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莊曜鎂
Chuang, Yao-Mei
論文名稱: 生命教育課程對某科技大學新生生命意義、態度及正向心理之影響
The impact of life education intervention on college students' meaning of life, attitude and positive thinking
指導教授: 胡益進
Hu, Yih-Jin
曾治乾
Tseng, Chie-Chien
口試委員: 葉國樑
Ye, Guo Liang
陳錫琦
Chen, Hsi-chi
苗迺芳
Miao, Nae-Fang
口試日期: 2021/06/18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Health Promotion and Health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21
畢業學年度: 10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6
中文關鍵詞: 生命意義生命態度生命教育課程大學生正向心理
英文關鍵詞: meaning of life, attitude to life, life education curriculum, positive psychology, college students
研究方法: 實驗設計法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100615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468下載:6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評估生命教育課程對某科技大學新生生命意義、態度及正向心理之影響,本研究採準實驗設計,以某科技大學新生為研究對象,於2019年進行,實驗組進行5週(10堂課)每次2堂課計100分鐘的生命教育介入課程,對照組則完全不介入,共完成前後測87份問卷(實驗組40人,對照組47人)。分析生命教育課程介入對整體學生有無提升對生命意義、態度及正向心理之影響。研究結果顯示:
    一、 研究對象基本屬性因素中,學業表現有顯著差異,在性別、個人宗教信仰、家庭宗教信仰、家中排行第幾、曾經有親朋好友死亡經驗、家庭經濟狀,況均無顯著差異。
    二、 生命意義比較實驗組前後測得分,在後測得分有提升,進一步分析,各分向中後測分數較前測分數均有提升,其中「生命的熱忱」及「生活目標」前測後測平均值分別增加最高,「逃避」前測後測平均值增加最低;對照組的生命意義前後測得分增加相較實驗組低,整體而言,實驗組前後測得分增加的幅度比對照組來的高,顯示生命教育課程介入能顯著提升學生生命意義。
    三、 生命態度比較實驗組前後測得分,在後測得分有提升,進一步分析,各分向中後測分數較前測分數均有提升,其中「存在感」得分由前測後測平均值增加最高、「生命自主」得分由前測後測平均值最低;對照組的生命態度前後測得分增加相較實驗組低,整體而言,實驗組前後測得分增加的幅度比對照組來的高,顯示生命教育課程介入能顯著提升學生生命態度。
    四、 正向心理比較實驗組前後測得分,在後測得分有提升,進一步分析,各分向中後測分數較前測分數均有提升,其中「樂觀進取」得分由前測後測平均值增加最高,「自我悅納」得分由前測後測平均值增加最低;對照組的正向心理健康前後測得分為整體降低,整體而言,實驗組前後測得分相較對照組增加,對照組則降低,顯示生命教育課程介入能顯著提升學生正向心理。
    依據結果顯示提出以下建議:雖然在整體成效有顯著提升,但生命教育課程非一般教育課程,亦非一朝一夕可以永久生植在學生心中,建議應在通識課程中納入更多的時間在生命教育課程介入,更多的是能提供「體驗及實踐」的部分,安排從事真實在實務上的服務及生命體驗活動,更可以強化學習成效。後續也可以採用追蹤研究方法探討生命教育理念對參與者長期的影響,以提供後續研究者的研究設計及課程介入。

    This paper discusses quasiexperimental analysis on the effect of life education courses on the perceived life meaning, life attitudes, and positivity in new students in 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2019. The 40-person experiment group received a 5-week life education course, conducted for 2 classes (100 min) per week. The 47-person control group received no intervention. A total of 87 valid responses to the pretest and posttest questionnaire were completed and analyzed.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1) Regarding the demographic information, the respondents differed significantly in academic performance but not in sex, personal religious belief, family religious belief, order as a sibling in family, experience on the death of family members or friends, and family economic status. (2) The average score of the experiment group on perceived life meaning increased from 96.5 in the pretest to 107.53 in the posttest. Further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group’s scores in all items increased from the pretest to the posttest. Particularly, the average scores on “passion for life” and “life goal” increased the highest (by 4.48 and 3.55, respectively); the average score on “escapism” increased the lowest (by 0.9). The average score of the control group on perceived life meaning increased from 98.38 in the pretest to 99.79 in the posttest; the increase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experiment group. Overall, the amount of score increase in the experiment group (11.03)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1.41), indicating that the life education