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李科旻 Ke-Min Li |
---|---|
論文名稱: |
清代新竹鳳山溪流域閩客族群空間分布之探討 Study of spatial distribution for the Southern Min and Hakka ethnic groups in the Fengshan Creek basin, Hsinchu during the Qing Dynasty |
指導教授: |
韋煙灶
Wei, Yen-Tsao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
論文出版年: | 2013 |
畢業學年度: | 101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68 |
中文關鍵詞: | 族群 、客家 、閩南 、新竹 、鳳山溪流域 、空間分布 、宗族 、竹塹社 |
英文關鍵詞: | Ethnic groups, Hakka, Southern Min, Hsinchu, Fengshan Creek, Spatial distribution, Clan, ZhucianShe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40 下載:21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歷來解釋臺灣閩、客族群空間分布的立論基礎,有根據清代文獻記載,或日治時期的「新竹州第一統計書」與「臺灣在籍漢民族鄉貫別調查」兩項資料。但許多研究者以漢民之原鄉省籍來界定族群屬性,將其中的福建籍(閩籍)視為閩南族群,廣東籍(粵籍)則視為客家族群,會發生許多對行政區域、族群文化區及其方言能力認知混淆的現象。
本研究利用查閱古籍文獻、宗族族譜,還有村廟捐款名單等方法,在研究區內找出190筆世居宗族資料,且能回溯宗族之中國原籍至鄉鎮以下的行政層級;再將這些宗族原籍置入以閩、客地名所繪製的歷史方言地圖中,即能界定宗族是閩或客。原籍位處方言過渡帶,不易界定族群身份的宗族,經作者至閩、粵地區進行田野調查,也進一步確認其族群屬性。世居宗族在清代的族群身份既已回復,就能重現清代鳳山溪流域閩、客族群的分布態勢。
鳳山溪流域橫跨施添福所主張的清代三個人文地理分區,流域內所屬漢墾區範圍,泉州閩南人占據濱海平原,饒平客則趨近於土牛溝;保留區中,饒平客、海陸客、四縣客散居其內,潮、惠兩府閩南人與客家族群出現交錯混居的現象;最後,四縣客廣泛分布在保留區與隘墾區,在隘墾區的族群結構中出現高達五成以上的優勢比例,且呈現比其他客家社群更深入上游河谷,緊鄰清代、日治時期生番領域之特性。
研究區世居宗族祖籍地幾乎分布在今日閩南地區的泉州市、廈門市,還有粵東地區的梅州市、潮州市、揭陽市與汕尾市,且集中在各地區主要水運線的沿岸鄉鎮,尤其是粵東之韓江、黃岡河、榕江與螺溪,以及閩南的晉江。這些宗族同鄉或同姓的比例相當高,顯見其渡臺前多具有地緣與血緣關係。
本文認為以「閩南人少近山,客家人不濱海」的觀點論述,更能解析清代閩、客兩族在地表空間的分布特性。這是深受地理位置與國家政策交織而成的歷史脈絡,以及原鄉生活方式所影響。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outhern Min and Hakka ethnic groups has been always explained on the basis of two pieces of information. One is “household survey in Hsinchu County” and the other is “investigation the ancestral homes of Taiwan Hans”; both were developed to document the Han native’ ethnicity and the ancestral homes during the colonized time by Japan in order to define their group identity.People came from the Fujian Province were considered as the Southern Min ethnic group, while those from Guangdong Province as the Hakka ethnic group. This was made to explai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Southern Min and Hakka ethnic groups. However, lots of confusion including districts, ethnic cultural regions and dialect abilities were found.
This study methods included: ancient literature, clan genealogy and donation lists from the village temples to identify 190 native clan data in the study area and then divided their ethnic identity by using dialect. Those clans’ancestral homes were also traced back to the township district level. In addition, the historical dialect maps drawn by using the place names of Southern Min and Hakka and the supplement of field research were used to define ethnic characteristics of clan in the ancestral homes. This stuy aimed to reappear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situation of Southern Min and Hakka ethnic groups in the Fengshan Creek basin, Hsinchu during the Qing Dynasty.
The Fengshan Creek basin was across three geography divisions in Qing Dynasty, advocated by Prof. Shih . In Han reclamation range, the Southern Min ethnic groups from Quanzhou occupied the coastal plain and the Hakka from Raoping approached in the Tu’niu ditch. In the reserved areas, the four ethnic groups (the Raoping, Hailu, Sixian Hakkaneses, and the Southern Min dialect groups from Chaozhou and Huizhou) spread on both sides mainstream plain of the Fengshan Creek with Xiaoli Creek, and they intertwined in this territory. The settlement of Chaozhou and Huizhou Southern Min dialect groups was mixed with the Hakka Clan. Finally, the Sixian Hakkanese clans widely distributed in the reserved and reclamation area, and as high as more than 50% of advantageous proportion in the population structure was found in the Reclamation area, indicating that they approached to inland valley more than the Raoping andHailu Hakkaneses. This is closer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tayal domains during the Qing Dynasty and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s.
