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張絢雯 |
---|---|
論文名稱: |
黃秋園繪畫創作之研究 A research on the creativity of Huang Qiu Yuan’s paintings |
指導教授: |
白適銘
Pai, Shih-Ming 張清治 Zhang, Qing-Zhi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
論文出版年: | 2012 |
畢業學年度: | 100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67 |
中文關鍵詞: | 黃秋園 、山水畫 、石濤 、積墨法 、骷髏皴 、廬山 |
英文關鍵詞: | Huang Qiu Yuan, Qiu Yuan,Landscape Painting, Shi Tao, accumulate-ink method, human-skeleton shading, Mt. Lushan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20 下載:8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以近代畫家黃秋園的作品為研究對象,依其作品之表現形式與筆墨內涵進行繪畫創作相關之探討;同時結合畫者的生平經歷與歷史背景等面向,進而探討傳統學習方式在藝術繪畫中的價值。
全文除緒、結論外共分五章來分析討論,緒論為提出傳統繪畫價值與定位的問題,點明論文研究的動機與目的。第一章是對黃秋園生平、經歷及其歷史背景、作品表現形式與時代意義作全面的概述。第二章則說明黃秋園的藝術思想內涵,他繼承歷代多位大家的傳統進而融合自我個性的繪畫表現,並將心得透過教學延續與傳承於後世。第三章是針對黃秋園山水作品的形式分析,以章法構圖、筆墨點線與人屋點景三個方向探討,冀望能對其作品表現歸納出特色。第四章則是討論黃秋園山水作品的風格與意境,按早、中、晚時期不同的作品進行分析,藉此能更清楚了解黃秋園山水畫的內涵。第五章是單獨就黃秋園廬山系列作品作比較,並以文學與繪畫兩個面向將歷代文人、畫家與黃秋園對廬山的描寫,分析歸納作品相互間的演變關係與特色。
結論以黃秋園繪畫創作的三個部分來歸納總結,第一部分是黃秋園的生平,以其學經歷與時代背景、藝術表現內容與「秋園熱」的風潮來說明時代與黃秋園之間的影響。第二個部分是以黃秋園的藝術思想為說明,闡明他學習前人之法、自性表現的繪畫思想特色。第三部分則是總結歸納黃秋園的繪畫創作,以構圖與筆墨分析其作品的特色與內涵。最後透過對黃秋園全面性的了解,藉此反思當下我們自身的文化與價值,並以他為借鏡,思考繪畫創作中所謂創新的意義與中國山水畫的新發展。
This present paper takes the modern painter Huang Qiu Yuan’s paintings as the object of the study. It carries out discussions on the manifestation and painting connotations conveyed in his works. Simultaneously, through the research on the painter’s biography and history background, it further explores the value of the traditional learning method in Chinese brush paintings.
In addition to the introduction and the conclusion , this thesis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In the introduction, it focuses on the value and the position of the traditional paintings, thus, to illustrate the motivation and the goals of the study. The first chapter describes the painter’s biography, history background, manifestation of works, and his times significance. The second chapter interprets the painter’s artistic thoughts. He inherited previous great Chinese artists, and furthermore blended with his own creation style, passing down what he had learned to the later generations through teaching. The third chapter analyzes the manifestaion of his painting works with three different dimensions: their composion, the ink painting of the dot and line, and the figures , trying to generali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s manifestation. The fourth chapter discusses the styles and the artistic conception, which are studied according to his painting works of early, mid, and late stage. Therefore, we can understand the connotation of his works better. The fifth chapter analyzes Huang’s serial works related to Mt. Lushan. It studies the artistic works about Mt. Lushan by ancient writers and painters, analyzing and concluding the changing relationships and characteristics among them in the two aspects of literature and painting.
The conclusion includes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about Huang’s biography. By analyzing his education and experience, era background, artistic content of expression, and the “ Qiu Yuan Fever “, it explain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imes and Huang Qiu Yuan. The second part is , on the basis of Huang’s artisic thoughts , to illustrate his painting features: the techniques learned from previous painters and tne expression way of his own style. The third part, by analyzing Huang’s painting creations, conclud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connotation of his works. Finally, with th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Huang, the researcher reflects our comtemporary culture and its value. By taking Huang Qiu Yuan as a good example, let us think about both the meaning of creation in painting and the new development of Chinese landscape painting.
