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江佳盈 Chiang, Chia-Ying |
---|---|
論文名稱: |
玫瑰少女的版畫創作與內心世界 Analysis of Imagery and Representation of the Inner world in Prints by the ‘Rose Madens’ |
指導教授: |
鄭明憲
Cheng, Ming-Hsien |
口試委員: |
侯禎塘
Hou, Chen-Tang 楊永源 Yang, Yung-Yuan 鄭明憲 Cheng, Ming-Hsien |
口試日期: | 2024/01/11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美術學系藝術行政暨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Department of Fine Arts_Continuing Education Master's Program of Arts Administration and Management |
論文出版年: | 2024 |
畢業學年度: | 11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91 |
中文關鍵詞: | 版畫創作 、中途學校 、被安置學生 |
英文關鍵詞: | printmaking art, transition school, placed students |
研究方法: | 半結構式訪談法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400083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32 下載:8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討因《兒少性剝削條例》或《少年事件處理法》而被安置於玫瑰學園的學生,參與版畫創作課程時,其成品畫面之構成元素與內心世界之間的關係。版畫創作提供了多元嘗試和熟悉各種創作素材的機會,更有其他素材無法呈現的效果,能充分表達創作者的內心想法。因此,研究者選擇版畫作為媒介,試圖深入洞察玫瑰少女的內心世界。
玫瑰少女在進入安置前,已經承受了許多創傷,她們的生命故事相較於一般學生更為特殊且複雜。本研究希望透過版畫創作作為一種表達想法的媒介,並選擇質性研究法,採用開放性和探索性的方法,以更深入地理解符號和圖像的背後含義,以及它們與研究參與者的個人經歷之間的聯繫。
研究結果發現,玫瑰少女們創作的版畫主題源自於她們自身的生命成長故事,乃至延伸與親情、友情及愛情的連結與探索。
這項研究的目的在於透過版畫創作媒介,了解玫瑰少女們的內心世界,並為未來相關研究提供具體而有深度的啟示。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lements of the finished painting and the inner world of students who were placed in rose academy due to the Child and Youth Sexual Exploitation Prevention Act or the Juvenile Justice Act. Printmaking art provides opportunities to try out and be familiar with various creative materials. It also has effects that other materials cannot produce and can fully express the creator's inner thoughts. Therefore, the researcher chose printmaking art as a medium to try to gain a deeper insight into the inner world of the rose madens.
Rose madens have endured many traumas before entering the placement, and their life stories are more special and complex than those of ordinary students. This study hopes to use printmaking art as a medium to express ideas, and chooses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adopting an open and exploratory approach to gain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meanings behind the symbols and images of printmaking art,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the research participants.
The research results found that the themes of the printmaking art created by the rose madens originated from their own life growth stories, and even extended to the connection and exploration of family, friendship and lov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understand the inner world of the rose madens through the medium of printmaking art, and to provide specific and in-depth inspiration for future related research.
王嘉瑜(2010)。兒童及少年安置機構社會工作者處遇經驗之研究。靜宜大學。
石承旻(2010)。非行少年司法轉向安置生活教養經驗之研究。東海大學。
何進財、王淑娟(2004)。教育部推動中途學校政策概述。學生輔導,90,6-12。
余博文 (2004)。國中學生中途輟學原因與防治之道。臺灣教育,629,56-61。
吳佳儀(2015)。青少年發展與輔導。五南文化。
吳振岳(2001)。試析潘諾夫斯基之圖像學研究法及其在藝術鑑賞之功能。大葉學報,10,69-78。
李玉清(2008)。扭曲的外表與扭曲的心靈之對比:許義麟與孟克。世新大學。
李建緯(2006)。符號學是什麼?從藝術作品談起。暨大電子雜誌。取自:https://beaver.ncnu.edu.tw/projects/emag/article/200605
