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石佳玄
SHIH, CHIA HSUAN
論文名稱: 電影《第36個故事》文本中之咖啡館及其文化空間意象之研究
The Study on The 36th story’s – Culture Images and Spaces of Café
指導教授: 劉立行
Liu, Li-Hsi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圖文傳播學系
Department of Graphic Arts and Communications
論文出版年: 2012
畢業學年度: 10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0
中文關鍵詞: 空間意象咖啡館文化空間
英文關鍵詞: Space images, Coffee shop, The cultural space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95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從歐洲中世紀時期開始至今,咖啡文化已經成為一種商品。人們在咖啡館進行消費的同時也在追求它所引起的流行風潮與享受這個地方的人文空間品味。喝咖啡不再只是單純的品嚐飲品,同時亦代表著一種文化社交行為;上咖啡館也表示著一種文化上的交流。時代的變遷使每個時期咖啡館空間氛圍都代表著不同的意涵,值得深思,有深入研究的必要性。
    本研究以台灣拍攝電影《第36個故事》為個案,全劇圍繞著劇組為電影劇本量身建造的「朵兒咖啡館」為拍攝場景,劇本以咖啡館為核心出發,描述咖啡館內訊息的流動、萌芽的夢想、心理價值的衡量與咖啡館所呈現的文化空間氛圍。本研究透過量化屬性的內容分析法分析類目,以咖啡館空間、電影角色型態、電影旁白對話與字幕為主要構面分析;繼而加入劇情敘事。目的是從個案中的影像符號以及語言文字兩大類別當中,歸納出影視媒體對咖啡館文化空間主題的操作手法以及其背後的深層意涵。
    經過彙整後發現,在影視媒體的操作方式之下,呈現出充滿訊息流動的咖啡館氛圍、自我意識形態昇華與轉換的生活方式與影視媒體自我價值的再創造。使閱聽人感受到咖啡館文化空間所散發出來的意識形態或精神力量。整體而言「咖啡館」雖然隨著時代的變遷產生不同的氛圍與機能性;但仍以咖啡館原型為基礎呈現文化空間氛圍;同時透過影視媒體的傳播給予閱聽大眾嶄新的咖啡館文化空間意涵。本研究之結果更可提供影視相關產業提及「咖啡館」議題時做為參考。

    In Europe, from the middle age till now, the coffee culture has turned into one kind of culture commodity. When people are making the consumption of the coffee, they are also seeking the fashion and enjoying the cultural images from the cafe. Here in Taiwan, along with the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changes of the consumption and living styles, people are getting to respect the culture and quality of the diet and life. Having a cup of coffee is not only to taste “coffee” itself, but also representing the behavior of the social culture. Going to the cafe is simultaneously on behalf of the interchanges and communications of the culture. During the time transitions, the cafe is to stand for the different meanings and functions of each time frame.
    The Taiwan film (The 36th story) , the 「朵兒咖啡館」was the entire play construction and also the body for the photography scene. The drama took the “café” as the core to start off and extend the rationality and the passion inside of the café. The story described the different characters going around in the cafe, the running emotions, the budding dreams, the judgment of the psychological value and the ideology of people go to the café. Furthermore, the cultural images and spaces inside of the café were the key role in this drama which affected the messages about the café that the director would like to pass to the public. The current research papers about the café were more like hardware equipment and practical operations as the principal, no many discussions and concepts of the cultural images and spaces. Therefore, it is imperative to talk about the cultural images and spaces behind the café.
    This research was based on Taiwan film (The 36th story) as the case. First, use the content analysis way to analysis the categor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ntent of the drama, generalize the narrative form, the subject and the structure. From the two different categories - the image signs and language writing were to sum up the operations and the deep meanings of the cultural images and spaces of the café for the film, television and media.

