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鄭仲恩 Cheng, Chung-En |
---|---|
論文名稱: |
席勒(F. Schiller)遊戲理論及其教育美學蘊義之衍釋 Friedrich Schiller’s Theory of Play and Its Implication on Aesthetics of Education |
指導教授: |
林逢祺
Lin, Ferng-Chyi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6 |
畢業學年度: | 104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96 |
中文關鍵詞: | 席勒 、教育美學 、遊戲 、自由 、美感經驗 |
英文關鍵詞: | Friedrich Schiller, Aesthetics of Education, play, freedom, aestheticexperience |
DOI URL: |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4993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58 下載:106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德國的詩人、劇作家、教育學家及哲學家席勒(Friedrich Schiller)的遊戲理論在教育美學上的價值,透過詮釋學與概念分析的哲學方法,先了解其生平與時代脈絡,以掌握其理論背景。再者,深入其深具新人文主義的理論核心,探討其理論與概念,得知席勒遊戲理論以人性為基礎,強調人與美經由遊戲互動,以達最高理想—自由。進而,從他人對於席勒理論的評論及研究者研究所得闡述對於其理論之貢獻與評論。綜前所述,本研究提出席勒的遊戲理論於教育美學的啟示以作為臺灣教育發展之參照,歸結如以下三點:
一、教育的本質是教人成人的活動,且是活的形式的展露,引領我們進入遊戲,追求質樸與自由。
二、教師進入遊戲狀態,可以開展出藝術化的教學型態,有利美感經驗生成。
三、學生美感經驗的塑造有賴於培養學生感受知覺能力,提供具有美感的素
材。
四、教育環境的美感營造能對學生產生境教的作用,且透過領導美學的支持能讓教育環境發揮最大的教育功能。
The main idea of the research is to talk about Friedrich Schiller’s Theory of Play and its implication on Aesthetics of Education. The hermeneutics and analytic philosophy method were adopted to analyze the background of Schiller and his age, and to understand his theory.
Schiller is a neo-humanist, who emphasizes on the harmony of reason and sense in human nature, so that his Theory of Play means to restore the complete Man through the cultivation of art and beauty. Play i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Man and beauty, and Man can get freedom when he is playing. In order to use Schiller’ s implication on Aesthetics of Education as th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 Taiwan, there are four key points as following:
1. The essence of education is to make people educated, and education should be a living form. Education leads us to get into the state of play, and pursue the ideal goal, freedom.
2. Teachers get into the state of play so that they can create four modes of artistic teaching.
3. The composing of students’ aesthetic experience lies in cultivating students’ sensuous ability and providing materials with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to students.
4. Students’ sensuous ability can be developed by engaging students in beautiful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and if the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is emphasized by a leader who has the sense of aesthetics, good effects on developing students’ sensuous ability will be maximized.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尤碧雲(2014)。席勒審美教育思想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天主教輔仁大學哲學系,新北市。
方永泉(2012)。遊戲、文化即教育。臺北市:學富。
毛萍、熊志翔譯(2010)。Wessell, L. P.著。席勒美學的哲學背景。北京:華夏。
王向峰(2008)。席勒的”美育烏托邦”。遼寧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1(1),78-81。
王克難(譯)(2003)。Neill, A. S.著。夏山學校(The Summerhill)。臺北市:遠流。
王邦雄(2010)。老子道德經的現代解讀。臺北市:遠流。
王曾才 (2003)。西方文化要義。臺北市:五南。
朱光潛(2001)。西方美學史(上、下)。新北市:頂淵。
朱光潛(2001)。談美。臺中市:晨星。
朱光潛(2003)。文藝心理學。新北市:頂淵。
朱光潛譯(1991)。Eckermann, J. P.著。歌德對話集。臺北縣:駱駝。
朱志榮(2011)。康德美學思想研究。臺北市:秀威。
余匡復 (1996)。德國文學史。新北市:志一。
吳惠蓉(2011)。席勒審美教育思想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哲學系,嘉義縣。
宋英維(2011)。古典跨界音樂之重思。音樂研究,15,25-50。
李奉儒(2014)。教育哲學研究之詮釋學方法。載於林逢祺、洪仁進(主編),教育哲學方法篇(頁45-75)。臺北市:學富。
李澤厚(1996)。美學四講。臺北市:三民。
杜美 (1993)。德國文化史。臺北市:揚智。
林欣白(1976)。席勒生平及其代表作。臺北市:五洲出版社。
林逢祺(2010)。教育規準論。臺北市:五南。
林逢祺(2010)。教學的「遊戲」結構。載於黃政傑(主編),教學藝術(頁27-43)。臺北市:五南。
林逢祺(2010)道德哲學要義。苗栗縣:桂冠。
林逢祺(2014)。詩性思維匱乏的教育改革。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教改20年:回顧與前瞻(頁349-374)。臺北市:學富文化。
林逢祺(2015)教育哲學:一個美學提案。臺北市:五南。
林逢祺、洪仁進(2014)。啟蒙、對話與轉化-教師成長之路。臺北市:學富。
姚一葦(1985)。美的範疇論。臺北市:開明。