The 190 Clans around the Fengshan Creek basin, migrated from homeland of China, where most were originally located in Quanzhou and Xiamen City in southern Fujian, as well as Meizhou City, Chaozhou, Jieyang City, and Shanwei City in eastern Guangdong. They were also originally concentrated in the river bank villages and towns of the primary water transportation line in each district, especially in Han River, Huanggang River, Rong River, and Luo Creek in eastern Guangdong, and Jin River in southern Fujian. A high proportion of these clans had the same surname or homeland. These revealed that the ancestors of the clans should have obvious geopolitical or kinshiprelationships before emigrating to Taiwan.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Hakka and Southern Minethnic groups around the Fengshan Creek in the Qing Dynasty time. Using the question if the Southern Min ethnic groups settled near the sea and the Hakka ethnic groups were close to the mountains, their geospatial distribution was explored. Potential influence on the geospatial distribution could be related to the location intertwined with national policies over historical contexts and the ancestral homes’ lifestyles of the Southern Min and Hakka ethnic groups.
按作者姓氏筆畫、英文字母順序排列
(一) 史料
1.方志
不著撰人,《清一統志臺灣府》(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3),頁65。。
諸家,《彰化縣志.彰化節孝冊》合訂本(臺北:臺灣大通書局,1984),頁198、247、256、407。
諸家,《恆春縣志.臺東州采訪冊.小琉球漫誌》合訂本(臺北:臺灣大通書局,1984),頁12。
諸家,《噶瑪蘭志略.淡水廳築城案卷.流求與雞籠山》合訂本(臺北:臺灣大通書局,1984),頁92-94、119、191。
諸家,《嘉義管內采訪冊.安平縣雜記》(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3),頁23、68-69。
諸家,《民國南安縣志.民國金門縣志》合訂本(上海:上海書店,2000),頁513。
諸家,《民國同安縣志.乾隆馬巷廳志》合訂本(上海:上海書店,2000),頁30-31、353。
諸家,《樹杞林志.苑裏志》(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4),頁13-14、99、111-112、119。
王瑛曾纂,乾隆《重修鳳山縣志》(臺北:臺灣大通書局,1987),頁262、343。
何喬遠纂(明),《閩書(第一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頁942。
吳道鎔纂,光緒《海陽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67)頁62、251-260。
沈展才纂,乾隆《陸豐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66),頁44。
余文儀修,乾隆《續修臺灣府志》(臺北:臺灣大通書局,1962),頁 252。
周元文纂,康熙《重修臺灣府志(全)》(臺北:臺灣大通書局,1987),頁325。
周碩勛纂,乾隆《潮州府志》(高雄:高雄市潮汕同鄉會,1968),頁34、95-112。
周凱纂,道光《廈門志》(臺北:臺灣大通書局,1984),頁644。
周凱纂,道光《廈門志(上)》(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3),頁166。
林百川、林學源纂(1898),《樹杞林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頁99。
林焜熿纂,《金門志》(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3),史叢,頁166、394。
林豪纂,《澎湖廳志》(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3),頁31、34、101。
徐勝一編纂,《新竹縣志續修【民國四十一年至八十年】》卷二《地理志》(新竹:新竹縣政府,2008),頁12-15。。
陳培桂纂,《淡水廳志》(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3),頁109、315、364、366。
陳培桂纂,《淡水廳志》(臺北:遠流出版社,2006),頁561。
陳淑均纂,道光《噶瑪蘭廳志》(臺北:臺灣大通書局,1987),頁202、236。
陳壽祺纂,道光《福建通志臺灣府(上)》(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3),頁20、158。
陳壽祺纂,道光《福建通志臺灣府(下)》(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3),頁1046。。
陳壽祺纂,道光《福建通志臺灣府(上冊)》(臺北:臺灣大通書局,1987),頁31、33、188、189。。
陳夢林纂,康熙《諸羅縣志》(臺北:遠流出版社,2005),頁86、180、198、261、292、301、362-363。