    中文摘要 I Summary 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3 壹、傳媒、影視作品為文化意象之推手 3 貳、從環境美學到咖啡館空間的體驗 5 叄、電影《第36個故事》個案價值 6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9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1 第四節 名詞解釋 12 壹、意象 12 貳、文化認同 12 叄、文化空間 12 肆、咖啡館 1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4 第一節 電影《第36個故事》概述 14 壹、 電影劇情敘事介紹 14 貳、「朵兒咖啡館」(Daughter’s Cafe) 21 叄、電影《第36個故事》之相關評論 25 第二節 文化空間概述 29 壹、空間的產生與自覺 29 貳、國外咖啡館文化空間營造之借鏡 39 叄、文獻小結 41 第三節 咖啡意象與文化認同的時代變遷與內涵 43 壹、咖啡象徵意義之演變 (1930~1960年代) 43 一、咖啡是富貴與高貴的象徵 43 (一)、昂貴西餐裡的最後一道料理 43 (二)、喝咖啡 = 上流人士的象徵 44 貳、咖啡象徵意義之延續與詮釋(1960~2010年代) 44 一、咖啡象徵意義的延續與轉變 44 二、「即溶咖啡」出現的衝擊 45 叄、文獻小結 46 第四節、咖啡館空間場域氛圍、歷程與傳播 48 壹、咖啡館文化回顧 48 貳、咖啡館的形成與發展 49 叄、咖啡館場域氛圍及其意涵 56 肆、咖啡館場域之表徵 60 一、咖啡館的文化意涵 61 二、咖啡館的流行意涵 61 三、咖啡館的真實符徵 62 伍、文獻總結 63 第三章 研究方法 65 第一節 研究方法表述與藍圖架構 65 第二節 研究工具與對象 70 壹、研究對象之確認 70 貳、分析單位 70 叄、建構分析類目 71 肆、編碼員之登錄工作與信效度檢定 75 第三節 研究資料分析與步驟 78 壹、內容分析數據統計 78 第四章 資料呈現:數據分析與比較 79 第一節 內容分析結果 79 壹、「咖啡館空間類目表」數據統計 80 貳、「電影角色形態類目表」數據統計 82 叄、「電影旁白對話與字幕類目表」數據統計 84 第二節 類目分析結果 86 壹、「咖啡館空間類目表」分析結果 86 貳、「電影角色形態類目表」分析結果 89 叄、「電影旁白對話與字幕類目表」分析結果 92 第三節 內容分析小節 96 壹、「咖啡館空間類目表」小結 96 貳、「電影角色形態類目表」小結 97 叄、「電影旁白對話與字幕類目表」小結 97 第五章 總結論:研究成果與後續建議 99 第一節 研究彙整與發現 99 壹、影視媒體操作下另一個訊息傳遞載體 99 貳、城市中的雅痞敘事---從「布爾喬亞」到「波波族」的自我意識 101 叄、影視媒體價值的再現---「夢想」與「心理價值」的重新審視 103 肆、臺灣咖啡產業需要更多的故事性 105 第二節 後續研究方向與建議 107 註釋 108 參考文獻 111 附錄一:內容分析編碼登錄表 118

    王石番(1992)。《傳播內容分析法 : 理論與實證》。臺北:幼獅。
    王士文(2000)。《當咖啡香氣瀰漫在法國街頭――論法蘭西咖啡館文化的形成與
    轉變》。輔仁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士文(2004)。《咖啡精神-咖啡和咖啡館的文化記憶》。臺北:果實。
    王素梅、吳怡玲(2009)。《台灣咖啡市場現況與動態分析,IT IS產業評析》。
    王志弘等(譯)(2006)。《文化地理學》(原作者:Mike Crang)。臺北:巨
    流,(原著出版年:2001)。
    王振寰、瞿海源(2003)。《社會學與臺灣社會。》臺北:巨流。
    方怡芬(2004)。《新商品品牌管理與廣告策略研究-左岸咖啡館個案》,
    頁 146-148。
    朱玉芳(1999)。《論陳若曦小說中的文化認同》。東海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朴相姬(2011)。《咖啡狂的筆記》。臺北:博碩。
    沈孟穎(2002)。《台北咖啡館:一個(文藝)公共領域的崛起、發展與轉化
    (1930s-1970s)》,頁25。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碩論。
    李怡芳(2008)。《從文化分析回到經濟社會學:臺灣咖啡館擴散遲緩的歷史比
    較分析》。臺北大學社會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吳怡靜(1999)。<給咖啡多一點故事>。《天下雜誌》,頁44-46。
    吳芝儀、李鳳儒(譯)(2008)。《質性研究與評鑑》。(Michanel Quinn Patton)。
    嘉義:濤石文化。(原著出版年:1990)。
    吳芝儀(2007)。《敘事研究:閱讀、詮釋與分析》。嘉義:濤石。
    吳美枝 (2004)。《台北咖啡館之研究──以文人活動為中心的探(1949-1989)》。
    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心如、簡伯如等譯(2004)。《電影城市》。桂冠,台北。
    林珍良(譯)(2003)。《歐洲咖啡屋》。臺北:聯經。(原作者:Klaus
    Thiele-Dohrmann)。(原著出版年:1999)。
    林義男、陳淳文(譯)(1989)。《內容分析法導論》。(原作者:Robert P. Weber)。
    臺北:巨流。(原著出版年:1986)。
    林信華(1999年)。《符號與社會》。臺北:唐山。
    林良振(1998)。《咖啡使用度及產品涉入程度對咖啡店知覺的影響─以台北市連
    鎖咖啡店為例》。長庚大學管理學研究所碩論文。
