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周馨怡 |
---|---|
論文名稱: |
台北市公立國中學生電視素養之調查-以台灣電視綜藝節目為例 A Research of student Television Literacy in Public Junior High Schools -An Example of Taiwan’s TV variety shows |
指導教授: |
溫明麗
Wen, Ming-Lee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08 |
畢業學年度: | 96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11 |
中文關鍵詞: | 媒介素養 、媒介教育 、電視素養 、綜藝節目 、批判性思考 |
英文關鍵詞: | Media literacy, Media Education, Television Literacy, Variety Show, Critical Thinking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31 下載:8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台北市公立國中學生電視素養之調查-以台灣電視綜藝節目為例
摘要
媒介教育是現今重要的課程之ㄧ,在媒介資訊如此發達的社會中,國中學生面對綜藝節目品質日益低落的情形下,是否有能力對電視節目內容加以判斷及思考,此為本研究所欲探討之重心,故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於瞭解國中學生對於電視綜藝節目內容的辨識情形,並針對調查結果提出建議,以供學校安排課程時之參考。本研究依照學校規模及地區房價,先將96學年度台北市立公立國中區分為高、中、低三類社經背景,再從中各抽取四所學校,累計共抽出12所國中共計36班,並針對國中各年級學生共976位進行調查。研究工具則為「台北市國中學生電視素養問卷」。
綜合言之,本研究經由資料處理及分析後獲致之結論如下:
一、國民中學學生整體電視素養程度日趨進步
二、關注傳統理論的電視素養較多,關注現代的電視素養較少
三、學生在電視收視時間、動機與喜愛節目類型等收視行為管理欠佳
四、家庭社經地位的落差會影響學生電視素養能力
五、學生對於綜藝節目類型之選擇會影響其電視素養之表現
六、藉由加強學生電視素養認知層面,將能有效提升其批判思考技能
根據上述研究發現,本研究亦對節目製作單位、教育單位、學校、家庭教育及未來研究方向提出建議。
A Research of student Television Literacy in Public Junior High Schools -An Example of Taiwan’s TV variety shows
Abstract
Media educatio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ourses. The media is flushing all over the country. The lower quality programming of TV has deeply influenced the junior high student . Judging from the ability to identify the TV program becomes our subject for research. The result will be submitted to the school for the reference to arrange the courses. This survey is based on the scale of the school and the real estate . First of all, we divide Taipei city junior high school into three parts as high ,middle ,low living standard. from each of them, we choose 4 as the sample . It sums up 12 schools. In other words , there are 36 classrooms which is 976 students included. The method for this research is to fill out the form called the survey of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for Taipei city junior high students.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1. The National Middle School students overall quality of television Literacy increasing degree of progress.
2. Concerned about the theory of traditional TV quality more concerned about quality of modern television less.
3. Students in the TV ratings, motivation and audience favorite type of program management poor.
4. Family socioeconomic status differences in quality, television will affect the ability of students.
5. The types of students shows the choice will affect its performance TV quality.
6. By the quality of the student television cognitive technical level, will be able to effectively enhance its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Based on the research findings, several suggestions are offerd for authorities of educationl administration, elementary schools, family education and future practice and research.