陳朝龍纂,《新竹縣采訪冊》(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3),頁103-105、124-128、234-235、246。
梅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梅縣志》(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4),頁23、145、204。
黃仲昭纂(明),《八閩通志》(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頁44、389。
黃任纂,杜昌丁修,乾隆《永春州志》,清鈔本。
黃任、郭賡武纂,乾隆《泉州府志》(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頁458-465、485、487-488、585-587、591。
黃旺成主編,《新竹縣志》(臺北:成文書局,1957),頁1-10、104-105。
溫訓纂,道光《長樂縣志(一)》(臺北:學生書局,1968),頁250。
溫仲和纂,光緒《嘉應州志》,6、125、151-152、568-569。臺北:成文出版社,1968。
溫廷敬纂,民國《大埔縣志》(臺北:臺北市大埔同鄉會,1971),頁1、66、232。
葉春及纂(明),《惠安政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7),頁339-340。
福建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福建省志.地理志》(北京:方志出版社,2001),頁334-347。
蔣師轍、薛紹元纂,光緒《清光緒臺灣通志(一)》(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56),頁467。。
鄧掄斌纂,光緒《惠州府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66),頁237-286、843。
劉良璧纂,乾隆《重修福建臺灣府志》(臺北:臺灣大通書局,1961),頁80。
劉業勤纂,乾隆《揭陽縣正續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74),頁885。
蔡繼紳纂,嘉慶《澄海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67),頁55-60、80。
鄭用錫纂,《淡水廳志稿》(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8),頁1、31、64、96、106、109、162。
鄭鵬雲、曾逢辰纂,光緒《新竹縣志初稿》(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3),頁81-82、175、190。
豐順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豐順縣志》(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5),頁14、153。
2.檔案、奏摺、契據
不著撰人,《清文宗實錄選輯.清穆宗實錄選輯.清德宗實錄選輯》合訂本(臺北:臺灣大通書局,1984),頁19。
水資源統一規劃委員會編,《臺灣地區雨量紀錄-北部區域》(臺北:經濟部,1989),頁169、171、191。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雍正朝漢文朱批奏摺匯編》第24冊(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5),頁135。
故宮博物院文獻編輯委員會,《宮中檔乾隆朝奏摺》第8輯(臺北,國立故宮,1987),頁138。
吳密察主編,《淡新檔案(八)第一編〈行政〉建設類:鹽務、樟腦》(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2001),頁72、87、115、117、165、282。。
吳密察主編,《淡新檔案(十三)第一編〈行政〉撫墾類:社務、社租》(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2005),頁35-38。
吳密察主編,《淡新檔案(十四)第一編〈行政〉撫墾類:隘務》(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2005),頁220、246、248、354-357。
吳密察主編,《淡新檔案(十七)第二編〈民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2006),頁123-124。
吳密察主編,《淡新檔案(十九)第二編〈民事〉田房類:霸佔》(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2006),頁136。。
吳密察主編,《淡新檔案(二十)第二編〈民事〉田房類:霸佔》(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2006),頁262-263。。
吳密察主編,《淡新檔案(二十三)第二編〈民事〉田房類:爭財、公業》(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2007),頁186、250、377。
吳密察主編,《淡新檔案(二十四)第二編〈民事〉田房類:公業、用水、抄押.錢債類:買賣、典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2007),頁238-241。
吳學明、黃卓權編,《古文書的解讀與研究(上篇)、(下篇)》,(新竹:新竹縣文化局,2012)。
張炎憲、王世慶、李季樺主編,《台灣平埔族文獻資料選集-竹塹社(上)、(下)》(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田野研究室,1993)。
新竹州廳編,《新竹州第一統計書》(新竹:新竹州廳,1923), 頁8、11-13。
新竹縣新埔鎮戶政事務所編,《日據時期戶口調查簿》(新竹:新埔鎮戶政事務所,1946)。
新竹縣關西鎮戶政事務所編,《日據時期戶口調查簿》(新竹:關西鎮戶政事務所,1946)。
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明清臺灣檔案彙編》第壹輯第1冊(臺北:遠流出版社,2004),頁147-148、335。
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明清臺灣檔案匯編》第貳輯第9冊(臺北:遠流出版社,2006),頁97、125、174、176、244。
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明清臺灣檔案匯編》第貮輯第11冊(臺北:遠流出版社,2006),頁63、65。