    林淑欣(2007)。《蘋果日報頭版照片呈現之風格與意義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
    學圖文傳播所碩士。
    林岡立(2002)。《咖啡連鎖店消費者行為、區位及建築屬性偏好之研究》。逢甲
    大學建築與都市計劃研究所碩論文,頁18-19。
    姜如珮(2003)。《台灣電視中之客家意象:公視「客家新聞雜誌」之研究個案》。
    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宣揚(2002)。《流行文化社會學》,臺北:智揚文化,頁158-195。
    夏鑄九(2009)。<理論建築:朝向空間實踐的理論建構>。臺北:臺灣社會研
    究雜誌社。
    孫慧敏(譯)(2000)。《大革命之前的法國》。臺北:麥田。(原作者:J.H. Shennan
    )。(原著出版年:1989)。
    范婷(2001)。《臺灣咖啡消費文化的歷史分析(A Historical Analysis of Coffee
    Consumption in Taiwan.)》,頁121。
    陳希(2004)。《社會意識與思潮-165問》。臺北:漢湘文化。
    陳信福(2005)。《理性與感性的心靈饗宴–咖啡館之空間氛圍》。龍華科技大學
    商學與管理研究所碩士班碩論。
    陳芸芸(譯)(2004)。《全球化下的傳播與文化》。韋伯,臺北。
    陳芸芸(譯)(2004)。《電視的社會學分析》。韋伯,臺北。
    曹衛東等(譯)(2000)。《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臺北:聯經。(原作者:哈伯
    瑪斯 ( Jürgen Habermas ))。(原著出版年:1989)。
    張錦華(1997)。《公共領域、多文化主義與傳播研究》,臺北:正中書局。
    張錦華(1994)。《傳播批判理論》,臺北:黎明。
    張耀(1995)。<打開咖啡館的門-歐陸三百五十年的文化風雲>。《台北:時
    報文化》。
    張耀(2004)。《咖啡地圖》,臺北:聯合文學。
    張奕財(2009)。《現代美術期刊與台灣美術期刊之藝評論述內容分析》。臺北
    市立師範學院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黃振家(2007)。《大眾媒體研究》,臺北:遠流。
    黃仁達(1999)。《小二,再來一杯咖啡》,臺北:智商文化。
    黃恆正、譯星野克美等(1988)。《符號社會的消費》,臺北:遠流。
    黃映瑀(2005)。《體驗行銷、體驗價值、顧客滿意、品牌形象與行為意象關係之
    研究》。大葉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韋仁(2002)。《形象策略、品牌權益與顧客終身價值關係之研究—以咖啡連鎖
    店類型之證實》。中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詹宏志(1996)。《城市人-城市空間的感覺、符號與解釋》,臺北:麥田。
    楊婉歆(2003)。《都會咖啡館情境空間的體驗—女性的經驗剖析》。逢甲大學建
    築及都市計畫碩士論文。
    楊詠婷(2006)。《巴黎咖啡館作為知識交流的公共空間以及文化符號之意涵原
    型及其轉化》。私立輔仁大學法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
    楊惠雯(2004)。《城市品味空間之研究-以台北市連鎖咖啡館為例》。東海大學建
    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幕華(2003)。《個性咖啡店顧客之商店印象綜合態度與忠誠度關係研究》。
    中原大學室內設計學系碩士論文。
    管倖生(2010)。《設計研究方法》。臺北:全華圖書。
    蔡曜光(2011)。《品牌形象與消費者涉入對購買行為之研究-以連鎖咖啡館為
    例》。國立中央大學管理學院高階主管企管碩士班論文。
    蔡琰(2000)。《電視劇:戲劇傳播的敘事理論》。臺北:三民。
    蔡琰、臧國仁(1999)。<新聞敘事結構:再現故事的理論分析>。《新聞學研究》。
    劉立行(2005)。《影視理論與批評》。臺北:五南。
    劉雅婷(2003)。《音樂與廣告---以2002年即飲咖啡電視廣告為例》。臺北藝術
    大學音樂學研究所碩論。
    劉明峰(2007)。《文化創意與數位內容產品知識對文化認同及來源國形象的創造
    效應》。銘傳大學資訊管理系碩士論文。
    鄭子華(2009)。《 城市與媒體—解讀《慾望城市》中的城市意象》。國立師範大
    學圖文傳播所碩士論文。
    盧非易(1998)。《台灣電影:政治.經濟.美學(1949-1994)》。臺北:遠流。
    謝崇耀(2010)。〈日治時期臺北州漢詩文化空間之發展與研究〉。
    韓懷宗(譯)(2000)。《咖啡萬歲-小咖啡如何改變大世界》。臺北:聯經。(原作
    者:Mark Pendergrast)。(原著出版年:1999)。
    鴻鈞譯(1990)。《榮格分析心理學-集體無意識》。臺北:結構群。(原作者:
    榮格 ( Carl Gustav Jung ))。(原著出版年:1990)。

    <英文部分>
    Addis, M . & Holbrook, Morris B. (2001). On the Conceptual Link Between Mass
    Customisation and Experiential Consumption: An Explosion of Subjectivity, Journal of Consumer Behaviour, Vol. 1, No.1, 2001, pp.50-66.