洪漢鼎譯(1995)。Gadamer, H. G著。真理與方法。臺北市:時報。
范明生(1999)。西方美學通史第三卷‧十七、十八世紀美學。上海市:上海文藝。
唐宗浩、李雅卿、陳念萱(主編)(2006)。另類教育在臺灣。臺北市:唐山。
徐宗林(1988)。現代教育思潮。臺北市:五南。
高建平(2006)。席勒的審美烏托邦及其現代批判。陝西師範大學學報,35(6),38-44。
國民中小學教學正常化實施要點(2013)
崔光宙(1993)。音樂學新論。臺北市:五南。
崔光宙(2000)。美學中人的概念及其教育內涵。載於崔光宙、林逢祺(主編),教育美學(頁181-224)。臺北市:五南。
教育基本法(2013)
教育部(2013)。教育部美感教育中長程計畫。取自http://www.arte.gov.tw/
教育部(2015)。教育部美感手冊。取自http://ed.arte.gov.tw/
梁福鎮(2001)。審美教育學。臺北市:五南。
梁福鎮(2004)。改革教育學—起源、內涵與問題的探究。臺北市:五南。
梁福鎮(2006)。教育哲學:辯證取向。臺北市:五南。
許芳菊(2013)。12年國教,教學不改,很難成功。天下雜誌,536,278-306。
許迪蒙(1985)狂飆突進—十八世紀下半葉的德國文學運動,北京:商務。
郭禎祥、陳碧珠(譯)(2008)。Elliot W. Eisner著。教育想像力:學校課程、教學的設計與評鑑(The Educational Imagination)。臺北市:洪葉。
陳伯璋(1998)。教育思想與教育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亭云(2012)。席勒論美育與人性之教養(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哲學系,臺中市。
彭鈺君(1999)。席勒美育思想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馮至、范大燦(2015)。席勒經典美學文論。北京:三聯。
馮朝霖(2003)。教育哲學專論-主體、情性與創化。臺北市:高等。
馮朝霖(2006)。〈藝術‧人生幸福與教育〉述評。載於林逢祺、洪仁進(主編),課程與教育哲學:教育哲學述評(四)(頁153-166)。臺北市:師大書苑。
馮朝霖(2008)空間領導、氣氛營造與美學領導。教育研究月刊,174,49-60
黃宗顯(2007)校長權力運用的美學轉化。教育研究月刊,162,5-12。
黃宗顯(2010)。領導美學關鍵能力:校長提升領導品質與境界必要的修鍊。教育研究月刊,189,16-27。
黃宗顯(2012)美的定義、功能及其在學校領導的應用。教育行政研究,2(1),137-159
黃宗顯(2014)校園空間美感營造的理念與實踐。教育研究月刊,237,5-19。
黃宗顯(2015)。校長領導美學素養的意義與內涵探討。載於黃政傑(主編),教育行政與教育發展(頁167-187)。臺北市:五南。
黃武雄(2013)。學校在窗外(教改二十周年紀念版)。新北市:左岸文化。
黃郁倫、鐘啟泉(譯)(2012)。佐藤學著。學習的革命:從教室出發的改革。臺北市:天下雜誌。
黃振華(2005)。論康德哲學。臺北市:時英。
黃渼娟(2009)。即興創作運用於音樂藝術中之探究,稻江學報,4(1),86-111。
楊深坑(1987)柏拉圖美育思想研究。臺北市:水牛。
賈馥茗(2009)。教育美學。臺北市:五南。
漢寶德(1993)。美的發現與創造。載於臺北市立美術館(主編),生活美學(頁85-100)。臺北市:臺北市立美術館。
漢寶德(2007)。談美感。臺北市:聯經。
劉佩修(2009)。臺灣是第4名的孩子。商業周刊,1109,58-61。
潘德榮(1999)。詮釋學導論。臺北市:五南。
鄧元忠(1990)。西洋近代文化史。臺北市:五南。
賴榮孝(2014)。優質的戶外教育---別讓孩子繼續在教室關十二年!。親子天下,取自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56591 -優質的戶外教育---別讓孩子繼續在教室關十二年!/?page=1
魏雅彤(2008)。席勒的人文美育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臺北市。
蘇鈺楠(2007)。斯泰納生平及人智學的思想淵源。教育理論與實踐學刊,16,77-97。
龔寶善(1981)。大眾關切的教育問題。臺北市:臺灣商務。
欒宗傑(2003)。從個人道德邁向社群倫理—席勒《美育書簡》析評(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天主教輔仁大學德國語文學系,臺北縣。
西文文獻
Eisner, E. W. (2002). The Educational Imagination. New York: Macmillian.
Hammermeister, K (2002).The German Aesthetic Tradi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ohr, H. (2002a). Does beauty matter in education? Friedrich Schiller’s neo- humanistic approach. Curriculum Studies, 34(1): 59-75.
Hohr, H. (2002b). Illusion-How Friedrich Schiller can cast a light on bildung. Journal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36(3): 487-501
Inwood, M. J. (2005) Enlightenment. In T. Honderich (Ed.),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philosophy (pp252-253).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chiller, F. (1793/2005). On grace and dignity (J. V. Curran, Trans.).New York: Frederick Ungar Publishing Company.
Schiller, F. (1794/1967). On the aesthetics education of man (E. M. Wilkinson &L.A. Willoughby, Trans.). Oxford: Clarendon Press.
Schiller, F. (1794/1977). On the aesthetics education of man (R. Snell, Trans.). New York: Frederick Ungar Publishing Company.
Schiller, F. (1801/1966). On the sublime (J. A. Elias, Trans.). New York: Frederick Ungar Publishing Company.
Sychrava, J (1989). Schiller to Derrida: Idealism in Aesthe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Vinterbo-Hohr, A. & Hohr, H. (2006). The Neo-Humanistic Concept of Bidung Going Astray: Comments to Friedrich Schiller’s thoughts on education. Educational Philosophy and Theory. 38(2): 215-230.
Weber, B. (2011). Childhood, Philosophy and Play: Friedrich Schiller and the Interface between Reason, Passion and Sensation. Journal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45 (2): 235-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