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明清臺灣檔案彙編》第貮輯第13冊(臺北:遠流出版社,2006),頁124、220。
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明清臺灣檔案彙編》第貳輯第16冊(臺北:遠流出版社,2006),頁220、221、332。
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明清臺灣檔案彙編》第貮輯第17冊(臺北:遠流出版社,2006),頁89、335-341、409-411。
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明清臺灣檔案彙編》第貮輯第22冊(臺北:遠流出版社,2006),頁140-141、278、485-486。
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明清臺灣檔案彙編》第貳輯第23冊(臺北:遠流出版社,2006),133、197-199。
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明清臺灣檔案彙編》第貳輯第24冊(臺北:遠流出版社,2006),34、56-57、78、301。
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明清臺灣檔案匯編》第貳輯第26冊(臺北:遠流出版社,2006),頁237-238、481。
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明清臺灣檔案匯編》第參輯第39冊(臺北:遠流出版社,2007),頁38-41、49-50、81、197、259。
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明清臺灣檔案彙編》第參輯第40冊(臺北:遠流出版社,2007),頁54、97、305-306、500。
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明清臺灣檔案彙編》第參輯第44冊(臺北:遠流出版社,2007),頁389、436-438、495-496。
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明清臺灣檔案彙編》第參輯第50冊(臺北:遠流出版社,2007),頁160、161-162、235、259、341-342、480-481。
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明清臺灣檔案匯編》第參輯第53冊(臺北:遠流出版社,2007),頁297-298、305-310。
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清代臺灣關係諭旨檔案彙編》第三冊(臺北:遠流出版社,2004),頁80-82、88、96-97、114、137、163、224、360。
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清代臺灣關係諭旨檔案彙編》第四冊(臺北:遠流出版社,2004),頁37、50-51、98、104、131、133、137、139、157、257-258。
臺灣慣習研究會原著,劉寧顏等譯,《臺灣慣習紀事》7卷8號(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86),頁389-390。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高宗實錄選輯(上)》(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7),頁126-127、198。。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高宗實錄選輯(下)》(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7),頁645。
劉澤民編,《關西坪林范家古文書集》(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3),頁104、130。。
顏義芳編譯,《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殖產史料彙編(明治28年至明治35年)》(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2),頁6-7。
3.文集、雜著
諸家,《海東札記.臺灣紀事.東灜識略.臺陽見聞錄》合訂本(臺北:臺灣大通書局,1979),頁2、8、20、66、121、198。
諸家,《裨海紀遊.臺灣遊記.臺游日記.臺灣旅行記》合訂本(臺北:眾文圖書,1979),頁12、22、31。
諸家,《從征實錄.靖海紀事.靖海志.閩海紀事》合訂本(臺北:眾文圖書,1979),頁190、74、67。
諸家,《平臺紀事本末.平臺紀略.東征集.戴案紀略.戴施兩案紀略》合訂本(臺北:臺灣大通書局,1987),頁51、56、61、63、71、87。。
諸家,《海南雜著.臺灣關係文獻集零》(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4),頁7-8、50、114。
諸家,《蜀碧.庭聞錄.客滇述.明季荷蘭人侵據澎湖殘檔》合訂本(臺北:臺灣大通書局,1997), 頁2、4。
諸家,《澎湖臺灣紀略.臺灣志略》合訂本(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3),頁47。
丁曰健,《治臺必告錄》(臺北:臺灣大通書, 1984),頁69-70。
汪大淵(元),《島夷志略》(北京:中華書局,1981),頁13。
李禮讓(C.W.Le Gendre),《臺灣番事物產與商物》(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4),頁21-22、24、28,。
李慶新,《瀕海之地-南海貿易與中外關係史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0),頁260。
林熙春(明),〈救荒議〉,《潮州耆舊集》卷三十(香港:香港潮州會館,1980),頁561。
季麒光等,《臺灣輿地彙鈔》(南投:臺灣省文獻會, 1996),頁20、22。
姚璺,《中復堂選集》(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3),頁47、102-103。
連橫,《臺灣通史》(臺北:眾文圖書公司,2009),頁504。