    Alexandra J. Campbell (2003). Creating customer knowledge competence:
    Managing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Programs strategically.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32, 375-383
    Ariès, P, & Duby, G. (1987). A History of Private Life, 5 vols. Cambridge,
    Mass: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erg, B. L. (2003).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for the Social Science.
    Boston: Allyn & Bacon. Billington, James (1980), Fire in the Minds of Men: Origins of the Revolutionary Faith, New York: Basic Book
    Ben A. & Adam Ho. (2008). Affective Urbanism and the Event of Hope. Space
    and Culture,11,142-159.
    Berger, A. (2000).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research methods:An
    introduction to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London:Sage.
    Cooper. R .G. (1992). The New Prod system: The industry experience. 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 9(2), 113-127.
    Caillat, Z.,& Mueller , B. (1996). Observations:The influence of culture
    on American and British advertising:An exploratory comparison of beer
    Advertising. 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79-88.
    Denzin, N. K., & Lincoln, Y. S. (1998c). Collecting and Interpreting
    Qualitative Materials.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Elias, N.( 1994) .The Civilizing Process. Oxford: Blackwell.
    Friedman, L. D.(ed)(1991).Unspeakable Images:Ethnicity and the American
    Cinema, Urbana,I11.:University of Illinois.
    Goldoni, C(1998). The Coffee House, trans. Jeremy Parzen. New York:
    Marsilio Publishers.
    Henry C. Shelley.(1972). The Spell of Old Paris, Boston L.C. Page &
    company.
    Haarer, A.(1956). Modern Coffee Production. London: (?).
    Hattox, RS.(1999). Coffee and Coffeehouse: The Origins of a Social
    Beverage in the Midieval Near East. USA: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Heise, U.(1987). Coffee and Coffee-Houses. Pennsylvania: Schiffer
    Publishing Ltd.
    Henry C.(1927). The Spell of Old Paris, Boston L.C. Page & company.
    Ien A.(1990).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Towards an ethnographic critique of
    media consumption in the transnational media system. 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5(2).239.
    Jean B.(1968). Le système des objets, Paris: Gallimard.
    John V.& Alex M.& Lorena S.P.(2005). Biodiversity, yield, and shade coffee
    Certification. Obesity reviews.9(2)151-164.
    Knapp & D. E. (2000). The Brand Mindset. New York: McGraw-Hill.
    Kozloff, S.(1992). Narrative theory and television, In Channels of
    Discourse-Television Contemporary Criticism, Chapel Hill: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Leafe, D. and Illott, T(1994). British Film Institute Film and Television Handbook,
    London:British Film Institute.
    Lull, J.(2000). Media,communication, culture: A global approach ,London:Routledge.
    Mark P.(2000). Uncommon Ground:The History of Coffee and How
    It Transformed Our World, New York: Basic book.
    Markman Ellis.(2008). An introduction to the coffee-house: a discursive model.
    Language & communication.28(2),156.
    Pierre F.(1979). Bourdieu La distinction:critique sociale du jugement,
    éditions de Minuit.
    Riessman, C.K (2007). Narrative analysis, Newbury Park, CA;Sage.
    Scott W.(2004). The world of the Paris café:sociability among the French working
    class 1789-1914,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Véronique W.(1992). Guide des bistrots et cafés, Syros la Découverte .
    Volker K.(2007).Cultural Consumption Analysis: Beyond Structure and Agency. Cultural Sociology,1(2), 115-135.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