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吳麗琴 |
---|---|
論文名稱: |
國民小學實施學校社區化可行性認同度之研究-以台北市為例 |
指導教授: | 林勝義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01 |
畢業學年度: | 8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32 |
中文關鍵詞: | 國民小學 、社區 、學校社區化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56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台北市國民小學之背景因素、學校與社區的聯結與落實學校社區化可行途徑之關係,綜合研究結果,據以做成建議,以供國民小學落實學校社區化之參考。
研究者根據相關理論及文獻探討的結果,自行編製「落實學校社區化可行途徑」之調查問卷,問卷內容包含學校社區化量表、學校與社區的聯結量表、基本資料。採問卷調查法,以台北市140所公立國民小學之教職員為研究對象,共得實際有效樣本509份,依據受試者填答結果,再分別以平均數、標準差、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逐步多元回歸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處理。
研究結果如下:
一、 台北市國民小學教職員對落實「學校社區化」可行性之認同情形。
認為可行性較高的為「了解社區特性」,最低的為「學校開放資源給社區使用」;對「學校與社區的聯結」可行途徑,認為可行性較高的為「社區模式」,較低的為「學校模式」。
二、 不同背景因素之學校教職員對「落實學校社區化」可行途徑認同度之差異情形:
(一) 不同服務年資、學歷、學校規模之學校教職人員在「學校社區化」各層面之得分平均數沒有顯著差異。
(二) 男性學校教職人員對「學校開放資源給社區使用」及「促進社區發展」兩個層面之認同度顯著高於女性。
(三) 「51 –60歲」年齡組之學校教職人員對「了解社區特性」層面之可行性認同度顯著高於「30歲以下」、「31-40歲」、「41-50歲」三個年齡組。
(四) 「教師兼主任」在「重視社區需求」層面之可行性認同度顯著高於「組長」高,「教師兼主任」在「開放資源給社區使用」層面之可行性認同度顯著高於「其他」人員(學校義工、家長會成員)。
(五) 「商業區」之學校教職人員在「學校開放資源給社區使用」層面之得分平均數顯著高於「住商混合區」。
三、 不同背景因素之學校教職員對「學校與社區的聯結」可行途徑認同度之差異情形:
(一) 不同性別、年齡、學歷、年資之學校教職人員在「學校與社區的聯結」各層面之得分平均數沒有顯著差異。
(二) 校長在「學校模式」層面之可行性認同度顯著高於「組長」。
(三) 「商業區」之學校教職人員在「社區模式」層面之得分平均數顯著高於「住商混合區」。
四、 「學校社區化」與「學校與社區的聯結模式」之相關情形。
(一) 國民小學學校人員在「學校社區化」中的「重視社區需求」層面之可行性認同度與「運用社區資源」之相關係數最高,與「促進社區發展」之相關係數最低。
(二) 國民小學學校教職人員在「學校社區化」中的「了解社區特性」層面之可行性認同度與「重視社區需求」之相關係數最高,與「促進社區發展」之相關係數最低。
(三) 國民小學學校教職人員在「學校社區化」中的「開放社區資源給社區使用」層面之可行性認同度與與「重視社區需求」之相關係數最高,「運用社區資源」、「了解社區特性」次之,與「促進社區發展」之相關未達顯著。
(四) 國民小學學校教職人員在「學校社區化」中的「運用社區資源」層面之可行性認同度與「重視社區需求」之相關係數最高,與「促進社區發展」之相關係數最低。
(五) 國民小學學校教職人員在「學校社區化」中的「促進社區發展」層面之可行性認同度「重視社區需求」之相關係數最高,「運用社區資源」、「了解社區特性」次之,與「開放資源給社區使用」之相關未達顯著。
(六) 國民小學學校教職人員在「學校與社區的聯結模式」中的「學校模式」層面之可行性認同度與「運用社區資源」之相關係數最高,與「促進社區發展」之相關係數最低。
(七) 國民小學學校教職人員在「學校與社區的聯結模式」中的「社區模式」層面之可行性認同度與「運用社區資源」之相關係數最高,與「促進社區發展」之相關係數最低。
根據以上研究結果,提出幾點建議以供參考:
一、 對教育行政主管機關的建議
(一) 研擬獎勵性的措施,鼓勵學校與社區的結合。
(二) 增加學校教職人員的編制,以鼓勵學校教職人員推行學校社區化活動。
(三) 成立專責單位或或普遍聘用專任社會工作教師
(四) 編列推動「學校社區化」工作之專款預算,以作為學校推動社區化工作之經費來源。
(五) 訂定「學校社區化」之長程工作計劃,以作為推動學校社區化工作之依據。
二、 對國民小學的建議
(一) 訂定辦法,鼓勵學校人員參與社區活動,增加其與社區互動的機會,以利學校社區化之落實。
(二) 各校課程發展委員會應深入了解社區特性及需求,規劃學校與社區結合之課程,以融入各領域之教學活動。
(三) 年齡層較低的學校教職人員,應深入了解社區特性,凝聚社區意識。
(四) 辦理學校社區化之相關研習活動,提高女性教職人員之認同度。
(五) 加強學校家長、義工應對教師投入學校社區化工作的認同,讓其了解推動學校社區化,不僅有助於提昇學校效能,促進社區發展,亦可提升學生之學習成就。
三、 對學校所在社區的建議
(一) 社區參與學校事務,應尊重學校專業自主權,勿對學校行政之造成干擾,導致學校落實學校社區化之意願降低。
(二) 社區對於校園開放後,所增加的學校問題與困擾,應與學校共同商議解決。
四、 對未來繼續研究的建議
(一)在研究範圍方面,可擴大到全台灣地區各級學校。
(二)在研究方法方面,可考量採用個案研究或實驗研究,深入探討個別學校有關社區化之落實情形。