陳璸,《陳清端公文集.陳清端公年譜》(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4),頁57-63。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6),頁51、133-136、168、170。
翟灝原著,劉瑋如校釋,《臺陽筆記校釋》(臺北:台灣古籍出版,2004),頁11。
潘載和,《潮州府志略》(臺北:文海出版社,1971),頁307。
4.族譜
古國瑞,《臺灣古氏宗譜》(桃園:古氏文獻叢書編委會,2001),頁30。。
忠恕堂第三次修譜委員會,《汝拱、汝潮曾公派下裔孫族譜》(1996),頁19。
林豪炳,《西河林六合派下家譜》(1989),頁41。
范氏大族譜編輯委員會,《范氏大族譜》(1970),頁145。
陳隆達,〈闡述「德星堂」陳永翰(翰魁)公先祖世系淵源〉,無頁碼。
張文軒,《張氏族譜》手抄本(1971),無頁碼。張智偉老師提供。
張貴浴、張興毅編纂,〈渡臺開基祖略歷〉,《張氏族譜》(1979),頁碼不明。
祭祀公業林賢明管理委員會,《沿革誌.慶祝孫檀公來台開基二五○週年紀念》(2007),頁1。
渡臺祖朝欽、朝讚、朝鳴公派下族譜編輯委員會,《張氏族譜》(1996),頁4。
彭金清,〈彭維發公來台事略〉,《隴西堂彭氏家譜》(1989),頁29。
莊景輝編,〈丁保告岸兜五姓劫蕩審語〉,《陳埭丁氏回族宗譜》(香港:綠葉教育出版,1996),頁305。。
編者待考,〈十四、卓官(第九十五代,蕉嶺第十七世,台灣始祖)〉,《吳氏延 陵世系族譜大茅埔至德堂》,頁156。吳載堯老師提供。
編者待考,關西鎮牛欄河《張氏族譜》手抄本,無頁碼。張宇雯老師提供。
(二) 專書
David Harvey原著,高泳源等譯,《地理學中的解釋》(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頁274。
James W. Davidson原著,蔡啟恆譯,《臺灣之過去與現在》(臺北:臺灣銀行,1972),臺灣研究叢刋,頁63、359-361、377。。
Johnston,R.J原著,蔡運龍譯,《哲學和人文地理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頁35。
Martin Heidegger原著,周興譯,《在通往語言的途中》(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頁246。。
Richard Hartshorne原著,葉光庭譯,《地理學的性質-當前地理學思想述評》(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頁1-2、99、200、581、586-587。。
王世慶,《清代臺灣社會經濟》(臺北:聯經出版社,1994),頁82。
王耀華、謝必震,《閩臺海上交通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頁86-90。
丘秀強編,《梅州文獻彙編第三集》(臺北:梅州文獻社,1976),頁29、83。
尹章義,《臺灣開發史研究》(臺北,聯經出版社,1989),頁15、265、358、379-380、393。。
伊能嘉矩著,江慶林等譯,《臺灣文化志.下卷》中譯本(南投:臺灣省文獻會,2011),頁94。
吳主惠著,蔡茂豐譯,《漢民族的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頁51-52。。
吳春明,《環中國海沉船-古代帆船、船技與船貨(中)》(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3),頁 186。
李文良,《清代南臺灣的移墾與「客家」社會(1680~1790)》(臺北:國立臺灣大學,2011),頁216。
李如龍,《閩南方言》(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頁145。
李明賢,《咸菜甕鄉街的空間演變》(新竹:新竹縣文化局,1999),頁12-14。
李鹿苹,《臺灣小區域地理研究集》(臺北:國立編譯館,1984),頁258、265-318。。
邱瑞杰,《清末關西地區散村的安全與防禦》(新竹:新竹縣文化局,1999),頁15、64-90。
林木連、蔡右任、張清寬、陳國任、楊盛勳,《臺灣的茶葉》(臺北:遠足出版社,2003),頁72-75。
林玉茹,《清代竹塹地區的在地商人及其活動網絡》(臺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0),頁55、62-63、64、65、142、194-199。
林秀昭,《台灣北客南遷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2009),頁96-97。
林美容,《鄉土史與村莊史-人類學者看地方》(臺北:臺原出版社,2000),頁116。
林開明,《福建航運史(古、近代部分)》(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3),頁216。
林滿紅,《茶、糖、樟腦與晚清台灣》(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8),頁19-23、29、57-59、60-61、209。。
松浦章著,卞鳳奎譯,《清代臺灣海運發展史》(臺北: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2),頁135-136、208-209。
松浦章,《清代帆船東亞航運與中國海商海盜研究》(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9),頁188-189、219-221、226、298、231、302-303。
松浦章著,卞鳳奎編,《近代東亞海域交流史續編》(臺北: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1),頁4、22、18、68-88、103、104、107、109。
周雪香主編,《多學科視野中的客家文化》(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頁19、89-101、122、142-177、299-310。
施添福,《清代在臺漢人的祖籍分布和原鄉生活方式》(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1987),頁9、179-181。
施添福,《清代臺灣的地域社會:竹塹地區的歷史地理研究》(新竹:新竹縣文化局,2001),頁38、82、85、182、184、41-42、48-49、82-111、120~125、171-216。
施添福總編纂、陳國川等編纂,《臺灣地名辭書》卷14《新竹縣》(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10),頁1-8。