參考書目
壹、中文部分
中華民國刑法(2007)。
王姵雯(2002)。影響台北市青少年學生電視識讀能力相關因素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王敏如(2000)。閱聽人與電視劇互動情形之探索:以兒童詮釋連續劇性別刻板印象為例。私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成露茜、羅曉南(2004)。媒體識讀-一個批判的開始。台北:正中。
台北市市政府教育局統計室(2007)。2007年4月16日,取自http://www.edunet.taipei.gov.tw/public/public.asp?SEL=52
民法(2007)。
伍至亮(2002)。國小高年級學生自我概念與電視收視行為、偶像崇拜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朱澤剛、吳翠珍(1994)。我國國小學生電視識讀能力研究。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吳美美(1996)。資訊時代人人需要資訊素養。社教雙月刊,73,4-5。
吳翠珍(1993)。解毒電視?解讀電視!─談媒體教育中的電視素養。教育科技媒體,7,3-11。
吳翠珍(1996)。媒體教育中的電視素養。新聞學研究,53,39-59。
吳翠珍(2000)。迎接媒體教育時代的來臨。台北:電視文化研究委員會。
吳知賢(1990)。電視暴力對國小兒童社會態度之影響。台南師院學報,
23,99-123。
吳知賢(1998):兒童與電視。台北:桂冠。
吳知賢(2000):國小兒童電視識讀課程教學實驗成效分析。視聽教育雙
月刊, 42,1-11。
吳知賢(2002)。台灣電視綜藝節目內容的探討。國政分析。2007年3月3日,取自 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EC/091/EC-B-091-046.htm
吳明隆(2006)。SPSS統計應用實務。台北:松崗出版社。
吳清山、林天祐(2005)。教育新辭書。台北:高等教育。
李宗薇(1996):電視的批判觀看技能。康軒教育雜誌,26,9。
李承宇(2003)。閱讀人思考的變革:媒體素養意涵新探。國立台北師範
學院教育傳播與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李美華(2001)。淺談電視觀眾之媒體素養—媒體參與、回饋、近用以及
收視率的探討,媒體識讀教育月刊,10,13-16。
李曉媛(2003)。媒體素養融入國小高年級社會科之合作行動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教育科技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兒童及少年福利法(2003)。
林玉珮(2006)。大學生應有的素養與能力。台北:天下雜誌。
林亦君(2000)。哈日?解日?從媒體識讀教育談起。電視文化家書,161,
2。
林作逸(2006)。電視媒體素養批判思考教學在國小高年級資優班之應用。
資優教育,98,34-43。
林家宏(2001)。嘉義市社區大學實施電視素養教育需求評估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林淑貞(2001)。國小學童收看電視綜藝節目之情形、看法及電視綜藝節目識讀教學成效之探討。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周慧美(1998)。國小學童電視識讀能力之探討及電視識讀教學成效分析。國立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邱民才(2002)。高中實施媒體識讀教育之評估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政大傳播學院媒體素養研究室(2004)。公眾近用媒體之完全攻略手冊。台北市: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胡夢鯨(1988)。從思想研究的本質與步驟談「回歸原典」的必要性。現代教育,3,150-161。
馬瑜婷(2007)。國小教師電視素養知能之研究。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
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徐照麗(2001)。我國推廣國小電視媒體教育課程之研究。台北市:媒體識讀推廣中心。
翁懿新(2004)。國小家長對電視識讀教育態度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行政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陳旻宏(2005)。台灣綜藝談話性節目之娛樂探討-以「康熙來了」為例。台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尚蕙(2005)。國民小學教師媒體素養之調查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陳怡如(2004)。綜藝節目色情與暴力內容效果-以台北市國民中學學生為例。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郭佳穎(2005)。台北縣市國民小學教師對媒體素養教育知覺之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郭為藩(1987)。特殊兒童心理與教育。台北市:文景書局。
郭靜晃(2000)。台灣少年媒體使用之現況分析。台北:2000 年媒體、公民、教育國際研討會。
許碧月(2004)。國小教師對媒體識讀教育之認知與實踐之調查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張宏源(2001)。媒體識讀:如何成為新世紀優質閱聽人。台北:亞太。
張春興(1990)。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淑綺(2000)。我是誰?青少年的再現─以平面媒體為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教育部(2002)。媒體素養教育政策白皮書。台北:教育部。
婦女新知基金會(2000)。體檢電視綜藝節目座談會摘要。2006年11月18日,取自http://www.awakening.org.tw/afvwdtl.asp
曾莉婷(2001)。複製/父制的兩性關係--晚間綜藝節目內容分析。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洐儀、張麗蕙(1999)。從綜藝節目辛辣風潮看觀眾收視意向,廣告雜誌,101,132-136。
溫明麗(1997)。批判性思考即為通識教育。教育研究集刊,39,15-26。
溫明麗(1997)。批判性思考教學-哲學之旅。台北:師大書苑。
溫明麗(2003)。皮亞傑與批判性思考教學。台北:洪葉文化。
電視文化研究委員會(1997)。台北市國中生收視行為調查報告。台北:電視文化研究委員會編。
管中維(1996)。從文化消費的觀點探索電視新聞收視行為。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蔡菁秤(2000)。兒童電視識讀能力與父母介入兒童收視行為。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潘玲娟(2000)。媒體暴力對兒童、青少年的影響和省思-從層出不窮的社會事件談起。復興崗學報,69,311-324。
廣電基金會(1999)。全國電視收視行為調查。台北:財團法人廣播電視事業發展基金會。
廣電基金會(2001)。2001年台灣地區3歲至18歲閱聽眾廣電媒體使用行為調查。台北:財團法人廣播電視事業發展基金會。
劉德蕙(2002)。綜藝節目製作應重社會責任。銘報。2007年2月3日,取自http://mol.mcu.edu.tw/show.php?nid=1800
戴秀玲(2003)。兒童之批判觀看技能與觀看靈異節目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傳播與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謝鵬雄(1997)。製作綜藝節目的前瞻。廣電人,25,19-20。
聶寅(1997)。漫談綜藝節目。廣電人,25,17-18。
關尚仁(1997)。台灣綜藝節目現象談。媒體識讀教育月刊。2007年1月28日,取自http://www.tvcr.org.tw/life/media/media33.htm
關尚仁(1999)。看優質綜藝休閒有品質。廣電人,49,35-36。
饒淑梅(1995)。國民中學實施電視素養課程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貳、外文部分
Anderson, J. A. (1983). Television literacy and the critical viewer. In J. Bryant, & D. R. Anderson(Eds.),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television.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Inc.