(三)在研究對象方面,應包含社區人士。
參考文獻
一、 中文部分
朱岑樓編(民80)。社會學辭典。台北:五南書局。
朱元祥(民88)。終身學習社會中學校公共關係之角色。中等教育,第5卷第6期,32-39頁。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民85a)。行政院教育改革委員會:第三期諮議報告書。台北:行政院。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民85b)。行政院教育改革委員會: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台北:行政院。
吳宗立(民88)。學校與社區關係的經營。中等教育,第50卷第6期,19-25頁。
李建興(民83)。學校應成為社區文化的堡壘。社會教育雙月刊,64 期,11-13頁。
李春梅(民88)。國民小學教師參與社區成人教育活動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聰超(民84)。鄉土教學與社區資源的運用。教師天地,76期,41-45頁。
宋鎮照(民86)。社會學。台北:五南。
吳宗立(民88)。學校與社區關係的經營。中等教育,第50卷,第6期。
邱天助(民83)。推展社區學校教育,落實終生教育理念。社會教育雙月刊,64期,14-19頁。
林清江(民84)。學習社會的教育改革。成人教育雙月刊,27期,2-9頁。
林清達(民85)。社區居民對國民小學與社區互動之角色期望研究,國際人文年刊,第5期,217-253頁。
林勝義(民84)。如何善用社會資源辦理社教活動。教師天地,76期,28-33頁。
林聰地(民89)。台中縣國民小學教育改革與學校效能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哲義(民86)。社區與學校。台灣教育,558 期,20-27頁。
胡邦欣(民89)。學校與社區家長的互動關係:一位原住民女校長的理念與策略。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震、林萬億(民75)。當代社會工作。台北:五南書局。
高強華(民86)。創造學校與社區互動的新境界。台灣教育,558期,2-9頁。
徐薇(民88)。台北縣國民小學教師運用社區教學資源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水德(民83)。學校社區化—教育改革的方向。社會教育雙月刊,64期,8-10頁。
郭淑娟、陳家麒、葉怡青整理(民83)。「學校社區化」綜合研討紀實。社會教育雙月刊,64期。
陳玉賢(民86)。學校社區化、社區學校化是「教育改革工程」的良藥。台灣教育,558期,47-50頁。
陳玉桂(民88)。國中校長與社區互動關係之研究—校長的經驗紀實。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陳其南(民84)。終生學習與社區總體營造。收於社區成人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學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成人教育研究中心。
陳其南(民88)。學校、社區與地方的教育學習體系的改革。中等教育,第50卷第6期,2-6頁。
陳明德(民86)。整合社區教育資源充實多元學習內涵邁向學習社會的理想。北縣教育,17期,82-83頁。
陳奎喜(民84)。學校與社區的關係。教師天地,76期,18-21頁。
陳益興(民81)。我國社會教育析論。台北:五南書局。
陳熔釧(民85)。國民小學與社區溝通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幸愉(民83)。國民小學運用社區資源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新松(民72)。國民中學利用社區資源之途徑。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鈿富(民85)。教育概論。台北:三民書局。
郭生玉(民86)。心理與教育研究法。台北:精華書局。
教育部(民84 )。中華民國教育報告書—邁向二十一世紀的教育願景。台北:教育部。
黃正治(民78)。國民小學參與社區發展工作之主要途徑。成教季刊,12期,50-57頁。
黃武宗( 民84)。如何建立社區文化以提昇社區生活品質。全國社區發展會議第三分組引言報告。台北:內政部。
黃鴻文(民83)。社區與學校結合的模式。社會教育雙育刊,64期,25-28頁。
彭如婉、陳耀崑(86)。社區總體營造、社區發展與學校教育。台灣教育,558期,37-46頁。
曾燕春(民87)。學校社區化的內在驅力與相應措施。國立編譯館通訊,第40期,14-20頁。
詹棟樑(民84)。學校社區化與兒童教育的關係。教師天地,76期,22-27頁。
蔡瑞榮(民83)。「學校社區化,社區學校化」的理念與做法,載於「學校社區化」。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主編,台北:師大書苑。
蔡文輝(民86)。社會學。台北:三民書局。
蔡文斌(民88)。國小實施「鄉土教學」之合作行動研究—以結合新港鄉社區資源為例。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勇美,章英華主編(民86)。台灣的都市社會。台北:巨流出版社。
蔡宏進(民78)。鄉村社會學。台北:三民書局。
蔡祈賢(民86)。學校社區化、社區學校化—學校與社區關係的新探討。教師天地,86期,6-10頁。
鄭熙彥(民74)。學校教育與社區發展。高雄:復文書局。