施偉青,《閩南區域發展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頁2-3、51-52、56-60、147-149、153-154、162-163、171、187-191、199。
韋煙灶,《鄉土教學及教學資源調查》(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2002),頁6、68。
段義孚原著,周尚意等譯,《逃避主義Escapism》(臺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6),頁8-9,142。
柯志明,《番頭家-清代台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 臺北:中央研究院,2002),頁18、74、144-147、327。
洪敏麟編纂,〈住民志地名沿革篇〉,《重修臺灣省通志》卷3(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5),頁245-250。。
泉州市交通局編,《泉州市交通志》(上海:學林出版社,1998),頁4、12。
高秀靜,《福建省地圖冊》(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2011),頁2-3。。
孫曉芬,《四川的客家人與客家文化》(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0),頁34-36、38-42、77、114、134-135。
徐勝一編纂,〈地理志〉,《新竹縣志續修【民國四十一年至八十年】》卷2(新竹:新竹縣政府,2008),頁12-15。
盛清沂,〈國學文獻館藏臺灣地區族譜與其開闢資料之探討〉,《臺灣地區開闢史料學術論文集》(臺北,聯經出版社,1996),頁112。
曹永和總纂,《日據前期.台灣北部施政紀實:警治篇.政治篇》(臺北:台北市文獻委員會,1985),頁127-132、155-157、170-171、218-220、486、511-512。
曹樹基,《中國移民史第六卷清.民國時期》(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頁106、328。。
張紅,《廣東省地圖冊》(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2010),頁1-4。
張德南,《新竹區域社會研究》(新竹:新竹市文化局,2010),頁84-85。
梁家勉,〈中國甘蔗栽培探源〉,《中國古代農業科技》(北京:農業出版社,1980),頁403-409
陳支平,《客家源流新論》(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7),頁127。。
陳支平,《福建族譜》(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頁371。
陳支平、周雪書主編,《華南客家族群追尋與文化印象》(合肥:黃山書社,2005),頁264、313、419、462-463。 陳支平,《民間文書與明清東南族商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9),頁40、51-64。
陳孔立,《清代臺灣移民社會研究》增訂本(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頁124。
陳正祥,《臺灣地志(上)》(臺北:南天書局,1993),頁227。
陳其南,《臺灣的傳統中國社會》(台北:允晨文化事業,2006),頁131。
陳國川,《地理教材設計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師大書苑,1995),頁175-177。
陳國章,《人文地理學通論》(臺北:大中國圖書公司,1966),頁272。
陳埭回族史研究編委會,《陳埭回族史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頁11-13。
湯錦台,《大航海時代的台灣》(臺北:貓頭鷹出版,2001),頁16。
黃桂,《潮州的社會傳統與經濟發展》(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頁15、86-87、107、153、194、195-197、232 。
楊貴三、沈淑敏,〈土地志.地形篇〉,《臺灣全志》卷二(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10),頁37、62-63、356。莊英章,《客家的形成與變遷》(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2010),頁3-35。
莊國土、劉文正,《東亞華人社會的形成和發展:華商網絡、移民與一體 化趨勢》(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9),頁44-56。
葉雁玲,《廣東省地圖冊》(廣州:廣東省地圖出版社,2008),頁2-11。
詹素娟、潘英海主編,《平埔族群與臺灣歷史文化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2001),頁33-112。
費梅爾(荷)、林仁川,《泉州農業經濟史》(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98),頁34-38、146。
費爾南.布勞岱爾(Fernand Braudel)著,施康強譯,《15至18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和資本主義-形形色色的交換(卷二)》(臺北:貓頭鷹出版社,1999),頁129-130。
福建省編輯組,《畲族社會歷史調查》,《中國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資料叢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6)。
新埔文化工作室主編,《釆田福地竹塹社文史專輯》(新竹:新竹縣立文化中心,1996),頁35-36。
劉正剛,《閩粵客家人在四川》(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7),頁137-148。
劉佐泉,《觀瀾溯源話客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05),頁124-125、172、219。
劉琦,《廣東省地理》(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88),頁23-25。
潘朝陽,《心靈.空間.環境-人文主義的地理思想》(臺北:五南圖書出版,2005),頁36-39、105-106、177。