【古籍】
(清)石濤,《石濤畫譜》,香港,中華書局,1985年。
(清)康有為,《廣藝舟雙楫》,臺北: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1月。
(清)康有為,《萬木草堂藏畫目》,上海:長興書局,1918年。
(清)曹寅、彭定求編纂,《全唐詩》,揚州詩局刻本,1707年。
【中文專書】
人民美術出版編,《中國近現代名家作品選粹 黃秋園》,北京:人民美術出版,2002年6月。
-------,《中國美術家作品叢書 黃秋園》,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98年12月。
-------,《中國畫名師課徒畫稿 黃秋園》,北京:人民美術出版,2008年12月。
于安瀾編,《畫論叢刊》,人民美術出版社,1960年。
大業出版編,《黃秋園中國畫集》,香港:大業出版,1992年。
工藝藝術出版社編,《丹青典藏 陳芳桂卷》,北京:工藝藝術出版社,2010年1月。
中國學術名著第七輯,臺北市:世界書局,1984年5月再版。
中國文史資料編輯委員會,《中國美學史資料選編》上冊,臺北:輔新書局,1984年。
中華五千年文物集刊編輯會編,《中華五千年文物集刊 元畫篇(一)、(二)》,臺北:中華五千年文物集刊編輯會,1986年。
-------------,《中華五千年文物集刊 宋畫篇(一)、(二)(三)、(四)》,臺北:中華五千年文物集刊編輯會,1986年。
-------------,《中華五千年文物集刊 明畫篇(一)、(二)、(三)》,臺北:中華五千年文物集刊編輯會,1986年。
中華書畫出版編,《石谿畫集》,臺北:中華書畫出版社,1976年7月。
王伯敏、錢學文合編,《黃賓虹話語錄圖釋》,杭州:西泠印學出版社,1997年11月。
王伯敏編,《中國繪畫通史》,上、下冊,臺北:東大出版社,1997年11月。
----,《黃賓虹畫語》,上海:人民美術出版,1997年4月。
王琢輯錄,《李可染畫論》,臺北:華正書局,1990年9月。
王進祥,《中國美學史資料彙編》,上下卷 臺北:漢京,1983年4月。
王震、徐伯陽編,《徐悲鴻藝術文集》,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王魯湘編,《中國名家全集 黃賓虹》,北京:頌雅風文化藝術中心,2007年8月。
(唐)白居易撰、(清)汪立名編,《白香山詩集》,臺北:世界書局,2006年9月。
石冷,《八大山人畫語錄圖釋》(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1999年10月。
伍蠡甫,《山水與美學》,臺北:丹青圖書公司,1987年。
朱光潛,《文藝心理學》,台北:大夏出版社,1997年3月。
江西美術出版編,《八大山人精品畫片系列 晚安冊》江西:江西美術出版,2009年6月。
-------,《黃秋園畫集》,江西:江西美術出版,1994年6月。
李小山,《當代中國畫之我見》,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1990年。
李來源、林木合編,《中國古代畫論發展史實》,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97年。
李幸玲,《廬山慧遠研究》,臺北:萬卷樓出版社,2007年9月。
李澤厚,《美的歷程》,臺北:大鴻圖書公司,1991年4月。
李澤厚、劉綱紀合編,《中國美學史》,臺北:谷風出版社,1987年12月。
沈子丞編,《歷代繪畫名著彙編》,臺北:世界書局,1984年5月。
阮榮春、胡光華,《中國近代美術史》,臺北: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9月。
周鑾,《廬山史話》,(九江: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4月)。
宗白華,《美從何處尋》,臺北:元山出版社,1975年2月。
徐長孺輯,《東坡禪喜集》,臺北:老古文化事業公司,1982年。
俞崑編,《中國畫論類編》,上、下冊,臺北:華正書局,1984年10月。
俞劍華,《中國繪畫史》,上、下冊,臺北:華正書局,1998年。
姜壽田,《現代畫家批評》,河南:美術出版社,2005年10月。
(唐)李白,《李太白全集》中冊,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9月。
夏傳才編,《中國古代山水旅遊詩選講》,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年1月。
孫克,《中國畫大師黃秋園藝術研究文集》,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1991年11月。
