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慧君 Chen Huei Chun |
---|---|
論文名稱: |
台灣地區藝術策展公司多元角色之探討(1990~2013) A Study of Diverse Role of Art Curatorial Service in Taiwan(1990~2013) |
指導教授: |
曾肅良
Tseng, Su-Lia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
論文出版年: | 2013 |
畢業學年度: | 101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99 |
中文關鍵詞: | 策展 、文化中介者 、藝術場域 |
英文關鍵詞: | curation, cultural mediator, art field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493 下載:4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以研究者自身策展實務經驗及藝術市場觀察,九〇年代起,台灣藝術策展公司如何兼顧文化素養與商業利益,介於藝術家,合作廠商與收藏家,一般民眾之間,以多元的角色扮演,維持藝術生態的平衡。
本論文共計五章,第一章就本文之研究動機、目的、內容及方法做一敘述,第二章文獻探討:就文化經濟學觀點切入,以當代消費文化社會理論闡明,台灣藝術策展公司於藝術生態中「文化中介」角色之定義,第三章九〇年代起台灣藝術策展公司之歷史脈絡:了解「策展」概念,如何成為一門顯學,第四章藝術策展公司之角色定位:以自身策展經驗為例,並蒐集相關資料,耙梳策展主要工作項目,並且針對展覽策劃、藝術經紀、商品販售、媒體公關四個主要工作項目進行討論,第五章結論與建議:對全文做綜合性的描述,探究藝術策展公司多元且複雜的商業經營模式,以及本論文所衍生可供後續研究之議題。
This thesis, based on the researcher’s own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curatorial services and observations of the art market, investigates how curatorial companies in Taiwan since the 1990s balance cultural values and commercial interests, mediate among artists, business partners, collectors and the general public and maintain the balance of the art ecology by playing this diverse role.
There are five chapters in this thesis: Chapter One describes the motivation, the purpose, the content and the method of the research. Chapter Two forms the literature review: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cultural economics, it clarifies through contemporary consumer culture and social theory the definition of Taiwan’s curatorial company’s role as a “cultural mediator” in the ecology of art. Chapter Three tells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curatorial companies in Taiwan since the 1990s and how the concept of “curation” became a school of learning. Chapter Four touches upon the role and position of curatorial companies: takes own curatorial experience as an example while collecting information from other sources and shows their major fields of work, discussing subjects from exhibition planning, art brokerage and sales to media promotions and public relations. Chapter Five marks the conclusion and suggestions, providing comprehensive explanation of the thesis, exploration of the diverse and complex business model of curatorial companies, and derived subjects for further studies.
一、 專書
(一) 中文資料
1. 林富美(2006)。《台灣新聞工作者與藝人─解析市場經濟下的文化勞動》。台北:秀威資訊出版社。
2. 高千惠(2006),叛逆的捉影:當代藝術家的新迷思,台北:遠流出版社,103頁
3. 蔡源煌(1991)。《當代文化理論與實踐》。台北:雅典出版社。
(二) 英文資料
1. Baudrillard, Jean(1968). Poster, Mark, ed.(2001). “The System of Objects.” In Jean Baudrillard Selected Writings. California: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2. Featherstone M., 1991, Consumer Culture and Postmodernism, London: Newbury Park, Calif.: Sage Publications.
3. Paul du Gay (ed.) 1997: Production of Culture / Cultures of Production, London: Sage.
4. Stuart Hall, Paul du Gay, eds. (1996). Questions of Cultural Identity. Sage Publications Ltd.
5. Willam J. Baumol, William G. Bowen, ( 1993 ). Performing Arts-The Economic Dilemma: A Study of Problems Common to Theater, Opera, Music and Dance (Modern Revivals in Economics)
二、 期刊論文
(一) 中文資料