鄧孔昭,《閩粵移民與臺灣社會歷史發展研究》(廈門:廈門大學,2011),頁6、20、30、97、191、192。
謝重光,《畲族與客家福老關係史略》(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
謝重光,《福建客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頁 181。
戴月芳,《明清時期荷蘭人在台灣》(臺北:臺灣書房出版,2012),頁38。
戴炎輝,《清代臺灣之鄉治》(臺北:聯經出版社,1979),頁296-297、305、389、467-468。
蕭新煌,《東南亞客家的變貌。新加坡與馬來西亞》(臺北: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2011),頁315-316、318、373。
譚其驤,《長水集(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頁356。
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第8冊:清時期》(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1996),頁42~45。
羅香林,《客家研究導論》(臺北:南天書局,1992),頁17-18。
(三) 論文
林雅婷,《桃園閩客交界地帶的族群空間分布特色與族群互動關係》(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頁28、32。
韋煙灶,《新竹及竹南地區的地下水區劃分與水資源探討》(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頁34、35、40。
夏水平,《明清粵東石窟河的社會變遷與對台灣的移民墾殖》(南昌:南昌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2006),頁9、62-63。
張小聰,《清代長樂客家遷臺探究》(南昌:南昌大學歷史學史碩士論文,2007),頁9-10。
劉明錡,《臺灣西北部河階之地形學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頁122。
羅烈師,《臺灣客家之形成:以竹塹地區為核心的觀察》(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頁61。
(四) 期刋
呂佩如,〈清代竹塹內山地區的拓墾-以合興庄為主軸的探討〉,《新竹文獻》第35期(新竹:新竹縣文化局,2008), 頁15-16。
林正慧,〈閩粵?福客?清代台灣漢人族群關係新探-以屏東平原為起點〉,《國史館學術集刊》第6期(臺北:國史館,2005),頁6。
林孟輝,〈防風林對北部沿海農作物的重要性〉,《桃園區農業專訊》第 21 期(桃園: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桃園區農業改良場,1997),頁17-18。
林倫倫,〈廣東閩方言的分布及語音特徵〉,《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 第8卷第2期(汕頭:汕頭大學出版社,1992),頁54-55。
洪傳祥,〈大員廈門航路上帆船側風航行的優勢〉,《建築學報》第56期(臺北:臺灣建築學會,2006),頁107-129。
洪傳祥,〈季風影響下台閩歷史性航路的開發〉,《建築學報》第60期(臺北:臺灣建築學會,2007),頁197-208。
姜道章,〈甚麼是歷史地理學?〉,《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雙月刊》第7卷(臺北:教育部人文及社會學科教育指導委員會,1996),頁168-187。
施添福,〈從臺灣歷史地理的研究經驗看客家研究〉,《客家文化研究通訊》創刋號(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文化研究中心,1998),頁12-16。
施添福,〈清代臺灣竹塹地區的「墾區庄」:萃豐庄的設立和演變〉,《臺灣風物》第39卷第4期(臺北:臺灣風物雜誌社,1989),頁37-70。
施雅軒,〈客家歷史區域的新研究途徑〉,《環境與世界》第12期(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2005),頁132。
韋煙灶,〈新竹沿海地區的地理環境變遷與區域發展〉,《海洋文化學刊》第5期(基隆:國立臺灣海洋大學,2008),頁170、178-179。
韋煙灶、曹治中,〈桃竹苗地區臺灣閩南語口音分布的區域特性〉,《地理學報》 53期(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地理學系,2008),頁49-83。
徐正光主編,《臺灣客家研究概論》(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7),頁19-41、239-241。
張炎憲,〈清代竹塹地區聚落發展與土地租佃關係〉,《臺灣史研究通訊》第13期(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1989), 頁9。
陳憲明,〈臺灣稻米生產力的區域特性〉,《地理學研究報告》第8期(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1982),頁179。
盛清沂,〈新竹、桃園、苗栗三縣地區開闢史〉,《臺灣文獻》卷31第4期、卷32第1期(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1980)。
黃向春,〈客家界定中的概念操控:民系、族群、文化、認同〉,《廣西民族研究》第3期(南寧:廣西民族研究編輯部,1999)。
張雙慶、莊初昇,〈廣東方言的地理格局與自然地理及歷史地理的關係〉,《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2008),頁411。
莊春萍、張建新,〈地方認同:環境心理學視角下的分析〉,《心理科學進展》19卷9號(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頁1387-1388、1390、1392、1393。
董同龢,〈華陽涼水井客家話記音〉,《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19本(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48),頁81-201。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之海埔經濟》第二冊(臺北:臺灣銀行,1966),頁216-220。。