Buckingham, D. (1990). Media education: From pedagogy to practice. In D. Buckingham (Ed.), Watching Media Learning: Making Sense of Media Education. London: The Falmer Press.
Buckingham, B. (1991). Teaching about the media. In Lusted, D. (Eds.), The media studies book: A guide for teachers. London: Routledge.
Buckingham, D., Hey, V., & Moss, G. (1992). Rethinking television literacy: How children understanding television. In Bazalgette, C., Bevort, E. & Savino, J. (Eds.), New directions: Media education worldwide. London: British Film Institute.
Buckingham, David (1998). Media education in the UK: Moving beyond
protectionism.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8 (1), 33-43.
Brown, J. A. (1991). Television "critical viewing skills" education: Majority media literacy project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selected countries. New Jersey: Hillsdale.
Cianciolo, P. J. (1988). Critical thinking in the study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in
the elementary grades. Elementary Subjects Center Series (No.5).
Michigan.
Ennis, R. H. (1987). A taxonomy of critical thinking dispositions and abilities.
In J. B. Baron & R. J. stenberg. (Eds.). Teaching thinking skills;theory and
practice. NY: Freetman and Company.
Gerbner,G,& Gross,L. (1976). Living with television:The violence
profil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26(2),173-179.
Hart, A. (1991). Understanding the media: A practical guide. London: Routledge.
Hefzallah, I. M. (1987). Critical viewing of television: A book for parents and teachers. Boston: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Hortin, J. A. (1980). Visual literacy and visual thinking.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214 522).
Humes, B. (1992). The national literacy act: what librarian should know. The Bookmark, 50(3), 206.
Kellner, Douglas (2001). New technology/new literacy: reconstructing education for the new millenniu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and design education.
Kress, G. (1992). New directions:Media education worldwide. London: British Film Institute.
Kubey, R. (1998). Obstacl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media education in the U.S.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8, 58-69.
Masterman, L. (1983). Media education: theoretical issues and practical possibilities,Prospects,13(2),183-191.
McPeck, J. E. (1981). Critical Thinking and Education. Oxford:
Martin Roberston.
Neuman, S. B. (1991). Literacy in the television age. New Jersey: Ablex.
Norris, S. P.& Ennis, R. H. (1989). Evaluating critical thinking. Pacific Grove, CA: Midwest Publication.
Paul, R.W.(1993).Critical thinking:What every person needs to survive
in arapidly changing world(II). Edited by Jane Wilson and
A.J.A.Binker Foundation for Critical Thinking.
Potter. W. J. (1998). Media Literacy. London:Sage publications.
Scheurer, T. (1985). The variety show. TV Genres: A Handbook and Reference Guide. Westport,Connecticut: Greenwood.
Silverblatt, A. (1995). Media literacy:keys to interpreting media Message. Westport: Praeger Publishers.
Swartz-Tetrault, A. M. (1989). Facilitating critical and creative
thinking dispositions in children. U.S.Dept. of Education, Office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Improvement.
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1986). Meriam-Webster Inc.
Williams, T. M. (1986). Summary, conclusions, and implications. In T. M. Willions (Ed.), The Impact of Television. London: Academic Press.
Young, B. M. (1990). Television advertising and childre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