course interventio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students’ perceived life meaning. (3) The average score of the experiment group on life attitudes increased from 126.55 in the pretest to 138.32 in the posttest. Further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group’s scores in all items increased from the pretest to the posttest. Particularly, the average score on “sense of presence” increased the highest; the average score on “life autonomy” increased the lowest . The average score of the control group on life attitudes increased from 132.96 in the pretest to 133.45 in the posttest; the increase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experiment group. Overall, the amount of score increase in the experiment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 indicating that the life education course interventio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students’ life attitudes. (4) The average score of the experiment group on positivity increased from 95.05 in the pretest to 103.75 in the posttest. Further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group’s scores in all items increased from the pretest to the posttest. Particularly, the average score on “optimism” increased the highest ; the average score on “self-acceptance” increased the lowest . The average score of the control group on positivity decreased from 90.51 in the pretest to 90.02 in the posttest. Overall, the score on positivity increased in the experiment group but decreased in the control group, indicating that the life education course interventio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students’ positivity.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results, although the life education cours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students’ perceived life meaning, life attitudes, and positivity overall, it is not a general education course, and students may not keep their learning from the course, which they acquired within only a few weeks, permanently at heart. Additional time from general education should be used for service and life education course intervention. Moreover, activities relevant to practical service and life experience should be arranged to reinforce students’ learning outcomes. Follow-up studies should be conducted to examine the long-term effect of life education concepts on life education course participants, providing a reference to future studies in designing the frameworks of research and course intervention.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及重要性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研究問題 4 第四節 研究假設 5 第五節 名詞操作型定義 6 第六節 研究限制 7 第二章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生命意義感 9 第二節 生命態度 16 第三節 正向心理 21 第四節 生命教育課程 26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5 第一節 研究設計 35 第二節 研究架構 36 第三節 研究對象 37 第四節 研究工具 39 第五節 研究步驟 44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統計分析 46 第七節 研究倫理考量 48 第四章 研究結果 49 第一節 研究對象基本屬性分布 49 第二節 研究對象「生命意義」、「生命態度」、「正向心理」的分布 52 第三節 實驗組與對照組基本屬性及生命意義、態度及正向心理前測各項向度校標變項之比較 75 第四節 生命教育課程介入實驗組與對照組之效果 83 第五節 生命教育課程介入過程評價 96 第五章 討論 97 第一節 研究對象整體描述之探討 97 第二節 生命教育課程介入效果評價 98 第六章結論與建議 103 第一節 結論 103 第二節 建議 104 參考文獻 107 附錄一、研究參與者知情同意書 119 附錄二、研究問卷 121 附錄三、佛教慈濟醫療財團法人花蓮慈濟醫院研究倫理委員會研究計畫許可書 127 附錄四、簡短版生命態度量表研究工具使用同意書 128 附錄五、正向心理健康量表研究工具使用同意書 129 附錄六-1、生命教育課程教案設計(單元一) 130 附錄六-2、生命教育課程教案設計(單元二) 132 附錄六-3、生命教育課程教案設計(單元三) 133 附錄六-4、生命教育課程教案設計(單元四) 135 附錄六-5、生命教育課程教案設計(單元五) 136