(五) 研討會論文
呂展曄,〈從祖籍地緣關係來看新竹地區三山國王廟之空間分布特性〉,《101年度臺灣地理學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2),頁4、15。
李科旻、韋煙灶,《清末新竹鳳山溪流域閩、客族群空間分布之探討》,《語言文化分佈與族群遷徙工作坊》(2012臺灣師範大學場次)。
韋煙灶、林雅婷,〈桃園及新竹沿海地區閩、客移民分佈的地理意涵—以新屋及新豐的調查為例〉, 《客家文化與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研討會》(2008),頁1-24。
韋煙灶、林雅婷' 李科旻,〈以地圖作為研究工具來解析台灣閩、客族群分佈的空間關係—以桃園新屋與彰化永靖的比較為例〉,《第13屆台灣地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9),頁1-22。
韋煙灶(2012),〈新竹地區閩、客族群祖籍分布之空間分析〉,《語言文化分佈 與族群遷徙工作坊》(2012臺灣師範大學場次),頁8-11。
洪惟仁,〈南投地區的語言分布〉,《臺灣的語言方言分佈與族群遷徙工作坊》(2008臺中教育大學場次),頁28。
洪惟仁,〈台灣地區的語言分佈〉,《馬來西亞語言暨應用語言學系學術論文系列(二)》(馬來西亞吉隆坡:聯營出版社,2010),頁1-39。
洪惟仁,〈台灣西北海岸閩客交界地帶的語言分佈〉,《台灣語言文化分佈與族群遷徙工作坊》(2010),頁5-6。
許世融,〈日治時期新豐、新屋、觀音地區的族群分布與變遷(1915-1935)〉, 《臺灣語言文化分佈與族群遷徙工作坊》(2010),頁4-2。
陳春聲,〈韓江流域的社會空間與族群觀念〉,《區域再結構與文化再創造:一個跨學科的整合研究學術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05),頁51。
賴玉玲,〈清代咸菜甕地區的經濟發展與客家人的拓墾〉,《91年度客家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2),頁17-18。
(六) 研究報告
林慶宏,〈高雄市客家人的分布情形〉,《高雄市客家族群研究》(高雄:高雄市政府研考會,2000),頁45。
施添福,〈地理學的空間觀點〉,《地理研究報告》第16期(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1990),頁119。
韋煙灶、張智欽,〈新竹市南寮地區的區域發展、聚落及宗族發展之探討〉,《地理研究報告》第40期(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2004),頁92、95-97。
韋煙灶、林雅婷,〈桃園及新竹沿海地區閩、客移民分佈的地理意涵—以新屋及新豐的調查為例〉,《客家文化與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研討會》(龍岩:龍岩學院客家文化中心暨龍岩市委宣傳部,2008),頁1-24。。
徐勝一,〈清初陸豐客家渡台時空背景之研究-《渡台悲歌》與《渡台帶路切結書》的聯想〉,《語言文化分佈與族群遷徙工作坊會議論文集》(2012,台師大場),頁5-3。
張維安,〈99年至100年全國客家人口基礎資料調查研究〉,《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11),頁 83-84。
張翰璧,〈客家族群產業經濟研究:以鳳山溪為例〉,《臺灣客家族群的聚落、歷史與社會變遷(四溪計畫)子計畫7》(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與文化研究所,2009)。
陳正哲,《臺灣樟腦業製腦空間中的區域性格與生產方式之研究-客家產業及其文化之研究》,《97年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8),頁1。
陳芳惠,〈八德鄉農村社會變遷的空間組織〉,《地理學研究報告》第7期(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1981)。
溫紹炳,《臺灣樟腦產業與客家人散佈研究》(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3),頁12-16。
楊文山,〈97 年度全國客家人口基礎資料調查研究〉,《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8), 頁98。
賴志彰,《新竹縣鳳山溪沿岸客家人文地景之歷史變遷》(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3)。
(七) 外文
James W. Davidson著(1903),《The Island of Formosa Past and Present》(臺北:南天書局,1988),頁393、399、515-519、542-543。
Maria Teresa Savio Hooke & Salman Akhtar(eds.)(2007).The geography of meanings:psychoanalytic perspectives on place,land,and dislocation.(London:The International Psychoanalytical Association Press).
大園市藏,《臺灣人物誌》(臺北:谷澤書店,1916),頁54。
山口彌一郎,《地理學概論》(東京:文化書房博文社,1966),頁138-139、154-155。
山本三生,《日本地理大系第十一卷.臺灣篇》(東京:改造社,1930),頁319-322。
太田肥洲,《新臺灣支配人物產業史》(臺北:臺灣評論社,1940),頁261-262、265-266。
伊能嘉矩,〈臺灣に於ける移殖漢民原籍及拓地年代〉,《臺灣文化志(下)》(東京:刀江書院,1928),頁382-383。。
伊能嘉矩,《臺灣蕃政志》1973複刻版(臺北:古亭書屋,1905),頁69、285、443-445。
林東辰,《臺灣貿易史》(臺北:日本開國社臺灣支局,1932),頁62-64。
波越重之,《新竹廳志》(新竹:新竹廳總務課,1907),頁499-501。
鈴木質(1932),《臺灣蕃人風俗誌》(臺北:武陵出版,1991),頁262。
臺灣總督府官房調查課,《臺灣在籍漢民族鄉貫別調查》(臺北:臺灣時報發行所,1928),頁2、12-13。
(八) 網路資料
中央氣象局全球資訊網氣候統計資料(新竹氣象站),網址:
http://www.cwb.gov.tw/V7/climate/monthlyMean/Taiwan_tx.htm(2012/05/25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