聽障班家長親職教育的小團體輔導研究。教師之友,41, 66-73。
    楊雅惠、林寶貴(2005)。聽障學生手語敘事能力之評量。中華溝通障礙教育學會研討會論文集,頁123-136。
    鄭夙芬、鄭祺緯、林雅琪(2005)。以充權為觀點的早期療育家庭之家庭功能探討。台灣社會工作學刊,3,51-97。
    蔡昆瀛(2001)。聽覺障礙幼兒的發展特質與教育策略。國小特殊教育。32,29-36。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劉麗容(1991)。如何克服溝通障礙:病理診斷治療保健。台北:遠流。
    劉佩榕(2004):聽障兒媽媽之生活經驗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
    劉明麗(1997)。台北市國小智障學童父母心理調適歷程之研究。
    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5,237-256。
    錡寶香(2002)。重度障礙兒童的溝通需求與療育。國小特殊教育,34,13-20。
    簡春安、鄒平儀(1998)。社會工作研究方法。台北:巨流。
    蕭文(民 89)。災變事件前的前置因素對心理復健的影響-復原力的探討與建構。測驗與輔導。165,3249-3253.
    蕭文(民 90)。災變事件前的前置因素與復原力在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反應心理復建上的影響。九二一震災心理復建學術研討會論文集。36-71。
    韓福榮(1999)。學前聽覺障礙兒童家長溝通訓練課程教學效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韓福榮、林寶貴(2000)。學前聽覺障礙兒童家長溝通訓練課程教學效果之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8,79~103。
    韓文正(譯)(2004)。Oliver Sacks著。看見聲音-走入失聰的寂靜世界
    (Seeing Voices-A Journey into the World of the Deaf)。
    台北:時報。
    蕭美珠 (2003)。國小聽障學生家庭動力及家庭需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魏俊華(1996)。諮商在聽障兒童父母親職教育中的應用。台東特教簡訊。4,24-30.
    魏俊華(1998)。國中聽覺障礙學生心理壓力、因應方式與生活適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蘇芳柳(2002a)。聽覺障礙學生之學習適應研究。聽障者心理衛生與教育溝通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暨論文集,頁9-26。臺北市:臺灣師大。
    羅婉榛(2006)。身心障礙兒童父母的失落與悲傷及其調適歷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鍾玉梅(1995)。聽覺障礙的語言治療。嘉義:國立嘉義師範學院特殊教育中心。
    嚴祥鸞(1996)。參與觀察法。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與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貳、 西文部份
    Allen, K. E. (1992). The exceptional child: Mainstreaming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New York: Delmar.
    Bates, E. (1979). Intention, conventions, and symbols. In E. Bates(Ed.), The Emergence of symbols: Cognition and communication in infant(pp. 33-68). New York: Academic.
    Benard,B (2004).Resiliency:What we Have Learned. San Francisco, CA:WestEd.
    Howard,S.,Dryden,J.,& Johnson,B.(1999).Childhood resilience: Review and critique of literature. Oxford Review of Education.25(3),307-323.
    Hindley, P. (2000).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 In Peter Hindley and Nick Kitson (Eds.) Mental health and deafness, 311-336. London: Whurr.
    Hawley,D.R.(2000).Clinical implications of family resilience.The American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28(2),101-116.
    Joint Committee on Infant Hearing.(2000). Joint Committee on Infant Hearing 2000 Position statement:Principles and guidelines for early hearing detection and intervention programs. American Journal of Audiology,9(1).9-29.
    Jackson, C. W., Traub, R. J., & Turnbull, A. P.(2008). Parents'' Experiences with Childhood Deafness: Implications for Family-Centered Services . Communication Disorders Quarterly,29(2), 82-98.
    Luthar, S. S., Cicchetti, D., & Becker, B. (2000). The construct of resilience: A critical evaluation and guidelines for future work. Child Development, 71(3), 543-562.
    Marschark, M. (1997). Raising and educating a deaf chil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cCubbin,H.I.,McCubbin,M.A.,Thompson,A.I.,Sae,H.& Allen,C.T. (1997). Families under stress: What makes them resilient Journal of Family and Consumer Sciences. 89(3),2-11.
    Mahoney,G. ,Boyce,G. ,Fewell,R.R.,Spiker,D.,& Wheeden,C.A. (1998) .The relationship of parent-child interaction to the effectiveness of early intervention services for at-risk children and children with disabilities .Topics in Early Childhood Special Education 18(1).5-17.
    McCubbin,M., Balling,K., Possin,P., Frierdich,S., & Bryne,B. (2002).Family resiliency in childhood cancer.Family Relations.51(2),103-111.
    Marschark, M. (2007)(2nd ed). Raising and educating a deaf child:A comprehensive guide to the choices,controversies,and decisions faced by parents and educators.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ller, D. K., & Eilers, R. E. (1988). The role of audition in infant babbling. Child Development, 59, 441–449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Poster presented at American Speech Language-Hearing Association Convention, November, Seattle, WA. Kenworthy, (1986)
    Rutter,M.(1987). Psychosocial resilience and protective mechanisms. 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psychiatry, 57, 316-331.
    Rak.C.F.,& Patterson,L.E.(1996).Promoting resilience in at-risk children.Jorunal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74(4),368-373.
    Turner,S.G.(2001). Resilience and social work practice: Three case studies.Families in Society.82(5),441-448
    Urich,M.E.,& Bauer,A.M.(2003).Levels of awareness: A closer look at communication between parents and professionals. Teaching Exceptional Children.35,6.20-29.
    Werner,E.E.& Smith,R.(2001). From Risk to Resilience-for most. Journeys from childhood to midlife: risk,resilience,and recovery.Ithaca,NY:Cornell University Press,2001.
    Walsh,F. (2003).Family resilience:A framework for clinical practice.Family Process,42(1),1-18.
    Yoshinaga-Itano,C.(1999).Benefits of early intervention for children with hearing loss. Otolaryngologic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32(6). 1089-1102.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