孫克、紀經中合編,《中國畫大師黃秋園作品評論研究文集》,香港:墨趣齋出版,1988年1月。
高明總編審,《唐宋詞新賞 蘇軾》,臺北:錦繡出版社,1992年8月。
商務印書館編,《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 四僧繪畫》,香港:商務印書館,1999年5月。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海外遺珍 繪畫(一)、(二)、(三)》,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印行,1985年。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纂委員會,《故宮書畫錄》中本,臺北:臺北故宮博物院,1956年。
國立歷史博物館編,《名家水墨 黃秋園作品集》,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1994年8月。
張大千,《大風堂中龍門陣》,上海書畫出版社,1986年。
許紅霞主編,《全宋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
許禮平編,《名家翰墨黃秋園特集》第46號,香港:名家翰墨出版社,1993年11月。
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上、下冊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0年。
郭熙,《林泉高致》,歷代論畫名著彙編,臺北:世界書局,1984。
郭繼生編,《中國文化新論 美感與造形》,臺北:聯經出版社,1982年。
陳洙龍、陳旭合編,《中國書畫名家畫語圖解 龔賢》,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12。
陳師曾著《中國文人畫之研究》,臺北:中華書畫出版社,1991年。
陳傳席,《畫壇點將錄 評現代名家與大家》,北京:三聯書店,2005年11月。
陶文鵬、韋鳳娟合編,《靈境詩心 中國古代山水詩史》,南京:鳳凰出版社,2004年4月。
陶淵明,〈歸園田居〉,晉陶淵名撰《陶淵明詩文彙評》,臺北:世界書局,2000年6月。
傅抱石,《中國繪畫理論》,臺北:華正書局,1988年8月。
喬念祖編,《石濤話語錄與現代繪畫藝術研究》,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07年8月。
曾祖蔭,《中國古代文藝美學範疇》,臺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8月。
程明震,《文心后素 文人藝術研究》,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5年10月。
華人德著,《中國書法史兩漢卷》,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9年10月。
黃良愷主編,《秋園世界 紀念中國畫大師黃黃秋園誕辰九十周年》,黃秋園紀念館,2003年。
-----,《秋園世界 紀念黃秋園誕辰八十五周年》,黃秋園紀念館,1999年。
黃秋園,《中國畫名師課徒畫稿─黃秋園》,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08年12月。
楊家駱主編,《歷代論畫名著彙編》,臺北:世界書局,1984年。
-----《南朝唐五代人畫學論著》,中國學術名著第五輯;藝術叢編第一集第八冊,臺北市:世界書局,1962年11月。
-----,《歷代論畫名著彙編》,臺北:世界書局,1984年5月。
-----,《史記札記》,臺北:世界書局,1974年8月。
-----,《唐石十三經》,臺北:世界書局,1968年11月。
楊新主編,《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 四增繪畫》,臺北:商務印書館,1999年5月。
董其昌,《畫禪室隨筆》,臺北:廣文書局,1994年4月。
劉青峰編,《文化大革命:史實與研究》,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1996年。
劉振強等,《大辭典》上冊,臺北:三民書局 2000年。
劉墨,《20世紀中國畫名家批評》,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7年3月。
潘運告主編,《元代書畫論》,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2002年11月。