    王藝容(2011)。 大學生的自我概念、生命意義感與人際關係之研究- 以臺北市教育類科大學為例。臺北教育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麗鳳(2011)。青少年生命意義感與網路沉迷之研究。中華大學科技管理學系碩士班,未出版,新竹市。
    王玉芳(2009)。生命教育融入教學對高職生生命態度之探討-以健康與護理課程為例。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未出版,台中縣。
    尤敏(2014)。繪本生命教育課程對大學生探索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之影響。真理大學宗教文化與組織管理學系碩士班,未出版,台北市。
    江蘭貞(2009)。生命關懷與體驗教學之反思:以一所科技大學生命教育為例。 生命教育研究,1(1),83-113。
    江文慈 (2018) 。情緒表達的性別差異:跨情境的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教育心理學報,49(3),345-366。
    doi:10.6251/BEP.201803_49(3) .0001
    江捷如、杜淑芬、樊愛群(2016)。以正向心理學之觀點探討大學生希望感、問題解決及生涯發展之關係。臺中教育大學學報:人文藝術類 ,30(2),1740。
    江淑瑩(2007)。大學生服務性社團參與、人際關係及人生目標之相關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江穎盈(2008)。 大學生的生活壓力、社會支持與生命意義之研究。政治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向鴻全(2016)。論全人教育中的人學思考。通識教育與多元文化學報,6,1-16。
    肖川(2009)。生命教育-朝向幸福的努力(9)。新華。
    何家宜(2019) 。大學生生命意義與依附類型關係之相關研究。南華大學生死學系碩士班,未出版,台中縣。
    宋秋蓉(1992)。青少年生命意義感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何英奇(1981)。大學生性別角色與自我概念的關係。教育心理學報,14,221-230。
    何英奇(1990)。生命態度剖面圖之編制:信度與效度之研究。師大學報,35, 71-94。
    何英奇(1987)。大學生生命意義感及其相關:意義治療法基本概念之實徵研究。教育心理學報,20,87-106。
    余民寧、陳景花 (2019) 。正向心理學介入對幸福與憂鬱效果之後設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教育心理學報,50(4),551-586doi:10.6251/BEP.201906_50(4).0001
    李昱平、張淑美 (2008)。高級中等學校學生靈性健康與生命態度之相關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生命教育與健康促進研究所:2008年第一屆生命教育與健康促進學術論文研討會論文集(頁1-12),4月26日。
    李靜萍(2012)。四名大學生生死觀之研究—以生命教育五面向為脈絡的敍說。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班,未出版,台北市。
    吳永裕(2001)。生命教育內涵與基礎概念。載於何福田,生命教育論(29-37頁)。台北市:心理。
    吳碧秀(2006)。生命教育課程的設計原理與教學模式。載於吳碧秀(主編),生命教育理論的教學方案(33-59頁)。台北市:心理。
    吳秉育(2017)。大學生網路霸凌受害經驗與憂鬱之相關研究:以認知導向情緒調節為調節變項。國立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吳相儀、辛昱融、陳琬云、簡晉龍、鍾昆原 (2017) 。感恩課程對大學生感恩、幸福感與復原力影響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49,(1),23-41。doi:10.6251/BEP.20160916。
    吳相儀、陳琬云、張聖翎、蕭舒謙、簡晉龍 (2016) 。從感恩到幸福:從復原力探討感恩與心理健康之關係。臺灣應用心理學會主辨「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宣讀之論文,臺中市。
    吳銘祥(2016)。大學生生命意義感、希望感、靈性健康與生命實踐之關聯性模式建構與驗證。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艾彼(王昱勻) (2016)。哈佛正向思考學:成功不會讓你幸福,只有幸福會讓你成功。取自http s://womany.net/read/article/12289?ref=fb
    李易倫(2015)。大學生學業成績對同儕人際關係與課堂焦慮的影響:以正向心理資本為調節。國立東華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碩士,未出版,花蓮縣。
    武文瑛(2014)。數位學習的生命教育課程與教學實踐。載於李瑛、何青蓉(主編),成人教與學的豐富視界:師生與內容共構的課堂(67-98頁)。台北市:華騰。
    周文祥(2017)。大學生命教育建構脈絡與反思-以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為例。生命教育研究,9(1),23-42。
    周宛瑩(2015)。大專特殊教育學生之生命態度與正負向情感之關係研究。國立海洋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未出版,基隆市。
    林清山(2014)。心理與教育統計學。臺北市:東華。
    林建福(2017)。人為何而活?我的生命目的是什麼?通識在線,70,48-51。
    林威廷(2016)。正向心理介入方案對促進大學生幸福感影響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未出版,台北市。
    紀潔芳、鄭瑋宜、鄭璿宜、曾懷荻(2015a)。生命教育內涵、教學方法與評量,打開生命教育百寶箱(34-37頁)。台北市:蓮花基金會。
    紀潔芳、鄭瑋宜、鄭璿宜、曾懷荻(2015b)。臺灣大專校院生命教育相
    關課程-開授與教學之探討,生命教育你我他(126-145 頁)。台北市:蓮花基金會。
    郭淑婕(2013)。生命教育相關課程與學生靈性健康之研究-以中原大學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班,未出版,台北市。
    姜秀惠(2010)。青少年經歷失落事件的因應行為與生命意義之相關研究-以台中縣市高中職為例。南華大學生死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曾郁榆(2009)。青少年生命態度與生命教育課程需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徐誠澤(2017)。 科技大學生生涯希望感量表發展。東海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翁靜玉(2003)。機會屬於勇於嘗試的人。張老師月刊,305(5)18-19。