林正文(2002)。青少年問題與輔導。五南圖書。
林伯賢(2006)。藝術欣賞的理論基礎(6):佛洛伊德之精神分析學。藝術欣賞,2:7,33-41。
林瑜珍(2004)。少年安置輔導社工處遇模式初探。學生輔導,90,14-24。
邱盈潔(2016)。我的青春在這裡-少女安置中途學校經驗。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施慧玲(1998)。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條例之立法意義與執法極限。律師雜誌,222,38-50。
高實珩(2000)。現代版畫藝術的發展與多元風貌。美育,114,4-11。
張紉(2000)。青少年安服務屬性探討。台大社會工作學刊,2,191-215。
曹連宜(2016)。不安的現代靈魂――梵谷、孟克之比較研究。國立成功大學。
梁信忠(2011)。性交易少女於中途學校輔導後復原力之研究-以某中途學校為例。國立中正大學。
梁信忠(2021)。中途學校性剝削少女處遇型式與困境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
莊桂如(2015)。國小三年級多元文化主題版畫教學研究-以新竹縣鳳岡國小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五南圖書。
陳秀麗(2004)。我國國民中學中途輟學生處遇模式及其成效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陳淑娟(2006)。建構收容非自願少年安置機構之行動研究─以權力觀點的解釋。東吳大學。
陳毓文(2002)。折翼天使的另類天堂—兒少安置機構現況與展望研討會。安置機構處遇計畫的轉銜。勵馨基金會。
陳毓文(2008)。國內安置少年自殘行為之探究:自殘方式、理由與解釋因素。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 12(1) ,145-188。
陳毓文(2008)。國內接受機構安置少年憂鬱情緒之探究:問題陳顯與解釋因素。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1(1),75-101。
陳懷恩(2008)。圖像學─視覺藝術的意義與解釋。大雁文化。
陳麗環(2009)。異視界---青少年智能障礙情緒圖像。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彭淑華(2006)。保護為名,權控為實?--少年安置機構工作人員的觀點分析。東吳社會工作學報,15,1-36。
黃巧婷(2003)。從事性交易(之虞)少女離開機構後之生活經驗。國立臺灣大學。
黃惠萍(2014)。孟克的《生命的飾帶》女性圖像研究。國立中央大學。
黃德祥(2018)。青少年發展與輔導導論。五南圖書。
楊裕隆(2012)。符號理論與應用。科學發展月刊,16-22。
廖修平(1987)。版畫藝術。雄獅。
甄曉蘭(1996)。從典範轉移的再思論質的研究崛起的意義。嘉義師院學報,10,119-146。
劉寶惠(2004)。中途學校(瑞平中學)輔導工作現況探討。學生輔導,90,25-38。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心理。
鄭以琪(2013)。裁定安置對從事性交易少女於安置機構生活之影響。亞洲大學。
鄭明憲(2013)。融合內外在因素以理解視覺意象的觀賞活動。彰化師大文學院學報,12,183-204。
鄭明憲(2009年11月13-14日)。「孩童心靈的閱讀」國際研討會。孩童理解圖式意象的轉向。財團法人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國立政治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國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
鄭建華(2003)。符號學理論研究與應用之初探。設計研究,3,132-139。
鄭菀勻(2020)。國中生學業習得無助感之探究。國立嘉義大學。
謝樂可(2014)。復原力對安置兒少生活適應影響之研究─安置機構服務供給者觀點。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顏遵灣(2007)。不幸少女中途學校生活經驗之敘事探究。國立花蓮教育大學。
羅琬臻(2021)。羽化成蝶:一位中途學校教師職涯發展及創新歷程之自我敘說。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Barthes, R.(1997)。神話學(許薔薔、許綺玲譯)。 桂冠。(原著出版於1957 年)。
Fiske, J.(1995)。傳播符號學理論(張錦華譯)。遠流。(原著出版於1990年)。
Freud, A.(1999)。自我與防衛機制。(鄧國雄、周秀娟譯)。桂冠。(原著出版於1937)。
Freud, S.(2009)。達·芬奇的童年回憶(張恆譯)。新星出版社。(原著出版於1989年)。
Mirzoeff, N.(2012)。視覺文化面觀(陳芸芸譯)。韋伯文化。(原著出版於1998年)。
Ritchie, J.&Lewis, J(2008)。質性研究方法(藍毓仁譯)巨流。(原著出版於2003)。
黃國彥(2000)。教育大辭書。國家教育研究。取自: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15781/
郭禎祥(2000)。國家教育研究院。教育大辭書。版畫。取自:https://terms.naer.edu.tw/detail/70ebf5a6b99433ecf9e1ff2695acd4d5/?startswith=zh&seq=2
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2023年2月15日)。
少年事件處理法(2021年12月15日)。
Booker, J. A., & Dunsmore, J. C. (2017). Affective social competence in adolescence: Current findings and future directions. Social development, 26(1), 3-20.
Carroll, N. (1999). Art, intention, and conversation. In G. Iseminger (Ed.), Intention and interpretation (pp. 97-130). Philadelphia, P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Denzin, N. K. (ed. )(1970) .Sociological Methods: A Sourcebook. Chicago: Aldine Publishing Compa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