-----,《中國書畫論叢書》,宋人畫論,湖南:湖南美術出版社,2000。
-----《宋人畫論》,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2000年4月。
蘇軾撰,孔凡禮點校:《蘇軾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鄭明,《現代水墨畫家探索》,臺北:雄獅圖書公司,1989年6月。
黎朗,《大陸美術評集-黃秋園》,臺北:雄獅圖書公司,1989年6月。
錦繡文化編,《中國近現代名家畫集 黃秋園》,臺北:錦繡文化企業,1994年1月。
歐陽修,《歐陽文忠公文集》四部叢刊初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鮑少游,《故宮博物院名畫欣賞》,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3年。
薛永年,《中國繪畫的歷史與審美鑑賞》,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05年3月。
---,《自然的回歸精神的逍遙-漆伯麟的中國畫》,中國美術出版社,榮寶齋,1999年10月。
(魏)曹植撰、(清)丁晏編《曹子建集評注》,臺北:世界書局,1998年12月。
【工具書類】
三民書局編印,《大辭海》上、中、下集,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3月。
呂自揚主編,《歷代詩詞名句析賞探源》,臺北:河畔出版社,2008年11月。
雄獅圖書編印,《中國美術辭典》,臺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10月。
楊家駱主編,《藝術叢編》,臺北:世界書局 1988年5月。
廬輔聖主編,《中國畫歷代名家技法圖典》,上、中、下集,上海:書畫出版社,2003年8月。
謝巍,《中國畫學著作考錄》,上海:書畫出版社,1998年7月。
【期刊類】
王靖憲,《中國巨匠美術週刊044龔賢》,臺北:錦繡出版社,1995年7月。
---,《中國巨匠美術週刊068石谿》,臺北:錦繡出版社,1995年1月。
何傳馨,《中國巨匠美術週刊016沈周》,臺北:錦繡出版社,1994年12月。
杜哲森,《中國巨匠美術週刊001李可染》,臺北:錦繡出版社,1994年9月。
林莉娜,《中國巨匠美術週刊039王時敏》,臺北:錦繡出版社,1995年。
林慧嫻,《中國巨匠美術週刊031石濤》,臺北:錦繡出版社,1995年4月。
孫克,《中國巨匠美術週刊021黃秋園》,臺北:錦繡出版社,1995年1月。
--,《中國巨匠美術週刊027黃賓虹》,臺北:錦繡出版社,1995年3月。
馬季戈,《中國巨匠美術週刊055王蒙》,臺北:錦繡出版社,1995年9月。
陳綬祥,《巨匠中國美術週刊026顧愷之》,臺北:錦繡出版社,1995年。
陳履生,《中國巨匠美術週刊092王翬》,臺北:錦繡出版社,1996年6月。
劉曦林,《中國巨匠美術週刊007傅抱石》,臺北:錦繡出版社,1994年10月。
嚴守智,《中國巨匠美術週刊004王鑑》,臺北:錦繡出版社,1994年9月。
王新偉,〈黃秋園 中國最後一個傳統畫家〉《江西社會科學》,第十二期,(1994年), 120~124頁。
高明潞,〈論毛澤東的大眾藝術模式〉,《二十一世紀評論》總第21期,(香港中文大學出版,1993年12月),頁62~70。
虛百,〈黃秋園 中國最後一個傳統畫家〉,《龍語文物藝術》,(1992年4月),80~87頁。
劉欽棟,〈蒼蒼茫茫氣象萬千─黃秋園的水墨畫〉,《藝術家》,(1994年5月),頁306~317。
鄭明著,〈江西寂寞一臥龍-談黃秋園的藝術〉,《現代水墨畫家探索》,雄獅圖書公司,1989年6月,58~71頁。
黎朗著,〈佔盡風情在秋園-黃秋園名湧大陸畫壇〉,《大陸美術評集》,雄獅圖書公司,1989年6月,34~40頁。
胡迎建,〈歷代廬山詩歌對山水詩創作的啟示〉,《九江學院學報》,總第150期,(2009年1月),頁19。
【學位論文類】
傅清亮,《黃秋園山水畫研究》,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造形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網路文獻類】
陳獨秀,〈美術革命—答呂澂〉引自《新青年》第6卷第1號。2012年4月19日,取自http://www.21newyouth.net/viewnews-8304.html
故宮博物院〈匡廬圖〉。2012年5月15日,取自故宮博物院-大觀 北宋書畫,http://tech2.npm.gov.tw/sung/html/graphic/c_t1_1_b01.htm