1. 王曉晴(2004),〈國際展覽策展員 翁佳穗〉,《Cheers 快樂工作人雜誌2004/9月號》第48期,台北:天下雜誌
2. 石瑞仁(1998), 〈當代藝術展覽的觀念與策略〉,《全球華人美術策展人會議文集》。臺中:臺灣省立美術館。頁74~81。
3. 余範英(1998 ) ,〈期待華人觀點清吭的在世界發聲〉,《全球華人美術策展人會議文集》臺中:臺灣省立美術館。頁7。
4. 林惺嶽(1998 ) ,〈藝術的展覽與展覽的藝術:試論策展人的角色及功能〉,《全球華人美術策展人會議文集》。臺中:臺灣省立美術館。頁8~21。
5. 林平(2005), 〈策展人光環-台灣策展事業的漫漫長路〉,《美術論叢》第82期「台灣當代藝術特記」,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頁213-236。
6. 林平(2012),〈策展人的誕生──台灣策展教育的建構和異相〉,《典藏今藝術2012/10月號》,第241期,台北:典藏藝術,頁30-36。
7. 林富美、沈宜蓉、陳健倫(2004),〈媒體行銷文化商品創造之綜效──以聯合報系「兵馬俑‧秦文化特展」與「印度古文明‧藝術特展」為例〉,《傳播與管理研究》第3卷,第2期,頁67-104
8. 胡朝聖(2009),〈獨立策展人要先懂得活下去,才有夢〉,《當代藝術新聞》第58期,台北:華藝文化,頁36-37。
9. 連俐俐(2013) ,〈回顧北美館特展事件 重談美術館自製外來特展的困境〉,《典藏今藝術2013/4月號》第247期,台北:典藏藝術,頁120-123。
10. 連俐俐(2013),<弔武丁與婦好>,《典藏今藝術》,第248期,2013年5月號,台北:典藏藝術,p160-163
11. 連俐俐(2013),〈消失的靈光 「衍生展覽」衍生的新問題〉,《典藏今藝術》,2013年3月號,頁118
12. 黃才松(2013),〈墨海奇航─李奇茂教授水墨藝術的美學性格析探〉,《李奇茂教授藝術風格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台灣藝術大學,2013,頁33
13. 鄭慧華(2011),〈策展專業vs官僚機制─從本屆威尼斯台灣館策展工作談起〉,《今藝術2011/11月號》第230期,台北:典藏藝術,頁124-127
14. 劉安怡、劉紋豪、吳嘉瑄記錄整理(2009),〈國際策展趨勢與觀察座談會─策展機制的形成與未來走向〉,《典藏.今藝術》2009年8月號,台北:典藏藝術。
15. 藍雅婷(2009),〈焦點人物:策畫雍正、梵谷來台 為老報業打造獲利新模式∕楊仁烽 聯合報成功轉型的操盤手〉,《今周刊》,第670期,2009年10月22日,台灣,頁42
三、 學位論文
(一) 中文資料
1. 陳坤宏(1990)。《台北市消費空間結構之形成及其意義》。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2. 葉樹姍(民81)。《主播來頓文化大餐如何-探究電視新聞中藝文報導的質與量》。國立台灣大學新聞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3. 楊雅茹(民96)。《誰的藝文版?報紙藝文新聞產製和表現之初探 - 以中國時報、聯合報、自由時報為例》。世新大學新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四、 網站資料
1. 〈2013年藝術品投資:文玩走勢較好書畫是主流〉,《南國財富》周刊,2013年1月,網址: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shuhua/2013-01/23/c_124267007.htm,搜尋日期:2013年4月14日
2. 文化部,台灣大百科全書,網址: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24312,檢索日期:2013年5月1日
3. 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台灣博物館名錄,網址:http://www.cam.org.tw/big5/museum02.asp,檢索日期:2013年3月30日
4. 王嘉驥,〈獨立策展路迢迢!〉,網址:http://www.itpark.com.tw/people/essays_data/7/288,線上檢索日期:2013 年3月30日。
5. 〈由策展到策人〉,網址:http://mediaproplus.wordpress.com/2013/01/25/由策展到策人/,檢索日期:2013年4月20日
6. 北美館官方網站,網址:http://www.tfam.museum/TFAM_About/bulletin_page.aspx?messageId=551&PMN=b&PMId=15,線上檢索日期:2013 年4月30日。
7. 林美姿(2008)〈藝術市場,永遠不嫌遲 連普羅大眾也著迷的新投資工具〉,《遠見雜誌》,第265期,,網址:http://www.gvm.com.tw/Boardcontent_14298.html,搜尋日期:2013年4月14日
8. 林紜甄,〈博物館結合周邊 法令配套待完善〉,《旺報》,2013年3月23日,網址: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11051307/112013032300903.html,搜尋日期:2013年4月14日
9. 陳宛妤,〈時藝多媒體總經理 林宜標:沒有堅持就沒有達利〉,《時報周刊 》,第1793期,2012年7月號,http://mag.chinatimes.com/mag-cnt.aspx?artid=14805,檢索日期:2013年4月20日
10. 〈[時兆品牌故事] 走過50 年 聯合報擁抱時代潮流〉,網址:http://mypaper.pchome.com.tw/glennsun/post/1312543486,搜尋日期:2013年4月14日
11. 張馨之、江則潔/採訪整理,〈徐文瑞 - 獨立策展人兼藝評家〉,非池中藝術網,網址:http://artemperor.tw/talks/84,線上檢索日期:2013 年3月30日。
12. 楊衍畇,「聖彼得堡博物館之夜」策展研習計畫,網址:http://yunnia.blogspot.tw/2013/03/blog-post.html 線上檢索日期:2013年5月11日
13. 維基百科(2013年3月13日):文化經濟學。線上檢索日期:2013年3月22日。
14. 賴香伶,〈開展策展網絡〉,網址:http://www.ncafroc.org.tw/curator/2004/introduction.html,線上檢索日期:2013 年3月29 日。
15. 橘園國際策展股份有限公司官方網站,網址:http://www.loranger.com.tw/our_profession.php,線上檢索日期:2013 年3月30日。
16. 藝文團體稅賦現況,臺北市文化產業發展委員會-文創資源專區,網址:http://www.culture.gov.tw/frontsite/creativity/cms/contentAction.do?method=viewContentList&subMenuId=710603&siteId=MTEx,查詢日期:2013.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