    郭美慧(2013)。死亡態度與善終態度相關研究-以某大學學生為例。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生命教育碩士班,未出版,台北市。
    高琦玲、林益彰、洪櫻純(2011)。大專學生學校適應、成就動機與學生評鑑教師教學關係之研究。德霖學報,25,205-220 。
    許惠婷(2015)。大學生知覺父母管教方式、因應自我效能與親子衝突選擇因應策略相關研究。國立台南大學諮商與輔導學系碩士班,未出版,台南市。
    孫效智(2008)。以生命教育為核心的通識教育。通識在線,19,3-5。
    孫效智(2009)。臺灣生命教育的挑戰與願景。課程與教學季刊,12(3),
    1-26。
    孫效智(2013)。大學生命教育的理念與策略。生命教育研究,5(2),1-37。
    孫效智(2019 年10 月)。生命教育的哲學基礎。載於「2019 第十五屆生命教育學術研討會—人的靈性」發表之論文(8-40 頁),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
    教育部(2018)。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網站。2019年3月2日取自http://
    12basic.edu.tw/Detail.php?LevelNo=217
    教育部(2017)。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2020 年9 月13 日取自
    https://tpr.moe.edu.tw/plan
    教育部(2018)。教育部生命教育中程計畫。2020 年2 月11 日取自 https://life.cloud.ncnu.edu.tw/images/news/%E6%95%99%E8%82%B2%E9%83%A8%E7%94%9F%E5%91%BD%E6%95%99%E8%82%B2%E4%B8%AD%E7%A8%8B%E8%A8%88%E7%95%AB%E6%9B%B8.pdf
    許仟錦(2016)。大學生自殺企圖與網路成癮之共病模型驗證。亞洲大
    學心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黃聖夫(2012)。以正向心理學觀點進行大學生有意義的生活量表編製之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傅婉瑩(2012)。「大學生正向心理健康」量表編製研究。國立東華大學諮
    商與臨床心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陳李綢(1994)。正向心理健康量表。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國家教育研究院。
    陳立言、王學良(2012,10 月)。技職校院實施生命教育課程之經驗與反省-以文藻外語學院為例。載於199國立台灣大學生命教育研發育成中心舉辦之「自主、靈性與大學生命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45-267 頁),台北。
    陳復(2013a)。大學生命教育的課程理念與教學實踐。通識教育學刊,12,39-61。
    陳復(2013b)。大學生命教育的課程面向與教學結構。台北城市科技大學通識學報,6,323-345。
    陳錫琦(2005)。從學生的學習需求探討大學生死學的教與學。健康促進暨衛生教育雜誌,25,45-70。
    陳錫琦(2008)。科技大學生死學的教與學-以學生學習需求為觀點。師大學報: 教育類,53(1),55-78。
    陳錫琦(2011)。大學生命教育課程之建構-以通識課程為例。第二屆海峽兩岸大學生命教育論壇論文集(1-8 頁)。台北市: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學系。
    陳慧融、陳志賢 、丁原郁(2016)。大學生終極關懷、因應行為與憂鬱傾向之關係研究。諮商心理與復健諮商學報,29,61–86。
    陳冠印(2011)。如果沒有明天─大學生死亡態度與生前告別式接受度及使用意願度之相關研究。南化大學生死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縣。
    陳怡樺(2016)。大學生正向思考及其生命意義之探究─ 以中正大學生命教育課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陳彤榕(2017)。不同傳播媒介進行正向心理學「人際感恩 介入方案」對大學生幸福感、社會連結 及憂鬱之影響。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系碩士班,未出版,台中市。
    程菁琇(2013)。靈性健康與死亡態度相關研究-以某大學學生為例。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生命教育碩士班,未出版,台北市。
    游恆山(譯)(1991)。Frankl, V. E.原著。生存的理由。臺北市:遠流。
    張春興(2010)。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東華。
    張君瑋(2018)。少年情緒調節介入方案效果的後設分析研究。慈濟大學 人類發展與心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張達欣(2013)。永恆教育與全人教育的對話─以百翰楊、輔仁、中原三所基督宗教大學生命教育為例。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曾麗玉(2016)。大學生命教育之理念思辨與數位多媒體教材運用:以感恩為例。中華科技大學學報,65,111-143。
    馮建軍(2017)。回歸生命本體的大學教育。生命教育研究,9(1),1-21。
    黃俊傑(2012)。二十一世紀大學通識教育的新方向:生命教育的融入。載於國立臺灣大學生命教育研發育成中心舉辦之「第八屆生命教育學術研討會:自主、靈性與大學生命教育」論文集(353-361 頁),臺北。
    黃暐純(2012)。台灣南部地區高職學生自我概念、同儕關係與生命意義感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黃秀霜、陳惠萍、甘孟龍(2014)。大學生生涯希望量表發展之研究。教育研究學報,48(1),23-44 。
    楊錦登(2017)。大學生生命意義感、正向情緒、生活適應與心理幸福感關聯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楊禮安(2015)。生命教育課程對大學生情緒智慧能力之影響-以雲科大為例。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縣。
    趙可式、沈錦惠(譯)( 2012)。活出意義來(原作者:Frankl, Viktor E.)。 台北市:光啟文化。(原著出版年:1967)。
    黎伊珊(2011)。體制外生命教育課程對大學生生命態度之影響。國立中興大學教師專業發展研究所,未出版,台中市。
    鄭心婷(2013)。生命教育對生命意義價值觀影響之研究—以雲林科技大學生命教育課程為例。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研究所碩士班,未出版,雲林縣。
    鄭旭清(2015)。大學生生命教育課程發展之行動研究-以愛情相關主題之電影為例。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鄧惠丹(2014)。生命教育融入大學防衛動員課程之行動研究。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未出版,台北市。