劉大和(民88)。學校社區化校園空間利用升級。中等教育,第50卷,第6期,13-18頁。
薛春光(民86)。提供學校教育資源,促進學校社區化,開啟學習社會契機。北縣教育,17期,80-81頁。
閻自安(民88)。學校社區化之基本理念、策略與實施。國教學報,第11期,307-331頁。
謝文全(民82)。教育行政-理論與實務。台北:文景出版社。
二、 西文部分
Brunner, E. De. S. & Hallenbeek. W.C. (1955). American society :Urban and rural patterns.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Boethel,Martha(1999). Connecting Rural School Improvement and Communi-ty Development.Benefits〔Squared〕: The Rxponential Results of Linking School Improvement and Community Development, Issue Number One.(ERIC Document Reproducation Service No.ED434786)
Clark, D. (1996). School as learning communities :Transforming Education. London:Assell.
Collins,Timothy(1999).Crucial Policy Links:Rural School Reform, Community Development, and Citizen Empowerment.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Rural Sociological Society. Chicago, IL, August 4-8,1999.(ERIC Document Reproducation Service No.ED437263)
Goetz, P. W. (1990). The New Encyclopedia Britannca. Vol. 3. Chicago: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Gonder, P. O. (1977). Linking schools and the community. Virginia : National School Public Relations Association.
Havighurst, R. J. & Neugarten,B.L.(1967).Society and Education. Boston: Allyn & Bacon.
Hass, T. and Nachtigal, P.(1998). Place Value: An Educator’s Guide to G-ood Literature on Rural Lifeways, Environments, and Purposes of Education. Charleston, WV: ERIC Clearinghouse on Rural Education and Small Schools.
Johnson, L.C. (1995). Social work practice: A generalist approach (5th ed.). Needham Heights, Massachusetts:Allyn and Bacon.
Lowry, R. P. & Rankin, R .P.(1977). Sociology:Social Science and Social Concern. Mass:D. C. Health and Company.
Miller, Bruce.(1995). The Role of Rural Schools in Rural Community de-velopment. Charleston, WV: ERIC Clearinghouse on Rural Education and Small Schools.
Miller, B.A. and Hahn, K.J(1997). Finding their own place. Charleston,
WV: ERIC Clearinghouse on Rural Education and Small Schools.
Peters,Richard O(1977). The Community Based School and Community Ori-ented Teachers: For Student Learning in the Real World of the 1970’s.(ERIC Document Reproducation Service No.ED138572)
Rennie(1985). British community primary schools:Four Cases/ Studies. London: Falmer Press.
Sumption. M. R. & Engstrom. Y. (1996).School-Community Relations. New York : McGraw-Hill.
Wang,C.Y. (1997). Formation of community adult education policy in a changing society in Taiw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felong Education, 16(6), 49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