    賴英娟、陸偉明、董旭英(2011)。以結構方程模式探討台灣大學生自尊、生活目標、希望感及校園人際關係對憂鬱情緒之影響。教育心理學報,42(4),677-699。
    戴禎儀(2011)。大學生就讀科系挫折、復原力與生涯希望感之關係-以
    台灣北部大學生為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謝曼盈、潘靖瑛(2015)。生命態度量表之發展。慈濟大學教育期刊 ,6、186-188。
    簡秀潔(2017)。大學生正向心理愛情團體之效果研究-以樂高認真玩為引導方式。玄狀大學應用心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市。
    饒家榮(2012)。希望感因應策略與心理幸福感之關係探討:以大學生為例。中原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蕭鈺慈(2014)。生命意義體驗學習之學習動機、學習投入對學習成效影響之研究-以生命衝擊營為例。朝陽科技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Anderson,F.D.,Maloney,J.P.,& Redland,A.R.(1993).Study of in patients with criti cak burn injuries.Journal of Burn Care&ehabilitation,14 (2),207-214.
    Baker,J.(1987).The role of the environment in marketing services:The
    consumer perspective.In J. Czepiel, C. Congram, & J.Shanahan (Eds.),The services challenge: Integrating for competitive advantage (pp.79-84). Chicago: 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
    Billing, A. G. & Moons, R. H. (1984).Coping, stress, and social resources among adults with unipolar depress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46(4),877-891.
    Billing,A.G. & Moons,R.H.(1981).Coping,stress,and social resources among adults with unipolar depression.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46(4),877-891.
    Crumbaugh, J. C. & Moholich, L. T. (1964). An experimental study in existentialism: The psychometric approach to Frankl’s concept of
    noogenic neurosis.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20(2), 200-207. doi:10.1002/1097-4679(196404)20:2<200::AID-JCLP2270200203>3.0.CO;2-U
    Ellison,C.W.(1983).Spiritual well-being:Conceptualization and measurement.Journal of Psychology & Theology,11(4),330-340.
    Erickson,E. H. (1968) “Identity: Youth and Crisis.” New York: Norton.
    Frankl, V. (1963) “Man's Search For Meaning.” Boston: Beacon Printing Press.
    Frankl,V.E.(1969).Self-transcendence as a human phenomenon.In A.J.
    Sutich,& M.A.Vich(Ed.)Readings in Humanistic Psychology.New York ,NY: The Free Press.
    Frankl, V. E. (1967). The doctor and the soul. New York, NY: Bantam.
    Frankl, V. E. (1969). The will to meaning. New York, NY: New American Library.
    Frankl, V. E. (1981). The future of logotherapy. International Forum for Logotherapy, 4, 71-78.
    Frankl, V. E. (1984). Man’s search for meaning: An introduction to logotherapy. New York, NY: Simon & Schuster.
    Frankl, V. E. (1988). The will to meaning: Foundations and applications
    of logotherapy (2nd ed.). New York, NY: New American Library.
    Herth K.A.(2001).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hope intervention .program. Oncology Nursing Forum,28(6),1009-1061.
    Lopez,S.J.,Snyder,C.R.,& Teramoto-Pedrotti, J.(2006).Hope:Many definitions, many measures. In S. J. Lopez & C. R. Snyder (Eds.) Positi
    ve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A handbook of models and measures (4th Ed.)(pp. 3-20).
    Snyder,C.R.,Harris,C.,Anderson,J.R.,Holleran,S.A.,Irving,L.M.,Sigmon,
    S.T.,Yoshinobu, L.,Gibb, J.,Langelle,C.,& Harney,P.(1991).The will and theways: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n individual-differences
    measure of hop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0 ,
    570-585.
    Snyder,C.R.(2002).Hope theory:Rainbows in the mind.Psychological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